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描寫一處雨景圖
思路:就是說你在風雨中看到了什麼東西,有什麼想法你接,接下來做了什麼事情。
這場雨來的無聲無息,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它就已經悄然而至。
「滴答,滴答……」屋檐上的水落了下來,在地上匯成了一個小水窪。現在是小雨,雨滴打在樹上、地上、屋頂上,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傘上,奏成了如清泉般清脆的美妙樂章。地上的小水窪中都可以看到雨滴帶來的層層漣漪。
不知是哪個小雨滴帶的頭,速度猛然加快,身體也膨脹了一些。有了領頭羊,大家都開始向它學習。不一會兒雨便大了起來。「嘩————」雨大了,原本那緩慢而有清脆的樂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而又歡快的樂章,就如那美妙的鋼琴曲《天空之城》一般,抑揚頓挫,高低起伏。
⑵ 春雨圖是按空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是從什麼到什麼
由靜到動,由物到人,由近到遠。寫法:動靜結合。修辭:比喻排比。
《春》更是詩意盎然,以明快婉轉的詩化語言、善於運用側面烘托的詩歌表現手法、情景交融的詩化意境譜寫了一曲春之贊歌。
縱觀全篇,《春》鮮明地表現出田園牧歌式的清新格調和歡快情緒。它是一曲贊歌,唱出了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熱情的詩,抒發了對春的企盼和眷戀;它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展示出春的氣息與魅力。
(2)寫景物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滿了敘不完的詩情、看不盡的畫意。他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朱白清在這篇僅僅30個句子的簡短散文中。
運用了二十多處修辭手法,頻率之高,令人驚詫。作品是以「春」貫穿全篇,由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組成,逐層深入、環環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辭格來作為《春》的「顏料」,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那幅五彩繽紛的早春圖。
《春》——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