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色紫茉莉的根有什麼葯用價值
【性味】甘苦,平。 ①《綱目拾遺》:味微甘。 ②《天寶本草》:苦,甘。 ③《南寧市葯物志》:甘,平。 ④《四川中葯志》:性微寒,味甘,無毒。 【功用主治-紫茉莉根的功效】利尿,瀉熱,活血散瘀。 治淋濁,帶下,肺勞吐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 ①《綱目拾遺》:去風,活血。 治乳癰,白濁。 ②《昆明葯植調查報告》:利小便,消水腫。 ③《貴州民間方葯集》:治婦女紅崩、白帶,疔癀,損傷及接骨。 ④《南寧市葯物志》:解熱,緩下,破瘀,調經。 治肺勞咳血。 ⑤《四川中葯志》: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帶。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淋濁、白帶: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兩(去皮,洗凈,切片),茯苓三至五錢。 水煎,飯前服,日服二次。 (《福建民間草葯》) ②治白帶:白胭脂花根一兩,白木槿五錢,白芍五錢。 燉肉吃。 (《貴陽民間葯草》) ③治紅崩:紅胭脂花根二兩,紅雞冠花根一兩,頭暈葯一兩,兔耳風五錢。 燉豬腳吃。 (《貴陽民間葯草》) ④治急性關節炎:鮮紫茉莉根三兩。 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寒加豬腳。 (福建晉江《中草葯手冊》) ⑤治癰疽背瘡:紫茉莉鮮根一株。 去皮洗凈,加紅糖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日換二次。 (《福建民間草葯》)
『貳』 茉莉根的介紹
茉莉根為雙子葉植物葯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根,具有麻醉、止痛、接骨等功效。
『叄』 茉莉花根的功效
茉莉花可分為單瓣、雙瓣和多瓣三大類型。現在栽培的茉莉花都是白色的,但從古詩描述中得知,古代還有紅色和粉紅色的茉莉花。「佛香紅茉莉,番供碧玻璃」,「手拈茉莉腥紅朵,欲插逢人問可宜」。在《本草綱目》和《花經》中也提到有紅色的茉莉。 茉莉花還可入葯,根能理氣、活血、安神鎮痛,用茉莉根適量搗絨,酒炒,包患處治跌傷筋骨。花能開郁、辟穢,葉能消腫解毒。《本草綱目》載,茉莉花「辛熱無毒……長發潤燥香肌,亦入茗湯」。《本草會編》記:「茉莉根熱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損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也」。近代醫學證實茉莉花根酒浸液對中樞神經有麻醉止痛作用。茉莉花慷慨無私,它把全身貢獻給人類,直至芳馨散盡。
常綠小灌木類的茉莉花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味濃厚,為常見庭園及盆栽觀賞芳香花卉。多用盆栽,點綴室容,清雅宜人,還可加工成花環等裝飾品。而落葉藤本類的大多數黃色的和芬芳的白色花則是國外許多人家花園里用來點綴冬天花園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夠提取茉莉油,是製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價很高,相當於黃金的價格。茉莉花、葉、根均可入葯。茉莉花還可薰制茶葉,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薔薇露,地處江南的蘇州、南京、杭州、金華等地長期以來都作為熏茶香料進行生產。
花開滿園,香也香不過它……。」它就是「一卉能董一室香」的茉莉花。
茉莉花雖無艷態驚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蘭花之幽遠、玉蘭之清雅, 莫不兼而有之。
茉莉花可提取萊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 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鹼、甾醇。
動物實驗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可延長環已巴比妥納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可降低小白鼠被動活動的能力。因此,可認為茉莉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
茉莉花、葉和根都可葯用。具有辛、甘、涼、清熱解表、利濕作用。
茉莉花切效主治:
理氣和中,開郁辟穢。主治下痢腹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症。
茉莉花營養成分:
每100克茉莉花含揮發油性物質2—3克,主要成分為苯甲醇或其脂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還含有吼哚,素馨內酯等物質。
茉莉花食療作用:
1.行氣開部茉莉花所含的揮發油性物質,具有行氣止痛,解郁散結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下痢里急後重等病狀,為止痛之食療佳品。
2.抗菌消炎 茉莉花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內服外用,可治療目赤,瘡瘍,皮膚潰爛等炎性病症。
主要疾病治療:
治目赤腫 痛,迎風流淚,用適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銀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
治續筋接骨止痛,把茉莉根搗碎,酒炒,包患處。
治鵬齒,用茉莉根研末,熟雞蛋黃調勻,塞齲齒內。
治失眠,用茉莉根1.0?.5克,磨水服。
秋後挖根,切片曬干備用;夏秋採花,曬干備用。
茉莉花-葯用
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鹼、甾醇。動物實驗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可延長環已巴比妥納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可降低小白鼠被動活動的能力。因此,可認為茉莉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茉莉花、葉和根都可葯用,一般秋後挖根,切片曬干備用;夏秋採花,曬干備用。具有辛、甘、涼、清熱解表、利濕作用。
·功效主治
理氣和中,開郁辟穢。主治頭暈、頭痛、下利腹痛、結膜炎、瘡毒下痢、腹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症。
文獻選錄《食物本草》:「主溫脾胃,利胸隔。」《葯性切用》:「功專辟穢治痢,虛人宜之。」《本草再新》:「解清座火,去寒積,治瘡毒,消疽瘤。」《隨息居飲食譜》:「和中下氣,辟穢濁。治下痢腹痛。」《飲片新參》:平肝解郁,理氣止痛
茉莉花的花瓣可用來製作茉莉花茶,氣味芳香。茉莉喜歡在晚上開花,香氣濃郁迷人,多飲用可安定情緒、消除神經緊張、去除口臭,還有防治腹痛、慢性胃炎、提神解乏、潤腸通便、美容、調整荷爾蒙分泌、明目的功效。
茉莉花磨成粉做面膜具有排毒,祛痘,鎮靜,養顏的作用。建議和金銀花、野菊花調成面膜。也可與其他美容面膜粉調配起到鎮靜美白補水的作用。
4.根的耐缺氧作用
採用常壓耐缺氧法、 斷頭法、 測耗氧率法,研究茉莉根水提取液對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響。 結果顯示茉莉根水提取液能顯著延長常壓耐缺氧條件下小鼠的存活時間(P<0.01),斷頭小鼠的呼吸時間(P<0.01).對心肌氧供不足及因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
肌缺氧、 腦缺氧有改善作用,可明顯減少機體的耗氧量。
『肆』 紫茉莉根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水粉頭、花粉花、胭脂花頭。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紡錘形,肉質。莖直立,分枝多,有膨大的節。葉對生,卵狀,先端銳尖,基部截形或心臟形,全緣;葉柄長。七~九月開花,花1至數朵同生於枝梢,總苞5裂,萼狀;花萼呈花冠狀,萼管細長,5裂,色白或紫紅;花瓣缺;雄蕊五~六個,花絲細長,雌蕊1個,子房上位,1室,花柱線狀,柱頭頭狀。果實狹卵形。秋、冬挖取塊根,洗凈泥沙,曬干。
【生長環境】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性味功效】味淡,性平。利尿,瀉熱、活血散瘀。
【驗方精選】第一方:鮮紫茉莉根100克,豬瘦肉60克。
用法:用水3碗煎至1碗,連服2~4日。
主治:內痔炎症出血。第二方:鮮紫茉莉根6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前列腺炎,糖尿病,尿路感染,宮頸糜爛,痢疾。第三方:鮮白胭脂花根(去粗皮)60克,熱加豆腐2塊,體寒加豬腳1隻。
用法:加水燉爛,吃肉喝湯。
主治:急性關節炎。第四方:鮮紫茉莉根120克,白雞冠花15克,白木槿花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濕熱白帶。第五方:紫茉莉花果仁30克,蜂蜜適量。
用法:將紫茉莉花果剝去殼,研細末,蜂蜜調成軟膏,洗臉後塗搽患處,每日早、中、晚各1次。
主治:雀斑。第六方:鮮紫茉莉根及莖葉適量。
用法:搗爛敷患處。
主治: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第七方:鮮紫茉莉根30克,板藍根30克,韓信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子宮頸糜爛。第八方:鮮紫茉莉塊根(去粗皮)6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主治:前列腺炎。第九方:鮮紫茉莉根60~120克,白果14粒(去殼)。
用法:水燉服。
主治:糖尿病。
『伍』 紫茉莉根正常人能吃嗎
紫茉莉跟正常人也可以吃。
紫茉莉根適宜人群:
①治淋濁、白帶: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兩(去皮,洗凈,切片),茯苓三至五錢。水煎,飯前服,日服二次。茉莉根可以有治療白帶異常的情況,對於調理體質有好處。
②治白帶:白胭脂花根一兩,白木槿五錢,白芍五錢。燉肉吃。
③治紅崩:紅胭脂花根二兩,紅雞冠花根一兩,頭暈葯一兩,兔耳風五錢。燉豬腳吃。
④治急性關節炎:鮮紫茉莉根三兩。水煎服,體熱加豆腐,體寒加豬腳。茉莉根對於出現的關節炎疾病有調理的作用,可以有驅寒祛濕的功效。
⑤治癰疽背瘡:紫茉莉鮮根一株。去皮洗凈,加紅糖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日換二次。
其實茉莉根的好處有很多的呢,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對於提高體質有好處,而且也可以有調理的作用,對於增強體質有好處,可以試試。
『陸』 開黃色花的紫茉莉的根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開黃色花的紫茉莉的根的功效和作用:
根、葉可供葯用,有清熱解毒、活血調經和滋補的功效。種子白粉可去面部癍痣粉刺。
利尿,瀉熱,活血散瘀。治淋濁,帶下,肺勞吐血,癰疽發背,急性關節炎。去風,活血。治乳癰,白濁。利小便,消水腫。治婦女紅崩、白帶,疔癀,損傷及接骨。解熱,緩下,破瘀,調經。治肺勞咳血。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帶。
【苗葯】水粉,猴蹦蓮:全株治月經不調,糖尿病,跌打損傷,前列腺炎,附件炎,宮頸炎,乳腺炎,癰瘡,閉經;果實研末調水外塗治皮膚潰瘍《湘藍考》。
【彝葯】拜黑:根治消化系統的癌症《滇省志》。全株治口蛾舌瘡,濕熱下注,關節腫痛,乳癰疔瘡,白濁濕淋,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哀牢》。
【傣葯】糯外娘(西傣):全株、根治結腸炎,腹脹,腹瀉,鼻涕便;莖、葉治瘡瘍腫癤;瑪完憨(德傣):根治月經不調,白帶,小兒肝炎《滇葯錄》。糯外娘:根、莖、葉治結腸炎,腹脹,腹瀉,鼻涕便,瘡瘍腫結《版納傣葯》。糯外娘:花用於結腸炎,腹脹,腹瀉,鼻涕便,瘡瘍腫節《傣葯錄》。茉晚憨(德傣):根、葉治尿路感染,糖尿病,水腫,前列腺炎,疥癬,跌打損傷,瘡瘍腫痛,臁瘡;種子內胚乳治面上斑痣,粉刺,皮膚起黃水泡,潰破流黃水;沫萬哈,糯外娘(西傣):根治腹脹,腹瀉,鼻涕便,結腸炎,瘡瘍癤腫《滇省志》。糯外娘(西傣):全株、根治結腸炎,腹脹,腹瀉,鼻涕便;莖、葉治瘡瘍腫癤,鮮品搗爛包敷或煎水外洗;瑪完憨(德傣):根治月經不調,白帶(開白花者),小兒肝炎(開黃花者)《滇葯錄》。
【白葯】百方護菊:種子內胚乳治面上斑痣,粉刺,皮膚起黃水泡,潰破流黃水《滇省志》;根、葉治尿路感染,糖尿病,水腫,前列腺炎,疥癬,跌打損傷,瘡瘍腫痛,臁瘡。白翻戶枯:根、全草清熱利濕,活血調經,解毒消腫;根治月經不調,白帶,扁桃體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糖尿病《滇葯錄》。白翻戶枯:根、全草治月經不調,白帶,扁桃體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糖尿病,癰疽腫痛,骨折,跌打,疔瘡,濕疹《滇葯錄》。
【德昂葯】玻羔:功用同白族《滇省志》。
【崩龍葯】功用同白族《滇省志》。波槁:全株、根治結腸炎,腹脹,腹瀉,鼻涕便;莖、葉治瘡瘍腫癤,鮮品搗爛包敷或煎水外洗《滇葯錄》。
【僳僳葯】哀摸磨起:全草、根治扁桃體炎,月經不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全草外用治乳腺炎,跌打損傷《怒江葯》。
【水葯】罵勞母:根治糖尿病《水醫葯》。
【畲葯】根、花治扁桃體炎,月經不調,白帶,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風濕關節酸痛,癰疽腫毒,疔瘡,咯血,膿皰瘡《畲醫葯》。
【毛難葯】宮挖掰汾:塊根治跌打扭傷,骨折《桂葯編》。
【壯葯】稠崖花:塊根治月經不調《桂葯編》。
【瑤葯】塊根治頭痛《桂葯編》。
【仫佬葯】塊根治糖尿病,尿路感染,白帶過多《桂葯編》。
【哈尼葯】無機無曉阿焉:根治扁桃體炎,月經不調,泌尿系感染《哈尼葯》。
【侗葯】奴水粉,罵巴郎:根及全草主治乍形沒正(月經不調),賓寧乜崩榜(白帶過多)《侗醫學》。
【維葯】白赫曼斯比特:根用於體虛,四肢酸軟,食慾不振,神經衰弱,心急氣短,虛勞咳嗽,慢性腹瀉,尿路結石,糖尿病,子宮出血,凈濕性黏液,關節炎,配伍它葯治脫發症《維葯志》。
【佤葯】紫茉莉,粉果根:根治月經不調,腰痛,骨折,跌打《中佤葯》。
【阿昌葯】紫茉莉:根治扁桃腺炎,月經不調,前列腺炎《德宏葯錄》。
【土家葯】土紅參根治癆病,擺白,小兒胎毒《土家葯》。
【基諾葯】喂喂阿波:根燉肉治水腫病;嫩莖、葉外敷治腮腺炎,乳腺炎,癰瘡疔瘡,疥癬《基諾葯》。
【仡佬葯】勞所包奧:白煙脂花根治白帶。
『柒』 茉莉花的作用是什麼
茉莉花的作用:
1、根(茉莉根)
苦,溫。有毒。麻醉,止痛。用於跌損筋骨,齲齒,頭痛,失眠。
2、葉(茉莉葉)
辛,涼。清熱解表。用於外感發熱,腹脹瀉瀉。
3、花(茉莉花)
辛、甘,溫。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用於下痢腹痛,目赤紅腫,瘡毒。[7]
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鹼、甾醇。
(7)茉莉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茉莉花的物種分類:
1、單瓣茉莉
單瓣茉莉植株較矮小,高70-90厘米,莖枝較細,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稱。葉片為橢圓形,葉質較薄,葉端稍尖,全緣,長5-9厘米,寬3,5-5,5厘米。花冠單層,裂片(花瓣)少,7-11片,每片長約1,3厘米,寬1厘米,呈橢圓形,潔白,表面微皺,頂端稍尖,所以又稱尖頭茉莉。
2、雙瓣茉莉
雙瓣茉莉是中國大面積栽培的主要品種。植株高1-1.5米,為直立叢生灌木,多分枝,莖枝較粗硬,莖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皺紋。幼莖綠色,健壯枝條有棱和短茸毛。
3、多瓣茉莉
多瓣茉莉枝條有較明顯的疣狀突起。葉片濃綠,花蕾緊結,較圓而短小,頂部略呈凹口。
花冠裂片(花瓣)小而厚,且特別多,一般16-21片,基部成覆瓦狀聯合排列成3-4層,開放時層次分明。
多瓣茉莉花開放時間拖得很長,香氣較淡,產量較少,作為窨制花茶的鮮花不甚理想。但其耐旱性強,在山坡旱地生長健壯,如通過與優良的單瓣或雙瓣茉莉品種進行雜交選育(或嫁接),很可能獲得抗性強、質量好、產量高的茉莉花新品種(新茉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茉莉花
『捌』 茉莉根的相關選方
①續筋接骨止痛:茉莉根搗絨,酒炒包患處。(《四川中葯志》) ②治齲齒:茉莉根研末,熟雞蛋黃調勻,塞齲齒內。③治頭頂痛:茉莉根、蚤休根,搗爛敷痛處;並先以磁針輕扎頭部。④治失眠:茉莉根三至五分。磨水服。(②方以下出《湖南葯物志》)
『玖』 茉莉花根是什麼
【茉莉根的功效介紹】: 茉莉根 (《綱目》)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根,植物形態詳茉莉花條。 【化學成分】含生物鹼、甾醇。 【葯理作用】茉莉根水液1~8克/公斤腹腔注射,對青蛙、鴿、大鼠、小鼠、豚鼠、兔、犬等,因劑量大小而有不同程度的鎮靜和催眠作用,青蛙則表現全身癱瘓。 較大劑量對離體蛙心、兔心呈現抑製作用,使離體兔耳和青蛙後肢血管擴張,抑制離體兔腸的蠕動,對家兔及小白鼠的離體子宮,無論已孕或未孕均呈興奮作用。 【性味】苦,溫,有毒。 ①《綱目》:熱,有毒。 ②《湖南葯物志》:苦,溫,有毒。 【功用主治-茉莉根的功效】麻醉,止痛。 治跌損筋骨,齲齒,頭頂痛,失眠。 ①《本草會編》: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 凡跌損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 ②《現代實用中葯》:有麻醉作用。 【用法與用量】內服:磨汁,3~5分。 外用:搗敷。 【宜忌】內服宜慎。 【選方】①續筋接骨止痛:茉莉根搗絨,酒炒包患處。 (《四川中葯志》) ②治齲齒:茉莉根研末,熟雞蛋黃調勻,塞齲齒內。 ③治頭頂痛:茉莉根、蚤休根,搗爛敷痛處;並先以磁針輕扎頭部。 ④治失眠:茉莉根三至五分。 磨水服。 (②方以下出《湖南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