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20 07:44:22

❶ 紫蘇湯的組成及配方

紫蘇紅棗湯,當然就是紫蘇葉以及紅棗搭配熬制的一些湯,對幫助我們美容養顏以及營養的補充,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對於如何自己製作紫蘇紅棗湯,可能有些人都不太認識和了解,所以下面要為大家詳細來分析介紹一下,紫蘇紅棗湯的製作方法以及所需要的一些材料。

材料
蘇葉15克、紅棗10克、姜3塊
紫蘇葉--辛,溫。歸肺、脾經。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生薑--辛、微溫,能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葯毒。
紅棗--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
做法
將蘇葉洗凈,紅棗去核,姜切片。將原料一起放入砂鍋中,開鍋後用文火煮30分鍾,之後將所有原料撈出,再將紅棗挑出,再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煮15分鍾,就可以飲用了。
功效
這道葯膳最適合於脾胃虛弱、胃有脹氣、寒涼,以及消化不良的人食用,而對有胃"火"的人則不宜常服。
蘇葉的性狀:葉片多皺縮捲曲、破碎,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凹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嫩枝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看了這上面的這些紫蘇紅棗湯的製作方法介紹之後,是不是覺得非常輕松簡單了,而且我們也知道,這些食物有很好的營養保健功效,對我們身體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都可以盡情的去嘗試這些食物的製作。

❷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即使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它的作用,它的功效和作用都十分豐富,平時我們也可以將它泡水喝,堅持食用的話其功效和作用會更加明顯,養生就看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1

1、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

天麻75克,附子(炮製,去皮、臍)50克,半夏(湯洗七遍,去滑)50克,荊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聖濟總錄》天麻丸)

2、消風化痰,清利頭目,寬胸利膈,治心忪煩悶,頭暈欲倒,項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節煩痛,皮膚瘙癢,偏正頭痛,鼻齆,面目虛浮

天麻25克,芎藭100克。為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後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濟方》天麻丸)

3、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艱難,腰膝沉重

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沒葯1.5克(研),玄參、烏頭(炮製,去皮,臍)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沒葯細研外,同搗羅為末,與研葯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聖濟總錄》天麻丸)

4、婦人風痹,手足不遂

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葯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每服溫飲下一小盞。(《十便良方》天麻酒)

5、治風濕腳氣,筋骨疼痛,皮膚不仁

天麻(生用)250克,麻黃(去根、節)500克,草烏頭(炮,去皮)、藿香葉、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丹砂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時。(《聖濟總錄》天麻丸)

6、治小兒風痰搐搦,急慢驚風,風癇

天麻曲兩(酒洗,炒),膽星150克,僵蠶100克(俱炒),天竺黃50克,明雄黃25克。俱研細,總和勻,半夏曲100克,為末,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生薑泡濃湯,調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匯言》)

7、治小兒諸驚

天麻半兩,全蠍(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蠶(炒,去絲)10克。共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湯下,此葯性溫,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天麻的`葯用功效

1、鎮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炎等,有明顯的鎮痛效果。近年來,經一些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2、鎮靜作用:有的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痴呆症,有效率達81%。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吃法2

1、天麻燉雞

材料:母雞1隻(重約1500g),天麻15g,水發凍菇 50g,雞湯 500g,調料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洗凈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min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min,加入天麻片,再燜5min,勾芡,淋上雞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單食均可。

2、天麻豬腦粥

材料:天麻10g,豬腦1個,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將豬腦洗凈,與天麻共同置入沙鍋內,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腦熟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溫熱粥1次。

天麻豬腦粥

3、天麻燒牛尾

材料:天麻10g,牛尾2條,母雞肉、肘子、干貝母、調料知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洗凈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切片。用母雞、肘子肉同煮湯。將牛尾按骨節縫剁開放入鍋內,加水、蔥、姜、白酒煮開以去異味,再將已去掉異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雞、肘子湯鍋內,同時也將火腿、干貝、調味品放入湯內,用文火煨2h.熟後將牛尾、母雞、肘子挑起,整齊地碼入盤中,然後再將天麻片鑲於盤周圍,淋上熟澱粉,澆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湯1——2次。

❸ 麻黃和柴胡的功效和作用是不是一樣

麻黃和柴胡都是解熱的良好中葯,在用法功效上卻各有所長。

一、歸經不同

麻黃:肺經、膀胱經。

柴胡:歸肝、膽、肺經。

二、功效不同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柴胡:和解表裡,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瘧。

(3)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麻黃和柴胡的禁忌:

麻黃:體虛自汗、盜汗、虛喘及陰虛陽亢者禁服。麻黃發寒力較強,故表虛自汗和陰虛盜汗,喘咳腎不納氣的虛喘者均應慎用麻黃。而且,麻黃興奮中樞神經,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黃。

柴胡:柴胡其性升散,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❹ 麻黃的來源為何、其性狀、顯微橫切面的主要區別為何主要化學成分是什麼

麻黃

Herba Ephedrae

(英)Ephedra Herb

來源 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的草質莖。

植物形態 草本狀小灌木,高20~40cm。木質莖短,常匍匐;草質莖綠色,長圓柱形。直立,節明顯,節間長2~6cm,直徑約2mm,有不明顯的細縱槽紋。鱗葉膜質鞘狀,長3~4mm,下部約1/2合和生,上部2(3)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常向外反曲。雌雄異株,雄球花3~5聚成復穗狀,頂生;雌球花寬卵形,多單生枝端,雌球花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卵形。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生於河床、河灘、乾草原、固定砂丘。主產河北、山西、新疆、內蒙古。

採制 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

化學成分 含1-麻黃鹼(I-ephedrine)、d-偽麻黃鹼(d-pseu-doephedrine)、I-N-甲基麻黃鹼、d-N-甲基偽麻黃鹼、1-去甲麻黃鹼(I-norephedrine)、d-去甲偽麻黃鹼,並含麻黃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苄甲胺等。

性味 性溫,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附註 同屬植物中麻黃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木賊麻黃Eequisetina Bge.的草質莖亦作麻黃葯用。
【性狀】

草麻黃:呈細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mm。有的帶少量棕色木質莖。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脊線,觸之微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長2~6cm。節上有膜質鱗葉,長3~4mm;裂片2 (稀 3��袢�切危�榷嘶野咨��辭���苛�銑賞滄矗�熳厴�L邇幔�蝕啵�漬鄱希�廈媛猿氏宋�裕�鼙唄袒粕��璨亢熳厴���殘巍F�⑾悖�渡�⑽⒖唷?/p>

中麻黃:多分枝,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間長2~6cm,膜質鱗葉長2~3mm,裂片3 (稀 2),先端銳尖。斷面髓部呈三角狀圓形。

木賊麻黃:較多分枝,直徑1~1.5mm,無粗糙感。節間長1.5~3cm。膜質鱗葉長 1~2mm ;裂片2 (稀3 ),上部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色至棕黑色。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草麻黃 表皮細胞外被厚的角質層;脊線較密,有蠟質疣狀凸起,兩脊線間有下陷氣孔。下皮纖維束位於脊線處,壁厚,非木化。皮層較寬,纖維成束散在。中柱鞘纖維束新月形。維管束外韌型,8~10 個。形成層環類圓形。木質部呈三角狀。髓部薄壁細胞含棕色塊;偶有環髓纖維。表皮細胞外壁、皮層薄壁細胞及纖維均有多數微小草酸鈣砂晶或方晶。

中麻黃 維管束12~15個。形成層環類三角形。環髓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

木賊麻黃 維管束8~10 個。形成層環類圓形。無環髓纖維。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 與稀鹽酸1~2滴,煮沸2~3分鍾,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試液數滴使呈鹼性,再加氯仿5ml,振搖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試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銅試液與二硫化碳各5 滴,振搖,靜置,氯仿層顯深黃色;另一管為空白,以氯仿5 滴代替二硫化碳5 滴,振搖後氯仿層無色或顯微黃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濃氨試液數滴,再加氯仿10ml,加熱迴流 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 充分振搖,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麻黃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濃氨試液 (20:5:0.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用量】 2~9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備注】

(1)麻黃性溫辛散,能發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風透疹。用治外感風寒所引起的發熱惡寒、無汗等症,常與桂枝相須為用,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發不暢,兼有咳嗽氣急症狀時,可在辛涼透疹葯中酌加麻黃,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發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於用治風疹身癢,可與薄荷、蟬衣等葯配伍應用。麻黃能宣暢肺氣而止咳平喘,故臨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的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內有痰飲,常配細辛、乾薑、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於肺熱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麻黃既能發汗,又能利尿,故適用於水腫而伴有表症者,常與白術、生薑等同用。

(2)麻黃一葯,始載於《本經》。自從漢代《傷寒論》中收載麻黃湯一方後,後世醫家都認為麻黃是一味發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葯。本品的作用以發散與宣肺為主,如配桂枝則發汗解表,配杏仁則止咳平喘,配乾薑則宣肺散寒,配石膏則宣肺泄熱,在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配附子則溫經發表,在陽和湯中配肉桂則溫散寒邪、宣通氣血。綜上所述,麻黃的臨床應用主要是取它宣、散兩個方面的功效。

❺ 生麻黃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1、生麻黃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葯材,它的主要成分麻黃鹼可以抑制致敏物質的釋放,有抗過敏的效果。同時,它還可以使中樞神經興奮,可以有效緩解支氣管、胃腸痙攣的症狀,而且支氣管哮喘的病人服用生麻黃的效果非常顯著。
2、它對於多種致病菌有很強的抑製作用,有抗菌消炎的效果,可以用於治療一些風寒感冒、咳嗽、鼻炎等常見的疾病。

❻ 麻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1、麻黃性味辛、苦、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2、麻黃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腠理密閉所致的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脈浮緊等風寒表實症,也可用於治療風寒外束、肺氣壅遏之咳喘,還可以用於治療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之水腫、小便不利。
3、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麻黃主要有解熱、發汗、止咳平喘、鎮痛、抗炎、利尿,還有興奮心臟和升高血壓的作用。
4、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麻黃發汗、宣肺力強,所以表虛自汗、陰虛盜汗的患者,以及肺、腎兩虛的咳喘患者應當慎用。
5、麻黃還能夠興奮中樞神經、收縮血管、升高血壓,所以高血壓、青光眼患者慎用。運動員也要慎重使用。

閱讀全文

與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8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
男士如何美白臉部最快方法 瀏覽:718
學生提分方法怎麼寫 瀏覽:306
國標中檢測金葡萄球菌的三種方法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