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批註式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批註式閱讀是一種用筆在文章或者文本上記錄閱讀、思考過程的方法,是一種用書寫線條、符號、簡潔文字,標注文章和文本的讀書方法。更是一種使自己由簡單閱讀轉變為深度閱讀、個性閱讀、快樂閱讀,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的閱讀,並將閱讀感悟記錄在文章或者文本上的方法,那麼批註式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1、 描述批註。閱讀時對文章中的基礎性知識進行圈、點、勾、畫。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批註方式,比如用筆劃出需要注意的讀音、生字、生詞、文章的中心句、重點語句。為再次閱讀畫出標記。
2、 分析歸納批註。是閱讀時把自己對文章的語言感知和對文章內容、層次,及對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現手法、語言特色,以及精彩片段和重點語句,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的基礎上進行批註的一種方法。
3、 感受批註。即閱讀時把理解感受、困惑迷茫的感悟和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啟發與收獲進行記錄。
4、 點評批註:即閱讀時從不同角度對文章的語言表述、中心內容、主要觀念、重要方法等進行評價,寫出自己個性化閱讀的感悟。
5、 聯想批註:即寫出自己由此及彼、由內到外的將知識遷移拓展到文章之外的聯系想到的內容。例如:由一首詩、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原理想到的其他方方面面。這是知識的遷移與信息的歸類的一種整合,有助於自己拓展思維、開擴視野、增加知識量。
6、 方法批註。閱讀時發現好的方法或者是很好的方法要寫好批註,作好記錄這樣有助於對這一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對知識的專家、學者規范性的解答掌握有很好的訓練成效。又例如掌握了語文學習中的基本方法,對准確判斷語文賞析就容易了很多。
7、 賞析批註:選取文學作品中自己喜歡的文段、句子、詞語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賞析記錄,有助於拓展思路和復習。
8、 簡單批註。批註的方法例如:疑問批註、補充批註、仿寫批註因為簡單只要知道提出疑問、進行補充、依樣仿寫加以記錄就很好了,這些方法是最簡單、最基本的。
關於批註式閱讀的方法有哪些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② 怎樣對文章做批註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求!!
閱讀文章後寫批註的方法有:感想式批註,質疑式批註,聯想式批註,賞析式批註,補充式批註。
1、感想式批註
如果一個人動了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或深或淺的感想。寫下這些感想式的批註,能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2、質疑式批註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大家才能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讀者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這種批註式閱讀方法,有利於培養讀者的懷疑與探究精神。
3、聯想式批註
聯想式批註有利於讀者將知識歸納整理,做到觸類旁通,真正的把知識學活了,內化成了自己的一種能力。
(2)給文章批註常用的方法有擴展閱讀:
批註分類包括:
1)注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
2)提要:邊看邊思考,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
3)批語:讀書時,會有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生,這些內容可隨手寫在空白處。
4)警語:在讀書時,發現優美語句、典範引文、重要段落、新穎說法及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為提醒己,可批註上「注意!」等。
③ 做批註的方法有幾種
做批註的方法一共有六種。
一、批註符號的作用
"~~~"波浪線(也叫曲線)劃在文章精闢和重要的語句下面。
"○○○○"圈,標在文章的難詞下面。
"--"直線,標在文章中需要著重領會加深記憶、理解的語句下面。
"?"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語句末尾。
"‖""/"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
二、寫感想式批註
如果一個人動了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或深或淺的感想。為了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在讀了文章之後,隨時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
如學生在讀了 《送東陽馬生序》的第一段後寫下這樣的批註:"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為他能經受得惡劣的環境的考驗。
現在正值冬天,這幾天所處的環境有點和書中的環境相似,但我有時候卻想打退堂鼓,看來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為人上人啊!"
還有學生在讀到《五柳先生傳》之後,在末段作了如此批註:"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他曾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多麼曠達的胸懷,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隨波逐流才有可能寫出那麼多閑適清新的田園詩。正如《飲酒》中所"說心遠地自偏"。如果一個人心中有市俗的塵埃,就一定不會有"悠然見南山"的愜意。"
這些感想式的批註,不僅能幫助他們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還有利於培養他們一根敏感的神經,這對於寫作也是相當重要的,真可謂是一石二鳥啊!如果堅持這樣的讀下去,我們想信學生一定會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三、質疑式批註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
這種批註式閱讀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這種閱讀方法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適合於各類學生各類文體。
如學生在《星星變奏曲》中作出這樣的批註:"晚上柔軟得像一片湖這是什麼意思?",還有學生在《敬業與樂業》中作出了如下批註 "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為勞動而生活"是什麼意思?
還有的學生在這一句話旁邊("我信得過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作出了這樣的批註:"我覺得作者說的不對。
照他這么說全世界的人價值都一樣,我們就沒有必要說實現自己的價值了,反正無論做什麼價值都一樣。"
瞧,他對作者的這句話產生了懷疑!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這個批註,才讓我們的課堂辯論有了源頭,從而爭論得熱火朝天。
現在我班的學生基本上都會用這種閱讀方法,隨時隨地提出疑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問題越來越深,價值也越來越高。這種批註為我的語文課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四、聯想式批註
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讓他們能夠由此及彼,能夠自覺的由文本遷移到文外。這種閱讀方法有注於學生知識的遷移、信息的歸類整合。如學生在《雨說》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註"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做得多麼准確,其實第一段就是這句唐詩的詮釋和改寫。
還有的同學在《敬業與樂中》中"坐這山,望那山"旁邊作了一個批註"得隴望蜀",多麼細致!
也有人在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旁邊作出這些批註」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塞下秋來風景異……長煙落日孤城閉"。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怎一個愁字了得?"……他們由此句詩引發出這么多的聯想,一下子想到了這么多悲秋的詩句,他們能把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做到觸類旁通,真正的把知識學活了,內化成了自己的一種能力。
這種課內牽一發課外動一身的做法又何嘗而不為呢?
五、評價式批註
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就應該允許並提倡他們對閱讀作出或褒或貶的評價。這樣的閱讀方法在詩歌里經常用到。他們往往在品味了詩詞以後,會對部分詩詞作出評價式的批註。
如學生在讀了《沁園春·雪》之後,對"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旁邊作出了精彩的賞析式評價。
但也有人對文本作出否定的評價的,如我的學生在《敬業與樂業》中的這句話作 "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 出如此批註:"不如把這兩個破折號改成括弧,這樣更讓人明白,也讀起來更順暢。"
他的這一細致而又合理的評價可謂是一石激起三層浪,當時學生反復比較了破折號和括弧的讀法,倒還真認同了這位學生的批註。
有的學生在"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旁邊作了這樣的批註:"好一個"大約"!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看似漫不經心,竟然把世態的炎涼,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無遺,作者真可謂是匠心獨運啊,不愧為文學巨匠!"
這種評價式閱讀極大的調動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因為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成了讀書的主人,他們有權利來評價書本和作者了,這不能不說是對他們人格的一種尊重!
六、補充式批註
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寫法,接著為作者補充。也可以稱得上仿寫、續寫,它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寫作能力。
如《蟈蟈與蛐蛐》中,有能力強的學生就在寫了蟈蟈與蛐蛐的聲音之後 ,又仿照作者寫詩的格式,寫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樂聲,寫的很有詩意。這種批註方法不適合所有學生,它畢竟有一些難度,但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批註式閱讀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讓讀書不再是處於一種被動,不再成為一種負擔,相反讀書已經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批註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獨立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因為有了批註式閱讀,才讓他們的個性得以神采飛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批註
④ 做批註的方法有哪些
做批註是為了方便閱讀,也有的人是寫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見解,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義,也能夠更精確地學習別人的表達方式。也相當於給閱讀增加一點樂趣,寫下自己的見解也可以和別人進行交流溝通,互相學習和進步。
做批註的方法:
做批註可以做成「眉批」、「首批」、「旁批」、「側批」以及「尾批」。
批註的內容是很多樣的,但是大致上分為4類:
1.注釋:這種注釋一般是遇到不懂的詞的時候做的一個簡單標記,這個標記可以在查閱相關資料得到正確含義的時候再進一步做解釋的批註。
2.提要:提要就是對文章的一個簡要的概括,能夠幫助自己進行快速的瀏覽以及回憶,這種批註可以有效地幫助記憶。
3.批語:批語也就是閱讀文章以後,對文章產生的獨特的見解或者疑問。方便記錄自己的思考見解,並且幫助自己尋找答案。
4.警語:警語就是自己在閱讀文章以後發現的比較好的句子或者表達,做的一個加強注意的標示,意在學習別人的表達方式。
做批註其實也沒有什麼規定的符號,一般是根據自己的習慣或者書本的空格的多少進行批註。書本上的知識是很豐富的,內容也不相同。所以批註的做法還得看文章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就可以根據這個做相應的批註,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⑤ 怎樣給文章加批註
可以從文中重要內容處進行批註,批註如下:
1、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批註:「大家都說」毫無疑問說得是對的,所以「我們都相信」也在情理之中,毋庸置疑。兩個表示因果關系的分句,分別說出了牛和鵝對人的態度及其原因。簡潔明了,對比鮮明,為下文做了鋪墊。
2、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總是遠遠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批註:「完全兩樣」一詞的轉折體現了「我們」對鵝的態度與對牛的態度的不同,過渡、銜接非常自然;兩個「才敢」表現了「我們」特別害怕鵝。
3、我們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牆壁,悄悄地走過去。我嚇得腳也軟了,更跑不快。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
批註:從「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牆壁」「悄悄地走過去」中可以看出「我們」走路很輕、很慢,可見「我們」很害怕。有動作描寫和心理描
⑥ 四年級的四種批註方式有哪些
四年級的四種批註方式有基礎類批註、感受類批註、分析點評類批註、聯想賞析類批註。批註時一般採用的符號有:圓圈、橫線、波浪線、直線、雙橫線、分開號等6種。
批註是高效閱讀的一種方法。在閱讀時,將對文本內容的見解、質疑和心得體會等,用書寫線條、各種符號、簡潔文字,在書中的空白處進行標注,就是批註。批註一般在3個位置進行,一是書的上端為眉批,二是句段旁邊為旁批,三是段落或文章之後為尾批。
⑦ 八種做批註的方法是什麼
1、基礎性批註:即對於文章中基礎性知識的圈點勾畫,比如劃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詞;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點語句以及讀後的內容概括。
2、感受式批註:即記下讀文章時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收獲。
3、點評式批註:即對文章內容或語言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
4、聯想式批註:即寫下由文章而聯想到的文外知識。
5、方法式批註:這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批註方法,在對知識的規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訓練效果。
6、賞析式批註:選取自己喜歡的文段、句子或詞語寫出賞析類文字。
7、疑問式批註:即寫下自己在閱讀時的疑問。
8、補充式批註:對於文章中有遺漏的地方進行補充。
9、仿寫式批註:在一些好句旁邊仿寫一句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7)給文章批註常用的方法有擴展閱讀
批註的位置: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書頭上),也可以是「旁批」、「側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還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後)。
「批註」 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准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在原書地方寫真實的感受並劃下原句,寫不下可用其他紙張,有什麼寫什麼,不拘一格,如果該書准備閱讀多次,每次用不同顏色的筆寫。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根據閱讀的主題,結合自身的特點,主動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設身處地地與文本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對話,從各個方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發現和點評,並直接在文章中圈點勾畫,註明自己思維的軌跡,打上自己認識的烙印,表達自己的實現感情,從而獲得自我發展的過程。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這種批註式閱讀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這種閱讀方法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適合於各類學生各類文體。
⑧ 做批註的方法有哪些
做批註的方法如下:
1、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
2、在閱讀過程中,圈圈點點,心有所感,筆墨追錄,三言兩語,生動傳神。
3、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註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註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迴,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4、是精讀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從內容、寫法、結構、語言等方面給文章加上評語。
批註的分類:
1、注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
2、提要:邊看邊思考,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
3、批語:讀書時,會有各種思想、見解、疑問產生,這些內容可隨手寫在空白處。
⑨ 閱讀的十種批註方法
閱讀的十種批註方法如下:
1、 描述批註。閱讀時對文章中的基礎性知識進行圈、點、勾、畫。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批註方式,比如用筆劃出需要注意的讀音、生字、生詞、文章的中心句、重點語句。
2、 分析歸納批註。是閱讀時把自己對文章的語言感知和對文章內容、層次,及對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現手法、語言特色,以及精彩片段和重點語句,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的基礎上進行批註的一種方法。
3、闡釋型批註。這種批註用來闡釋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著重解決讀懂「寫什麼」的問題。
4、 點評批註:即閱讀時從不同角度對文章的語言表述、中心內容、主要觀念、重要方法等進行評價,寫出自己個性化閱讀的感悟。
5、 聯想批註:即寫出自己由此及彼、由內到外地將知識遷移拓展到文章之外的聯系想到的內容。例如:由一首詩、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原理想到的其他方方面面。
6、 方法批註。閱讀時發現好的方法或者是很好的方法要寫好批註,作好記錄這樣有助於對這一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對知識的專家、學者規范性的解答掌握有很好的訓練成效。
7、賞析型批註。這種批註用來欣賞分析文章的表達技巧,著重解決讀懂「怎麼寫」的問題。
8、 簡單批註。批註的方法例如:疑問批註、補充批註、仿寫批註因為簡單只要知道提出疑問、進行補充、依樣仿寫加以記錄就很好了,這些方法是最簡單、最基本的。
9、評價式批註。評價式批註是我們針對文章的內容、情感、語言特點、人物塑造、表現手法等各個角度寫出自己或褒或貶的評價。評價式批註是個性化閱讀的獨特之處。
10、感受式批註。感受式批註即記下讀文章時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關資料得來的收獲。
⑩ 做批註的幾種常見方法的微課
如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2.介紹「批註式閱讀」所謂「批註」,就是自己的感受,就是讀書筆記,就是自己的心得,也可以是一種符號,而「批註式閱讀」就是「標注對閱讀內容的感受」。
3.看看名人如何做批註。
4.初步掌握批註閱讀的一般方法。批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文字法,一種是符號法。
(1)文字批註的形式通常有三種:眉批,即批在文章的開頭;旁批,即批在句子旁的空白處;尾批,即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後。
(2)符號批註:結合實例給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常見的批註符號。如「~~」「——」「?」「‖」等。5.提醒注意事項,動手實踐。6.課堂小結。希望同學們能將今天學到的批註方法用到平時的閱讀中去,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多媒體展示法、講解法。
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