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食用油的原料及使用方法

食用油的原料及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0 06:47:22

① 食用油分幾類,所含成分是什麼

食用油的分類 一、食用油的分類
分為三類:
動物油
植物油
微生物油脂

動物油如: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魚油等
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棕櫚油、茶籽油、橄欖油、米糠油、芝麻油、紅花籽油、亞麻籽油等。這此植物油在中國市場上均有產品在超市內銷售。
微生物油脂:是由微生物產生的,目前沒有直接用作烹調油。但在保健食品和食品中有用作原料,如在嬰兒奶粉中加入的AA,和DHA,就有來源於微生物油脂的。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調和油,目前市上的調和油產品是由多種植物油調和而成的產品,不同廠家生產的調和油用的原料也有差別。
二、食用油中的營養成分
食用油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甘油三酯(脂肪),維生素E,植物甾醇。特別是精煉後的的食用油,其主要的營養成分就是以上三種。
而脂肪(甘油三酯)約占食用油的99%以上,甘油三酯是由甘油(約10%)和脂肪酸(約90)組成的。所以關注食用油的營養就要關注脂肪和脂肪酸的營養。
脂肪酸的種類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就決定了不同品種的植物油其營養不一樣。
維生素E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總和。在植物油中含量很高,以小麥胚芽油中的維生素E含量高,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其它常見的植物油維生素E的含量比以上三種植物油來說要低很多。維生素E的對人體的主要功能是抗衰老。
植物甾醇(又叫植物固醇),是和膽固醇結構相似的一類化合物。因為植物甾醇進入人體內後,可以與膽固醇競爭,這樣就能降低膽固醇的吸收。所以植物甾醇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三、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不含不飽和化學鍵。
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含不飽和化學鍵。在自然存在的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含有雙鍵(或烯鍵)的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單不飽和脂肪酸:分子中含一個雙鍵的脂肪酸。(如油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分子中含兩個及以上雙鍵的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
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需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包括:亞油酸、α-亞麻酸兩種。
在不飽和脂肪酸分子中,距竣基最遠的雙鍵是在倒數第3個碳原子的稱為ω-3脂肪酸,是在倒數第6個碳原子的稱為ω-6脂肪酸。
四、六大營養素
六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水
人體三大營養物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油脂)其在人體內提供的熱量如下:
碳水化合物:4 kcal/g(4千卡每克)
蛋 白 質:4 kcal/g(4千卡每克)
脂 肪: 9 kcal/g(9千卡每克)

註:1 kcal=4.184 kJ(1千卡等於4.184千焦)

油脂(脂肪)對人體有的營養價值?
1、供給人體熱量
2、供給必需脂肪酸
3、提供脂溶性維生素並促進其消化吸收
4、增加食物美味與飽腹感
六大營養素要均衡地攝入,人體才更健康。這可以參照中國營養學會的網站(關於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
五、關於脂肪和脂肪酸的營養攝入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百分比為20-30%,其中飽和脂肪小於10%,單不飽和脂肪10%,多不飽和脂肪10%,(n-6)多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脂肪酸=(4-6):1。
中國營養學會平衡膳食寶塔推薦的食用油的攝入量是25克。
所以大家在使用食用油的時候不僅要注意量的攝入,也要注意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推薦大家食用調和油,特別是食用脂肪酸均衡的食用調和油,如0.27:1:1的調和油。

六、關於壓榨和浸出
六、關於壓榨和浸出
壓榨法和浸出法是兩種不同的油脂製取工藝。壓榨法就是人們印象中的用物理壓榨的方式「榨油」,這種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學物質,榨出油的各種成分保持較為完整,但缺點是出油率低。而浸出法則是將一種被稱為「六號抽提溶劑油」(俗稱六號輕汽油)的原料與粉碎後的油料進行充分混合後再進行油脂的抽提,這種方法相對產油率較高,成本較低,但成品油中可能存在微量溶劑殘余。 不過經過精煉後的食用油溶劑已經被去掉了,特別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食用油。不用擔心溶劑殘留的問題。

一些人認為壓榨制油工藝比浸出法制油工藝更先進,這是一種不科學的理解。只要符合國家標准,無論哪種工藝生產的產品都是合格的,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七:關於轉基因
凡是允許在中國銷售的轉基因食品,都要通過國家農業部轉基因辦公室、專家委員會和相關檢驗機構的嚴格評審、檢測,已經通過安全性評價的轉基因食品,由國家農業部頒發安全合格證書後,方能投入進行食品加工。從營養安全的角度講,目前還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不利於人體健康的證據,也沒有出現因此引發的食品安全糾紛。那麼,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在營養上是否有區別呢?要求營養成分絕對相同是不可能的,但二者的差異不會超過允許范圍。也就是說,同一品種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其營養成分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目前市場銷售的大豆色拉油基本都是轉基因的,不是轉基因的非常少。但是任何一種作物被確定是否用轉基因技術改造時,首先要對該種作物本身進行安全性評價,要確保其對人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比如說,花生對極少數人有過敏性,所以不能考慮花生作為轉基因對象。有些人不了解什麼是轉基因,認為轉基因食品是在食品或農作物中加了個叫基因的東西。其實我們吃的任何東西都是由成千上萬基因組成,傳統品種改良通過雜交,實際也是基因的交換,並且雜交是在染色體水平上的基因交換,而基因技術是定向改造生物,跟雜交育種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效率更高罷了。轉基因食品至少有兩點好處,一可以減少農葯殘留,二可以強化某些營養成分。當然,目前對於轉基因食品,也有專家持謹慎態度。也許以後會有更多的轉基因食品出現在餐桌上,也許會被其他食品所替代。
目前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大豆就有兩千多萬噸,基本上是轉基因的,而這些大豆生產出的大豆油只有四五百萬噸,而另外的一千多噸在哪裡呢?是做成了各種飼料,喂豬牛羊雞鴨魚等,我們天天都在吃這些動物的肉,所以說我們幾乎天天都在食用與轉基因有關的食品。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人是可以不接觸轉基因食物的。
同時我們國家也在採用轉基因的手段來改進其它的農作物,這些農產品可能在市場上也有出現的。
我認為:在選擇食用油時根本就不要考慮是否是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問題!
八、關於維生素A強化的食用油
維生素A的缺乏是一個世界性的衛生問題,營養調查發現中國居民是缺乏維生素A的。也就是說從中國居民的維生素A平均攝入量來看,離推薦的需要攝入量還差很多。 特別是邊遠的農村和5歲以下的小孩缺乏最為嚴重。
但維生素A的毒性也是非常大。過量攝入是對身體也不好的。所以在食品中強化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維生素,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好,所以食用油是維生素A強化非常好的食品。而且人對食用油的攝入不會象很多其它食品一樣,會大量的過量。這樣維生素A的攝入量也就比較穩定不會太過。
在國標14880《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准》中規定維生素A強化的量為4000ug-8000ug/kg油。
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為了改善中國居民的營養狀況,在推動中國的營養強化工作,主要推動的是在麵粉中強化B族維生素,在醬油中強化鐵,在食用油中強化維生素A。所可靠消息,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計劃在幾年以後要推動國家立法強行規定在所有食用中必需強化維生素A。
目前在市場上最有影響力的維生素A強化食用油是福臨門的維A油和金龍魚的AE大豆油。建議大家也可以償試一下這兩種油,特別是喜歡大豆油的朋友,這兩種油是不錯的選擇。

九、關於膽固醇
因為我們國家的一些企業和專家多年來對膽固醇的危害宣傳過多,大家一提到膽固醇就會遠離它,這里我要糾正一下。膽固醇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之一,如果沒有膽固醇,人是不能生存的。
膽固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HDL)。LDL是負責把脂肪從肝臟運送到血管壁,而供給細胞脂肪。HDL是負責把血管壁多餘的脂肪運回到肝臟。如果當LDL太高時,血管壁的脂肪太多,就會使脂肪在血管壁堆積,堵塞血管,從而引起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所以有人把LDL叫壞膽固醇,有人把HDL叫好膽固醇。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中國居民每天膽固醇的攝入不要超過300mg。
因為中國居民目前膽固醇的攝入普遍偏高,所以大家都在講膽固醇的壞處,而不講它的作用。
對於以下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大家要適量地攝入,不要吃太多。
�6�1 蛋類:蛋類的蛋黃,如雞蛋黃、鴨蛋黃、鹹蛋黃、皮蛋黃等。
�6�1 動物內臟:腦、腰、肝、腸等。
�6�1 海產類:墨魚、魷魚、蝦膏、蟹黃、魚子、魚頭等。
�6�1 油類:奶油、牛油、雞油、豬油等。
常見高膽固醇的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見下面的網頁

10、關於食用油中的脂肪問題
食用油中的絕大部分成分都是脂肪,有人說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高,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低,這些說法均是不科學的。
而准確的說法應該是某某植物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某某植物油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而大家也不要對脂肪產生恐慌,人體是需要脂肪的,人每天需要從外界攝入的脂肪大約是72克左右。因體力勞動的強度而有所不同。
脂肪是要適量的攝入,不要太過,但如果人不吃脂肪,也會對身體不好的!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是25克。

② 核桃油正確使用方法怎麼

核桃油是以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食用植物油,同時核桃油也被稱作為東方的橄欖油,可以看出核桃油是一種口感清淡、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用油,而且核桃油有非常多的作用,那麼核桃油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呢?該怎麼用呢?

核桃油的正確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當做蘸料來食用,每天早上空腹飲用5ml的核桃油對身體有好處;

第二、在炒菜時使用,核桃油可以用來烹炒食材,但是油溫不可以太高,也不能用來油炸,否則會破壞核桃油裡面的營養物質,造成營養物質流失;

第三、加到其他飲品裡面,可以直接把核桃油倒到酸奶、牛奶、果汁中,使得口感比較容易接受,營養更加豐富;

第四、拌進沙拉和冷盤裡面,比如黃瓜、菠蘿、水果沙拉等,可以直接把核桃油倒到裡面後攪拌再食用;

第五、核桃油還可以用來烘焙,味道比奶油更好,而且更加的香醇,但是烘焙時溫度不能高於160度。

總而言之,核桃油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既可以用來直接飲用,也可以用來炒菜,而且核桃油還可以美容養顏、補腦健腦、促進骨骼發育,對於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比較適合,所以在平常生活中可以多選擇食用核桃油。

③ 食用油的分類

有以下幾種分類:

1、營養調和油(或稱亞油酸調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調至亞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約30%、軟脂含量約10%。

2、經濟調和油,以菜籽油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價格比較低廉。

3、風味調和油,就是將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與香味濃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調配成「輕味花生油」,或將前三種油與芝麻油以適當比例調和成「輕味芝麻油」

4、煎炸調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櫚油按一定比例調配,製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煙點高的煎炸調和油。上述調和油所用的各種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櫚油外,均為全煉色拉油。

(3)食用油的原料及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挑選食用油的方法:

1、看種類

有人覺得花生油很香,就一直買花生油吃;也有人覺得貴的油才是好油,所以堅持只買橄欖油。其實,沒有一種植物油是完美的。要根據自己的烹飪類型來選擇合適的油。

2、看大小

不少人喜歡買大瓶的油,一方面是價格實惠,另一方面是為省去頻繁買油的麻煩。但是,大瓶的油開封後,如果存放不恰當或放太久,品質會下降甚至變質,再去聞一聞,可能會有一股哈喇味。

3、看工藝

植物油從製作工藝來看分兩種:壓榨油和浸出油。國家規定製作食用油使用的正己烷必須是食品級的,經過一系列重金屬脫除處理,其有害金屬殘留量都非常低,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因此,兩種油都可以挑選。

4、看酸值

酸值是衡量植物油酸敗程度的一項指標。酸值越大,說明植物油越容易氧化變質。但是,不能簡單地認為酸值越小越好。例如,對於精煉橄欖油來說,它的酸值雖然比初榨橄欖油低(因為精煉可以使酸值明顯下降),但是,其品質卻不如初榨橄欖油。

因此,選購橄欖油時,要選擇在同一加工條件下酸值比較小的。例如,同樣是特級初榨橄欖油,酸值為0.8的產品要比酸值為1.2的產品更好一些。

④ 怎樣調制好的調合食用油

豆油適合炸食物,花生油適合炒菜,因為比較香,但炸東西容易糊。調和有就是把幾種油調在一起,既能炸又能炒。單不飽和脂肪酸越多油的質量就越好,依此標准,橄欖油〉葵花油〉花生油〉調和有〉大豆色拉油。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使用橄欖油,歐美國家都用它。不然就用花生油也比較好,油炸食品最好用豆油,產生的致癌物少
調和油又稱高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調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涼拌用油。調和油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為主要原料,還可配有精煉過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紅花籽油、小麥胚油等特種油酯。其加工過程是:根據需要選擇上述兩種以上精煉過的油酯,再經脫酸、脫色、脫臭、調合成為調和油。調和油的保質期一般為12個月。目前調和油只有企業標准,沒有國家標准。今後,調和油的發展前景是好的,它將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油品之一。

⑤ 食用油該怎麼吃

為了研究「油」,我還正經兒下了點功夫。

即使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我也只局限的認為,「油」只是一種調料,只是因為「油」的種類太多了,需要研究一下怎麼選擇。

點擊圖片詳細了解椰子油

當然,無論哪個圈裡都有那麼幾個異類,油界里有個叫椰子油的傢伙,它表示自己恨不一樣恨傲嬌。(看來椰子以後可以是時尚或異類的標志了,想想椰子鞋)

的確如此,椰子油雖然是高飽和脂肪酸類型的油,但人家的特別之處在於——「短」。

椰子油主要由中鏈的飽和脂肪酸構成,什麼概念?普通的油都是長鏈的,進入身體後還得剁成好幾節才能被吸收,椰子油由於尺寸正好,就省了不少麻煩,說的直接點就是易吸收。

而正因為其獨特的吸收過程,中鏈飽和脂肪酸不僅不會增高膽固醇,相反會對降低血脂有著促進作用,hiehiehie~很膩害有木有?

【用油的講究】

大概了解了油的幾個主要分支後,醬醬就可以開始講解怎麼吃了。

①換著花樣吃。

平時經常聽到的吃油多樣化,長期食用脂肪酸結構單一的油並不是什麼明智選擇。

吃油多樣化≠吃不同名字的油,事實上,油脂雖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構成可能屬於同一類。

所謂不同油脂的替換,應該按照脂肪酸構成不同的品種來換,以上列出了每種油所屬的類型,蜜妞兒們酌情調換就好,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換,茶籽油和亞麻籽油替換等。

②慎用回鍋油。

很多人捨不得扔炸過食物的油,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

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產物,尤其是不耐熱的那幾苗選手。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溫加熱到冒油煙。「回鍋油」可以用來煮湯、做花捲。

③不同烹調方式用不同的油。

不同油的成分不同決定了不同油的耐熱性不一樣,煎煮烹炸要用合適的油。

煎炸應該用最耐熱的棕櫚油、椰子油、黃油、牛油、豬油等;炒菜應該用耐熱性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煉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做湯、涼拌應該用耐熱性差的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未精煉的初榨橄欖油等。

④不同人群選擇不同的油。

各種脂肪酸的效用各有不同,針對身體所需選擇合適的油。

心臟病人群,應該優先選擇茶籽油、橄欖油、芝麻油、等;血脂高人群,應該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議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常吃豬牛羊肉的人,已經從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動物脂肪,盡量就別再吃動物油了。可以適當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肉吃少的人,偶爾可以用動物油烹調。

總結起來,要把油吃的明白無非就是弄明白下面三件事:

一、你的身體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二、哪種油能滿足你的需求;

三、要把油放在合適的崗位,煎煮烹炸不能亂來。非要補充一條就是別逮著一種油吃到死。

最後強調一下!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一般人每天烹調油25_30克,大概就是白瓷勺兩勺半的樣子。所以。

事要多知,油要少吃。

閱讀全文

與食用油的原料及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