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靜脈輸液配置常用什麼方法

靜脈輸液配置常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08 09:24:44

① 靜脈輸液的目的、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是什麼

靜脈輸液的目的與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復習。
1.靜脈輸液的原理及目的
(1)原理: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葯物由靜脈輸入人體內。
(2)目的:①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②補充營養,供給熱量。③輸入葯物,治療疾病。④增加循環血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⑤輸入脫水葯,降低顱內壓,利尿消腫。
2.常用溶液
(1)晶體溶液:特點為分子小,在血管存留時間短。常用溶液為:①葡萄糖溶液(供給水分和熱能):5%和10%葡萄糖溶液。②等滲電解質溶液(供給水分和電解質):0.9%氯化鈉、5%葡萄糖氯化鈉、復方氯化鈉溶液等。③鹼性溶液(糾正酸中毒,調節酸鹼平衡):5%碳酸氫鈉、11.2%乳酸鈉溶液。④高滲溶液(迅速提高血漿滲透壓,利尿脫水):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
(2)膠體溶液:特點為分子大,在血液存留時間長,能有效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常用溶液有:①右旋糖酐——中分子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低分子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②代血漿【有羥乙基澱粉(706)、氧化聚明膠、聚維酮】:增加血漿滲透壓及循環血量,用於大出血時急用。③濃縮白蛋白注射液——提高膠體滲透壓,補充蛋白,減輕水腫。④水解蛋白注射液——補充蛋白質,糾正低蛋白血症,促進組織修復。
(3)靜脈營養液:有復方氨基酸、脂肪乳,可提供熱量,維持正氮平衡,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3.方法
(1)周圍靜脈輸液法:常用上肢靜脈、下肢靜脈、頭皮靜脈。常用的上肢淺靜脈有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及手背靜脈網,手背靜脈網是成人患者輸液時頭皮針穿刺的首選部位: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及頭靜脈是採集血標本、靜脈推注葯液的常用穿刺部位。常用的下肢淺靜脈有大隱靜脈、小隱靜脈和足背靜脈網,足背靜脈網可作為小兒靜脈輸液的常用部位,但成人不主張使用,因下肢靜脈有靜脈瓣,容易形成血栓。頭皮靜脈是小兒靜脈輸液的常用部位,有顳淺靜脈、額靜脈、枕靜脈和耳後靜脈等。
①密閉式輸液法:最常用的輸液法。
②靜脈留置針輸液法:用於需長期輸液和靜脈穿刺困難的病人。要點: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扎止血帶;穿刺後,套管送入靜脈,抽出引導針;旋緊靜脈帽,將輸液針頭插入靜脈帽即可輸液。輸液畢用0.4%枸櫞酸鈉生理鹽水1~2ml或肝素稀釋液正壓封管。連續輸液超過24小時應每日更換輸液器。留置針一般保留3~5天,最多不超過7天。
(2)中心靜脈輸液法:中心靜脈是指距離心臟較近的大靜脈,用於需長期輸液和靜脈穿刺困難的病人;周圍循環衰竭的危重病人,測量中心靜脈壓;長期輸入高濃度、刺激性強葯物或靜脈靜養的病人。常用頸外靜脈——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1/3處,頸外靜脈外緣為穿刺點,即鎖骨下靜脈——胸鎖乳突肌外緣與鎖骨上緣所形成的夾角平分線上,距頂點0.5~1cm處為穿刺點。
4.注意事項
(1)流速和輸液所用時間的計算
滴數(滴/分)=【液體總量(ml)×滴系數(/ml)】/輸液所用時間(分)
輸液所用時間(分)=【液體總量(m1)×滴系數(滴/ml)】/滴數(滴/分)
滴系數:指每毫升溶液的滴數,不同口徑、不同廠家的可不同,輸液器可有10滴/ml、15滴/ml、20滴/ml、50滴/ml等幾種滴系數,最常見的是15滴/ml。
(2)根據病人年齡、病情、葯物性質調節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兒童、老年人20~40滴/分,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病者速度宜慢,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快,高滲溶液、含鉀葯物、升壓葯物速度宜慢。
(3)需嚴格控制輸入液量時,如輸入某些升壓葯、抗心律失常葯物時,可使用輸液泵。常用於危重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療及搶救。
(4)輸液後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項:不可隨意調節滴速,注意保護輸液部位,及時觀察滴速變化、局部有無腫脹和疼痛、針頭有無脫出、固定是否牢固、有無全身不適等。
(5)連續輸液超24小時應每曰更換輸液器;防止交叉感染,應做到「一人一巾一帶」;靜脈留置針一般保留3~5天,最多不超過7天。

② 知道怎麼輸液嗎

(一)周圍靜脈輸液常用部位同靜脈注射法。頭部淺靜脈適用於小兒,也用於成人。 1.密閉式輸液法利用原裝密閉瓶插管輸液的方法,其操作簡便,污染機會少,廣泛用於臨床。 (1)按治療本,帶輸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釋輸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選擇合適的靜脈,調節輸液架高度,囑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據醫囑備葯,擦去瓶上灰塵,檢查瓶口有無松動、破裂現象,認真核對葯名、濃度、劑量和有效期,在光線充足條件下檢查葯液的質量,將瓶上下搖動,採用直立-倒置「Z」字型檢查,每瓶對光檢查時間不少於10秒鍾,如發現有絮狀物、沉澱、變色等均不得輸用。取下輸液瓶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檢查輸液器的有效期和無菌狀態,備齊其餘用物攜至床旁。 (3)操作前認真做好查對,協助病人擺體位,放妥止血帶(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療巾、止血帶每人「一巾一條」),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內需加葯時則應在治療室進行,加入其他葯液應搖勻(注意葯物配伍禁忌),在瓶簽上註明床號,所加葯物名稱、劑量、。將輸液管的針頭和通氣管針頭去掉針帽,同時插入瓶塞至針頭根部,通氣管另一端固定在網袋上。 (4)將輸液瓶倒掛在輸液架上,用手擠壓點滴管,然後松開,使葯液進入點滴管的1/2為止,排氣後將調節器置於緊貼茂菲氏管下端夾緊,以便穿刺時易見回血。 (5)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扎止血帶,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7)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葯物性質調節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鍾60-80滴,兒童每分鍾30-40滴,對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患輸入速度宜慢;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適當加快,當輸入高滲水、含鉀葯物、升壓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對,交待注意事項,護士消毒雙手後,方可為下一位病人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應定時巡視病人,隨時觀察反應及滴速。如為繼續輸液,原則上輸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備過早造成葯物污染,或降低葯效,應及時更換輸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常規消毒瓶塞後,掛於輸液架上,從第一瓶內拔出通氣針頭與輸液管瓶針,分別插入瓶內,待輸液暢通方可離開病人,若輸兩瓶以上液體,而溶液間又無配伍禁忌者,可採用連續滴入法,兩瓶間用短管相連,短管兩端連接針頭,插入兩個相連的瓶塞內,在遠端輸液瓶內插入通氣管(圖12-5)。 (9)輸液過程中,需臨時加入少量葯物,應先按注射法抽吸葯物,常規消毒輸液瓶塞後,將葯液注入瓶中並搖勻,再按葯物性質調節輸液速度。 (10)輸液完畢,夾緊調節器,除去膠布,利用敷蓋針眼的紗布按壓穿刺點上方,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片刻(其他部位拔針後應按壓片刻),整理病床單元,整理用物,歸還原處。 2.開放輸液法此法能靈活變換輸液種類及數量,隨時按需要加入各種葯物,危重搶救、手術病人及病兒常採用此法,但易污染,故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要求。 (1)同密閉式輸液(1)、(2)。 (2)除去溶液瓶的鋁蓋,消毒瓶塞及瓶頸,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用無菌鉗翻轉瓶塞,再次消毒,拔出瓶塞,輕放在瓶口上。 (3)打開輸液包一手持輸液瓶,將其底部橡膠管折疊,將接管夾於指縫中。另一手持溶液瓶,按無菌溶液倒出法,倒入30-50ml溶液沖洗輸液瓶和橡膠管,以減少輸液反應。將液體排入彎盤(輸液器接頭應距彎盤15cm左右),再向輸液瓶內倒入所需溶液(溶液瓶不要緊貼輸液瓶口,倒液速度要均勻,防液體外濺,蓋好瓶蓋,掛好輸液瓶,排盡管內空氣,待茂菲氏滴管液面為1/2時,用止血鉗夾緊橡膠管,將玻璃接管與帶保護套的針頭相接備用。 (4)按要求常規消毒皮膚,扎緊止血帶,囑病人握拳,再次檢查。排盡針頭內空氣,穿刺成功後固定方法與密閉式輸液相同。 (5)如需向輸液瓶中加入少量葯液時,應先將葯液抽吸在注射器內,再取下針頭,打開瓶蓋,在距瓶口1cm處注入葯液,蓋好瓶蓋,輕搖輸液瓶,使葯液混勻,酌情按葯液性質調節滴速。如需加入大量液體時,可將無菌溶液直接倒入瓶中。如需迅速發揮葯物作用時,可以通過調節孔注入(夾緊上段橡膠管,開放調節孔,將葯液注入後關閉調節孔,松開上段膠管)。 3.靜脈留置針頭適用於長期靜脈輸液,年老、衰竭、血管穿刺困難者。由針頭部與肝素帽兩部分組成。 針頭部:為軟硅膠導管後接硬塑回血室部,內有不銹鋼絲導針,導針尖部突出軟硅膠導管針頭部。 肝素部: 前端有硬塑活塞,後端橡膠帽封閉。肝素帽內腔有一中空管道,可容肝素。 操作方法如下 (1)按靜脈輸液法准備輸液器,靜脈留置針及其它用物攜至床旁。 (2)按密閉輸液法操作(1)-(5)。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4)右手取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成40度角進行靜脈穿刺,當回血室內見第一次回血後,隨即調節留置針使之呈10度角,將導管向靜脈內推進0.5~1cm,確保導管進入靜脈中,即可見第二次回血入導管。 (5)松開止血帶,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導管的中樞部,以小指緊壓遠離留置針的靜脈,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7)常規消毒肝素帽橡膠塞部,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針頭(排盡管內氣體)插入肝素帽內。固定留置針,調節滴速,即行持續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 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③ 靜脈輸液的常用溶液-2020醫療衛生護理知識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操作之一,每位護士在成長為資深護士的過程中少不了對靜脈輸液的不斷學習。可大家真的知道什麼時候適合輸什麼樣的溶液嗎?接下來, 天津衛生人才網 專家就幫大家整理了靜脈輸液常用溶液的相關知識點。

學習靜脈輸液,首先要知道靜脈輸液的概念和原理。靜脈輸液是將大量無菌溶液或葯物直接輸入靜脈的一種治療方法。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形成的輸液系統內壓高於人體靜脈壓,所以靜脈輸液以此原理將液體輸入靜脈內。在靜脈輸液期間,護士的主要職責是遵醫囑建立靜脈通道,監測輸液過程以及輸液完畢的處理。

要更好的學習靜脈輸液,我們要知道靜脈輸液的常用溶液都有哪些

1.晶體溶液:晶體溶液分子量小,對維持細胞內水分的相對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糾正體液電解質平衡失調。常用的晶體溶液包括:

(1)葡萄糖溶液:用於補充水分及熱量,減少蛋白質消耗,防止酮體產生。葡萄糖進入人體後,迅速分解,一般不產生高滲作用,也不引起利尿作用。臨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滲電解質溶液:用於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維持體液滲透壓平衡。常用的等滲電解質溶液包括0.9%氯化鈉溶液、復方氯化鈉溶液(林格氏等滲溶液)和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3)鹼性溶液:用於糾正酸中毒,調節酸鹼平衡失調。常用的鹼性溶液包括:4%和1.4%的碳酸氫鈉溶液、乳酸鈉溶液。但值得注意的是,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碳酸氫鈉溶液。而休克、肝功能不全,右心衰竭的病人或者新生兒不宜使用乳酸鈉溶液。

(4)高滲溶液:用於利尿脫水,可短時間回收組織水分進入血管,消除水腫,並可降低顱內壓。臨床上常用的高滲溶液有20%甘露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

2.膠體溶液:膠體溶液分子量大,能有效維持血漿滲透壓,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提高血壓。臨床上常用的膠體溶液包括:

(1)右旋糖酐溶液:常用溶液有中分子右旋糖酐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兩種。中分子右旋糖酐有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和擴充血容量的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2)代血漿:作用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其擴容效果良好,輸入後可使循環血量和心排出量顯著增加。

(3)血液製品:輸入後能提高膠體滲透壓,增加循環血容量,補充蛋白質和抗體,有助於組織修復和提高機體免疫力。常用的血液製品有5%清蛋白和血漿蛋白等。

3.靜脈高營養液:高營養液能提供熱量,補充蛋白質並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高濃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適用於營養攝入不足或不能經消化道供給營養的患者。常用的高營養液包括復方氨基酸,脂肪乳等。

關於輸液原則,輸入溶液的種類和量應根據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的程度來確定。通常遵循“先晶後膠”、“先鹽後糖”、“寧酸勿鹼”的原則。輸液過程中應嚴格掌控輸液滴速,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並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④ 醫院給病人輸液或靜脈注射時常用什麼濃度的生理鹽水或多少的葡萄糖溶液

生理鹽水是純凈水與NACL配置的0.9%的鹽水

是根據人體鹽水的濃度配置的

可以喝也可以注射

生理鹽水能夠避免細胞破裂,它的滲透壓和細胞外的一樣

所以不會讓細胞脫水或者過度吸水,所以各種醫療操作中需要用液體的地方很多都用它
葡萄糖溶液濃度是5%的葯理作用:能補充體內水分和糖分,具有補充體液、供給能量、補充血糖、強心利尿、解毒等作用。
適應症:其5%溶液為等滲液,用於各種急性中毒,以促進毒物排泄;10%~50%為高溶液,用於低血糖症、營養不良,或用於心力衰竭、腦水腫、肺水腫等的治療。
我抄的別人的,希望對你有用。

⑤ 護理基礎學靜脈輸液輸血簡介

1.常用靜脈輸液的目的是什麼?

答: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液體,目的是:補充水和電解質,維持酸鹼平衡。補充營養,供給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輸入葯物,控制感染,治療疾病。增加血容量,維持血壓,改善微循環。

2.靜脈輸液常用溶液有哪幾類?

答:靜脈輸液常用溶液有4類:晶體溶液、膠體溶液、利尿溶液和非腸道高營養液。

3.靜脈輸液晶體溶液包括哪幾類溶液?舉例說明。

答: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鹼性溶液:5%碳酸氫鈉、11.2%乳酸鈉溶液;

等滲電解質溶液:0.9%氯化鈉溶液、復方氯化鈉溶液;高滲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0%-50%葡萄糖溶液。

4.靜脈輸液膠體溶液包括哪幾類?舉例說明。

答:右旋糖酐:中分子有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氧化聚明膠、聚乙稀吡咯酮;血漿製品:5%白蛋白、血漿蛋白。

5.頸外靜脈輸液的適應症是什麼?

答:頸外靜脈輸液適用於:1)長期輸液、周圍神經不宜穿刺者2)長期靜脈內滴注高濃度或有刺激性的葯物,或行靜脈內高營養療法3)周圍循環衰竭的危重處於病人用來測量中心靜脈壓。

6.靜脈輸液中點滴系數的概念什麼?

答:點滴系數的概念是指每毫升溶液的底數。目前臨床常用靜脈輸液中點滴數是20。

7.洗胃並發證有哪些?

答:急性胃擴張、胃穿孔、大量低滲液洗胃致水中毒、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昏迷病人誤吸或過量胃內液體返流致窒息、迷走神經興奮致反射性心臟驟停。

8.加強臨床護理,重點從哪幾個方面做起?

答:(1)眼睛護理;(2)口腔護理;(3)皮膚護理。

9.靜脈輸液的途徑及方法有哪些?

答:靜脈輸液途徑有周圍靜脈輸液、頸外靜脈輸液、鎖骨下靜脈輸液、靜脈切開輸液。方法有開放式輸液法和密閉式輸液法。

10.靜脈切開的適應症是哪些?

答:靜脈切開適用於搶救嚴重失血、休克、中毒和感染,而周圍靜脈穿刺困難和失敗的病人,爭取搶救時機,保證輸液通暢。

11.靜脈切開常選擇哪些部位?

答:表淺靜脈切開常選則足踝部大隱靜脈,它位於下肢內踝隆突的前上方1厘米的地方。

12.靜脈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是什麼?

答:靜脈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是針頭滑出血管外、針頭、面緊貼血管壁、壓力過低、靜脈痙攣。

13.常見的樹葉反應有哪些?

答:常見的輸液反應有發熱、急性肺水腫、靜脈炎、空氣栓塞。

14.驚醒肺水腫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答:急性肺水腫的常見原因是由於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引起再是病人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見於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15.輸液反應中急性肺水腫的應急預案是什麼?

答:1)在輸液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人情況,老人、兒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其要注意滴注速度和輸液量。

2)出現症狀,立即停止輸液並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病情允許時病人可取端坐位,雙腿下垂,減輕心臟負荷負擔。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

3)給與高流量氧氣吸入,以提高肺泡內氧分壓,改善低氧血症。

4)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葯物,以舒張周圍血管,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緊張情緒。

16.急性肺水腫的症狀是什麼?

答:級心法肺水腫的症狀是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慈寧宮口,鼻湧出,聽診肺部布滿濕羅音,心率快節律不齊。

17.靜脈輸液中空氣栓塞的原因是什麼?

答:原因是輸液導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鏈接不緊,有漏氣;再是給予加壓輸液、輸血時無人守護,液體輸完未及時更換葯液或拔針。

18.發生空氣栓塞的血液動力學原理是什麼?

答:發生空氣栓塞是由於進入靜脈的空氣形成氣栓,隨血流首先被帶到右心房,然後進入右心室,如空氣量少,則被右心室隨血液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小動脈內,最後經毛細血管吸收,損害小;如空氣量大,空氣在偶心事阻塞肺動脈入口,使特別血液不能進入費內,氣體交換發生障礙,引起機體嚴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19.空氣栓塞的症狀是什麼?

答:病人可感到異常不適或胸骨後疼痛,隨之出現呼吸困難和嚴重發紺,有瀕死感,聽診心前區聞及響亮的、持續的水泡聲,心電圖呈現心肌缺血和機型肺源性心臟病的改變。

20.空氣栓塞的應急預案什麼?

答: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器的質量,排盡輸液導管內的空氣。

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輸液中及時更換輸液瓶;輸液完畢及時拔針;加壓輸液時應有專人守護。

發生栓塞立即讓病人取左側卧位並頭低腳高,以便氣體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開動脈入口,隨著心臟舒縮,將空氣混成泡沫被吸收;同時搞流量氧氣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嚴密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對症處理。

21.輸液微粒污染的概念什麼?

答:輸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輸液過程中,將樹葉微粒帶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的過程。

22.血液製品包含多少種類?及其特點。

答:血液製品分成:全血、成分血、其他血液製品。

全血分為:1)新鮮血、庫存三天以內的血,特點是基本上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成分2)庫存血:僅保留了紅細胞及血漿蛋白,在4度的冰箱中冷藏可保存2-3周。

成分血分為:血漿、紅細胞濃縮懸液、血小板濃縮懸液,各種凝血制劑,其他血液製品分為:白蛋白液、纖維蛋白原、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劑。

23.成分血具有哪些特點?

答:成分血具有4個有點:1)純度高,體積小,比全血療效好,副反應少。2)成分血穩定性好,便於保存和運輸3)成分血比全血含鉀、氨、和枸櫞酸鹽都低,故更適合心、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4)成分血一血多用,達到節約用血、有針對性使用的目的。

24.交叉相容實驗的概念是什麼?

答:為了保證輸血安全,即使是同型血在輸血前應作交叉相容實驗。將供血者的血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再將供血者的血清與受血者的'血者的血細胞作交叉相容實驗,雙向均無凝集是方可輸入。臨床上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25.靜脈輸血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答:臨床意義是1)補充血容量,改善循環能力2)z增加血紅蛋白,促進攜氧功能。3)輸入新鮮血可以補充抗體,增加機體抵抗力。4)增加蛋白質,糾正低蛋白血症。5)輸入新鮮血可以補充凝血因子。6)輸入可以興奮骨髓及網狀內皮系統,增強造血功能。

26.輸血前應做好哪些准備工作?

答:1)採集血樣進行血型鑒定,交叉配合實驗

2)病房護士與血庫人員共同做好三查、八對。「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和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八對」即對姓名、床號、住院號、和血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和劑量。查給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號、血量、交叉配合試驗結果。

3)血液要現取現用,一般在取回30分鍾內進行,以免放置時間過長,取血過程中避免震盪,以免紅細胞破壞。

4)輸血前,須與另一護士再次進行核對,確定無誤後方可輸入。

27.安全用血中三查、八對的內容是什麼?

答: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和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八對:即對姓名、姓名、床號、住院號、血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和劑量。

28.輸兩袋血之前時如何處理?

答:每兩袋血之前用生理鹽水沖洗後再換一袋。

29.輸血發熱反應的原因是什麼?

答:1)致熱源:保養液、輸血用具被致熱源污染。

2)違反無菌操作原則,造成污染。

3)多次輸血後,受血者血液中產生抗體而引起發熱。

30.發生溶血反應的原因是什麼?

答:1)輸入異型血;2)輸血前紅細胞已破壞;3)RH因子所致溶血。

31.發生溶血反應後,余血如何處理?

答:立即將余血連同輸血器送血庫,必要時重新採集血樣進行血型鑒定和交叉配合試驗。

32.常見的輸血反應有多少種?

答:常見的輸血反應有:發熱反應、過敏反應、溶血反應、大量輸血後反應。

33.輸血出現發熱反應如何處理?

答:1)暫停輸入血液,給與生理鹽水滴注,維持靜脈通路

2)對症處理,如病人畏寒、寒戰時給予保暖,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用葯物降溫。

34.輸血出現過敏反應如何處理?

答:1)輕者減慢輸液速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嚴重者立即停止輸血。

2)出現呼吸困難,給予氧氣吸入;喉頭水腫嚴重者立即行氣管切開;出現過敏性休克時,給予抗休克治療。

3)根據醫囑給予0.1%鹽酸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用抗過敏葯物治療。

35.溶血反應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答:溶血反應的臨床變現時惡心、嘔吐、面部潮紅、胸腰背部劇烈疼痛、四肢麻木、高熱、寒戰、血紅蛋白尿,嚴重者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36.溶血反應的臨床病理變現是什麼?

答:第一階段:大量紅細胞凝集成團,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頭脹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劇烈疼痛和胸悶。第二階段:由於凝集的紅細胞發生溶解,大量血紅蛋白散布到血漿中,可出現黃疸和血紅蛋白尿,同時伴有寒戰、高熱、急促和血壓下降等症狀。第三階段由於大量血紅蛋白從血漿中進入腎小管,遇到酸性物體變成結晶體,致使腎小管阻塞;又因血紅蛋白的分解物產使腎小管內皮細胞缺血、缺氧而壞死脫落也可導致腎小管阻塞,病人出現少尿、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37.溶血反應的概念是什麼?分為幾種?

答:溶血反應的概念是指輸入的紅細胞或受血者的紅細胞發生異常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分為兩種:血管內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38.溶血反應的應急預案是什麼?

答:1)立即停止輸血並通知醫生,保留血瓶。必要時重新採集血樣進行血型鑒定和交叉配合試驗結果,安慰病人緩解恐懼和焦慮。2)維持靜脈通路,以備搶救時用葯。3)口服或靜脈滴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防止腎血管痙攣,保護腎臟。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認真記錄護理記錄單,對無尿或少尿,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護理,出現休克症狀時立即配合抗休克治療。

39.大量輸血後反應包含哪些反應?

答:大量輸血後反應包含循環負荷過重、初學傾向、枸櫞酸中毒反應。

40自體輸血有幾種形式?

答:共有三種。術前漁村自體血、術前稀釋血液回輸、術中失血回輸。

41.急性肺水腫病人乙醇濕化氧氣的原理是什麼?

答:急性肺水腫病人用20%-30%乙醇濕化氧氣,可以降低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使泡沫破裂彌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症狀。

42.中樞性嘔吐的特徵是什麼?常見於哪些疾病?

答:特徵為不伴隨惡心,嘔吐呈噴射狀,常見於腦水腫、腦出血、腦炎、腦膜炎等顱內壓升高的病人。

43.消化道疾病所致嘔吐的特徵是什麼?

答:其特點與進食時間有關,發生時間有規律性,嘔吐物中可發現治病菌且嘔吐後可緩解不適感。

44.如何判斷嘔吐物的形狀?

答:一般嘔吐物含有消化液及食物,偶爾有嘔吐寄生蟲者幽門梗阻時,嘔吐物常為宿食;高位小腸梗阻者,嘔吐物常伴膽汁;霍亂、副霍亂病人的嘔吐物為米泔水樣。

45.什麼是一時障礙?分為幾種?

答:是指個體對外界環境刺激缺乏正常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一般可分為:嗜睡、意識模糊、昏睡、昏迷。昏迷時最嚴重的意識障礙按其程度可分為淺昏迷和深昏迷。

46.對意識狀態如何觀察?

答:對意識狀態的觀察,應根據病人的語言反應,了解其思維、反應、情緒活動、定向力等,必要時觀察瞳孔對光反應、角膜反射、對強刺激(如疼痛)的反應、肢體活動等來判斷其有無意識障礙及其程度。也可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CS),對意識障礙及其程度進行觀察與測定。還應觀察意思障礙伴隨症狀與生命體征、營養。大小便、水和電解質、活動和睡眠。血氣分析值的變化。

47.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CS)有哪些項目?其分值為多少?

答: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運動反應3個項目。總分范圍3~15分,正常為15分,總分低於7分著為淺昏迷,低於3分著為深昏迷。

48.觀察瞳孔要注意什麼?什麼是正常瞳孔?

答:要注意兩側瞳孔的形狀、對稱性、邊緣、大小及對光反應。

49.什麼是正常瞳孔?

答:正常瞳孔呈圓形,兩側等大等園,位置居中,邊緣整齊;在自然光線下,直徑為2~5mm,調節反射兩側相等;對光反應靈敏。並於光亮處瞳孔收縮,昏暗處瞳孔擴大。

50.什麼是瞳孔縮小?常見於那些疾病?

答:病理情況下,瞳孔直徑小於2mm稱為瞳孔縮小,小於1mm為針尖樣瞳孔。雙側瞳孔縮小,常見於有機磷農葯、氯丙嗪、等葯物中毒;單側瞳孔縮小常提示同側小腦幕裂孔疝早期。

⑥ 成人靜脈輸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靜脈輸液的方法:1.周圍靜脈輸液法。常用上肢靜脈、下肢靜脈、頭皮靜脈(小兒)。A.密閉式輸液法,最長用的輸液法。B.開放式輸液法,能靈活變換輸液種類,用於搶救、手術病人及患兒。C.靜脈輸液留置針輸液法:用於需長期輸液和靜脈穿刺困難的病人。要點:在穿刺上方10cm 2.中心靜脈輸液法。

⑦ 靜脈輸液方法

1)按靜脈輸液法准備輸液器,靜脈留置針及其它用物攜至床旁。

(2)按密閉輸液法操作。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4)右手取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成40度角進行靜脈穿刺,當回血室內見第一次回血後,隨即調節留置針使之呈10度角,將導管向靜脈內推進0.5~1cm,確保導管進入靜脈中,即可見第二次回血入導管。

(5)松開止血帶,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導管的中樞部,以小指緊壓遠離留置針的靜脈,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7)常規消毒肝素帽橡膠塞部,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針頭(排盡管內氣體)插入肝素帽內。固定留置針,調節滴速,即行持續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輸液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並發症。輸液器及葯液應絕對無菌,連續輸液超過24小時應更換輸液器。

(3)預防空氣栓塞。輸液時必須排盡管內空氣,防止液體流空;及時更換輸液瓶及添加葯液,輸完後及時拔針。

(4)注意觀察輸液情況。針頭有無滑脫,局部有無腫脹,有無輸液反應。

(5)注意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類葯物應現配現用;青黴素G鈉(鉀)鹽與四環素、紅黴素合用可出現沉澱、混濁、變色,效價降低,輸液中需同時加入四環素、維生素C時應先溶解稀釋四環素,再加入維生素C。

(6)注意保護血管 對長期輸液者可採取:①四肢靜脈從遠端小靜脈開始,手足交替。②穿刺時掌握三個環節;選擇靜脈要准;穿刺要穩;針頭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③輸液中加入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葯物,如紅黴素等,應待穿刺成功後再加葯,宜充分稀釋,輸完葯應再輸入一定量的等滲溶液,以保護靜脈。

⑧ 靜脈輸液的操作流程

靜脈輸液是護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
1
/9
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放置合理。
根據醫囑取葯,核對葯液瓶簽(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檢查液體質量(葯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瓶體有無裂縫,瓶口有無松動),貼輸液卡。
2
/9
配液:將鋁蓋中心部分打開,常規消毒瓶口,按醫囑再次查對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號;抽吸葯液加入所需葯物,瓶口壓瓶貼,再次查對並簽名,無誤後放於治療車上,空安瓿置於盒內。
3
/9
推車至床旁,持執行本對床號、姓名,解釋、詢問需要,囑排便。
持輸液架到床邊調高度60-2000px。
鋪治療巾、扎止血帶、選血管、松止血帶。
4
/9
再次查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質量。打開輸液器,針頭插入液瓶口,關調節夾、掛輸液架上、排氣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處,液面以下皮管內無氣泡、接頭處無液體流出,管道掛滴管處。
5
/9
常規0.5%碘伏棉簽消毒皮膚2 次,直徑8 ㎝,備膠布,在穿刺點上方10-15 ㎝處扎止血帶。
取下輸液管道,再次檢查皮管內有無氣泡,排盡針頭內氣體。
6
/9
囑病人握拳,持針柄與皮膚呈15-30°穿刺,見回血後,將針頭少送少許,松止血帶,松拳、松調節夾,膠布固定,收回治療巾、止血帶。
調節滴數:成人60-80 滴/分,兒童20-30 滴/分,觀察穿刺局部情況,詢問病人感覺。
7
/9
再次查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項。填寫輸液巡迴卡,填寫輸液者姓名於輸液瓶簽上。整理用物歸位、洗手。
8
/9
輸液完畢,啟膠布,反折皮管(或關調節器),快速拔針,壓迫1-2 分鍾至不出血為止,記錄輸液結束時間。
9
/9
整理衣被,詢問病人需要,放下輸液架,提瓶,將輸液架放於妥當位置。
排盡余液,處理輸液器,將輸液器針頭等銳利部分剪下放於銳器盒內,其它部分放於醫用垃圾袋內。洗手。

⑨ 靜脈輸液正確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備齊用物,放置合理。

2、根據醫囑取葯,核對葯液瓶簽(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檢查液體質量(葯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瓶體有無裂縫,瓶口有無松動),貼輸液卡。

3、配液:將鋁蓋中心部分打開,常規消毒瓶口,按醫囑再次查對葯名、濃度、劑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號;抽吸葯液加入所需葯物,瓶口壓瓶貼,再次查對並簽名,無誤後放於治療車上,空安瓿置於盒內。

4、推車至床旁,持執行本對床號、姓名,解釋、詢問需要,囑排便。

5、持輸液架到床邊調高度60-80cm。

6、鋪治療巾、扎止血帶、選血管、松止血帶。

7、再次查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質量。打開輸液器,針頭插入液瓶口,關調節夾、掛輸液架上、排氣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處,液面以下皮管內無氣泡、接頭處無液體流出,管道掛滴管處。

8、常規0.5%碘伏棉簽消毒皮膚2 次,直徑8 ㎝,備膠布,在穿刺點上方10-15 ㎝處扎止血帶。

9、取下輸液管道,再次檢查皮管內有無氣泡,排盡針頭內氣體。

10、囑病人握拳,持針柄與皮膚呈15-30°穿刺,見回血後,將針頭少送少許,松止血帶,松拳、松調節夾,膠布固定,收回治療巾、止血帶。

11、調節滴數:成人60-80 滴/分,兒童20-30 滴/分,觀察穿刺局部情況,詢問病人感覺。

12、再次查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項。

13、填寫輸液巡迴卡,填寫輸液者姓名於輸液瓶簽上。

14、整理用物歸位、洗手。

15、輸液完畢,啟膠布,反折皮管(或關調節器),快速拔針,壓迫1-2 分鍾至不出血為止,記錄輸液結束時間。

16、整理衣被,詢問病人需要,放下輸液架,提瓶,將輸液架放於妥當位置。

17、排盡余液,處理輸液器,將輸液器針頭等銳利部分剪下放於銳器盒內,其它部分放於醫用垃圾袋內。

18、洗手。

閱讀全文

與靜脈輸液配置常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鋼窗安裝方法 瀏覽:123
測排卵什麼方法最准確 瀏覽: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瀏覽:432
青島梅毒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998
臉上汗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60
好的教育方法的視頻 瀏覽:58
快速上枕頭荷葉邊方法 瀏覽:736
手機拍照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4
什麼方法治口臭 瀏覽:173
幼兒美術活動教學方法 瀏覽:126
瑞典輕症治療方法 瀏覽:616
原始股退出計算方法 瀏覽:409
水泵間隙的測量方法 瀏覽:520
材料分析方法視頻 瀏覽:332
杜蘭特真正的訓練方法 瀏覽:319
網上買床安裝方法 瀏覽:784
奶奶教裁剪方法簡單好用 瀏覽:450
老人機簡訊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7
化肥中氮的含量檢測方法視頻 瀏覽:79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