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引伸計的使用方法

引伸計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3 11:58:22

Ⅰ cmt2250a如何使用

1、cmt2250a使用可以接通總電源,打開主機上電源開關,主機上右門框上工作台控制板指示燈亮。
2、試驗需要引伸計時,將引伸計插入到主機後方的擴展功能箱上的USB介面內。
3、雙擊圖標,顯示出下一對話框,輸入用戶名、輸入密碼,確定後進入下一對話框,在此對話框內單擊「連機」進入試驗等待狀態。
4、選定試件、試驗方案,根據試件規格、尺寸即可。

Ⅱ 拉伸試驗如何選擇引伸計

首先看實際拉伸試驗的試件材質、大小來確定。其次看自己的預算。最後看後期可能遇到的試件和對實驗的擴展性要求。
夾持式的引伸計標距一般有8mm、10mm、25mm、50mm、100mm等,部分品牌還有大變形專用引伸計,標距一般為200mm、500mm。這些引伸計一般價格在幾百到上千不等,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是一些常規的材質,可以使用常規引伸計。
除了夾持式的引伸計,在特殊情況下,建議選擇一種非接觸式的光學引伸計,如LVE視頻引伸計。這些特殊情況包括:
(1)超小試件:如可用標距小於5mm的情況。
(2)超大試件:超過500mm的大試件。
(3)容易破壞引伸計的試件:如橡膠、彈簧等試件。
(4)不易夾持引伸計的試件:如鋼絲、鋼絞線、塑料薄膜。
(5)延伸率超高的試件:如各種新型復合材料。
(6)惡劣環境下的試驗:如高溫、低溫、輻射等。
非接觸式的光學引伸計一般價格差距較大,國產的品牌目前十萬左右,進口的品牌目前一般十五到二十萬左右。光學引伸計雖然價格高,但是總體來看,可適應不同大小的試件,不擔心損壞,使用壽命更長,精度高,可以同步測量軸向和橫向應變,還可擴展到疲勞、壓縮實驗使用。
當然如果預算有限、沒有很多很復雜試件、或者沒有對其他試驗擴展性的要求,就選擇普通的引伸計就可以了。

Ⅲ 電子萬能試驗機的引伸計怎麼

以標准集團為例,電子萬能試驗機的引伸計的使用方式如下:

1、根據所測量試樣尺寸的實際需要,調整引伸計標距。使引伸計的標距等於所測量試樣要求的標距。

2、將試樣安裝在萬能試驗機的上、下夾頭中。進行材料的彈性模量測試時,可對試樣施加一定的初載荷F0(相應於彈性變形載荷的5%~10%)。然後把引伸計小心地裝在試樣上,檢查調整引伸計與試樣的接觸松緊是否適宜,表盤指針轉動是否靈活。

3、確認測試系統安裝正確後,便可進行正式試驗。

注意事項:引伸計安裝在試樣上時,應盡可能地使儀表的縱向對稱平面與試樣軸線處在同一平面內,不得使標距叉發生明顯的左右傾斜。試樣的實際變形,絕對不允許超出引伸計的量程,否則引伸計就會損壞。

Ⅳ 如何使用電子引伸計

如果需要做σ0.2,就需要引伸計。一般結構鋼機械性能試驗不用引伸計。引伸計一般用於屈服強度台階不明顯的材料。不要引伸計的拉伸曲線,是把標距以外的變形等干擾都包含進曲線了。試驗的可靠性或稱准確性值得商榷。用引伸計才是最准確的。引申計的量程小,一般用在屈服和屈服之前使用,如在屈服後繼續使用,會損壞引申計,引申計用來測量彈性模量,如用一般的差動編碼器測量,計算結果會和真實的彈性模量差一個數量級,由標距造成的,引伸計在測量中精度高,但是量程小,所以一般試驗機進行拉伸壓縮試驗都不用引伸計,除非測量彈性模量和要求很高的精度時,而一般試驗,一般的差動編碼器測位移精度足夠,引申計是用來測量變形部分延伸率的,如果不用引伸計就不能得到應力-應變曲線,因為此時得到的應變把拉伸機齒輪空轉及位移和非測試部分的位移都算上了。但是不用引伸計還是可以得到抗拉強度的,另外對於有屈服平台的材料也能得到屈服強度,但是對於沒有屈服平台就是連續屈服的材料就沒辦法得到屈服強度了。關於引伸計除了通產所見的機械引伸計外,目前比較流行的是激光引伸計,測試時有激光打在樣品上作為測量位移的標定。這樣就能測試機械引伸計所無法測的叫做post-uniform

什麼是引伸計,有什麼作用,主要用在哪方面

主要是用來測量試樣變形用的,一般用在做試樣的拉伸試驗或者壓縮試驗
不過這個東西很容易損壞

Ⅵ 拉伸試驗時引伸計什麼時候可以摘掉如果實驗中引伸計滑移對屈服或強度有沒影響

在測定材料無明顯屈服時,一般採用電子引伸計,具體試驗方法:
把試樣安裝在試驗機上下鉗口上,給試樣載入50KG力,然後把引伸計裝入試樣中間部位,刀口一定要與試樣垂直,固定位置,在試驗中引伸計一旦滑移,看在什麼地方滑移,如果曲線變形弧度很大,沒有影響,如果在彈性階段出現滑移,則測量數據很不準確,引伸計一般在拉伸位移05mm可以切換引伸計,取下。這樣不容易拉壞引伸計。

Ⅶ 有誰懂引伸計嗎或者知道網上哪兒有引伸計論壇之類的

http://www.jxcad.com.cn/read-htm-tid-898854-keyword-JIS%20Z%202241.html
可下載
JIS Z 2241

日本工業標准
JIS

內部資料僅供參考金屬材料的拉伸試驗方法
如有疑問以原文為准JIS Z 2241-1998

導言本日本工業標準是基於
ISO 6892:1984金屬材料――拉伸試驗,通過翻譯國際標準的相應部
分制定而成,對國際標準的技術內容未作修改。在這次修訂中,把應力速率的上限規定為
50%/min,
為的是和國際標準保持一致。本標准也規定了應力速率為>
50%/min~80%/min內容,為的是和日
本工業標準的材料和產品標準保持一致。

1 適用范圍此日本工業標准規定了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
註:以下標准為相應的國際標准:
ISO 6892:1984金屬材料――拉伸試驗

2 引用標准本標准在條文中適當處引用了下列標准中的條款。應該引用下列標準的最新版本。
JIS B 7721拉力試驗機應力測量系統的校驗
JIS B 7741單軸試驗用引伸計的標定
JIS G 0202鐵和鋼術語(試驗)
JIS Z 2201金屬材料的拉伸試驗試樣
JIS Z 8401數字修約規則

3 定義
JIS G 0202中規定相關定義和以下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a)
標距【gauge length】測量伸長用的試樣圓柱或稜柱部分的長度。
1)
原始標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o)】施力前的試樣標距。
2)
斷後標距【final gauge length(Lu)】試樣斷裂後的標距。
b)
引伸計標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e)】用引伸計測量試樣伸長時所用試樣的平行長
度部分長度(這個長度不同於
Lo,應該比
b、d或管狀試樣的外徑大,但是要比試樣平行長度部
分短。
這里,b:板狀試樣平行部分的寬度,或從管材軸向上截取的試樣的平均寬度,或棒狀試樣的寬
度。

d:圓形截面試樣的直徑。
c)
伸長【elongation】試驗期間任一時刻原始標距的增量。
d)
伸長率(%)【percentage elongation】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
(Lo)之比的百分率。
1)殘余延伸率
(%)【percentage permanent elongation】卸載後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
(Lo)之比的百分率。

2)斷後伸長率
(%)【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A)】斷後標距的殘余伸長(
Lu
-Lo)與原始標距(
Lo)之比的百分率。

備注 1 對於比例試樣,若比例系數不為
5.65,符號
A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使用的比例系
數。
2 對於非比例試樣,符號
A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使用的原始標距,以毫米(
mm)表示。

3)斷裂總伸長率
(%)【percentage total elongation at fracture(At)】斷裂時刻原始標距
的總伸長(彈性伸長加塑性伸長)與原始標距(Lo)之比的百分率。

4)最大力伸長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at maximum force】最大力時原始標距的伸
長與原始標距(
Lo)之比的百分率。應區分最大力總伸長率(
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長率

(Ag)。

-1

JIS Z 2241

5)
屈服點延伸率
(%)【percentage yield point elongation】呈現明顯屈服(不連續屈服)
現象的金屬材料,屈服開始至均勻加工硬化開始之間引伸計標距的伸長與引伸計標距(
Le)
之比的百分率。
屈服點延伸率(%)會因材料的時效作用而變化。
e)
斷面收縮率【percentage rection of area】斷裂後試樣橫截面面積的最大縮減量與原始橫
截面之比的百分率。
f)
最大力【maximum force(Fm)】試樣在屈服階段之後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對於無明顯屈服(連
續屈服)的金屬材料,為試驗期間的最大力。
g)
應力【stress】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
So)。
1)
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Rm)】相應最大力
(Fm)的應力。
2)
屈服強度【yield stress】當金屬材料呈現屈服現象時,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發生而
力不增大的應力點,應區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
2.1)上屈服強度【upper yield stress(ReH)】試樣發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應力。
2.2)下屈服強度【lower yield stress(ReL)】在屈服期間,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的最低應力。
3)
非比例延伸強度【proof stress of non proportional elongation(Rp)】非比例延伸率
等於規定的引伸計標距百分率時的應力。使用的符號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規定的百分率。
4)
規定總延伸強度【proof stress,total elongation(Rt)】總延伸等於規定的引伸計標距
百分率時的應力。使用的符號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規定的百分率。
5)
規定殘余延伸強度【permanent set stress(Rr)】卸除應力後殘余延伸率等於規定的引伸
計標距百分率時對應的應力。使用的符號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規定的百分率。
4 原理試驗系用拉力拉伸試樣,一般拉至斷裂,測定規定的一項或幾項力學性能。

5 試樣對拉伸試樣的規定如下:

a)
除非另有規定,否則拉伸試樣應符合
JIS Z 2201的規定。
b)
試樣的取樣和制備應該按相關的日本工業標準的規定進行,在試樣的取樣和制備過程中應避免
變形和溫度對試樣力學性能的影響,特別是在測量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或延伸強度時注意
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
當試樣採用剪切或沖壓加工時,會存在冷作硬化對性能的影響,所以必須對試樣平行部分
進行精加工,以除去此影響區。

c)
試樣要避免校直、但在必要時,也可用一些不會影響試樣機械性能的方法來校直。
d)
通常,要用沖頭在試樣表面打出標記,或劃細線作標記。然而,對於對劃痕敏感或極硬的試樣
不宜這樣操作,而是在試樣表面塗一層漆後劃線。
備註:如果用引伸計測量伸長,就沒有必要做標距標記。
6 拉伸試驗機拉伸試驗機應該符合以下規定:

a)
拉伸試驗所用的試驗機應選取日本工業標准
JIS B 7721中的
1級或以上級別。
b)
試驗機安裝在剛性基礎上,使其軸線通過夾頭中心。
c)
試驗機經大修、更換主要部件、檢修後,必須按日本工業標准
JIS B 7721規定檢驗後才能使用。
d)
一般情況下,根據使用情況,要求每隔一段時間,要對機器的准確度進行校驗。
7 試驗要求試驗應該符合以下規定:

7.1
試驗載荷試驗時,由於試樣是用夾頭夾住來載入的,因此,所載入荷一定要在軸線上。
7.2
試驗速度載入速度要均勻,試驗時應指明載入速率、變形速率及載入所需時間,載入速率的
-2

JIS Z 2241

選擇應該符合以下規定:

a)
對於載入速度對所測性能影響大的材料,在進行拉伸試驗時,載入速度應根據該材料標准中的
要求而定。
在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載入速度按
b)和
c)的要求來選擇,以對載荷及變形進行精確測量。
b)
在測量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屈服強度時,在各自規定的強度
1/2以下,可用任一較合適
的載入速度載入。但當超過規定強度
1/2直到達到上屈服點、下屈服點、屈服強度,其平均應
力速率,對鋼來說應為
3N/(mm2 ·S)~30N/(mm2 ·S),對於鋁及鋁合金來說,應不大於
30N/
(mm2 ·S)。
c)
當不必測量上屈服點、下屈服點或屈服強度時,在測量抗拉強度、斷後伸長、斷面收縮率過程
中,達到規定的抗拉強值
1/2之前,可用任一合適的速度載入;但當超過規定的抗拉強度
1/2
後,對於鋼來說,試樣平行部分的平均應變速率應為
20%/min~50%/min,對於鋁及鋁合金,
試樣平行部分的平均應變速率應不超過
50%/min。若在測量上屈服點、下屈服點或屈服強度之
後繼續測量抗拉強度,後階段的應變速率應按以前述規定。
備注
1 應變速率>
50%/min~80%/min下的試驗速度應該符合相應的
JIS的材料標准規定。
2 應變速率可以使用引伸計測定。

7.3通常試驗溫度限制在
10℃~35℃。如有特殊要求,可將試驗溫度限制在
23±5℃。但是,對於
某些熱敏材料,試驗溫度按相應的
JIS的材料標准規定。
8 測定平行部分原始截面積、標距、屈服強度、延伸強度、抗拉強度、屈服延伸、斷後伸長和截面
收縮面積。

a)
試樣平行部分原始截面積的測定應該符合以下規定:
1)
除管狀試樣外,試樣平行部分原始截面積應在標距的兩端和中心部位測量,然後得出平均
值。
但是,對於有錐度的試樣,試樣的原始截面積應在試樣的細端部測量。
對於管狀試樣,試樣的原始截面積應在試樣端部測量。
2)
對於圓形或管狀試樣,測定原始截面積時,測得的直徑應該是二個相互垂直方向直徑的平
均值。
測量管狀試樣橫截面的厚度時,應在管端圓周上測量不少於三個值,然後取其平均值。
備註:管狀試樣內外直徑差的平均值是測量二個相互垂直方向上,四個地方壁厚所得的平
均值)

3)
為了測定一原始橫截面積,測量相應的直徑、寬度及厚度時,測量精度至少達到所測尺寸

0.5%。如
2mm的尺寸、至少達到
0.01 mm。
4)
對於圓形或矩形截面試樣,精加工時,也要嚴格控制尺寸精度,其尺寸變化(最大值減去
最小值)不能超出表
1所給出的誤差范圍。測量原始截面積尺寸時,可以只測一個部位,
而不是按
1)中所述,測量三個部位,然後取其平均值。
經精加工後的試樣平行部分尺寸與公稱尺寸之差不超過表
1中所規定的偏差,這時,
試樣原始橫截面積可以用公稱尺寸來計算。

1 試樣尺寸的允許偏差
單位:mm

圓形截面試樣厚度不小於
6mm的矩形截面試樣厚度小於
6mm的矩形截面試樣
公稱直徑偏差公稱厚度偏差公稱寬度偏差公稱厚度偏差公稱寬度偏差
10~<12 0.025 6~<12 0.02 25~<40 0.05 0.6~<1.2 0.002 12.5~<25 0.02
12~<16 0.03 12~<20 0.04 ≥40 0.10 1.2~<2.5 0.004 ≥25 0.04
≥16 0.04 ≥20 0.05 --2.5~<6 0.01 --

-3

JIS Z 2241

b)
測量試樣標距時,要選用合適的測量儀器,其精度至少要達到公稱標距的 0.4%。
當使用標距標記器或引伸計時,要按上述規定對其標距進行校正。如果引伸計的標距不大
於公稱標距的
1.0%,公稱標距可以作為原始標距。

c)
上屈服強度及下屈服強度的計算應該通過下式計算來求得:
對於上屈服強度
σSU=FSU/A0
對於下屈服強度
σSL=FSL/A0
上式中,σSU :上屈服強度(N/mm2);
σSL:下屈服強度(
N/mm2);
FSU: 1)中所述的最大力(
N);
FSL: 2)中所述的最小力(
N);

A0: a)中所述的試樣原始截面積;
如果不擔心引起混亂,σSU和σSL可以寫成σ
S。

1)
為了測定上屈服強度,需要測出試樣平行部分開始屈服時的最大載荷
FSU(N)(例如,在裝
有測力刻度盤的材料試驗機上,發現測力刻度盤上指針停止或往回走時,此時的載荷即為
FSU,可以從刻度盤上讀出)。
2)
為了測定下屈服強度,需要測出試樣平行部分開始屈服時的恆定載荷
FSL(N)(例如,在裝
有測力刻度盤的材料試驗機上,發現測力刻度盤上指針停止或往回走時,此時的載荷即為
FSL,可以從刻度盤上讀出)。
d)
延伸強度的計算應該通過下列方法求得:
1)
規定非比例延伸法
σε=Fε/Ao
上式中,σε:用規定非比例延伸法計算得的伸長強度值(N/mm2);
Fε:使用引伸計繪制載荷—伸長曲線,從表示伸長的軸(橫軸)表示規定非比
例延伸(ε%)的點作平行於曲線最初階段直線部分的直線,此直線與曲線的
交點即可讀出
Fε(N)(見圖
1a);

A0:a)中所述的試樣原始截面積(
mm2);

為了記錄,應用引伸計記錄紙記錄伸長數值。應使用
JIS B 7741規定的等級
2的引伸計,

或更高級別的引伸計。

備註:例如,計算規定非比例延伸ε=0.2%時的延伸強度:

σ0.2=F0.2/Ao

2)
規定殘余延伸法
規定殘余延伸強度的驗證:試樣施加相應於規定殘余延伸強度的力,保持
15秒,卸力
後驗證殘余延伸率未超過規定的百分率(見圖
1b)。

3)
規定總延伸法
在規定殘余伸長ε
%的力(
Fλ)產生的總延伸λ
%已知的情況下,可用下述方法求得延
伸強度(見圖
1c)。
σε(λ)=Fλ/Ao
上式中,σε(λ):用規定總延伸法計算得的延伸強度值(
N/mm2);
Fλ:載入過程中,伸長達到總延伸λ
%時的延伸強度(
N);
A0:a)中所述的試樣原始截面積(mm2);

為了記錄,應用引伸計記錄紙記錄延伸數值。應使用
JIS B 7741規定的等級
2的引伸計,
或更高級別的引伸計,精度可以達到測量長度±2%或±10μm。

-4

JIS Z 2241

伸長伸長伸長
規定非比例伸長ε%
a) 規定非比例伸長法
規定殘余伸長
規定總伸長λ%
b) 規定殘余伸長法c) 規定總伸長法

1
測定伸長強度的方法

e)
抗拉強度應該通過下式求得:
σB=Fmax/Ao
上式中,σB:抗拉強度(N/mm2);
Fmax:最大載荷(N);
A0:a)中所述的試樣原始截面積(
mm2);

f)
在測量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延伸強度,抗拉強度時,載荷值讀數應精確到測量值的
0.5%。
屈服強度,延伸強度、抗拉強度值應符合
JIS Z 8401的規定四捨五入成整數。
g)
屈服延伸應該通過下式求得:
λr=λSL-λSU
上式中,λr:屈服延伸(%);
λSU:通過引伸計測得的載荷—應變曲線上的上屈服強度處的總延伸值(%);
λSL:引伸計測得的載荷—應變曲線上,屈服應力開始持續上升並超過上屈服強度

處的總延伸值(%)。
應使用
JIS B 7741規定的等級
2或更高級別的引伸計,引伸計標距應該等於試樣的標距。
應按
JIS Z 8401的規定對屈服延伸進行修約,修約到小數點後
1位小數。

h)
斷後伸長率應該通過下式求得:
δ=(L-Lo)/Lo×100
上式中,δ:斷後伸長率(%);

L:試樣斷裂後,小心地將其接在一起,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然後測得標記點
間距離值(mm);
Lo:原始標距(
mm)。
當用引伸計測量斷後伸長率時,如果沒有特別規定,斷裂時的總的伸長可以等於上述的
L
值。
所用引伸計的標距等於試樣標距,且測量誤差為標距的±0.5%。
應按
JIS Z 8401的規定對斷後伸長率進行修約,修約為整數。如果標距超過
100mm,應該

保留到更精確的數位。
備註:如果出現如圖
2所示的斷裂,斷裂的部分能很好的配合在一起,以標距二標點間的距離(包
括裂口
CP的長度
) 計算斷後伸長率。

-5

JIS Z 2241

裂口

2
斷後伸長率的測定

i)
按以下規定測定斷面收縮率
1)
斷面收縮率應該通過下式求得:
φ=(Ao-A)/Ao×100
上式中,φ:斷面收縮率(%);

A:試樣斷裂後,小心地將其接在一起,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然後按
a)中的
規定測得最小截面積(mm2);
Ao:按
a)中的規定測得原始截面積(
mm2)。

2)
為了測量斷面收縮率,應該應用圓形截面試樣。
3)
斷面收縮率數值按
JISZ8401標准,四捨五入成整數。
j)
為了說明試樣斷裂部位,必要時,用下列符號對拉伸試驗結果作附錄補充。
A:表示斷裂部位在二標距標記之間,離中心
1/4標距之內。(圖
3中的
A部位)
B:表示斷裂部位在二標距標記之間,距中心不在
1/4標距之內,
(如圖
3中的
B部位)
C:表示斷裂部位在二標距標記點之外
(如圖
3中的
C部位)。
標距

3 斷裂部位的分類
A、B、C的具體位置可以在斷裂後參照標距的長度標定。

資料性參考:
關於斷後伸長率的估算:在斷裂發生在試樣二標距標記之間的正常斷裂情況下,可應用下列方
法進行斷裂試樣的斷裂伸長估算。此處是斷裂部位
j)中所述的
B位置(見資料性參考圖
1)。

資料性參考圖
1 斷後伸長率的估算

a)
首先把試樣標距分成若干合適的等分,並將這些記號劃在同一條直線上。
b)
試樣斷裂後,將斷裂部分合起來,求出以斷裂處
(P)點為對稱中心的標距標記(
O1)的對稱點
(A),
然後測量
O1A的長度。
c)
觀察較長斷裂段上標距標記點
O2和
A間的劃痕號數
(n),找出
O2和
A的中心點
B。若
n為偶數,
則此中點
B為從
A到
O2的第
n/2個劃痕;若
n為奇數,則以第(n—1)/2和第(n+1)/2號劃痕的
中心點為
B點,測出
AB長度。
-6

JIS Z 2241

d)
用下式估算斷後伸長率。
斷後伸長率估算值(%)=(O1A+2AB-標距)
/標距×100
上式中,O1A:O1和
A點的距離(
mm);
AB:A和
B點的距離(
mm);
標距:原始標距長度(
mm)。

9 試驗報告當要求試驗報告時,相關雙方協商同意,應該選擇以下內容。

a)本標準的引用標准;
b)試樣數目;
c)試樣類型;
d)試樣的取樣位置;
e)試樣的取樣方向;
f)試驗結果;
g)材料類型。
-7

Ⅷ 引伸儀使用的注意事項

用兩手指輕輕捏住引伸計的安裝盒,使刃口的中部與試樣接觸,通過引伸計掛鉤,用橡皮筋(或彈簧夾)將引伸計固定在試樣上,然後輕輕取出定位銷。注意事項:加持力應適當,兩刀口中心線應與試樣軸線平行,刀口對中。
(1)根據使用和實際需要,決定標距值和選用量表。
(2)調整正上刀口的位置,使上、下刀口間的距離等於標距值。
(3)松開緊固螺釘調整量表位置,使上刀口底面與底板上定位螺釘接觸,頂尖與量表測量平面接觸。測拉伸變形時,量表起始位置應在指針正向行程0.1mm以上。然後,固定好量表,轉動量表罩圈在需要位置上。需注意,緊固量表時,要保證量表測桿能上下運動自如,不被卡住。如系重復使用,則不需每次試驗都要調整量表位置。
(4)握住蝶式引伸儀,壓縮彈簧使兩刀口分開,夾持在試件上,如嫌夾緊力不夠,可調整連接板簧帽。
(5)如增加上刀口夾緊力時,需在標桿上使用夾緊架,其位置應盡量靠近上刀口處,夾緊力也可以通過簧帽調整。
(6)試件在標距范圍內的伸長量取兩表數值的平均值進行計算。

閱讀全文

與引伸計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