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青艾條使用方法

青艾條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6 03:47:19

1. 艾葉加鹽泡腳的好處有哪些

艾葉能祛寒、除濕、通經絡,因現代人普遍寒濕重,所以艾葉就成了我治病不可缺少的幫手。
我喜歡用8-10根艾葉製成的清艾條紮成一排熏後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濕,在《溫度決定生老病死》的第24頁,圖文並茂的詳細介紹了怎樣操作及注意事項。我還喜歡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只要是發生上述疾病時,你就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後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一般連泡2-3次,也就是2-3天後,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有的人看到用艾葉泡腳有這么多的好處,就經常用艾葉泡腳,有的人幾乎每天泡,這樣又過了。因為用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還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於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所有寒涼的食物,還可以在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這樣即去了寒又不瀉氣。

2. 用艾條熏那個位置好拜託各位了 3Q

要看你艾條熏的目的是什麼的, 1、延年益壽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分別對准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鍾,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2、艾灸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方法:在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鍾。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對准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鍾,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鍾;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鍾。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3、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鍾,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4、艾灸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葯,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凈,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 有這么幾種女性: a、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b、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c、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d、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 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1、大醉大怒大驚大喜過勞過飽情形禁灸。 2、皮膚過敏者不宜艾灸。 3、孕婦不宜艾灸;婦女月經期間不宜艾灸。 4、一些熱性病,陰虛陽亢以及邪熱內積的人不宜艾灸。 5、防止暈灸。暈灸雖屬罕見,但宜應注意。在艾灸中若突然出現頭暈、眼花、惡心、心慌出汗、顏面蒼白等症狀,是為暈灸,應立即停住施灸,開窗通風。 6、如遇溫度過高有熱燙感,請及時停止或增加艾灸的距離,以免灼傷。 7、無論是艾灸還是艾熏都要在氣血充足的情況下進行。並且在實施之前要喝生薑紅棗水。全身艾熏之前更是要喝生薑紅棗桂圓羹(三片生薑、六粒紅棗、六粒桂圓打成羹)。 1、穴位艾灸 將一根條一端點燃後,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灸。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皮膚約10-30mm,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灸至皮膚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灸足三里、氣海穴等。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皮膚10-30mm,上下來回艾熏。 如痛經:用6根清艾條,來回熏小腹至肚臍,一周2次,一次30-40分鍾,能溫通帶脈、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風池穴到肩部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鍾左右。在艾熏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 艾條熏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去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清艾條熏肚臍及周圍,熏5-10分鍾,然後再到背後熏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去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是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嚴重並伴有經絡淤堵,可以用3-5根清艾條熏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鍾,隔天一次,堅持一周,口臭就會消失。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條前要喝生薑紅棗茶。用3片生薑,10粒紅棗(去核),10粒桂圓(去核)加水煮15分鍾,倒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喝下。 熏完之後要多吃牛肉、海蝦補足能量。 (2)將生薑切成很薄的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3)夏季用6~8根清艾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4)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鍾。當感到疼痛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熏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因為經絡不通,大量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後的經絡是暢通的,即便整排艾條離後背很近也不會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熏完後拿掉薑片,只要是薑片下的皮膚上是濕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濕的,就說明身體內的寒濕重。而身體內寒濕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條熏烤幾十分鍾後,生薑片應該是乾脆的,皮膚上也是乾爽的。 (5)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30分鍾。 (6)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30~50下。

3. 如何養腎護腎平時要注意些什麼

  1. 飲食上應注意,隨著年歲的增加有些性寒傷腎的食物要少吃,如梨等。

  2. 寒邪容易傷身,有人愛開冷氣睡覺,睡眠時腎陽之氣開始入內,寒邪就會侵襲到人體,造成骨骼疼痛,腰疼,這種稱做「少陰感寒症」。所以每個人,尤其年齡較大時,腎精腎氣弱時,千萬注意不要受寒,尤其腿部腰部寧可偏暖些。

  3. 從睡眠上講,中醫強調睡子午覺,就是午時和子時都要睡覺.子時(午夜23點至1點)養腎陰,午時(中午11時至13時)0養腎陽,陽受傷者嗜睡,陰受傷者失眠。

  4. 另外就是房勞過度,中醫認為房事太多,性生活過度同樣也會傷腎,所以要節制房事,以免有傷全身健康。

    平時要注意:

    1 隨著年齡和人體體質的不同可以經常服用一些補腎強身的葯物,當然要使用的恰當,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造成一些弊症,傷害人的身體,近年來保健葯物如雨後春筍,品種之繁多,宣揚之神奇使人真假難辨,因此敬告患者務必認真選擇不含激素,不含雄性動物器官,無毒副作用的保腎強身葯物補品。

    2 黑色食物一般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中醫平時說的養腎護腎「六黑食物」,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核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中醫認為不同顏色的食物或是葯物對身體的作用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則入腎,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黑色的食物來養腎護腎。

4. 清艾條的用法是怎樣的

艾條用法沒有一個標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5. 艾葉有什麼功效,可以食用嗎

艾葉可以食用的,除了直接煮粥吃外還可以做成艾粑粑。

在廣西這里農歷三月份就好多人做艾粑粑慶祝三月三。

在這里我教你怎麼做艾粑粑吧,吃起來蠻好吃的。

材料

艾葉 糯米粉 糖 花生 芝麻。

1你先將採集好的新鮮嫩嫩艾葉清水洗干凈。

2把艾葉開水燙軟,不必熟兩三分鍾這樣,撈起來泡冷水,涼了就把水分稍微擠干,然後放入料理機打碎。

3把芝麻和花生烤香,然後把花生弄碎和芝麻,白糖再混一起做餡,

4把打碎的艾葉跟糯米粉白糖混一起和成面團,出成劑子

5把出好的劑子包花生芝麻餡,包法跟包湯圓一樣,手粘點花生油,這樣皮就不怎麼粘手。

6把包好的艾粑粑放鍋里蒸熟,跟蒸包子一樣,就大功告成。

艾葉有什麼功效?可以食用嗎?

艾葉在我們農村非常多見,它的生命力極強,一枝艾葉就能引種出好多支來。它有著包治百病的稱號,洗洗涮涮的事情離不了,驅趕蚊子離不了,更有不少葯用價值呢!從小印象最深的是每逢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家家門窗上都要插幾支艾葉用來辟邪驅毒。

但讓艾葉更火的是應該當屬電視劇《甄嬛傳》了!裡面又不少熏艾的鏡頭,用來避瘟疫,還有娘娘們暖宮懷孩子......

可見,艾葉能灸治百病,強壯元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

艾葉與艾草一樣,其實都是一種葯材。艾葉具有天然祛濕疏風,止癢殺菌其去濕疹的效果。人們用艾葉泡澡,可以消毒殺菌,特別是女性,可以洗去婦科病的麻煩。用艾葉淋浴,有很好的治療感冒的作用。

艾葉還可以煮水喝,可用於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以及吐血,下血等症。

艾葉可不可以吃?據說在特別餓的年代,人們也直接食用過。好不好吃,咱沒有品嘗過!但是葯三分毒,艾草應該也是這樣的!不過老百姓中有用艾草煮雞蛋的吃法,也有防瘟疫的作用。

現代 科技 又為艾葉提供了更廣闊的使用前景。已經開發出來艾葉牙膏,浴劑,以及艾蒿枕頭,艾草蚊香,以及保健腰帶等等,人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艾葉和艾草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大大提高了!而民間有人直接用艾草紮成清艾條,用來熏後背,小腹,小腿和關節,能夠快速祛寒濕。經濟又實用!

對於艾葉,您還有什麼樣的妙用呢?歡迎分享!

說起艾葉它就是艾草的葉子,艾葉含有黃酮、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特別對於女性,它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葯。除此以外,艾草與我們中國幾千年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像我們這邊都會在大門一邊插上一把艾草,等到艾草慢慢干去在取下來,取下來的干艾草可以用來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小朋友啊、產婦都用來用來洗澡或熏蒸。

說起新鮮的艾葉可以吃么,那吃法可多了,像這個清明時候,說起艾草就會想到青團了,今天帶給大家一個就是青團的做法,還有一個能就是最簡單也是很喜歡的吃飯了,就是艾草煎蛋,還有很多吃飯,比如艾葉紅棗煮雞蛋,就是和茶葉蛋差不多的做法了,做艾草包子、饅頭也是可青團的做法差不多,等等很多做法......

二、艾葉青團

食材:鮮嫩艾、糯米粉、粘米粉、白砂糖、花生醬、生薑

1、首先把艾葉洗凈後用開水焯一下,時間不要太長一分鍾左右差不多了,焯好後撈出來等它涼了後放料理機理加入適量的水打成泥,打好後取出來放碗中備用。

2、揉面團,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葉泥,艾泥不要放得太多了,過多蒸起來顏色發黑,口味發苦,加適量溫開水攪拌,揉到不黏手時停止加水,用手反復揉搓,使艾草和糯米粉充分融合,直到成一塊綠色面團,艾葉泥和水都邊揉麵粉邊加,一次加進去把握不好比例。面團好了後讓它醒上20分鍾左右。

3、這時我們做青團的餡料,起油鍋下入花生米炸酥,炸好後涼了後碾碎倒入碗中,紅棗和黑芝麻用攪拌機碾成粉,紅糖也碾碎把他們全部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備用。

4、取一個面團用水捏成窩狀,把餡放進去收口,再揉成光滑的青團胚子,包好餡後表面塗點橄欖油防止青團變干,青團包好後取蒸鍋燒水,水開後放入青團胚子,大火蒸10分鍾左右就熟了可以了。

三、艾葉煎蛋

食材:鮮艾、雞蛋、花生油、鹽、姜

1、還是一樣,把艾葉用沸水氽燙後撈出來瀝干,等涼了後切碎放在碗里,在磕入雞蛋攪拌均勻。

2、取鍋熱鍋倒油,倒入調好的雞蛋液攤平,小火煎至微黃,在翻轉另外一面繼續煎至微黃就出鍋了,這個最簡單了,不過味道很好的。

艾葉具有調經止血、散寒止痛、止咳平喘、祛濕止癢、殺蟲滅菌等功效。艾葉是可以食用的,艾葉不僅是一味葯材,也是一種食材,用艾葉可以做出很多的 美食 ,不過艾葉在做食品時,一般主要以添加、輔助為主,如艾葉青團、艾葉糍粑、艾葉饅頭、艾葉煮雞蛋等。

艾葉雖然能吃,但也要看部位,只有鮮嫩的艾葉才適合食用,老艾葉不適合食用,因為嫩艾葉的葯性較低,有一定的食用價值;而成熟的老艾葉葯性較強,食用後對人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另外,食用艾葉要適量,如果過量食用,會加重體虛,損害身體 健康 。

清明時節的時令食品艾葉青團,就是用新鮮的艾葉汁和糯米粉一起調和,包裹餡料蒸制而成的一種天然綠色的糕團。艾葉青團其實和湯圓有些類似,不同的是艾葉青團裡面里加了艾葉汁和粘米粉,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帶著艾葉特有的清香。艾葉青團的做法:將新鮮的嫩艾葉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焯水是為了去掉艾葉的澀味,撈出過涼水,將艾葉放入榨汁機,加適量的清水打成汁;將糯米粉和適量的粘米粉混合放入盆中,分幾次倒入艾葉汁,用手反復揉搓,揉成光滑、不沾手的青色面團靜置備用;把熟鹹蛋黃用勺子壓碎,炒鍋中放適量油,小火把鹹蛋黃炒散,再加入肉鬆炒勻備用;將面團搓成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取一個小劑子搓圓壓扁,用手捏成窩狀,包上肉鬆蛋黃餡料,將收口捏緊搓圓;蒸籠鋪上防粘蒸籠紙,放上青團,水開後上鍋大火蒸十分鍾左右即可,咸香滑糯的蛋黃肉鬆味的艾葉青團就做好了。

艾葉青團的餡料有甜餡和咸餡兩種口味,甜餡的有豆沙、芝麻、花生、紫薯、芒果等餡料,咸餡的有鹹蛋黃肉鬆、豬肉、牛肉、三丁等餡料,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口味,不加餡料的艾葉青團也很好吃。艾葉青團出鍋放涼後,可以在表面刷上一層薄薄的食用油,或用保鮮膜一個個包起來,這樣做可以防至青團變干發硬。

艾葉是種溫和的中葯是大人小孩都可以吃的。而且可以做成湯。青香可口我家孩子最愛

在艾葉很嫩的尖葉准備一份

雞蛋3/4個

薑片

把蛋挍好

把艾葉切碎放在雞蛋里放少許鹽和雞精

放油把雞蛋煎得兩面黃切開在加水煮到青香味出來放小許鹽就可以了

一碗滿意的湯就好了

首選,艾葉當然是可以食用的,比如民間常見的將艾葉剁碎和其它調料一起做成餡料,包成的艾葉餃子。可有散寒止疼,健脾益氣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寒、慢性腹瀉的人群食用。又比如艾葉母雞湯,可以有效緩解痛經,小腹冷痛的症狀。還有艾葉紅棗煮蛋,可以益氣養血,安胎養神。對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過,雖然艾葉好處多多,但是,有些人也不宜多吃,像濕熱體質,陰虛火旺的人就不宜多食用艾葉。

民間有句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里的艾便是指的艾葉,又被叫做艾草。每當端午節將至,人們總會灑掃庭除,將家中清掃干凈整潔之後,再在門上插上艾條,或者是懸掛於堂中,一是為了「辟邪」,二來是為了防蚊蟲。

艾草其實有很多功效,除了能「辟邪」和防蚊蟲之外,它還能夠入葯。作為中草葯,艾草還能夠驅寒祛濕,溫經暖宮,寧神安胎,滋養益氣,還能夠平喘止咳、抗過敏等,作用可不少。在古時艾草常常也被用來針灸,艾灸流傳至今也依然十分受廣大人群的喜愛。

知道艾草能夠驅寒的人,常常會拿艾草來泡腳或者是泡澡。用艾葉泡腳或者泡澡十分適合身體寒濕氣重的病人,能夠幫助病人祛濕散寒,用艾草泡腳的次數多了,人的體質還能夠增強,吃一些補益的食物就不容易上火。

有的人對艾草沒有了解,只當是能泡腳或者入葯,卻不知道用艾草做主料做成的食品也是極其美味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不少特色的小吃都是由艾葉作為主材料製作而成的。像剛剛過去的清明節的傳統 美食 ——青團,正是由艾草做主材料製作而成的。除了青團,還有艾糍、艾米果,艾葉粥、艾葉湯,在廣東東江流域還有人會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呢。

除了葯用和食用,艾草還能夠當染料,做印泥等,功能這么多,怪不得說艾草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呢。

現在已是春天,於每年的3月初,艾草就開始逐漸的生長出來,尤其是下雨天,生長的速度會更快,在春天都可以採摘好幾次,尤其是農歷五月中旬時,艾葉是最茂盛成熟的時候,葉子會非常的新鮮肥厚且有彈性。

所以,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喜歡在那時候採摘艾葉,拿回家曬干保存好,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但是,艾葉具體有什麼功效,可以食用嗎?下面就來看看關於艾葉的一些問題解答吧!

1、殺菌消毒

主要是因為艾葉中富含多種成分,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不管是新鮮還是曬乾的艾葉,拿來煮水後都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所以,大家平時見過許多人都拿艾葉煮水來洗澡、熏蒸或泡腳等。

2、驅寒溫經

它其實是比較溫補的,攝入人體後具有驅寒的功效,譬如受涼或風寒時,喝一杯艾葉水,可以起到去除身體寒氣,溫暖身體的作用。另外,艾葉對於女性而言,還可以起到溫經止血的功效。

3、驅逐蚊蟲

主要是因為艾葉可以揮發了較為特殊的氣味,蚊蟲之類的尤其害怕這種氣味,因此在蚊蟲較多的夏季,在暴露的肌膚傷塗抹些艾葉水,能起到驅逐蚊蟲,防止叮咬的作用。

4、安神促眠

關於艾葉,很多人都是用來泡腳的,既能活絡血脈,還同時能有安神的效果,有助於增強人體的睡眠質量,精神充沛。

其實從上文的一些細節中,就可以看出艾葉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艾葉也算是野生的蔬菜,可以直接拿來炒吃,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康便為大家介紹幾種食用方法:

1、艾葉餃子

材料:艾葉300g,蔥、豆芽、豆腐適量;

製作方法:首先將艾葉、豆腐以及各種材料切碎,然後全部材料再一起拌勻,加入鹽、味精攪拌成餡;之後就能拿麵皮包餃子,包好後蒸熟或水煮都可以。

這一種吃法具有提高人體食慾的作用。

2、艾葉菜團

材料:適量艾葉、麵粉;

製作方法:首先把艾葉切碎,再添加到麵粉中加水和鹽,然後慢慢按揉至面團,再做成大小適中菜團拿去蒸熟即可。

這種吃法有助於通氣血、祛寒濕,而且還能增進胃口。

3、艾葉煮蛋

材料:適量艾葉、雞蛋;

製作方法:先把艾葉洗凈切碎,雞蛋也先打散,然後在菜鍋中燒好開水後,放入艾葉煮開,之後就可以加入雞蛋液,再次燒開後要小火慢煮一會,放進適量的油、鹽就可以了。

以上便是關於艾葉的一些問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葉有什麼功效,能吃嗎?喜歡看劇的朋友應該看過此劇,看看以前宮里的妃子怎麼說。

6. 葯艾條應該怎麼用

取艾條一支點燃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准要灸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燒)、迴旋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6)青艾條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艾灰撒落在穴位之外的皮膚上,灼傷皮膚。

2、准確定位,注意保暖和防暑,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3、要防止感染和暈灸。

4、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7. 青艾條,青艾條怎麼用青艾條是怎樣的青艾條跟艾條有什麼不同,什麼樣的叫青艾條

其實您說的是清艾條。清艾條也就是市面上說的純艾條。清艾條普遍指的是用當年的艾葉不經過提純製成的艾絨所卷制的艾條。跟其他艾條相比,純艾條的雜質比較大,但因為原材料成本低,所以很多消費者覺得比較實惠,使用者也比較多。如果您做治療的話我建議還是用陳艾條,經過提純後雜質少,不傷經絡。

閱讀全文

與青艾條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