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土壤施肥的四種方法圖片

土壤施肥的四種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3-01-03 23:22:42

1. 果樹土壤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答:果樹主要是靠根系從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土壤施肥必須掌握果樹根系生長、分布及其吸收特性,才能將肥料施到根系最適宜的吸收部位,充分發揮肥料的最大增產效能。

(1)施肥部位

一般果樹水平根的分布要比樹冠擴展范圍廣而遠,往往超過樹冠直徑的1~2倍;垂直根多在100厘米范圍內。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根,水平方向多分布較樹冠稍遠些,垂直方向多密集於20~40厘米之間。所以將肥料均勻地施在根系密集層為最理想。由於根系具有趨肥性,生長方向常以施肥部位而轉移,因此,將肥料施在比根系集中分布的位置略深稍遠些,可誘導根系向縱深發展,擴大吸收面積,以增強樹體的抗逆性。施肥深度和廣度隨樹種、品種、樹齡、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和肥料種類等而變化。幼齡樹根系淺,分布范圍小,以淺施為宜;樹齡長,根系擴展范圍廣,扎得深,應擴大施肥范圍和深度。根據對25年生的蘋果樹進行施肥部位的試驗,除無肥區外,在樹干附近(0~0.914米和0~1.829米)施肥的樹體表現最差,葉色淺,落葉早。而在樹冠外緣或稍外緣的效果最好。

(2)施肥方法

①理論依據:果樹根系的生長具有向肥性,水平根和垂直根均有這種特性。由於施肥方法不同,根系分布也有較大差異。肥料深施和廣施,可誘導根系向土壤不同層次縱深生長;反之,淺施肥料,則根系分布也淺。關於施肥深度的影響,也與根系分布情況、肥料種類、施肥時期有關。一般在生長後期或休眠期,即使斷傷部分根系,影響也不大;但在生長季節傷害根系,會破壞根系吸收水分和蒸騰作用的平衡關系,對果樹的生長發育不利。因而基肥深施為好,追肥則以淺施為安全。在降水多的地區或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土壤有浸水的地塊,基肥深施,因土壤通氣不良,易產生有害的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等而引發根系致毒腐爛。所以低窪多雨地區的果園,應特別注意排水、中耕、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以防毒害。

肥料性質不同,施肥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機肥料分解緩慢,肥效長,宜堆漚腐熟後作基肥均勻深施;速效性的化肥,易溶速效,肥效短,在土壤中滲透性強,一般易作追肥淺施。

如對成年蘋果樹採用全園施肥和環狀施肥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全園施肥區各類根量多,分布均勻,范圍也廣。環狀(輪狀)施肥區根量少,分布不均,一般僅在施肥溝附近分布最多。且全園施肥區比輪狀施肥區單株產量高,平均果重也大。

根據對28年生的慈梨(株行距3.6米×3.6米)觀察表明,環狀施肥不如溝施或全園撒施再鋤入園內,後者的樹體生長發育較好。因為成年樹根系已布滿全園,局部施肥不能滿足果樹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從根系分布密度來看,全園施肥和環狀施肥交叉進行較好。

在現代果園施肥中,特別強調根據果樹種類、環境條件、栽培措施,以及土壤測試結果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肥料種類、施肥時期、施肥量、施肥方法,才能達到科學施肥、經濟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②施肥方法:

A.環狀施肥:又叫輪狀施肥,是在樹冠外圍稍遠處挖一環狀溝,溝寬約30~40厘米,深約20~40厘米,把肥料施入溝內,與土壤混合後覆蓋。此法具有操作簡便,經濟用肥等優點,適於幼齡樹使用(圖6-1),但挖溝時易切斷水平根,且施肥范圍較小,易使根繫上浮而分布於表土層。

圖6-3 條狀溝施肥

1.樹干 2.樹冠 3.條狀溝D.穴狀施肥:即在樹冠外圍滴水線外,每隔50厘米左右環狀挖穴3~5個,直徑約30厘米左右,深約20~30厘米。此法多用於追肥,如施液態肥,以減少與土壤接觸面,免於土壤固定(圖6-4)。

圖6-4 穴施法

1.樹干 2.樹冠投影 3.施肥穴E.全園施肥:即在果園樹冠已交接,根系已布滿全園時,先將肥料撒於地面,再翻入土壤中,深約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較淺,常誘發根繫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若與其他施肥法交替進行,可互補不足,充分發揮肥效。

F.灌溉式施肥:即將溶解度大的肥料溶於水中,與噴灌、滴灌相結合施入土壤中。實踐證明,任何形式的灌溉施肥,由於施肥均勻,根系吸收面積大,既不傷根,又保護耕作層土壤結構,節省勞力,供肥及時,肥料利用率高,增產效果明顯。灌溉式施肥,對樹冠相接的成年樹和密植果園更為適合。

2. 樹木施肥的方法有哪幾種

給果樹施肥的方法:環形施肥法,溝性施肥法,還有撒肥法和點穴施肥法。

而具體的施肥方法要根據果樹的大小和果樹的品種活泛應用,不要單純的使用一種,而果樹最常見的施肥方法是環形施肥法。

環形施肥法這種方法簡單又提高效率,具體操作是,在樹的外面,挖出圓形的溝來,溝深30-60厘米,溝寬30-40厘米左右,然後將肥料倒入溝里,然後把土壤填回來就可以了,這種方法適用於5年齡的果樹。

(2)土壤施肥的四種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合理施肥

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是實現高產、穩產、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進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則。

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濃,見效快。特別是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能改良土壤結構,使其疏鬆綿軟,透氣良好,這不僅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而且有助於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化肥可以供給微生物活動需要的速效養分,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動,促進有機肥料分解,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這就有利於土壤中難溶性養分的溶解。

3. 常用的施肥方式有哪幾種形式

無論是基肥還是追肥均應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區域內(圖4),以使根系最大程度吸收養分,提高施入肥料的利用率。因此,施肥應根據杏樹的生長發育規律特點,採用合理的施肥方法,避免肥料養分流失和因土壤中化合反應造成速效養分固定。常用的施肥方法(圖5)有:

圖5 施肥方式

(1)環狀溝施肥方法一般幼樹採用環狀溝施肥方法,該法可結合深翻擴穴措施。具體方法是在幼樹定植後第1~2年秋季,距幼樹樹干內徑50厘米,外徑80~90厘米挖一環形溝,溝深30~50厘米。然後將有機肥填於環溝內,最後回土填平。第二次再施基肥時,要以第一次外徑為第二次環狀溝的內徑挖溝,直至鄰株相接,再改變施肥方法。(2)放射狀溝施法在樹冠下距樹干1米左右處由里向外挖成6條左右的放射狀溝。對溝的要求是里淺外深,每年應輪換位置。挖溝的深度為30~50厘米,寬50厘米左右,長度根據施肥量而定。(3)條狀溝施法沿著杏樹行間或隔行開溝施肥。此施肥法便於機械化操作,但翻耕的深度和施肥的效果不如環狀溝施和放射狀溝施。

4. 四種土壤改良方法

改良土壤的四種方法為增加有機肥投入量、使用土壤調理劑、補充微生物菌劑和合理使用化肥,其中增加有機肥時能使土壤更為肥沃,為微生物提供營養和生存環境,而使用土壤調理劑能緩解土壤酸化的現象,疏鬆土壤。

土壤有哪四種改良方法

1、增加有機肥

土壤肥力的標準是有機質的含量,如果土壤中缺乏有機質,就會導致有益微生物群出現失衡現象,從而影響到植株生長,改良土壤時,可以往土壤中施加有機肥料,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為微生物提供養分。

2、土壤調理劑

改良土壤時,可以往土壤中施加土壤調理劑,能夠使土壤更為松軟透氣,緩解土壤酸化問題,並且土壤調理劑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使其更為保水保肥,而土壤調理劑的原料為天然礦石、貝殼、工業副產品以及動物毛發等。

3、微生物菌

改良土壤時,可以在土壤中加入大量的微生物菌,微生物菌能夠活化土壤中的養分和有機成分,使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降低,並且微生物菌中含有天然的植物激素和氨基酸,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

4、合理使用化肥

想要改良土壤,就要合理的使用化肥,需要根據作物的需求情況和土壤特徵進行施肥,不能為了產量,而施肥過多,以免使得土壤出現板結現象,養殖植株時,最好測定土壤,再往其中施加合理的肥料。

5. 黃豆發酵做肥料步驟

黃豆發酵做肥料有土壤發酵、泡水發酵、肥料發酵劑、自然發酵這四種方法,分別步驟如下:

1、土壤發酵

在冬季,溫度比較低,黃豆渣就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只能用在地栽的植物上,在距離植物根系20公分的位置外,把這些黃豆渣埋在裡面,它可以慢慢發酵,釋放肥力。

冬季發酵過程中,釋放的熱量,還可以保溫,提升小范圍的溫度,而且經過一整個冬季的發酵,那讓植物在開春的時候,長勢就更好了。

製作黃豆肥料的注意事項

氣溫高時,發酵時間十幾天就可以;氣溫較低時,時間就要稍長一些。因為瓶內的物質要發酵,所以不可以裝得太滿,八九成滿即可;瓶口也不用擰得太緊,留一點縫隙。發酵好的黃豆肥水在使用時要適當稀釋。

閱讀全文

與土壤施肥的四種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約一場球的正確方法 瀏覽:185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291
28天鍛煉腹肌最快的方法 瀏覽:199
簡單練翹臀方法視頻 瀏覽:756
心理診斷評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1
什麼方法能讓手機不黑屏 瀏覽:719
電腦開機慢的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722
後天形成內斜視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359
羊脂白的鑒別方法 瀏覽:621
家常腌酸菜方法視頻 瀏覽:254
黃安倫的教學方法 瀏覽:961
做糖最簡便的方法 瀏覽:638
草酸的檢測方法國標 瀏覽:846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瀏覽:502
最簡單的溫柔方法 瀏覽:362
oppor4耗電快解決方法 瀏覽:607
塵埃粒子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767
打鼓方法與技巧 瀏覽:877
陰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879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