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用於切花、蔬菜保鮮的植物激素是什麼
3不同植物生長激素對切花保鮮的影響
切花切離母株後,除了切花的水分和營養狀況的變化之外,體內的生長激素平衡也發生了改變,從而加快了切花的衰老進程。研究表明,生長激素乙烯和脫落酸可促進切花的衰老,而細胞分裂素、赤黴素及多胺等則可延緩切花衰老。
3.1乙烯的影響
在切花衰老過程中,乙烯的動態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從乙烯生成量低、變化平穩,到乙烯迅速上升達到高峰期,隨後乙烯很快下降。當乙烯生成量達到高峰時,或用外源乙烯處理切花時,花瓣會很快出現衰老症狀,如褐變、凋萎、卷縮等,這是乙烯對切花的傷害作用。即使是低濃度的乙烯,就能影響康乃馨、水仙及其他瓶插切花的壽命。對乙烯反應敏感的切花還有香石竹、蘭花、小蒼蘭、仙客來等,而月季、菊花、鬱金香等對乙烯反應不敏感。
乙烯對切花的傷害症狀表現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卷縮或退色,如香石竹、牽牛花的花冠、花瓣卷縮,蘭花的萼片退色與枯萎;另一類是器官脫落,如一品紅的苞片脫落,月季、天竺葵、百合的花瓣脫落,金魚草、香碗豆、飛魚草、荷包花的花朵脫落。
3.2脫落酸的影響
脫落酸能加速香石竹和月季的衰老,因脫落酸能刺激乙烯的產生,增加花朵對乙烯的敏感性。通常,脫落酸是通過乙烯而起作用,因此,切花體內脫落酸含量的增加,或使用外源脫落酸,可誘導切花合成乙烯,使衰老進程加快。
3.3細胞分裂素的影響
細胞分裂素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遲乙烯高峰期的到來,可延緩香石竹、月季、鬱金香、花燭、非洲菊、菊花等切花的衰老,延長切花的壽命。
3.4生長素的影響
生長素具有延緩和促進切花衰老的雙重作用,即生長素對不同切花品種的作用表現不一致,對一品紅能延緩衰老,對香石竹則會加快衰老。就香石竹而言,生長素濃度不同,其反應也不相同,低濃度可促進香石竹衰老,而高濃度則可延緩香石竹衰老。
3.5赤黴素的影響
赤黴素能延緩香石竹花瓣衰老,延長朱頂紅、百合花的瓶插壽命,此外,赤黴素處理還可抑制六齣花、百合及其他切花在貯運時葉片中葉綠素的損失。
4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與切花保鮮上的應用
切花保鮮液除了由水、糖、殺菌劑、乙烯抑制劑或拮抗劑、無機鹽、有機酸組成外,還需添加一些植物生長激素,能有效延緩切花衰老,改善切花品質。在切花保鮮液上常用的植物生長激素有六類。
4.1細胞分裂素
常用的細胞分裂素有激動素、細胞分裂素和異戌烯基腺苷等,應用方法可採用噴灑法或浸蘸法。如用10~50毫克/升細胞分裂素溶液,浸蘸切花花莖2分鍾,能延緩香石竹、月季、鳶尾、鬱金香等切花的衰老。此外,細胞分裂素還適用於延長貯藏期和運輸之前的切花處理,以減少在黑暗中葉綠素的損失。
4.2赤黴素
赤黴素常用於切花保鮮。20~35毫克/升的赤黴素溶液可促進香石竹和唐菖蒲切花貯藏後的開花。1毫克/升赤黴素溶液處理可延長紫羅蘭切花的采後壽命;100~400毫克/升赤黴素溶液處理,可顯著延長朱頂紅切花的瓶插壽命。
4.3生長素類
在一些切花保鮮液中,常添加萘乙酸、2,4-D等生長素。在切花保鮮實踐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復合使用,效果比單用生長素好,如用5毫克/升細胞分裂素+20毫克/升萘乙酸混合溶液處理,可加快香石竹花蕾的開放,而水仙切花在100毫克/升細胞分裂素+22毫克/升2,4-D混合液浸蘸,可延緩衰老。
4.4植物生長延緩劑
植物生長延緩劑如比久、矮壯素及多效唑等,可阻礙植物組織中赤黴素的生物合成,從而抑制切花植株伸長生長,並延長切花采切後的壽命。如用10~50毫克/升矮壯素或比久溶液處理,可延長鬱金香、紫羅蘭、金魚草、香石竹、香碗豆等切花的瓶插壽命;又如5毫克/升多效唑溶液處理,可延長迎春花的瓶插壽命。
4.5植物生長抑制劑
植物生長抑制劑能延緩切花衰老,延長保鮮期。如在保鮮液中添加2500毫克/升青鮮素處理,對月季、菊花和金魚草等有很好的保鮮作用;用50毫克/升青鮮素保鮮液處理大麗花,用250~500毫克/升青鮮素保鮮液處理羽扇豆和金魚草,可延長切花瓶插期和采切後壽命。此外,用5000~10000毫克/升青鮮素保鮮液處理月季半小時,再在100毫克/升硫酸鋁+800毫克/升檸檬酸保鮮液中處理24小時,能顯著延緩衰老。
4.6其他生理活性物質
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植物生長激素的生理特性,如油菜素內酯、三十烷醇等用於切花保鮮,能延緩月季、唐菖蒲等切花衰老、改善品質。
植物生長激素在切花保鮮上有多面的應用,而且具有明顯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但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不同的植物生長激素種類、不同濃度和使用時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初次使用植物生長激素,或者首次在鮮切花上的應用,都需進行少量試驗,待取得成功經驗後,再擴大應用,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Ⅱ 土豆種植怎麼用赤黴素
收獲後的馬鈴薯,經過3個月的貯藏後,芽即可萌發。但不同的在配型,尤其是秋季栽培必須用春季栽培的馬鈴薯做種,種植前必須打破休眠。馬鈴薯塊莖從進入休眠期到解除休眠這一期間赤黴素與脫落酸的含量表現出負相關的變化。由此可見,引起塊莖休眠的是脫落酸,而赤黴素與脫落酸有拮抗作用,從外部使用赤黴素,增加快境內赤黴素含量,脫落酸相對減少,從而打破了馬鈴薯快境內赤黴素與脫落酸含量之間的平衡關系,促進馬鈴薯塊莖的萌發。
赤黴素
馬鈴薯種薯經用赤黴素處理後,可打破種薯休眠期,一般可提早5-7d發芽。挑選出無病種薯,放在0.5mg/kg的赤黴素溶液中浸泡5-10min,取出後放於溫度為2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催芽。
處於休眠的馬鈴薯塊莖用赤黴素處理方法有很多種:
1.馬鈴薯塊用0.5-1mg/kg葯液浸種10-15min,撈出陰干,在濕沙中催芽;
2.用10-20mg/kg葯液噴施馬鈴薯塊莖,至表面濕潤為止,8h後再噴一次,共噴3次;
3.用0.5mg/kg的葯液浸泡種薯1-2h;
4.在馬鈴薯才收錢10-30d用10mg/kg的赤黴素噴施植株。
以上方法均能促進薯塊發芽,出芽多且整齊,腐爛率少,在對萌發不利的寒冷和超市氣候下,效果更為明顯。應用濃度不可過高,否則產生抑製作用,使幼苗過於細長;浸種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能在高溫下催芽,否則引起植株徒長。
Ⅲ 脫落酸的作用
從脫落酸的名稱可知、加速植物器官脫落是ABA的一個重要生理作用。
關於ABA引起葉、花和果實的脫落問題,存在不同的看法。Addicott(1982)作為ABA的發現者之一,根據大量事實認為內源ABA促進脫落的效應是肯定的。但用ABA作為脫葉劑的田間試驗尚未成功。這可能是由於葉片中的IAA,GA和CTK對ABA有抵消作用。
Milborrow(1984)認為外源的ABA能引起脫落,但比外源乙烯的作用低。
Osborne(1989)在評述乙烯和ABA對脫落的作用時得出結論,ABA在脫落方面可能沒有直接的作用,而只是引起器官細胞過早衰老,隨後刺激乙烯產量的上升而引起脫落,真正的脫落過程的引發劑是乙烯而不是ABA。
ABA的生物試法,一般採用豆葉(或棉葉)脫落法,將被試物質的羊毛脂膏塗在對生葉柄殘端,觀察其脫落的速度。此外,還用燕麥或小麥胚芽鞘切段伸長抑制的方法。 在秋季短日下,許多木本植物葉子ABA含量增多,促進芽進入休眠。將ABA施到這些木本植物生長旺盛的小枝上,會引起芽休眠。馬鈴薯的休眠芽中也含有較多ABA。因此,可用ABA處理馬鈴薯,以延長其休眠期。
紅松、桃、板栗、槭樹等休眠種子,含有較多的ABA。經低溫層積處理幾個月後,種子中ABA含量下降,發芽率顯著上升。但ABA含量的高低,不一定是種子休眠的直接原因。紅松種子外皮的ABA含量高。經水洗後ABA含量明顯下降,但發芽率仍很低。進一步分析雲南松、油松、華山松、白皮鬆種子的ABA含量,發現一些松樹種子的ABA含量也較高,但不表現休眠。例如,非休眠的華山松種子ABA含量比休眠的紅松種子ABA含量高約10倍。
萵苣、蘿卜等種子的萌發,也受到ABA的抑制。 近年來注意到,在種子胚發育期間,內源ABA作為正的調節因子起著重要的作用。內源ABA可使胚正常發育成熟以及抑制過早萌發。在未成熟胚培養中,外源ABA能引起加速某些特別貯藏蛋白質的形成;如缺乏ABA,這些胚或者不能合成這些蛋白質,或者形成很少。這說明,種子發育早、中期的ABA水平控制著貯藏蛋白質的積累。ABA是否也控制著發育中的胚的澱粉和脂肪的積累,是一個待研究的問題。
此外,ABA還可作為植物防禦鹽害、熱害、寒害的物質,這可能與它能促使植物生成新的脅迫蛋白有關。ABA還可促進一些果樹(如蘋果)的花芽分化,以及促使一些短日植物(如黑醋栗)在長日條件下開花。 該途徑下脫落酸的前體異戊烯酸焦磷酸(IPP)及二甲基丙烯焦磷酸(DMAPP)並非通過MVA途徑合成,而是通過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途徑(MEP/DOXP pathway)合成,並經過牻牛兒基焦磷酸(C10,Geranyl pyrophosphate,GPP),法呢基焦磷酸(C15,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牻牛兒基牻牛兒基焦磷酸(C20,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GGPP),直至合成全反式類胡蘿卜素(all-trans-beta-Carotene)。
脫落酸的碳骨架與一些類胡蘿卜素的末端部分相似。塔勒(Tarlor)等將類胡蘿卜素曝露在光下,會產生生長抑制物。後來發現紫黃質(violaxanthin)在光下產生的抑制劑是2-順式 黃質醛(xanthoxin),在一些植物的枝葉中也檢出這種物質。黃質醛迅速代謝成為脫落酸。近幾年發現,除了紫黃質外,其他類胡蘿卜素(如新黃質neoxanthix,葉黃素lutein等)都可光解或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作用下,轉變為黃質醛,最終形成脫落酸。由類胡蘿卜素氧化分解生成ABA的途徑稱為ABA合成的間接途徑。
通常認為在高等植物中,主要以間接途徑合成ABA。直接途徑是指從C15化合物(FPP)直接合成ABA的過程。間接途徑則是指從C40化合物經氧化分解生成ABA 的過程。(Suzuki Masaharu,1998)
Ⅳ 脫落酸的原理及配製方法
脫落酸是植物體內產生的一種抑制植物生長發育的倍半萜類的植物激素。脫落酸有調節蒸騰的作用。此外,脫落酸還有抑制營養器官的生長,促進葉片等器官的衰老和棉花幼果的脫落等作用。脫落酸在植物界廣泛分布,它抑制種子的萌發,調節芽的休眠,促進離層形成與器官的衰老、脫落。
脫落酸的原理:
脫落酸分子式是C15H20O4,分子量是264.31,PKa 4.5,難溶於水或苯,易溶於甲醇、丙酮、乙醇、乙酸乙酯或鹼性水溶液。它含有一個不對稱的碳原子(C-1′),形成兩種光學異構體。天然ABA呈現右旋旋光性,標志為(+)-ABA或(S)-ABA,熔點160℃。人工合成品為外消旋混合物,由(+)-ABA與(-)-ABA(或以(R)-ABA表示)各半組成,熔點190℃。ABA還存在著幾何異構體現象,它的側鏈上的兩個雙鍵都具有順( Cis)與反(trans)的構型。天然的ABA幾乎都是2-順-4-反型。番茄葉片原來只含痕量2-反型(反-反型),但於提純時經光(特別是紫外光)照射,生理活性很低的2-反型經異構化而漸增,直至與2-順-4-反型成等量的混合物,所以應於漫射光下提取與檢測ABA。
用脫落酸處理能萌發的種子,可以使之休眠。這種對萌發的抑製作用可以用赤黴素或細胞分裂素處理來抵消或逆轉。脫落酸能拮抗赤黴素的代替長日照導致長日植物抽苔開花的作用。它還能使少數短日植物在非誘導周期的條件下開花。反之,脫落酸的幾種作用也可用赤黴素抵消。例如使用赤黴素就能克服脫落酸對遺傳性高稈玉米的伸長和對種子萌發及馬鈴薯發芽的抑製作用。此外,脫落酸的作用也與細胞分裂素相反,脫落酸在植物體內既有拮抗赤黴素的作用,也有拮抗細胞分裂素的作用。但是這些拮抗作用非常復雜。例如萵苣種子萌發需要光,赤黴素可以代替光。而脫落酸可以抵消赤黴素的促進萌發的作用,但繼續提高赤黴素的濃度卻不能克服脫落酸的作用、恢復對萌發的促進。
脫落酸在控制核酸和蛋白質合成中起作用。脫落酸抑制大麥粒中α-澱粉酶的合成,並在這一過程中與赤黴素發生拮抗。對酶合成的抑製作用與 RNA合成的抑制劑8-氮鳥嘌呤和6-甲嘌呤所產生的作用類似,表明脫落酸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對決定 α-澱粉酶結構的 RNA的合成,或者阻止 RNA結合到有活性的酶單位中去。在蒲公英的葉子中脫落酸抑制RNA的合成,而在品藻中則抑制DNA的合成。
脫落酸的配製:
①從嫩棉葉中分離。
② 以5-(2,6,6-三甲基-1,3-環己二烯基-3-甲基-2,4-戊二烯酸為原料,在苯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以曙紅為光敏劑,與氧反應,先生成[2],再在稀氫氧化鈉水溶液中,於100℃下反應,生成,再重結晶精製,可製得脫落酸成品。
Ⅳ 脫落酸的使用技術有哪些
外用低濃度,可誘導植物產生抗逆性,提高植株生理品質,促進種子、果實貯藏蛋白和糖分積累。
用浸種、拌種、包衣等方法處理水稻種子,能高發芽率,促進秧苗根系發達,增加有效分櫱數,促進灌漿,增強秧苗抗病和抗春寒的能力,稻穀品質提高一個等級以上,產量提高5%~15%。據試驗,小麥用10毫克/升液浸種24小時,10月26日播種在試驗地,當麥苗剛出土時就進入寒冬,次年返青時,對照的存活率為51.4%,而浸種處理的高達96.3%,成活率幾乎是對照組的2倍。
用於拌棉種,能縮短種子發芽時間,促進棉苗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抗病、抗風災能力,使棉株提前半個月開花、吐絮。
在烤煙移栽期施用,可使烤煙苗提前3天返青,須根數較對照多1倍,煙草花葉病毒病染病率減少30%~40%,煙葉蛋白質含量降低10%~20%,煙葉產量提高8%~15%。
在油菜移栽期施用,可增強油菜越冬期抗寒能力,根莖粗壯,抗倒伏。
蔬菜、瓜果、玉米、棉花、葯材、花卉、樹苗等在移栽期施用,能提高抗逆性,改善品質,提高結實率。
在乾旱來臨前施用,可使玉米苗、小麥苗、蔬菜苗、樹苗等度過短期乾旱(10~20天)而保持苗株鮮活;在寒潮來臨前施用,可使蔬菜、棉花、果樹等安全渡過低溫期;在植物病害大面積發生前施用,可不同程度地減輕病害發生,或減輕染病程度。
高濃度的誘抗素表現為抑制的活性。外源應用高濃度誘抗素噴施丹參、三七、馬鈴薯等植物的葉、莖,可抑制地上部分莖葉生長,提高地下塊根的產量和品質。人工噴施誘抗素,可顯著降低雜交水稻制種時穗發芽和白皮小麥穗發芽,抑制馬鈴薯在儲存期發芽,抑制莖端新芽的生長等。
此外,誘抗素還具有控制花芽分化、調節花期、控制株型等生理活性,在花卉園藝上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注意事項
本產品為強光分解化合物,在配製溶液時,操作過程應注意避光;田間施用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本產品施用一次,葯效持續時間為7~15天。
Ⅵ 給葡萄上色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使用農家肥。
施加鉀肥。
使用調節劑。
使用農家肥最有效:農家肥能夠為葡萄生長提供各種所需營養元素,在距葡萄成熟前40天,在距根部30cm左右,每畝施農家肥1000kg,施肥後澆水,肥效吸收會更好。
施加鉀肥最可靠。鉀元素是果實內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和運輸的關鍵元素,所以此時,鉀元素的吸收也是比平時較高,在葡萄成熟前40天左右每株硫酸鉀100克,在葡萄成熟期間,每隔七至十天葉面噴灑0.3%至0.5%磷酸二氫鉀溶液,也可以促進果實著色。
使用調節劑,調節劑具有快速、高效特點,所以比較適合大面積種植時使用,但是使用不當也會出現黃頁、裂果、回水、掉粒等負面影響.所已應該選用時效性長的DA-6或芸醇乳粉,少用時效性比較短的復硝酚鈉/4、摘除病葉。把果實附近遮擋陽光的老葉病葉摘除,健壯葉片用手移開。待果實向陽面充分著色時,在將果實背面旋轉至向陽面,這樣果實著色將會比較均勻。
噴施花青素:葡萄變顏色主要就是花青素含量增高,可適當的噴施此類物質,安全性高,無其他副作用,不過就是市場價格高。
噴施脫落酸:葡萄果面噴霧,脫落酸只能促進著色不能促進成熟,在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防止過量易引起果粒脫落。
鋪設反光膜:可在樹體周圍鋪設反光膜,增加葡萄的光照面積,從而加快上色。
Ⅶ 用什麼激素還是什麼葯能使黃瓜成熟了還不掉花
首先,要防止黃瓜的病蟲害,防治枯萎病可用70%敵克松800倍液或20%利克菌8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用58%瑞毒霉600倍液、72%克露7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可用58%瑞毒霉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或用70%敵克松1000倍液灌根。蟲害主要有黃瓜和瓜絹螟。防治黃守瓜可用敵百蟲1000倍液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瓜絹螟可用50%庫龍800倍液、50%殺螟松1000倍液、蘇雲金桿菌制劑等噴霧。
然後,巧施肥水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施2次肥料。第一次追肥在移栽後,每畝用500公斤人糞尿加水,「小肥大水」點施,促進活棵、發棵;第二次追肥在結根瓜後,每畝用顆粒肥30公斤,開溝深施。後期結合噴葯進行根外追肥,可選用植物活力素等。夏秋溫度高,光照強,土壤易乾旱,應及時澆水抗旱。澆水應在傍晚進行,切忌中午澆水。不能受澇,但要保持土壤濕潤。
Ⅷ 提高果實品質的植物調節劑有哪些
提高果實品質的植物調節劑有很多,主要使用多含磷的肥料,如磷酸二氫鉀等肥料,另外就是可以使用很淡的細胞分裂素類調節,這些都可以調節果實的品質和成熟時間。
細胞分裂素 (cytokinin, CTK)從玉米或其他植物中分離或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一般在植物根部產生,是一類促進胞質分裂的物質,促進多種組織的分化和生長。與植物生長素有協同作用。是調節植物細胞生長和發育的植物激素。在細胞分裂中起活化作用,也包含在細胞生長和分化及其他相關的生理活動過程中,如激動素(KT)、玉米素(ZT)、6-苄基氨基嘌呤(6-BA)等。
Ⅸ 如何使用脫落酸
脫落酸也是一種生長抑制劑,能抑制植物內源激素(赤黴素、生長系、細胞分裂素)所調節的生理過程,促進植物衰老和休眠。但生產上應用較少,主要用於實驗室。
建議你設計一個實驗,分別用10PPM、20PPM、30PPM、40PPM、50PPM,在快落葉的時候噴到葉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