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天泡腳好處多,但泡錯了反而傷身,泡腳的正確方式是怎樣的
到了冬天,人們總是會感覺手腳冰涼,這是因為天氣寒冷,受熱脹冷縮原理影響,身體的血管會發生收縮,從而使得血液迴流減慢,身體的末端手腳等處就的血液循環不暢,從而會變得冰涼。
在冬天人們偏愛泡腳養生,一方面溫暖雙腳,另一方面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但是這里需要給大家提醒的是,泡腳也是有著一定講究的,如果泡錯了,不但起不到養生的功效,有可能反而傷身。
兒童不宜泡腳,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經常泡腳會讓足底韌帶受熱變得鬆弛,影響到足弓的正常發育,導致變成扁平足。
腳氣病人不宜泡腳。因為泡腳時,溫暖潮濕的雙腳是真菌最喜歡的土壤,泡腳就可能加重腳氣情況。
Ⅱ 如何正確的泡腳
正確泡腳越泡越健康!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大家都知道經常泡泡腳有助於保暖,泡腳益處多,不僅僅有助於保暖,而且可以使你的精神飽滿!但是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正確泡腳!
那麼如何泡腳才健康呢?下面四點注意事項你注意到了嗎?
一、要選擇加熱設備。
市場上賣的這種泡腳桶,沒有加溫設備,這樣,我們在泡腳的時候,有時感覺水涼了,不得不往裡加熱水,因需要請人幫助,所以感覺會是比較麻煩。我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燒開水的熱得快,放在桶里作為加溫設備,既簡單又省錢。但可能有一些網友覺得,這個會不會漏電,或者燙著,我想可能會有點小危險,但我使用了兩年多了,只要注意,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在加熱的時候,把腳拿出去,等加好熱了,再放回來。
熱得快這個東西,市場上也就10多元。買那種功率大點的,陶瓷加熱棒的那種比較好。銅的雖然加熱快,但似乎愛長水垢,而不銹鋼的加熱相對慢。
那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了。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我一般最多20分鍾就出汗了,而有的人需要泡很長時間才出汗,有的甚至是不出汗。當然,如果你泡了40分鍾,還不出汗,也就別泡了。泡太長時間,對身體也無益。慢慢來,也許今天不出汗,明天不出汗,一周以後就出汗了。如果實在是不出汗,也別勉強。
四、泡腳水中是否要加中葯。
很多做過足療的人都知道,在按摩之前先要泡腳,而且裡面還放中葯面。對於是否要放中葯,大家可視情況而定。如果你用白水泡就能出汗,說明你經絡很通,就不用放中葯,如果你泡30分鍾還不出汗,那就需要加一些中葯進去。加中葯的目的,主要是活血驅寒。那到底加什麼樣的中葯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老按摩師透露給我的一個泡腳葯方,用了好幾年了,效果很不錯。
以上是泡腳的幾大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