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旋渦混合器的產品概述
漩渦混勻器主要適用於醫學、生物工程、化學、醫葯等研究領域。是生物實驗室對各種試劑、溶液、化學物質進行固定、振盪、混勻處理的必備常規儀器。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接觸模式適合短時混合樣品,和連續模式。設計緊湊的圓周搖床,最大負載量0.5千克。LCD顯示時間調整,方便讀取和設定電子定時功能開關,控制定時和持續運轉模式。造型新穎,體積小巧,堅固構造確保儀器的壽命期長,底座確保儀器不移動。高效的無刷直流電機驅動,壽命長,無電磁干擾具有安全轉速保護功能。適合在冷藏室或培養箱內使用,適合在5~40℃范圍。選用不同配件,對儀器的功能進行擴展,離心管,試管和酶標板等多種振盪板可供選擇,其中試管墊片,通用夾具,酶標板夾具。
北京優晟聯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實驗室儀器、設備及相關配套裝置於一體的現代科技企業。公司小型漩渦混勻器/渦旋振盪器是針對試管內物質的混勻而精心設計的儀器。其混勻的效率是手工及攪拌混勻方法的幾十倍。混勻效果明顯,且對試管內的物質無任何污染和影響。是化學實驗室、生化實驗室、醫院檢驗科和工廠化驗室,必不可少的實驗儀器,是實驗人員的好幫手。
㈡ 多管旋渦混合器,實驗室漩渦混合器,有哪些優點
安勝儀器的多管旋渦混合器可以一次處理50個試驗樣品,讓實驗高效快捷。操作面板簡潔,微處理器精確控制,LED顯示速度和時間。人性化的程序設計,內置點動和定時兩種操作模式,安靜穩定無噪音。
㈢ 什麼是渦旋混合器
漩渦混合器漩渦混合器是一種將振盪和渦旋巧妙結合的實驗室儀器,能夠適用於多種混勻和漩渦振盪操作,使實驗更加方便,快捷。 發展過程: 1.國內一般的振盪器和渦旋器是分開的,一台機器往往只能處理一項操作,大大限制了實驗的過程,目前國外出現的混勻小精靈可以解決這種矛盾,它將振盪和渦旋巧妙的結合到一台機器上。它不但能混勻各種微量管、PCR板、深孔板和微孔板等實驗室常用耗材,還具備 Vortex 振盪混勻各種試管的功能,大大方便了實驗過程。但由於價格相對較高而沒有被廣泛使用。 2 維混勻操控:最新研究結果發現,轉速 (rpm) 並非是有效混勻微量體積樣品的唯一決定因素。更多的時候,完美的混勻往往發生在轉速、混勻運轉模式(例如,旋轉)以及旋轉半徑等眾多影響因素均被優化條件下。 混勻小精靈已完美地綜合了各項影響因素,即 2 維混勻操控。 漩渦混合器的工作內容: ● 工作板 ● 96孔PCR板(帶裙邊,半高裙邊,無裙邊) ● 384孔PCR板 ● 96孔和384孔深孔板 ● MTP微孔板,酶標板 ● 微量離心管 ● 0.2ml PCR管,PCR排管 ● 0.5ml微量管 ● 1.5ml微量管 ● 2.0ml微量管 ● Vortex振盪混勻各種類型的試管 產品應用: 快速可控混勻使孔與孔/ 管與管之間實驗條件均一化,因此可以提高重復性。 ● PCR 反應體系制備 ● 沉澱重懸(如 細菌、DNA、細胞培養沉澱) ● 孵育(ELISA 酶免分析) ● 蛋白染色定量(如Bradford、Lowry、BCA) ● 報告基因分析(如β- 半乳糖苷酶、熒光素酶分析) ● 酶反應體系預混 ● 振盪混勻各種試管 Mix Smart混勻小精靈標准配置包括三種試管支架: ● 96孔PCR板/管支架,適合0.2mlPCR管、PCR排管、96孔PCR板(半高裙邊、無裙邊) ● 0.5ml試管支架 ● 1.5/2.0ml試管支架 ● 96孔帶裙邊PCR板、384孔PCR板、微孔板、深孔板,可直接放入MixMate 混勻, 無需支架 技術參數: ● 電源:100~230,50-60Hz,功率:45W ● 尺寸:17*24*14cm ● 重量:4.5kg ● 噪音:<52 分貝 ● 混勻頻率:300-3,000 rpm (以10rpm遞增) ● Vortex 振盪混勻頻率:3,500 rpm ● 混勻時間: 15秒到99小時59分鍾,可連續運轉 混勻小精靈
● 振盪和混勻半徑:1.5mm(3mm振幅)
㈣ 渦旋震盪儀的作用是什麼使用的注意事項
GY501多功能全自動振盪儀 GY501多功能全自動振盪儀,符合GB/T17625-1998《絕緣油中溶解氣體組份含量的氣相色譜測定法》的振盪脫氣方法;符合DL429.4-91《水溶性酸定量測定法》的振盪加熱方法,該儀器採用微計算機程序控制
㈤ 如何准確測定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5種方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一、微量凱氏(kjeldahl)定氮法
樣品與濃硫酸共熱。含氮有機物即分解產生氨(消化),氨又與硫酸作用,變成硫酸氨。經強鹼鹼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將氨蒸至酸液中,根據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計算得樣品之氮含量。
二、雙縮脲法(biuret法)
1、實驗原理
雙縮脲是兩個分子脲經180℃左右加熱,放出一個分子氨後得到的產物。在強鹼性溶液中,雙縮脲與硫酸銅形成紫色絡合物,稱為雙縮脲反應。凡具有兩個醯胺基或兩個直接連接的肽鍵,或能過一個中間碳原子相連的肽鍵,這類化合物都有雙縮脲反應。
紫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無關,故可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范圍為1-10mg蛋白質。干擾這一測定的物質主要有:硫酸銨、tris緩沖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優點是較快速 ,不同的蛋白質產生顏色的深淺相近,以及干擾物質少。主要的缺點是靈敏度差。因此雙縮脲法常用於需要快速,但並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蛋白質測定。
2、試劑與器材
(1)試劑:a、標准蛋白質溶液:用標準的結晶牛血清清蛋白或標准酪蛋白,配製成10mg/ml的標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濃度1mg/ml的a280為0.66來校正其純度。
如有需要,標准蛋白質還可預先用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氮含量,計算出其純度,再根據其純度,稱量配製成標准蛋白質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0.9%nacl配製,酪蛋白用0.05n nach配製。
b、雙縮脲試劑:稱以1.50克硫酸銅和6.0克酒石酸鉀鈉,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攪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釋到1升,貯存於塑料瓶中(或內壁塗以石蠟的瓶中)。此試劑可長期保存。若貯存瓶中有黑色沉澱出現,則需要重新配製。
(2)器材: 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大試管15支、旋渦混合器等。
3、操作方法
(1)標准曲線的測定:取12支試管分兩組,分別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標准蛋白質溶液,用水補足到1毫升,然後加入4毫升雙縮脲試劑。充分搖勻後,在室溫(20~25℃)下放置30分鍾,於540nm處進行比色測定。
用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液。取兩組測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質的含量為橫座標,光吸收值為縱座標繪制標准曲線。
(2)樣品的測定:取2~3個試管,用上述同樣的方法,測定未知樣品的蛋白質濃度。注意樣品濃度不要超過10mg/ml。
三、folin—酚試劑法(lowry法)
1、實驗原理
這種蛋白質測定法是最靈敏的方法之一。過去此法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由於其試劑乙的配製較為困難(現在已可以訂購),近年來逐漸被考馬斯亮蘭法所取代。此法的顯色原理與雙縮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種試劑,即folin—酚試劑,以增加顯色量,從而提高了檢測蛋白質的靈敏度。
這兩種顯色反應產生深蘭色的原因是:在鹼性條件下,蛋白質中的肽鍵與銅結合生成復合物。folin—酚試劑中的磷鉬酸鹽—磷鎢酸鹽被蛋白質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殘基還原,產生深蘭色(鉬蘭和鎢蘭的混合物)。
在一定的條件下,蘭色深度與蛋白的量成正比。 folin—酚試劑法最早由lowry確定了蛋白質濃度測定的基本步驟。以後在生物化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這個測定法的優點是靈敏度高,比雙縮脲法靈敏得多,缺點是費時間較長,要精確控制操作時間,標准曲線也不是嚴格的直線形式,且專一性較差,干擾物質較多。
對雙縮脲反應發生干擾的離子,同樣容易干擾lowry反應。而且對後者的影響還要大得多。酚類、檸檬酸、硫酸銨、tris緩沖液、甘氨酸、糖類、甘油等均有干擾作用。
濃度較低的尿素(0.5%),硫酸納(1%),硝酸納(1%),三氯乙酸(0.5%),乙醇(5%),乙醚(5%),丙酮(0.5%)等溶液對顯色無影響,但這些物質濃度高時,必須作校正曲線。
含硫酸銨的溶液,只須加濃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即可顯色測定。若樣品酸度較高,顯色後會色淺,則必須提高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1~2倍。
進行測定時,加folin—酚試劑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該試劑僅在酸性ph條件下穩定,但上述還原反應只在ph=10的情況下發生,故當folin一酚試劑加到鹼性的銅—蛋白質溶液中時,必須立即混勻,以便在磷鉬酸—磷鎢酸試劑被破壞之前,還原反應即能發生。
此法也適用於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定量測定。 此法可檢測的最低蛋白質量達5mg。通常測定范圍是20~250mg。
2、試劑與器材
(1)試劑
a、試劑甲: (a)10克碳酸鈉,2克 naoh和0.25克酒石酸鉀鈉 。溶解於500毫升蒸餾水中。 (b)0.5克硫酸銅溶解於100毫升蒸餾水中,每次使用前,將50份(a)與1份(b)混合,即為試劑甲。
b、試劑乙:在2升磨口迴流瓶中,加入100克鎢酸鈉,25克鉬酸鈉及700毫升蒸餾水,再加50毫升85%磷酸,100毫升濃鹽酸,充分混合,接上迴流管,以小火迴流10小時,迴流結束時,加入150克硫酸鋰,50毫升蒸餾水及數滴液體溴,
開口繼續沸騰15分鍾,以便驅除過量的溴。冷卻後溶液呈黃色(如仍呈綠色,須再重復滴加液體溴的步驟)。稀釋至1升,過濾,濾液置於棕色試劑瓶中保存。使用時用標准nach滴定,酚酞作指示劑,然後適當稀釋,約加水1倍,使最終的酸濃度為1n左右。
c、標准蛋白質溶液: 精確稱取結晶牛血清清蛋白或球蛋白,溶於蒸餾水,濃度為250mg/ml左右。牛血清清蛋白溶於水若混濁,可改用0.9%nacl溶液。
(2)器材
a、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b、旋渦混合器
c、秒錶
d、試管16支
3、操作方法
(1)標准曲線的測定:取16支大試管,1支作空白,3支留作未知樣品,其餘試管分成兩組,分別加入0,0.1,0.2,0.4,0.6,0.8,1.0毫升標准蛋白質溶液(濃度為250mg/ml)。用水補足到1.0毫升,
然後每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在旋渦混合器上迅速混合,於室溫(20~25℃)放置10分鍾。再逐管加入0.5毫升試劑乙(folin—酚試劑),同樣立即混勻。
這一步混合速度要快,否則會使顯色程度減弱。然後在室溫下放置30分鍾,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於700nm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以蛋白質的量為橫座標,吸光度值為縱座標,繪制出標准曲線。
注意:因lowry反應的顯色隨時間不斷加深,因此各項操作必須精確控制時間,即第1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後,開始計時,1分鍾後,第2支試管加入5毫升試劑甲,2分鍾後加第3支試管,余此類推。
全部試管加完試劑甲後若已超過10分鍾,則第1支試管可立即加入0.5毫升試劑乙,1分鍾後第2支試管加入0.5毫升試劑乙,2分鍾後加第3支試管,余此類推。待最後一支試管加完試劑後,再放置30分鍾,然後開始測定光吸收。
每分鍾測一個樣品。 進行多試管操作時,為了防止出錯,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實驗記錄本上預先畫好下面的表格。表中是每個試管要加入的量(毫升),並按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順序,逐管加入。最下面兩排是計算出的每管中蛋白質的量(微克)和測得的吸光度值。
folin—酚試劑法實驗表 管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標准蛋白質 0 0.1 0.2 0.4 0.6 0.8 1.0 (250mg/ml) 未知蛋白質 0.2 0.4 0.6 (約250mg/ml)
蒸餾水 1.0 0.9 0.8 0.6 0.4 0.2 0 0.8 0.6 0.4 試劑甲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試劑乙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每管中蛋白質的量(mg) 吸光度值(a700)
(2)樣品的測定:取1毫升樣品溶液(其中約含蛋白質20~250微克),按上述方法進行操作,取1毫升蒸餾水代替樣品作為空白對照。
通常樣品的測定也可與標准曲線的測定放在一起,同時進行。即在標准曲線測定的各試管後面,再增加3個試管。如上表中的8、9、10試管。
根據所測樣品的吸光度值,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相應的蛋白質量,從而計算出樣品溶液的蛋白質濃度。
注意:由於各種蛋白質含有不同量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顯色的深淺往往隨不同的蛋白質而變化。因而本測定法通常只適用於測定蛋白質的相對濃度(相對於標准蛋白質)。
四、改良的簡易folin—酚試劑法
1、試劑
(1)試劑甲:鹼性銅試劑溶液中,含0.5n 氯化鈉、10%碳酸鈉、0.1%酒石酸鉀和0.05%硫酸銅,配製時注意硫酸銅用少量蒸餾水溶解後,最後加入。
(2)試劑乙:與前面的基本法相同。臨用時加蒸餾水稀釋8倍。
(3)標准蛋白質溶液:同基本法。
2、操作步驟 測定標准曲線與樣品溶液的操作方法與基本法相同。只是試劑甲改為1毫升,室溫放置10分鍾後,試劑乙改為4毫升。在55℃恆溫水浴中保溫5分鍾。
用流動水冷卻後,在660nm下測定其吸光度值。 改良的快速簡易法,可獲得與 folin—酚試劑法(即lowry基本法)相接近的結果。
五、考馬斯亮蘭法(bradford法)
1、實驗原理 雙縮脲法(biuret法)和folin—酚試劑法(lowry法)的明顯缺點和許多限制,促使科學家們去尋找更好的蛋白質溶液測定的方法。
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考馬斯亮蘭法(bradford法),是根據蛋白質與染料相結合的原理設計的。這種蛋白質測定法具有超過其他幾種方法的突出優點,因而正在得到廣泛的應用。
這一方法是目前靈敏度最高的蛋白質測定法。 考馬斯亮蘭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與蛋白質結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變為595nm,溶液的顏色也由棕黑色變為蘭色。
經研究認為,染料主要是與蛋白質中的鹼性氨基酸(特別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殘基相結合。 在595nm下測定的吸光度值a595,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
2、試劑與器材
(1)試劑:
a、標准蛋白質溶液,用球蛋白或牛血清清蛋白,配製成1.0mg/ml和0.1mg/ml的標准蛋白質溶液。
b、考馬斯亮蘭g—250染料試劑:稱100mg考馬斯亮蘭g—250,溶於50ml 95%的乙醇後,再加入120ml 85%的磷酸,用水稀釋至1升。
(2)器材:
a、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b、旋渦混合器
c、試管16支
3、操作方法
(1)標准方法
a、取16支試管,1支作空白,3支留作未知樣品,其餘試管分為兩組按表中順序,分別加入樣品、水和試劑,即用1.0mg/ml的標准蛋白質溶液給各試管分別加入:0、0.01、0.02、0.04、0.06、0.08、0.1ml,然後用無離子水補充到0.1ml。
最後各試管中分別加入5.0ml考馬斯亮蘭g—250試劑,每加完一管,立即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注意不要太劇烈,以免產生大量氣泡而難於消除)。未知樣品的加樣量見下表中的第8、9、10管。
b、加完試劑2-5分鍾後,即可開始用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各樣品在595nm處的光吸收值a595,空白對照為第1號試管,即0.1ml水加5.0mg—250試劑。
注意:不可使用石英比色皿(因不易洗去染色),可用塑料或玻璃比色皿,使用後立即用少量95%的乙醇盪洗,以洗去染色。塑料比色皿決不可用乙醇或丙酮長時間浸泡。
考馬斯亮蘭法實驗表管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標准蛋白質 0 0.01 0.02 0.04 0.06 0.08 0.10 (1.0mg/ml) 未知蛋白質 0.02 0.04 0.06 (約1.0mg/ml)
蒸餾水 0.1 0.09 0.08 0.06 0.04 0.02 0 0.08 0.06 0.04 考馬斯亮藍 g-250試劑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每管中的蛋 白質量(mg) 光吸收值 (a595)
c、用標准蛋白質量(mg)為橫座標,用吸光度值a595為縱座標,作圖,即得到一條標准曲線。由此標准曲線,根據測出的未知樣品的a595值,即可查出未知樣品的蛋白質含量。 0.5mg牛血清蛋白/ml溶液的a595約為0.50。
(2)微量法 當樣品中蛋白質濃度較稀時(10-100mg/ml),可將取樣量(包括補加的水)加大到0.5ml或1.0ml, 空白對照則分別為0.5ml或1.0ml水,考馬斯亮藍g-250試劑仍加5.0ml,同時作相應的標准曲線,測定595nm的光吸收值。 0.05mg牛血清蛋白/ml溶液的a595約為0.29。
㈥ 渦旋混勻器代替方法
渦旋混勻器代替方法如下
使用旋渦混合器時,請檢查整機配件是否齊全。打開電源開關,即開始工作,工作時根據你手中的壓力輕重,試管中的溶液均勻便能快能慢。使用試管和比色管,溶液不超過二分之一為好,需要均勻溶液較多時,請用三角瓶。為確保安全,使用結束時,請關閉電源,儀器應保持清潔乾燥,嚴禁溶液進入機內。以免損壞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