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f50型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MF50型萬能表
測量直流電壓、交流電壓、直流電流及電阻,有些萬能表還具有測量音頻電平、電容、電感和某些晶體管特性等功能。上海教育電器儀表廠生產的指針式MF50型萬能表的外型圖。萬能表面板的左方是一個帶有多條刻度線的表盤,指針平時靜止在刻度盤左側的零刻度位置上(指電流、電壓刻度的零點)。刻度盤自上而下第一條弧線為電阻刻度,它的刻度是不均勻的,零點在最右端;第二條弧線是測量交流10V電壓的專用刻度,它的刻度也是不均勻的;下面幾條弧線為測量晶體管特性和音頻電平等的專用刻度。
表盤的正中下方有一機械調零螺釘,用來調節指針指在左側的零刻度位置上。正常使用時,一般都不用調整。
面板右邊的上半部有一個選擇開關,用它來選擇測量的項目及其量程。選擇開關的上方「Ω×1— ×10K」是測量電阻的五個量程;開關的下方「2.5—250mA」是測量直流電流的三個量程;開關的右方「2.5—1000V」是測量直流電壓的五個量程;開關的左方是測量交流電壓「10至1000V」的四個量程;左方還有一個「hFE」擋是用來測量晶體管參數的。
表盤的下方有一排插孔,左邊「*」號插孔插黑表筆,「+」號插孔插紅表筆,此時,萬用表的測量項目和量程由選擇開關的位置決定。如果「*」號插孔插黑筆,把紅表筆插在右邊的「+2.5A」號插孔時,則萬用表成為2.5A的直流電流表;當把紅表筆插在右邊的「+2.5A」號插孔時,則萬用表為2.5A的直流電流表;當把紅表筆插在右邊的「+100μA」號插孔,萬用表成為100μA的直流電流表。當中兩個三孔插座是用來晶體三極體的(PNP-NPN)。
面板右邊的下半部有一個歐姆調零旋鈕。當使用歐姆表測量電阻時,應先將萬用表的紅、黑表筆短接,然後調節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在表盤右側的0位置上。調零是測量電阻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且每換一個量程都需要重新調整一次。如果歐姆調零旋鈕已調到極限位置,但指針仍指不到0位置,說明萬能表內部電池的電壓已不足了,應更換新電池後再進行調整和測量。
電子製作中常用歐姆表幫助我們判斷電子元器件的好壞。為了保證被測元器件的安全和判斷准確,必須了解歐姆表流過被測元器件的電流方向和電流大小。
1、 電流的方向
歐姆表內安裝有干電池,歐姆表的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
紅表筆 黑表筆
2、 電流的大小
MF50型萬用表的歐姆刻度線的中心刻度值是10,乘以量程值就是這個量程的歐姆表內阻。如果量程選用×1,則歐姆表的內阻是10Ω;如果量程選用×1K,則歐姆表的內阻是10KΩ。萬用表內的電池有兩個,Ω×1—×1K擋使用6V的電池,Ω×1—×1K擋使用同一個1、5V的電池。當選用Ω×1—1K四個不同量程測量同一個元器件時,流過被測元器件時,流過被測元器件的電流是不一樣大的。想一想,選用哪一個量程時電流最小?選用哪一個量程時電流最大?
萬用表由表頭、測量電路及轉換開關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表頭:它是一隻高靈敏度的磁電式直流電流表,萬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標基本上取決於表頭的性能。表頭的靈敏度是指表頭指針滿刻度偏轉時流過表頭的直流電流值,這個值越小,表頭的靈敏度愈高。測電壓時的內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頭上有四條刻度線,它們的功能如下:第一條(從上到下)標有R或Ω,指示的是電阻值,轉換開關在歐姆擋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二條標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電壓和直流電流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或直流電流擋,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它位置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三條標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電壓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擋,量程在交流10V時,即讀此條刻度線。第四條標有dB,指示的是音頻電平。
(2)測量線路
測量線路是用來把各種被測量轉換到適合表頭測量的微小直流電流的電路,它由電阻、半導體元件及電池組成
它能將各種不同的被測量(如電流、電壓、電阻等)、不同的量程,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如整流、分流、分壓等)統一變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電流送入表頭進行測量。
(3)轉換開關
其作用是用來選擇各種不同的測量線路,以滿足不同種類和不同量程的測量要求。轉換開關一般有兩個,分別標有不同的檔位和量程。
2.符號含義
(1)∽ 表示交直流
(2) V-2.5KV 4000Ω/V 表示對於交流電壓及2.5KV的直流電壓擋,其靈敏度為4000Ω/V
(3)A-V-Ω 表示可測量電流、電壓及電阻
(4)45-65-1000Hz 表示使用頻率范圍為1000 Hz以下,標准工頻范圍為45-65Hz
(5)2000Ω/V DC 表示直流擋的靈敏度為2000Ω/V
鉗表和搖表盤上的符號與上述符號相似(其他因為符號格式不對不能全部寫上『表示磁電系整流式有機械反作用力儀表 『表示三級防外磁場『表示水平放置)))
3.萬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盤上各符號的意義及各個旋鈕和選擇開關的主要作用。
(2)進行機械調零。
(3)根據被測量的種類及大小,選擇轉換開關的擋位及量程,找出對應的刻度線。
(4)選擇表筆插孔的位置。
(5)測量電壓:測量電壓(或電流)時要選擇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測量大電壓,則會有燒表的危險;如果用大量程去測量小電壓,那麼指針偏轉太小,無法讀數。量程的選擇應盡量使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測電壓的大小時,應先選擇最高量程擋,然後逐漸減小到合適的量程。
a交流電壓的測量: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直流電壓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流電壓的合適量程上,萬用表兩表筆和被測電路或負載並聯即可。
b直流電壓的測量: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交、直流電壓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直流電壓的合適量程上,且「+」表筆(紅表筆)接到高電位處,「-」表筆(黑表筆)接到低電位處,即讓電流從「+」表筆流入,從「-」表筆流出。若表筆接反,表頭指針會反方向偏轉,容易撞彎指針。
(6)測電流:測量直流電流時,將萬用表的一個轉換開關置於直流電流擋,另一個轉換開關置於50uA到500mA的合適量程上,電流的量程選擇和讀數方法與電壓一樣。測量時必須先斷開電路,然後按照電流從「+」到「-」的方向,將萬用表串聯到被測電路中,即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如果誤將萬用表與負載並聯,則因表頭的內阻很小,會造成短路燒毀儀表。其讀數方法如下:
實際值=指示值×量程/滿偏
(7)測電阻:用萬用表測量電阻時,應按下列方法*作:
a選擇合適的倍率擋。萬用表歐姆擋的刻度線是不均勻的,所以倍率擋的選擇應使指針停留在刻度線較稀的部分為宜,且指針越接近刻度尺的中間,讀數越准確。一般情況下,應使指針指在刻度尺的1/3~2/3間。
b歐姆調零。測量電阻之前,應將2個表筆短接,同時調節「歐姆(電氣)調零旋鈕」,使指針剛好指在歐姆刻度線右邊的零位。如果指針不能調到零位,說明電池電壓不足或儀表內部有問題。並且每換一次倍率擋,都要再次進行歐姆調零,以保證測量准確。
c讀數:表頭的讀數乘以倍率,就是所測電阻的電阻值。
(8)注意事項
a在測電流、電壓時,不能帶電換量程
b選擇量程時,要先選大的,後選小的,盡量使被測值接近於量程
c測電阻時,不能帶電測量。因為測量電阻時,萬用表由內部電池供電,如果帶電測量則相當於接入一個額外的電源,可能損壞表頭。
d用畢,應使轉換開關在交流電壓最大擋位或空擋上。
4.數字萬用表
現在,數字式測量儀表已成為主流,有取代模擬式儀表的趨勢。與模擬式儀表相比,數字式儀表靈敏度高,准確度高,顯示清晰,過載能力強,便於攜帶,使用更簡單。下面以VC9802型數字萬用表為例,簡單介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使用方法
a使用前,應認真閱讀有關的使用說明書,熟悉電源開關、量程開關、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b將電源開關置於ON位置。
c交直流電壓的測量:根據需要將量程開關撥至DCV(直流)或ACV(交流)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V/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並將表筆與被測線路並聯,讀數即顯示。
d交直流電流的測量:將量程開關撥至DCA(直流)或ACA(交流)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mA孔(<200mA時)或10A孔(>200mA時),黑表筆插入COM孔,並將萬用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即可。測量直流量時,數字萬用表能自動顯示極性。
e電阻的測量:將量程開關撥至Ω的合適量程,紅表筆插入V/Ω孔,黑表筆插入COM孔。如果被測電阻值超出所選擇量程的最大值,萬用表將顯示「1」,這時應選擇更高的量程。測量電阻時,紅表筆為正極,黑表筆為負極,這與指針式萬用表正好相反。因此,測量晶體管、電解電容器等有極性的元器件時,必須注意表筆的極性。
(2).使用注意事項
a如果無法預先估計被測電壓或電流的大小,則應先撥至最高量程擋測量一次,再視情況逐漸把量程減小到合適位置。測量完畢,應將量程開關撥到最高電壓擋,並關閉電源。
b滿量程時,儀表僅在最高位顯示數字「1」,其它位均消失,這時應選擇更高的量程。
c測量電壓時,應將數字萬用表與被測電路並聯。測電流時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直流量時不必考慮正、負極性。
d當誤用交流電壓擋去測量直流電壓,或者誤用直流電壓擋去測量交流電壓時,顯示屏將顯示「000」,或低位上的數字出現跳動。
e禁止在測量高電壓(220V以上)或大電流(0.5A以上)時換量程,以防止產生電弧,燒毀開關觸點。
f當顯示「 」、「BATT」或「LOW BAT」 時,表示電池電壓低於工作電壓。
二、搖表
搖表又稱兆歐表,是用來測量被測設備的絕緣電阻和高值電阻的儀表,它由一個手搖發電機、表頭和三個接線柱(即L:線路端、E:接地端、G:屏蔽端)組成。
1.搖表的選用原則
(1)額定電壓等級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額定電壓在500V以下的設備,應選用500V或1000V的搖表;額定電壓在500V以上的設備,選用1000V~2500V的搖表。
(2)電阻量程范圍的選擇。搖表的表盤刻度線上有兩個小黑點,小黑點之間的區域為准確測量區域。所以在選表時應使被測設備的絕緣電阻值在准確測量區域內。
2.搖表的使用
(1)校表。測量前應將搖表進行一次開路和短路試驗,檢查搖表是否良好。將兩連接線開路,搖動手柄,指針應指在「∞」處,再把兩連接線短接一下,指針應指在「0」處,符合上述條件者即良好,否則不能使用。
(2)被測設備與線路斷開,對於大電容設備還要進行放電。
(3)選用電壓等級符合的搖表。
(4)測量絕緣電阻時,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測量電纜對地的絕緣電阻或被測設備的漏電流較嚴重時,就要使用「G」端,並將「G」端接屏蔽層或外殼。線路接好後,可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搖把,搖動的速度應由慢而快,當轉速達到每分鍾120轉左右時(ZC-25型),保持勻速轉動,1分鍾後讀數,並且要邊搖邊讀數,不能停下來讀數。
(5)拆線放電。讀數完畢,一邊慢搖,一邊拆線,然後將被測設備放電。放電方法是將測量時使用的地線從搖表上取下來與被測設備短接一下即可(不是搖表放電)。
4.注意事項
(1)禁止在雷電時或高壓設備附近測絕緣電阻,只能在設備不帶電,也沒有感應電的情況下測量。
(2)搖測過程中,被測設備上不能有人工作。
(3)搖表線不能絞在一起,要分開。
(4)搖表未停止轉動之前或被測設備未放電之前,嚴禁用手觸及。拆線時,也不要觸及引線的金屬部分。
(5)測量結束時,對於大電容設備要放電。
(6)要定期校驗其准確度。
三、鉗表
鉗表是一種用於測量正在運行的電氣線路的電流大小的儀表,可在不斷電的情況下測量電流。
1.結構及原理
鉗表實質上是由一隻電流互感器、鉗形扳手和一隻整流式磁電系有反作用力儀表所組成。
2.使用方法
(1)測量前要機械調零
(2)選擇合適的量程,先選大,後選小量程或看銘牌值估算。
(3)當使用最小量程測量,其讀數還不明顯時,可將被測導線繞幾匝,匝數要以鉗口中央的匝數為准,則讀數=指示值×量程 / 滿偏×匝數
(4)測量時,應使被測導線處在鉗口的中央,並使鉗口閉合緊密,以減少誤差。
(5)測量完畢,要將轉換開關放在最在量程處。
3.注意事項
(1)被測線路的電壓要低於鉗表的額定電壓。
(2)測高壓線路的電流時,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站在絕緣墊上。
(3)鉗口要閉合緊密不能帶電換量程。
指針萬用表與數字萬用表的比較
指針式與數字式萬用表各有優缺點。 指針萬用表是一種平均值式儀表,它具有直觀、形象的讀數指示。(一般讀數值與指針擺動角度密切相關,所以很直觀)。 數字萬用表是瞬時取樣式儀表。它採用0.3秒取一次樣來顯示測量結果,有時每次取樣結果只是十分相近,並不完全相同,這對於讀取結果就不如指針式方便。 指針式萬用表一般內部沒有放大器,所以內阻較小,比如MF-10型,直流電壓靈敏度為100千歐/伏。MF-500型的直流電壓靈敏度為20千歐/伏。 數字式萬用表由於內部採用了運放電路,內阻可以做得很大,往往在1M歐或更大。(即可以得到更高的靈敏度)。這使得對被測電路的影響可以更小,測量精度較高。 指針式萬用表由於內阻較小,且多採用分立元件構成分流分壓電路。所以頻率特性是不均勻的(相對數字式來說),而指針式萬用表的頻率特性相對好一點。 指針式萬用表內部結構簡單,所以成本較低,功能較少,維護簡單,過流過壓能力較強。 數字式萬用表內部採用了多種振盪,放大、分頻保護等電路,所以功能較多。比如可以測量溫度、頻率(在一個較低的范圍)、電容、電感,做信號發生器等等。 數字式萬用表由於內部結構多用集成電路所以過載能力較差,(不過現在有些已能自動換檔,自動保護等,但使用較復雜),損壞後一般也不易修復。 數字式萬用表輸出電壓較低(通常不超過1伏)。對於一些電壓特性特殊的元件的測試不便(如可控硅、發光二極體等)。 指針式萬用表輸出電壓較高,(有10.5伏、12伏等)。電流也大(如MF-500*1歐檔最大有100毫安左右)可以方便的測試可控硅、發光二極體等。 對於初學者應當使用指針式萬用表,對於非初學者應當使用兩種儀表。 萬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隻靈敏的磁電式直流電流表(微安表)做表頭。當微小電流通過表頭,就會有電流指示。但表頭不能通過大電流,所以,必須在表頭上並聯與串聯一些電阻進行分流或降壓,從而測出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下面分別介紹。
測直流電流原理 如圖1a,在表頭上並聯一個適當的電阻(叫分流電阻)進行分流,就可以擴展電流量程。改變分流電阻的阻值,就能改變電流測量范圍。
測直流電壓原理 如圖1b,在表頭上串聯一個適當的電阻(叫倍增電阻)進行降壓,就可以擴展電壓量程。改變倍增電阻的阻值,就能改變電壓的測量范圍。
測交流電壓原理 如圖1c,因為表頭是直流表,所以測量交流時,需加裝一個並、串式半波整流電路,將交流進行整流變成直流後再通過表頭,這樣就可以根據直流電的大小來測量交流電壓。擴展交流電壓量程的方法與直流電壓量程相似。
測電阻原理 如圖1d,在表頭上並聯和串聯適當的電阻,同時串接一節電池,使電流通過被測電阻,根據電流的大小,就可測量出電阻值。改變分流電阻的阻值,就能改變電阻的量程。
萬用表的表盤(以MF50型為例)如上圖所示。通過轉換開關的旋鈕來改變測量項目和測量量程。機械調零旋鈕用來保持指針在靜止處在左零位。「Ω」調零旋鈕是用來測量電阻時使指針對准右零位,以保證測量數值准確。
測量電阻:先將表棒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針向右偏轉轉,隨即調整「Ω」調零旋鈕,使指針恰好指到0。然後將兩根表棒分別接觸被測電阻(或電路)兩端,讀出指針在歐姆刻度線(第一條線)上的讀數,再乘以該檔標的數字,就是所測電阻的阻值。例如用R*100擋測量電阻,指針指在80,則所測得的電阻值為80*100=8K。由於「Ω」刻度線左部讀數較密,難於看準,所以測量時應選擇適當的歐姆檔。使指針在刻度線的中部或右部,這樣讀數比較清楚准確。每次換檔,都應重新將兩根表棒短接,重新調整指針到零位,才能測准。
測量直流電壓:首先估計一下被測電壓的大小,然後將轉換開關撥至適當的V量程,將正表棒接被測電壓「+」端,負表棒接被測量電壓「-」端。然後根據該擋量程數字與標直流符號「DC-」刻度線上的指針所指數字,讀出被測電壓的大小。如用V250伏檔測量,可以直接讀0-250的指示數值。
測量直流電流:先估計一下被測電流的大小,然後將轉換開關撥至合適的mA量程,再把萬用表串接在電路中。同時觀察標有直流符號「DC」的刻度線,讀出被測電流數值。
測量交流電壓:測交流電壓的方法與測量直流電壓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交流電沒有正、負之分,所以測量交流時,表棒也就不需分正、負。讀數應看標有交流符號「AC」的刻度線上的指針位置。
㈢ 萬能表怎麼用
萬用表的使用的注意事項
(1)在使用萬用表之前,應先進行「機械調零」,即在沒有被測電量時 ,使萬用表指針指在零電壓或零電流的位置上。
(2)在使用萬用表過程中,不能用手去接觸表筆的金屬部分 ,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測量的准確,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人身安全。
(3)在測量某一電量時,不能在測量的同時換檔,尤其是在測量高電壓或大電流時 ,更應注意。否則,會使萬用表毀壞。如需換擋,應先斷開表筆,換擋後再去測量。
(4)萬用表在使用時,必須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誤差。同時, 還要注意到避免外界磁場對萬用表的影響。
(5)萬用表使用完畢,應將轉換開關置於交流電壓的最大擋。如果長期不使用 ,還應將萬用表內部的電池取出來,以免電池腐蝕表內其它器件。
歐姆擋的使用
一、選擇合適的倍率。在歐姆表測量電阻時,應選適當的倍率,使指針指示在中值附近。最好不使用刻度左邊三分之一的部分,這部分刻度密集很差。
二、使用前要調零。
三、不能帶電測量。
四、被測電阻不能有並聯支路。
五、測量晶體管、電解電容等有極性元件的等效電阻時,必須注意兩支筆的極性。
六、用萬用表不同倍率的歐姆擋測量非線性元件的等效電阻時,測出電阻值是不相同的。這是由於各擋位的中值電阻和滿度電流各不相同所造成的,機械表中,一般倍率越小,測出的阻值越小。
萬用表測直流時
一、進行機械調零。
二、選擇合適的量程檔位。
三、使用萬用表電流擋測量電流時,應將萬用表串聯在被子測電路中,因為只有串連接才能使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與被測支路電流相同 。測量時,應斷開被測支路 ,將萬用表紅、黑表筆串接在被斷開的兩點之間 。特別應注意電流表不能並聯接在被子測電路中 ,這樣做是很危險的,極易使萬表燒毀。
四、注意被測電量極性。
五、正確使用刻度和讀數。
六、當選取用直流電流的2.5A擋時,萬用表紅表筆應插在2.5A測量插孔內 ,量程開關可以置於直流電流擋的任意量程上。
七、如果被子測的直流電流大於2.5A,則可將2.5A擋擴展為5A擋 。方法很簡單,使用者可以在「2.5A」插孔和黑表筆插孔之間接入一支0.24歐姆的電阻 ,這樣該擋位就變成了5A電流擋了。接入的0.24A電阻應選取用2W以上的線繞電阻 ,如果功率太小會使之燒毀。
? ? 目前的萬用表分為指針式和數字式,它們各有方便之處,很難說誰好誰壞,最好是能夠備有指針和數字式的各一個。業余電子製作有一個指針式的MF30型萬用表也就可以了,這可是一種經典型號。還有元老級的MF500型萬用表,廉價的MF50萬用表,一般都可以在電訊商店買到。
萬用表的三個基本功能是測量電阻、電壓、電流,所以老前輩們叫它三用表。 現在的萬用表添加了好多新功能,尤其是數字式萬用表,如測量電容值,三極體放大倍數,二極體壓降等,更有一種會說話的數字萬用表,能把測量結果用語言播報出來。(其實不是很難,Bitbaby曾有一度很想用單片機和語音電路做一個:-)
數字式萬用表也有許多經典型號,如DT830C,DT830C,DT890D等,後面的後綴表示功能上的區別,其中DT830C已經買到了三十多元一個,夠便宜的。 Bitbaby在學校里裝過一個MF50的萬用表,電路原理並不復雜,只是那麼多的元件沒有印刷板來固定,而是直接焊在接線板上,自己裝對初學者來說還是麻煩了點。
萬用表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量程轉換開關,各中功能就是靠這個開關來切換的。基本上,用A-來表示測直流電流,一般毫安檔和安培檔各又分幾檔。V-表示測直流電壓,高級點的萬用表有毫伏檔,電壓檔也分幾檔。V~是用來測交流電壓的。A~測交流電流。
Ω歐姆檔測電阻,對於指針式萬用表,每換一次電阻檔還要做一次調零。調零就是把萬用表的紅表筆和黑表筆搭在 一起,然後轉動調零鈕,使指針指向零的位置。hFE是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系數的,只要把三極體的三個管腳插入萬用表面板上對應的孔中,就能測出hFE值。注意PNP、NPN是不同的。
以下以MF30型萬用表為例,說明萬用表的讀數。第一條刻度線是電阻值指示,最左端是無窮大,右端為零,當中刻度不均勻。電阻檔有R×1、R×10、R×100、R×1K、R×10K各檔,分別說明刻度的指示再要乘上的倍數,才得到實際的電阻值(單位為歐姆)。
例如用R×100檔測一電阻,指針指示為「10」,那麼它的電阻值為10×100=1000,即1K。第二條刻度線是500V檔和500mA檔共用,需要注意的是電壓檔、電流檔的指示原理不同於電阻檔, 例如5V檔表示該檔只能測量5V以下的電壓,500mA檔只能測量500mA以下的電流,若是超過量程,就會損壞萬用表。
注意事項: 萬用表使用時應該水平著放。紅表筆插在+孔內,黑表筆插入-孔內。 測試電流就用電流檔,而不能誤用電壓檔、電阻擋,其他同理,否則輕則燒萬用表內的保險絲,重則損壞表頭。事先不知道量程, 就選用最大量程嘗試著測量,然後斷開測量電路再換檔,切不可在線的情況下轉換量程。有表針迅速偏轉到底的情況,應該立即斷開電路,進行檢查。
最後還有一個規矩,就是約定用完後的萬用表要把量程開關撥到交流電壓最高檔,以防別人不慎測量220V市電電壓而損壞。記住這個老前輩們留下的優良傳統呦!
<img height="126" src="http://www.go-gddq.com/gdwz/15/20040828110527.gif" width="80" ?=""
萬用表是用來測量交直流電壓、電阻、直流電流等的儀表。是電工和無線電製作的必備工具。 初看起來萬用表很復雜,實際上它是由電流表(俗稱表頭)、刻度盤、量程選擇開關、表筆等組成,如圖1所示。使用時如果把量程選擇開關指向直流電流范圍時,電流表M並接一些分流電阻來實現擴大量程之目的(Rg為表頭電阻),使它成為一個具有幾個大小不同量程的電流表。測量結果要看刻度盤上直流電流刻度來讀數。通常刻度盤上第二行為電流刻度,如圖2所示。同樣,如果量程選擇開關指向直流電壓范圍時,表頭串接另外一些電阻(如R2、R3,用串聯電阻分壓的原理,使它成為一個多程量的電壓表見圖3。讀數要看刻度盤上直流電壓刻度。大多數的萬用表電壓和電流合用一刻度。如果在測量直流電壓的電路中接入一個整流器,便可測交流電壓了。測電阻的原理與測直流電壓相仿,只是測試時還須加一組電池。選擇開關指向電阻范圍時,刻度盤上找第一行電阻專用刻度讀數即可。 萬用表的型號很多,但其基本使用方法是相同的。現以MF30型萬用表為例,介紹它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的准備第一,使用萬用表之前,必須熟悉量程選擇開關的作用。明確要測什麼?怎樣去測?然後將量程選擇開關撥在需要測試檔的位置。切不可弄錯檔位。例如:測量電壓時誤將選擇開關撥在電流或電阻檔時,容易把表頭燒壞。第二,使用前觀察一下表針是否指在零位。如果不指零位,可用螺絲刀調節表頭上機械調零螺絲,使表針回零(一般不必每次都調)。紅表筆要插入正極插口,黑表筆要插入負極插口。 電壓的測量將量程選擇開關的尖頭對准標有V的五檔范圍內。若是測交流電壓則應指向V處。依此類推,如果要改測電阻,開關應指向檔范圍。測電流應指向mA或UA。例1為測干電池的電壓,見圖4。測量電壓時,要把電表表筆並接在被測電路上。根據被測電路的大約數值,選擇一個合適的量程位置。干電池每節最大值為1.5V,所以可放在5V量程檔。這時在面板上表針滿刻度讀數的500應作5來讀數。即縮小100倍。如果表針指在300刻度處,則讀為3V。注意量程開關尖頭所指數值即為表頭上表針滿刻度讀數的對應值,讀表時只要據此折算,即可讀出實值。除了電阻檔外,量程開關所有檔均按此方法讀測量結果。在實際測量中,遇到不能確定被測電壓的大約數值時,可以把開關先撥到最大量程檔,再逐檔減小量程到合適的位置。測量直流電壓時應注意正、負極性,若表筆接反了,表針會反打。如果不知遭電路正負極性,可以把萬田表量程放在最大檔,在被測電路上很快試一下,看筆針怎麼偏轉,就可以判斷出正、負極性, 例2, 測220V交流電。把量程開關撥到交流500V檔。這時滿刻度為500V,讀數按照刻度1:1來讀。將兩表筆插入供電插座內,表針所指刻度處即為測得的電壓值。測量交流電壓時,表筆沒有正負之一、指針表和數字表的選用: 1、指針表讀取精度較差,但指針擺動的過程比較直觀,其擺動速度幅度有時也能比較客觀地反映了被測量的大小(比如測電視機數據匯流排(SDL)在傳送數據時的輕微抖動);數字表讀數直觀,但數字變化的過程看起來很雜亂,不太容易觀看。 2、指針表內一般有兩塊電池,一塊低電壓的1.5V,一塊是高電壓的9V或15V,其黑表筆相對紅表筆來說是正端。數字表則常用一塊6V或9V的電池。在電阻檔,指針表的表筆輸出電流相對數字表來說要大很多,用R×1Ω檔可以使揚聲器發出響亮的「噠」聲,用R×10kΩ檔甚至可以點亮發光二極體(LED)。 3、在電壓檔,指針表內阻相對數字表來說比較小,測量精度相比較差。某些高電壓微電流的場合甚至無法測准,因為其內阻會對被測電路造成影響(比如在測電視機顯像管的加速級電壓時測量值會比實際值低很多)。數字表電壓檔的內阻很大,至少在兆歐級,對被測電路影響很小。但極高的輸出阻抗使其易受感應電壓的影響,在一些電磁干擾比較強的場合測出的數據可能是虛的。 4、總之,在相對來說大電流高電壓的模擬電路測量中適用指針表,比如電視機、音響功放。在低電壓小電流的數字電路測量中適用數字表,比如BP機、手機等。不是絕對的,可根據情況選用指針表和數字表。 二、測量技巧(如不作說明,則指用的是指針表): 1、測喇叭、耳機、動圈式話筒:用R×1Ω檔,任一表筆接一端,另一表筆點觸另一端,正常時會發出清脆響量的「噠」聲。如果不響,則是線圈斷了,如果響聲小而尖,則是有擦圈問題,也不能用。 2、測電容:用電阻檔,根據電容容量選擇適當的量程,並注意測量時對於電解電容黑表筆要接電容正極。①、估測微波法級電容容量的大小:可憑經驗或參照相同容量的標准電容,根據指針擺動的最大幅度來判定。所參照的電容不必耐壓值也一樣,只要容量相同即可,例如估測一個100μF/250V的電容可用一個100μF/25V的電容來參照,只要它們指針擺動最大幅度一樣,即可斷定容量一樣。②、估測皮法級電容容量大小:要用R×10kΩ檔,但只能測到1000pF以上的電容。對1000pF或稍大一點的電容,只要表針稍有擺動,即可認為容量夠了。③、測電容是否漏電:對一千微法以上的電容,可先用R×10Ω檔將其快速充電,並初步估測電容容量,然後改到R×1kΩ檔繼續測一會兒,這時指針不應回返,而應停在或十分接近∞處,否則就是有漏電現象。對一些幾十微法以下的定時或振盪電容(比如彩電開關電源的振盪電容),對其漏電特性要求非常高,只要稍有漏電就不能用,這時可在R×1kΩ檔充完電後再改用R×10kΩ檔繼續測量,同樣表針應停在∞處而不應回返。 3、在路測二極體、三極體、穩壓管好壞:因為在實際電路中,三極體的偏置電阻或二極體、穩壓管的周邊電阻一般都比較大,大都在幾百幾千歐姆以上,這樣,我們就可以用萬用表的R×10Ω或R×1Ω檔來在路測量PN結的好壞。在路測量時,用R×10Ω檔測PN結應有較明顯的正反向特性(如果正反向電阻相差不太明顯,可改用R×1Ω檔來測),一般正向電阻在R×10Ω檔測時表針應指示在200Ω左右,在R×1Ω檔測時表針應指示在30Ω左右(根據不同表型可能略有出入)。如果測量結果正向阻值太大或反向阻值太小,都說明這個PN結有問題,這個管子也就有問題了。這種方法對於維修時特別有效,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出壞管,甚至可以測出尚未完全壞掉但特性變壞的管子。比如當你用小阻值檔測量某個PN結正向電阻過大,如果你把它焊下來用常用的R×1kΩ檔再測,可能還是正常的,其實這個管子的特性已經變壞了,不能正常工作或不穩定了。 4、測電阻:重要的是要選好量程,當指針指示於1/3~2/3滿量程時測量精度最高,讀數最准確。要注意的是,在用R×10k電阻檔測兆歐級的大阻值電阻時,不可將手指捏在電阻兩端,這樣人體電阻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5 、測穩壓二極體:我們通常所用到的穩壓管的穩壓值一般都大於1.5V,而指針表的R×1k以下的電阻檔是用表內的1.5V電池供電的,這樣,用R×1k以下的電阻檔測量穩壓管就如同測二極體一樣,具有完全的單向導電性。但指針表的R×10k檔是用9V或15V電池供電的,在用R×10k測穩壓值小於9V或15V的穩壓管時,反向阻值就不會是∞,而是有一定阻值,但這個阻值還是要大大高於穩壓管的正向阻值的。如此,我們就可以初步估測出穩壓管的好壞。但是,好的穩壓管還要有個准確的穩壓值,業余條件下怎麼估測出這個穩壓值呢?不難,再去找一塊指針表來就可以了。方法是:先將一塊表置於R×10k檔,其黑、紅表筆分別接在穩壓管的陰極和陽極,這時就模擬出穩壓管的實際工作狀態,再取另一塊表置於電壓檔V×10V或V×50V(根據穩壓值)上,將紅、黑表筆分別搭接到剛才那塊表的的黑、紅表筆上,這時測出的電壓值就基本上是這個穩壓管的穩壓值。說「基本上」,是因為第一塊表對穩壓管的偏置電流相對正常使用時的偏置電流稍小些,所以測出的穩壓值會稍偏大一點,但基本相差不大。這個方法只可估測穩壓值小於指針表高壓電池電壓的穩壓管。如果穩壓管的穩壓值太高,就只能用外加電源的方法來測量了(這樣看來,我們在選用指針表時,選用高壓電池電壓為15V的要比9V的更適用些)。 6 、測三極體:通常我們要用R×1kΩ檔,不管是NPN管還是PNP管,不管是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管,測其be結cb結都應呈現與二極體完全相同的單向導電性,反向電阻無窮大,其正向電阻大約在10K左右。為進一步估測管子特性的好壞,必要時還應變換電阻檔位進行多次測量,方法是:置R×10Ω檔測PN結正向導通電阻都在大約200Ω左右;置R×1Ω檔測PN結正向導通電阻都在大約30Ω左右,(以上為47型表測得數據,其它型號表大概略有不同,可多試測幾個好管總結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如果讀數偏大太多,可以斷定管子的特性不好。還可將表置於R×10kΩ再測,耐壓再低的管子(基本上三極體的耐壓都在30V以上),其cb結反向電阻也應在∞,但其be結的反向電阻可能會有些,表針會稍有偏轉(一般不會超過滿量程的1/3,根據管子的耐壓不同而不同)。同樣,在用R×10kΩ檔測ec間(對NPN管)或ce間(對PNP管)的電阻時,表針可能略有偏轉,但這不表示管子是壞的。但在用R×1kΩ以下檔測ce或ec間電阻時,表頭指示應為無窮大,否則管子就是有問題。應該說明一點的是,以上測量是針對硅管而言的,對鍺管不適用。不過現在鍺管也很少見了。另外,所說的「反向」是針對PN結而言,對NPN管和PNP管方向實際上是不同的。 現在常見的三極體大部分是塑封的,如何准確判斷三極體的三隻引腳哪個是b、c、e?三極體的b極很容易測出來,但怎麼斷定哪個是c哪個是e?這里推薦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對於有測三極體hFE插孔的指針表,先測出b極後,將三極體隨意插到插孔中去(當然b極是可以插准確的),測一下hFE值,然後再將管子倒過來再測一遍,測得hFE值比較大的一次,各管腳插入的位置是正確的。第二種方法:對無hFE測量插孔的表,或管子太大不方便插入插孔的,可以用這種方法:對NPN管,先測出b極(管子是NPN還是PNP以及其b腳都很容易測出,是吧?),將表置於R×1kΩ檔,將紅表筆接假設的e極(注意拿紅表筆的手不要碰到表筆尖或管腳),黑表筆接假設的c極,同時用手指捏住表筆尖及這個管腳,將管子拿起來,用你的舌尖舔一下b極,看錶頭指針應有一定的偏轉,如果你各表筆接得正確,指針偏轉會大些,如果接得不對,指針偏轉會小些,差別是很明顯的。由此就可判定管子的c、e極。對PNP管,要將黑表筆接假設的e極(手不要碰到筆尖或管腳),紅表筆接假設的c極,同時用手指捏住表筆尖及這個管腳,然後用舌尖舔一下b極,如果各表筆接得正確,表頭指針會偏轉得比較大。當然測量時表筆要交換一下測兩次,比較讀數後才能最後判定。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外形的三極體,方便實用。根據表針的偏轉幅度,還可以估計出管子的放大能力,當然這是憑經驗的。第三種方法:先判定管子的NPN或PNP類型及其b極後,將表置於R×10kΩ檔,對NPN管,黑表筆接e極,紅表筆接c極時,表針可能會有一定偏轉,對PNP管,黑表筆接c極,紅表筆接e極時,表針可能會有一定的偏轉,反過來都不會有偏轉。由此也可以判定三極體的c、e極。不過對於高耐壓的管子,這個方法就不適用了。 對於常見的進口型號的大功率塑封管,其c極基本都是在中間(我還沒見過b在中間的)。中、小功率管有的b極可能在中間。比如常用的9014三極體及其系列的其它型號三極體、2SC1815、2N5401、2N5551等三極體.
㈣ 萬用表使用方法
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倍率。在歐姆表測量電阻時,應選適當的倍率,使指針指示在中值附近。最好不使用刻度左邊三分之一的部分,這部分刻度密集很差。
二、使用前要調零。
三、不能帶電測量。
四、被測電阻不能有並聯支路。
五、測量晶體管、電解電容等有極性元件的等效電阻時,必須注意兩支筆的極性。
六、用萬用表不同倍率的歐姆擋測量非線性元件的等效電阻時,測出電阻值是不相同的。這是由於各擋位的中值電阻和滿度電流各不相同所造成的,機械表中,一般倍率越小,測出的阻值越小。
萬用表測直流時
一、進行機械調零。
二、選擇合適的量程檔位。
三、使用萬用表電流擋測量電流時,應將萬用表串聯在被子測電路中,因為只有串連接才能使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與被測支路電流相同。測量時,應斷開被測支路,將萬用表紅、黑表筆串接在被斷開的兩點之間。特別應注意電流表不能並聯接在被子測電路中,這樣做是很危險的,極易使萬表燒毀。
四、注意被測電量極性。
五、正確使用刻度和讀數。
六、當選取用直流電流的2.5A擋時,萬用表紅表筆應插在2.5A測量插孔內,量程開關可以置於直流電流擋的任意量程上。
七、如果被子測的直流電流大於2.5A,則可將2.5A擋擴展為5A擋。方法很簡單,使用者可以在「2.5A」插孔和黑表筆插孔之間接入一支0.24歐姆的電阻,這樣該擋位就變成了5A電流擋了。接入的0.24A電阻應選取用2W以上的線繞電阻,如果功率太小會使之燒毀。
目前的萬用表分為指針式和數字式,它們各有方便之處,很難說誰好誰壞,最好是能夠備有指針和數字式的各一個。業余電子製作有一個指針式的MF30型萬用表也就可以了,這可是一種經典型號。還有元老級的MF500型萬用表,廉價的MF50萬用表,一般都可以在電訊商店買到。
萬用表的三個基本功能是測量電阻、電壓、電流,所以老前輩們叫它三用表。現在的萬用表添加了好多新功能,尤其是數字式萬用表,如測量電容值,三極體放大倍數,二極體壓降等,更有一種會說話的數字萬用表,能把測量結果用語言播報出來。(其實不是很難,Bitbaby曾有一度很想用單片機和語音電路做一個:-)
數字式萬用表也有許多經典型號,如DT830C,DT830C,DT890D等,後面的後綴表示功能上的區別,其中DT830C已經買到了三十多元一個,夠便宜的。Bitbaby在學校里裝過一個MF50的萬用表,電路原理並不復雜,只是那麼多的元件沒有印刷板來固定,而是直接焊在接線板上,自己裝對初學者來說還是麻煩了點。
萬用表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量程轉換開關,各中功能就是靠這個開關來切換的。基本上,用A-來表示測直流電流,一般毫安檔和安培檔各又分幾檔。V-表示測直流電壓,高級點的萬用表有毫伏檔,電壓檔也分幾檔。V~是用來測交流電壓的。A~測交流電流。
Ω歐姆檔測電阻,對於指針式萬用表,每換一次電阻檔還要做一次調零。調零就是把萬用表的紅表筆和黑表筆搭在一起,然後轉動調零鈕,使指針指向零的位置。hFE是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系數的,只要把三極體的三個管腳插入萬用表面板上對應的孔中,就能測出hFE值。注意PNP、NPN是不同的。
以下以MF30型萬用表為例,說明萬用表的讀數。第一條刻度線是電阻值指示,最左端是無窮大,右端為零,當中刻度不均勻。電阻檔有R×1、R×10、R×100、R×1K、R×10K各檔,分別說明刻度的指示再要乘上的倍數,才得到實際的電阻值(單位為歐姆)。
例如用R×100檔測一電阻,指針指示為「10」,那麼它的電阻值為10×100=1000,即1K。第二條刻度線是500V檔和500mA檔共用,需要注意的是電壓檔、電流檔的指示原理不同於電阻檔,例如5V檔表示該檔只能測量5V以下的電壓,500mA檔只能測量500mA以下的電流,若是超過量程,就會損壞萬用表。
注意事項:萬用表使用時應該水平著放。紅表筆插在+孔內,黑表筆插入-孔內。測試電流就用電流檔,而不能誤用電壓檔、電阻擋,其他同理,否則輕則燒萬用表內的保險絲,重則損壞表頭。事先不知道量程,就選用最大量程嘗試著測量,然後斷開測量電路再換檔,切不可在線的情況下轉換量程。有表針迅速偏轉到底的情況,應該立即斷開電路,進行檢查。
最後還有一個規矩,就是約定用完後的萬用表要把量程開關撥到交流電壓最高檔,以防別人不慎測量220V市電電壓而損壞。
㈤ MF-50型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符的孔是插黑色表筆的,也稱之為公共端。+符是插紅色表筆的,在測量交直流電壓、電阻、電流的時候主要就使用這兩個孔。PNP和NPN的插孔是用來檢測三極體的。+100uA的孔是測小電流時使用的,插紅色表筆,+2.5A插孔是測大電流時使用的。右邊上面的轉盤是切換量程的,V是電壓,Ω是電阻,mA是電流。下面的小旋鈕是測電阻時調零用的。測電阻前短接兩根表筆,如果表針不在最右邊的零位上可以用這個小按鈕調整到零位。
㈥ mf50萬用表怎麼看電壓
一、精益的MF50萬用表可以測量直流-交流電壓、直流電流、電阻和三極體的hfe等內容。
二、直流電壓、交流電壓、直流電流看第二條標有【-/~】的讀數即可,但測量交流10V檔時,有單獨的非平均線(好像是第三條線吧)。滿刻度就是你選擇的檔位值。
三、最上面的刻度是測量電阻【Ω】時的刻度,讀數乘以選擇的檔位倍數即可,需要干電池輔助。15V電池僅僅在測量高阻檔(X10k)時單獨使用,其它電阻檔只需要一節1.5V電池即可。
四、測量是千萬要記住不能選錯檔位,特別是在測量電壓時!!!
上述解答希望能夠幫助您。
㈦ mf50萬用表測直流電壓的讀數方法
測量電壓時,要把電表表筆並接在被測電路上。根據被測電路的大約數值,選擇一個合適的量程位置。干電池每節最大值為1.5V,所以可放在5V量程檔。這時在面板上表針滿刻度讀數的500應作5來讀數。即縮小100倍。如果表針指在300刻度處,則讀為3V。注意量程開關尖頭所指數值即為表頭上表針滿刻度讀數的對應值,讀表時只要據此折算,即可讀出實值。除了電阻檔外,量程開關所有檔均按此方法讀測量結果。在實際測量中,遇到不能確定被測電壓的大約數值時,可以把開關先撥到最大量程檔,再逐檔減小量程到合適的位置。測量直流電壓時應注意正、負極性,若表筆接反了,表針會反打。如果不知遭電路正負極性,可以把萬用表量程放在最大檔,在被測電路上很快試一下,看筆針怎麼偏轉,就可以判斷出正、負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