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捕魚的拉網怎麼裝
拉網法
這是目前捕魚比較常用的捕撈方法。網具一般要求網長為池面寬的1.5倍左右,網高為池水深的2倍左右,網目以所有池魚都不掛網為准。
這種捕撈方式的好處:
一是起捕池魚的種類齊全,可滿足不同魚販的要求。
二是在拉網過程中,攪動了底泥和池水,起到了肥水和曝氣的作用。
當然這種起捕方式也存在明顯的缺點:
一是拉網分魚的過程偏長。
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幾種不良的後果。
首先是勞動強度過大,完成一次拉網操作至少需要多人協作。
其次是魚體容易受傷,從而引起魚病的發生。
此外,在分魚操作過程中由於時間太長有可能出現缺氧死魚的現象。
二是部分魚的起捕率不高。
特別是在高溫滿水季節,對鯉、鯽、草魚的起捕率非常低,所以一般認為拉網法偏重於上層魚的起捕,比較適合於以白鰱、鱅魚為主體魚的"肥水魚"養殖池塘。
現在,針對拉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人們推出了兩種改進方法:
一是採用大網目網具拉網,所用網具根據起捕魚的規格確定,未達上市規格的魚類基本從網目中過濾出去,不會上網,這樣就縮短了操作時間,避免了缺氧情況的發生。這種方法對於魚體受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介於魚種與成魚之間的青魚、草魚往往容易出現掛網的情況,這些掛網魚一般都是鰓部受傷,基本不能成活,勉強銷售的經濟價值也極差。
二是採用集魚圍網法,即在拉網之前2~3小時,給池塘加註新水,使池塘大多數魚類集中在新水區活動,這時只需將網具圍在池塘進水一角即可完成起捕工作,從而大大縮短了拉網時間,由於是在新水區作業,也不會造成缺氧死魚的情況。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宜在前期池水較少時使用,此時池魚對新水的刺激反應明顯,圍網效果很好,到了滿水的盛夏季節,池魚對新水的刺激反應並不強烈,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⑵ 用兩根竹竿撐的捕魚網怎麼用
兩根竹竿撐的捕魚網俗稱「打魚撈」、「打漁網」。
兩根竹竿底部相交蹭在肚子上,墊一塊橡膠皮避免蹭傷肚皮,然後撒開,用力在近水處敲打嚇魚入網,提網,竹竿頂在肚皮上用力,最後收網,一般用來撈小魚。
魚汛的時候,成群結隊的魚在水面上搶「吃」水泡,捕魚者將網撒在水中,然後將兩根竹竿同時抖動並逐漸靠近,當並攏在一起時,立即把網提起來,來不及逃跑的魚就被一舉擒獲。
該方法多用於鄉下、農村小溪等河道,在水推力的作用下,魚兒就會卡在裡面無法逃脫。
(2)捕魚拉網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類型的捕魚網:
1、刺網掛網:
捕魚時,將長方形的刺網橫亘河道或湖盪中,能使魚自動或被拉上網。
這種漁具若使用得法,可將圍欄的大部分魚類捕起。捕撈時應注意事項用刺網捕魚時由於冬季水溫低,魚類活動量少,故難於上網,因此,須配合驅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若和其他漁具聯合使用能取得更佳的捕撈效果。
2、地籠網:
該產品最適宜在池塘,河溝,湖泊等水域對蝦蟹類特種水產進行捕獲,捕獲率很高。
1人操作,左手握甩籠一端綱繩,右手用力將網甩入塘中,沉入水底。注意使網身與岸邊垂直,進蝦口要向兩面張開。再用插扦將綱繩固定在池邊,防止漂走。次日清晨起網,將綱繩收起,逐級抖動,將蝦集中於囊袋而捕獲。
拖網、拉網:
拉網是一種大網,網片約數十尺或數百尺長,下設墜,上有浮。兩端各系長綆。
捕撈時,將一端繩綆拴在岸邊,然後以舢板載網和另一端繩綆,撒網於海面,再引繩綆上岸。拉網時,人站兩排,和著號子,將網迅速收攏,亦呼之「見網」,最能體現漁民齊心合力的精神。用於海底較平坦、海岸多為沙灘的地方。
抬網:
抬網是一種水域捕撈的魚的工具,抬網捕魚是事先把抬網鋪設在投餌食場底部,投餌誘集魚群於食場,然後將抬網收起來的捕魚方法。
能徹底解決深海、淺海、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和溝渠的捕撈難度大,效果不佳等問題。使用方便,捕魚效果達98%.近幾年罾網捕魚在池塘養魚上的應用,其優點是省事省工,節約開支,減少魚體受傷。目前捕撈效果最好是充氣式抬網,這種網是在老式抬網上做出一改進,可以移動捕撈,不傷魚,起網速度快。
⑶ 怎麼撒網網才散開
撒網是個技術活,要多練才可以。
撒漁網捕魚是清水塘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捕魚方式了,在河裡、寬溝里、池塘里都可以進行。由於撒網捕魚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比一般捕魚都要干凈,雖然這個網容易被看不見的樹枝等掛爛,但是人們都還是喜歡用撒網方式來捕魚。
第四,完成上面程序後整個網就被提在了左右兩只手上,這時候兩只手攤開一定距離,然後人提著網逆時針旋轉半圈後轉身回來時右手借勢用力的把網撒出去,網出去後左手一起配合鬆手,讓整個網呈一張圓形的大網落入水中。
第五,落水後稍等十來秒鍾,等網觸底後再慢慢的拉網繩,知道把網拖出水面。
撒網注意問題:
一是選擇比較開闊的水面撒網。
二是撒網時候注意主要是右手藉助轉身時的力道把網按照一定的弧度撒出去,而不是直接丟出去,否則就會成一坨。
三是注意水底是否有樹枝等,否則容易掛網。
四是拉網時候不要太著急,太用力,否則容易把網給拉爛。
傳統的手拋網比較難拋哦 折疊收齊一小半掛肩膀上 另大一半拿在手上 藉助巧力拋出 多練習 建議使用輪盤拋網 簡單易上手。
出生的農村的孩子對這個應該不陌生,城裡孩子就不說了。農村娃對這些一般多試兩次就能摸出點經驗。個人覺得,撒網這事就如同下水游泳,你不下到水裡喝兩口水還真的很難說你就會游泳了。
傳統撒網方法也分好多種,有一把網,兩把網和三把網,這要根據個人情況運用,有人喜歡一把網,撲水效果好,能最大限度把網打開,面積大,能打遠,不過需要的技巧多。兩把網和三把網相對來說更適合初學者,拾撿方便,撒網頻率高,不需要太多技巧,更容易扯開,不過相對來說不會太遠,更適合在船上運用。
⑷ 網魚的方法和技巧
網魚的方法和技巧:
1.漁網選擇
漁網的選擇要根據河流類型來決定,過大則會漏了很多小魚,過小則魚不能通過,使網剛好粘住魚鰓部位或者是腰背最好。溪水中下網捕魚,選擇小粘網就夠了,溪流屬於較淺的水域,能夠粘住的還是以小魚為主。一般選擇兩個手指這么大的網孔就夠了,只要保證粘住的魚多,最終收獲的總量也會很大的。
2.下網過程
這一點很關鍵,做不好的話,魚會從縫隙中逃走。選擇在水流動相對靜止的地方下網,水不能夠太深,沒過漁網不到半米就夠了,以浮子為順序拉網橫跨溪的兩旁,最好來回拉網分為兩三層,防止有漏網之魚,漁網在水中處於自然的鬆弛狀態,這樣魚才不輕易發現有網的存在。
3.趕魚技巧
趕魚會使魚兒受到驚嚇而四處亂竄,被網粘住的幾率加大。在趕魚之前,要先在上游撒入一些魚餌料,引出更多的魚,輕輕撒過水面即可,然後用長竹竿從上游開始往水下探,開始把魚往漁網的方向趕。第一次趕魚過後,至少要過一個小時才能第二次趕魚。
4.收網操作
收網操作若是不當,那整張網都廢了。首先還是要按照浮子順序收網,漁網的絲線輕小而薄弱,不按順序極有可能會弄亂,從而會有破損。摘下魚兒的時候,選擇在空曠的地方,固定漁網的一端開始拉開網,將魚緩緩摘下來。
相關信息:
在撒網時對水域要有一定的了解,檢查一下撒網水域是否有石頭、樹枝過多,發現後一定要停止撒網,不然有可能把漁網撕扯壞,這些在撒網的時候都是需要注意的,不然撒網後不僅捕獲不到魚,還會把漁網搞壞,是得不償失的。
不是所有的天氣都適合釣魚,如果氣溫不穩定,很容易空軍。了解魚情:到了釣魚地點後,首先要了解一下魚情,根據魚的種類不同,釣法也有不同。拋竿看漂:釣魚需要調漂,調好漂後就可以拋竿然後看漂了。
⑸ 拉網,拉魚的技術要領
關於拉網捕魚,以下推薦「拉網養殖五部曲」:
第一步:餓。捕魚蝦前2天減少或者停止投喂飼料。過多的攝食增加了魚蝦新陳代謝,增加魚類對溶氧、環境要求,拉網應激反應明顯。其次,大量糞便在運輸途中排出污染運輸水體,增加耗氧。
第二步:調。加強拉網前水質調節,尤其是底質改良。大量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存在於池塘底層,拉網捕魚攪動水體,讓有害物質遍布全池,極易造成水質迅速惡化,讓魚蝦短時間應激、中毒。建議拉網前3-5天提前使用,凈水消毒,改善水體環境。很多養殖戶認為賣魚前還花錢買葯物不值,其實如果拉網時減少死魚數量,仍然比較合算。
第三步:保。拉網前3-5小時使用抗應激產品。特別是純中葯的抗應激產品,減少魚體活動,保護好粘液並保證受到機械損傷的魚蝦不受水霉的感染。魚蝦在拉網時受到驚嚇,應激反應明顯,容易造成組織出血,機械損傷等。
第四步:補。拉網後在網箱里再次潑灑,可有效增加魚體粘液、收縮鱗片,增強抗應激能力。
第五步:凈。拉網後立刻施用水質凈化劑。由於拉網整個水體被攪動,沒有拉完的魚很容易生病,使用用於水體凈化的產品,降低殘餌、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保證剩下的魚不受影響。
⑹ 攔河網捕魚,攔河網捕魚使用方法注意事情
1.攔河網捕魚只需要將它從河的兩岸下網固定住即可。
2.用網捕魚第一要確定網眼的大小,不能用太細密的網,不然小魚也過不去。
3.下網要在水流相對靜止的地方,而且水也不能太深,沒過漁網半米即可。
4.布置好漁網後就可以趕魚了,在上游撒一點餌料吸引魚兒,然後將其趕到漁網的方向,第三收網即可。
⑺ 打魚的撒網怎麼撒
撒網方法:
1、手拋法:
左手握住漁網蹶子和約三分之一的網口部分,右手將網蹶子掛在大拇指上(這是最重要的撒網時用大拇指好勾住網蹶子便於張開口)再握住剩下的網口部分。
兩手保持一個便於動作的距離,自身體左側右旋用右手撒出,順勢送出左手的網口,用右拇指帶住網蹶子,適時送出。特點是弄不臟衣服,並可在齊胸水深操作。
2、拐把法:
理好網,提起最左側部分,離口約50厘米處掛在左肘上,左手平端握住1/3網口,右手連同橛子握住1/3多一點,撒網時以次送出右手、左肘、左手。特點是快,易臟,適合淺水,適合初學者。
(7)捕魚拉網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漁網的發展
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為原料,通過捆卷的方法製成魚網。雖然這種漁網易腐爛,堅韌度差,但是其捕魚效率已經大大提高。隨著漁業的發展,漁獵的對象不只是魚,捕撈的工具也與時俱進。
現代漁網主要採用聚乙烯,尼龍等原料進行加工。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撈效率,通過不同使用方式進行分類。例如,傳統捕魚使用的投網(手網,手拋網),利用船隻作為動力的拖網,不同網目掛鰓困魚的流刺網(三重網,圍網)等。
這些網針對不同的捕撈對象,使用不同大小的網目,以及不同材料的網線織造而成。同時作為漁網的發展,各種漁業用具也隨之產生,例如作為常用捕撈工具的漁籠,四角網等。
⑻ 漁網的拉網
地拉網捕魚(beach seine fishing)又稱大拉網捕魚,以岸灘或冰上為基地捕撈沿岸或冰下水域魚類的作業方式之一,也是世界沿海淺灘和內陸水域廣泛應用的一種捕撈方式。具有網具結構簡單捕魚效率高,漁獲物新鮮的優點。作業漁場底形要求較平坦而無障礙物。
拉網一般為長帶形。按結構形式分無囊和有民辦單囊兩種。 拉網網具上,下綱分別裝有浮子、沉子。單囊結構的囊袋,多數在兩翼中間,也有偏於網具一側的。為防止作業時魚類跳網逃出,有的上綱加裝網蓋。為提高網具捕底層魚的效率,有的在下綱附近裝配一列小囊袋,稱為百袋網。近年來也有在下綱通電,以提高捕撈效率。使用於江河,湖泊或水庫的多為有翼單囊形,其長度取決於收拉網具的能力和水域面積,一般為數百米,最長可達2-3千米。高度為水深的1.5-2倍,使用於池塘養魚的為無囊形,其長度約為池寬的1.5-2倍。拉網高度為水深的3-4倍。使用於沿海的兩種網兼而有之,其長度一般為100-500米。網目長度為30-80毫米。
通常大型網具多用機械或畜力拖曳和收拉網具,小型網具多用人力操作按操作方式分冰下和非冰下兩種。前者是在寒帶嚴冬的江河、湖泊中作業,後者又稱明水地拉網。放網時先將網具放成弧形包圍圈,通過拖曳收拉網具兩端的蛛絲馬跡綱,逐步縮小包圍圈,直至將網具拉到岸邊收取漁獲物
⑼ 撒網捕魚怎樣用撒網
使用撒網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兩把撒法左手握住漁網蹶子和約三分之一的網口部分,右手將網蹶子掛在大拇指上,撒網時用大拇指好勾住網蹶子便於張開口,再握住剩下的網口部分,兩手保持一個便於動作的距離,自身體左側右旋用右手撒出,順勢送出左手的網口,用右拇指帶住網蹶子,適時送出;
特點:弄不臟衣服,並可在齊胸水深處操作。
方法二:拐把法,理好網,提起最左側部分,離口約50厘米處掛在左肘上,左手平端握住三分之一網口,右手連同橛子握住三分之一多一點,撒網時以次送出右手、左肘、左手
⑽ 不帶兜的拉網怎麼用
不帶兜的拉網使用方法:
1.先將大攔網拖入水中直到對岸,將整個魚池攔住。
2.兩端分配好工作人員,慢慢向前拉網。
3.不要拉得過快哦,如果太快的話,魚兒會從網的上方或者下方溜走的。
4.逐步將魚兒趕向魚池都另一端。
5.網的下端一定要走在前面,這樣,魚兒才會被兜進網里。
6.魚網拉到魚池另一端後,慢慢起網,魚兒們就乖乖的進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