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屬的防護方法
充分考慮腐蝕的各種環境因素,根據經驗和技術資料選擇材料和製造工藝或開發新型耐蝕材料以滿足特定使用條件的要求。
結構防蝕設計。從防腐蝕的角度改進工程結構件的形狀和連接方式,避免積液,防止電偶腐蝕、縫隙腐蝕、沖蝕和應力集中等。
腐蝕介質處理。通過對有限體積的介質進行處理以降低或消除其腐蝕性。通常的處理方法:
一是從介質中除去加速腐蝕的組分,如蒸汽鍋爐水的脫氧處理,通過減消氧去極化過程有效防止鍋爐腐蝕;
二是在介質中添加緩蝕劑,通過阻滯陰、陽極共軛過程起防蝕作用。
電化學保護。利用外部電流使金屬改變其電位以減輕或防止腐蝕,常用於保護埋設在地下或海水中的金屬構件,亦可用於保護地面上不易拆卸和更換的金屬設施。
㈡ 保護金屬有哪些措施
一般有兩種方法:
1、在金屬表面製造一層很薄的氧化膜,可以防止金屬繼續氧化或者被腐蝕。
2、在金屬表面增加塗層,包括塗抹保護漆、鍍上其它抗氧化、腐蝕的金屬。
㈢ 怎樣防護金屬
鐵在空氣中,特別是潮濕的空氣中容易氧化生銹,防護方法主要有:
1、發藍,即通過化學方法處理鐵製品表面,使之生成一層薄薄的緻密氧化層,利用該氧化層保護內部不受腐蝕;
2、鍍鋅,即馬口鐵,通過在表面鍍一層鋅來防止銹蝕;
3、用保護膜臨時防護,在鋼鐵表面(主要是板材、卷材)粘附一層薄薄的塑料保護膜,阻隔氧氣和水,使用時去除;
4、物理隔絕:比較常見的方法是油漆,此外也有製成復塑鋼板的做法(很多家電外殼的處理方法)
5、犧牲陽極保護法,用鋅等反應活性比鐵更高的金屬與鐵製品連接在一起,利用原電池反應使鋼鐵免於被腐蝕
6、陰極保護法:用耐腐蝕的材料製成陽極,加低壓電使鋼鐵部件形成陰極,從而避免被腐蝕。
㈣ 常見的金屬防銹的方法有什麼
最普通的防銹辦法,是給鐵穿"衣服"——在鐵的表面塗上油漆或者鍍上別的不容易生銹的金屬.例如,小轎車穿著一身閃閃發亮的噴漆;暖氣管上塗著鋁漆;做罐頭用的馬口鐵鍍了層錫;房頂上的白鐵皮表面鎮了一層鋅;你的自來水筆筆插上,鍍著一層鉻或鎳.更徹底的辦法,是給鐵注射"強心針"——加入其他金屬,製成不銹合金.大名鼎鼎的不銹鋼,就是在鋼中加入一點鎳和鋁而製成的合金.
防銹應針對金屬腐蝕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改變金屬的內部組織結構] 例如製造各種耐腐蝕的合金,如在普通鋼鐵中加入鉻、鎳等製成不銹鋼.
[保護層法] 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如: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水和空氣等對鋼鐵的腐蝕.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電化學保護法] 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大類.應用較多的是陰極保護法.
[對腐蝕介質進行處理] 消除腐蝕介質,如經常揩凈金屬器材、在精密儀器中放置乾燥劑和在腐蝕介質中加入少量能減慢腐蝕速度的緩蝕劑等.
[電化學保護] 將被保護的金屬作為腐蝕電池的陰極,使其不受到腐蝕,所以也叫陰極保護法.這種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犧牲陽極保護法] 此法是將活潑金屬(如鋅或鋅的合金)連接在被保護的金屬上,當發生電化腐蝕時,這種活潑金屬作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因而減小或防止被保護金屬的腐蝕.這種方法常用於保護水中的鋼樁和海輪外殼等,例如水中鋼鐵閘門的保護,通常在輪船的外殼水線以下處或在靠近螺旋槳的舵上焊上若干塊鋅塊,來防止船殼等的腐蝕.
[外加電流保護法] 將被保護的金屬和電源的負極連接,另選一塊能導電的惰性材料接電源正極.
通電後,使金屬表面產生負電荷(電子)的聚積,因而抑制了金屬失電子而達到保護目的.此法主要用於防止在土壤、海水及河水中的金屬設備受到腐蝕.
電化學保護的另一種方法叫陽極保護法,即通過外加電壓,使陽極在一定的電位范圍內發生鈍化的過程.可有效地阻滯或防止金屬設備在酸、鹼、鹽類中腐蝕.
㈤ 金屬防銹的方法 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金屬生銹
1、保護層法: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
(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
(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水和空氣等對鋼鐵的腐蝕。
(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2、電化學保護法: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大類。應用較多的是陰極保護法。
3、對腐蝕介質進行處理:消除腐蝕介質,如經常揩凈金屬器材、在精密儀器中放置乾燥劑和在腐蝕介質中加入少量能減慢腐蝕速度的緩蝕劑等。
㈥ 金屬的保護方法
1、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如製造成合金等);2、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3、電化學保護法: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4、緩蝕劑法。
金屬表面工程技術是一種可以改變金屬表面特性,達到預防金屬腐蝕、提高金屬的疲勞強度和抗應力腐蝕性能等目的的技術。在我國,這一技術的應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幾千年前。
㈦ 怎樣防止金屬腐蝕
防止腐蝕就是通過採取各種方法,保護容易銹蝕的金屬物品的,來達到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目的,通常採用物理防腐,化學防腐,電化學防腐等方法。通常金屬表面會附有塵埃、油污、氧化皮、銹蝕層、污染物、鹽份或松脫的舊漆膜。其中氧化皮是比較常見但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氧化皮是在鋼鐵高溫鍛壓成型時所產生的一層緻密氧化層,通常附著比較牢固,但相比鋼鐵本身則較脆,並且其本身為陰極,會加速金屬腐蝕。如果不清除這些物質直接塗裝,會影響整個塗層的附著力及防腐能力。
金屬防護針對金屬腐蝕的原因採取的方法來防止金屬腐蝕,常用的方法有:
一、結構改變法。
例如製造各種耐腐蝕的合金,如在普通鋼鐵中加入鉻、鎳等製成不銹鋼。
二、保護層法
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如:
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
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水和空氣等對鋼鐵的腐蝕。
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三、電化學保護法
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大類。應用較多的是陰極保護法。
㈧ 常用的金屬防腐方法有哪幾種
金屬的腐蝕防護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金屬防腐的結構改變法
金屬防腐的常見辦法之一是改變金屬的結構.金屬的種類很多,一些重金屬的化學活性低,不易受到其他物質的腐蝕,也有部分金屬與其他金屬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防腐能力,例如在普通鋼鐵中加入鉻、鎳等材料製成不銹鋼
,就能獲得較好的防腐效果.
2、金屬防腐的保護層法
金屬防腐的保護層法使用范圍最為廣泛,這種防腐方法是在金屬的表面製造各種材質的保護層,將金屬產品與外界的腐蝕介質隔離開來,從而達到防止腐蝕的效果.金屬防腐的保護層可以通過塗抹、噴塗、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形成.
金屬防腐的防護層材料很多,常見的有機油、油漆等塗料和陶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金屬防腐的電鍍和熱鍍一般是使用不易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和鎳等.金屬防腐的另一種材料是鋼鐵在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也就是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同樣能起到防腐作用.
3、金屬防腐的電化學保護法
金屬防護的電學保護法是以原電池理論為原理對金屬進行防腐保護的方法,根據原電池理論,只要能夠消除引起化學腐蝕的原電池的反應,就可以實現金屬的防腐.金屬防腐的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個類別,其中陰極保護應用較多.
4、金屬防腐的腐蝕介質處理法
金屬防腐可以通過對腐蝕介質的處理來完成,這種方法著重消除腐蝕介質的存在,也就是保持金屬機械的乾燥,例如經常擦乾拭機械上的水分、在精密儀器中防止乾燥機、在腐蝕介質中添加緩蝕劑等都是屬於這種防腐方法.
㈨ 金屬的防護有哪些常用方法
金屬材料的腐蝕,是指金屬材料和周圍介質接觸時發生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引起的一種破壞現象。對於金屬而言,在自然界大多是以金屬化合物的形態存在。從熱力學的觀點來看,除了少數貴金屬(如金、鉑等)外,各種金屬都有轉變成離子的趨勢。因此,金屬元素比它們的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自由能,必然有自發地轉回到熱力學上更穩定的自然形態——氧化物的趨勢,所以說金屬腐蝕是自發的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由於金屬材料的腐蝕可造成設備的跑、冒、滴、漏,污染環境,甚至發生中毒、火災 、爆炸等惡性事故以及資源和能源的嚴重浪費。因此,研究金屬材料的腐蝕機理,弄清腐蝕發生的原因及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對於延長設備壽命、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金屬材料的腐蝕機理
2.1金屬腐蝕的分類 按照金屬的腐蝕機理可以將金屬腐蝕分為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兩大類。不管是化學腐蝕還是電化學腐蝕,金屬腐蝕的實質都是金屬原子被氧化轉化成金屬陽離子的過程。
2.2金屬腐蝕的機理
2.2.1化學腐蝕是指金屬與非電解質直接發生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其腐蝕過程是一種純氧化和還原的純化學反應,即腐蝕介質直接同金屬表面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蝕產物。反應進行過程中沒有電流產生,其過程符合化學動力學規律。
2.2.2電化學腐蝕是金屬與電解質溶液發生電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反應過程同時有陽極失去電子,陰極獲得電子以及電子的流動(電流),其歷程服從電化學動力學的基本規律。電化學腐蝕又根據其電解質溶液酸鹼度的不同分為析氫腐蝕和吸氧腐蝕。
2.2.2.1析氫腐蝕 發生條件:鋼鐵表面吸附的水膜呈現較強的酸性。反應時有氫氣析出,其反應歷程如下式:
鋼鐵的析氫腐蝕示意圖
2.2.2.2吸氧腐蝕
發生條件:鋼鐵表面吸附的水膜中溶有,並呈極弱酸性或中性或鹼性,反應中得電子被還原為,其反應歷程如下式:
鋼鐵的吸氧腐蝕示意圖
3.金屬材料的主要防腐蝕方法
金屬材料的防腐蝕方法很多,主要有改善金屬的本質,把被保護金屬與腐蝕介質隔開,或對金屬進行表面處理,改善腐蝕環境以及電化學保護等。
3.1改善金屬的本質: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不同的材料組成耐蝕合金,或在金屬中添加合金元素,提高其耐蝕性,可以防止或減緩金屬的腐蝕。例如,在鋼中加入鎳製成不銹鋼可以增強防腐蝕能力。
3.2形成保護層:在金屬表面覆蓋各種保護層,把被保護金屬氣腐蝕性介質隔開,是防止金屬腐蝕的有效方法。工業上普遍使用的保護層有非金屬保護層和金屬保護層兩大類,通常採用以下方法形成保護層:
3.2.1金屬的磷化處理:鋼鐵製品去油、除銹後,放入特定組成的磷酸鹽溶液中浸泡,即可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不溶於水的磷酸鹽薄膜,這種過程叫做磷化處理。磷化膜呈暗灰色至黑灰色,厚度一般為5至20微米,在大氣中有較好的耐蝕性。膜是微孔結構,對油漆等的吸附能力強,如用作油漆底層,耐腐蝕性可進一步提高。
3.2.2金屬的氧化處理:將鋼鐵製品加到NaOH和NaNO2的混合溶液中,加熱處理,其表面即可形成一層厚度約為0.5至1.5微米的藍色氧化膜(主要成分為Fe3O4),以達到鋼鐵防腐蝕的目的,此過程稱為發藍處理,簡稱發藍。這種氧化膜具有較大的彈性和潤滑性,不影響零件的精度。故精密儀器和光學儀器的部件,彈簧鋼、薄鋼片、細鋼絲等常用發藍處理。
3.2.3非金屬塗層:用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噴塗金屬表面,比噴漆效果更佳。塑料覆蓋層緻密光潔。色澤艷麗,兼具防蝕與裝飾的雙重功能。搪瓷是含SiO2量較高的玻璃瓷釉,有極好的耐腐蝕性能,因此作為耐腐蝕非金屬塗層,廣泛用於石油化工、醫葯、儀器等工業部門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3.2.4金屬保護層:這是以一種金屬鍍在被保護的另一種金屬製品表面上所形成的保護鍍層,前一種金屬稱為鍍層金屬。金屬鍍層的形成,除電鍍、化學鍍外,還有熱浸鍍、熱噴鍍、滲鍍、真空鍍等方法。
熱浸鍍是將金屬製件浸入熔融的金屬中以獲得金屬塗層的方法,作為浸塗層的金屬通常是採用低熔點金屬,如鋅、錫、鉛和鋁等。熱鍍鋅主要用於鋼管、鋼板、鋼帶和鋼絲,應用最廣;熱鍍錫用於薄鋼板和食品加工等的貯存容器;熱鍍鉛主要用於化工防蝕和包覆電纜;熱鍍鋁則主要用於鋼鐵零件的抗高溫氧化等。
3.3改善環境:改善環境對減少和防止金屬腐蝕有重要作用。例如,減少腐蝕介質的濃度,除去介質中的氧,控制環境溫度、濕度等都可以減少和防止金屬腐蝕。也可以採用在腐蝕介質中添加能降低腐蝕速率的物質(緩蝕劑)來減少和防止金屬腐蝕。
3.4電化學保護法:電化學保護法是根據電化學原理在金屬設備上採取措施,使之成為腐蝕電池中的陰極,從而防止或減輕金屬腐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3.4.1犧牲陽極保護法:該方法是用電極電勢比被保護金屬更低的金屬或合金做陽極,固定在被保護金屬上,形成腐蝕電極,被保護金屬作為陰極而得到保護。犧牲陽極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鋁、鋅及其合金。此法常用於保護海船外殼、海水中的各種金屬設備、構件和防止巨型設備(如貯油罐)以及石油管路的腐蝕。
3.4.2外加電流法:將被保護金屬與另一附加電極作為電池的兩個極,使被保護的金屬作為陰極,在外加直流電的作用下使陰極得到保護。此法主要用於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屬設備的腐蝕。
雖然我們不能阻止金屬回歸至氧化物的趨勢,但我們可以通過掌握金屬腐蝕的機理,從而合理地選用金屬材料或採取一定的防腐蝕方法以延緩金屬材料的腐蝕速度,進而延長金屬材料的使用壽命,降低因設備、管道等的腐蝕而發生的額外成本,同時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㈩ 金屬材料常見的腐蝕防護措施都有哪些
金屬材料常見的腐蝕防護措施:
1、金屬材料表面腐蝕中塗料防腐技術
2、金屬材料表面腐蝕中電弧噴塗的防護措施
3、金屬表面腐蝕中的電化學防護措施
4、金屬材料表面腐蝕中的緩蝕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