⑴ 鹿筋牛膝煲的用量
最好是分三次服用完.因為過分的加熱.鹿筋和中葯成分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建議三次或兩天內服用完畢.
⑵ 鹿筋可以和排骨一起燉嗎具體要怎麼操作
幾種排骨的做法
白蘿卜燉排骨
白蘿卜有賽人參之美稱,可見其營養豐富,且有滋補潤心、通氣活血之功效,小兒傷風感冒、咳嗽吐痰,吃此菜(或喝湯)後,可立見功效。
原料:
豬排1000克,白蘿卜500克,蔥段、薑片、料酒、花椒、胡椒面、鹽各適量。
製作:
1、豬排剁成小塊,入開鍋中焯一下,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重新入開水鍋中,放蔥、姜、料酒、花椒面,用中火煮燉90分鍾,撈出去骨;白蘿卜去皮,切條,用開水焯一下,去生味。
2、鍋內煮的排骨湯繼續燒開,投入排骨和蘿卜條,燉15分鍾,肉爛、蘿卜軟即成。
註:關火後再放鹽.鹽放早了白蘿卜就會變黑有苦味.
特點:
有蘿卜清香味,排骨肉好吃,湯鮮好喝。
南瓜排骨湯
材料:南 瓜 1 斤,排 骨 1 2 兩,蒜 5 粒,調味份量,鹽 1 茶 匙
做法
南 瓜 刮 去 皮 洗 凈 , 切 大 塊 。
排 骨 出 水 除 去 血 水 , 洗 凈 備 用 。
鍋 注 入 適 量 清 水 , 加 入 所 有 材 料 , 煲 滾 後 轉 慢 火 , 煲 至 所 有 材 軟 身 及 湯 轉 濃 , 加 鹽 調 味 , 即 可 飲 用 。
排骨燜帶魚
主料:帶魚
輔料:排骨、油菜心、香菇、冬筍
調料:八角、醬油、醋、鹽、白糖、胡椒粉蔥、姜、蒜、澱粉
烹制方法:
1、將排骨切段用開水焯一下,放到高壓鍋中加調料壓熟香菇、冬筍分別切成小塊;
2、帶魚洗凈瀝干用油煎至成兩面黃色取出,鍋中留底油,放入大蒜、八角煸出香味,再放入切好的香菇、冬筍,將排骨帶湯一起倒入,加鹽、醬油、白糖、醋調味後放入帶魚,燜3-5分鍾,放入油菜心稍煮一下,勾薄芡,淋香油出鍋即可。
特點:香濃味厚,有特殊的味道聚排骨帶魚的香味於一身。
粉蒸排骨
【所屬菜系】 川菜
【特點】 咸辣鮮香,排骨粑軟。
【原料】 排骨、米粉、芫荽、豆瓣、豆腐乳汁、花椒、姜、蔥、蒜、鹽、味精、胡椒粉、菜油。
【製作過程】
1.排骨斬成節,加炒酥的豆瓣、鹽、薑末、蔥末、花椒、豆腐乳汁、胡椒粉、味精拌勻,再加入米粉,菜油拌勻。 2.在蒸籠上墊一片荷葉,裝入排骨,上籠蒸40分鍾至熟,取出,放入蒜末、芫荽葉,入盤即成。
冬瓜排骨清湯
原料:排骨半斤,冬瓜1斤,鹽、香菜。
製法:①冬瓜去皮去子兒切塊。
②排骨燙去血水。
③用水將排骨煮至七成熟,加入冬瓜及鹽,至熟,撒上香菜
特點:此湯味道清淡,利於清熱。
高升大排骨
材料:*小排骨1斤*生菜、芝麻各少許
調味料:*酒1大匙*糖2大匙*黑醋3大匙*醬油4大匙*水5大匙
作法:
1.鍋內放入小排骨,再加上調味料煮開後,改以小火燜煮25 分鍾左右,至汁液成粘稠狀(中間需翻動一次,以免沾鍋而燒焦)。
2.將排骨盛出,放入以生菜圍邊的盤內,撒些芝麻,更加可口。
烹調指南:
1、此道高升排骨又稱1.2.3.4.5 排骨,亦稱之為「步步高升」,是以其調味料的用量順序而命名。
2、排骨要細火慢燒,肉質才會軟滑香嫩且入味
水晶排骨
主料:豬的肋骨大概在5厘米長左右
配料:香蔥、生薑和適量的生粉
排骨的營養成份:
每100克排骨中含熱能1000千焦、蛋白質17.4克、脂肪18.8克、鉀272毫克、鈉39毫克、鈣4毫克、磷79毫克
做法:
1、將主料加入清水中打入一個蔥結,放入適量的生薑去除它的腥味,
2、排骨煮到5成熟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撈出來,將它均勻裹上澱粉然後下到開水鍋中反復穿制4到5次使它表面達到晶瑩剔透的效果
3、然後重新撈起放回滲器中繼續滾勻澱粉,往復4到5次這樣它的表面就顯得光亮度很高,包裹得很均勻。重新將它放到蒸鍋上面進行蒸制,這個蒸制的時間大概在15分鍾左右,菜餚就蒸好了。
甜橙芝麻小排骨
材料:小排骨( 腩排)半斤、甜橙1個、炒香白芝麻適量
取半個甜橙壓出橙汁,另外半個取適量橙肉切塊備用。小排骨先用少許鹽、味精、生抽、2小匙生粉入味片刻,用滾油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爆香蒜蓉下小排骨煸炒至熟。用甜橙汁勾芡,最後放入橙肉拌勻,上碟撒上芝麻即可【甜橙芡:鹽、生抽、糖、生粉各適量、鮮榨橙汁】
苦瓜黃豆煲排骨
高溫持續,熱浪陣陣。此時人們常易感暑熱難耐,口乾口苦,介紹一款解暑清湯。
原料:新鮮苦瓜500克、黃豆200克、豬排骨250克、生薑3~4片。
烹制:先用清水把苦瓜、黃豆、排骨、生薑洗凈,苦瓜去核切塊,黃豆浸泡片刻;排骨切段狀,一起放進瓦煲里,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調入食鹽少許,飲湯食苦瓜及豬排骨。
功效:苦瓜黃豆排骨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宜在暑熱期間多次飲用。
涼瓜排骨
配料: 豬肉排280克、蔥2根、苦瓜580克、姜2片、蒜頭1瓣、豆鼓35克、太白粉半匙、鹽1小匙、味精半匙、醬油1匙、糖1匙、蚝油1小匙、胡椒粉少許、油7大匙。
做法:
豬肉排切成塊,用太白粉拌勻,苦瓜切成絲,加鹽、水抓勻,腌至30分鍾後,放在清水中,洗去鹽份;蔥切成段,姜、蒜、豆鼓切碎;將油加熱,放姜、豆鼓、蒜同炒,再放排骨、苦瓜、用中火炒4-5分鍾,加半杯水和鹽、味精、醬油、糖、蚝油胡椒粉拌炒,再用慢火燜煮20分鍾左右,再用太白粉、水、勾芡,放蔥,即可盛盤。
土豆排骨湯
用料: 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土豆四個,蕃茄兩個,鹽一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排骨原塊洗凈,土豆去皮洗凈; 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
(2)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土豆,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附註:
(1) 把蕃茄放在沸水中略燙過,再放在冷水中浸片刻,便很容易剝皮
(2) 土豆洗凈,放沸水中略煮片刻,再取出用冷水沖過也易剝皮
四川風味土豆燒排骨!
材料:排骨、土豆、胡蘿卜、郫縣豆瓣醬、干辣椒、花椒、大料、鹽、冰糖、醬油、醋
做法:
1.排骨過沸水,然後撈出濾水。2.炒鍋放油,不要太少,多一些沒關系,燒熱後放入郫縣豆瓣醬、切開的干辣椒、適量的花椒、一到兩個大料、適量冰糖、適量醬油和醋翻炒,火小點,別炒糊了。3.調料炒好後,開大火放入排骨充分翻炒至把排骨的油逼出來。4.放水淹過排骨,蓋鍋燉。5.燉至湯所剩無幾的時候。6、倒些香油進去,然後放胡蘿卜和土豆充分翻炒。7.再度添水沒過材料,蓋鍋燉。8.燉至湯干,關火。
梅 子 排 骨
原料: 厚肉大排骨一斤,梅子兩粒。蔥兩顆,紅椒一隻。
腌料: 紹酒,醬油各半湯勺。
調味料: 紹酒、生抽、浙醋、冰糖、鹽、味精
做法:
將排骨斬成大塊,酸梅壓爛,塗在近骨一面加上腌料腌一小時,放入滾油中炸兩分鍾盛起,然後待油溫回升將排骨復炸一分鍾。 紅椒、蔥一同切絲。燒熱鍋,下油兩勺,加入調料慢火至糖溶,放入排骨,加蓋煮兩分鍾,拌勻後煮至汁濃加入紅椒絲、蔥絲即可。
桂魚排骨
一、原料:桂魚、花香藕、鹽、料酒等。
二、製作:將桂魚留頭、尾,魚肉剁成泥,加入配料、調料,製成魚餡。藕切成粗條,拍干澱粉待用。魚頭、尾洗凈腌入味,拍乾粉下入油鍋炸成熟色微黃,撈起瀝油,放在盆的兩頭,再將魚餡包在藕條上,沾上麵包糠,入油鍋炸熟,色微黃,取出瀝油,裝盤,帶花椒鹽蕃茄汁佐食。
滋陰補血 豬手排骨湯
此湯有滋陰養肺、補血養胃之效。適合各類人群秋冬進補。
主料:排骨或豬手1公斤-5公斤。配料:黨參20克、沙參20克、薑片5克、玉竹25克、山葯10克、百合10克、苡仁10克、芡實10克、扁豆10克。
食用方法:先將所有配料用水浸泡半個小時,再將排骨或豬手洗凈同配料一起用旺火燒開;然後用小火燒至肉爛,加少許鹽即可。
魚腥草燉排骨止熱咳
鮮魚腥草200克,豬排骨500克。將魚腥草先煎液,過濾,豬排骨放入煮鍋中,倒入魚腥草液,開始燉煮,肉熟後加適量鹽和味精,飲湯食肉,分2~3次吃完,每周燉2次吃。不但可清熱解毒,還能排膿,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稠,以及肺癰咳吐膿血等症。
京都排骨
原料:
豬排骨325克,雞蛋1隻,蔥薑末10克,醬油20克,紹酒15克,白糖50克,醋25克,麻油15克,麵粉50克,水澱粉10克,花生油500克。
做法:
①豬排骨剁成2.8厘米長的小塊,加入紹酒5克、醬油5克浸漬一下,再磕入雞蛋1隻拌勻,加入麵粉漿起;
②炒鍋上火,舀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熟,將排骨投入鍋內,用鐵勺撥散,炸透,用漏勺撈起,待油濕燒至八成熱時,再投入排骨復炸至酥脆,倒入漏勺瀝油。炒鍋復上火,放少許油、蔥薑末、紹酒、醬油、白糖,再加入清水少許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加醋、麻油,倒入排骨,顛翻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 該菜屬於北京家常菜餚。菜品外觀色澤紅亮,口味甜香酥爛、可入席。
丁香排骨
主料:寸排(長約1.5寸,寬約2厘米)
輔料:白糖、味精、鹽、料酒、紅曲米、丁香
做法:1、將排骨在開水中氽過後,撈出洗凈裝盤;
2、適量水中,下入糖、味精、鹽、料酒、紅曲米、丁香(幾粒),煮熟待汁濃後勾芡,之後淋於排骨上。即可。
食尚Tips:1、氽排骨是為斷生,即去除排骨上的血絲;
2、紅曲米是為上色,食用天然,可在超市購得。
小編配酒:清爽的啤酒,可以讓不喜歡大肉的人不覺油膩,最好是冰過的清爽型啤酒。
排骨藕湯
原料:排骨500克,藕1000克,姜一塊,紹酒1湯匙,鹽、胡椒粉適量。
製法:
1、把排骨斬成小塊,洗凈瀝干水分;藕削去外皮,用刀拍破後適當切塊,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炒鍋上火,將油燒至五成熱,將肉塊逐一投入鍋內炸至肉熟定型撈起。重新將鍋內 油燒至七成熱,將肉塊放入鍋內再炸一次,待肉塊皮酥呈金黃色時,撈出濾干油待用。
3、炒鍋再上火,加適量油燒熱,放入蔥薑末、蒜泥炒香,加紹酒、白糖、醬油、 水、雞粉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倒入裡脊塊翻勻,淋上香油、醋即可起鍋裝盤。
附:可以用澱粉、麵粉等代替米粉;炸肉塊時注意掛糊要均勻,控制好油溫;初炸後,要整理摘去糊須,使肉塊清爽;肉塊炸的時間不能過長,要做到外脆里嫩。下蔥花時可點入些辣椒油。
香芋排骨煲
用料: 小排骨400克、芋頭500克、蒜少許
調味料: 1、酒1大匙、醬油1/2大匙
2、醬油1/2大匙、鹽1/2 茶匙、糖1茶匙、胡椒粉適量
作法:
1、小排骨洗凈,拌入調味料1腌10分鍾,再用熱油炸至上色撈出。
2、芋頭去皮、切小塊,放入熱油中炸過撈出。
3、用2大匙油炒香蒜瓣,再放入小排骨,加入調味料2和2杯清水燒開,改小火煮20分鍾。
4、芋頭下鍋同煮約20分鍾,待其酥軟並湯汁收至稍干時,即可盛出。
備註:
1、煲指的是小型的沙鍋,具有保溫作用;
2、小排骨要用五花肉上方的子排,質地較嫩。
爆糟排骨
【所屬菜系】 閩菜
【特 點】 色紅,有糟香味
【原 料】 豬大排骨(500克)、紅糟(75克)、雞蛋白(2隻)、蔥末(少許)、大蒜頭(5瓣)、白糖(30克)、
【製作過程】
一、將排骨切成條形塊;糖、鹽和紅糟調在小碗里,將排骨放入拌一拌,再放在用蛋白、菱粉調和糊內拌一拌。二、開溫火熱豬油(500克)鍋,將排骨放入炸約三分鍾,倒出濾去油。三、將大蒜頭用刀拍碎,放在油鍋里炒出香味後,加麻油和蔥。再將排骨放入,一起顛炒幾下即好。
⑶ 燉鹿筋用什麼葯材最好
燉鹿筋最好用花椒和白芷等葯材為妥,它能去腥味,燉的湯又噴香的。
⑷ 鹿筋加什麼材料煲什麼湯好
五彩鹿筋湯
材料
鮮鹿筋300克,鮮鹿茸、松茸、野生黑木耳、萬年青各100克,芋頭、心裡美蘿卜、黃瓜各適量
做法1、將鹿筋用高湯煲制入味,鹿茸用高湯煲制後切成絲。
2、野生黑木耳、萬年青用水泡發,與松茸同切成絲,用煲制鹿筋、鹿茸的高湯煲制,點綴用芋頭、黃瓜、心裡美蘿卜做成的盤飾即成。
小訣竅:
特點
咸鮮味美,營養豐富。
⑸ 干鹿筋怎麼吃
先用溫水泡發幾小時,然後再燉~
我沒泡過鹿筋,都是燉牛筋,加骨頭和肉一起先用壓力鍋燉一下,
再放砂鍋慢燉,會省時間很多,
要不然....單燉筋沒味道~
⑹ 三七鹿筋湯是怎樣製作的
三七鹿筋湯:材料:鹿筋750克,三七5克,味精10克,料酒0.5克,清湯1500克,精鹽7.5克,蔥5克,姜5克。
操作:1.將三七置罐內加清水蒸,蒸軟後切成片。
2.鹿筋用沸水煮軟,切成長短一致的條狀,再用水加蔥、姜、料酒煮之。
3.取一個湯罐,放入燒開的清湯及三七片、鹿筋,調好口味,用油紙將湯罐封嚴,蒸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化淤止痛、生精壯筋,對於產後淤血內停所致腹痛較為適宜,如患者兼有腰膝酸軟服用則更佳。亦用於治療產後惡露不下或惡露不止等淤血內停。
⑺ 鹿筋要用生鹽炒嗎
養生之家導讀: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a e us四肢的筋。那麼鹿筋的炮製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製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來源】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a e us四肢的筋。
【產地與產地加工】主產於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區。全年均可捕殺,將鹿四肢割下,除掉肌肉及骨骼,乾燥。
【歷史沿革】現行有滑石粉燙(《山東》),砂燙(《河南》),鐵砂燙(《上海》),土炒、酥制(《甘肅》),淬製法(《常用》)等。
【炮製方法】凈制
1.除去灰屑及蹄甲(《山東》)。洗凈,除去蹄(《上海》)。
2.將鹿蹄的毛用明火燒去,錘開蹄甲殼,刮凈皮毛,用清水反復洗凈,曬干(《常用》)。切制
1.薄片用溫水略洗,文火烘烤至軟,趁熱切成薄片,乾燥(《山東》)。
2.厚片將原葯用溫水浸2小時,洗凈,潤軟,烘熱,除去蹄,切厚片,乾燥(《上海》)。
3.段斬去蹄甲後,用溫水略洗,置炭火上烘軟,切成小段(《大辭典》)。
炮製
1.滑石粉燙將滑石粉置鍋內,中火加熱至翻炒呈靈活狀態後,投入鹿筋片,翻炒至形體鼓起,呈深黃色時,迅即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滑石粉用量,以燙炒時,能將鹿筋片全部淹埋,並剩餘部分為宜(《山東》)。
2.砂燙另取砂子置鍋內炒松,加入鹿筋片,用武火炒至焦黃色,鼓起為度,取出,篩去砂子,放涼(《河南》)。
3.鐵砂燙將鹿筋厚片用鐵砂拌炒至鼓起,篩去鐵砂(《上海》)。
4.土炒用武火將白土炒熱,再將鹿筋節倒入,迅速攪拌,使鹿筋全部鼓起,炒成微黃色時,出鍋,篩去白土,攤開,晾涼(《甘肅》)。
5.酥制將酥油置鍋內用武火煉沸,將凈鹿筋節倒入,炸至鼓起呈微黃色時,立即撈出,控凈油,晾涼(《甘肅》)。
space
7.png-sy
6.淬制將鹿筋放入鐵絲網上烤熱,按每30g蹄筋用白酒或黃酒3g淬制,反復3~4次,待邊緣卷縮,基部呈深黃色,劈之易脆斷,即可停止再淬。取出研粉入葯(《常用》)。
【成品性狀】鹿筋:為不規則的片、段狀。金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質堅韌。氣微腥。炮製後形體鼓起,色澤加深,氣微香。
【性味與歸經】淡、咸,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強筋骨,益氣力。用於風濕關節痛,勞傷虛損,手足無力。
【用法與用量】4.5~9g.
【處方應付】處方寫鹿筋付燙制鹿筋。
【炮製作用】鹿筋生品質地堅韌,有腥氣。炮製後使其質變酥脆,便於粉碎,便於調劑和制劑。
【現代研究】工藝研究:酒潤烘烤法:先將鹿筋去凈蹄甲和毛,放蒸籠內蒸至上大汽,
趁熱切2cm段片,加人黃酒或白酒拌勻至全部吸收,乾燥;然後均勻地攤放在烤盤上,待礦石貝殼類煅完後,爐溫降至300℃~350℃時,打開爐門將葯盤送人爐膽內,關閉爐門恆溫10分鍾左右,開門觀察,待鹿筋表面色發黃,形狀全部鼓起,取出
【貯藏與保管】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⑻ 鹿筋煲湯的做法,鹿筋同什麼煲湯最好
用料:花生200克、鹿筋100克、豬骨500克、紅棗6個、生薑3片。
製作方法:花生、紅棗去核後,洗凈,稍浸泡;鹿筋洗凈,溫水浸泡至軟;豬骨洗凈,用刀背敲裂。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花生、鹿筋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⑼ 乾的鹿蹄筋如何煲湯
發鹿筋法:油發、水發均可。以水發為最好。水發時可以將鹿筋用錘敲敲,使其質地松軟,也可將鹿筋先用涼水泡軟,再用涼水上小火煮透,撈在涼水中浸漂,撕去筋皮及腐敗部分,洗凈,換涼水加蔥、姜、料酒上火煮透,撈在涼水中沖泡,除去腥味。如當時不用,可入冰箱保鮮。如無冰箱,可用涼水泡上,逐日換水兩次。
煮鹿筋法:
1.干鹿筋水發,下鍋煮之,至半熟後撈起,用刀颳去皮,骨取凈,曬干收貯。臨用取出,水泡軟,清水下鍋煮至熟(但不可爛耳)取起。每條用刀切作三節或四節,用新穎肉帶皮切作兩指大電影,
同水先下鍋內,慢火煮至半熟,下鹿筋再煮一二滾,和酒、醋、鹽、花椒、八角之類,至筋極爛,肉極熟,加蔥白節,裝下碗。其醋不可太多,令吃者不見醋味為主。
2.干鹿筋水發1-2小時,加少許鹽泡24小時或鮮鹿筋加調科鹽適量,文火或高壓鍋煮熟,可做紅燒,涼拌等其它動物筋同祥食法。
去濕補骨膠原靚湯一一五指毛桃煲梅花鹿腳筋
材料:梅花鹿腳筋2條80克、雞1/2隻、五指毛桃80克、紅棗8個、陳皮1/4個。
做法:鹿腳筋用溫水浸泡一晚,洗凈切件,雞去皮斬三件,陳皮用溫水浸透洗凈,紅棗去核,五指毛桃洗凈備用。
將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放入足量清水,大火煲沸,去掉湯面上的浮沫,小火煲3小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特點:梅花鹿腳筋,專入肝腎二經,壯筋骨而善治勞損,風濕痹痛,轉筋及下肢萎軟 , 補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鹿筋是補充骨膠原的首選食材。
湯中雞的功能補五臟,補虛溫中,脾胃虛弱。以助鹿筋補腎強骨,(五指毛桃己介紹過了,不再嘮 叨)。
合而為湯陳皮理氣行滯,紅棗調和脾胃,健脾祛濕,活絡強筋健骨。
花生鹿筋豬骨湯
陰雨連綿、乍暖還寒時,在南方的人們特別容易感覺腰酸背痛,四肢麻痹。花生煲鹿筋豬骨湯氣味香濃甘醇,具補脾暖胃、強筋壯骨的功效,既合乎「春夏養陽」的補脾胃原則,又能治春困春濕時的筋骨酸痹。廣東民間還常以它輔助治療慢性腰腿痛,關節酸痛,腰膝冷痛等症。
用料:花生200克、鹿筋100克、豬骨500克、紅棗6個、生薑3片。
花生性平味甘,具醒脾開胃、理血補血、潤肺利水和健腦抗衰等功效。它被全世界公認是一種植物性高營養食品,稱為「長生果」、「植物肉」和「綠色牛奶」。廣東人常以它為煲湯的原料,且四季皆宜。鹿筋,又稱為鹿蹄筋,性溫,味淡、微咸,入肝、腎經,功能強壯筋骨,祛風濕,《本經逢原》說它:「大壯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豬骨性平,味甘、咸,有填精補髓,強體壯骨的功效,在此處作為葯引的作用,助鹿筋的功效之發揮。大棗性平味甘,有滋養血脈,保護肝臟的作用,不僅可作鮮果,也可作為乾果,還可作為膳食的配料的一味重要的中葯,也可作為葯引或補品使用。
製作方法:
花生、紅棗去核後,洗凈,稍浸泡;鹿筋洗凈,溫水浸泡至軟;豬骨洗凈,用刀背敲裂。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花生、鹿筋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⑽ 鹿筋怎樣褒湯要詳細一點的。
鹿筋花膠湯的做法 :
用料: 花膠60克、鹿筋2枝、 瘦肉200克、 紅棗1顆、姜2片
1、取鹿筋2枝,洗凈,放清水浸泡1天,中間換水一次。鹿筋膨脹至原來的2-3倍,手按筋身軟韌即為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