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包紮方法

常用包紮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7 09:57:25

『壹』 常用的包紮方法有

常見的綳帶包紮法有綳帶環形法、綳帶蛇形法、綳帶螺旋法、三角巾頭部包紮等。
這是綳帶包紮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傷口清潔後的包紮都是用此法。它還適用於頸部、頭部、腿部以及胸腹等處。方法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後用粘膏將尾固定,或將帶尾剪開成兩頭打結。

『貳』 綳帶的包紮方法有哪些

1.如何清潔傷口 清潔傷口前,先讓患兒適當位置,以便救護人操作,並盡量與患兒講清目的,這樣,既能取得患兒的合作,又可以避免患兒因害怕或疼痛發生暈厥等意外事故。 如周圍皮膚太臟並雜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凈,然後再用百分之75%酒精或0.l%新潔而滅溶液(一種常用消毒液)消毒傷面周出的皮膚。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必須再用酒精擦去,這種「脫碘」方法,是為了避免碘酒灼傷皮膚。應注意,這些消毒劑刺激性較強,不可直接塗抹在傷口上。 傷口要用棉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洗。自製生理鹽水,即1000毫升冷開水加食鹽9克即成。 在清潔、消毒傷口時,如有大而易取的異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異物切勿勉強取出,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體腔或血管附近的異物,切不可輕率地撥出,以免損傷血管或內臟,引起危險,現場不必處理。 傷口清潔後,可根據情況做不同處理。如系粘膜處小的傷口,可塗上紅汞或紫葯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積創面不要塗撒上述葯物。 如遇到一些特殊嚴重的傷口,如內臟脫出時,不應送回,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或發生其他意外。原則上可用消毒的大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包好,然後將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後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帶子或三角巾包好。 2.怎樣包紮傷口 傷口經過清潔處理後,要做好包紮。包紮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紮時,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紮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松,以免紗布脫落。 包紮傷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包紮材料和包紮方法。 包紮材料最常用的是卷軸綳帶和三角巾,家庭中也可以用相應材料代替。卷軸綳帶即用紗布捲成,一般長5米,三角巾是一塊方市對角剪開,即成兩塊三角巾,三角巾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各個部位都可以應用。 ①綳帶環形法 這是綳帶包紮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傷口清潔後的包紮都是用此法。它還適用於頸部、頭部、腿部以及胸腹等處。方法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後用粘膏將尾固定,或將帶尾剪開成兩頭打結。 ②綳帶蛇形法 多用在夾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將綳帶環形法纏繞數因固定,然後按綳帶的寬度作間隔的斜著上纏或下纏成。即成。 ③綳帶螺旋法 多用在粗細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固定,然後上纏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④三角巾頭部包紮 先把三角巾基底折疊放於前額,兩邊拉到腦後與基底先作一半結,然後繞至前額作結,固定。 ⑤三角巾風帽式包紮 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各打一結,即成風帽狀。 在包紮頭面部時,將頂角結放於前額,底邊結放在後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然後拉到枕後打結即成。 ⑥ 胸部包紮 如右胸受傷,將三角巾頂角放在右面肩上,將底邊扯到背後在右面打結,然後再將右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 ⑦背部包紮 與胸部包紮的方法一樣,唯位置相反,結打在胸部。 ⑧ 手足的包紮 將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頂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後將底邊纏繞打結固定。 ⑨手臂的懸吊 如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懸吊方法是:將患肢成屈肘狀放在三角巾上,然後將底邊一角繞過肩部,在背後打結即成懸臂狀。

『叄』 包紮有哪些方法

1.指壓止血法。在傷口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動的動脈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壓迫在骨頭上,即可止血。手和前臂出血,可用雙手拇指壓迫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腳和小腿出血,可壓迫大腿根部股動脈搏動處。

2.加壓包紮止血法。用干凈的,最好是無菌的紗布、綳帶或手絹、毛巾等物品填塞傷口,外用綳帶或布條、毛巾等加壓包紮,即可止血。松緊要適度,止住出血即可。

(一)綳帶包紮的方法

1.環形包紮:這種方法是各種綳帶包紮中最基本的方法,常用於手腕部、足踝、頸、額部和身體其他粗細相等的部位。

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再纏繞數周,每周蓋住前一周。

2.螺旋包紮:包紮時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再作單純的斜旋上升纏繞,每周壓蓋前周的1/2。

常用於臂、指和軀乾等粗細不等的部位。

3.螺旋反折包紮:先用環形法固定始端,再按照螺旋的方法但每周反折一次,反折時以左手拇指按住綳帶上面的正中處,右手將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反折處不要在傷口上或骨隆起處。

此法用於粗細不等部位,如小腿和前臂等。

4.「8」字形包紮:此法是在關節彎曲的上、下兩方,先將綳帶由下而上纏繞;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來回纏繞。

多用於肘、膝、腕、踝、肩、髖等關節處。

5.回反包紮:這種方法是做一系列的反折,第一周常在中央,以後各周分向左右,直到傷口全部包蓋後,再作環形包紮固定。

常用於頭部和斷肢包紮。

(二)三角巾包紮

1.頭頂帽式包紮:將三角巾的底邊折疊約2指寬,放於前額齊眉處,頂角向後蓋頭上,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後頭部交叉並壓住頂角再繞回前額相遇時打結,頂角拉緊掖入後頭部的交叉處內,或翻到上面用別針別上。

2.頭部風帽式包紮:先在三角巾頂角和底邊中央各打一結,形似風帽。把頂角結放於前額,底邊結放於腦後下方,包住頭部,兩底角往面部拉緊,並分別向外反折成三、四橫指寬後左右交叉,包繞下頜,然後再拉到腦後的結上打結固定。

3.面具式包紮:先在三角巾頂角打一結,結頭下垂,提起左右兩角,形成面具樣。再將三角巾頂角結兜起下頜,罩於頭面,底邊拉向腦後,左右底角提起並拉緊交叉壓住底邊,再繞至前額打結。包好後,根據情況可在眼及口、鼻處剪小洞。

4.單眼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的帶形,以2/3向下斜放於傷側眼部,此端從傷側耳下繞腦後經健側耳上至前額,壓另一端繞行,然後另一端於健側眉上向外反折後於耳上拉向腦後,兩端相遇時打結。

5.雙眼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帶形。以中點放於枕部下方,兩端從耳下繞至面部,在兩眼處交叉並遮住雙眼,兩端再經兩耳上方拉向腦後打結。

6.單肩包紮:將三角巾折疊成燕尾式,燕尾夾角約90度(大片壓小片,大片放背後,小片在胸前)放在肩上,燕尾夾角對准頸部,燕尾底邊兩角包繞上臂上部並打結,再拉緊兩燕尾角,分別經胸、背部,拉到對側腋下打結。

7.雙肩包紮:

使兩燕尾角等大,燕尾夾角約120度,夾角朝上對准頸後正中,燕尾披在雙肩上,兩燕尾角過肩由前往後包肩到腋下與燕尾底邊相遇打結。

8.胸(背)部包紮: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夾角約100度對准胸骨上凹,兩燕尾角過肩於背後,再將燕尾底邊角系帶,圍胸在背後相遇時打結。然後將一燕尾角系帶並拉緊繞橫帶後上提,與另一燕尾角打結。

背部包紮時,把燕尾巾調換到背部即可。

9.側胸包紮:將三角巾蓋在傷側,頂角繞過傷側肩到背部,底邊圍胸到背後,兩底邊角相遇打結,再與頂角相遇打結。

背部包紮法與此法相同。

10.腹部包紮:把三角巾疊成燕尾式,夾角約60度朝下對准外側褲線,大片在前壓向後面的小片,並蓋於腹部,底邊圍腰相遇時打結,兩燕尾角包繞大腿根打結。

發現腹部有內臟脫出時,不要馬上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可將脫出的內臟先用急救包或大塊敷料覆蓋,然後用飯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紮。把三角巾頂角向下橫放在腹部,底邊齊腰,兩底角圍繞到腰後作結。頂角由兩腿間拉向後面和另兩端作結。

11.單側臀部包紮:將燕尾巾的夾角約60度朝上,蓋傷側臀部的後片要大於並壓著向前的小片,兩角分別過腹腰部到對側打結,兩底邊角包繞傷側大腿根打結。

12.四肢包紮:①上肢包紮: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結後套在傷手上,另一底角過傷肩背後拉到對側肩的後上方,頂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繞傷肢,然後再將前臂屈至胸前,兩底角相遇打結。

②小腿、腳包紮:將足趾朝向底邊,把足放在近一底角側,提起頂角與另一底角包繞小腿打結,再將足下底角折到足背。繞腳腕打結固定。

③膝、肘部帶式包紮:根據傷情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帶狀,將帶的中段斜放於傷部,兩端分別壓住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打結。

④手、足部包紮:手(足)指朝向三角巾的頂角,將手(足)掌平放於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或踝部,將頂角折回,蓋於手(足)背,兩底角分別圍繞到手(足)背側交叉,再在腕部或踝部圍繞一周後,在手(足)背側作結,頂角折回用別針固定。

13.懸臂帶:①大懸臂帶:將三角巾一底角放於健側胸部過肩於背後,底邊和身體平行,頂角對著受傷的肘部,傷臂彎屈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另一底角包繞傷臂反折越過傷側肩部,兩底角在頸後作結,頂角向肘前反折,用別針固定,將前臂懸吊於胸前。

主要用於前臂傷或前臂骨折及肘關節傷。肱骨骨折禁止使用此方法。

②小懸臂帶: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頻狀,中央放在傷側前臂的下三分之一(手腕)處,兩底角分別經健側和傷側肩上在頸後打結,將前臂懸吊於胸前。

主要用於鎖骨和肱骨骨折、上臂損傷、肩關節損傷。

『肆』 常見的綳帶包紮法有幾種

1、綳帶螺旋法:主要用於厚度相近的地方。其方法是:首先,用環形纏繞幾次將其固定,然後每個繞組覆蓋前繞組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形成螺旋。

2、三角毛巾頭罩綳帶:將三角毛巾的頂角和底邊分別綁成頭罩。包紮頭部和面部時,頂點結放在前額,底部結放在腦後包裹頭部,兩個角朝面部收緊,向外折疊包裹下頜,然後拉到枕頭上打結。

3、手腳捆綁:將手和腳放在三角形毛巾上,頂角放在手和腳的背面,然後將底邊包起來並綁在一起。手臂懸吊:如果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和固定,可以使用三角形毛巾桿。懸吊法是將患肢以彎曲的肘部形狀放置在三角形毛巾上,然後將底邊的一個角包在肩部周圍,並在背部打結形成懸臂形狀。

(4)常用包紮方法擴展閱讀:

包紮時的注意事項:

1、家庭沒有三角毛巾,但它廣泛用於急救,應配備。製作起來非常簡單。用一塊一米見方的布斜著剪下來。

2、除上述用途外,三角形毛巾還可用於手足包紮,也可用於腳挫傷的包紮固定,不方便包紮的傷口的包紮止血。

3、三角形毛巾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懸掛手臂。固定用過的夾板的臂架;對於沒有夾板的受傷肢體,也可以考慮夾板固定效果。

『伍』 綳帶的包紮方法有哪些

綳帶的包紮方法的注意事項
--------------------------------------------------------------------------------

綳帶的包紮方法的注意事項 包紮卷軸綳帶前要先處理好患部,並放置敷料。包紮時,展開綳帶的外側頭,背對患部,一邊展開,一邊纏繞。無論何種包紮形式,均應環形起,環形止,松緊適當,平整無褶。最後將綳帶末端剪成兩半,打方結固定。結應打在患部的對側,不應壓在患部之上。有的綳帶無需打結固定,包紮後可自行固定。 夾板綳帶和石膏綳帶為制動綳帶,主要用於四肢骨折、重度關節扭傷、肌腱斷裂等的急救與治療。 可用竹板、木板、樹枝、厚紙板等作為夾板材料,依患部的長短、粗細及形狀制備好夾板。夾板的兩端應稍向外彎曲,以免對局部造成壓迫。包紮前先處置,在骨斷端復位及創傷處理後,用卷軸帶做螺旋形包紮3-4層,將陷凹處墊平,外加毛毯墊,狀夾板,外用細鐵絲或細繩捆綁固定。襯墊物的填充要適當,過多固定不確實,過少則會造成壓迫。 包紮石膏綳帶時,應迅速而確實,最好將動物橫卧保定及全身麻醉。局部處置後先用卷軸帶將患肢鬆鬆包紮一層,以免拆除時損傷皮膚。用40-50℃溫水浸泡綳帶卷,無氣泡逸出時取出並擠掉多餘水分即可應用。應用一卷浸一卷,以免浸泡過久石膏硬化。包紮時一定要將綳帶展平,輕輕地纏在肢上即可,不要發生皺褶,也不可過緊。托舉扶持患肢時要用手掌,不能用手指。綳帶應與體表貼附,不可架空而過,綳帶間不留空隙。兩端應稍向外彎曲。包紮完畢取出盆中石膏泥,加在表面並抹光,待稍干後標明日期、骨折線及創口位置。待完全蘇醒後扶助站立,避免摔倒,使石膏松動或變形。無論是夾板綳帶還是石膏綳帶,包紮時一定要松緊適當,過松易滑脫而失去作用,過緊則造成壓迫。骨折時其夾板或石膏綳帶的長度最低應超過骨折部上、下兩關節,否則達不到固定之目的,反而有害。

『陸』 包紮的包紮方法

清潔傷口前,先讓患者適當位置,以便救護人操作。
如周圍皮膚太臟並雜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凈,然後再用75%酒精或0.l%新潔而滅溶液(一種常用消毒液)消毒傷面周出的皮膚。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必須再用酒精擦去,這種「脫碘」方法,是為了避免碘酒灼傷皮膚。應注意,這些消毒劑刺激性較強,不可直接塗抹在傷口上。
傷口要用棉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洗。自製生理鹽水,即1000毫升冷開水加食鹽9克即成。
在清潔、消毒傷口時,如有大而易取的異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異物切勿勉強取出,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體腔或血管附近的異物,切不可輕率地撥出,以免損傷血管或內臟,引起危險,現場不必處理。
傷口清潔後,可根據情況做不同處理。如系粘膜處小的傷口,可塗上紅汞或紫葯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積創面不要塗撒上述葯物。
如遇到一些特殊嚴重的傷口,如內臟脫出時,不應送回,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或發生其他意外。原則上可用消毒的大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包好,然後將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後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帶子或三角巾包好。 傷口經過清潔處理後,要做好包紮。包紮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紮時,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紮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松,以免紗布脫落。
包紮傷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包紮材料和包紮方法。
包紮材料最常用的是卷軸綳帶和三角巾,家庭中也可以用相應材料代替。卷軸綳帶即用紗布捲成,一般長5米,三角巾是一塊方市對角剪開,即成兩塊三角巾,三角巾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各個部位都可以應用。

『柒』 常見的綳帶包紮法有幾種

用綳帶包紮傷口,目的是固定蓋在傷口上的紗布,固定骨折或挫傷,並有壓迫止血的作用,還可以保護患處。
操作要領
1.環形法:此法多用於手腕部,肢體粗細相等的部位。首先將綳帶作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壓於環形圈內,最後用粘膏將帶尾固定,也可將帶尾剪成兩個頭,然後打結。
2.蛇形法:此法多用於夾板之固定。先將綳帶按環形法纏繞數圈。按綳帶之寬度作間隔斜著上纏或下纏。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於肢體粗細相同處。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上纏每圈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應用肢體粗細不等處。先按環形法纏繞。待纏到漸粗處,將每圈綳帶反折,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纏繞。
注意事項
1.打好綳帶的要領是,不要過緊,也不能過松。不然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紗布。如果沒經驗,打好綳帶後,看看身體遠端有沒有變涼,有沒有浮腫等情況。
2.打結時,不要在傷口上方,也不要在身體背後,免得睡覺時壓住不舒服。
3.在沒有綳帶而必須急救的情況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單(撕成窄條),長筒尼龍襪子等代替綳帶包紮。

『捌』 常用的開放傷口的包紮方法有哪些

對所有開放傷口,應立即進行妥善包紮,其常用包紮方法如下:

1.頭部三角巾包紮法

將三角巾底邊折疊約二指寬,放於前額眉上,把頂角及左右底角均拉到枕後,彼此相交叉,壓緊頂角,最後將頂角塞到結里,再將左右底角包到前額做結。

2.面部包紮法

(1)單面部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折成魚尾狀,將一尾角放於傷側面部,魚尾底邊沿耳上繞頭至對側打結,然後將前面尾角向外翻折拉緊後,繞下頜與覆蓋頭後之尾角打結。

(2)全面部包紮法:以三角巾頂角打結套於下頜,底邊置於頭後,兩底角斜向頭後拉直,左右交叉壓底邊,經耳上緣繞到前額打結包紮後,可在眼、鼻、口等處提起布塊各剪一洞,露出兩眼和口鼻。

(3)下頜、顳部包紮法:將三角巾折成一條寬6~9厘米橫帶狀,在顳部開始繞下頜經對側耳前與另一端交叉,兩端依相反方向繞頭部幅緣一圈,到對側耳部打結。

3.軀幹部包紮法

(1)胸背部包紮法:將三角巾底邊橫放胸部,頂角越過傷側肩部,將兩邊角在背部打結,頂角或頂角的帶子與原結打結。

(2)腹部包紮法:將三角巾底邊橫放腹部,頂角跨過陰部,兩過角繞到背後做結,並將頂角上方之帶子與原結做結。

(3)臀部包紮法:

臀部包紮將三角巾兩邊角疊成魚尾狀,魚身在腿部打結,兩邊角繞腰部前後在對側

做結。

4.手足包紮法

手或腳底向下放於三角巾上,手指(腳趾)向三角巾頂角,並將頂角折蓋手背或

足背,兩底角拉向手背或足背,左右交叉壓住頂角繞手腕或踝上而打結。

閱讀全文

與常用包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前抗氧化方法 瀏覽:874
果酸誘小葯的使用方法 瀏覽:599
高強螺栓檢測方法 瀏覽:278
單臂畫圓肩頸解決方法 瀏覽:973
靛藍染毛線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661
正確綳腳背的方法 瀏覽:613
膝彎靜脈曲張解決方法 瀏覽:255
辣木籽的食用方法泡水 瀏覽:754
三星手機話筒聲音小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292
科顏氏瓶蓋使用方法 瀏覽:982
羊腹腔積液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37
基酒浸泡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30
手的康復治療訓練方法 瀏覽:13
快速給你洗澡的方法 瀏覽:131
8383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115
汽車絞盤使用方法 瀏覽:429
定額換算根據其計算方法 瀏覽:97
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962
大電飯鍋溫控器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48
企業轉型解決方法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