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潛水的耳壓平衡怎麼做
1、捏鼻鼓氣耳壓平衡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使耳內的壓力與周圍的環境壓力相同的技巧。一般較常用的方式是捏鼻鼓氣法,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後輕輕地用鼻子出氣,這時會感覺耳膜有往外鼓脹的感覺並有咯的一聲。
2、其他方法除了捏鼻鼓氣的方法外,還可以通過吞咽口水、打哈欠或左右擺動下頜來達到耳壓平衡。
3、注意事項一是在下潛前,即開始你的耳壓平衡,二是在下潛後,每隔幾米即做一次,避免不適,三是不要等到感到不舒服(或疼痛)時才記得開始做。
四是如果耳壓做不起來,上升少許,再試一次。如果在經過努力之後,仍然無法平衡耳壓,放棄潛水,五是絕對不要捏著鼻子鼓氣過久或太用力,否則有可能會傷及耳蝸及耳鼓。
4、耳內排水如果潛水後耳痛、耳鳴,可能是耳朵里灌水或者是鼻子嗆水,排水方法:一是將頭歪向進水耳朵的一側,用力拉住耳垂,用同側腿進行單足跳,二是手心對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嚴壓緊,左耳進水就把頭歪向左邊,然後迅速將手拿開。
(1)常用的耳壓平衡的方法擴展閱讀:
潛水的注意事項:
1、保持溝通在潛水的過程中,與潛水員、同伴之間的溝通要做好。有效的溝通對潛水過程起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國外,並非所有的潛水員都是一帶一或者一帶二的簡單模式,一些熱門的潛水點經常會出現一個人帶十幾個人潛水,因此隊伍的規則必須嚴格遵守,即便在水底出現了突發狀況也能夠及時找到解決的方法途徑。
2、不要單獨行動去到陌生的海域潛水切忌單獨行動,因為對海域的不了解,可能會有諸多隱藏的危險存在,如果單獨行動很容易出現不可逆轉的後果。同時,如果與同伴一起在水底時,突然發現同伴不見的情況下,般只允許在水底繼續等待或者尋找一分鍾便需離開。
3、切忌隨便觸摸當你在海底見到迎面而來的海龜也許會讓你想要近距離地接觸一下,,群的珊瑚和可愛的熱帶魚也會讓你好奇地想要伸手觸摸,然而這樣的行為基本是不被允許的。破壞了這片海域的環境和和諧,也許下次再來就無法看到這些神奇的物種了。
4.其他事項一是堅守兩人同行的原則,要緊跟領隊。二是要穿配救生衣。三是配重帶最後佩帶。四是不要使用耳塞。五是要把面罩內的水清除干凈。六是不要做超呼吸的動作。七是在完全離水上岸後再去掉蛙鞋、面罩、呼吸管。
② 去潛水,有什麼方法保持耳壓平衡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潛水的時候需要進行耳壓平衡。
我們的中耳內形成一個空腔,只能通過喉嚨後面的耳咽管與外界相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或是外界壓力處於正常范圍內的時候,耳咽管一般來講是關閉的。但當我們潛水的時候,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周圍水域的壓力會高於我們平常在陸地上的空氣壓力,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打開耳咽管來平衡中耳內的壓力和外界的壓力。
3. 吞咽法或湯因比動作(Toynbee Maneuver)
在進行「吞咽」動作時,我們往往能夠通過咽喉肌把耳咽管打開,因此這也是進行耳壓平衡較為有效和均衡的方法之一。湯因比最早發現吞咽動作可以使耳咽管打開,因此「湯因比動作」就是指捏住鼻子並進行吞咽動作,這樣喉頭後部的肌肉就可以將耳咽管拉開,從而使氣壓達到平衡。
4. 耳咽管隨意打開法(Beance Ture Volontaire)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TV」這種耳壓平衡方法在潛水界神乎其神,據說能夠能夠掌握這種方法的人不足30%,而且大部分會BTV的人都是天生的,後天很難練成。這是由於人和人之間耳朵內部的細微結構有一定差別,而且這種方法很難教學。BTV是控制軟齶的肌肉收縮,喉嚨上部肌肉用來打開耳咽管,拉緊肌肉的同時推動頜骨,有點像打呵欠時咽喉後部的動作,也有點像動耳朵時的動作。這種方法描述起來很難理解,也難以進行示範,所以後天很難練習。但作為終極大法,它的好處在於不需要捏住鼻子,解放了雙手。而且由於是肌肉主動打開,不需要氣體輔助,因此如果能很好的掌握這種方法,那麼用這種方法進行耳壓平衡的效率是極高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你的小夥伴不用捏鼻子就可以跟你一起下潛到30米,那也許他就是個天生擁有BTV超能力的「天之驕子」喔!
最後,不管使用哪種方法,能夠平衡耳壓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是什麼時候進行耳壓平衡呢?要點是「要早做,要多做」。在下潛之前,就要開始進行耳壓平衡了,有些潛水員甚至習慣在到達潛點之前就嘗試打開耳咽管。而在真正潛水的過程中,一定要在感到不適之前就進行耳壓平衡,以免耳朵受到傷害。因為一旦耳咽管平衡不成功,中耳已經感受到擠壓,形成了疼痛的感覺以後,再嘗試拉開耳咽管就會非常困難了。而當你感到疼痛的時候,要先上升幾米,再進行耳壓平衡,切記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喔,不能太浪啦!
③ 克服耳壓有哪些妙招
1、張嘴和吞咽
嚼吃是預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辦法,嚼幾粒糖果,或嚼幾塊口香糖使咽鼓管張開,或頻頻進行吞咽動作,這時耳內可以聽到空氣進入中耳的響聲,達到氣壓平衡。若感覺症狀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閉緊嘴巴,用力呼氣,讓氣流沖開咽鼓管進入中耳空氣腔而消除耳悶、耳重、耳痛等症狀。
2、捏住鼻子再吞口水。
3、捏住鼻子,嘴巴閉緊,用力吹氣,讓氣將耳朵貫通。
4、使用減壓耳塞。這些耳塞經過特別設計,能在飛機起飛或著陸時平衡耳壓。你可以在葯房及機場商店買到它們。雖然不能保證它們一定有效,但至少可以在飛行途中緩解耳壓,以免耳朵脹痛。
5、飛機起飛或登山前,先治療鼻塞。傷風感冒、鼻竇發炎或任何部位堵塞時,更容易出現氣壓傷。這是因為過敏或感冒使咽鼓管發炎,無法正常打開。
6、捏住鼻子,輕輕地擤鼻子。這是瓦薩爾瓦捏鼻鼓氣法(Valsalva maneuver),讓空氣進入耳朵,平衡及緩解耳壓(你會感覺到鼓膜漲起來了,並聽到悶悶的一聲「噗」)。
④ 潛水過程中如何調節耳壓平衡
1、一般的耳壓平衡法是,從面罩上面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後用力吹氣,就能將空氣慣入耳管。
2、每往下潛一個深度,就應立即作耳壓平衡。尤其是在淺水處(水壓變化最大是在最初10公尺),作耳壓平衡的次數應增多。
3、潛水老手只要做吞囗水的動作或左右擺動下顎,就能使耳壓平衡(吞咽式)。
4、新手做的時候要保持深度不要繼續下潛,如不是老手應在教練員陪同下做,做耳壓平衡時保持頭部朝上,仰頭姿勢較易實施(捏鼻式)。
5、一般潛水員潛到水深三公尺處,就要通過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耳壓平衡。否則耳朵會感覺到疼痛。
(4)常用的耳壓平衡的方法擴展閱讀
潛水注意事項:
潛水是一項極其強調團體精神的運動。無論潛水員甚至潛水教練的水平有多高,都必須嚴格遵循潛水規范中的潛伴制度,不能單獨潛水。
在潛水活動中要服從教練的指導,要有很高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遵守潛水的各項技術規范,在操作中要有條理性,認真細致,遇事沉著冷靜。
在潛水時,注意保護生態環境,不亂丟廢棄物,不亂捕亂采水下生物等等。
參考資料
網路-深海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