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冬天吃薑好嗎
冬天吃薑是個很好的選擇。俗話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天吃薑,正合適。因為姜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所以受凍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
吃薑要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生薑「要熱則去皮」,冬季吃薑為了驅寒,所以要把皮去掉。
(1)生薑冬季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說到進補,有些人立刻想到的是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這些名貴的葯材,每到過年回家孝敬父母,都會買上這些補葯,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最普通的食物,同時也是最好的葯物,而且常常是越便宜的食物,療效就越好。
生薑紅棗茶:將生薑洗凈,切片;紅棗洗凈,去核;將生薑、紅棗放入杯中,沖入開水,蓋上鍋蓋燜10分鍾,放涼後就可以飲用了。
薑汁泡腳:在冬季,身體虛弱的老人容易手腳冰涼,更應該在睡前泡腳。而在洗腳水中加入薑汁,能更好地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
❷ 冬季怎樣吃薑才最健康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葯方」,既然如此,那冬天是不是就不能吃薑了呢?但對於某些菜式來說,姜是重要的調味佐料。且事實上,寒冷的冬季吃點姜,除了一般的保健作用外,還能起到防寒的作用。那麼,冬天要怎麼吃薑才最健康?
冬季吃薑好處多
1.防寒保暖:人在吃過生薑後一般會感覺身體發熱,這是由於生薑促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導致,並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從而感覺身體發熱。冬天尤其寒冷,早晨上班走得急,有時會吸一肚子冷氣,有的人會覺得胃難受。可採取這個辦法:出門時在嘴裡含片生薑,讓唾液慢慢和薑汁混合,緩緩咽下;生薑解表散寒,如果被冷風吹著,切幾片姜,熬水喝下去,身上立刻就溫暖起來,甚至會出汗,這樣寒邪就被排出了。
2.治胃病:生薑特有的「姜辣素」不僅可以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還可以有效治療食用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當脾胃不和,引起嘔吐,此時喝點薑汁就能止嘔,效果很好。
3.預防感冒:生薑味辛性溫,不僅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還能溫中止嘔、解毒,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4.增進食慾:吃生薑還能促使人們的食慾大增,吃的飽身體才會更暖和,才能抵抗冬季的病菌。
5.男性助陽:自古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姜是助陽之品,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的作用。因此,被用於男性保健,可起到助陽的作用,對腎虛陽痿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吃薑該注意些什麼
平常家庭用姜,可以熬姜湯喝,也可以用糖腌制而食,或在菜中使用。但食生薑要食鮮姜(即子姜),鮮姜不辣,營養成分多,功能強。老薑(即母姜)過辣,類似乾薑,不可多吃。不過,姜既然有葯理作用,就應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
1.切忌吃變質的生薑。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生薑不宜在夜間食用。其姜酚刺激腸道蠕動白天可以增強脾胃作用,夜晚則成了影響睡眠傷及腸道的一大問題。
2.勿去皮。多吃生薑最好是要留皮,避免上火。因為生薑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止嘔解毒等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
哪些人更宜吃薑
冬季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而生薑屬於熱性,人吃了後容易上火,可是這並不代表所有人都不適合冬天吃薑。對一些體寒的人來說,冬天吃薑有助於驅除身體中的寒氣。生薑含姜醇等揮發油,對胃酸、胃液的分泌有雙向調節作用,能有效增進食慾,促使腸道蠕動,消除腸脹氣。生薑具有溫中散熱的功效,脾胃虛寒的人適宜食用。
不過經常嗓子疼、臉上長疙瘩等體熱症狀的人就要少吃薑了,凡是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適宜長期食用生薑。
❸ 告訴你,冬天的姜該這么吃
導報君語
冬吃蘿卜,更可吃薑!
姜是一種常用烹飪輔料,分為生薑、乾薑、炮姜三種。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生薑有抗菌、抗癌,以及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其特有的「姜辣素」能有效治療因過食寒涼食物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症。
此外,生薑能起到一定的禦寒作用。不過,中醫專家指出,吃薑 養生 要講究根據不同病症、個人體質特點等,不可一概而論。
姜的有效成分——姜辣素
姜是姜科姜屬的植物,它們的原產地是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裡面。傳說中,這種特別的植物曾為神農嘗百草行動保駕護航,解毒無數,於是得以神農的姓氏「姜」命名。在古籍中,姜寫作「姜」,只是在簡化字方案中,姜才替代了復雜的「姜」字。
中國吃薑的 歷史 堪稱悠久,孔子說:「不撤姜食」,大致的意思就是每頓飯都要有姜相伴。為什麼孔子吃薑成癮?零食說,看書提神說,治療老胃病說……眾說紛紜。的確,從古至今,被稱為「菜中之祖」的姜,一直是中國菜餚的核心調料。
有句老話說:「姜辣嘴,蒜辣心,辣子辣眼睛」。如果說辣椒像是一位嚴師的教導,五體辣個通透;那大蒜像是摯友的箴言,雖入口平常,但回味之下,卻獨具個性;而姜則更像是家人的嘮叨,雖然入口時可能會有辛辣之感,但吃下去之後總是會暖暖的。
而使得姜具有如此妙味的原因,是因為姜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姜辣素,這是姜酚、姜酮、姜烯酚等化學物質的統稱,它們讓姜具有辣味和獨特的香味。姜辣素發現的時間並不長,1879年第一次提取了姜辣素,後來才逐漸認清了這個復雜的家族,目前分離確定的姜酚類物質有十多種。姜辣素的沸點非常高,可以達到240 ,所以熟姜絲依然是辣的。
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
那麼,吃薑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呢?《名醫別錄》中這樣記載:「姜,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本草經集注》中也有「止嘔吐」的記載。目前的實驗也顯示,姜辣素確實可以抑制胃腸道的過速運動,從而讓胃腸道症狀減輕。
至於「吃薑暖胃」「姜能禦寒」的說法,則是因為姜辣素能擴張血管,同時加強心肌收縮,促進了血液的循環。再加上喝下去的熱水帶來的溫暖,喝完一碗熱姜湯,出一頭汗,還是挺舒服的。不過,在發熱的時候,人體更需要的是降溫。如果喝下姜湯,還要捂個大棉被發汗,很可能適得其反。
因此,不少學者和營養專家認為,早午吃點姜,是可以健脾溫胃的。尤其是早上吃上三兩片姜,可以為一天中食物的消化吸收做好「鋪墊」,並且姜中的揮發油可加快血液循環、興奮神經,使全身變得溫暖。
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至於「晚上吃薑賽砒霜」的說法,則沒有明確的依據。據營養專家介紹,生薑的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薑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上火」的症狀。
說其像「砒霜」有些誇張,但確實對睡眠不利,但吃少量的姜,並不會帶來危害。況且如今,隨著生活習慣的變化,晚餐到睡眠還有至少4個小時的時間,即使精神一點,那又怎樣?
姜的禦寒食療
姜附酒
原料:
生薑60克,制附子30克,桂枝35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
先將以上三種葯材洗凈,生薑切薄片,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容器浸泡2周即可。
服法:
每次飲服10—20毫升。
功效:
制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和生薑和桂枝同用可以明顯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
生薑紅糖飲
原料:
生薑、紅糖各15克,蔥白10克。
做法:
1、先將生薑和蔥白一起洗凈,生薑切片,蔥白切段;
2、然後在鍋中加水,放入生薑、蔥白,開大火煮沸;
3、再轉小火,加紅糖稍煮,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
生薑中有姜辣素,吃生薑後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液循環,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帶走了多餘的熱量,還能把體內的寒氣一起帶出體外。此茶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適宜於風寒感冒、嘔惡腹痛人群飲用。
姜棗散寒茶
原料:
生薑500克,大棗250克,茴香200克,甘草150克,食鹽100克,丁香、沉香各25克。
材料:
將以上所有食材和葯材一起研成粉末末,和勻裝瓶備用即可。
服法:
每日早餐前用開水送服15克。
功效:
生薑味辛性微溫,有疏風散寒、健脾胃作用;大棗能益氣血補脾胃;茴香、丁香、沉香為芳香理氣葯物。所有食材同用,有散寒益氣養顏功效。
生薑蔥白糯米粥
原料:
糯米50克,生薑2片,蔥白3段。
做法:
1、先將糯米淘洗干凈,蔥白和生薑洗凈,在鍋內盛水,大火燒沸;
3、然後放入糯米、生薑片、蔥白段,煮至米熟爛即可。
功效:
此粥要趁熱食用,可以起到散寒解表、益氣補虛的功效,適宜於風寒感冒的調理。
白菜蔥姜湯
原料:
白菜100克,生薑3片,蔥白2段,食鹽適量。
做法:
1、先將白菜、生薑和蔥白一起洗凈,白菜撕成大塊;
2、然後在鍋內盛水,大火燒沸後放入白菜葉、蔥白、生薑;
3、接著轉小火燒成湯,加食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此湯具有散寒解表、清熱止咳之效,適宜於預防感冒,或治療感冒初期、發熱咳嗽等症。
姜椒鯽魚
材料:
生薑20克,活鯽魚1條,胡椒3克,桂皮10克,蔥、料酒、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先將生薑洗凈削皮切片,與桂皮、胡椒一同裝入紗布袋;
2、然後將鯽魚剖殺,去鱗、鰓、內臟並洗凈,將葯袋放入魚腹中;
3、接著將鯽魚放入鍋內,加蔥、料酒、食鹽;
4、清水置於鍋中燒沸,再用文火煨熟,取出葯袋即成。
功效:
此方有溫中散寒、除濕止嘔之效,適宜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疼、噯氣、嘔吐、食慾減退者食用。
圖文 | 馮睿峻
編輯&排版 | 某南
❹ 冬天吃薑好嗎
冬天天氣寒冷,而姜性溫,味辛,冬天適量吃薑對身體有一定好處。姜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但對於體內有熱者,不管何時均應謹慎食用姜。因其性溫,溫能助熱,會加重體內的熱象,熱盛還會損傷津液,導致疾病進一步加重。
冬季寒涼,稍有不慎易致寒氣入體引起風寒感冒,可表現為畏寒、鼻塞、頭痛、無汗、流清涕等症狀。此時適量食用姜,對於風寒感冒輕症或預防風寒感冒有一定的作用,因其味辛,具有刺激、發散的作用,可以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且姜屬於溫性葯物,若因天氣寒冷,感受寒邪引起或加重脾胃虛寒,出現腹部冷痛、喜溫喜按、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此時適量食用姜還可以溫暖脾胃,均對其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冬天適量食用姜有一定的好處,但也需注意對於實熱、陰虛內熱者,患有急性炎症者或對姜過敏者,應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冬天可以吃生薑,生薑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還可以溫中、降逆止嘔、化痰止咳。在冬天感受風寒之邪,出現風寒感冒的時候,正好是利用生薑的時機。
當感冒初起,出現怕冷、惡寒這種現象的時候,用生薑跟紅糖煮水,趁熱慢慢的喝進去出汗,讓汗從表而解,這是冬季常用的治療輕度感冒、預防感冒方法,有很好的發汗作用。無論冬夏,當有寒邪客入於胃的時候,出現胃寒、嘔吐的現象,都可以用生薑來溫胃散寒、降逆止嘔。感寒之後出現的咳嗽,咳吐清痰,這時也用生薑溫胃化痰。
❺ 生薑怎麼吃更好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養生意識也越來越強。我們都聽說過,上床蘿卜下床姜。很多朋友都知道吃薑有很多的好處,那麼怎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呢?吃薑到底是去皮還是不去皮?怎樣吃才會對身體有益呢?接下來我們就詳細介紹幾種支教的正確方法。
吃薑的3大好處
通過上面知識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吃薑是去皮還是不去皮,怎樣吃才是正確的,都是根據不同體質的人來說的。對於脾胃虛寒者,吃生薑最好是去皮的。但是用姜做菜就應該帶皮吃,這樣可以保持生薑葯性的平衡性,防止上火。上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喜歡吃薑的朋友有一定的幫助。
生薑的的食用價值非常的高,和生薑搭配的食物還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掌握一些生薑的食用方法,這樣就更有利於自身的健康,通過食療的方法來增強自身的體質是最好的保健方法。
❻ 吃生薑的正確方法,都有哪些
引言:生薑是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食品,現在家家戶戶的廚房都少不了生薑。其實生薑不僅僅是一種調味品,也是一味中葯。自古以來就有用生薑養生的說法,因此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就是吃生薑的正確方法都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吃生薑的方法
很多人都不知道吃生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都在糾結要不要帶皮一起吃。其實生薑入菜一般不需要去皮,只需要洗干凈就可以,只有在食用寒涼性的菜餚時才需要生薑皮,因為姜肉雖然性熱,但是姜皮性寒。另外,生薑在用於治療水腫時最好不要去皮,特別是當這類患者有便秘,口臭等症狀時,應該更應該使用的是生薑皮而不是生薑,這樣才能夠達到除熱消火、利水消腫的作用。
❼ 冬季怎樣吃薑才最健康
可以用生薑加紅糖熬水喝,可以抵禦風寒,預防感冒。
❽ 姜在冬夏兩季怎麼吃
從一天來講,早上吃生薑對身體有益。古人說「早上吃薑,勝似喝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為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姜辣素、樹脂及澱粉等,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
夏天吃薑的好處
1
/5
由於夏天炎熱,人們習慣貪涼,喜服寒涼之品,夜間又感受夜寒,易產生暑濕,影響脾胃,所以夏季人們胃口不好,少食厭膩。針對這種情況喝一點姜湯或做菜時多加點姜,即可散寒祛暑,又可以治療因吃不潔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
❾ 冬吃蘿卜夏吃薑—姜的家庭吃法,怎麼吃更健康
生薑性溫,可以開胃健脾、增加食慾,是家庭廚房非常常見的食材。生薑一般多用於葷菜的去腥和調味,同時熬制薑茶用來驅寒用來預防感冒也較為普遍。今天給大家介紹姜的幾種家常吃法,堅持食用,對健康大有裨益!
各中姜湯(粥)
這種家常吃法我就不多說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做法。西紅柿蛋花湯,紫菜湯,排骨湯,牛肉湯,鹹粥,咸面條等等,都可以放點姜熬,既調味又健康!
注意:有腹瀉的病人和糖尿病人不宜飲用蜂蜜生薑茶,不然會加重其腹瀉程度和升高血糖。而且,蜂蜜生薑茶適合寒性體質的人飲用,熱性體質的人要少喝,否則容易上火、內熱加重。
吃生薑五注意:
1、吃生薑,宜適量。多吃可產生口乾,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狀。
2、帶皮生薑更能發揮其功效。
3、爛姜不能吃。因為霉變後會產生致癌物,有害健康。
4、生薑吃法多樣,做湯、熬粥、炒菜、燉肉、燒魚、做肉餡以及調料等,不僅味道鮮美,又有益健康。
5、葯用以老薑最佳,為健胃劑,有解表、散寒、溫中、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功效。
❿ 姜怎麼吃
1、薑茶
是用茶葉少許,生薑幾片去皮水煎,飯後飲服。可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有奇效。
薑茶其實也是外國人非常喜歡的飲料,他們的做法和我們的不太一樣,只要泡茶的時候放上一節鮮姜,然後加糖燜上十多分鍾,就做好了。
2、姜+牛油果
姜可以和許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姜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歡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3、姜+紅糖
薑糖一般是用姜和紅糖熬制而成,甜中帶辣。有祛濕去寒的功效,非常適合在潮濕的氣候食用。
4、薑汁撞奶
姜撞奶是番禺最負盛名的傳統小食,又稱「薑汁奶」或「姜埋奶」,有百多年歷史,馳名省港澳。
姜撞奶狀似豆腐花,也與蒸水蛋有幾分相似,但比前兩者都要香甜爽滑,其口味甘香微辛,能調胃、驅寒、養顏。當地人說,來番禺不吃上一碗姜埋奶,就算白來了。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