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麻黃這種中葯很常見,它的功效有什麼
麻黃在中醫教材中被列為第一葯,可見其在中醫中的地位。麻黃主要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等三種葯理作用。麻黃作為滋補葯,如著名的《熱病論》中的麻黃湯,就是把麻黃作為宣洩肺氣的葯物使用,也有很好的利水消腫作用,常見的有芒硝湯和麻黃連翹米豆湯,麻黃這些方子都是用來利水消腫的,宣像小青龍煎葯方代表滋補肺氣,是麻黃滋補肺氣的使命。
同時,麻黃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病。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可以把麻黃和桂枝搭配在一起,可以達到發汗滋潤的效果,出現感冒哮喘、肺氣不足等問題,也可以把麻黃和甘草、杏仁搭配在一起使用,還可以和麻黃、松蘿、乾薑搭配在一起吃,可以有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想要溫補散寒邪,那麼用麻黃也是非常好的,可以和一些其他的葯材一起使用,使溫補散寒邪的效果更加明顯。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⑵ 中葯麻黃的功效和主治是什麼
【功效】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於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應用】
1. 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該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 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 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該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葯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與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陽和湯。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
⑶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這種食物是大家所熟知的,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有收藏它,否則中醫也不會沿用這種葯材多年,中醫學上這種葯材可以活血益氣,下面跟大家分享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用於風寒表實證,可開腠理、透毛孔、散風寒。
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善於開腠理,透毛竅而發汗,為辛溫解表之峻劑。常與桂枝相須為用,以增強解表散寒之功,如麻黃湯。
2、用於咳喘實證,宣暢肺氣,溫散肺寒。
本品主入肺經,能夠宣降肺氣,以宣為主,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無論寒、熱、痰、飲以及有無表證,均可應用。尤宜適宜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之咳喘。
①風寒束表,肺氣失宣之咳喘,常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②外寒內飲之咳喘,痰多清稀等,常配伍乾薑、半夏等,如小青龍湯(《傷寒論》)。
③熱邪壅肺之高熱、喘促,可與石膏、杏仁、甘草配伍,即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3、用於利水消腫,宣降肺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既能宣散濕邪,又要上開肺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利尿消腫。治療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之水腫、小便不利而兼有表證的風水證,常配伍石膏、生薑等,如越婢加術湯(《金匱要略》)。
麻黃是輕揚上達,無氣無味,乃氣味中之最輕者,故能夠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夠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是葯力所達不到的地方,麻黃都能夠無孔不入。
所以它實力比較雄厚,而且力氣也比較大,故可以廣泛地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皮膚的疾病,還有癰疽腫痛,損傷的瘀血等;
4、抵抗過敏
麻黃還可以讓骨骼肌的疲勞得到改善,治療鼻炎問題。當出現重症肌沒有力氣的情況,也可以用麻黃改善。
麻黃的水提取物,抗過敏的效果很好。用麻黃製作一些麻杏石甘湯,就可以達到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讓腸管的運動得到緩解,對於變態反應性疾病及過敏性疾病,都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
5、抗炎作用
麻黃還可以抗炎,因為它裡面含有生物鹼成分,對於炎症性水腫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發汗
因為麻黃是屬於溫性葯材,可以疏通我們的毛孔,散風寒,在平時的生活中,當我們感染風寒的時候,同時又沒有流汗的症狀時,就可以直接服用麻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的把汗液排出來,幫助緩解風寒的`症狀。
平喘
麻黃是一種可以入肺經和宣暢肺氣的中葯,可以幫助祛除肺寒,如果身體因為風寒的原因導致出現哮喘還有咳嗽的症狀,以及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時,服用麻黃,都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在很多的輔助哮喘和輔助咳嗽的中成葯裡面,基本上都可以看到麻黃的身影。
抗過敏
麻黃可以輔助蕁麻疹,局部的作用可以讓鼻黏膜的血管出現收縮,所以,麻黃還可以輔助鼻炎。
利尿消腫
麻黃是可以進入到肺經還有膀胱經裡面的,服用麻黃之後可以降肺氣,讓水分的流通更加的順暢,可以讓身體裡面對於的水分盡快的排出去,避免出現多餘的水分在人體中滯留。
興奮神經
麻黃裡面是含有麻黃鹼的,對我們人類的大腦神經和中樞神經有很明顯的刺激作用,讓我們的身體一直處在比較興奮的狀態,可以讓人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情況。
⑷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與主治
核心功效
發汗、平喘、利水
簡介
麻黃,中葯名。為中葯中的發散風寒葯,作為一種傳統中葯材,漢代名醫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一方用以治療傷寒。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列有引氣湯,用以治肺勞實、氣喘鼻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有用麻黃的方劑。中麻黃多分枝,直徑1.5~3mm,有粗糙感。
功效與作用
1、 發汗:麻黃輕揚上達,性溫辛散,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散風寒,常用於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者。
2、平喘:麻黃辛溫則入肺經,宣暢肺氣,溫散肺寒。常用於風寒咳嗽,哮喘等證。
3、利水:取其有發汗、利尿的作用以減輕水腫。一般與白術同用。治療水腫而伴有表證者,偏寒的,配羌活、防風;偏熱的,配石膏。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體虛自汗、盜汗、虛喘及陰虛陽亢者禁服
不宜同食
不宜與降壓葯同用;不宜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同用。
麻黃湯《傷寒論》:麻黃6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3g,水煎服。
⑸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麻黃的正確吃法是啥
麻黃是我國常見的一種中葯,它又有草麻黃、華麻黃的別稱。麻黃作為中葯由來已久,在多部中醫古書中均有關於它的記載。作為一種傳統中葯材,麻黃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其性溫,味辛、微苦,主要用於輔助鼻塞、咳外感風寒,頭身疼痛等病症。
麻黃辛散溫通,《葯性論》:「治的的的身上毒風頑痹,皮和肉不仁。」《日華子諸家本草》又言:「麻黃能調氣血,開臉上毛孔肌膚。」《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明確提出:麻黃「輕陽上達,無氣無色,無味,乃味道中又比較輕則,能透著皮膚毛孔以外,又能各個方面凝痰停血當中,凡葯效所不可以到個人見解,此能體貼入微,對比氣雄力厚者其力更高一些一些。」故宋、金、元、明、清至今,本產品作為佐使葯,普遍用以輔助風寒濕痹,肌膚病症,癰疽發脹,傷害瘀腫等證。口服外敷皆可。
麻黃的適度食用方法
麻黃一般可以用來協助止咳潤肺,麻黃之中帶有的其餘的方案設計相較為刺激性,在應用麻黃之中的情況下一定要留意不能應用的需要量太多,一般在十克下列或是十克上下。
大麻花在操作以前一般要先走紅煎開小火煲煮,那樣出去的嗎,麻黃對大家身體較為有效,目前的干麻黃還而言是比較好的,在採用的發展歷程中一定走紅煎開,用小火煮的發展歷程中會造成,有一些白沫子,這個時候要用咱們的飯勺把白沫子清除。
麻黃湯的用法其實相對是比較多的,很可以煮湯,將麻黃放水裡面煎煮後,再用大火燒開,煮到水當中喝麻黃湯,這對於身體來說還是有比較多的,能夠調節血壓,幫助興奮神經的作用,但在這里一定要注意食用量過多的可能,會引起我們的神經性的問題。
對於今天所說的內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期待你的回復哦!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
⑹ 麻黃的葯理用途都有哪些
麻黃是中葯材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用麻黃來治療疾病的話,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那麼麻黃的葯理用途都有哪些呢?很多人都這樣問,今天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關於麻黃的葯理用途,希望能給各位提供一些參考。
1、麻黃對於出現的一些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有非常明顯的治療作用。該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麻黃可以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本品對於止咳清肺有相當顯著的成效。
3、麻黃可以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該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出現水腫的患者可以飲用本品進行緩解。
4、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葯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與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陽和湯。
通過本文的講解,我們得知了很多關於麻黃的葯理用途,麻黃確實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的病症,而且療效顯著,但是要注意麻黃的服用,必須要掌握正確合理的方法,這需要聽從專業的醫生建議和指導,如果盲目的亂用,可能會造成不適。
⑺ 麻黃的功效和作用 麻黃的功效和作用 是什麼
麻黃的功效作用很多例如:1、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本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葯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⑻ 中葯麻黃的功效與主治
麻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葯材,可以治療發汗、哮喘等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中葯麻黃有哪些功效吧。
主要治療:
麻黃可以用來治療風寒發汗、哮喘、頭痛、失眠等多種疾病,還可以驅寒等作用。一般是和其他葯材配合使用。
使用方法
麻黃不是直接食用的,一般是把麻黃和其他葯材放在鍋里,再入適量的水煎熟再飲用。
驅寒作用
麻黃還被稱為「發汗驅寒第一葯材」,如果患有風寒的話,可以喝點麻黃湯,能夠改善症狀。
治療水腫
麻黃還具有治療水腫的作用,對於患有水腫症狀的人可以喝些麻黃湯,能夠改善水腫症狀。
⑼ 麻黃是一種中葯,具體有什麼功效
麻黃性溫,而且辛散、苦,歸肺、膀胱經,功效與作用具體如下:
1、可以開腠理、透毛孔、散風寒,臨床上多用於外感風寒、全身的疼痛、惡寒、無汗,發熱、頭痛;
2、宣肺平喘,可以宣暢肺氣,溫散肺寒,所以可以多用於風寒的感冒,風寒的咳嗽或哮喘等;
麻黃主要成分含生物鹼類,如麻黃鹼、偽麻黃鹼、去甲麻黃鹼,還有揮發油等。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麻黃主要有解熱、發汗、止咳平喘、鎮痛、抗炎、利尿,還有興奮心臟和升高血壓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麻黃發汗、宣肺力強,所以如果是表虛自汗、陰虛盜汗患者,以及肺、腎兩虛的咳喘患者,應當慎重使用。同時因為它能夠興奮中樞神經、收縮血管、升高血壓,所以高血壓、青光眼患者慎用,運動員也要慎重使用。
⑽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為中葯中一個重要的發散風寒,是麻黃科麻黃屬植物,它歸肺經和膀胱經,它的功效主要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講講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以上就是有關麻黃的功效與作用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麻黃是一種帶有毒性的中葯材,它含有的麻黃鹼毒性比較強,不可過量服用,避免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