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分表,千分表,游標卡尺怎麼使用最好有詳細的圖解
百分表很好用的啊,我知道的兩種,一種是用磁力座的,測量范圍0-5MM,首先架好表座,調整伸縮桿的長度,使小表的指針在2.5左右,然後把大表盤的指針對到0位,壓縮表和頂針為正值,松開頂針為負值,測量范圍較大,誤差相對也大。 還有一種杠桿的,是用夾具夾緊的,正負最大的測量范圍為80絲,是專門用來測量汽機靠背輪中心的,調整杠桿與對輪的松緊,使得表的測量范圍在正負80絲之內,然後再調到表針對0,原理和上面的是一樣,但讀數有時會搞不清正負方向,但其消除了磁座因重力而發生的誤差,找的中心很精確. 百分表是一種精度較高的比較量具,它只能測出相對數值,不能測出絕對值,主要用於檢測工件的形狀和位置誤差(如圓度、平面度、垂直度、跳動等),也可在機床上於工件的安裝找正。百分表的測量准確度為0.01mm。 百分表的結構原理如圖7-13所示。當測量桿1向上或向下移動1mm時,通過齒輪傳動系統帶動大指針5轉一圈,同時小指針7轉一格。大指針每轉一格讀數值0.01mm,小指針每轉一格讀數為1mm。小指針處的刻度范圍為百分表的測量范圍。測量的大小指針讀數之和即為測量尺寸的變動量。刻度盤可以轉動,供測量時大指針對零用。
❷ 千分表的讀數方法是什麼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
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
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
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
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❸ 千分表 使用方法
外徑千分尺的讀數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外徑千分尺的零誤差的判定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砧接觸後,可動刻度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則應考慮它們對讀數的影響。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的下方,且第y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正零誤差。 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物體長度=固定刻度讀數+可動刻度讀數-零誤差。
❹ 內徑千分尺怎麼使用
內徑千分尺使用方法如下:
1、依被測物孔徑大小,去選擇適當之內徑千分尺。
2、將內徑千分尺測試頭放入被測物孔內,放入時被測物須放平,內徑千分尺應正直。
3、測試時,左手三手指拿著內徑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圓棒,右手旋轉內徑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轉鈕。
4、當測試頭測量面與被測物孔內輕微接觸時,右手轉動旋鈕使其放出3~5聲輕響。
(4)千分表使用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內徑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項
1、測量時必須注意溫度的影響, 在測量過程中避免測量過程時間過長和用手大面積接觸內徑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測量時要特別注意。
2、由於內徑千分尺沒有測力裝置,要掌握好測力的大小。要剛好接觸到被測表面,避免旋轉力過大損壞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誤差。
3、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孔徑時,被測表面必須擦拭乾凈同時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進行,深孔要適當增加截面數量。
4、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考慮內徑千分尺修正量的使用。
❺ 千分表的讀數方法帶圖(千分表的讀數方法)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千分表的讀數方法帶圖,千分表的讀數方法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千分...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千分表的讀數方法帶圖,千分表的讀數方法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千分表的詳細用法是:主要用於測定工件的偏差值,零件平面度、直線度、跳動量,氣缸圓度,圓柱度誤差以及配合間隙等。
2、讀數方法:千分表的表盤刻度一般分為100格,測頭每移動0.01mm,大指針就偏轉1格(表示0.01mm);當大指針超過1圈時,小指針偏轉 1格(表示1mm);指針的偏轉量就是被測零件的實際偏差或間隙值。
3、千分表的測量:將內徑千分表插入被測孔內中,沿被測孔的軸線方向測幾個截面,每個截面要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部位上各測一次,測量時輕輕擺動內徑千分表,記下示值變化的最小值。
4、千分表的示值范圍一般為0~10毫米,大的可以達到100毫米,改變測頭形狀並配以相應的支架,可製成千分表的變形品種,例如厚度千分表、深度千分表和內徑千分表(見孔徑測量)等,如用杠桿代替齒條則可製成杠桿千分表,其示值范圍較小,但靈敏度較高。
5、杠桿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測量范圍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測量范圍為0.2mm、0.28mm的千分表。
❻ 千分表的使用方法圖解
正確使用千分表的方法:
1、將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穩定可靠。裝夾指示表時,夾緊力不能過大,以免套筒變形卡住測桿。
2、調整表的測桿軸線垂直於被測平面,對圓柱形工件,測桿的軸線要垂直於工件的軸線,否則會產生很大的誤差並損壞指示表。
3、測量前調零位。絕對測量用平板做零位基準,比較測量用對比物(量塊)做零位基準。調零位時,先使測頭與基準面接觸,壓測頭使大指針旋轉大於一圈,轉動刻度盤使0線與大指針對齊,然後把測桿上端提起1-2mm再放手使其落下,反復2-3次後檢查指針是否仍與0線對齊,如不齊則重調。
4、測量時,用手輕輕抬起測桿,將工件放入測頭下測量,不可把工件強行推入測頭下。顯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指示表測量。
5、不要使測量桿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強烈震動、敲打指示表。
6、測量時注意表的測量范圍,不要使測頭位移超出量程,以免過度伸長彈簧,損壞指示表。
7、不要使測頭跟測桿做過多無效的運動,否則會加快零件磨損,使表失去應有精度。
8、當測桿移動發生阻滯時,不可強力推壓測頭,須送計量室處理。
千分表的種類:
1、表盤千分表。
1)刻度為0.01mm的千分表。測量軸移動1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5mm、10mm不等。
2)刻度為0.001mm的千分表。測量軸移動0.2mm相當於長軸轉動一圈,測量范圍有1mm、2mm、5mm不等。
2、杠桿式千分表:杠桿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測量范圍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測量范圍為0.2mm、0.28mm的千分表。
3、電子數顯千分表。
4、數顯測厚千分表。
5、數顯內徑千分表。
❼ 千分表的詳細用法 和怎麼讀數 例如 10
千分表的詳細用法是:主要用於測定工件的偏差值,零件平面度、直線度、跳動量,氣缸圓度,圓柱度誤差以及配合間隙等。
讀數方法:千分表的表盤刻度一般分為100格,測頭每移動0.01mm,大指針就偏轉1格(表示0.01mm);當大指針超過1圈時,小指針偏轉 1格(表示1mm);指針的偏轉量就是被測零件的實際偏差或間隙值。
❽ 千分尺的讀數方法
1、先讀固定刻度;
2、再讀半刻度,若半刻度線已露出,記作 0.5mm;若半刻度線未露出,記作 0.0mm;
3、再讀可動刻度(注意估讀)。記作 n×0.01mm;
4、最終讀數結果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動刻度+估讀。
由於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結果精確到以mm為單位千分位,故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
操作方法
1)使用前應先檢查零點:
緩緩轉動微調旋鈕D′,使測桿(E)和測砧(A)接觸,到棘輪發出聲音為止,此時可動尺(活動套筒)上的零刻線應當和固定套筒上的基準線(長橫線)對正,否則有零誤差。
2)左手持尺架(C),右手轉動粗調旋鈕D使測桿E與測砧A間距稍大於被測物,放入被測物,轉動保護旋鈕D′到夾住被測物,直到棘輪發出聲音為止,撥動固定旋鈕B使測桿固定後讀數。
❾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百分表的讀數方法為:先讀小指針轉過的刻度線(即毫米整數),再讀大指針轉過的刻度線(即小數部分),並乘以0.01,然後兩者相加,即得到所測量的數值。
其中百分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就是利用百分表來連接太友科技的數據採集儀來測量形狀和位置誤差等機械測量,如圓度、圓跳動、平面度、平行度、直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