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要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答案是差速離心法
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差速離心法是將細胞膜破壞後,形成由各種細胞器和細胞中其他物質組成的勻漿;將勻漿放入離心管,用高速離心機在不同的轉速下進行離心,利用不同的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離心力,就能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
ps:密度離心法應用於dna半保留復制驗證實驗中輕鏈帶(離心管上部),雜合鏈帶(位置居中)和重鏈帶(最靠近離心管底部)在氯化銫溶液中的位置定位.
祝樓主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合家歡樂,幸福美滿!!!
❷ 如何選擇最佳的細胞分離方法
細胞分離方法在科學和臨床實驗室中被廣泛推廣,用於研究、診斷、或臨床應用。大多數這些方法被限制於僅小量細胞。對於從大量非靶細胞分離細胞,磁性細胞分選或密度梯度離心是已經建立的技術。一種特別具有挑戰性的分離方法是從全血中分離細胞,例如從全血中分離T細胞。為此,在分離或純化靶細胞之前必須將紅細胞排出。例如通過密度梯度離心可進行紅細胞的清除;例如通過多功能抗體、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乙烯和隨後的離心進行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樣本制備、紅細胞裂解、或聚集。在靶細胞分離之前排出紅細胞的方法例如被公開於EP2597153A1中。在清除紅細胞或另外不期需的細胞之後,需要採用接續的分離靶細胞的工藝步驟。
❸ 簡述主要免疫細胞分離方法和分離原理
免疫磁珠法分離細胞原理:
免疫磁珠法分離細胞是基於細胞表面抗原能與連接有磁珠的特異性單抗相結合,在外加磁場中,通過抗體與磁珠相連的細胞被吸附而滯留在磁場中,無該種表面抗原的細胞由於不能與連接著磁珠的特異性單抗結合而沒有磁性,不在磁場中停留,從而使細胞得以分離。
免疫磁珠法分為陽性分離法和陰性分離法:
陽性分離法-磁珠結合的細胞就是所要分離獲得的細胞
陰性分離法-磁珠結合不需要的細胞,游離於磁場的細胞為所需細胞
一般而言,陰性分離法的磁珠用量比陽性分離法的大,陽性分離法用行更多。
BD™ Imag 磁珠:
· 大小在0.1-0.45mm
· 包被了BD Pharmingen生產的高質量單抗
· 磁珠已為白細胞亞群的陽性和陰性分離法所優化
· 用於BD™ IMagnet direct magnet
將包被了特異性單抗的BD IMag磁珠加入細胞懸液,磁珠特異性地與有相應抗原的細胞亞群結合,通過BD™ IMagnet direct magnet分離得到的連有BD IMag磁珠的細胞可直接用於功能試驗和用流式細胞儀檢測。
缺點:
• 對細胞造成機械壓力,影響其生物學活性,不利於分離後培養
• 純度低
• 容易阻塞FCM的噴嘴
BD IMag吸收大磁珠和小磁珠分離系統的優點,開發出直徑約200nm中等大小磁珠。
• 技術簡單,分離在普通的試管中完成
• 易於增大細胞用量
• 對細胞溫和,不影響細胞功能及其分離後培養,可直接上流式
• 純度高,回收率高
• 成本低
此外,Mouse lineage panel中biotin標記的抗體還可用於FCM分析細胞表面抗原,以及進行細胞/組織免疫熒光實驗。
BD提供2種免疫磁珠:
· 包被了針對白細胞亞群的單抗的磁珠
· 包被了鏈霉親和素(streptavidin)的磁珠:此種情況下,在實驗系統中加入生物素標記的單抗,磁珠通過streptavidin與生物素標記的單抗結合,單抗與細胞表面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而使細胞被磁珠間接捕獲,從而達到分離。這種磁珠使研究者可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生物素標記的各種單抗去分離目的細胞,應用范圍更廣泛,使用更靈活。
不同物種磁珠分離試劑
人: CD3, CD4, CD8, CD14, CD19;
小鼠: CD4, CD8a, CD14, CD45R/B220, CD90.2 (Thy1.2), CD11b, Ly-6G.
ë 利用Streptavidin連接的磁珠,只需選配biotin標記的所需單抗,就能分離更多種類細胞
新貨聚焦:
現在,BD PMG又推出用於分離小鼠造血幹細胞/祖細胞的新試劑mouse lineage panel。
其中包括5種biotin標記單抗,這些單抗能結合小鼠造血細胞的主要分化系細胞: T、B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和紅細胞。將這組試劑與Streptavidin Plus BD™ IMag Particles (557812) 聯合使用,就能通過免疫磁性分離法去除小鼠骨髓造血細胞的主要分化系細胞,從而富集到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陰性片斷)。
Mouse Lineage Panel(559971):(5×2ml/vial) 可分離109 Mouse骨髓細胞
1) Biotin-anti-mouse CD3e (CD3 e chain);
2) Biotin-anti-mouse CD11b;
3) Biotin-anti-mouse CD45R/B220;
4) Biotin-anti-mouse Ly-6G and Ly-6C (Gr-1);
5) Biotin-anti-mouse TER-119/Erythroid Cells (Ly-76)
磁分離細胞的重要指標是:
純度和得率,這取決於磁珠所連接單抗的特異性和磁珠大小(磁性),然而太大的磁珠會影響細胞活性,也無法直接上流式。
目前市場上有2種磁性細胞分離系統:
* Small particles (≈50 nm) - MACS
* Large particles (1200~4500 nm) -others(如Dynal)
小磁珠 優點:
• 對細胞溫和,不影響分離細胞的後續培養
• 可直接上流式檢測,不影響散射光
缺點:
• 需要很強的磁場來分離細胞
• 分離速度很慢,得率不高
• 需要一次性的分離柱,不能在普通試管進行
• 成本昂貴
大磁珠
• 技術簡單,分離可在試管中完成
• 易於增減細胞用量
• 速度快,得率高
• 成本低
❹ 分離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細胞器的分離,一般採用差速離心法,此法是利用細胞各組分質量大小不同,在離心管不同區域沉降的原理,分離出所需組分,分離得到的細胞器,其純度可採用電子顯微鏡法、免疫學法或測定標志酶活力法進行鑒定。
分離細胞器主要會用到差速離心,主要是利用細胞的不同,比如細胞的大小和質量和組分不同。
在離心管不一樣的區域的原理,然後我們再分離出所需要的組分,最後得到的細胞器。
一般破碎了細胞之後,我們要先分離各組分,防止干擾,這對—些高難度或者高純度的生物大分子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我們可以通過電子顯微鏡或者是定標志酶活力又或者是免疫學法來進行純度的鑒定。
❺ 想將不同大小的同類細胞分離有什麼好辦法
細胞核大小,在不同細胞中是不一樣的,差別還比較大,有的細胞有多個核,有的細胞有分葉核,有的細胞甚至沒有細胞核(比如人的紅細胞)。並沒有十分特別的決定因素,一般來說分化能力越強,分裂增殖越旺盛的細胞,細胞核相對就越大。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在密度均一的介質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級離心,用於分離不同大小的細胞和細胞器。 在差速離心中細胞器沉降的順序依次為:核、線粒體、溶酶體與過氧化物酶體、內質網與高基體、最後為核蛋白體。
❻ 可採用什麼法將細胞勻漿分離
可採用什麼法將細胞勻漿分離
細胞勻漿不同組分的分級分離的常用方法有超速離心法、層析法、電泳法等。
超速離心技術可將細胞勻漿中的不同細胞器或生物大分子進行有效分離。因為不同形態、大小和密度的細胞器以及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在離心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超速離心分離法又分差速離心相密度梯度離心兩種。差速離心是一種較為簡便的分離法,常用於細胞核和細胞器的分離.因為在密度均一的介質中,顆粒越大沉降越快,反之則沉降較慢。這種離心方法只能將那些大小有顯著差異的組分分開,而且所獲得的分離組分往往不很純。而密度梯度離心則是較為精細的分離於段,這種離心方法的關鍵是先在離心管中制備出蔗糖或氯化銫等介質的濃度梯度,並將細胞勻漿裝在最上層,在此條件下離心,細胞不同組分將以不同速率沉降並形成不同沉降帶。呈密度梯度的介質可以穩定沉澱成分、防比對流混合。
層析法是分離蛋白質的常用手段,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其大小和所帶電荷不同,當它們通過某種介質(基質)而與其發生相互作用時,會被不同程度地滯留或吸附,這樣便使不同類型的蛋白質分子移動的快慢不同.從而得以分離。如根據蛋白質的大小、所帶電荷或持殊的化學基團選擇不同的基質的層析,如凝膠過濾校層析、離子交換樹脂柱層析或親和層等更可有效地分離不同的蛋白質。
電泳法是分離蛋白質、核酸的有效方法,在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種類的蛋白質或核酸所攜帶的凈電荷的性質(正與負)或多少不同.它們在一定強度的電場中會按所帶凈電荷、分子的大小和形狀以不同速度在電場中移動,從而得以分離成不同的電泳帶譜。
❼ 單細胞的分離方法有哪些
一、懸浮細胞的分離方法:利用離心方法對細胞進行分離。
二、實體組織材料的細胞分離方法:對於實體組織材料,由於細胞間結合緊密,為了使組織中的細胞充分分散,形成細胞懸液,可採用機械分散法( 物理裂解)和消化分離法。
❽ 分離細胞器的方法
分離細胞器的方法如下:
一、分離細胞器的方法為差速離心或密度梯度離心。
二、
線粒體:結構包括線粒體內膜、外膜(上分布有基粒)、線粒體基質.線粒體內膜和線粒體基質中含有氧。
葉綠體:結構包括葉綠體外被、類囊體和基質3部分組成,外被上分布著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類囊體和基質上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核糖體:成分包括蛋白質和核糖體RNA(rRNA),功能是: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地方。
中心體:分布在動物細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由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細胞器是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稱為擬器官或亞結構。其中質體與液泡在光鏡下即可分辨,其他細胞器一般需藉助電子顯微鏡方可觀察。
細胞器(organelle)一般認為是散布在細胞質內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微結構或微器官。但對於「細胞器」這一名詞的范圍,還存在著某些不同意見。
細胞中的細胞器主要有:線粒體、內質網、中心體、葉綠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等。它們組成了細胞的基本結構,使細胞能正常的工作,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