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畫的用墨方法有哪幾種
國畫的用墨方法可分為:寫實、寫意、工筆。
一、工筆
用細致的筆法製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
二、寫意
心靈感受、筆隨意走 ,視為意筆,寫意畫不重視線條,重視意象,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生動往往勝於前者。根據畫面內容又可以分為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
三、寫實
中國畫畫齡以千年計,形成了一套筆法、構圖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種風格的國畫稱為傳統繪畫。
(1)中國畫中常用的用墨方法有哪一種擴展閱讀: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
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
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
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② 中國畫的墨法有哪幾種
中國畫的墨法分為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濃墨法、焦墨法和宿墨法六種基本的潑墨方法。
破墨法是指在一層墨跡未乾的時候,有畫上一層新的墨跡,就會形成墨跡濃淡相互滲透的效果。破墨法有四種方法,一是濃墨破淡墨,二是淡墨潑濃墨,三是墨破色,四是色破墨,特點各有不同。
潑墨法是指落筆大膽,淋漓盡致,氣勢磅礴的寫意畫法。需要用大的毛筆,先沾一些水,再沾上濃淡相宜的墨汁,落筆要大膽,點化出山石的形狀。運筆的時候要輕重適宜,有飛白也要有重筆,就會墨色豐富,滋潤生動。
積墨法:就是層層加墨,由淡開始,第一層墨跡幹了之後,再畫第二次和第三次,可以反復化許多次,需要注意第一次用墨和第二次用墨的差別,色度的濃淡相差要大。積墨法要求墨色生動,不要灰暗呆板。
濃墨法:落墨較重,筆法靈活,注意干濕深淺的變化。
焦墨法:在一幅畫完成的時候,用干筆沾上焦墨勾勒,表現蒼勁有力。
宿墨法:將墨汁存放久一些,水分蒸發之後,墨色就變得最黑。需要作者有極高的筆墨功夫,能夠加強黑白對比。
③ 中國畫用墨的方法可稱為什麼用筆方法有什麼
一、用墨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1、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於紙上。
2、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後)層層添加。
3、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乾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二、筆法,是運用毛筆的方法,包括執筆法、筆鋒的運用和各種用筆的技法。
1、執筆法
古人把執筆方法歸納為擫、押、鉤、格、抵五個字。
「擫」是用大指肚緊貼筆管的內側。
「押」是用食指第一節貼住筆骨外側和大指內外配合。
「鉤」是用中指第一、第二節彎曲如鉤地鉤住筆的外側。
「格」是無名指第一、二節之間的骨節緊貼筆管用力把中指向內的筆管擋住並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無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鉤。
(3)中國畫中常用的用墨方法有哪一種擴展閱讀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一詞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用筆《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
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
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