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苜蓿草怎麼吃
苜蓿菜做成涼拌的,即好吃又能保留其原有的味道和營養,特別是用熱油潑蒜泥熗出的蒜油調出的苜蓿非常好吃,吃一口,滿嘴留香。
2. 苜蓿干怎麼吃好處
別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牧蓿、木粟、懷風、光風、連枝草、光風草、南苜蓿、金花菜、草頭、母齊頭、黃花草子、磨盤草子、黃花菜
功效作用: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石。
苜蓿用途
一、苜蓿的葯用食用價值:
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癥候,如鼻血、齦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宮出血、肛門出血。新葯每用維他命K,認為是有凝結血管功能的療法。其實維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豐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來作為預防出血癥候,實驗的結果認為收效很高,對各種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腸出血,都能獲得預防的效果。
苜蓿的吃法,當然以新鮮為最佳,而且味亦雋美,因為新鮮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節,亦有出產,不過由於氣候和土地的關系,有時產品極嫩,有時極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鹽漬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
苜蓿清內熱∶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進食之後,確能消除內火,尤其在燥烈季節,用以佐膳,功效顯著,更勝於西洋菜。
苜蓿經油炒後,乘熱進食,味極鮮潔。冷卻後,進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節,如果覺得唇乾舌燥,用以佐膳,是維護健康的上品菜餚。
家庭食用法∶1.將苜蓿揀去老梗黃葉洗凈後,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極鮮嫩。2.上海菜館有生煸草頭供應,是摘除莖梗,完全用苜蓿葉炒成的,所以特別鮮嫩,售價稍昂。3.苜蓿冷吃,別有風味,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涼可口。
苜蓿的嫩葉,是我們理想的蔬菜,因為極富營養,在綠葉蔬菜中,它的維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別是維他命A含量和胡蘿卜相差極微,維他命C超過白蘿卜二三倍以上,這些營養成分都超過菠菜。
關於苜蓿,也就是紫蓿花。春天,它的價值最高的時節,無論從哪方面,這個時候他的新芽味道極佳,可是這時候產量低,物以稀為貴,這個時候苜蓿的鮮美程度,只有吃過的人能理解的來的,胖胖的身材,嫩而不脆,口觸感極強,味兒,涼熱,品嘗各有千秋,女性最佳補品,保持身材遠遠勝過其他用品。而且是綠色,無公害,因為這個時候他的成長,是在整個冬天就完成的(當然不是溫室)。
涼食苜蓿:北方,如山東各地,於農歷二月上旬摘其葉莖的前三四節,清水沖洗干凈後,開水焯熟,再入涼水浸泡十餘分鍾以增其鮮,而後可雙手輕搓去除部分汁液。備小蔥花、姜絲,熱油澆過後加食鹽、涼拌醋及蒜泥等調味品,調勻入味後既可食用。味鮮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很好的一道小菜兒,用來下酒亦出其佳效。
二、苜蓿的畜牧與觀賞價值:
苜蓿除了用於飼養牲畜之外,還可以作為水土保持和護坡植物,園林上多作為鹽鹼地、貧瘠土地的綠化草種和景觀野花用草種。
中葯材
【葯名】苜蓿
【歸經】脾;胃;腎經
【功效】清脾胃;清濕熱;利尿;消腫
【考證】出自《名醫別錄》。
【科屬分類】豆科
【主治】尿結石;膀胱結石;水腫;淋症;消渴
【葯理作用】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對離體豚鼠腸管有鬆弛作用,但並不使羊引起臌脹。苜蓿素在2×10^-5濃度時能顯著抑制離休兔小腸之收縮,4mg苜蓿素注入在位兔小腸腔,可使蠕動收縮減慢。甲基苜蓿素本身對離體兔小腸無明顯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輕度拮抗苜蓿素的作用。用紫苜蓿鮮葉作飼料,可能引起動物嚴重臌脹,胃中氣壓太大可壓迫橫膈及血管,使動物窒息而死。苜蓿素尚有輕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並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並對小鼠脊髓灰白質炎有效。牲畜飼以南苜蓿的變種Medicago hispida Gaertn.var.denticulata草後,能產生對光過敏性皮炎。
【生態環境】
1.紫苜蓿:生於曠野和田間。
2.南苜蓿:長江下游有栽培。
【採收和儲藏】夏、秋收割,曬干,或鮮用。
【資源分布】
1.紫苜蓿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2.南苜蓿分布我國中部、南部;長江下游有栽培。
【動植物形態】
1.紫苜蓿,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根長達2-5m。根莖發達;有蔓莖或無,莖高30-100cm,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約在15-25枝不等。3出復葉,小葉片倒卵狀長圓形,長2-2.5cm,僅上部尖端有鋸齒;小葉頂端有中肋突出;葉柄長而平滑;托葉大。花梗由葉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狀的總狀花序;萼鍾狀,有5齒;花冠紫色。莢果螺旋形,2-3繞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開裂。種子1-8粒,腎形,黃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苜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小葉闊卵形或倒心形,先端稍圓或凹入,上部有鋸齒,下部楔形。花黃色。莢果螺旋形,無深溝,有突起疏刺。
【性味】苦;平;無毒
【葯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用法用量】內服:搗汁,3-5兩;研末,2-3錢。
【出處】《中華本草》
【功用】利大小腸,安中,和胃,舒筋活絡。
【便方】1、風濕筋骨痛,神經痛:野苜蓿5錢,水煎,一日分2次服。
2、黃疸型肝炎:野苜蓿、茵陳各5錢,水煎,一日分2次服。
3、白血病:野苜蓿5錢,水煎,一日分2次服(以上寧夏中草葯資料)。
4、毒蛇咬、蜈蚣及黃蜂蜇:鮮草搗爛,塗敷傷口(江西草葯資料)。
食療價值
豆科草本植物此苜蓿、南苜蓿的莖葉或地上部分。苜蓿,又稱牧宿、光風草、連枝草;紫苜蓿,又稱紫花苜蓿、蓿草;又稱金花菜、黃花菜、母齊頭。紫苜蓿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南苜蓿分布於我國中、南部,長江下游有栽培。夏、秋季採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用。
[性能]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熱,利尿除濕。
[參考]紫苜蓿含皂甙、盧瑟醇、苜蓿酚、大豆黃酮、苜蓿素、瓜氨酸、β-甲基-葡萄糖甙、蛋白質、糖等。南苜蓿含胡蘿卜素。
從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對實驗動物小腸有抑製作用;尚有輕度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氧化,並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並對小鼠脊髓灰白質炎有效。
[用途]用於胃熱煩悶,不欲飲食;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濕熱發黃。
[注意]因屬滲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又,牲畜飼以一種南苜蓿的變種後,可產生對光的過敏性皮炎,亦須注意。
[附方]
1,鮮苜蓿汁:鮮南苜蓿90~150g,搗爛,絞取汁液服。可加適量蜂蜜調味。
鮮苜蓿有較好的清熱利尿、能淋的功效。用於濕熱小便不利,或石淋,尿澀,小便淋瀝作痛。現用於尿路結石。
2,苜蓿茵陳湯:苜蓿50g,茵陳15g。加水煎湯服。
本方有除濕退黃的功效。用於濕熱黃疸,或黃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