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酵面類」點心使用的膨鬆方法主要有哪三種
生物膨鬆劑:
生物膨鬆劑主要用於麵包、饅頭類產品。
液體酵母:未經濃縮的酵母液,是通過酵母菌種經過擴大培養
和繁殖得到的產品。
鮮酵母(濃縮酵母、壓榨酵母):是將酵母液除去部分水分後(水分75%以下),加入輔助原料壓榨而成;
乾酵母(活性酵母):由鮮酵母製成小顆粒,低溫乾燥而成,使用前需要活化,乾酵母是高技術生物產品,它最大的特點是常溫下(<20°C),儲藏期可達2年,品質穩定,使用方便;
速效乾酵母(即發酵母):為20世紀80年代的新產品,特點是溶解、發酵速度快,一般不需要活化,可直接加入原料中使用上述3種酵母較方便。利用酵母作膨鬆劑需要注意控制面團的發酵溫度溫度過高(>35度)時乳酸菌大量繁殖,面團的膠度增加而面團的pH與其製品的容積密切相關面團pH為5.5時效果較為理想。
酵母類膨鬆劑價格低廉,使用效果好,在發酵這一復雜的過程中,產生多種與麵包、餅干風味有關的揮發物和不揮發物,形成這類膨鬆劑特有的風味和營養,但使用不當會在產品中產生「老面肥」的味道,故使用中要掌握好條件。
天然膨鬆劑:
幾千年以來,人們一直以老面面肥作為天然膨鬆劑,才使得發酵面團有了各種風味與麥香的饕餮。天然膨鬆劑主要用於各種點心、發酵面團、發酵麵食的應用。
人類發酵面團的八大種類:子酵、大酵、自來酵、嫩酵、搶酵、嗆酵面、急酵、湯(燙)酵
大酵:發足的酵面,特別松軟、肥嫩、飽滿,成品色澤潔白、飽滿高、顏值。(40歲人的精神狀態)
嫩酵:就是發酵程度1/3或1/4。嫩酵的結構較為緊密,有韌性,適合此類匹配閾值產品結構。(15-20歲人的精神狀態)
自來酵::酵面中質量最佳的一種,做出的點心、糕餅、饅頭潔白而有光澤,特別松軟、肥嫩、飽滿、高顏值。(25-30歲人的精神狀態)
子母酵:即大酵與嫩酵勾兌應用,其勾兌匹配閾值比、要根據產品目標而 、有的放矢。
老面面肥的優點是:麥香、面香味道十足,它可以喚醒小麥的原始麥香,製作的面點酵麥谷甚香味濃郁;缺點是:老面發酵隨著季節、溫度、環境、條件而不好掌握面肥的標准化控制數據。
化學膨鬆劑:
化學膨鬆劑主要用於糕點、蛋糕、餅干類產品。
化學膨鬆劑主要起到使糕點、蛋糕、餅干體積膨脹,組織疏鬆,改善口感等作用。
化學膨鬆劑有復合膨鬆劑(泡打粉)、碳酸氫鈉(小蘇打)、碳酸氫銨(大起子、臭鹼、臭起子)。
最常用的化學膨鬆劑是復合膨鬆劑(泡打粉)。
化學膨鬆劑的優缺點:
泡打粉:膨脹能力較小,膨脹速度較慢,使產品水平膨脹(即橫脹),使產品內部組織均勻、細膩,適用於各種餅類糕點、蛋糕、餅乾等。 缺點:使用量過多,會使產品表面產生過多黑色斑點。
小蘇打:基本上與復合膨鬆劑相同。 缺點:但不適用於重油類糕點,會產生皂化反應,使產品產生令人討厭的「皂味」。
碳酸氫銨:膨脹能力大,膨脹速度快,使產品縱向膨脹(即豎脹、拔高),使產品體積大,內部組織更加疏鬆。 缺點:不適宜單獨使用,產品內部組織不均勻、粗糙、大氣孔多;不適用於含水量高的產品,會使產品產生強烈刺激的「氨味」,像「尿素」味一樣。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GB2760-2007)規定,鹼性膨鬆劑因安全性較高,可應用於各類食品,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含鋁的復合膨鬆劑應限量應用在油炸食品、水產品及製品、豆類製品、焙烤食品、小麥粉及其製品、膨化食品和蝦味片中,其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100mg。
❷ 復合膨鬆劑的使用方法有效發酵時間
飛秒檢測發現復合膨鬆劑是一種高效膨鬆劑,其強勁的雙效作用,在面團(或麵糊)加工及在產品烘烤兩個過程都產氣、使產品膨脹發大。在面制食品工業中作為快速發酵劑、品質改良劑等,用於油炸類、焙烤類、冷凍蒸制類及膨化食品等。復合膨鬆劑應符合國家標准,即GB 25591-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 復合膨鬆劑。直接加入麵粉中與其它原料充分混合再按通常步驟操作即可。
❸ 如何使用泡打粉
泡打粉主要用在製作面點時,它的用法並不是很麻煩,先將需要使用的麵粉放入盆中,然後按照2-3%的比例放入泡打粉,加入清水,將泡打粉和麵粉均勻地融合在一起,用手進行揉搓,直到最終揉成完美的面團,這時候就需要一段時間讓它發酵了,可以蓋一塊濕布在面團上,靜置一段時間,看到面團中出現不少氣孔就是發酵好了,這時候就可以用來蒸、烘、烤、煎了。
泡打粉還根據膨發效應時間的長短分成快速、慢速和雙重反應的泡打粉,慢速的泡打粉需要加熱才能發生膨脹,而快速的只要溶於水就開始發生反應,所謂的雙重反應就是這兩種效果都有,建議大家在做麵食的時候,盡量選擇雙重反應的泡打粉,也就是雙效泡打粉,這樣能夠讓使用過程更加順暢。
當然,使用泡打粉還要根據你所做的麵食種類的不同來選擇,比如做蒸煮類的麵食時,可以選擇雙效泡打粉,而在做煎炸麵食時,則應該選擇快速泡打粉。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泡打粉和麵粉的比例需要維持在1:99左右,泡打粉過多的話會讓食物變得很苦。
不過我們通常為了讓食物更好吃,會選擇用酵母粉和泡打粉配合使用,這樣泡打粉就可以少一些,食物就不會有苦味,還能減少泡打粉對人體的副作用,同時還能省時間,因為只是用酵母粉是比較費時間的,這種使用方法十分推薦。
❹ 使用復合膨鬆劑之前為什麼要先發酵面團
因為只有先把面團發酵了,膨鬆劑才能起到蓬鬆的作用。所以,一般都是用酵母菌先發面,在面團二次發酵時,加入膨鬆劑,這樣二次發酵就能更加彭松。
❺ 如何用復合膨鬆劑蒸饅頭
化學膨鬆劑是由食用化學物質配製的,可分為單一膨鬆劑和復合膨鬆劑。復合膨鬆劑的配製原則是:
(1)根據產品要求選擇產氣速度恰當的酸性鹽。復合膨鬆劑的產氣速度依賴於酸性鹽與NaHCO3的反應速度,不同的產品要求發粉的產氣速度不盡相同。如蛋糕類中使用發粉應為雙重發粉,因為在烘焙初期產氣太多,體積迅速膨大,此時蛋糕組織尚未凝結,成品易塌陷且組織較粗,而後期則無法繼續膨大;若慢性發粉太多,初期膨大慢,製品凝結後,部分發粉尚未產氣,蛋糕體積較小,失去膨鬆意義。
饅頭、包子所用發粉由於面團相結較硬,需要產氣較快,若凝結後產氣過多,成品將出現「開花」現象。而像油條類油炸食品,需要常溫下盡可能少產氣,遇熱產氣快的發粉。
(2)根據酸性鹽的中和值確定NaHCO3與酸性鹽的比例。「中和值」的概念,是指每100份某種酸性鹽需要多少份NaHCO3去中和,此NaHCO3的份數,即為該酸性鹽的中和值。在復合膨鬆劑配製中,應盡可能使NaHCO3與酸性反應徹底,一方面可使產氣量大,另一方面能使發粉之殘留物為中性鹽,保持成品的色、味。
因此,酸性鹽和NaHCO3的比例在復合膨鬆劑配製中需特別注意。
酵母和復合膨鬆劑單獨使用時,各有不足之處。酵母發酵時間較長,有時製得的成品海綿狀結構過於細密,體積不夠大。而合成膨鬆劑則正好相反,製作速度快、成品體積大,但組織結構疏鬆,口感較差,二者配合正好可以揚長避短,製得理想的產品。
如將酵母和復合膨鬆劑應用於包子、饅頭的製作,可獲得理想的效果。成品體積膨大、疏鬆、組織結構均勻、口感柔軟、色澤潔白、有光澤,整個質量明顯優於單一酵母或復合膨鬆劑所制產品。
❻ 海韋力油條復合膨鬆劑使用方法
這種蓬鬆劑油條效果都不如傳統的。但是這個很健康。一斤面20克蓬鬆劑,300克水,鹽5克,糖2克
❼ 泡打粉如何用
1 泡打粉怎麼用
泡打粉是一種復合膨鬆劑,是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以及用玉米粉為填充劑製成的白色粉末,在生活中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主要用於糧食製品的發酵,經常被用來製作蛋糕、發糕、包子、饅頭、酥餅、麵包等食品。
2 泡打粉在什麼時候放最好
泡打粉屬於快速的發酵劑,一遇到水就容易產生大量的氣體,所以使用泡打粉時需要在和麵粉前就將泡打粉放進去,混合均勻後,再加水,這樣才能是麵粉產生蓬鬆的效果,如果先遇水的話,泡打粉就會失效,失去原本的作用。
❽ 麵包膨鬆劑使用比例是多少
一、基本配方
麵包粉1kg,鹽6g,白砂糖180g,乳粉40g,黃油60g,雞蛋50g,水1kg左右。
(按比例增加使用量)
二、膨鬆劑應用方案設計
三、儀器設備
調粉機、溫度計、台秤、天平、不銹鋼切刀、烤模、醒發箱、烤箱、質構儀(TMS—PRO)。
四、應用方法
調粉-發酵-成型-醒發-烘烤-冷卻-成品檢驗
1.膨鬆劑溶液的制備:活性乾酵母先用30%:左右的適量稀糖水溶解活化,復合膨鬆劑加水溶解攪拌均勻。
2.調粉
將全部的麵粉、鹽、奶粉、雞蛋等原料投入調粉機中,開動機器,慢速攪拌,慢慢加水,待形成面團時加糖,攪拌均勻後,一邊攪拌一邊倒入酵母液和復合膨鬆劑溶液,至15min左右麵筋完全析出時加入奶油或油脂,攪拌成面團後待用。
3.發酵
面團置於32~34℃、相對濕度為80%~95%的醒發箱中發酵,面團中心溫度不超過32℃。靜止發酵1.5~2.5h,觀察發酵成熟即可取出。
4.成形
發酵好的面團按要求切成每個70g的面坯,用手搓圓,擠壓除去面團內的氣體,按產品形狀製成不同形式,裝入塗有一層油脂的烤模中。
5.醒發
裝有生坯的烤模,置於調溫調濕箱內,箱內溫度為36~38℃,相對濕度為80%~90%,醒發時間為45~60min,觀察生坯發起的最高點略高出烤模上口即醒發成熟,立即取出。
6.烘烤
取出的生坯應立即置於烤盤上,推入爐溫已預熱至200℃左右的烘箱內烘烤,至麵包烤熟立即取出。烘烤總時間一般為15~20min,注意烘烤溫度在180~200℃之間(面火180℃,底火203℃)。
7.冷卻
出爐的麵包待稍冷後脫出烤模,置於空氣中自然冷卻至室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