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膳食調查的方法有哪五種分別是什麼
膳食調查的方法有稱重法、記賬法、化學分析法、食物頻率法。
1、稱重法。
步驟:確定調查對象和家庭成員;確定家庭食物種類;確定調查的天數;確定用餐人次總數。注意事項:市品重轉換可是重量;不要疏漏小雜糧和零食的登記;人日數和總人日數的計算。
2、記賬法。
步驟為:與膳食管理人員見面,了解伙食結存,了解進餐人數,了解食物購進數量,食物消費量計算和記錄,計算總人日數,核對記錄結果,編制歸檔。
注意事項:食物消費量隨季節變化較大,應在不同季節內開展多次短期調查;如果被調查單位人員的勞動強度、性別、年齡等組成不同,按標准人核算;要注意攝入自製的食品,要分開登記;注意是各種食物的可食部;不要疏漏小雜糧和零食的登記;要結合稱重法。
3、化學分析法。
4、詢問法。分24小時回顧法和膳食史法。
步驟:確定調查對象的基本內容;確定回顧調查表的內容;
注意事項:不適用於小的兒童和年齡較大的老人。
5、食物頻率法。
步驟:確定家庭就餐的總人日數;統計食物的種類;某一階段食用次數。
注意事項:盡量估算準確。
2. 運動營養學
1,營養素有哪些?如何分類。
食物中具有營養功能的物質,即通過食物獲取並能在人體內利用,具有構成組織、調節生理功 能,供給能量的物質
1脂類;2蛋白質;3糖類;4無機鹽;5維生素;6膳食纖維;7水
2,試述蔬菜的營養價值特點及如何合理利用。
蔬菜可分為葉菜類、根莖類、瓜茄類、鮮豆類、和花芽類,所含營養素因其種類不同,差異較大。
1、蛋白質:大部分蔬菜中蛋白質含量很低,一般為1%-2%,鮮豆類平均可達4%。必需氨基酸中賴氨酸、蛋氨酸含量較低。
2、碳水化合物:糖類(胡蘿卜、西紅柿、南瓜、甜薯及各類水果)、澱粉(根莖類蔬菜含量多)、膳食纖維。
3、維生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葉酸含量豐富。
4、礦物質:鈣、磷、鐵、鉀、鈉、鎂、銅,是膳食無機鹽的主要來源。 5、芳香物質:有機酸和色素。
6、某些酶類:殺菌物質和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理活性成分。
7、脂肪:蔬菜脂肪含量極低,一般不超過1%。
1. 要保證每天吃的蔬菜量要達到 300g~500g ,也就是六兩到一斤。
2. 要保證每天攝入的蔬菜中一半屬於深色蔬菜。
3. 在選擇蔬菜的時候,要盡量選擇新鮮的、應季的蔬菜,因為新鮮的和應季的蔬菜里維生素 C 的含量比較高。
4. 在生活中我們要選擇多種蔬菜,因為不同的蔬菜營養特點不一樣,這樣選擇多種蔬菜可以取長補短,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5. 在生活中要注意增加十字花科的蔬菜,菌藻類蔬菜的攝入。
6. 要少吃腌菜和醬菜。腌菜和醬菜中鹽的含量比較高,另外在腌制蔬菜的過程中維生素 C 的含量已經非常少了。
7. 在吃土豆、芋頭、山葯等含澱粉比較多的蔬菜的時候,要適當的減少主食,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3,膳食調查常用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膳食調查方法可分為回顧性和前瞻性兩大類。
前一類包括:24h膳食回顧法,膳食史法,食物頻率問卷法;後一類主要指膳食記錄法,包括:稱重法、記賬法、化學分析法。
如按調查適用對象范圍劃分,又可將膳食調查方法分為3種:稱重法,記賬法,詢問法(24h膳食回顧法、膳食史法、食物頻率問卷法,適用於特種人群的調查)。除一部分食物頻率問卷法屬定性分析外,其他方法都屬定量分析。
3. 目前我國最常用的膳食調查方法是
1. 稱量法:是對某一飲食單位i(集體食堂或家庭)或個人的一日三餐中各餐各種食 物的食用量進行稱重,計算出每人每天各種營養素平均攝入量,調查時間為3~7d。 其優點是能准確反映被調查對象的食物攝取情況,適用於團體,個人和家庭的膳 食調查,缺點是花費人力和時間,不適合大規模的營養調查公衛網路 2. 記帳法:此方法的基礎是事物消耗賬目。記賬法簡便,快速,可適用於大樣本調查,但該調查結果只能得到全家或集體中人均的攝入量,難以分析個體膳食攝入 狀況,與稱重法相比不夠精確。 3. 詢問法:通過問答方式回顧性了解調查對象的膳食營養狀況,是目前較常用的膳食調查方法,適合於個體調查及人群調查。詢問法通常包括膳食回顧法和膳食史 回顧法。24h回顧法是目前最常用一種膳食調查方法,一般採用3d連續調查方法。 公衛網路 4. 化學分析法:收集調查對象一日膳食中要攝入的所有主副食品,通過實驗室的化學分析方法來測定其能量和營養素的數量和質量。化學分析法收集樣品的方法有:雙份飯菜法;收集整個研究期間消耗的各種未加工的十五或從市場上購買相同食物作為樣品。 5. 食物頻率法包括定性和定量食物頻率法 普食基本與健康人飲食相似,主要適用於飲食不限制,體溫正常或接近正常,消化功能無障礙以及恢復期的病員。但油煎炸、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應少用。適用於眼科、婦科、手術前後,以及內外科患者恢復期等。應用范圍廣,占所有住院患者飲食的50%~60%。
4. 膳食調查方法中最准確的方法是
膳食調查方法中最准確的方法是稱重法
膳食調查方法中,最准確的方法是(A)。
A. 稱重法
B. 查帳法
C. 化學分析法
D. 回顧調查法
E. 食物頻度
膳食調查方法包括哪些?
膳食調查法一般分為前瞻性和回顧性兩類,前者包括稱重法、記賬法、化學分析法,後者包括回顧法、食物頻數法。
(1)稱重法:在調查期間對每餐所吃主副食的生重、熟重及剩餘食物進行稱重,並根據實際人數,計算出平均每人用餐的生食物重量。然後將一天各餐的結果加在一起,得出每人每天攝入的各種食物生重,再參照食物成分表計算出能量和營養素攝入量。稱重法可用於個人、家庭或集體單位,一般可調查3~7天。該方法細致准確,但比較費時費力。
(2)記賬法:通過查賬或記錄本單位一定時間內各種食物的消耗總量和用餐人日數,計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總消耗量。該方法一般可以統計1個月,一年四季各進行一次,該方法適用於有詳細賬目的集體單位,過程相對簡便。
(3)化學分析法:收集調查對象一日膳食中所攝入的全部主副食品,通過實驗室化學分析方法來測定營養素的含量。該方法計算出的營養素攝入量准確可靠,但成本較高,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4)回顧法:又稱詢問法,即對被調查者過去所攝入的各種主副食品進行回顧調查,獲得每日攝入量,再參考食物成分表計算出能量和營養素攝入量。成人一般在24小時內對攝入的食物記憶最清晰,因此常常採用24小時膳食回顧法進行調查。該方法簡便易行,但不可避免回憶偏差,有時需要藉助食物模具或圖譜來提高准確性
(5)食物頻數法:收集被調查者過去一段時間(數周、數月或數年)內各種食物的消費頻率及消費量,從而獲得個人長期食物和營養素的平均攝入量。該方法可快速得到平時各種食物的攝入量和種類,反映長期膳食行為,其結果可作為研究慢性病和膳食模式關系的依據,也可供膳食咨詢指導用。在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首次應用了用食物頻率法評估人群能量和營養素攝入量,研究營養與慢性病的關系。
在幾種常見的膳食調查方法中,結果最准確的是稱重法;最精確的是化學分析法。 作者:衛燦公衛研習社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745453 出處: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