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的最佳治療方法有:
1、鈣劑
充足的鈣攝入可幫助獲得理想骨量峰值,減緩骨丟失,維護骨骼健康。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
提倡盡可能通過膳食補鈣,當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給予補充鈣劑。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攝入鈣為400mg,可每天再補充鈣500~600mg。
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也容易吸收,不過容易便秘;枸櫞酸鈣,含鈣量低,但水溶性好,也不容易刺激胃腸道。補鈣需適度,高鈣血症的人禁用,過量補鈣還會導致腎結石、心血管病。
2、維生素D
可增加腸鈣吸收,促進骨骼強壯,同時應用鈣劑和維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
調查顯示,61%的絕經後女性存在維生素D的缺乏,而日光暴露不足、老年人,也都屬於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對於高危人群,建議酌情檢測血清250HD水平,來了解維生素D營養狀態,指導維生素D的補充。
(1)骨質疏鬆症常用的治療方法擴展閱讀:
臨床表現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2、脊柱變形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傷或輕微外傷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從站高或小於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
『貳』 骨質疏鬆的話,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症狀
1.飲食搭配治療
得了骨質疏鬆的人,可以應用飲食搭配治療,在平常大夥兒要科學安排膳食結構,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骨質疏鬆的治療方式。尤其是中老年人好朋友要多吃一些含鈣量.磷.維他命及蛋白累的食材,那樣可以有效的填補自身與骨代謝關系的化學物質的不夠。得了骨質疏鬆的人,可以應用飲食搭配治療
2.內分泌失調轉變 :女性閉經後,雌性激素生成量忽然降低,休內的成骨細胞活力提升,骨質外流太多,造成骨質疏鬆症,也叫閉經後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
3.欠缺鍛煉身體與健身運動。有吸煙.嗜酒等愛好。
4.老人戶外運動少。太陽光照射少,生成維生素A的能力減低,再加上腎臟功能減低,使維他命D得話化能力也降低。
『叄』 骨質疏鬆症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序言:如果出現了骨質疏鬆,可以選擇用葯物來進行治療,平時一定要注意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進行戶外活動曬太陽,在飲食方面也要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果骨質疏鬆比較嚴重的話,可以選擇針對性的葯物來進行治療。
可以通過葯物來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物理治療綜合性治療是非常合適的,一般綜合性治療有運動療法,物理療法,營養療法,外科療法和葯物療法5種,可以很好的治療骨質疏鬆,但是一定要注意堅持治療,才能夠有效的改善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有一部分的人,因為長期不運動所以才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積極的鍛煉起來,這樣才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對於骨骼的生長發育也會有很好的幫助,平時如果骨質疏鬆的症狀比較嚴重的話,一定要及時的補充鈣質,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可以選擇用葯物來進行治療。
『肆』 骨質疏鬆怎麼辦
鎂與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個嚴重的進行性的骨代謝疾病,是一個多因子疾病,是總老年人特別是絕經後婦女的常見病。人們比較了解的是缺鈣可以引起,不該可防治骨質疏鬆,很少知道和鈣一樣重要形成和防治均有關系,鎂缺乏也是形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骨質疏鬆不只是鈣缺乏,當人們近視鈣不足時,稱骨軟化病,骨質疏鬆是缺鈣也缺鎂、硼、鋅、銅、硅等礦質以及骨成分,如膠原質。這里僅對鎂與骨質疏鬆相關問題做一簡述。
鎂是組成骨的主要成分,人體60%的鎂存在骨內,當攝入不足,則從骨中釋出鎂,促進骨、牙齒及細胞的形成,鎂是正常骨的細胞間質形成的,鎂在骨的礦質代謝中有關鍵的調節作用,與鈣調激素亦有關系,鎂不足可刺激甲狀旁腺素(PTH)分泌,促進骨吸收。鎂對PTH靶組織的敏感性以及激活維生素D代謝是基本的。鎂是幫助、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元素,鎂缺乏則可改變鈣的代謝及鈣調激素,補充鎂可改善骨礦質密度。
一、鎂是促進鈣吸收的關鍵
1、 鎂是維生素D羥化成為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所必須的:補鈣的關鍵在吸收,鈣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人們比較熟悉的是維生素D可幫助腸道吸收鈣,然而,如果沒有足夠的鎂,逼近增加維生素D 的需要量,而且可造成維生素D不應性。已知維生素D需要肝臟中的25-羥化酶和腎臟中的1α-羥化酶羥化後形成1,25(OH)2D3才具生物活性,而這羥化過程需要鎂來促進的,鎂缺乏可產生維生素D抵抗綜合征,第1,25(OH)2D3以及PTH和維生素D產生靶器官抵抗,由此可能導致鈣吸收不良、低鈣血症,這些鎂缺乏的相關負效應,可能損傷骨的成長及礦化,從而降低鈣的質地,強度以及骨密度。
2、 鎂可調節PTH和降鈣素的平衡:已知PTH和降鈣素能調節鈣在骨、軟組織、血液的水平,當組織、血液中缺鈣時PTH分泌,使鈣從骨中釋出,使骨質鈣減少,從骨釋出的鈣為幾百分之一,即可使血鈣較正常值高得多,高鈣進入血液,沉積到各個器官組織上,而形成相關疾病,如沉積在骨,則形成骨質增生,沉積在關節周圍則形成關節炎,如沉積在血管壁則形成血管壁鈣化,促進動脈硬化,鎂抑制PTH,並刺激降鈣素,幫助鈣進入骨,預防骨質疏鬆,當血鈣高時,降鈣素可使血鈣移入骨質內,並保持它,足夠的鎂是調節這種平衡的重要礦物質元素。
3、 鎂缺乏則鈣吸收不良:沒有足夠的鎂,鈣不能充分吸收,「國際臨床綜述」報道:給志願者服低鎂飲食而補鈣和維生素D者,除缺鎂外,雖補充了鈣,除一例外均缺鈣,當給他們靜脈輸鈣,他們的血鈣可升高,當停止輸鈣後,血鈣很快下降,然而當給鎂,雖未另外補鈣,不僅血鎂升高,血鈣也會升高並穩定。
缺鎂引起低鈣血症,,是由於鈣吸收不良,鎂缺乏的人成為難治性低鈣血症,可能由於靶器官(骨與腎)對PTH的抵抗以及由於維生素D不能形成活性代謝,補鎂治療可恢復對維生素D及PTH的反應性,糾正低鈣學症,故認為鎂是鈣的吸收關鍵。
二、鎂可以防止組織細胞鈣化
1、 鎂是天然的鈣拮抗劑:這主要是阻值鈣進入組織細胞,因為鈣在細胞內外有一定比例,細胞內鈣為細胞外的萬分之一。如果細胞內鈣升高,細胞失去活力,細胞功能便會失常,而引起相關疾病,鎂可以調節細胞內外的鈣水平,細胞外及膜鎂在控制鈣的攝入、含量、結合以及重新分布中有重要作用,低鎂時增強鈣內向流,高鎂時阻滯鈣內向流。實驗證明,鎂缺乏時伴細胞內鈣增高,不能通過鎂依賴性鈣-ATP鎂的活性,從細胞內擠出鈣,結果引起細胞的能量庫線粒體及其他組織細胞鈣化,故鎂與鈣必須平衡,補鈣時也應該補鎂,防止低鎂高鈣。
2、 鈣/鎂比值高的危害性:「鈣和鎂在你細胞中的比率是人的生命化學年齡」,如注意補鈣不補鎂,可使細胞「自殺」,鈣化的形成是依賴你的機體生物化學狀態。另外,大量補鈣可能引起高鈣尿症、腎結石以及鈣、鎂比例失去平衡,同時補鎂減少這種危險並改善礦化。
3、 早在1940年既已表明,鎂有抗凝作用,已知鈣在凝血過程中有一定作用,如果鈣鎂之比增高,則增加血凝和血栓症的危險性,在用雌激素和鈣治療骨質疏鬆時,鎂需要量增加,因為雌激素增加血管內凝血,促進血栓形成,鎂拮抗鈣,並增強纖維蛋白的溶解。血小板集聚需要鈣鎂,但有較大的鈣依賴性,血小板解聚和維持形態需要鎂,集聚的血小板釋放血清素,引起血管收縮,鈣加強血清素從血小板中的釋放,而鎂是抑制血清素的釋放,鎂也抑制血清素引起的血管、肌肉收縮。試驗證實:鎂可對抗動脈硬化斑塊的血栓形成以及對抗動脈痙攣的相關的微血栓形成。
三、鎂缺乏可引起骨質疏鬆
1、 骨質疏鬆病人骨鎂、血鎂降低,有證據表明,絕經後的婦女為低鎂伴態,鎂負荷實驗時明顯的鎂滯留。婦女晚期的骨質疏鬆是「慢性鎂缺乏的骨骼表現」。20例晚期骨質疏鬆中有12例小梁骨鎂降低及骨結晶異常,在絕經期骨質疏鬆、老年骨質疏鬆、酒精性骨質疏鬆以及糖尿病病人發生的(繼發性)o也是與缺鎂有關。已知老年人鎂攝入及吸收均低。糖尿病患者多尿,排鎂增多,引起鎂缺乏,胰島素是有利於細胞攝取鎂的,胰島素的慢性缺損可減少組織鎂,包括骨鎂,糖尿病患者已測到骨鎂及細胞鎂降低,故骨質疏鬆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Cohen等對人的骨客及股骨上部骨鎂檢測,觀察到在骨質疏鬆和糖尿病患者的骨鎂明顯降低10%,在嗜酒者骨鎂降低18%,骨質疏鬆患者鎂負荷實驗鎂滯留較多。
2、 實驗鎂缺乏引起骨丟失:美國專家Seelig在鎂的專注中敘述了早年學者對鎂與骨的關系的研究,實驗鎂缺乏可使骨質減少,骨變窄,脛骨變薄,鎂缺乏可使骨膠原及骨鹼性磷酸酶降低。鎂缺乏可引發骨質增生、骨膜瘤、骨質溶解,補鎂後消失。
近年來Rude指出:鎂缺乏普遍合並骨質疏鬆,鎂缺乏引起低鈣血症、引起PTH分泌受損以及終末器官對PTH作用的抵抗,血清1,25(OH)2D3 水平降低。這兩種激素缺乏可影響骨形成;另外,鎂缺乏也引起免疫球蛋白降低,實驗急性鎂缺乏的鼠,隨著炎性細胞因子升高,P物質快速上升,這些細胞因子有助於破骨細胞骨吸收增加,並可解釋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解偶聯。
四、補充鎂對骨質疏鬆的效應
1、 鎂劑治療骨質疏鬆症:鎂在許多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沒能激活造骨細胞,增加骨礦化,以及增強靶組織對PTH和1,25(OH)2D3的敏感性。
2、 補鎂抑制骨轉換。作者對12例年輕人付Mg15mmol/d,攝入後兩小時檢查。結果:骨形成的生化指標即骨鈣素下降15%,PICP下降20%,ICTP下降30%,血清PICP及骨鈣素與血清水平有明顯相關,即補鎂有抑制骨轉換的可能性,而減少骨質丟失,可增加骨峰值,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利。
3、 實驗補鎂的效應:Stanley等給雞補鎂,激活了骨焦磷酸酶的活性,兔的反應類似與雞,補鎂降低骨骼鈣化並成熟。鼠補鎂後明細降低骨灰重。補鎂後對骨骼的效應因不同種族而不同,在同意模型下,患維生素D缺乏症的低磷酸鹽的鼠以及骨骼缺鎂的情況下較為有益,可能是由於增加了PTH反應,或是鎂對骨骼系統的直接效應。
綜上,缺鎂和缺鈣同樣,都是引起骨質疏鬆因素,鎂是幫助鈣吸收的關鍵,鎂是維生素D羥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所必需的,鎂缺乏可產生維生素D低抵抗綜合症,補充鎂可預防骨丟失,增加骨密度,抑制骨轉換,治療骨質疏鬆不僅要補鈣,而且還應同時補鎂。
『伍』 骨質疏鬆要怎麼樣治療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主要為運動療法、營養療法以及葯物療法,同時還應預防摔倒。運動療法主要是鼓勵患者多活動,適當的活動能夠使人體的鈣量增加,降低骨量丟失的速度,利於骨量的維持,可緩解臨床症狀。營養療法主要是攝入足夠的鈣元素以及維生素D,可緩解和防止骨質疏鬆。葯物治療方面可服用降鈣素阻止骨量吸收。
『陸』 骨質疏鬆怎麼治療
骨質疏鬆的最佳治療方法是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一、改變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當增加營養,多曬太陽,多運動,戒煙戒酒等;二、基礎治療:補充鈣、維生素D等;三、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骨質疏鬆的葯物進行治療;四、康復治療等。骨質疏鬆症的鍛煉方法如下,可進行慢跑、行走、打太極拳、瑜伽等運動。
『柒』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包括:
1、服用鈣劑:需要補充維生素D,來促進鈣的吸收;
2、運動療法。
3、食物療法:正常人每天需鈣10毫克/千克體重,骨質疏鬆者每天需鈣17毫克/千克體重,以維持鈣平衡,可從飲食中補充,如雞湯、排滑湯、牛奶、蝦皮、豆腐、青菜等均為富含鈣食物,也可使用鈣片,每晚睡前服鈣1次。
tips: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
『捌』 骨質疏鬆怎樣治療
出現骨質疏鬆想要治療首先需要進行日常護理,因為通過日常護理可以有效的治療骨質疏鬆。通常我們需要合理的飲食,以確保足夠的營養和避免高鹽飲食。並根據個人情況,適度運動,避免酗酒等不良方式。如果症狀需要使用抑制骨吸收和促進成骨的葯物,骨質疏鬆症可以預防和治療。
【拓展資料】一、骨質疏鬆症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
二、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鬆(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後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指老人70歲後發生的骨質疏鬆;而特發性骨質疏鬆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三、糖尿病(1型、2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庫欣綜合征、性腺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垂體泌乳素瘤、腺垂體功能減退症等。
四、微創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後凸成形術是脊柱微創治療的新進展之一,適用於新鮮不伴脊髓或神經根症狀、疼痛嚴重的椎體壓縮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五、粉碎性骨折的治療老年人骨質疏鬆性橈尺骨遠端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關節面,骨折癒合後易殘留畸形,常造成腕關節和手指功能障礙。治療方法一般採用手法復位,可用夾板或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對於少數不穩定的骨折可考慮手術處理。
六、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葯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