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腔鏡的作用
隨著腹腔鏡設備的不斷完善,腹腔鏡醫生的不懈努力,手術技巧的不斷提高及手術方式的不斷改進,相信腹腔鏡能完成的手術種類也越來越多,手術適應症必將越來越寬,禁忌症將越來越少,現在認為是手術禁忌症的疾病,可能會逐漸列入相對禁忌症的范疇,最終絕大多數盆腔手術可通過腹腔鏡等微創技術完成。
2. 腹腔鏡手術怎麼做
腹腔鏡與電子胃鏡類似,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的醫療器械,腹腔鏡手術就是利用腹腔鏡及其相關器械進行的手術。
5個基本系統組成:腹腔鏡攝錄像監視系統、CO2氣腹系統、電切割系統、沖洗—吸引系統、手術器械等。如圖1所示。
圖1 腹腔鏡組成示意圖
圖1 腹腔鏡組成示意圖
1. 腹腔鏡攝錄像監視系統
由腹腔鏡、光源及光路、微型攝像頭、攝像轉換器、監視器(電視機)、自動冷光源、錄像機組成。腹腔鏡常用的有0°和30°視角。直徑為10mm、5mm、2.5mm各種規格器械。如圖2所示。
圖2 腹腔鏡攝錄像監視系統
圖2 腹腔鏡攝錄像監視系統
2. CO2氣腹系統
由彈簧氣腹針(Veness針)、充氣導管、氣腹機和CO2鋼瓶組成。其目的是為手術提供寬廣的空間和視野。
預定手術所需的腹腔內壓12-15mmHg及自動氣腹機。
3. 沖洗-吸收系統
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1)沖洗:作用為觀察與保護組織、防止粘連、止血、修復組織等。
2)吸引:利用導管效應進行吸引,有時還要用濾過器。
4. 手術器械繫統
膽囊切除基本器械:10mm套管針(trocar)2個,5mm套管針2個,10mm器械轉換器1個,無損傷抓鉗2把,彎解剖鉗1把,氣腹針、剪刀、鈦夾鉗、沖洗—吸引管、電凝分離鏟、分離鉤各1把。
特殊器械:膽道造影的造影管、持針鉗、逢合針及套扎用的圈套器、取物網等。
臨床應用
1. 手術
1) 普通外科:膽囊切除、肝囊腫開窗引流、腸粘連松解、脾切除、疝修補、胃腸道手術。
2) 泌尿外科:腎囊腫開窗、腎上腺腫瘤切除。
3) 婦產科:異位妊娠切除、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
4) 胸外科:肺大泡切除、自發性血氣胸止血。
2. 診斷
1) 直視下穿刺活檢、切取活檢、超聲定位。
2) 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
3) 腹部腫瘤的定性、分期。
4) 肝病、腹水的鑒別診斷。
5) 淋巴活檢。
6) 非創傷性檢査難以確診時使用。
腹腔鏡操作方法
1. 人工氣腹
於臍輪下緣切開皮膚1cm,由切口處以45度插入氣腹針,回抽無血後接一針管,若生理鹽水順利流入,說明穿刺成功,針頭在腹腔內。接CO2充氣機,進氣速度不超過1L/min,總量以2-3L為宜。腹腔內壓力不超過2.13KPa(16mmHg)。
2. 套管針穿刺
腹腔鏡需自套管插入腹腔,需先將套管針刺入。腹腔鏡套管較粗,切口應為1.5cm。提起臍下腹壁,將套管針先斜後垂直慢慢插入腹腔,進入腹腔時有突破感,拔出套管芯,聽到腹腔內氣體沖出聲後插入腹腔鏡,接通光源,調整患者體位成頭低臀高15度位,並繼續緩慢充氣。
3. 腹腔鏡觀察
術者手持腹腔鏡,目鏡觀察子宮及各韌帶、卵巢及輸卵管、直腸子宮陷凹。觀察時助手可移動舉宮器,改變子宮位置配合檢查。必要時可取可疑病灶組織送病理檢查。
4. 取出腹腔鏡
檢查無內出血及臟器損傷,方可取出腹腔鏡,排出腹腔內氣體後拔除套管,縫合腹部切口,覆以無菌紗布,膠布固定。
腹腔鏡檢查後處理
1. 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2. 縫合腹部切口前雖已排氣,腹腔仍可能殘留氣體而有肩痛和上腹部不適感,通常不嚴重,無需特殊處理。
腹腔鏡術後注意事項
腹腔鏡手術要注意鞏固手術效果,盡快恢復體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術後6小時內,採用去枕平卧位,頭側向一邊,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
2. 術後大多數患者雖無疼痛感,但不要忽略按摩病人的腰部和腿部,半小時為病人翻身一次,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發生。
3. 當日液體輸完即可拔掉尿管,鼓勵病人下床活動。
4. 術後6小時即可讓病人進少量流質飲食,如稀米湯、面湯等。不要給病人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飲料。
5. 腹腔鏡手術切口僅1厘米,因此一周後腹部敷料即可去掉,並可淋浴,然後即可逐步恢復正常活動。在一周前還是要注意適當、輕便活動,使身體早日復原。
腹腔鏡手術特點及優缺點
1. 特點
1) 多角度「視察」,效果直觀
腹腔鏡可以在不牽動腹腔臟器的前提下從不同角度和方向檢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位置,達到直觀檢查的效果,無漏診,無誤診。
2) 恢復快
手術在密閉的盆、腹腔內進行,內環境受到的干擾很小,患者受到的創傷遠遠小於開腹手術,術後很快恢復健康,無並發症和後遺症。
3) 住院時間短
手術由專業醫師操作,短時間即可完成治療,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術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4) 腹部美容效果好
常規動刀子的手術都是會在身體上留下一道非常丑的疤痕,但腹腔手術就沒有這個問題,女性可以無慮的做這個手術。
5) 盆腔粘連少
微創技術,無需開刀,手術對盆腔干擾少,沒有紗布和手對組織的接觸,很少縫線或無須縫線。手術中充分沖洗盆腔,因此腔鏡手術後患者盆腔粘連遠遠少於開腹手術。
2. 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 腹腔鏡手術對腹腔內臟器擾亂小,避免了空氣和空氣中塵埃細菌對腹腔的剌激和污染。術中以電切、電凝操作為主,對血管先凝後斷,止血徹底,出血極少,手術結束前沖洗徹底,保持腹腔清潔。因而術後腸功能恢復快,可較早進食,又大大減少了術後腸粘連的情況。
2) 腹腔鏡手術是真正微創手術的代表,創傷大為減小,手術過程和術後恢復輕松痛苦少。
3) 術後可早期下床,睡眠姿勢相對隨意,大大減輕了家屬陪伴護理的強度。
4) 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隱蔽,癒合後不影響美觀。
5) 一般採用全麻,各項監護完備,安全性大為增加。
6) 戳孔感染遠比傳統開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
7) 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術後不會出現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會因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響運動功能,不會因為腹壁神經切斷引起相應皮膚麻木。
3. 缺點
1) 腹腔鏡設備昂貴操作較復雜。需要腹腔鏡外科再培訓,對手術醫師有技術要求。
2) 術前難以估計手術時間,特殊情況需要術中改為開腹手術。
3) 腹腔鏡手術在特殊情況下手術危險增加 [1] 。
常見故障及維修措施
1. 氣腹系統故障及維修措施
1) 壓力顯示錯誤:倘若一組內存在多個感測器同時作業,那麼只要一個感測器被污染或者老化,就要更換整組感測器。
2) 流量顯示錯誤:如果流量感測器損壞,就要進行更換。倘若是由壓差進行計算,需更換壓差感測器。
3) 氣腹漏氣:產生原因可能為二氧化碳鋼瓶已經空了或者氣閥漏氣,此時應進行更換。倘若是Hasson套管固定線松脫,應收緊縫線或者重新縫合。
2. 成像系統故障及維修措施
1) 圖像干擾:通常使用高頻設備的時候,易出現干擾線路,需對攝像頭與屏蔽線的連通性予以檢查。如果攝像頭連接不牢,應予以重新焊接;如果線體老化,應及時更換。
2) 圖像偏色:先對白平衡與配套設備予以考慮,若都不是,就要考慮是否為導線老化信號傳遞不暢,或攝像頭線路老化。
3. 動力系統故障及維修措施
常見故障為刀頭磨損與手柄高能電機故障,然而並非每種電機均可更換配件,所以,應選擇性更換電機,注重日常使用中的保養與維護,盡量避免故障的發生。此外,根據故障的嚴重程度,選擇性更換刀頭,以此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4. 沖洗系統故障及維修措施
常見故障為無法開機,主要是因為液體進入系統設備,倘若配件未被燒壞,只要及時清理液體即可。此外,壓力、吸力不足也是較為常見的故障類型,原因可能為電機老化、通氣閥門漏氣,為此,應選擇性更換電機,防治通氣閥門漏氣
3. 腹腔鏡的使用與保養
摘要】 目的 正確掌握使用和管理電視腹腔鏡的器械和儀器。 方法 在清洗腹腔鏡器械的操作過程中,應輕拿、輕放,有內腔的導管,必須用通條沖、通血痂或膽泥,關節部位要打開通口沖洗。 結果 採用正確的清洗操作,保證該儀器在工作中保持正常的運轉,提高它的工作效益,使它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和器械關節使用的靈活性。 結論 由於管理、操作制度健全,使儀器、器械損耗減少,延長使用壽命。
關鍵詞 腹腔鏡 器械 操作 管理
腹腔鏡是由攝像監視系統、CO 2 氣腹、多功能單雙極高頻電刀及器械繫統組成。其儀器昂貴、器械精密,對新儀器設備的應用,應制定出一個有科學、系統、有效的規章制度,保證該儀器在工作中保持正常的運轉,提高它的工作效益,使它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使用壽命。
1 臨床資料
200例電視腹腔鏡手術,其中膽囊切除62例,闌尾切除30例,子宮、卵巢腫瘤切除42例,肺大皰切除10例,脾囊腫切除3例,肺癌腫瘤切除21例,肺葉切除19例,乙狀結腸切除5例,巨結腸切除1例,肝破裂、膈肌修補各1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5例。病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療效確切。200例手術無1例術中出現儀器故障,都能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2 保養方法 〔1〕
(1)腹腔視角窺鏡應注意保護目鏡,鏡面用帶95%的酒精棉花棒清潔後再用軟布擦乾,保護帽套住,避免碰撞致使鏡片模糊不清,影響清晰度。(2)攝像頭、冷光源電源線需用柔軟、吸水的布擦乾,電源線不可折疊,應無角度盤旋,放在盤內。(3)保護穿刺錐,防止碰擦影響其鋒利性,穿刺錐鞘的側孔,清洗時應按壓打開通口,沖洗干凈內腔,用卷綿子擦乾,關節活動部位擦幹上油,保持其開關及關節部位的靈活性。(4)各種器械使用及清潔時,應輕拿、輕放,不得投擲或互相碰撞,不可一手拿多樣器械,以免滑掉損壞。(5)各類有內腔的導管,器械必要時用通條沖、通、防止血痂、膽泥、腹腔沖洗殘物阻塞,洗凈後,用長卷綿子將內腔擦幹上油。(6)氣腹針應保持針的鋒利性,最好用95%酒精沖洗,術畢洗凈晾乾後上油。(7)穿刺器、轉換器的橡皮帽清點保存,防止遺失。(8)術畢,清水洗凈各種器械,鉗夾部分如有血漬、血痂應用適酶或雙氧水浸泡10~20min,然後用紗塊在流動水下輕輕抹乾洗凈,再用軟布擦幹上油,以備下次手術使用。(9)做好使用登記,詳細認真填寫每日儀器運轉情況、時間、操作醫生簽名、配合護士簽名以及患者姓名、年齡及手術名稱。
3 管理制度 〔2〕
(1)腹腔鏡儀器、器械精密,昂貴。因此,需有固定的位置放置,由熟悉儀器構造、工作原理及器械性能,能熟練安裝連接各種儀器,熟練掌握器械技術性能用途,了解正確的消毒方法,以及使用保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由受過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來管理,並制定嚴格的保養及管理制度。(2)每次手術操作完畢後,器械要及時浸泡在手術台上的無菌注射用水盆內,以免血塊、殘物乾燥,難以清洗。(3)每周徹底清潔1次各種儀器、器械,清潔干凈後,檢查儀器、器械有無缺損及損壞,如零配件損耗及時送檢修理,器械的關節及開關均上油,保持其靈活性。(4)每次使用後,均需檢查機器的性能運轉情況,及時補充耗品,發現問題及時登記,送檢修。(5)建立精密儀器器械卡,一式2份:一份存留設備科,一份附於儀器上,做好使用情況登記。(6)電視顯示器、錄像機、氣腹機、電凝器在術畢後應保存在可鎖式移動箱內,防止遺失。
4 結果
自開展微創手術以來,醫護人員按規章制度正確掌握使用腹腔鏡儀器、器械,保證該儀器、器械在工作中正常運轉,提高了工作效益。
5 體會
(1)由於管理制度健全,使儀器、器械損耗減少。(2)正確使用和管理電視腹腔鏡的儀器和器械,使它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因此由專人管理。(3)熟練管理儀器的性能和操作規程,是手術成功的關鍵。(4)腹腔鏡手術要固定手術間進行,以免搬動過多,否則容易造成儀器零件松動脫落,並要配有穩壓裝置,避免干擾和影響圖像清晰。(5)所有儀器、器械取放和清潔均應動作輕穩。儀器使用後注意檢查各零部件是否完整,有無缺損,並關閉開關加罩防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