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爵、觚、觥、卣、盉、斝……這些青銅器,古人如何使用
我們的祖先們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全國很多地方都出土過青銅器,這些造型特別、種類繁多的器具大多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很多人會好奇,這些叫作「爵、觚、觥……」等奇怪名字的青銅器,各自在生活中都有些什麼功能?
「卣」字音同」有」,同樣是作為酒器被鑄造,它通常會被設計成大肚子容器,有時也會被設計成獸形,不過辨認卣也不難,因為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頸部兩側有提手。卣同樣是帶有蓋子的。
「盉」字音同「禾」,是青銅時代用於盛酒和盛水的器皿,盉的基本形狀為圓腹,上面有蓋子,一般有三到四個足來支撐。
「斝」字音同「假」,外形有點像爵,一般有三隻腳、一個把手,圓形口沿上方有兩根小柱子,專家推測可能是用來加熱或者祭祀。不過斝在西周早期就已經退出生活的舞台,後面主要是作為禮器被帝王使用。
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了幾種青銅酒器,我國擁有著成熟的青銅文化,還有海量品種豐富的青銅器具,等待著大家去進一步深入了解。
B. 酒樽的正確用法是什麼
酒樽用尖頭的一邊喝酒。
酒樽是古代人溫酒或盛酒的器皿。酒樽一般為圓形,直壁,有蓋,腹較深,有獸銜環耳,下有三足。盛酒樽一般為喜腹,圓底,下有三足,有的在腹壁有三個鋪首銜環。盛行於漢晉。
酒樽的式樣萌發於戰國時代,到漢代大為流行,一直興盛到魏晉,延續到唐初。漢代酒樽式樣基本為桶形和盆形,大多呈圓形,也有的呈長方形或多邊形。
盛酒器
主要盛酒器有尊、彝(方彝)、卣、壺、罍、瓿、盉、甒等。承放尊、彝之器有豐、舟、禁、棜(斯禁)。飲酒器通稱為爵,以銅制、木製,或以象牙、玉、獸角等所飾。主要有爵、斝、角、觚、觶、觥、杯等。挹酒之器有勺、斗,直柄為勺,曲柄為斗。扱醴之器曰柶。挹鬯之器曰圭瓚。尊,今作樽,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
C. 爵 古代飲酒的器皿是什麼使用
爵
jué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飲酒器。本義:古代酒器。青銅制)
盛酒的禮器,形似雀,青銅制,有流、兩柱、三足,用以溫酒或盛酒,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
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說文》
實二爵。——《儀禮·特牲禮》
殷以斝,周以爵。——《儀禮·明堂位》
洗爵奠斝。——《詩·大雅·行葦》
虢公請器,王與之爵。——《左傳·庄公二十一年》
D. 爵是什麼器皿
爵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盛放、斟倒和加熱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銅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流行於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狀,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此為各時期爵的共同特點。
青銅器爵實際上就是祭祀時盛酒的禮器,可用於加熱,以供神享用。其形狀為圓腹前有傾酒用的流,後有尾,旁有把手。相關的酒器還有角、觚、觶、觥等。「角」亦是酒器,但其形似爵,前後都有尾,無兩柱。有的有蓋。
爵代表的地位身份
從使用人群來看,爵一般供高等級貴族使用。除了作為酒器,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禮器,不同等級的貴族使用不同形制的爵,貴族的爵位便與禮器爵有關。
而「小老弟」角一般供低等級貴族/普通人飲酒用,只是普通的酒器。伴隨歷史發展,角後來也有了另一個身份——量器。
《水滸傳》中,從「水滸好漢們打幾角酒」的描述來看,角已作為量器來使用了。但角的出土和傳世數量遠遠少於爵,商周之際發展為造型精美的禮器,流行於周中期之前,之後開始衰落。
E. 在古代,「爵」是一種什麼器皿
在古代,爵作為一種青銅禮器存在,並且被廣泛用於祭祀、喪葬、宴會等各種場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爵這種器皿。
爵就相當於今天的可加熱酒杯,青銅器爵在出現的初期被用來祭祀,在爵內倒上酒,並放在相應的位置上進行供奉,用以向神明祈求庇護。後來爵成為了一種禮器,在一些重要的宴會場合中,通常會使用爵來作為酒杯,顯得比較正式和典雅,直到漢朝,皇室內部還會使用爵這種器皿來表示自己身份的高貴。
爵這種器皿已經有將近4000年的歷史了,它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國傳統文化當中,如今,爵文化的價值重新被人們發現,這就需要我們對爵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讓這一寶物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散發出它獨特的魅力。關於爵這種器皿,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F. 爵」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請問「爵」有幾只腳
三隻。爵為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用於煮酒。爵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博古圖》對於爵的使用曾經有過歸納:"爵於彝器是為至微,然而禮天地、交鬼神、和賓客以及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無所不用,則其為設施也至廣矣。"
G. 怎樣用爵飲酒
「爵可以說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當於現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狀,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此為各時期爵的共同特點。」
爵作為禮器,只在祭祀時使用,而不用於宴會,且西周以後爵便不再被使用,周滅商後,認為商人好酒是亡國原因之一,因此周代禁酒。
H. 爵怎麼讀
爵的讀音是:爵【 jué】(第二聲)。
爵: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君主國家貴族封號(中國古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祿(爵位和俸祿)。爵士。古同「雀」。
組詞:爵祿 【jué lù】:
造句: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刑殺不赦,則民不偷於為善;爵祿毋假,則下不亂其上。
組詞:爵士 【juéshì】
造句:但尼爾爵士和男爵互相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敬禮後,帶著自己的侍從和火把,各往回家的路上走了。
「爵」的本義就是酒器,是一種裝酒的禮器。「爵」既然是裝酒的器皿,那麼自然可以用來代指「酒」「飲酒」,因此《易·中孚》中說:「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是說我有好酒,與你共享。在古代使用「爵」這種酒器的人通常地位比較高。
因此「爵」被借作爵位,《禮記·王制》中就有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代往往會因功賜爵,《韓非子·五蠹》中就說:「以其有功也爵之。」這里的「爵」用作動詞,表示授予爵位。
隨著時代發展,「爵」這種酒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使用頻率也大大降低。在現代漢語中,「爵」主要用作音譯詞,如爵士樂。
I. 關於酒器爵的用法
我認為酒爵可能不是用來喝酒的,而是用來過濾米酒的。古人的酒,沒有經過過濾、蒸餾,都是像醪糟一樣的東西。酒爵上面的凸鈕可能是用來掛一個過濾網,濾網的另一頭搭在酒爵的尖頭。濁酒從上方倒入,從槽的一端倒出,倒入酒盅。飲酒禮的時候,每個貴族帶著自己的酒爵,接受主人家從大容器中倒出來的濁酒。
J. 秦朝酒盅使用方法到底哪邊使用才正確
左手
爵可以說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當於現代的酒杯。流行於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狀,前有流,即傾酒的
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此為各時期爵的共同特點。
青銅器爵實際上就是相當於現今的酒杯。其形狀為「圓腹前有傾酒用的流,後有尾,旁有把手。當屬最早期的酒杯。
相關的酒器還有角、觚、觶、觥等。 「角」亦是飲酒器,但其「形似爵,前後都有尾,無兩柱。有的有蓋。
觚與觶的差別在於:觚「長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狀」, 觶「圓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數有蓋」。而兕觥是盛酒或飲酒器。「橢圓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蓋作成獸頭或象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