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的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7 00:32:13

A. 藿香正氣加冰做飲品為什麼能走紅

繼前段時間「茅台冰淇淋」火了,最近藿香正氣水加冰做飲品又火了。不同於茅台冰淇淋,藿香正氣水是葯品,因此在食用的過程中更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但是這種食用健康、科學嗎?東南大學附屬醫院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金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藿香正氣口服液加入冰水中,很顯然不符合說明書的用葯規范。無論是藿香正氣口服液還是感冒沖劑等任何葯物,都不能隨便使用它們代替日常的飲品。更重要的是一旦劑量超標,會存在潛在的不良反應。因此這類葯品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且在標准劑量范圍內使用,不可盲目跟風。」

所以在這里我也勸誡各位小夥伴無論何時都不要盲目跟風,需要保持一個自我的判斷能力,適合自己的、健康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B. 常見的野菜有哪些

1、蕨菜
蕨菜這種野菜,又名蕨兒菜、鹿蕨菜、拳頭菜、貓爪子、龍頭菜、蕨苔等等,因此只要是以上這些名稱,指的都是蕨菜。蕨菜具有性寒,味甘、微苦的特點,食用蕨菜具有殺菌清火、補脾益氣和清熱解毒的功效。
蕨菜的食用方法通常是鮮吃或者曬干之後作為乾菜食用,而且常和雞蛋、肉類食材搭配烹飪。但不管是鮮吃還是曬干後干吃,都要進行焯水,目的是去除蕨菜的黏質和土腥味。
2、豆瓣菜
豆瓣菜,又名水芥菜、西洋菜、廣東芥菜、水瓮菜、水蔊菜和水生山葵菜等,不同地方其稱呼也不同。豆瓣菜具有性寒,味甘、微苦的特點,在食用和烹飪方法上比較靈活多樣,可以炒食、可以涼拌、可以做湯、可以做餡料,還可以腌制、干制等,做出來的味道都很好吃。豆瓣菜通常同牛肉、豬瘦肉和紅棗搭配食用。
3、水芹
水芹,又名葯芹菜、野芫荽、楚葵、水英、普芹和香芹等,也是不同地域其叫法不同而已。水芹具有性涼,味甘、苦的特點。由於其中含有揮發性物質,因此水芹的香氣較為濃郁,食用水芹能夠有助於增強食慾和幫助消化。一般的食用方法是炒食、做湯、涼拌或者作為各種內餡的餡料。經常與西紅柿、紅棗、牛肉等食材搭配食用。不過在烹飪中都要進行焯水這一步。
4、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馬舌菜、馬蛇子菜、長壽菜、蓬莧四、千瓣莧、馬齒草等,素來享有「天然抗生素」的美譽。馬齒莧在烹飪過程中要進行焯水去除異味。食用方法可以炒食、涼拌或者做為餡料和曬干做成乾菜。常與馬齒莧搭配的食材有雞蛋、雞肉、瘦肉等。
5、薄荷
薄荷,又名人丹草、蘇薄荷、魚香草、夜息香等。薄荷這種野菜食用方法很多,其主要食用的部位是它的葉子和莖部,可以榨成薄荷汁,也可以作為其它食物的烹飪調味劑或者香料,還可以用來泡茶喝泡酒喝。通常與之搭配的食材有檸檬、雞肉和烏梅。
6、紫蘇
紫蘇,又名紅蘇、香蘇、黑蘇、青蘇、野蘇和白蘇等,具有性溫,味辛的特點。紫蘇的營養成分很豐富,其中最為豐富的是維生素C和B2和胡蘿卜素。紫蘇通常也要進行焯水後再烹飪食用,可以涼拌、炒食、燉湯、腌制和做湯。通常與之搭配的食材有螃蟹、鴨肉、生薑和大蒜。
7、藿香
藿香,又名貓尾巴香、大葉薄荷、兜婁婆香、山茴香、水麻葉等。由於藿香中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因而長期食用有助於幫助消化。藿香的食用方法為涼拌、炒食和做為內陷輔料,味道都十分鮮美,不過烹飪過程中也要進行焯水。通常與之搭配的食材有大米和魚類。
8、苦菜
苦菜,又名苦麻菜、苦苣菜和苣蕒菜等,具有性寒和味苦的特點,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營養成分。苦菜通常的食用方法為生吃、炒食和涼拌,最好也要進行事先焯水去除苦味,口感更佳。與之搭配的食材通常有豬肉和豬肝。
9、榆錢
榆錢,又名榆菜、榆子、榆仁、榆莢仁和榆實等,富含煙酸、和鈣、磷等礦物質,長期食用有助於增進食慾。榆錢最適合生吃,生吃榆錢的口感特別爽,具有鮮嫩脆甜的美感。除了生吃之外,榆錢的吃法很多,而且做出來的食品以及菜餚味道都很多不錯,比如用榆錢和玉米面或者麵粉做成的窩窩頭,吃起來軟嫩香甜;用榆錢做成的大米粥或者小米粥,吃起來更是噴香滑潤;還可用榆錢同雞蛋、蝦仁、瘦肉等做成各種內餡,吃起來的味道一樣是噴香爽口。
10、野菊
野菊,又名野菊花和野黃菊,具有微寒和味苦的特點。野菊這種野菜通常的食用方法是用來做餡、做湯、涼拌或者說炒食和做成乾菜食用。不過野菊的苦味很重,因此在烹飪時需要先將野菊焯水幾分鍾之後,然後還要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方能較好地去除其苦味。

C. 麝香的食用方法 麝香的應用禁忌

很多人都會在古裝電視裡面聽到麝香一詞,麝香是很有名的一種中葯材。麝香的使用是很有講究的,那麼麝香的應用禁忌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麝香的食用方法

麝香琥珀丸

組成:土鱉蟲1兩(炙存性),血珀末5錢,麝香3錢。

製法:酒打和為丸。

用法:每服3分。

主治:經閉。

來源:《醫學從眾錄》卷八。

丹砂麝香酒

組成:丹砂(成塊者)半兩、麝香二錢

製法:上葯研細和勻,用無灰酒二升,於瓷瓶內浸,以慢火煨,時用銀筷攪令熱。

用法:每服隨患人平時飲酒多少,令至醉,候患人睡著,急用厚衣被蓋之,汗出病癒。若患人不能多飲,只用丹砂一分,麝香半錢,酒一升,制如前法,時時飲之。

禁忌:本方不宜多服、久服。

主治:治心神不定,好登高臨險,言語不避親疏,時時自笑,高聲呼叫,舉止無常,大便秘,小便赤,解衣露體,不能安慮,虛盲妄語,亂說神鬼。

來源:宋·《聖濟總錄》。

牙葯麝香散

組成:綠礬(微炒)30克、石膽(炒)6克、五倍子(去蟲瓤)36克、訶子皮、何首烏、白茯苓(去皮)、白龍骨、甘松(去土)、藿香葉各12克、縮砂仁24克、零陵香18克、百葯煎36克、細辛(去苗)6克、麝香(研)30克

用法:上葯為細末,入已研葯令勻。先用熱漿水漱口,每用葯少許擦牙,含口少時,後用熱水漱口,每日早晨用。

功效:牢牙止痛。

主治:牙齒不牢,疳蝕腐臭,牙縫垢黑。

來源:《御葯院方》卷九。

麝香鹿茸丸

組成:當歸(酒浸1宿)3兩,鹿茸(去皮、酥炙)3兩,鹿角霜3兩,麝香2錢(研細),肉蓯蓉(酒浸1宿)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製法:上為末,用鹿角膠4兩,溶作汁和葯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每日1次。鹿角膠全用難和葯,可入湯2-3合同煮,如缺,以阿膠代之。

主治:諸虛不足。

麝香冰片酒

配方:麝香0.2克,冰片50克,白酒400毫升。

製法:將上葯研成細末,放入干凈瓶腫,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經常搖動,7天後啟封,取上清液外用。

功效:止痛。適用於癌症疼痛。

服法:取葯酒5——19毫升,塗擦於腫瘤疼痛明顯部位。若疼痛部位分散,可取痛處周圍穴位塗擦。

麝香間玉散

組成:酸石榴皮2兩,訶子2兩,升麻1兩半,綠礬(枯)1兩半,何首烏1兩半,青鹽1兩半,百葯煎1兩半,五倍子1兩半,沒石子1兩半,白茯苓1兩,細辛半兩,石膽礬半兩,荷葉灰2錢,白檀2錢,川芎2錢,白芷2錢,甘松2錢,零陵香2錢,茴香2錢,藿香葉2錢,豬牙皂角灰2錢,木鱉子2錢,蓽撥1錢半,青黛1錢半,麝香1錢,腦子半錢(一方無腦子,加沉香2錢)。

製法:上為末。

用法:用葯後,茶清漱之。

主治:牙齒動搖。

來源:《玉機微義》卷三十引《元戎》。

麝香夜牛酒

配方:麝香9克,夜明砂60克,牛黃3克,白酒適量(約15毫升)。

製法:將前3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

用法:口服。適量飲用。

功效:消炎散結、芳香止痛。

主治:食道癌疼痛。

來源:《湖北科技》。

麝香的用法用量

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麝香的選方

1、治卒中風: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為末,生薑自然汁調灌之,如牙緊,可自鼻中灌入。(《魏氏家藏方》)

2、治中風不醒:麝香二錢。研末,入清油二兩,和勻灌之。(《濟生方》)

3、治痰迷心竅: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礬、雄精各一錢。上共研勻,密貯,每服五分。(《瘍科遺編》)

4、治中惡客忤垂死:空青一兩(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上葯相和,研令勻,每服以醋一合、湯一合相和,調散半錢,不計時候服之,須臾即吐為效。(《聖惠方》)

5、治小兒諸痼潮發,不省,困重:白僵蠶(湯洗,焙黃為末)半兩,天竺黃一分(細研),真牛黃一錢(別研),麝香(研)、龍腦(研)各半錢。上拌研勻細,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調灌眼,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白金散)

6、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頻發不止:麝香半兩(細研),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干蠍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麩炒微黃)。上葯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灑下二十丸。(《聖惠方》麝香丸)

7、治厥心痛:麝香(別研,每湯成旋下),木香一兩(銼),桃仁(麩炒)三十五枚,吳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一兩,檳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搗篩,入桃仁,再同和研勻。每服三錢匕,水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錢匕,攪勻溫服,日二服。(《聖濟總錄》麝香湯)

8、治跌打氣閉:牙皂、北細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為末,吹鼻。(《醫鈔類編》吹葯方)

9、治癰疽發背及諸惡瘡,去惡肉:麝香、雄黃、礬石、閭茹(一作』真朱』)各一兩。上四味治下篩,以豬膏調如泥塗之,惡肉盡,止,卻敷生肉膏。(《千金方》麝香膏)

10、治鼠瘺:麝香(研)、雌黃(研)。上二味等分,並為散,取蝦蟆背白汁和塗瘡孔中,日一度。(《古今錄驗方》)

麝香的性味和功用

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功能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散結止痛。其性辛香走竄,內而臟腑筋骨,外而肌膚毛竅,無所不達。主要用於溫熱病邪陷心包、神志昏迷;小兒驚癇、痙厥抽搐;中風、痰厥、氣郁暴厥、猝然倒仆、牙關緊閉,以及心腹急痛、症瘕積聚、癰疽惡瘡、跌打損傷等證。

麝香的成分和葯理

天然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並含降麝香酮、麝香吡啶、膽甾醇和多種雄甾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質、肽類、氨基酸和無機鹽等。葯理實驗表明,小劑量麝香和麝香酮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劑量則產生抑製作用。麝香對離體心臟有興奮作用,可使心跳振幅加大,心臟收縮加強。麝香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麝香乙醇浸液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麝香的應用和禁忌

凡病機表現為關竅不利、經絡壅阻徵象者,皆可選用麝香以開竅散結,使閉塞壅遏之氣得以疏通。麝香治熱閉證,多與牛黃、冰片、犀角等清熱醒神葯同用;治寒閉證則配蘇合香、安息香、石菖蒲等辛香走竄、辟穢祛痰葯同用。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可配蓽撥、良姜等。血瘀氣滯、絡脈痹阻,以致遍身疼痛,或閉經不通,或腹中包塊,於方葯中加麝香適量,效果更為顯著。

麝香還廣泛用治癰疽惡瘡、結核腫毒、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內服外用皆可。內服多入丸散中,一日用量0.03~0.1克。毛殼麝香的外皮--麝香殼供葯用,有消腫解毒的功效,可治疔毒腫痛、癰疽瘡癤。現代用麝香製成氣霧劑或含片舌下給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麝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淋巴結核。麝香孕婦內服外用均禁忌,氣血虛者須慎用。

D. 新鮮藿香葉如何食用

新鮮藿香葉可以做成藿香葉餅吃,做法如下:

材料:新鮮藿香葉、雞蛋、鹽、小蔥、麵粉、小蘇打、油、雞精

1、新鮮的藿香葉摘回來洗干凈。

E.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陰虛火旺者禁用

廣藿香表麵灰棕色或灰綠色,毛茸較少,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粗糙,黃綠色,中央有白色髓。以莖粗、結實、斷面發綠、葉厚柔軟、香氣濃厚者為佳,是為中國傳統中葯。然而廣藿香有些什麼功效呢?廣藿香的作用又有哪些呢?親,您一定也想了解吧。那麼我們一起往下閱讀吧^_^

廣藿香的功效:

成分:莖葉含揮發油含廣藿香醇,廣藿香葉子有α-廣藿香烯,β-廣藿香烯,廣藿香酮,還含β-愈創木烯(,β-欖香烯,β-丁香烯(,ξ-蓽澄茄烯及廣藿香二醇。地上部分含揮發性小分子成分:乙酸甲酯,3-甲基丁酮,3-甲基丁烯酮,黃酮類成分:藿香黃酮醇,商陸黃素,芹菜素,鼠李素,芹菜素-7-O-β-葡萄糖糖甙及芹菜素-7-O-β-O-葡萄糖及芹菜素-7-O-β-D-(6-對-香豆醯)-葡萄糖甙。

性味:味辛,性微溫。

歸經:脾、胃、肺經。

功效: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廣藿香的作用:

1、增強消化。有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的作用。

2、抗真菌。其水煎劑試管內有較強的抑制真菌作用和抗菌作用。

3、皮膚問題。按摩的再生作用很強,幫助新生細胞,改善粗糙皮膚、粉刺、皮膚發炎、香港腳、頭皮脂漏以及濕疹都有效。

4、鎮定神經。熏香,對神經衰弱有幫助,強化中樞神經,高劑量有刺激作用,低劑量具有鎮定作用,是平衡中樞系統的最佳精油。

5、振奮情緒。熏香,激勵、振奮人心,消除嗑睡以及清醒頭腦。

6、臨床應用:(1)治療夏季感冒和食慾不振。(2)治療急慢性胃腸炎之輕症,胃不舒,泛泛欲吐。(3)治療化療後惡心欲吐,不思進食。(4)治療妊娠反應,惡心欲吐。

廣藿香的注意事項:

禁忌: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並禁用。

廣藿香的知識擴展:

廣藿香的食用方法:

1、藿香粥。藿香末10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米花將開時,加入藿香粉,再燉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劑。功用解暑祛濕,開胃止嘔。適用於夏季感覺暑濕之邪,發熱胸悶,食慾不振,嘔惡吐瀉,精神不振等症。

2、藿香七鮮茶。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鮮蘆根、鮮石斛各10克。上述七味洗凈切碎,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煎汁去渣即成。代茶頻飲,每日1劑。功用芳香化濁,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適用於小兒夏季熱之發熱口渴等症。

3、藿蘭菊豆英草湯。鮮藿香12克,鮮佩蘭12克,野菊花10克,綠豆衣12克,蒲公英12克,生甘草6克。將上述諸葯共入鍋中,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10歲以下兒童葯量減半,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代茶飲用。功用清熱解毒。適用於小兒痱子等症。

4、藿香荊芥防風粥。藿香5克,荊芥5克,防風10克,粳米50克。將荊芥、防風、藿香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煮為稀粥。每日1劑,連用3~5日為一療程。功用驅邪解表,和胃止嘔。適用於外邪犯胃引起的嘔吐。

5、藿香佩蘭二花湯。藿香、扁豆花、佩蘭、銀花各9克,白糖適量。將上述諸品共入鍋中,水煎10分鍾,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劑,連服3~5日。功用散熱解毒。治療暑濕傷表型流行性感冒。

6、藿香露。藿香葉約50克。先將藿香葉剪碎後,放入燒瓶內,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瓶塞,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爐給燒瓶加熱,待燒開後收取蒸餾液即可。每日2~3次,每次1杯約150毫升,溫熱飲用4天左右。功用清暑芳香。適用於暑熱天氣由於感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胸悶氣滯,嘔吐惡心,食慾不振,泄瀉口臭等症。夏季常飲,效果顯著

7、藿香扁豆飲。鮮藿香30克,鮮荷葉30克,鮮扁豆汁30克。將上3味葯用開水浸泡,代茶頻飲。功用清暑熱,爽神志。主治中暑或因暑熱引起的惡心嘔吐。

F. 降香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降香的食用方法也要按照具體的情況來進行配製,不僅用量上要有所區別,與其搭配的其他葯材也要有講究才行。而且服用的形式也不一樣,有的是降香片,有的是降香散粉,有的是降香丸。如果是內服的話降香的食用方法要按照功效進行方法分類。
1、 降香片煎煮方法
每次6克以內的降香片來用水熬煮,這個方法可以保養內臟,採取降香的食用方法是煎煮熬湯的方式。保養心肝脾肺是慢功夫,不能急於一時,但也要時常記得。用獎項片煎煮湯水方法簡單,在家裡就可以實現。可以經常食用,如果覺得這樣太單調的話,還有一個很好的法子就是在做菜煲湯的時候放入少量降香片,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香氣作用,還能夠滋補身體,讓人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就無形的保養了身體。
2、降香葯丸食用方法
如果由於扭傷而產生身體上的淤血,降香有活血祛瘀的效果,可以通過食用製作成葯丸的降香的食用方法來加快患處的血液循環。將降香片打碎之後,與其他葯材一起研磨,揉搓成降香葯丸,服用以後可以幫助活血祛瘀。
3、降香散粉食用方法
降香散粉是將晾曬好的降香片經過精細的研磨而成的,這是降香的食用方法中比較精緻的一種,有的朋友的火氣比較大,脾胃虛寒對於葯物的消化能力差,降香散粉能夠快速的吸收。
降香的食用方法要看患者需要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來定,並不是所有人都要用一種方法來解決,這也是降香的優點之一,針對病情來採取不同的形式。

G. 藿香味是什麼氣芳香

藿香是什麼

藿香有叫做合香、蒼告、山茴香。屬於唇形目,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一般0.5到1.5m,葉子心狀卵形,花冠呈淡紫藍色,長大約8mm。成熟的小堅果卵狀,長大約1.8mm,花期一般是六到九月,果期九到十一月。

喜高溫、陽光充足環境,在蔭蔽處生長欠佳,年平均氣溫19到26℃的地區較宜生長,溫度高於35℃或低於16℃時生長緩慢或停止。喜歡生長在濕潤、多雨的環境,怕乾旱,要求年降雨量達1600mm以上。幼苗期喜雨,生長期喜濕度大的環境(但是土壤濕度過大,也會爛根死亡)。雨量較少地區要注意灌溉。苗期喜蔭,需搭棚或蓋草,成株可在全光照下生長。根比較耐寒,在北方能越冬,次年返青長出藿香;地上部不耐寒,霜降後大量落葉,逐漸枯死。


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而疏鬆的砂質壤土或壤土為佳。怕積水,在易積水的低窪地種植,根部易腐爛而死亡。種子壽命2到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種,種子萌發需要光照條件,發芽適溫18到22℃,發芽天數7到10天。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祛暑解表,化濕脾,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暑濕、寒濕、濕溫及濕阻中焦所致寒熱頭昏、胸脘痞悶、食少身困、嘔吐泄瀉,並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口臭,鼻淵,手足癬。

散寒的功效

藿香有散寒的作用,它性微溫,可以發散風寒,善於治療暑月外感風寒。

祛濕的作用

藿香具有祛濕的功能。藿香辛而微溫,善能芳香化濕,對於治療夏季的暑濕、濕溫具有很好的療效。

清熱解暑功效

藿香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夏季炎熱,很容易中暑,我們都會喝點藿香正氣液來防治解暑,深受人們的喜愛。


治療嘔逆

藿香為治療嘔逆的常用葯,可與蒼術、厚朴、陳皮、半夏等配伍效果更好。

促消化的作用

藿香可以促進消化。它當中含有的揮發油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的功能,對人的腸胃有止痛解痙的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霍香具有抗菌消炎的功能。霍香可擴張微血管而略有發汗作用,可以解除表邪,治療外感表證。霍香對常見致病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

提高免疫力

霍香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霍香中含有的甲基胡椒酚和茴香腦,具有升高白細胞數量、抗菌、抗痙的作用。對腫瘤患者及長期接觸放射線或因葯物所致的低白細胞患者有升高白細胞、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茶

組成:藿香15--20克。

製法:沸水沖泡,蓋悶10分鍾,1日飲盡。


功效:清暑辟濁,利濕醒脾。

主治:夏季感受暑濕濁邪,頭昏胸悶,惡心作嘔,或伴全身不適。並可用作防止中暑。

禁忌:陰虛火旺及胃有實熱者不宜飲用。

藿香姜棗飲

材料:藿香嫩葉25克,薑片5克,紅棗5枚,白糖適量。

製法:將藿香葉、薑片、紅棗分別洗凈;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薑片、紅棗煮沸20min,再加藿香煮10min,調入白糖攪勻即可。

功效:具有益脾和胃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嘔吐、胸脘痞悶、食慾不佳等病症。

總結:本文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藿香,相信大家看完之後都有了答案。除此之外,文中還為大家介紹了藿香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的一些食用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各位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嘗試

H. 藿香的食用方法_藿香的吃法有哪些

藿香是種中葯葯材,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藿香也是道不錯的食品!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紹下藿香的食用 方法 ,希望你會喜歡!

霍香的基本介紹
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芳香升散;具有祛暑解表,化濕脾,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暑濕、寒濕、濕溫及濕阻中焦所致寒熱頭昏、胸脘痞悶、食少身困、嘔吐泄瀉,並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口臭,鼻淵,手足癬。葉及莖均富含揮發性芳香油,有濃郁的香味,為芳香油原料治:主濕阻中焦之脘腹痞閔;食慾不振;嘔吐;泄瀉;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濕溫初起的發熱身困;胸閔惡心;鼻淵;手足癬。

適宜: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嘔吐腹瀉者、胃腸型感冒患者、中暑、暈車、船、消化不良致腹脹、腹瀉、腹痛者、宿醉未醒者。
霍香的食用方法
1、霍香煎雞蛋:

雞蛋兩只打成蛋液,霍香葉四至五朵洗凈切成碎拌入蛋液中,再拌入適量食鹽,鍋內放油熱成八成熟,倒入拌有霍香葉的蛋液,煎至兩面金黃即成。

2、霍香煎魚

魚肉洗凈切塊瀝干水,用鹽腌半小時,鍋內燒油熱至八成熟,放少許姜絲,放腌好的魚塊煎至兩面金黃,放四至五朵霍香葉,適量雞精即成。

3、霍香面

煮好的面上勿放蔥,撒上霍香葉子未即成。
藿香的中葯屬性
入葯部位

葯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

性味歸經

辛,微溫。入肺、脾、胃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禁/宜人群

1.《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 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並禁用。

2.《本經逢原》:其莖能耗氣,用者審之。

炮製方法

藿香:揀去雜質,除去殘根及老莖,先將葉摘下另放,莖用水潤透,切段,曬干,然後與葉和勻。藿梗:取老草,水浸潤透,切片曬干。

【鑒別】(1)該品葉片粉末淡棕色。葉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氣孔直軸式。非腺毛1~6細胞,平直或先端彎曲,長約至590μm,壁具刺狀突起,有的胞腔含黃棕色物。腺鱗頭部單細胞狀,頂面觀常作窗形或縫狀開裂,直徑37~70μm;柄單細胞,極短。間隙腺毛存在於柵欄組織或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中,頭部單細胞,呈不規則囊狀,直徑13~50μm,長約至113μm;柄短,單細胞。小腺毛頭部2細胞;柄1~3細胞,甚短。草酸鈣針晶細小,散在於葉肉細胞中,長約至27μm。

(2) 取本品粗粉適量,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分取所得揮發油,進行以下試驗。

取揮發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數滴。石牌廣藿香先褪色,繼顯綠色;海南廣藿香先褪色,繼顯紫色。另取揮發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銅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層,吸取上層苯液,點於載玻片上,俟苯揮發後,於殘渣上加乙醇1~2滴,放置後,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牌廣藿香可見眾多灰藍色針狀結晶;海南廣藿香可見少量灰藍色結晶及綠色無定形物。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I. 藿香葉的功效與作用

荷香葉它是一種屬於草本的植物,荷香葉看上去不僅好看,它還具有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等功效,以下就是我為你介紹荷香葉具有化濕脾理氣和胃等作用.

藿香葉的介紹
藿香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較廣,常見栽培。 喜溫旺濕潤扣陽光充足環境,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藿香葉入葯有止嘔吐,治霍亂腹痛,驅逐腸胃充氣,清暑等效;果可作香料;葉及莖均富含揮發性芳香油,有濃郁的香味,為芳香油原料。藿香葉亦可作為烹飪佐料, 或者烹飪材料,某些比較生僻的菜餚和民間小吃中利用藿香葉豐富口味,增加營養價值。此外,藿香葉還可用作園林或庭院栽植美化環境。
藿香葉的功效與作用
1、化濕脾、理氣和胃:用於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若濕阻中焦、脘悶納呆者,與佩蘭等同用;若濕溫初起,可配薄荷、茵陳、黃芩等同用。

2、止嘔止瀉: 用於嘔吐、泄瀉等。若感受穢濁、嘔吐泄瀉之症,可配蘇葉、半夏、厚朴、陳皮等同用;若胃寒嘔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濕熱者,可配黃蓮、竹茹;脾胃虛弱者,可配黨參、甘草;妊娠嘔吐,可配砂仁同用。

3、祛暑: 用於暑濕症。其治暑濕,不論偏寒、偏熱,都可應用,臨床經常與佩蘭配伍同用。

4、發汗解表:用於發熱惡寒、惡寒發熱、胸脘滿悶。配伍紫蘇、陳皮。

5、明目:維生素A對眼睛的發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成視網膜視桿細胞感光物質。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預防夜盲。

6、其他功效:治鼻淵,常可配豬膽汁等同用。
藿香葉的營養價值
1.富含鐵,鐵可以促進發育;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調節組織呼吸,防止疲勞;構成血紅素,預防和治療因缺鐵而引起的貧血;使皮膚恢復良好的血色。

2.富含鈣,鈣是骨骼發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響身高;調節激素的分泌;控制炎症和水腫;維持酸鹼平衡等。

3.富含碳水化合物,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增強腸道功能。

4.富含維生素A,維A具有明目,輔助治療多種眼疾,增強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促進生長發育,保護胃、呼吸道黏膜的功能。
藿香的製作技巧
1.可用於濕阻中焦、運化失調引起的脘腹痞滿、大便溏泄等,常配蒼術、厚朴、陳皮同用;

2.為治療嘔逆的常用葯,可與蒼術、厚朴、陳皮、半夏等配伍;

3.治療感冒夾濕引起的胃口差、腹脹,常配蘇葉、白芷等;

4.祛暑解表宜生藿香葉,理氣和中宜藿香梗。

猜你喜歡

1.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 霍香功效與作用

3. 山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4. 霍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5. 藿香草的食用方法

6. 佩蘭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7. 佩蘭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副作用

J. 新鮮藿香葉如何食用

涼拌菜,炒等等。
藿香肉餅、肉丸
將藿香葉洗干凈,細切,豬五花肉剁細成肉末,然後放鹽和生抽、食用油,將藿香葉也放進去,加一隻蛋清,拌勻,隔水蒸熟即可。藿香的清香可以很好的除膩,搭配著很好吃。聞起來確實有一股葯味,不過味道確實好。還可以團成丸子,放在高湯里煮熟,也別有風味。藿香蒸蛋藿香葉子切碎,放進雞蛋里攪打均勻,隔水蒸,出鍋嫩滑,也是一種藿香的好吃法。注意蒸的時間不要太長,蛋蒸老了,就不香了,蒸之前可以滴幾滴香油上去提味,一掀鍋蓋,滿室清香藿香炒蛋不喜歡吃蒸蛋,吃炒的也不錯,做法完全和大蔥炒蛋一樣,把切好的藿香葉調入蛋液中,在熱油鍋里煎熟即可。
藿香燒鯽非常饞人的一種吃法,做法是將鯽魚掏洗干凈,表面開出花刀,抹上料酒、蔥姜和鹽入味,然後在熱油鍋里煎黃煎香,撈起備用。重新起油鍋,先炒香豆瓣醬和蔥姜蒜,然後放干椒和花椒調味,最後挑一碗水澱粉收汁。接下來,把煎好的魚放進去,用鍋鏟不停的抄起炒好料汁澆在魚身上,等魚肉浸透熟透,即可關火,同時撒上一把切碎的藿香葉,起鍋裝盤後,將藿香葉攪開了,攙著魚肉和料汁吃即可,極香極美味。

閱讀全文

與藿香的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