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南山區稅收籌劃常用的方法

南山區稅收籌劃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11 09:35:20

A. 稅務籌劃的12種方法

一:有利於提高納稅人自覺納稅意識,稅收籌劃是在納稅人意識到應納稅的前提下進行的,這就從本質上區分了偷稅漏稅,逃稅抗稅等違法行為;




二:幫助納稅人實現利潤最大化,納稅人在進行投資決策分析後,通過合理的納稅籌劃,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免多繳稅款,減少了稅金支出,使納稅人的利息,利潤最大化,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有分散收益法,轉移收益法,費用分攤法或增加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常見的稅收籌劃方法主要有十二種




一:利用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小微企業等企業身份不同進行稅收籌劃;




二:利用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的選擇,根據經營情況稅率高低,選擇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




三:利用比例稅率籌劃法,使納稅人適合更低的稅率;




四:利用特定行業,特定地區,特定行為,特度特殊時期的稅收優惠,將公司注冊的有稅收優惠政策的招商園區;




五:利用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進行籌劃;




六:利用混合銷售的稅種選擇進行籌劃;




七:利用費用稅前扣除的標准進行稅收籌劃,例如公益性捐贈支出有招待費,廣告業務宣傳費,工會經費等,控制支出的規模和比例,已達到節稅的目的;




八: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例如分子公司所得稅納稅的選擇,根據公司經營情況,選擇是成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




九:利用費用加計扣除進行稅收籌劃,例如研發費加計百分之七十五扣除,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加計百分之百扣除;




十:利用稅基臨界點進行稅務籌劃,例如起征點扣除限額,稅率臨界點等;




十:一通過延期納稅進行稅收籌劃,例如收入確 認的時間選擇;




十二: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籌劃,例如高新技術企業百分之十五稅率,農林木魚業免稅,國家重點扶持基礎設施投資兩免三減半,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百分之十,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政府獎勵等;

B. 稅務籌劃的方法有哪些

一、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
開展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投資於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以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形成了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兼顧社會進步的新的稅收優惠格局。區域稅收優惠只保留了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其它區域優惠政策已取消。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與節能等方面。因此,企業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收入總額減計10%。稅法對小型微利企業在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等方面進行了界定。
2.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主要包括: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所得稅;對農林牧漁業給予免稅;對國家重點扶持基礎設施投資享受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對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
3.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加計100%扣除,安置特定人員(如下崗、待業、專業人員等)就業支付的工資也給予一定的加計扣除。企業只要錄用下崗員工、殘疾人士等都可享受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分析哪些崗位適合安置國家鼓勵就業的人員,籌劃錄用上述人員與錄用一般人員在工薪成本、培訓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差異,在不影響企業效率的基礎上盡可能錄用可以享受優惠的特定人員。

二、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

在有些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籌劃。例如,企業所得稅法合並後,遵循國際慣例將企業所得稅以法人作為界定納稅人的標准,原內資企業所得稅獨立核算的標准不再適用,同時規定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匯總到總機構統一納稅。不同的組織形式分別使用獨立納稅和匯總納稅,會對總機構的稅收負擔產生影響。企業可以利用新的規定,通過選擇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

企業從組織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兩種選擇。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夠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實體;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需要由總公司承擔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實體。企業採取何種組織形式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機構盈虧、分支機構是否享受優惠稅率等。

第一種情況: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子公司形式,單獨納稅。第二種情況: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到總公司納稅,以彌補總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虧損;即使下屬公司均盈利,此時匯總納稅雖無節稅效應,但可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第三種情況:預計適用非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選擇分公司形式,匯總納稅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利潤彌補虧損。第四種情況:預計適用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虧損,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分支機構扭虧的能力,若短期內可以扭虧宜採用子公司形式,否則宜採用分公司形式,這與企業經營策劃有緊密關聯。不過總體來說,如果下屬公司所在地稅率較低,則宜設立子公司,享受當地的低稅率。

如果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所在國被視為居民納稅人,通常要承擔與該國其他居民公司一樣的全面納稅義務。但子公司在所在國比分公司享受更多的稅務優惠,一般可以享有東道國給予其居民公司同等的稅務優惠待遇。如果東道國適用稅率低於居住國時,子公司的積累利潤還可以得到遞延納稅的好處。而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所在國被視為非居民納稅人,所發生的利潤與總公司合並納稅。但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不允許境內外機構的盈虧相互彌補,因此,在經營期間若發生分公司經營虧損,分公司的虧損也無法沖減總公司利潤。


三、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折舊是為了彌補固定資產的損耗而轉移到成本或期間費用中計提的那一部分價值,折舊的計提直接關繫到企業當期成本、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折舊具有抵稅作用,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所需繳納的所得稅稅款也不相同。因此,企業可以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縮短折舊年限有利於加速成本收回,可以把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後移。在稅率穩定的前提下,所得稅的遞延繳納相當於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另外,當企業享受「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時,延長折舊期限把後期利潤盡量安排在優惠期內,也可進行稅收籌劃,減輕企業稅負。最常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等。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來的折舊額在量上不一致,分攤各期的成本也存在差異,影響各期營業成本和利潤。這一差異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


四、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存貨是確定構成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重要內容,對於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企業所得稅法允許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但不允許採用後進先出法。

選擇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會導致不同的銷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產生不同的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各期所得稅額。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不同納稅期以及盈虧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使得成本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下降趨勢,可使期末存貨價值較低,增加當期銷貨成本,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延緩納稅時間。在企業普遍感到流動資金緊張時,延緩納稅無疑是從國家獲取一筆無息貸款,有利於企業資金周轉。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宜採用。


五、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企業在銷售方式上的選擇不同對企業資金的流入和企業收益的實現有著不同的影響,不同的銷售方式在稅法上確認收入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通過銷售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合理歸屬所得年度,可在經營活動中獲得延緩納稅的稅收效益。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銷售方式及收入實現時間的確認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直接收款銷售方式,以收到貨款或者取得索款憑證,並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為收入的確認時間。二是托收承付或者委託銀行收款方式,以發出貨物並辦好托收手續的當天為確認收入時間。三是賒銷或者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企業收入的確認日期。四是預付貨款銷售或者分期預收貨款銷售方式,以是否交付貨物為確認收入的時間。五是長期勞務或工程合同,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

可以看出,銷售收入確認在於「是否交貨」這個時點上,交貨取得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憑證的,銷售成立確認收入;否則收入未實現。因此,銷售收入的籌劃關鍵是對交貨時點的把握和調整,每種銷售結算方式都有其收入確認的標准條件,企業通過對收入確認條件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


六、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遞減因素。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應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合法遞延納稅時間來獲得稅收利益。

企業所得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劃分為三類:一是允許據實全額扣除的項目,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等。二是有比例限制部分扣除的項目,包括公益性捐贈支出、業務招待費、廣告業務宣傳費、工會經費等三項基金等,企業要控制這些支出的規模和比例,使其保持在可扣除范圍之內,否則,將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三是允許加計扣除的項目,包括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和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等。企業可以考慮適當增加該類支出的金額,以充分發揮其抵稅的作用,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允許據實全部扣除的費用可以全部得到補償,可使企業合理減少利潤,企業應將這些費用列足用夠。對於稅法有比例限額的費用應盡量不要超過限額,限額以內的部分充分列支;超額的部分,稅法不允許在稅前扣除,要並入利潤納稅。因此,要注意各項費用的節稅點的控制。

C. 稅收籌劃,要求用兩種方法,急需答案

稅務籌劃的兩個重點就是「依法」和「籌劃」。而稅務籌劃,就是指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

常用的稅務籌劃方法有以下幾種: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開展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投資於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以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與節能等方面。因此,企業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低稅率及減計收入優惠政策。

2)產業投資的稅收優惠。

3)就業安置的優惠政策

4)稅收窪地的優惠政策

2、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

在有些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籌劃。例如,企業所得稅法合並後,遵循國際慣例將企業所得稅以法人作為界定納稅人的標准,原內資企業所得稅獨立核算的標准不再適用,同時規定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匯總到總機構統一納稅。不同的組織形式分別使用獨立納稅和匯總納稅,會對總機構的稅收負擔產生影響。企業可以利用新的規定,通過選擇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

3、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折舊是為了彌補固定資產的損耗而轉移到成本或期間費用中計提的那一部分價值,折舊的計提直接關繫到企業當期成本、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折舊具有抵稅作用,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所需繳納的所得稅稅款也不相同。因此,企業可以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收籌劃。

縮短折舊年限有利於加速成本收回,可以把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後移。在稅率穩定的前提下,所得稅的遞延繳納相當於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另外,當企業享受「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時,延長折舊期限把後期利潤盡量安排在優惠期內,也可進行稅收籌劃,減輕企業稅負。最常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等。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來的折舊額在量上不一致,分攤各期的成本也存在差異,影響各期營業成本和利潤。這一差異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

4、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存貨是確定構成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重要內容,對於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企業所得稅法允許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但不允許採用後進先出法。

選擇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會導致不同的銷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產生不同的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各期所得稅額。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不同納稅期以及盈虧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使得成本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下降趨勢,可使期末存貨價值較低,增加當期銷貨成本,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延緩納稅時間。在企業普遍感到流動資金緊張時,延緩納稅無疑是從國家獲取一筆無息貸款,有利於企業資金周轉。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宜採用。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企業在銷售方式上的選擇不同對企業資金的流入和企業收益的實現有著不同的影響,不同的銷售方式在稅法上確認收入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通過銷售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合理歸屬所得年度,可在經營活動中獲得延緩納稅的稅收效益。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銷售方式及收入實現時間的確認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直接收款銷售方式,以收到貨款或者取得索款憑證,並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為收入的確認時間。二是托收承付或者委託銀行收款方式,以發出貨物並辦好托收手續的當天為確認收入時間。三是賒銷或者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企業收入的確認日期。四是預付貨款銷售或者分期預收貨款銷售方式,以是否交付貨物為確認收入的時間。五是長期勞務或工程合同,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

可以看出,銷售收入確認在於「是否交貨」這個時點上,交貨取得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憑證的,銷售成立確認收入;否則收入未實現。因此,銷售收入的籌劃關鍵是對交貨時點的把握和調整,每種銷售結算方式都有其收入確認的標准條件,企業通過對收入確認條件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

6、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遞減因素。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應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合法遞延納稅時間來獲得稅收利益。

企業財富安全研究院擁有19年行業經驗及專業稅務籌劃團隊,幫助眾多企業解決了各種財稅籌劃,資本運作等問題。可幫助企業預控財富風險,安全合法幫企業節稅/省稅/少交稅。

D. 企業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

一.常見的根據政策來避稅的方法
1.目前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1)每月開票金額不超3萬,免收增值稅及附加稅(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2)每月開票金額不超10萬,免收教育費及地方教育費附加(適用於增值稅普通發票)。

(3)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0萬元(含3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1)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2)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3.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如下:

年終獎的准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一種比較優惠的演算法,是全年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收優惠。

年終獎是對企業員工們一年來工作業績的肯定。「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企普遍會使用這種方法。

企業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2)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並,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3)由於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納稅主體是個人,企業為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不能稅前扣除,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企業應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容易忽視而導致多繳稅的4種情況

1.沒有生意也要進行零申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批下來後,企業每個月都必須向稅務局申報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管有沒有賺錢,也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個月都要根據運營情況做賬然後根據賬本向稅務局做稅務的申報。現在小規模企業一個季度的開票量不達九萬元的話,可以進行零申報。零申報辦理起來也比較簡單,如果不辦理,企業將會面臨2000元的罰款。
2.增值稅稅率只與行業有關,與進項稅的稅率無關
3.合同作廢也要記得納稅

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然要與外界簽訂合同,如果中間發生意外,雙方廢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稅繳納義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七條規定:應納稅憑證應當於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是否要繳納印花稅,應該看合同的簽訂與否。也就是,只要雙方簽訂了應稅合同,那麼就應該在合同簽訂後申報繳納印花稅,而與該合同的過後作廢、是否履行無關。

4.不拿發票就要多繳稅

稅務機關實施「以票控稅」,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否則不能稅前列支。能夠取得合法憑證(發票)成了企業節稅的重要方法。

三. 創業者不可不知的5個節稅技巧

1.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如果企業老闆或員工個人擁有專利,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使用,公司在對待個人的專利時,可以為其合理估價,並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簽訂正式的合同。這樣一來,專利就會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會計人員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2.合理提高員工福利,計入成本,攤銷利潤

中小企業主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例如: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基金(如: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教育基金等),增加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而且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從而攤銷企業利潤,減少稅負。

3.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簽,分別計稅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就是混合銷售。這里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必須是同一項銷售行為,二是必須要涉及服務和貨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稅務籌劃點。

4.發票丟失,及時補救,仍能報銷和入賬

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因為涉及到稅收,如果發票丟失想要重開一張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沒有了發票就不能憑票報銷和公司入賬,該怎麼辦呢?

丟失發票不用慌張,你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措施進行補救:

第一種,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第二種: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5.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不能混雜在一起,要劃分清楚

E. 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企業納稅籌劃有以下方法: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選擇投資區域和產業。2、合理利用企業組織形式進行稅收籌劃。3、充分利用稅法和稅務文書的規定。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稅收籌劃,要求企業充分了解國家稅收政策。4、充分利用財務會計制度,轉移稅收負擔。5、稅務籌劃是利用開支扣除准則的選擇來進行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指國家鼓勵發展某些行業、地區和產品,在稅收方面對資源配置作出特殊優惠規定。

F. 稅務籌劃的12種方法

稅務籌劃的12種方法:1、利用優惠政策籌劃法,是指納稅人憑借國家稅法規定的優惠政策進行稅務籌劃的方法。2、直接利用籌劃法,國家為了實現總體經濟目標,從宏觀上調控經濟,引導資源流向,制定了許多的稅收優惠政策。3、地點流動籌劃法,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各國的稅收政策各不相同,其差異主要有稅率差異、稅基差異、征稅對象差異、納稅人差異、稅收征管 差異和稅收優惠差異等,跨國納稅人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些差異進行國際間的稅務籌劃。4、創造條件籌劃法,現實經濟生活中,在有些情況下,企業或個人的很多條件符合稅收優惠規定,但卻因為某一點或某幾點條件不符合而不能享受優惠待遇;在另一些情況下,企業或個人可能根本就不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無法享受優惠待遇。這時,納稅人就得想辦法創造條件使自己符合稅收優惠規定或者通過掛靠在某些能享受優惠待遇的企業或產業、行業,使自己符合優惠條件,從而享受優惠待遇。5、利用免稅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納稅人成為免稅人,或使納稅人從事免稅活動,或使征稅對象成為免稅對象 而免納稅收的稅務籌劃方法。6、利用減稅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納稅人減少應納稅收而直接節稅的稅務籌劃方法。7、利用稅率差異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利用稅率的差異而直接節稅的稅務籌劃方法。8、利用分劈技術籌劃法,分劈技術,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所得、財產在兩個或更多個納稅人之間進行分劈而直接節稅的稅務籌劃技術。9、利用稅收抵免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稅收抵免額增加而節稅的稅務籌劃方法。10、利用退稅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稅務機關退還納稅人已納稅款而直接節稅的稅務籌劃方法。11、利用延期稅收籌劃,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收而節稅的稅務籌劃方法。12、轉讓定價籌劃法,轉讓定價籌劃法主要是通過關聯企業不符合營業常規的交易形式進行的稅務籌劃。是稅務籌劃的基本方法之一。

G. 如何進行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的方法:
1、納稅人籌劃法,進行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界定和轉化,使納稅人承擔的稅負盡量降低到稿孝最小程度;
2、稅基籌劃法,通過分解稅基,使稅基從稅負較重的形式轉化為稅負較輕的形式;
3、稅率籌劃法,具體分為比例稅率籌劃法、累進稅率籌劃法;
4、稅收優惠籌劃法,稅收優惠具體包括特殊行業、特定區域、特定行為、特殊時期的稅收優惠;
5、會計政策籌劃法,具體包括分攤籌劃法和會計估計籌劃法;
6、稅負轉嫁籌劃法,其操作平台是價格,其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價格浮動、價格分解來轉移或規避稅收負擔;
7、遞延納稅籌劃法,通過推遲確認收入、提前支付費用等方式;
8、規避平台籌劃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咐敬告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衡明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H. 常見的稅收籌劃方法有哪些

一、使用公司的組織形式進行稅務籌劃。
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在公司稅務籌劃方法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徵。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合理使用公司的組織形式來執行稅務計劃。例如,在企業所得稅法合並之後,企業所得稅根據國際慣例被視為納稅人的標准。原國內企業所得稅獨立核算標准不再適用,沒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當匯總到統一組織。納稅。不同形式的組織使用單獨的稅收和簡易稅收,這將對總部的稅收負擔產生影響。因此,公司可以通過選擇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來利用新的政策要求並進行有效的稅務規劃。

二、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
稅收政策因地區和行業而異。稅收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投資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已經形成了以工業特許權為基礎的新的稅收優惠模式,輔以區域優惠待遇,並考慮到社會進步。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只保留西部大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他區域優惠政策已經廢除。工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因此,企業可以進行稅收籌劃,採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方式投資於不同的行業和地區。

三、使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來進行稅收籌劃。
收入是企業收入的體現,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銷售收入和勞務收入。公司銷售方式的選擇對公司資金的流入和公司收入的實現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銷售方法在稅法中有不同的時間來確認收入。通過選擇銷售方式,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以及收入年度的合理歸屬,可以在業務活動中獲得延期納稅的稅收優惠。

四、使用成本扣除標准選項進行稅務籌劃該政策允許根據事實扣除的所有費用得到全額補償,以便企業合理地減少利潤。
因此,企業應根據稅法允許,盡可能分配當期費用,從而減少應付所得稅和合法遞延稅款。是時候獲得稅收優惠了。但是,稅窪地表示企業應注意使用這種公司稅務籌劃方法進行稅收籌劃:稅法的比例不應超過限額,限度內的部分應充分說明;超額部分,稅法不允許扣稅,納入利潤稅。因此,企業應注意控制各種費用的稅收減免。

五、使用折舊方法進行稅務籌劃。
提取折舊是補償企業固定資產的基本方法。對於提取的折舊,應根據收入和費用比率原則計入折舊費用期間產品的成本和費用。由於折舊可以抵稅,因此使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並且應付的所得稅不相同。因此,公司也可以使用折舊方法進行稅收籌劃。

如今,企業稅收籌劃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經營者的關注和關注。一方面,稅收籌劃可以使企業有效減輕稅負,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稅收籌劃也可以幫助企業合理規避稅收風險,實現企業稅收的零風險。此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公司稅務籌劃方法的運用需要事先科學安排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這也必然促進企業管理的改善。稅收籌劃常見形式如上所述,但是在實際籌劃過程中,要根據公司的實際財務情況進行定製,當公司計劃稅收籌劃時,他們必須記住,他們應該以合理的方式納稅,並依法納稅。

I. 10種稅收籌劃常見方法

方法①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②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戶。③注冊在西部地區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④一般納稅人拆解成小規模納稅人稅籌,一般納稅人稅率是13%,小規模納稅人180萬一年免稅,開專票是1%,兩者相差12個點。⑤收入確認的時間,然後進行稅籌。⑥變旅遊費變職工教育經費進行稅籌。⑦找到避稅天堂設立企業。⑧小微企業必須想辦法達到。⑨想籌劃個稅,無比成立雙層公司,成立合夥企業或者投資公司再投資實際經營公司,分紅將節稅20%以上。⑩年終獎籌劃何股票期權必須會。咨詢麥積財稅,了解更多財稅知識∞

閱讀全文

與南山區稅收籌劃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杜蘭特真正的訓練方法 瀏覽:318
網上買床安裝方法 瀏覽: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簡單好用 瀏覽:449
老人機簡訊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檢測方法視頻 瀏覽: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瀏覽:534
有點打呼嚕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406
如何賞析詩句方法公式 瀏覽:725
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 瀏覽:131
手臂痛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87
days360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634
治療濕尤有效方法 瀏覽:913
小米的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73
用底線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瀏覽:282
檢測方法elisa法 瀏覽:196
遠離口臭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88
中葯及其制劑常用的純化方法 瀏覽:153
充電機使用方法步驟12V 瀏覽:1003
正確懷孕的方法 瀏覽:52
iphone6跳屏解決方法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