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食品企業常用水處理方法

食品企業常用水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3-01-03 05:14:38

A.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

食品廢水包括酒精、啤酒、味精、澱粉、乳糖、檸檬酸、蔬菜加工及各種軟飲料加工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如果不對廢水進行及時的處理則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

食品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廢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等;(2)懸浮在廢水中的物質有油脂、蛋白質、澱粉、膠體物質等;(3)溶解在廢水中的酸、鹼、鹽、糖類等:(4)原料夾帶的泥砂及其他有機物等;(5)致病菌毒等。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

食品工業具有規模大、污水排放量多等特點,而且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糖類、蛋白質、微生物菌體和 N、P 的化合物。因此,食品廢水的水力負荷和有機負荷都較高,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強烈,尤其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破壞水體的自凈能力。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食品廢水處理工藝主要有生物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具體如下:

1.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是指應用化學原理和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轉化為無害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污染物在經過化學處理過程後改變了化學本性,處理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化學變化。用於食品工業廢水的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離子交換、膜分離法等。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1)氧化還原

化學氧化還原是轉化廢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無機物和有機物,通過化學反應被氧化或還原為微毒或無毒的物質,或者轉化成容易與水分離的形態,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2)混凝法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中所用的化學處理工藝主要是混凝法。混凝法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物理處理工藝的沉澱、澄清法或氣浮法結合使用,構成混凝沉澱或混凝氣浮,混凝沉澱可作為生物處理的預處理,也可作為生物處理後的深度處理。

混凝沉澱法是水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對於一些膠體顆粒較小、或是一些膠體溶液,難以或不能發生沉降的廢水加入化學混凝劑,使其形成易沉降的大顆粒而去除。廢水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經加葯混凝沉澱即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常用的葯劑有:石灰、硫酸亞鐵、三氯化鐵和硫酸鋁等。石灰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其他葯劑配合使用,最佳投葯量和pH值宜通過試驗確定。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3)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主要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對水中存在的有害離子(包括有機的及無機的)進行交換去除的方法。

2. 生物處理法

生物化學處理法是有機廢水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在食品工業的廢水處理中,生物處理工藝可分為好氧工藝、厭氧工藝、穩定塘、土地處理以及由上述工藝的結合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組合工藝。食品廢水是有機廢水,生物法是主要的二級處理工藝,目的在於降解COD、BOD5。

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根據所利用的微生物的生長形式分為活性污泥工藝和膜法工藝。前者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延時曝氣法、氧化溝、間歇活性污泥法(SBR)等。後者包括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活性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法、好氧流化床等。一般好氧處理對低濃度廢水效果較好。

厭氧生物處理工藝適用於食品工業廢水,主要原因是廢水中含易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物,且無毒性。此外,厭氧處理動力消耗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生成的剩餘污泥量少,厭氧處理系統全部密閉,利於改善環境衛生,可以季節性或間歇性運轉,污泥可長期儲存。

3.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是指應用物理作用改變廢水成分的處理方法。用於食品工業廢水處理的物理處理法有篩濾、撇除、調節、沉澱、氣浮、離心分離、過濾、微濾等。前五種工藝多用於預處理或一級處理,後三種主要用於深度處理。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1)撇除

某些食品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這些油脂必須在進入生物處理工藝前予以除去,否則會造成管道、水泵和一些設備的堵塞,還會對生物處理工藝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油脂除去並回收又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廢水中的油脂根據其物理狀態可分為游離漂浮狀和乳化狀兩大類。通常隔油池除去漂浮狀油脂。隔油池對漂浮狀油脂的去處率可達90%以上。如果處理流程中設有調節池或沉澱池,則隔油池可與調節池或初沉池合用統一構築物,可節省投資和佔地。對小型處理系統,可設油水分離器撇油。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2)篩濾

篩濾是預處理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主要作用是從廢水中分離出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物。所用的設備有格柵和格篩。格柵攔截較粗的懸浮固體,其作用是保護水泵和後續處理設備。食品工業廢水中常用的格篩有固定篩、轉動篩和震動篩等,格篩最常用的孔徑是10—40目。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3)調節

對於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大的食品工業廢水,常設置調節池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調節,調節時間一般為6—24h,多為6—12h左右。調節池容量為日處理廢水量的15%—50%。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4)氣浮

氣浮主要用於除去食品工業廢水中的乳化油、表面活性物質和其他懸浮固體。有真空式氣浮、加壓溶氣氣浮和散氣管(板)式氣浮。當廢水進入容器氣浮池之前,往水中投加化學混凝劑或助凝劑,可提高乳化油脂和膠體懸浮顆粒的去除率。據資料介紹,氣浮可除去90%以上的油脂和40%—80%的BOD5和SS。氣浮池HRT一般30min。

食品廢水處理工藝(5)沉澱

沉澱是用來除去原廢水中無機固體物和有機固體物,以及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固相和液相。用沉砂池除去原廢水中的無機固體物;用初沉池除去原廢水中的有機固體物;用二沉池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生物相和液相,沉砂池一般設在格柵和格篩之後。為了清除廢水中無機固體物表面的有機物,避免廢水中有機固體物在沉砂池中產生沉澱,可採用曝氣沉砂池。採用初沉池可降低後續工藝的負荷。初沉池除去懸浮固體的效果與加工的原料和產品有關。按池中的水流方向分為平流沉澱池、豎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為了提高沉澱池的沉澱效率,可在沉澱池內設置平行的斜板或斜管而成斜板(管)沉澱池。一般沉澱時間1.5—2.0h。

B. 食品廠的廢水應該用什麼技術處理好

如果真要真正做的好的環保公司處理污水,首先選擇的是技術和產品,而不是選擇廠家。因此建議首選導流曝氣生物濾池。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你在網上找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就能找到最好的生產廠家。

C. 食品廠的污水應該怎麼處理

食品廠的污水處理方案,僅供參考,如果你需要幫助也可以+我q16609+260+20 我會根據你們公司具體情況給你解決方案

隔油—高效氣浮—活性污泥工藝

某大型食品企業,主要生產方便麵、飲料及配套產品。其生產廢水主要來源於飲料生產廢水:300t/d,方便麵生產廢水:100t/d以及員工生活廢水:150t/d。該企業建有一座廢水處理站,設計處理廢水水量為600t/d,設計進水水質為PH:6.5-6.8;CODcr:4000mg/L;BOD5:1800mg/L;SS:850mg/L;動植物油:250mg/L,處理後的水質要求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表4中三級標准。

目前,對食品廠廢水處理通常採用厭氧法、好氧法、厭氧-好氧法等多種處理方法,這些方法對CODcr、BOD5均有不同程度的削減,但對動植物油的處理效果不好。針對該企業生產廢水中動植物油含量高的實際情況,通過採用隔油-高效氣浮的預處理措施,將廢水中大部分動植物油去除後再進行好氧生化處理。通過調試和試運行,廢水處理系統運行穩定,廢水經處理後達到了排放標準的要求。目前,該工程已經通過了達標驗收。現將設計及試運轉情況作一介紹。

某食品廠廢水處理1、廢水水量及水質

廢水來源為:方便麵生產廢水:100 m3/d;飲料(PET)生產廢水:300 m3/d;員工生活廢水:150 m3/d。設計廢水水量為600m3/d。
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廢水水質為:

從上表可知,在穩定運行期間, CODcr的平均去除率為93.5%;BOD5的平均去除率為94.8%; SS的均去除率為93.5%;動植物油的平均去除率為83.4%。廢水處理系統排放水中pH值、動植物油、CODcr、BOD5、SS六項指標均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表4中三級標准。

D. 食品廠的廢水怎樣處理排放

食品廠廢水處理設備是食品廠發展的基礎,需採用先進工藝配套優良設備達到達標排放的目的。食品廠生產過程中將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廢水主要來肉類清洗、設備清洗、豆類殘渣、地面沖洗和蒸煮廢水等廢水。所選用廢水處理設備需去除以上污染物。
具體處理流程為:首先用機械格柵攔截大塊懸浮物,污水通過調節池後進入好氧生化階段,為同時去除氨氮和磷,設施好氧—缺氧的交替運行環境來達到硝化—反硝化的交替運行來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此處通過設置水解酸化池將後續好氧處理出水部分迴流至水解酸化池來實現。後進入A/O反應池進行有氧曝氣以去除有機物,降低COD、BOD的濃度,最後經沉澱池後進入消毒池,達到排放的標准。

E. 食品加工廢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萬川環保食品廢水處理工藝有食品加工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多種,但一種方法單獨處理往往效果不佳,需要針對不同工業廢水的水質特點,以及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採取多種技術聯合處理,才能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
一、物理處理法

1、沉澱(重力分離)法
利用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沉澱裝置有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等。廢水在沉澱裝置的停留時間一般是沉砂池約2min,沉澱池和隔油池1.5~2h。
2、過濾法

使用過濾介質截留廢水中的殘留物。過濾介質有鋼條,篩網,塑料,微孔管等。過濾設備有砂濾池,真空過濾機壓濾機等。處理效果與過濾介質孔隙度有關。

3、離心分離法

廢水中的懸浮物藉助離心設備或水的旋轉,在離心作用下,懸浮物與水分離。離心力與懸浮物的質量成正比,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由於轉速在一定范圍內人工可以控制,所以能獲得很好的分離效果。

4、氣浮法

氣浮法是將空氣打入廢水中,使食品廢水中乳狀油粒粘附到空氣泡上。油粒隨氣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去除。廢水在浮選池大約停留0.5~1h。為了提高浮選效果,有時需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這種方法的除油效率可達80%~90%。

二、化學處理法

1、混凝法

水中的膠體物質,通常帶有電荷,膠狀物間互相排斥不能凝聚,多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投加帶有相反電荷的電解質後,可使廢水中膠狀物呈中性,失去穩定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而下沉。常用的混凝劑有聚丙烯醯胺,硫酸鋁,明礬,聚合氧化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此法具有設備簡單,易於實施,推廣與維護等優點,但也 存在運行費用高,沉渣量大等不足。

2、中和法

利用化學方法使酸性廢水或鹼性廢水中和達到中性的方法。往酸性廢水中投加鹼性物質如石灰,石灰石,白雲石等,使食品廢水變成中性。對鹼性食品廢水可吹入含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也可用酸中和。

3、氧化還原法

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或無機物,在投加氧化劑或還原劑後,由於電子的遷移運動,而發生氧化或還原作用,變成無害物質

4、電解法

在廢水中插入電極。在陰極板上接受電子,使離子電荷中和,轉變為中性原子。上述綜合過程使陽極上發生氧化作用,在陰極上發生還原作用。

除此之外,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還包括萃取法,吹脫法,吸附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等。

5、萃取法

將不溶於水的溶劑投入廢水中,使廢水中的溶質溶於溶劑中, 然後利用溶劑與水的比重差,將溶劑分離出來。再利用溶劑與溶質沸點差,將溶質蒸餾回收,再生後的溶劑可循環利用。

6、吹脫法

往廢水中吹進空氣,使廢水中的溶解性 氣體吹入大氣中。此法可用於CO2、H2S、HCN的廢水處理。

7、吸附法

將廢水通過固體吸附劑,使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或無機物吸附到吸附劑上,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此法可吸附廢水中的酚、汞、鉻、氰等有毒物質。此法還有出色、脫色等作用。一般多用於廢水深度處理。

8、電滲析法

電滲析是一種在電場的作用下使溶液中離子通過膜進行傳遞的過程。廢水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所組成的電滲析器時,廢水中的陰、陽離子就可能得到分離,達到濃縮和處理的目的。

9、反滲析法

通過一種特殊的半滲透膜,在一定的壓力下,將水分子壓過去,而溶質則被膜所截留,廢水得到濃縮,而壓過膜的水就是處理過程的水。

三、生物處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在廢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時,將空氣連續注入曝氣池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即形成繁殖有巨量好氧微生物的絮凝體—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能夠吸附水中的有機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生長增值,有機物被去除,污水得以凈化。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種讓微生物群體附著到其他物體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對流經其上的廢水中有機物進行生物氧化降解的處理方法。

3、氧化塘法

使污水在自然或經人工改造的池塘內緩慢流動、貯存,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其過程和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很接近。

4、土地處理法

在人工可控的條件下,將污水施於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經土壤表層顆粒的吸附過濾及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的水質得到凈化和改善;並通過系統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循環利用,使綠色植物生長繁殖,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化。

5、厭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的新陳代謝功能凈化污水,並且可產生沼氣的生物處理方法,該法過去主要用於污泥的厭氧消化。更多食品廢水處理工藝以及食品廢水處理葯劑

F. 飲料食品生產廢水處理方法都有哪些步驟

碳酸飲料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
厭氧生化+好氧生化工藝
簡單地採用好氧生化處理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厭氧生化+好氧生化的工藝,相對於別的厭氧工藝,具有佔地面積小,有機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等特點。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處理後,COD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質滿足排放要求;但反應器對原水的鹼度較敏感,鹼度過高或變化大易使厭氧反應器崩潰,系統穩定運行困難。
水解/好氧生物雙流化床工藝
好氧生物雙流化床是該污水處理工程的關鍵技術,通過好氧微生物將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後的有機物進一步降解,實現對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的有效去除。流化床導流筒高度與反應器直徑的比值是影響反應器傳質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高徑比越大,氣泡與水的接觸時間越長,越有利於提高氧的傳遞效率。
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工藝具有較好的污染物負荷、脫氮效果,可靠穩定的的設備和成熟廣泛的應用,單池完成脫氮反應,不需要另設混合液迴流管道等優點。
水解-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用水解-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針對碳酸飲料工業廢水進行處理。該工藝運行管理簡單,適應性較強,投資運行費用小。根據長期實際運行,該工藝系統性能穩定,廢水處理效果十分理想,可直接回用。

G. 食品行業污水處理用什麼工藝

食品行業污水常用的處理工藝分析如下: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除按水質特點進行適當預處理外,一般均宜採用生物處理。如對出水水質要求很高或因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可採用兩級曝氣池或兩級生物濾池,或多級生物轉盤.或聯合使用兩種生物處理裝置,也可採用厭氧—需氧串聯的生物處理系統。好氧處理是指污水凈化的微生物需要有游離或分子狀態氧存在的處理方法。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一、滴濾池法滴濾池法是使廢水從碎石、塑料等鋪成的濾池流下而與過濾材料表面上的薄層生物膜相接觸的方法。

H. 食品廢水應該怎麼處理

對二級處理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常用的方法是過濾,可採用砂濾池或復合濾料濾池。按濾速大小分慢速砂濾池和快濾池。一般單層砂濾池的濾速為8~12m/h。篩濾是預處理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主要作用是從污水中分離出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物。所用的設備有格柵和格篩。格柵攔截較粗的懸浮固體,其作用是保護水泵和後續處理設備。食品工業污水中常用的格篩有固定篩、轉動篩和震動篩等,格篩最常用的孔徑是10—40目。沉澱是用來除去原污水中無機固體物和有機固體物,以及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固相和液相。用沉砂池除去原污水中的無機固體物;用初沉池除去原污水中的有機固體物;用二沉池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生物相和液相,沉砂池一般設在格柵和格篩之後。為了清除污水中無機固體物表面的有機物,避免污水中有機固體物在沉砂池中產生沉澱,可採用曝氣沉砂池。採用初沉池可降低後續工藝的負荷。初沉池除去懸浮固體的效果與加工的原料和產品有關。按池中的水流方向分為平流沉澱池、豎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為了提高沉澱池的沉澱效率,可在沉澱池內設置平行的斜板或斜管而成斜板(管)沉澱池。一般沉澱時間1.5—2.0h。

閱讀全文

與食品企業常用水處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糖最簡便的方法 瀏覽:638
草酸的檢測方法國標 瀏覽:846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瀏覽:502
最簡單的溫柔方法 瀏覽:362
oppor4耗電快解決方法 瀏覽:607
塵埃粒子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767
打鼓方法與技巧 瀏覽:876
陰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877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嗜鉻細胞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618
如何除濕疹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527
自製池塘簡單方法 瀏覽:707
電泳檢測的方法 瀏覽:789
工業cod檢測方法 瀏覽:299
星辰變的種植方法 瀏覽:605
商品組合需求預測有哪些方法 瀏覽:966
卷發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577
快速識字方法 瀏覽:189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503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