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芪泡水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茶能補中蓋氣,而且補而不膩,可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熊再加上枸杞、黨參、茯芩等葯材一起沖泡,效果更好。
2、黃芪枸杞乳鴿
材料:黃芪、枸杞各30克,乳鴿1隻,料酒、精鹽、味精、薑片、雞清湯、雞油各適量。
食用方法:
將乳鴿宰殺,去毛、內臟、斬腳爪、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會,撈出洗凈斬塊放燉盅內。
黃芪、枸杞分別洗凈,放入燉盅內。
將料酒、鹽、味精、薑片、雞清湯同放燉盅內,上籠蒸到肉熟爛,取出籠,揀出姜、黃芪,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具有補氣壯陽、固表止汗、解毒祛風之功用。適於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及癰疽瘡潰久不癒合之人食用。
3、黃芪陳皮粥
材料:黃芪30克,陳皮末3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食用方法:黃芪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共煮為粥,再加陳皮末稍煮,然後加糖。每日1次,連食5~7天即可。
功效:黃芪擅補氣固表,為補脾益氣主葯,又長於溫運陽氣,為利水消腫佳品,而陳皮也能理氣調中。食用本粥後,可療產後氣虛型惡露(惡露色淡紅,質稀,時覺疲倦頭暈)。
⑵ 黃芪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粉怎麼吃
1、黃芪傳統的功效有補氣、健脾、升陽的作用,它主要用於肺氣不足、久咳虛喘、自汗脈虛、容易外感風寒、脾胃虛弱、食少、疲倦乏力、脾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等等。還有固表止汗的作用,用於氣虛自汗,有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主要用於氣虛水腫、氣血虧虛、瘡瘍腐爛難以癒合的。
2、用法用量為,常用量是9-30g。需要注意,一般表虛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熱毒瘡腫的不宜使用。使用的方法可以用黃芪粉沖水代茶飲,也可以將黃芪粉加入水煮或是加入湯中。比如燉小雞的時候,可以加黃芪粉,一隻雞可以加50g。也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高血壓。既可以代茶飲,又可以加上牡蠣、女真子、桑寄生、牛膝、澤瀉、鉤藤等共同水煎服治療高血壓。
⑶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養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氣、固本,斂汗、生肌、利水、消水腫等。
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黃芪還有抗腫瘤、抗骨質疏鬆等作用。
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睏倦,無力,氣短。取黃芪加防風、白術、甘草、生薑、大棗適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取黃芪配伍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可治盜汗。
以黃芪配白術、防己、生薑、大棗,可治水腫。黃芪與黨參、白術、甘草、枳殼、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脫肛、子宮或內臟下垂。用黃芪配伍陳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產後便秘,欲便不能。用黃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關節、肌肉疼痛。
以黃芪加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銀花、白芷,可治癰疽內膿已成而不破潰。取黃芪、生薏米、赤小豆、雞內金、陳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腎炎、腎盂腎炎殘存浮腫。
⑷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很多人對黃芪這種食物並不是很了解,是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了解清楚食物的本質,特別適合養胃、養肺的人食用,以下是黃芪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強壯身體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中醫方面認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2、治療骨質疏鬆症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3、防治慢性鼻炎
將黃芪和白術、防風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強心肌收縮力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
5、治療脾氣虛症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症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術、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療胃炎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有效減輕症狀,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黃芪對於胃炎的.治療以及緩解胃病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若是患有胃炎,可常喝一些黃芪水。
7、防治高血壓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8、緩解缺鐵性心臟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鐵性心臟病,那麼每天取出50克的黃芪用水煎煮,然後將葯液分為三次服用。對身體恢復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喝黃芪水還能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
9、對付糖尿病浮腫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所以可以喝黃芪水,並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那麼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更好。
黃芪的食用方法
黃芪泡水
方法同沏茶一般。取兩三片黃芪(5g到10g為宜、,用沸騰的開水沖泡,等待晾涼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飲用了,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可以長期飲用,但是如果遇到身體不適,尤其是上火、濕熱的時候則不能飲用,以免會上火更加嚴重。
黃芪燉雞
1、取三黃雞一隻,適量料酒、香蔥、鹽、當歸、黃芪、枸杞、雞精。
2、將三黃雞洗干凈,切成小塊;香蔥打成小結的樣子。
3、把雞塊放在涼水中,加入適量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
4、取另外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涼水之後,用中火或者小火加熱。
5、雞塊煮沸之後,在冒水花的地方將雞塊家出來。
6、將雞塊放入步驟4中的鍋中。
7、放入當歸、黃芪、薑片、蔥結等,小伙慢燉一個小時。
8、放入枸杞,繼續慢燉5分鍾左右。
9、最後放入鹽和雞精調味。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劑中醫古方,具有通絡活血、補氣溫經的作用。臨床上有治療關節酸痛、末梢神經炎、皮膚炎和中風後遺症的作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取9g黃芪、4個大棗、18g生薑、9g桂枝、9g芍葯。
2、在煎葯之前需要將葯材浸泡半小時。
3、浸泡過之後再煎,需要1個小時左右。
4、水量則以高出葯材表面為准。
5、不同的病症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葯,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此方如果治療頸椎病,可添加姜黃、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此方如果治療肩周炎,可以添加姜黃、秦艽、羌活、靈仙、防風;
此方如要治療坐骨神經痛,可添加丹參、炙甘草、川牛夕、當歸、蜂蜜、草烏;
此方如要治療腦血栓,可添加地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此方如要治療心絞痛,可添加三七粉、瓜殼、紅花、薤白。
⑸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吃法,黃芪這種食物富含營養,它的功效與作用涉及很多方面,不僅僅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中醫學上這種葯材可以活血益氣,那麼如何食用黃芪比較好呢?下面是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強壯身體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中醫方面認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2、治療骨質疏鬆症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3、防治慢性鼻炎
將黃芪和白術、防風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強心肌收縮力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
5、治療脾氣虛症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症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術、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療胃炎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有效減輕症狀,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黃芪對於胃炎的治療以及緩解胃病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若是患有胃炎,可常喝一些黃芪水。
7、防治高血壓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8、緩解缺鐵性心臟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鐵性心臟病,那麼每天取出50克的黃芪用水煎煮,然後將葯液分為三次服用。對身體恢復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喝黃芪水還能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
9、對付糖尿病浮腫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所以可以喝黃芪水,並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那麼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更好。
黃芪陳皮粥
主要原料: 生黃芪30克,粳米100克,陳皮未1克,紅糖少量。
製作方法: 將生黃芪濃煎取汁,粳米、紅糖少量與之同煮,粥成加陳皮末,稍煮即成。
效用說明
適宜於慢性腹瀉、體虛自汗、老年性浮腫、慢性肝炎、腎炎、氣血不足等症。
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一、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把黃芪叫做綿芪,黃芪的葯用歷史已經有2000多年之久了,它的主要產地是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甘肅等地,黃芪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肝臟、利尿、抗衰老、降血壓的作用,黃芪有很多種食用方法,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跟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的介紹。
二、黃芪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1、泡茶
對於黃芪來說,泡茶是最為簡單的一種食用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順口溜,「常喝黃芪茶,防病保健康」,意思就是說,如果經常喝黃芪茶的話,就可以幫助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身體了,黃芪茶具有補氣固表、利尿生肌,抗毒排膿,增強體質的作用,這里建議大家在用黃芪泡茶的時候還可以加上一些枸杞、黨參,這樣飲用後的效果會更好。
2、做粥
做黃芪粥單用黃芪是不夠的,需要加上一些陳皮、梗米和紅糖,具體的用量是陳皮3克,黃芪50克,梗米100克,少許紅糖,具體的做法是,先將黃芪加入適量的水煎取濃汁,然後再渣後加入粳米、紅糖煎煮成粥,最後再加入一些陳皮粉煮沸即可,這種吃法有健脾養胃,補益元氣的功效,每次做的粥要在一天內吃完,早晚食用。
經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黃芪應該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黃芪這種中葯材,可以葯食兩用,但是它畢竟是葯材,大家如果想要通過它來調理身體的話,那麼就必須掌握好用法和用量,不能過量服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什麼不適的症狀。
⑹ 黃芪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在諸多滋補葯材中,人們總會偏向於人參、阿膠等,認為這些昂貴的葯材才能起到所謂的養生補益功效,殊不知,有些看著不起眼的食材,所具有的養生作用更是極其強大的。認為這些昂貴的葯材才能起到所謂的養生補益功效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黃芪房功效及食用方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黃芪具有哪些強大的滋補功效
1、補氣
黃芪是一種性溫的中葯材,具有極好的排毒、補氣的作用,另外黃芪中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多糖等 營養 成分,這些物質對於身體的補益是極好的。
因此,對於一些氣虛、氣短的人群,選擇食用黃芪便能幫身體產生良好的改善作用,豈不是勝過吃葯?
2、輔助補血
充足的血液對人體健康是格外重要的,而有啥好的補血食療方嗎?那麼試試黃芪吧!
因為黃芪本身的補氣效果就比較好,而中醫認為,氣可推動血液的運行,所以通過服用黃芪同樣也能更好的利於人體血液的生成,尤其是當人體處於血虛的狀態下。
3、防治感冒
感冒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而免疫力不足便是導致感冒的重要因素,而黃芪具有補益固表的效果,因此適量吃點黃芪還可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對於防治感冒很有好處。
每天取10克的黃芪,用其泡水喝,便是極好的解渴、防感冒的選擇。
4、消除水腫
黃芪具有很好的消水利腫的作用,能幫助人體將攝入的水分進行“篩選”,對人體有用的留下,沒有用的便能促進其排出,避免了在人體內的不良堆積,其中選擇生黃芪效果會更好。
你可以取防己4克、黃芪15克、白術9克、甘草6克共同熬成黃芪防己湯飲用。
這2點食用事項很重要 你得知道
1:每次應控制攝入量,以10克為宜。
2:黃芪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哦!
⑺ 黃芪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常用量是9-30g。使用的方法可以用黃芪粉沖水代茶飲,也可以將黃芪粉加入水煮或是加入湯中。
黃芪傳統的功效有補氣、健脾、升陽的作用,主要用於肺氣不足、久咳虛喘、自汗脈虛、容易外感風寒、脾胃虛弱、食少、疲倦乏力、脾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等等。還有固表止汗的作用,用於氣虛自汗,有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主要用於氣虛水腫、氣血虧虛、瘡瘍腐爛難以癒合的。
(7)黃芪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實生活中少部分人可能對黃芪粉過敏,那麼這類人群是不適合使用黃芪粉的。如果人們在食用黃芪粉的時候正在服用其他類型的葯物,那麼大家盡量的避免同時食用這兩類葯物。大家食用黃芪粉期間一些生冷油膩的食物是盡量的不要接觸的。
在服用黃芪的時候,不要擅自加大劑量,否則的話會有不良反應的發生,有腎病的患者不宜服用黃芪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也不宜食用黃芪,食用黃芪的會加重病情,這一點大家一定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