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谷芽麥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由於暴飲暴食、進食過多,或者進食肥膩之物,會導致胃部脹滿、積食、腹瀉等不適,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現。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為大家介紹谷芽和麥芽這兩種可以消食導滯的食材,並給大家推薦一湯一粥,以消除積滯。
五穀雜糧是我們的主食,是每日飲食之必需,更居營養金字塔的底層。《黃帝內經》里有: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一說。這種均衡的飲食觀說明了五穀雜糧正是飲食的基礎、健康的基石。五穀中谷與麥經過發芽之後,還可以起到消除主食積滯的功效。
谷芽,又名稻芽,多產自南方地區,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和中,健脾開胃之功效。
麥芽,又名大麥芽,多生長在北方地區,性平,味甘,歸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回乳消脹之功效。生麥芽又擅長疏肝行氣。
《本經逢原》說到「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可見谷芽不僅能消食,還可以補脾胃;而麥芽則以消食行氣為主,但健脾養胃作用較弱,若無積而久服則會消耗人體元氣。臨床上,二者常共同入葯以消食積、或健脾開胃,麥芽也常用於治療乳腺疾病。
谷芽麥芽的功效
1、 消食化積
每逢節假日聚餐後,都有不少人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皮膚分泌油脂增多或者長痤瘡等,這些都可能是由於食積引起的,而谷芽和麥芽都有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飲食積滯,胃脘脹滿,食慾不振,過食飽腹,消化不良等。本品多配伍白術、木香、神曲、山楂等健脾消食葯同用,加強其消食化積的效用,亦可在煲湯煲粥的時候適當加入少許。
2、 健脾開胃
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吃的少卻肚子脹,這是脾虛失運的表現。谷芽與麥芽,有著很好的健脾消食開胃的功效。特別是谷芽,性溫味甘,能溫煦脾陽,調理中氣,可用於脾胃虛弱的所致的消化不良。
溫馨小貼士:
谷芽與麥芽雖然葯用價值高,但也不適合長期或者大量食用,尤其是麥芽,沒有積滯的人長期空腹食用會耗損人體元氣,如果要服用,建議搭配益氣的黨參以增強健脾之功。
推薦一湯——谷麥芽雞胗湯
原料:谷芽、麥芽各15克,生薑3片,雞胗2隻。(1人份)
製法:將雞胗剖開,去除雞胗內污物,但不要除去雞內金,洗凈後切片。將用料全部放入鍋內,加4碗水,小火煮約1小時至熟,加鹽調味即成。飲湯吃雞胗。
功效:消食導滯開胃。
適合人群:飲食積滯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谷、麥芽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的功效;雞胗性平,味淡,歸胃經,有消食化積之用。三者合用,起到消食導滯開胃之效。
推薦一粥——焦三仙粥
原料: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0克,大米50克(1人份)
製法:清洗干凈後加清水適量,共煮約30分鍾。
功效:消食導滯開胃。
適用人群:因飲食積滯引起的腹脹、納呆、大便異常。
焦麥芽、焦谷芽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的功效;焦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之用。三味共與大米煮粥,共奏消食導滯開胃之效。
㈡ 炒谷芽怎麼做
谷芽怎麼做好吃:
1、谷芽大棗
處方:生谷芽30克、大棗50克。
製法:將生谷芽、大棗洗凈,同放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火上煮熟即可。
用法:每日1劑,吃棗,喝湯。
功效:健脾養胃.通經活絡,消炎止癢。
主治:腳氣。
宜忌:凡是有濕熱、暑濕、氣滯、黃疽、瘧疾及時感者,不宜食用。
2、谷芽茯苓茶
材料:谷芽5g、茯苓2g、澤瀉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用法:用上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沖泡花茶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
主治:脾胃虛弱食不化、泄瀉。
來源:傳統葯茶方。
3、金橘谷芽茶
材料:炒谷芽15克、金橘2--3枚(或橘餅)。
做法:將金橘洗凈,壓扁,將炒谷芽放人砂鍋內,加冷水200毫升,浸泡片刻,煎煮10分鍾後,再放入金橘煮5分鍾,將葯汁潷出,再加水煎1次,將兩次葯汁合並,加入少量糖,當茶飲。
功效:用於消化不良、胃脹、食慾不振等。炒谷芽有健脾理氣的作用,金橘有理氣和胃的作用。
谷芽怎麼炮製:
1.谷芽:取揀凈的稻穀,用水浸泡1-2天,撈出置容器中,上蓋潮濕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濕潤,至初生根(俗稱芽)長約3-6mm時,取出曬干。
2.炒谷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並大部爆裂,取出放涼。焦谷芽:將谷芽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風干。
㈢ 谷芽有什麼功效
谷芽的功效與作用
一、和中消食的功效
谷芽具有消食的作用,谷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可促進消化,故可用於食積不化等證,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開胃健脾的功能
谷芽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可用於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等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
三、生津的作用
谷芽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煩,健脾調中,行氣而除熱,非常適合因大病、久病之後,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或脾虛導致的津少而口渴日中乾燥,喜飲水漿,飲不止渴等。
以上是關於谷芽的功效與作用,谷芽的的作用和功效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谷芽不但可以入葯,治療人體的一些疾病,同時谷芽也是可以食用的哦,可以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的作用。
㈣ 谷芽有什麼作用
谷芽主要含酵母菌、澱粉酶、維生素、澱粉、糖、膽鹼、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其中所含消化酶及維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煎煮及炒谷芽會降低消食效力。她主要含酵母菌、澱粉酶、維生素、澱粉、麥芽糖、膽鹼、多種氨基酸等成分。谷芽可以起到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的作用。
㈤ 中葯炒谷芽的功效與作用
炒谷芽屬於一種中葯,主要就是把發芽的稻穀用熱鍋干炒的方式進行加工,但它的作用多多。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炒谷芽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炒谷芽的功效:
谷芽是中葯名。別名櫱米、谷櫱、稻櫱、稻芽。功效: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用於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炒谷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焦谷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
炒谷芽的作用:
櫱米即稻櫱也。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葯,脾胃和則中自瘟,氣自下,熱自除也。櫱米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
谷芽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谷芽用於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消食和中,健脾開胃。谷芽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炒谷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焦谷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谷芽為禾本科植物稻或同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而成。
稻芽、麥芽均具消食和中,健胃之功,主治米面薯芋類食滯證及脾虛食少等。但麥芽消食健胃力較強;而稻芽力較弱,故稻芽更宜於輕證,或病後脾虛者。但二葯臨床常相須為用。啟脾進食:谷櫱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和作餅,焙乾;入炙甘草、砂仁、白術(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穀神丸)脾胃虛弱泄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瀉湯)消食,健脾,開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氣。治病後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
1、和中消食
谷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具寬=消谷之功,故可用於食積不化等證。《本草綱目》:“快童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2、健脾開胃
谷芽味甘性溫,能溫煦脾陽,調理中氣。故可用於脾胃虛寒所致各種病證。《本草經疏》:“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葯。”
3、熱毒下痢
是指腹痛,里急後重,便下粘液夾雜赤白膿血為特徵。《病因脈治·痢疾論》:“痢疾之症,便下膿血,或赤或白或黃,或三色雜下,里急後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復登而廁,逼迫惱人。”多發於夏秋季,暑熱熏蒸,感受時氣疫毒,入胃腸與血氣相搏,則化為膿血而下痢。谷芽為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葯,並具下氣寬中之功,用後脾強氣下,邪熱自除。《本草經疏》:“脾胃和,中自溫,氣自下,熱自除也。”《中草葯手冊》:“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
4、津傷煩渴
因大病、久病之後,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或脾虛不能轉輸津液,均致津少而口渴。症見日中乾燥,喜飲水漿,飲不止渴等。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煩,健脾調中,行氣而除熱。《中草葯手冊》:“治煩渴,消瘦。”
1、谷芽湯:谷芽20克,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有消食健胃之功效,主治食慾減退、食納不消之症。
2、谷芽山楂飲:谷芽、山楂各15克,將兩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
3、谷芽粥:谷芽、麥芽各20克,白糖15克,將三味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4、谷芽蒸鯽魚:谷芽粉10克,鯽魚250克,料酒6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絲、姜絲各6克,蒸至魚肉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5、谷芽燒蘿卜:谷芽粉15克,蘿卜200克,豬肉100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6克,燒制。佐餐食用。
6、二芽茶:谷芽、麥芽各15克,先將兩味炒香,研磨成粉,再把混合後的粉末放入杯中,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鍾即可飲用。
7、健脾酒: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炒枳實20克,白術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上述葯物研磨為粗末,用紗布包好,然後把布包置於玻璃瓶內,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㈥ 焦麥芽食用方法
想必好多人對於焦焦麥芽怎麼食用的,還感到很困惑。為此,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焦麥芽食用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焦麥芽食用方法
1.焦麥芽山楂飲
原料:焦麥芽10克,山楂3克
做法:
1.先將山楂切片與焦麥芽分別炒焦。
2.取炒焦麥芽,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鍾,取汁,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2.炒焦麥芽汁
原料:焦麥芽、神曲、山楂各10克
做法:
1、把這三味葯加100毫升水,煎15分鍾後;
2、倒出葯汁,加點白糖,分成兩次趁熱服。
3.山葯焦麥芽水
原料:山葯、蓮子各15克,焦麥芽、茯苓各5克,白砂糖15克
做法:
將上述各料一同研粉,然後用開水沖服即可。
焦麥芽的營養價值焦麥芽主要含α-及β-澱粉酶(amylase),催化酶(catalyticase),過氧化異構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焦麥芽鹼
(hordenine),大焦麥芽胍鹼(hordatine)A、B,腺嘌呤(ade-nine)膽鹼(choline),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D、D、
E,細胞色素(cytochrome)C。尚含焦麥芽毒毒,即白栝樓鹼(candici-ne)。
焦麥芽的作用與功效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生焦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於脾虛食少,乳汗郁積。炒焦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焦麥芽消食化滯。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主溫中下氣,開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脹滿,止吐逆,破徵,消痰痞。蜜為之使。
不宜食焦麥芽的人群孕婦、無積滯者慎服,婦女哺乳期禁服。
焦麥芽的典籍記錄
1.《葯性論》:消化宿食,破冷氣,去心腹脹滿。
2.《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搗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漿服之,日三夜一服。
3.《日華子本草》:溫中,下氣,開胃,止霍亂,除煩,消痰,破症結,能催生落胎。
4.《醫學啟源》:補脾胃虛,寬腸胃,搗細炒黃色,取面用之。
5.《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止嘔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瀉,消胃寬膈,並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6.《本草綱目》:麥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導米面諸果食積。觀造餳者用之,可以類推。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而久服,則消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術諸葯兼用,則無害
7.《本草經疏》:麥糵,功用與米糵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緊,其發生之氣,又能助胃氣上升,行陽道而資健運,故主開胃補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結積冷氣脹滿。
8.《本草匯言》:大焦麥芽,和中消食之葯也。補而能利,利而又能補,如腹之脹滿,膈之郁結,或飲食之不納,中氣之不利,以此發生之物而開關格之氣,則效非常比也。
看了焦麥芽食用方法的人還看:
1. 中葯焦麥芽的功效與作用
2. 焦麥芽糖應該怎麼吃
3. 姜黃的食用方法
4. 生麥芽的功效與作用
㈦ 谷芽解析及谷芽的七大功效
對於谷芽,有很多的人不了解,有些人會問谷芽是什麼呢?谷芽有哪些功效呢?怎麼食用谷芽呢?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谷芽解析及谷芽的七大功效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谷芽是什麼
我們知道谷芽的形成是由禾本科植物稻加工而來的,而我國很多地方都可以進行生產,尤其南方地區,生產此稻穀非常多,所以是有足夠的'稻穀進行加工的,說到這里,想必大家對於谷芽是什麼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谷芽的炮製方法也很簡單,即取揀凈的稻穀,用水浸泡1~2天,撈出置容器中,上蓋潮濕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濕潤,至初生根(俗稱芽) 長約3~6毫米時,取出曬干。
炒谷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並大部爆裂,取出放涼。
焦谷芽:將谷芽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風干。
功效與作用
谷芽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但胃下垂者忌用谷芽,谷芽啟脾進食:谷櫱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和作餅,焙乾;入炙甘草、砂仁、白術(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穀神丸)
1、谷芽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中葯材手冊》
2、谷芽啟脾進食:谷櫱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和作餅,焙乾;入炙甘草、砂仁、白術(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穀神丸)
3、谷芽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本草綱目》
4、谷芽治脾胃虛弱泄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瀉湯)
5、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本經逢原》
6、谷芽消食,健脾,開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氣。治病後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國醫學大辭典》谷芽露)
7、櫱米即稻櫱也。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葯,脾胃和則中自瘟,氣自下,熱自除也。《本草經疏》
谷芽為禾本科植物稻的穎果經發芽而成,谷芽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谷芽主治食物積停滯;
脹滿泄瀉;脾虛少食;腳氣浮腫。
食用方法
谷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大劑量30g;或研末。
谷芽用葯禁忌:胃下垂者忌用谷芽。
谷芽花茶
功效:健脾開胃,和中消食,主治宿食不化,脹滿泄瀉、不思飲食。
材料:谷芽5g、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後,沖泡茶飲用。
傳統葯茶方。
谷芽大棗
功效:健脾養胃.通經活絡,消炎止癢,主治腳氣。
處方:生谷芽30克,大棗50克。
製法:將生谷芽、大棗洗凈,同放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火上煮熟即可。
用法:每日1劑,吃棗,喝湯。
禁忌:凡是有濕熱、暑濕、氣滯、黃疽、瘧疾及時感者,不宜食用。
谷芽茯苓茶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主治脾胃虛弱食不化、泄瀉。
材料:谷芽5g、茯苓2g、澤瀉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用法:用上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沖泡花茶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傳統葯茶方。
麥芽谷芽牛肚湯
功效:健胃益脾、消食化滯。
材料:谷芽、麥芽、淮山各50克,陳皮1/4個,八角5克,紅棗6個、生薑3片,牛肚一個。
做法
1、各葯材及去核的紅棗洗凈,稍浸泡;陳皮浸泡後去瓤,洗凈;牛肚(或請售者處理干凈)洗凈,稍滾5分鍾,撈起用刀颳去黑衣(亦有為加強葯效不去衣之做法)洗凈,切片。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谷芽麥芽煲鴨腎湯
功效:主治飲食積滯、消化不良。
材料:鴨腎2個,谷芽20克,麥芽40克。
做法:將材料洗干凈,對於鴨腎,不可撕去鴨內金(即貼在鴨腎內的一層黃色厚膜),現在就可以添加水煲出味來,然後再下鹽調味即可。
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功效:此菜助消化去濕熱,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尤其適合兒童食用。
材料:瘦肉、谷芽、麥芽、山楂、姜、鹽。
做法
1、瘦肉洗凈切塊,汆水撈起;
2、谷芽、麥芽和山楂沖水洗凈;
3、等瓦煲里的清水煮沸的時候,就可以將所有的材料放進去,用武火煮沸,再轉成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在下調料即可食用。
總結: 經過上述的講解,現在大家知道了谷芽是什麼,也知道了它的功效與作用,還知道了它的食用方法。谷芽是一種不錯的保健食品,谷芽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如果大家喜歡,可以自己製作哦,如果您還想了解谷類,請閱讀下面的文章。
㈧ 谷芽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谷芽的炮製方法有哪些
谷芽又名稻芽,谷芽是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的炮製加工品。其富含蛋白酶、B族維生素、澱粉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所含的蛋白酶有助於蛋白質消化能消食開胃、增加食慾。谷芽還可行氣、和中、消脹。
食積體質者適合服用。胃下垂者忌用。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脾經胃經。
如何挑選
以南方早稻穀加工的谷芽為佳。
㈨ 炒谷芽功效與作用
炒谷芽的功效健脾開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脹滿,泄瀉,不思飲食。
配伍應用
配雞內金,雞內金生發胃氣,健脾消食;二葯合用,啟脾之力倍增,以生發胃氣,舒肝調氣,開胃口,增食慾。
配陳皮,陳皮健脾消食,二葯合用有健脾胃,消食積的功效,可用於食慾不振,胸脘痞滿等症。
配白術,白術健脾益氣,合用則健脾和胃兼能消食,有消補兼用之意,可用於脾虛食滯,消化不良。
配枳殼,二葯都能消食化滯,而谷芽開胃,枳殼散結,相配消食開胃的功效較好,可用於氣滯食郁的脘腹痞滯之症。
配檳榔,檳榔炒用破氣消積,相配能消積滯,除腹脹,可用於食積,小兒疳積或痞滿腹脹等。
配木香,木香行氣止痛,二葯合用能和中快脾,行氣消積,止痛。可用於食積腹痛。
(三)方劑制劑
溫中平胃散(《醫醇媵義》) :炮姜、木香、砂仁、陳皮、蒼術、厚朴、枳殼、青皮、炒谷芽、炒神曲、陳香櫞。本方用治胃脹,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等症。
止消湯(《辨證錄》) :石膏、人參、茯神、玄參、生地黃、知母、麥芽、谷芽、神曲。本方用治消渴,大渴欲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甚,屬中消者。
健脾止瀉湯(《麻疹集成》) :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本方用治脾胃虛弱泄瀉。
谷芽露(《中國醫學大辭典) :谷芽(蒸露、代茶飲)。本方用於病後脾土不健者。
穀神丸《澹寮方》 :谷芽、砂仁、白術、甘草。本方用治脾胃不健,食少納呆,腹脹,泄瀉等。
谷芽妙方應用
(一)治病驗方
脾虛無食慾:谷芽124克,研為末,加入適量薑汁、鹽,和製成餅,焙乾;取炙甘草、砂仁、白術(麩炒)各31克。研為末,用白湯沖末,吃餅喝葯汁即可。脾胃虛弱腹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等份,水煎,喝湯。
治病後脾胃功能差:谷芽蒸露,用以代茶。治小兒外感風帶,有嘔吐,發熱者:谷芽15克,藿香6克,蟬蛻、防風各4.5克,雲苓9克,蘇梗15 克,薄荷(後下)3克,川連2.1克。水煎服。
(二)妙方應用
谷芽湯:谷芽20克,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有消食健胃之功效,主治食慾減退、食納不消之症。
谷芽山楂飲:谷芽、山楂各15克,將兩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鍾,取汁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
谷芽粥:谷芽、麥芽各20克,白糖15克,將三味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谷芽蒸鯽魚:谷芽粉10克,鯽魚250克,料酒6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絲、姜絲各6克,蒸至魚肉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谷芽燒蘿卜:谷芽粉15克,蘿卜200克,豬肉100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6克,燒制。佐餐食用。
二芽茶:谷芽、麥芽各15克,先將兩味炒香,研磨成粉,再把混合後的粉末放入杯中,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鍾即可飲用。
健脾酒: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炒枳實20克,白術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上述葯物研磨為粗末,用紗布包好,然後把布包置於玻璃瓶內,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三)養生葯膳
谷芽麥芽煲鴨肫
原料:鴨肫一個,谷芽、麥芽各50克,
做法:先將鴨肫洗凈,保留鴨肫衣。將鴨肫、麥芽、谷芽,一同放入瓦煲內,加4碗水,小火煲得一碗的量,放溫後可服用。
葯膳功效:本品調理消化、養胃護胃,適用於飲食積滯、食慾不振等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緩慢的老人和小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