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抽樣調查方法有哪些呢
抽樣調查方法有:
1.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也稱為單純隨機抽樣,是指從總體N個單位中任意抽取n個單位作為樣本,使每個可能的樣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種抽樣方式。簡單隨機抽樣一般可採用擲硬幣、擲骰子、抽簽、查隨機數表等辦法抽取樣本。在統計調查中,由於總體單位較多,前三種方法較少採用,主要運用第四種方法。
2.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又稱為分類抽樣、或類型抽樣,它首先是將總體的N個單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復的k個部分,我們稱之為層;然後在每個層內分別抽選n1、n2、......nk個樣本,構成一個容量為個樣本的一種抽樣方式。
3.整群抽樣
整群抽樣是首先將總體中各單位歸並成若干個互不交叉、互不重復的集合,我們稱之為群;然後以群為抽樣單位抽取樣本的一種抽樣方式。整群抽樣特別適用於缺乏總體單位的抽樣框。應用整群抽樣時,要求各群有較好的代表性,即群內各單位的差異要大,群間差異要小。
4.等距抽樣(系統抽樣)
等距抽樣也稱為系統抽樣、或機械抽樣,它是首先將總體中各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根據樣本容量要求確定抽選間隔,然後隨機確定起點,每隔一定的間隔抽取一個單位的一種抽樣方式。根據總體單位排列方法,等距抽樣的單位排列可分為三類:按有關標志排隊、按無關標志排隊以及介於按有關標志排隊和按無關標志排隊之間的按自然狀態排列。
2. 抽樣檢驗的方法
抽樣檢驗又稱抽樣檢查,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 進行檢驗,據以判斷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統計方法和理論。它與全面檢驗不同之處,在於後者需對整批產品逐個進行檢驗,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揀出來,而抽樣檢驗則根據樣本中的產品的檢驗結果來推斷整批產品的質量。如果推斷結果認為該批產品符合預先規定的合格標准,就予以接收;否則就拒收。所以,經過抽樣檢驗認為合格的一批產品中,還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方法
抽樣檢驗的方法有以下三種: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和分層抽樣。
3. 抽樣調查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抽樣調查方法:等距抽樣、類型抽樣、整群抽樣。
1、等距抽樣: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志或次序排列成為圖形或一覽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排隊),然後按相等的距離或間隔抽取樣本單位。
特點是:抽出的單位在總體中是均勻分布的,且抽取的樣本可少於純隨機抽樣。等距抽樣既可以用同調查項目相關的標志排隊,也可以用同調查項目無關的標志排隊。
2、類型抽樣:將總體單位按其屬性特徵分成若干類型或層,然後在類型或層中隨機抽取樣本單位。
特點是:由於通過劃類分層,增大了各類型中單位間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調查樣本。該方法適用於總體情況復雜,各單位之間差異較大,單位較多的情況。
3、整群抽樣:就是從總體中成群成組地抽取調查單位,而不是一個一個地抽取調查樣本。
特點是:調查單位比較集中,調查工作的組織和進行比較方便。但調查單位在總體中的分布不均勻,准確性要差些。
根據抽選樣本的方法,抽樣調查可以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類。概率抽樣是按照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從調查研究的總體中,根據隨機原則來抽選樣本,並從數量上對總體的某些特徵作出估計推斷,對推斷出可能出現的誤差可以從概率意義上加以控制。
(3)抽樣方法常用三種擴展閱讀:
抽樣調查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個體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據此推斷有關總體的數字特徵,經濟性好,實效性強,適應面廣,准確性高。
抽樣調查是根據部分實際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標志總量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屬於非全面調查的范疇。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查標志的數據以代表總體,推斷總體。
適用范圍:
第一、不能進行全面調查的事物。有些事物在測量或試驗時有破壞性,不可能進行全面調查。如,電視的抗震能力試驗,燈泡的耐用時間試驗等。
第二、有些總體從理論上講可以進行全面調查,但實際上不能進行全面調查的事物。如,了解某個森林有多少棵樹,職工家庭生活狀況如何等。
第三、抽樣調查方法可以用於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第四、利用抽樣推斷的方法,可以對於某種總體的假設進行檢驗,來判斷這種假設的真偽,以決定取捨。
4. 內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種抽樣方式是什麼
內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種抽樣方式是:來源取樣、日期取樣、分析單位取樣。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實質是對傳播內容所含信息量及其變化的分析,即由表徵的有意義的詞句推斷出准確意義的過程,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內容分析法的信度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進行評判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證內容分析結果可靠性、客觀性的重要指標,內容分析法是媒介以及傳播研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一種對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觀、方便、經濟等優點。
5. 常見的三種抽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統計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學科,
它可以為人們制定決策提供依據.
收集數據的基本方法有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
故答案為: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
6. 抽樣方法主要有哪三種
1.簡單隨機抽樣。其特點是不對調查對象的特徵進行規定,採用隨機的方法提取樣本,保證總體中每一單位都有同等的和可計算的被抽中機率,並能計算樣本的代表性程度。
2.分層隨機抽樣。又叫類型隨機抽樣法,即首先將總體各單位按一定標准分成若干層,然後在各層中隨機抽樣。
3.分區多級抽樣。在需要對廣大地理區域進行公眾當面訪問時,調查人員需要採用這種方法。就是把從總體中抽取樣本的過程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階段分步進行。抽樣的過程是將廣大的地理區域劃分成若干群,分階段漸次縮小選樣的地區范圍,直至家庭或小組。
7. 隨機抽樣方法有幾種
1,簡單隨機抽樣,又叫隨機抽樣.方法:
①直抽樣法
②抽簽法或抓鬮法,抽樣單位全部編上號碼,將號碼寫在底片上搓成團
③隨機數表法(可保證隨機性)
2,等距隨機抽樣(機械隨機抽樣).首先,編制抽樣框,將抽樣框內各抽樣單位按一定標志排列編號,其次,用抽樣框內抽樣單位總數除以樣本數,求出抽樣間隔距離;再次,在第一個抽樣間隔內隨機抽取一個號碼每個樣本;最後,按照抽樣間隔距離,等距離抽取調查樣本,等距離抽取調查樣本,直到抽取到最後一個樣本為止.
3,分類隨機抽樣,又叫類型隨機抽樣.首先編制抽樣框,將若干樣框內各抽樣單位按一定標准分成若干類(或層);其次,根據各類所包含的抽樣單位與抽樣單位總數的比例,確定種類抽取樣本單位的數量;最後,按照簡單隨機抽樣或等距隨機抽樣方法從各類中抽取調查樣本.
4,整群隨機抽樣又稱集體隨機抽樣.首先,先將抽樣框內抽樣單位按一定標准分成許多群體,並把每一個群體看做一個抽樣單位;然後,按照隨機原則從這些群體中抽出若幹人群體作為調查樣本;最後,對樣本群體中的每一個抽樣單位逐個進行調查.
5,多段隨機抽樣又稱多級隨機抽樣或分段隨機抽樣.
①確定抽樣單位
②抽取各級樣本
③對最後抽出的樣本單位逐個進行調查.
8. 高中數學三種抽樣方法
三種抽樣方法分別是:一、簡單隨機抽樣;二、系統抽樣;三、分層抽樣。
系統抽樣是由於總體中個體數較多,但彼此無較大差異,從而分割整體,再在各部分進行簡單隨機抽樣。
分層抽樣適用於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的情況,例如鐵精礦水分檢測,靠近船底的鐵精礦和表面部分的鐵精礦的水分含量顯然有較大差異,應該分層抽樣。
9. 抽樣分為哪幾種方式
1、方便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
樣本限於總體中易於抽到的一部分。最常見的方便抽樣是偶遇抽樣,即研究者將在某一時間和環境中所遇到的每一總體單位均作為樣本成員。「街頭攔人法」就是一種偶遇抽樣。
某些調查對被調查者來說是不愉快的、麻煩的,這時為方便起見就採用以自願被調查者為調查樣本的方法。方便抽樣是非隨機抽樣中最簡單的方法,省時省錢,但樣本代表性因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太大而得不到保證。
2、判斷抽樣(Judgment sampling)
指由專家判斷而有目的地抽取他認為「有代表性的樣本」。例如:社會學家研究某國家的一般家庭情況時,常以專家判斷方法挑選「中型城鎮」進行。
3、配額抽樣(Quota sampling)
指先將總體元素按某些控制的指標或特性分類,然後按方便抽樣或判斷抽樣選取樣本元素。
相當於包括兩個階段的加限制的判斷抽樣。在第一階段需要確定總體中的特性分布(控制特徵),通常,樣本中具備這些控制特徵的元素的比例與總體中有這些特徵的元素的比例是相同的,通過第一步的配額,保證了在這些特徵上樣本的組成與總體的組成是一致的。
在第二階段,按照配額來控制樣本的抽取工作,要求所選出的元素要適合所控制的特性。例如:定點街訪中的配額抽樣。
4、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
以若干個具有所需特徵的人為最初的調查對象,然後依靠他們提供認識的合格的調查對象,再由這些人提供第三批調查對象,……依次類推,樣本如同滾雪球般由小變大。
滾雪球抽樣多用於總體單位的信息不足或觀察性研究的情況。這種抽樣中有些分子最後仍無法找到,有些分子被提供者漏而不提,兩者都可能造成誤差。
非概率抽樣(Non-probability sampling)又稱非隨機抽樣,指根據一定主觀標准抽取樣本,令總體中每個個體的被抽取不是依據其本身的機會,而是完全決定於調研者的意願。
其特點為不具有從樣本推斷總體的功能,但能反映某類群體的特徵,是一種快速、簡易且節省的數據收集方法。當研究者對總體具有較好的了解時可以採用此方法。
或是總體過於龐大、復雜,採用概率方法有困難時,可以採用非概率抽樣來避免概率抽樣中容易抽到實際無法實施或「差」的樣本,從而避免影響對總體的代表度。
(9)抽樣方法常用三種擴展閱讀
簡單易行、成本低、省時間,在統計上也比概率抽樣簡單。但由於無法排除抽樣者的主觀性,無法控制和客觀地測量樣本代表性,因此樣本不具有推論總體的性質。
非概率抽樣多用於探索性研究和預備性研究,以及總體邊界不清難於實施概率抽樣的研究。在實際應用中,非概率抽樣往往與概率抽樣結合使用。
10. 概率抽樣有哪些主要的抽樣方式
簡單隨機抽樣:若總體中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是均等的(即抽樣的隨機性),且在抽樣取走一個個體之後總體內成分不變(即抽樣的獨立性),這種抽樣方式稱為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一般用下述三種方法:
(1)抽簽法:把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編上號碼,並做成簽,充分混合後從中隨機抽取一部分,這部分所對應的個體就組成一個樣本。
(2)查表法:查隨機數表,確定從總體中所抽取個體的號碼,則號碼所對應的個體就進入樣本。隨機數表可隨意從任何一區、任何一個數目開始,依次向各個方向順序進行。
(3)計算機造數法:用電子計算機編造隨機數程序,把隨機數作為總體中抽出個體進入樣本的號碼。
原則
概率抽樣的基本原則是:樣本量越大,抽樣誤差就越小,而樣本量越大,則成本就越高。根據數理統計規律,樣本量增加呈直線遞增的情況下(樣本量增加一倍,成本也增加一倍),而抽樣誤差只是樣本量相對增長速度的平方根遞減。因此,樣本量的設計並不是越大越好,通常會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概率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