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斑點叉尾鮰的吃法
我剛吃了,個人感覺清蒸比較好,因為叉尾鮰的肉質很細嫩,蒸的時間比要一般的魚短些!和豆腐一起燒成麻辣味的也還不錯,因為它和鯰魚很像嘛!
② 叉尾鮰魚曬干好吃嗎
好吃,魚干是指將新鮮魚類經充分曬干而成。曬魚干,就是為了保存。但營養價值會保留一部分,也會損失一部分。在晾曬過程中,會有一些細菌侵入,建議在製作過程中,要高溫消毒。涼拌的話,要開水浸泡後食用。
③ 清蒸鉗魚的做法
1.鉗魚(鯰魚的一種,有的地方直接稱之為鯰魚)處理干凈後在魚身處切花刀(老闆幫我切的),反復沖洗表面、腹腔和口腮處,血污、雜質、黑膜等一切你覺得奇怪的東西都不要(我不懂哪裡是腥氣的來源,看到可疑物全都摒棄是比較穩妥的方法);
2.清理得乾乾凈凈後用廚房紙擦乾水分,在魚的表面及內膛抹薄薄一層鹽;
3.盤底墊些薑片,魚薄的,或者不好立起來的,就側躺在薑片上,我的鉗魚體型偏大,並且肉厚,我就在魚腹處插了幾節蔥段,撐開後立著放在盤里;
4.魚身上再鋪滿蔥絲,魚的切口處也可以塞些薑片或者姜絲,全部處理好就可放在一邊腌製片刻,鍋中開始燒一鍋開水;
5.水燒開後,用一個夾魚盤的工具把腌好的魚端上蒸架,蓋蓋保持大火蒸;
6.如果有蒸魚豉油可以調好後和魚盤一起入鍋蒸,沒有的也可以像我這樣另外調制一個澆汁:材料是蔥姜小米辣和少量冰糖和鹽、醋,黃酒外加醬油(我把家裡的生抽、老抽、頭抽、醬油、蚝油全都放了一點,可以只放醬油);
7.澆汁之外另外再准備些蔥姜絲(還可另加青紅椒絲)和香菜以及芹菜葉;
8.一般一斤左右的魚,比如鯧魚之類,大火蒸六七八分鍾先,後關火不開蓋就是所謂虛蒸5-8分鍾,我這條魚有兩斤上下,且肉特別厚,店家說要蒸20分鍾,我怕太老,蒸了15分鍾,再虛蒸7-8分鍾。另調澆汁的可以在關火虛蒸的時候把所有材料小火煮開;
9.虛蒸時間也到了後就開蓋,用工具把魚盤夾出來,倒掉盤底的水和蒸過的蔥姜(有的魚必須倒掉盤底這點水,否則就會腥,有的魚似乎也不必,我因為不會區分,所以還是全都要倒掉),在魚的表面淋上剛才調好的調味汁;
10.再次在魚的表面碼上蔥姜絲、香菜、芹菜葉,喜歡的還可加青紅椒絲;
11.鍋里或者直接用大勺燒熱一小份油,油熱後立即澆淋在魚表面的香料上,以聽到噼啪響聲為好。至此,一道鮮美的清蒸魚就全部完成啦!
④ 美國斑點叉尾鮰(美國鮰魚)怎麼做好吃
一、材料
鮰魚1條、蓮藕1節、紅薯1個、四季豆200克、甜面醬10克、海鮮醬10克、蚝油5克、番茄醬10克、醬油5克、白10克、姜5克、大蔥10克、油20克、鹽5克
二、做法
1. 將甜面醬、 番茄醬、海鮮醬、蚝油、 醬油和少許糖調和成濃郁的醬汁;
2. 鮰魚切成片, 加入薑片和大蔥, 加入一半醬汁;
3. 帶上一次性手套, 抓勻後蓋上保鮮膜腌制二個小時;
4. 准備其他的原材料:四季豆、薯條和藕條;
5. 煲中放入適量的油, 將腌制過魚里的薑片和大蔥段撈出放在裡面煸炒;
6. 煸炒出香味後下入准好的藕條、薯條和四季豆一起翻炒;
7. 翻炒以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8. 蓋上鍋蓋後燜上五分鍾;
9. 揭開蓋, 將腌制好的魚塊碼放在菜的表面上;
10. 將腌制的汁和剩餘的一半調料汁都澆淋在魚的表面;
11. 再蓋上蓋,燜上十分鍾關火;
12. 直接端上桌, 表面上撒些小蔥即可。
⑤ 如何根據飼養條件靈活調控斑點叉尾飼料的投喂量
根據以下情況靈活掌握:
1、根據斑點叉尾的攝食速度 一般而言,當投飼量達到斑點叉尾能在10分鍾左右吃完時,即可視為最佳投飼率;關鍵是要做到讓斑點叉尾盡可能多地攝食,又沒有太多的剩餘。
2、依據飼料轉換率推算 在夏季,可根據池塘中斑點叉尾初始總體重,每天按表4-2推薦的投飼率投喂,連續投喂2周後就進行必要的調整。計算投飼率的步驟為:估算新增魚體重量=投飼總量×飼料轉換率(如飼料系數為1.8,則該轉換率為0.556);即新的日投飼量=新增魚體重量+初始總重×投飼率。
3、根據抽樣估算 通過抽樣估計魚體的總體重,盡管樣本平均重量與實際平均重量可能存在差異(一般可能達到8%~19%),但是,該方法仍然是較為有效的。
4、具體做法是,每隔2周用網具(不是垂釣)隨機捕撈池塘中斑點叉尾100尾稱重,然後,根據樣本的重量估計池塘中魚體總重,並計算以後的投飼率:新的魚體總重量=樣本平均重量×池魚總尾數新的投飼量=新的魚體總重量×投飼率根據美國大豆協會的報告,當養殖池塘中配備有效的增氧設備條件下,每天投飼限量可達7.6千克/畝。為了減少風險,日投飼量最好控制在5.6千克/畝的水平(此標准相當於單產300千克/畝左右)。可見,要達到400千克/畝的產量目標,而又保持較好的水質,必須配備足量、有效的增氧設備。此外,在低溫條件下,斑點叉尾的攝食量降低,生長速度放緩。但是,此時仍然進行少量投飼是必要的。在冬季來臨前,盡量推遲對斑點叉尾的停食時間,讓魚體內積累足夠營養,有利於越冬。早春應盡早促使斑點叉尾開食,能加速斑點叉尾的生長。低溫投飼量較正常要低,如水溫在12~18℃,隔天投喂其體重1%的飼料;當水溫在7~12℃時,按其體重的1%每周投喂2次。投喂時間,一般選在下午水溫最高時或在出太陽的天氣進行。冬天如果魚類不能上水面來攝食浮性飼料,則應投喂沉性飼料。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物種保護之旅》
⑥ 叉尾鮰怎麼殺,怎麼做菜
我說過我不太喜歡吃魚,主要是因為我怕魚的刺,和豬豬家小白一樣,桂花魚、福壽魚、黃骨魚、帶魚、鱸魚等沒多刺的魚,我都喜歡。
這個叉尾魚也是一樣,沒有刺的,上月底做過一款豉汁蒸叉尾魚,這篇算是姊妹篇吧,做菜總不能獨孤一味的。
材料
主料:叉尾魚1200g、蒜頭15顆;
輔料:柱候醬1大勺、砂糖1大勺、指天椒1隻、紅辣椒1隻、蔥花適量
蒜子燜叉尾
1
叉尾魚洗凈切大件,用少許鹽抹在魚的表皮上,蒜頭剝去外皮。
2
鍋里放比炒菜多一點的油,放入蒜頭炸到金黃。
3
放入魚煎香。
4
濺入開水,放柱候醬、切碎的指天椒、砂糖,煮至魚熟。
5
大火收汁,放入紅椒圈和蔥花上碟。
⑦ 斑點叉尾回魚池塘養殖
斑點叉尾回,又名美國鯰魚。原產於北美洲,是一種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均較高的淡水名貴養殖品種。
二、放養前准備1.清淤消毒老池塘要先將池水放干,把池底過多的淤泥清除出塘外。畝放生石灰l00kg或者用30ppm的漂白粉進行消毒。消毒後曬池兩個星期。曬塘期間修好進排水閘,以利養殖期內及時換水。
2.投喂方法斑點叉尾喜歡弱光攝食,故投喂時間應選在黎明及黃昏。斑點叉尾有群聚特性,通過馴食,可按“四定”方法(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進行投喂,以提高飼料利用率。
五、日常管理與防病為避免養殖後期因池水過肥而形成“水華”,每畝池塘應搭配放養鰱60尾,鱅40尾。當魚個體重達250g時,每晚9時至次日凌晨4時應有微流水通過池塘,水源不便的池塘應啟動增氧機,以保證池水溶氧含量。定期潑灑生石灰,既可調節水質,又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斑點叉尾具有抗病力強的特點,因此只要管理好水質,一般不會發生疾病。養殖中後期,每半個月投喂葯餌3~5天,葯餌用大蒜素和Vc拌飼製成,不但可增強斑點叉尾的抗病能力,還可促其生長。
六、收獲斑點叉尾個體重達450~650g之間市場售價最好。當個體重達450g即可陸續起捕上市。一般用拉網捕撈,捕大留小。池底平坦的池塘一般第一網起捕率達70%以上,高者可達90%。捕前10小時應停止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