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針應用的注意事項敘述錯誤的是
電針是針灸臨床常用的治療器具之一。在使用電針時,有以下幾方面的注意事項:
第一、一定要採用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電針儀,以避免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斷針等不良反應。
第二、使用電針,要根據患者體質適當使用,如患者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電針刺激,或者對電針刺激懷有極大恐懼,不能接受,則不適用電針進行治療。
第三、電針在調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輸出強度,調節從小到大逐漸進行。在電針使用完畢
2. 針灸跟電針有什麼區別
針灸和電針是有什麼區別的,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各位,要解決這個問題,咱首先得來解釋一下,啥叫針灸,啥叫電針。據專家所說,針灸應該分為針刺和艾灸。而一般大多數人認為的針灸是針刺。就是用針灸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針刺過程中醫生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臨床醫學證明,它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它們的區別在於:電針一定需要針灸針刺入人體穴位後才能起作用,因此電針和針灸都是結合在一起在臨床上用的,電針可以增強針感,增強針灸的治療效果,特別是針對中風,疼痛性疾病,如腰痛,關節痛,針灸結合電針效果更加好。因此現在針灸科大多是針灸和電針一起使用的。也有一些需要調理的疾病,不需要電針,就只是單獨用針灸的方法,這個情況在臨床上也是有的。說白了,針灸是純手法,純人工,電針靠機器,靠電力。
3. 電熱針灸作用是什麼
電熱 針灸 治療儀是利用熱傳導效應使針體傳熱,代替傳統 中醫 的各類溫針(或火針)進行熱導針灸。我精心 收集 了電熱針灸的作用,供大家欣賞學習!
針灸的治療作用
1、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2、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很簡單,也就是將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轉化為平衡狀態,這其實就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針對於 疾病 發生的的機理是不同的,但從總體上卻可以歸納為陰陽失衡。
3、扶正祛邪
所謂的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產生的正氣來去除邪氣。疾病的發生發展到治癒,本來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可以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4.防病 保健 古人雲“家有三年艾,醫生不用來”《 醫學 入門》記載熏臍法“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並且可以“益氣延年”現代實驗也證明,長期刺激關元命門足三里中脘等保健要穴,能夠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電針灸的作用原理
1、電針灸治療儀沒有針灸針刺入機體
外面的電子治療儀沒有針灸針刺入機體,大多是皮膚貼片式的脈沖治療,對淺表的肌肉問題可以有效果,但深部的治療就差強人意了。頸椎的 頭暈 一般為血管受壓,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者局部交感 神經 紊亂,位置一般較深,還是建議針灸。
2、電針灸療法不靠吃葯
電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葯,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3、電針灸療法在臨床邊現
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4、電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
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中醫針灸的原理
1、以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具與艾葉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過刺入或熏灼身體特定部位,以調節人體平衡狀態。
2、“穴”即空隙的意思,長期以來有關人員通過從 穴位 的電生理學特性去探索,發現皮膚上存在某些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位置很吻合。這些“良導點”不但在活人身上可以測到就是在屍體及 動物 身上進行測量也可獲得到,在日常生活中如進食、睡眠、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氣溫等外界環境改變以及精神心理狀態發生變化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良導點”的電阻值。
3、電位最高的皮下電場區是神經主幹和神經末梢經過的地方,是人類和動物身體中電勢能最高的地方,這部分破壞或者壞死以及外力破壞及阻礙,都會引起麻、脹、癢、痛、酸等表現、甚至會產生組織、器官、循環和心腦不適、還可導致殘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如用最弱電流刺激肌膚某些部位後發現被刺激的肌肉會產生收縮,且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及伴有放射痛的特點,這些能誘發肌肉收縮的體表部位叫運動點。
電針灸治療的作用
外面的電子治療儀沒有針灸針刺入機體,大多是皮膚貼片式的脈沖治療,對淺表的肌肉問題可以有效果,但深部的治療就差強人意了。頸椎的頭暈一般為血管受壓,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者局部交感神經紊亂,位置一般較深,還是建議針灸。
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葯,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針灸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形成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和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上面就是對電針灸治療的作用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後我們知道電針灸器也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改善,並且操作起來非常的簡單方便,但是我們在進行針灸的時候如果對穴位不是特別的了解最好不要輕易進行。
電子針灸的作用
1、激活細胞,提高細胞生命活力
激活細胞,增強細胞膜通透性,提高新陳代謝,及時排除體內毒素、垃圾,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人感到輕松、爽快、振奮精神、充滿活力 。
2、補充修復細胞膜電位,調節生理陰陽平衡
給人體器官細胞輸送補充負電離子,同時給人體60萬億個細胞提供負電能源,提高老年人的 生物 負電能量,達到正負電量平衡:負電80%,正電20%。陰陽平衡,調節生理,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錢。
3、增強造血功能,促進 血液 正常
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預防醫學》一書指出負離子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進異常血液成分處於正常”的作用;還有德國魯斯博士對負電的研究成果表中所列負電可使“血沉減少”“血清Ca增加”“血清K減少”“血液凝固減弱”“白血球增加”等等,都說明了負電離子能有效增強人體造血功能,促進血液正常化,對血液疾患康復具有良好的作用。
4、凈化血液,清除血液垃圾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酶解脂肪能力比年青人大大減弱,加之飲食不當(大魚大肉),多餘的脂肪、糖分、膽固醇等不能及時酶解吸收或排除體外,積存在血液中,造成高 血脂 、高 血糖 、高血粘,引發 糖尿病 或高 血壓 病電針灸的作用電針灸的作用。血液中的垃圾嚴重傷害著老人 健康 。
用國家專利技術產生的GZB負電離子,能迅速補充增大血液細胞膜電位,使每個紅細胞都達到負10mv的電量,同極斥力,使紅細胞間保持一定距離,處於健康的分散游離狀態,將附著在紅細胞表層和血管壁上的脂質、毒素、膽固醇等血液垃圾剝落,排除體外,對血液進行徹底清洗。血凈病除,高血壓等疾病“ 自然 痊癒“。這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列表所述的負電離子具有“自然痊癒力”。
5、降低血粘度,保持微循環通暢
現代生活水平提高,大魚大肉, 營養 過剩,血液中堆積了大量多餘脂肪、膽固醇、三油甘脂,使血液變得粘稠,紅細胞失去變型能力,血沉增加,血流變慢,毛細血管堵塞,微循環不暢,血液垃圾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中血流通道變窄,血壓升高,危害生命和健康。
使用國家專利技術產生的高濃度GZB負電離子補充血液細胞膜電位,增大血紅細胞負電量。每個血紅細胞足量的負電位使細胞間產生同極斥力,迅速改變血粘度,恢復紅細胞的變形能力,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微循環系統血流通暢電針灸的作用文章電針灸的作用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367243.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微循環被稱為第二心臟。第二心臟健康,老年人健康有了保障。
6、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
老人電量不足,血流不暢,冬天睡覺感到身冷腳冷,年青人尤其小孩,電量足,冬天也是一團火。前述《人民日報》指出:負離子具有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抵抗能力的作用。老人長期每天補充GZB負電離子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量。血液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血液循環通暢給老人手腳都送去了足夠的熱量,冬天感覺不再那麼冷了。
7、激活腦細胞,預防 老年痴呆
老年人的腦細胞隨著年齡增加,負電量減少而逐漸衰老死亡,記憶下降,反應遲鈍,健忘,嚴重的還會發展到老年痴呆症。GZB負電離子向腦細胞輸送高濃度的負電離子,激活腦細胞,延緩腦細胞衰老死亡,改善 記憶力 ,預防老年痴呆。
8、促進酸性體質弱鹼化,改善細胞內環境
健康的體液應該是弱鹼性,PH值在7.4左右,這是細胞最良好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體細胞充滿生命活力,能充分發揮其正常功能。如果PH值在7以下,為酸性體液電針灸的作用 按摩 針灸,酸性體質是細胞惡劣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加速細胞衰老損傷,生命能力減弱,導致細胞功能不正常,隨之引起器官功能不正常,人就會生病。德國魯斯博士對負電的研究成果表指出:負電離子可促使“體液鹼性化” 。為什麼呢?因為GZB負電離子,可增加體液內鈣的吸收,增加鈣含量,保持體液弱鹼性,使PH值保持在7.4左右的正常值,為細胞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細胞生存環境良好,細胞就會更健康,充滿生命活力。人體也就會更健康 。
4. 電針灸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
鎮靜止痛、活血通絡、祛除病邪
電針灸的簡介
電針灸就是在針灸的基礎上加上電針治療儀,通過通電加強患者針刺部位得氣的感覺,或增強得氣感沿著一定方向和部位傳導、擴散,增強治療效果。針灸在中醫理論中,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通過針灸,能刺激人們的穴位,從而用於身體的調節,也能用於某些疾病的治療。現在隨著人們對針灸的關注,也開始出現了電針灸。
功效作用
1、鎮靜止痛,通過電針灸,能調整人體的生理機能,尤其是具備止痛以及鎮靜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像是一些神經痛,小兒麻痹等疾病,都能通過電針灸進行治療。
2、活血通絡,人的身體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一些經絡會被阻塞,造成身體許多位置的功能不可以完全地顯現出來,可能會造成身體發脹疼痛。電中醫針灸就可以協助連通身體經絡,讓人體的氣血運作得更為順暢,提升氣色。
3、祛除病邪,人生病後身體里大多藏著一股濕邪,用電針灸可以協助將身體的這股氣給釋放出來,進而讓我們的病趕緊好起來。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過度疲憊者、焦慮不安者、挨餓者、年老體衰者。
5. 針灸的電針是怎麼回事
原理以其所發出的電脈沖來加強穴位針刺作用,可用於針刺治療和針刺麻醉,臨床上使用的多為半導體電針機。操作時,先針刺穴位得氣,然後將電針機的兩極分別接在已刺入穴位的針柄上,選擇好需要的波型,開啟電源開關,將輸出電位器由0度逐漸調高至需要或所能忍受的強度,至預定治療時間後,再將輸出電位回復到0度,關閉電源,除去電極。
6. 針灸電療
針灸電療說白了,就是醫生偷懶的一個方式,針灸進針後講究一個行針手法,就是通過手法,對扎進身體的針具進行提,插,捻,轉;從而達到刺激穴位的治療目的;而電針接上針具後持續放電,也可以刺激穴位,省了人力。現在的醫院的大夫借用電針省了不少事兒,所以人力操作的行針手法基本上十個針灸大夫有八個不會或者做不好;值得一提的是電針雖然可以省事,但是在某些疾病的治療上,人力的行針手法達到的療效要比電針好得多!我是搞針灸的,也看老師們扎完患者後就放電針,他們中會行針手法的也不多了,這不能不說是個很遺憾的事情。我自己練針的時候就覺得人力的行針和電針的感覺不一樣,當然我是沒病自己拿自己做實驗的體會,可能真正有什麼毛病的患者感受又和我不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回復下potato 556,本來大家就是回答提問者的問題嗎,都說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用高壓鍋做飯和我燒爐子做飯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只要飯熟了就可以,當然你的回答更符合提問者的要求,誰讓開始沒人回答提問者的問題呢,所以我就說了些自己的感受,這也不至於說我是小朋友吧?至少也是老小朋友不是?呵呵
7. 請問電子針療儀怎麼用
1、操作程序
使用前將強度調節旋鈕調至零位(無輸出),將電針儀上每對輸出的2個電極分別連接在2根毫針上。一般同一對輸出電極連接在身體同側,避免電流迴路經過心臟。開啟電源開關,逐漸加大電流強度。
臨床治療時間一般持續通電15~20min,從低頻至中頻,使患者出現酸、脹、熱等感覺或局部肌肉節律性收縮。如通電時間較長,患者會產生適應性,即感到刺激漸漸變弱,此時可適當增加刺激強度,或採用間歇通電法。
各種不同疾病的療程不盡相同,一般5~10天為一療程,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急症患者每天2次。療程中間可間隔3~5天。通常使用電針在2個穴位以上。如只須單穴電針時,可選取有主要神經干通過的穴位(如下肢的環跳穴)刺入,接通電針儀的一個電極,另一針接用水浸濕的紗布作無關電極,固定在同側經絡皮膚上。
2、選穴
選穴的方法除辨證取穴外,還可根據神經干分布和肌肉神經運動點取穴。例如:
頭面部:聽會、翳風(面神經);下關、陽白、四白、夾承漿(三叉神經)
上肢部:頸夾脊6~7、天鼎(臂叢神經);青靈、小海(尺神經);手五里、曲池(橈神經);曲澤、郄門、內關(正中神經)。
下肢部:環跳、殷門(坐骨神經);委中(脛神經);陽陵泉(腓總神經);沖門(股神經)。
腰骶部:氣海俞(腰神經);八_(骶神經)。
穴位配對如屬神經功能受損,可按神經分布特點配穴。如面神經麻痹,可取聽會,翳風;皺額障礙取陽白、魚腰;鼻唇溝變淺配水溝;口角歪斜配地倉、頰車;坐骨神經痛取環跳、大腸俞,配殷門、委中、陽陵泉等穴。
(7)電針灸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電子針灸儀的注意事項:
1、電針器使用前必須檢查其性能是否良好,輸出是否正常。
2、調節電流量應逐漸從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大,以免發生意外。
3、胸、背部穴位使用電針時不可將2個電極跨接身體兩側,以免電流迴路經過心臟。
4、靠近延腦、脊髓等部位使用電針時,電流量宜小,不可過強刺激,孕婦慎用電針。
5、相鄰一對穴位通電時距離不宜太近,電流強度也應稍小,以免刺激過強。
6、作溫針使用過的毫針,針柄表面氧化而不導電,應用時應將輸出夾在毫針針體上。
7、年老、體弱、醉酒、飢餓、過飽、過勞等,不宜電針。
8. 什麼是電針灸
你好,電針灸就是在針灸的柄上夾上電針治療儀。一般來說現在針灸治療都會用電針治療儀,較以前的普通針灸效果更好。
9. 電針儀如何使用
電針儀為針灸儀器名。指可以輸出電流,利用電刺激代替手法刺激的一種儀器。是用於電針療法、針刺麻醉的一類電能輸出器。
操作方法:
使用電針儀之前,除了通過說明書詳細了解該儀器的特點與要求外,還應檢查儀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具體做法是,在電針儀的一對輸出線上分別央一塊沾過水的脫脂棉團,左手中、食指各按壓一團,右手打開儀器,逐步加大刺激強度,以親自體會感覺,同時也能熟悉電針儀的操作。電針方法如下:
(1)毫針刺人所選穴位得氣後,將電針儀的輸出線分別夾持在毫針體上。每一對輸出電極最好連接同一側的兩個穴位。把電針儀的輸出電位器調至「0」,再打開電源開關,再選擇所需的頻率和強度。
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往往會發生電適應,即覺得刺激強度逐漸變小,應及時進行調整。電針刺激時間一般為10~20分鍾,但也有長達0.5~1小時。電針刺激強度,多以病人能夠耐受力度。
(2)治療完畢,先把電位器調到「0」,再關閉電源,以避免關閉電源時產生突然增強的電刺激,再撤去導線,將毫針輕輕捻動幾下拔出。起針後要觀察毫針計體有否變黑、變細或缺損,如出現這種情況,要停止使用這種電針儀。
電針的穴位配方和毫針法相同,但一般要求成雙取穴,因為用單穴不能形成電流迴路,達不到電刺激的目的。如僅需取1穴時,可把電針儀的輸出線,一根接在毫針上,另一根接在用水浸濕的紗布上,濕紗布可放置在同側的皮膚上。
適用范圍:
電針儀廣泛適用於臨床內、外、婦科、皮膚科、眼科、五官科、骨傷科等各系統疾病百餘種,尤其對常見病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周面神經麻痹、坐骨神經痛、牙痛、肩周炎、網球肘、挫傷、肌肉勞損、急性胃痛、痛經、便秘、泄瀉、腎絞痛、膽絞痛、急性闌尾炎、急性扁桃體炎、帶狀皰均有顯著療效。
10. 電針灸的功效與作用 電針灸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
1、電針灸的作用和功效有調節臟腑經絡平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消炎止痛等。
2、電針療法是將毫針刺入腧穴得氣,再將電針儀輸出的脈沖電流,通過毫針作用人體經絡腧穴防治疾病的方法,能有效調節穴位所屬經脈及臟腑的平衡,且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消炎止痛,恢復病理狀態下的組織器官的功能。
3、電針療法一般適用於各種痛證、感覺或運動障礙,以及器官功能異常等疾病,還可治療中風後遺症、面癱、月經不調、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