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橘紅果的服用方法
將5~10克橘紅果切碎成片(橘紅果子非常堅硬,可用開水蒸軟再切),用開水沖泡10~15鍾後飲用,可反復泡至無味止。當茶喝,無須忌口。
保存期:愈陳愈良,(存放時間越長,功效越好。)乾燥處存放,在潮濕天氣時適時取出曬曬。
化橘紅泡茶味苦,可加蜂蜜/糖。
最近嗓子不舒服想買點化橘紅來止止咳的,但是這化橘紅泡水怎麼能這么苦呢,是不是因為方法不對的原因?化橘紅泡水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化橘紅泡水太苦怎麼辦
1.乾咳無痰可以加糖,例如冰糖。
2.加蜂蜜,等待化橘紅泡水溫了之後,可以加蜂蜜調節口感。
3.加羅漢果,其甜味素比較高,可以一起泡。特別是對於上火咳嗽,中醫建議加一些涼性的一起泡。
化橘紅泡水正確方法
化橘紅在泡水時,先將玻璃杯燙干凈,再在玻璃杯中放入1~3片化橘紅,注入80~95℃的開水,5~15分鍾飲用。化橘紅泡水時,搭配等量的橘紅花效果會更好,若是覺得化橘紅的滋味有些甘苦,建議添加適量的冰糖或蜂蜜,緩解化橘紅泡水後的苦澀感。
化橘紅泡水小孩可以喝嗎
小孩可以喝化橘紅的,只要不屬於過敏體質就可以。化橘紅是中葯,該葯物有散寒燥濕、寬中健胃、理氣化痰的作用,對於肺熱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有良好的治療和緩解功效。如果孩子有咳嗽的症狀,可以選擇化橘紅進行治療,只是在使用時注意用量,以免使用太多引起不適。建議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避免發生一些副作用影響孩子的健康。
化橘紅泡水一次幾克
化橘紅泡水一次大概三克左右。化橘紅是一種名貴的中葯材,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是不規則長條或不整齊片狀,表面是黃棕色或棕紅色,有光澤,氣味兒芳香,主要成分有橙皮甙,主要功效是利氣消疾、止咳,同時還具有散寒燥濕、健脾消食等作用,對於治療積食不化引起惡心、嘔吐、腹部脹滿、腹部疼痛有輔助作用,還可以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㈢ 化州橘紅怎麼吃
煮水:將1-2片化州橘紅放進煲里,加上500ml的水(或者2碗水),煮15分鍾即可。
煲湯:可以將1-2片橘紅片和雞、鷓鴣等一起泡湯。或者煲好了湯,喝的時候,放一片進到碗里浸泡5分鍾,再喝也是可以的。
化痰止咳、風寒咳嗽:橘紅首要功效,無論寒咳或乾咳,服用橘紅均可見效,咳嗽分為熱咳和寒咳兩種:熱咳,是由肺熱造成的反復咳嗽,例如過量食用上火食品,如煎炸、燒烤類等食品,表現為喉嚨干癢、乾咳少痰或痰色黃質黏稠;寒咳,多由受寒引起,表現為咽癢咳頻,痰液稀薄如泡沫狀。
(3)橘紅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化橘紅,中葯名。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後者習稱「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實未成熟時採收,置沸水中略燙後,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壓製成形,乾燥。
化州橘紅_網路
㈣ 化橘紅的用法
化橘紅是嶺南的一種名貴中葯,其主治咳嗽多痰,同時也可以作為日常養生保健的用途。下面和我一起來了解化橘紅的吃法和食用禁忌。
化橘紅的簡介
化橘紅乃嶺南名葯,葯材名稱“化皮”、“化州橘紅”、“化州陳皮”、“毛化”、“化州仙橘”。該葯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根據加工炮製出來的不同規格,有“光七爪”、“光五爪”,其性味屬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
化橘紅的吃法(做法)大全
1.化橘紅的用法很簡單,切成片或者塊煮水喝,或者直接沖泡都可以。
2.如果是用來治病,那麼建議每天一次,用量約為15克左右,盡量遵從醫師的建議。除了治病,化橘紅當做日常防病養生保健的葯茶也是非常好的,可以三兩天喝上一次,消極食、通腸胃、防感冒、防咳嗽。尤其是抽煙多的朋友,喉嚨裡面經常痰液積聚,不妨多喝化橘紅祛痰。
哪些人不能吃化橘紅、化橘紅的注意事項
一、哪些人不能吃化橘紅?
氣虛及陰虛有燥痰者不宜服。
二、化橘紅的適用人群
咳嗽多痰患者;中老年人長年久咳或哮喘患者;吸煙喝酒人士;居住在城市汽車及工業廢氣居多的人群;經常飯局應酬等人士。
三、化橘紅的食用禁忌
1.因上火導致咳嗽、咽喉腫痛的人士不適宜使用化州橘紅,如果要作為一道葯材添加使用,應該與甘草、菊花、羅漢果等葯材配搭使用。
2.使用化橘紅期間,盡量避免辛辣的飲食,一方面為了防止刺激咽喉,另一方面避免上火。
3.體虛者避免使用化州橘紅,橘紅有利氣的作用,如果是咳嗽無力或體虛的人士盡量避免使用。
4.避免大劑量的使用化州橘紅,每次使用量應該在5-7克左右,小孩孕婦減半,如果需要長期使用,可以與胎菊配搭使用,或將化州橘紅切片浸泡在蜂蜜中,三個月之後取蜂蜜飲用。
㈤ 橘紅片的用法
橘紅片是化州橘紅果的切片,是化痰止咳的中成葯。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橘紅片的用法,快來看看吧!
許多人在用葯時,都不遵醫囑或不按說明書上的用法用量,隨意加減劑量,這樣很容易影響葯效。那麼橘紅片怎麼吃?橘紅片的用法用量,一起來看看。
橘紅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注意:同種葯品可由於不同的包裝規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本文只供參考。如果不確定,請參看葯品隨帶的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
橘紅片的功用效果比較好,深得患者朋友們的認可與信賴。但在服用橘紅片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事項,一起來看看。
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心病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用三天,症狀無改善,應停止服用,並去醫院就診。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對橘紅片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如正在使用其他葯品,使用橘紅片前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橘紅片屬於葯材的一種,那麼服用橘紅片有沒有副作用呢?一起來看看。
從葯物組成來看,橘紅片選用的都是葯性溫和的中葯材。即便經過西式手段的處理,橘紅片的成分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橘紅片的葯效仍是十分可觀。
只要按照說明書服用,是不會產生副作用的,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橘紅片說明書中關於服用注意事項方面的內容,因為中成葯在服用時是有諸多禁忌的,如果不注意,不僅可能降低葯效,還有可能損傷身體。
橘紅丸與橘紅片的主要成分都是橘紅,那麼橘紅丸與橘紅片有什麼區別?一起來看看。
橘紅丸是中醫臨床上常開的方劑之一,古醫籍記載其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本處方由化橘紅、陳皮、半夏、茯苓等15味中葯組成。但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發現它起效慢、服用劑量大、易霉變等特點。
因此,為提高療效,縮小體積,利於穩定,便於服用、攜帶、運輸、貯藏等,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劑型改革研製成橘紅片。
一句話解釋就是橘紅丸是古劑型,橘紅片是中葯新葯開發的成果。
中醫的方劑有很多種如丸劑、湯劑、散劑等等。劑型的作用大抵如下:
1、劑型可改變葯物的作用性質。
2、劑型能改變葯物的作用速度,例如,注射劑、吸入氣霧劑等,速效制劑常用於急救;丸劑、緩釋控制劑、植入劑等屬長效制劑。
3、改變劑型可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副作用。
4、劑型可產生靶向作用。
㈥ 你知道橘紅泡水有什麼功效嗎一天喝幾次比較好
橘紅是一種中葯材,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之後,人們用刀片將它的外果皮削下來,然後曬干或者陰干,就可以拿來泡水喝了。不過有些人對橘紅的了解不多,不知道橘紅泡水喝可以起到怎樣的功效?也不清楚具體一天喝幾次比較好?下面就讓小編來做個簡單的解說,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橘紅泡水喝多久有效?
每個人在使用這樣的方式來緩解病情時,其實都想弄清楚大概喝了多久的橘紅泡水才能產生效果?按照個人的經驗來看,如果是病情比較輕微,發病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泡水喝過幾回就能產生效果了。如果是肺氣腫引起的咳嗽痰多,這種情況就要喝一段時間了。如果喝了之後一直沒有效果的話,這種情況就千萬不要一直依賴橘紅泡水了,最直接的辦法還是直接去醫院就診比較好。
㈦ 化州橘紅怎麼吃
化州橘紅的用法很簡單,切成片或者塊煮水喝,或者直接沖泡都可以。如果是用來治病,那麼建議每天一次,用量約為15克左右,盡量遵從醫師的建議。除了治病,化州橘紅當做日常防病養生保健的葯茶也是非常好的,可以三兩天喝上一次,消極食、通腸胃、防感冒、防咳嗽。尤其是抽煙多的朋友,喉嚨裡面經常痰液積聚,不妨多喝化州橘紅祛痰。
㈧ 橘紅泡水一天喝幾次
橘紅盡量不要直接吃,但可以泡水喝,通常橘紅泡水一天喝幾次比較好呢?
經常的喝橘紅水是對我們人體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這種葯物就是比較安全。很多時候服用這種葯物通常只是輔助來治療一些疾病,對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心病的患者。只能夠適當使用。而且橘紅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葯材。平時是能夠幫我們起到清熱解毒潤肺作用的,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化痰止咳,起到治療風寒感冒。也能夠預防感冒發生。
通常,泡橘紅可以使用80度以上的熱開水泡飲。中葯材很多時候乘熱喝是更加有效的,特別是對於寒咳,加上一杯熱水,效果更好。我們可以類似喝茶的方法,將1-3片橘紅片放在泡茶工具或者茶杯中,再倒上熱開水,等待3-5分鍾即可。早晚各喝一次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㈨ 乾的化州橘紅硬梆梆刀切不開如何吃
把橘紅果放在碟子上,加一點點水,然後蒸個10分鍾左右,橘紅果就會變軟了,這樣切起來就非常方便了。
化州橘紅功效: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主治:用於咳嗽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用法用量:3~6g。
禁 忌:氣虛及陰虛有燥痰者不宜服。
(9)橘紅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化橘紅,中葯名。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後者習稱「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實未成熟時採收,置沸水中略燙後,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壓製成形,乾燥。
生理特性
1、化州柚:呈對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狀,單片呈柳葉形。完整者展平後直徑15~700px,厚0.2~12.5px。外表面黃綠色,密布茸毛,有皺紋及小油室;內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脈絡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外緣有1列不整齊的下凹的油室,內側稍柔而有彈性。氣芳香,味苦、微辛。
2、柚:外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無毛。
㈩ 化橘紅怎麼吃
化橘紅可入葯。
葯用價值
化橘紅作葯用相傳發現於南朝·宋時,自古以來就有「南方人參」之稱和「一片值一金」的說法。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紅佳品,其瓤內有紅白之分,利氣、化痰、止咳功倍於它葯…其功效愈陳愈良。」
清朝《本草綱目拾遺》載:「橘紅治痰症,消油膩、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光緒十四年彭以孫著的《化州志》載曰,「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90年版):「化橘紅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散寒、燥濕、利氣、消痰功能,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份「二氫黃酮」與「柚皮苷」(C27H32O14)含量極高,而且還含「類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為可貴的是對人體心腦血管健康、美容、解毒的功能神奇突顯,保健醫療效果獨佳。歷代本草多有記載,同時也被歷代醫家認可和推崇。
(10)橘紅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區分鑒別
橘紅與化橘紅的區別:
一是性狀和有效成份。
(1)橘紅:形狀呈不規則長條或不整齊薄片狀,表面黃棕或橙紅色,有光澤,密布油點,氣味芳香,味微苦而後覺麻舌。主要有效成份含橙皮甙。
(2)化橘紅:形狀多呈對折的五角、六角或七角星形,外皮黃或黃綠色,密布毛茸,有皺紋及小凹點,氣微香,味道苦。主要含柚皮甙。
二是功能。兩者味皆苦、辛,性溫。但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於緩解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症而無熱象者;化橘紅化痰理氣,健脾消食,用於緩解胸中痰滯,咳嗽氣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