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使用培養皿
將培養皿容器的蓋子或塞子打開,將外植體接種在培養基上。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器皿,把瓶口放在酒精燈焰上烘烤數秒,然後迅速用瓶蓋或瓶塞蓋嚴。
培養皿材質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於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適合實驗室接種、劃線、分離細菌的操作,可以用於植物材料的培養。
一般經過浸泡、刷洗、浸酸、和清洗四個步驟。
1.浸泡:新的或用過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軟化和溶解附著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來水簡單刷洗,然後用5%鹽酸浸泡過夜;用過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質和油脂,乾涸後不易刷洗掉,故用後應立即浸入清水中備刷洗。
2.刷洗:將浸泡後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滌劑水中,用軟毛刷反復刷洗。不要留死角,並防止破壞器皿表面的光潔度。將刷洗干凈的玻璃器皿洗凈、晾乾,備浸酸。
3.浸酸:浸酸是將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潔液中,又稱酸液,通過酸液的強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殘留物質。浸酸不應少於六小時,一般過夜或更長。放取器皿要小心。
4.沖洗:刷洗和浸酸後的器皿都必須用水充分沖洗,浸酸後器皿是否沖洗干凈,直接影響到細胞培養的成敗。手工洗滌浸酸後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復「注水-倒空」15次以上,最後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乾或烘乾後包裝備用。
❷ 培養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培養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1、注意事項:
使用前經過清潔消毒,培養皿清潔與否對工作影響較大,可影響培養基的酸鹼度,若有某些化學葯品的存在,會抑制細菌生長。
新購的培養皿應先用熱水沖洗,再置於質量分數為1%或2%的鹽酸溶液中浸泡數小時,使游離鹼性物質除去,再用蒸餾水沖洗2次。
若要培養細菌,再用高壓蒸氣(一般6.8*10的5次方Pa高壓蒸氣),120℃的溫度下30min滅菌,置室溫中乾燥,或用乾熱滅菌,就是將培養皿置於烘箱內,溫度控制在120℃左右的情況下維持2h,即可殺死細菌的胞牙。
經過消毒的培養皿才能接種培養使用。
2、使用方法:
把需要用到的試劑瓶放到工作區上合適的位置,並將即將要使用的試劑瓶蓋子松開;
把培養皿放在工作區的中心;
拿掉試劑瓶的瓶蓋,用吸管從試劑瓶中吸出試劑;
把培養皿的蓋子放到培養皿後面;
輕輕地在培養皿一邊的基底部直接注入培養基;
將培養皿的蓋子蓋上;
把培養皿放到原來放置的一側,注意不要讓培養基進入到蓋子和底部只間的微小空間;
將用過的吸管取出。
❸ 空氣培養皿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培養箱使用及日常保養
二氧化碳培養箱為細胞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細胞在培養箱中培養數月甚至數年,如果培養不當導致細胞死亡可能造成極大的科研成果損失。培養箱本身性能的穩定和可靠性固然重要,另外,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日常保養對實驗結果也是至關重要。
今天天美為大家介紹減少實驗室細胞污染的三種途徑:
1.正確的使用培訓;
2.持續的日常保養;
3.適當的擺放位置。
1
正確的使用培訓。
實驗室內往往眾多實驗人員共用一台培養箱,難免有人為操作失誤,都會增大交叉污染的風險,因此應對所有實驗人員進行培養箱的使用培訓。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設備使用培訓
使用培養箱前必須著個人防護裝備,按照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要求實施實驗室管理規范、無菌操作方法、標准操作流程(SOP)。
實驗服袖口需扎進手套內(如圖A),未扎進的袖口可能接觸到潔凈的培養基,會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如圖B),另外裸露皮膚上的可能潛在的污染源也會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如圖C);
手套使用前用70%常用消毒劑消毒;
培養瓶、培養盤、培養皿等在放入培養箱前需做好標記;
從箱子後部依次往前擺放培養基,以免最早放置的被過多干擾。
近期需要取出的材料放至靠近箱門處並做好標記;
帶蓋的長頸瓶應遠離箱門以避免交叉污染;
避免堆疊太多培養基;
避免干擾細胞生長盡量少開箱門。
人員操作培訓
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管理規范;
新進實驗員應建立培訓流程;
實驗室內應定期或不間斷進行操作培訓;
做好詳盡的文件記錄,文件記錄不僅單純的記錄實驗室事件,對設備定期維護、實驗數據查找都能起到很好的提示和記錄,比如提示每周檢查過濾器、記錄開門頻率對細胞生長的影響。
2
持續的日常維護保養
培養箱日常維護保養對其性能的保障非常重要,甚至比操作技術失誤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更大。做好培養箱的日常維護不僅減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更能延長培養箱的使用壽命,降低實驗室成本。
完善的文件管理
廠商提供的操作維護說明書是很好的參考文件,會列舉日常使用及保養需注意的要點,可以作為實驗室培養箱維護文件的參考。制定維護保養文件時需全面考慮培養箱使用頻率、實驗室環境潔凈度、使用人員的數量、以及培養細胞的類型等,綜合各方面情況列出合理的方案。
箱體的定期清潔
培養箱內外部的定期清潔頻率取決於培養細胞的類型和實驗室環境。
外部清潔必須定期去除灰塵及長期附著在表面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在開門時很可能隨空氣流動潛入箱體內。培養量大的實驗室建議每周清潔一次,培養量小的實驗室建議每月清潔一次。使用較溫和的家用清潔劑或蒸餾水清潔即可。
不銹鋼內膽建議每月清潔一到兩次,圓角的設計(圖D)可以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可使用70%異丙醇、酒精或其它無腐蝕性的消毒劑擦拭,切記不可使用鹵素類消毒劑(次氯酸、漂白粉)。門口墊圈處(圖E)很易滋生污染物,需注意加強清潔,或拆下進行高溫滅菌。
❹ 培養皿的使用方法 培養皿如何使用
1、培養皿通常使用固體培養基製成平板培養(就是平板皿名稱的由來),平板培養基製作是將已裝好的滅菌瓊脂培養基,用溫水(無菌)溶化,取下試管棉花塞,管口於酒精燈火焰上通過,然後微啟滅菌的培養皿蓋,使試管口能深入為宜,傾入培養基後即可蓋密,再輕輕地搖勻傾入的培養基,使之均勻地分布於皿底上凝結,即得平板培養基。
2、由於細菌的繁殖、發育生長是與所供給的培養基(營養)有直接關系,尤其是作定量檢驗分析,對提供營養物的多少,有決定意義。
3、細菌培養時對營養提供的多少、是否均勻,培養皿皿底是否平整極為重要,如培養皿皿底不平,瓊脂的培養基分布將隨培養皿皿底是否平整有厚有薄,薄的部分營養供給就不足,這對定量分析有著密切關系,故對定量培養皿皿底要求特別平整拜原因所在。但作一般定性(檢驗細菌、菌落生長、繁殖等),使用普通培養皿即可。
4、注意事項:使用前經過清潔消毒,培養皿清潔與否對工作影響較大,可影響培養基的酸鹼度,若有某些化學葯品的存在,會抑制細菌生長。
❺ 用培養皿養細胞,換液的時候該如何操作,怎樣拿皿呢什麼手法污染最小注意事項
首先用75%酒精噴手消毒,把平皿周圍用酒精棉球擦拭一遍。然後用左手托起平皿,像接種細菌一樣,用手指掀開平皿蓋,而不把蓋子移開,在酒精燈周圍操作。液體不要加的太多。
❻ 用培養皿養細胞,換液的時候該如何操作,怎樣拿皿呢什麼手法污染最小注意事項
你好!
大環境:培養室要正壓,通風櫥要正壓。
左手打開培養皿的蓋子,成一個角度,不要完全打開。適當傾斜,用吸管吸走舊液。加入新液。
盡量不要完全打開蓋子。動作要快。全部使用一次性用品。
其他東西,包括帶好手套的手,在使用前噴70%酒精與表面消毒。通風廚內點酒精燈。
打字不易,採納哦!
❼ 培養皿怎麼消毒
培養皿滅菌方法有乾熱滅菌和濕熱滅菌,乾熱滅菌方法:包在鐵質容器內,進行高溫烘烤.濕熱用牛皮紙包起來放在高壓鍋中進行高壓滅菌。培養基滅菌方法有濕熱滅菌、煮沸滅菌和過濾除菌,煮沸滅菌在電磁爐或者微波爐內進行煮沸即可,過濾除菌適用於不能高溫處理的培養。
❽ 急,求35mm玻底培養皿使用方法!
1.直接細胞混勻,晶安生物品牌35mm共聚焦皿,先加500μl的細胞懸液,過夜貼壁後再加相應質量的培養基;
2.不需加蓋玻片,直接滴加在晶安生物共聚焦皿的玻片上,用*頭蘸一下滴下去就行;
PS:我們單位一直用的晶安生物35mm共聚焦皿,國產的,性價比較高,希望可以幫到您。
❾ 培養皿那面是正面啊,怎麼使用的啊
大的是蓋,小的是底。
「正用反放」,使用的時候蓋在上,放置的時候低在上。
左手持培養皿,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托住培養皿的底,以食指為軸,大拇指開蓋。
蓋的蓋與底的夾角不到超過45度,且要在酒精燈10cm范圍內操作。
❿ 四角架培養皿使用方法
四角培養皿的使用方法。這個結合普通培養皿的使用方法相差不大第一部是配置培養基。第二部把培養皿進行高溫滅菌。第三部將要培養的細菌,真菌或者其他的東西。少量放入培養皿內。然後蓋上蓋子放到保溫箱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