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跳驟停用副腎首選擇什麼方法給葯
你指的是腎上腺素吧?心臟驟停時使用腎上腺素搶救有三種使用方法,即靜脈推注,心內注射以及氣管內給葯。當然首選也是最方便的給葯途徑是靜脈推注,這也是臨床上使用最多的給葯途徑。在患者已經接受氣管插管時也可以考慮用氣管內給葯。至於心內注射曾被列為首選,但其操作難度大,而且易引起心臟破裂,心包填塞等並發症,所以現在已經基本不再使用。
因此綜上,目前使用腎上腺素首選的給葯途徑是靜脈推注。
回答僅供參考。
❷ 腎上腺素的作用與應用有什麼
腎上腺素的作用:腎上腺素可激活α受體和β受體,當激動心肌傳導系統和竇房結的α受體時,可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傳導加速和心率增快。腎上腺素,可激活皮膚黏膜和內臟血管的β2受體,尤其是腎動脈明顯收縮,骨骼肌和冠狀動脈擴張,激動支氣管β2受體,使支氣管擴張;作用於肝和脂肪的β2受體,促進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腎上腺素可作為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葯,用於心臟驟停的搶救和過敏性休克的搶救。可用於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的治療。其與局麻葯合用時,有利於止血和延長葯效。
❸ 使用腎上腺素有哪些注意事項
使用腎上腺素注意事項有: (1) 用量過大或皮下注射時誤人血管後,可引起血壓突然上升而導致腦溢血。 (2) 每次局麻使用劑量不可超過300fg,否則可引起心悸、頭痛、血壓升高等。
❹ 新生兒復甦葯物腎上腺素的應用指征及使用方法
指征: 1、經氣管插管、加壓給氧、心臟按壓30秒,心率〈80次/分. 2、出生時已無心跳應立即給葯。 使用方法:劑量:0.1-0.3ml/Kg(1:10000)(市售腎上腺素稀釋10倍) 途徑:生理鹽水1:1稀釋後氣管內滴入。如5分種內心率〈100次/分以靜脈快推可重復一次。
❺ 腎上腺素臨床上有何應用
(1)作為恢復心功能的急救葯:常用於過敏性休克、溺水、傳染病、葯物中毒、手術意外及心臟傳導阻滯等所引起的心跳微弱或驟停。心跳完全停止時,可採用心內注射,並配合有效的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措施。 (2)用於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休克、蕁麻疹、支氣管痙攣、蹄葉炎等。 (3)與局部麻醉葯配伍使用:延長麻醉時間,減少麻醉葯的毒性反應。 (4)外用作為局部止血葯:可用紗布浸以0.1%的鹽酸腎上腺素溶液填充出血處,以使局部血管收縮,制止出血。
❻ 腎上腺素的葯理作用是什麼使用劑量是多少
葯理毒理:兼有α受體和β受體激動作用。α受體激動引起皮膚、粘膜、內臟血管收縮。β受體激動引起冠狀血管擴張、骨骼肌、心肌興奮、心率增快、支氣管平滑肌、胃腸道平滑肌鬆弛。對血壓的影響與劑量有關,常用劑量使收縮壓上升而舒張壓不升或略降,大劑量使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
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mg-1mg;極量:皮下注射,1次1mg。臨床用於:⑴搶救過敏性休克:如青黴素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由於本品具有興奮心肌、升高血壓、鬆弛支氣管等作用,故可緩解過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緩慢靜注(以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到10ml),如療效不好,可改用4-8mg靜滴(溶於5%葡萄糖液500-1000ml
❼ 請教教腎上腺素的用法
用1/10000腎上腺素,可以肌注、靜脈、皮下、氣管內給葯
❽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用法,副作用,以及出現這類問題該如何處理
腎上腺素:常用量為皮下或肌內注射1次0.25mg~1mg。
1 心跳驟停 將0.1%注射液0.25ml~0.5ml用注射用生理鹽水10ml稀釋後靜注或心室內直接注入,同時配合心臟按摩、人工呼吸和糾正酸血症等其它輔助措施。
2 支氣管哮喘 皮下注射0.25~0.5mg,必要時可反復注射。
3 過敏性疾患 皮下注射或肌注0.3mg~0.5mg(0.1%注射液0.3ml~0.5ml)。用於過敏性休克時,還可用本品0.1mg~0.5mg以生理鹽水稀釋後緩慢靜脈推注或取本品4mg~8mg加入500ml~100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
4 與局麻葯合用 加少量(約1∶500 000~200 000)於局麻葯(普魯卡因)內,總量不超過0.3mg。
5 局部粘膜止血 將紗布浸以本品溶液(1∶20 000~1 000)填塞出血處。【副作用】
1 有頭痛、煩躁、失眠、面色蒼白、無力、血壓升高、震顫等不良反應。
2 大劑量可致腹痛、心律失常。
【注意】
梵谷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黃中毒、心臟性哮喘、外傷性或出血性休克忌用。
去甲腎上腺素: 主要激動α受體,對β受體激動作用很弱,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與小靜脈都收縮(但冠狀血管擴張),外周阻力增高,血壓上升。興奮心臟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腎上腺素弱。臨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壓作用,靜滴用於各種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壓,保證對重要器官(如腦)的血液供應。<P> 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引起血管持續強烈收縮,使組織缺氧情況加重。應用酚妥拉明以對抗過分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時的組織血液供應。
用法用量:(1)靜滴:臨用前稀釋,每分鍾滴入4~10μg,根據病情調整用量。可用1~2mg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100ml內靜滴,根據情況掌握滴注速度,待血壓升至所需水平後,減慢滴速,以維持血壓於正常范圍。如效果不好,應換用其他升壓葯。對危急病例可用1~2mg稀釋到10~20ml,徐徐推入靜脈,同時根據血壓以調節其劑量,俟血壓回升後,再用滴注法維持。<P> (2)口服:治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1日3次,加入適量冷鹽水服下。<P>
注意事項:(1)搶救時長時間持續使用本品或其他血管收縮葯,重要器官如心、腎等將因毛細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響,甚至導致不可逆性休克,須注意。
(2)高血壓、動脈硬化、無尿病人忌用。
(3)本品遇光即漸變色,應避光貯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澱,即不宜再用。
(4)不宜與偏鹼性葯物如磺胺嘧啶鈉、氨茶鹼等配伍注射,以免失效;在鹼性溶液中如與含鐵離子雜質的葯物(如谷氨酸鈉、乳酸鈉等)相遇,則變紫色,並降低升壓作用。
(5)濃度高時,注射局部和周圍發生反應性血管痙攣、局部皮膚蒼白,時久可引起缺血性壞死,故滴注時嚴防葯液外漏,滴注以前應對受壓部位(如臀部)採取措施,減輕壓迫(如墊棉墊)。如一旦發現壞死,除使用血管擴張劑外,並應盡快熱敷並給予普魯卡因大劑量封閉。小兒應選粗大靜脈注射並須更換注射部位。靜脈給葯時必須防止葯液漏出血管外。
(6)用葯當中須隨時測量血壓,調整給葯速度,使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❾ 嚴重過敏反應
一、嚴重過敏反應的定義:
歐洲變態反應和臨床免疫學將其定義為:一種嚴重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或系統性的過敏性疾病,表現為快速進展的危及生命的呼吸和/或循環問題,並通常伴有皮膚黏膜的改變。
(特點:嚴重、威脅生命、全身性或系統性、病情變化迅速及不可預測性。)
二、嚴重過敏反應的初步評估:
嚴重過敏反應一旦高度疑診,應建立在一般的基礎生命支持上,快速評估以下方面:即氣道(Airway,A)、呼吸(Breathing)、循環(Circulation)、意識狀態(Disability)、暴露及查體(Exposure)五個方面。這一點與兒科急救的ABCDE評估是一致的,我們姑且稱之為「五星評估」。
三、嚴重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與分級:
四、嚴重過敏反應的診斷:
五、嚴重過敏反應的治療:
(一)首選腎上腺素
無論在醫院還是社區,肌肉注射腎上腺素均是兒童嚴重過敏反應的一線治療,且一旦診斷就應該立即使用!首選葯物是腎上腺素(A級證據)
無論是容量復甦、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還是抗組胺治療葯、糖皮質激素等都是肌肉注射腎上腺素的輔助治療。
1、腎上腺素作用的機制:
a) 腎上腺素能通過α受體效應使外周小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和冠脈灌注充盈,可減輕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b) 通過β1受體效應增加心率及心肌收縮力;
c) 通過β2受體效應使血管擴張,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
d) 增加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內的cAMP水平,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
e) 擴張支氣管平滑肌;
f) 減少肝靜脈阻力,增加回心血量;
2、腎上腺素的禁忌症:
腎上腺素是嚴重過敏反應的唯一首選葯物,也是最安全的葯物,並且沒有禁忌症,即使最終證明是不需要給腎上腺素,也沒有明顯的傷害。
但靜脈給予腎上腺素可導致危及生命的高血壓或心律失常。
值得指出的是,沒有絕對禁忌症,並不意味著沒有相對禁忌症。相對於成人來說,小兒患冠心病或心律失常的概率很低。例如,對於食物過敏而兒童,若患兒同時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使用腎上腺素有發生心動過速的危險。即便如此,鑒於嚴重過敏反應的凶險,兒科醫生必須權衡危險效益比,要考慮腎上腺素在嚴重過敏反應時的救命作用。
3、腎上腺素使用方法:
腎上腺素肌注比皮下注射迅速而有效,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比三角肌注射迅速而有效:
4、腎上腺素注射部位:注射的最佳部位在股外側肌(大腿外側)。
5:腎上腺素劑量
(二)擴容(循環系統)
兒童嚴重過敏反應,多有累及循環系統,導致心動過速及動脈血壓降低。因此,在強調腎上腺素的一線治療初步處理後,液體復甦同樣需要重視。
擴容可以用晶體溶液也可以用膠體溶液,起始量為20 ml/kg,在10-20分鍾內快速滴入,必要時可以重復使用。
如果輸液量已經超過40 ml/kg,要考慮多巴胺或腎上腺素等升壓葯靜脈維持,但最好具備有創血壓監測及通氣支持。
(三)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呼吸系統)
目前苯海拉明或氯苯那敏是唯一能用於靜脈途徑的抗組胺葯。
(四)H1受體拮抗劑
(五)糖皮質激素及其他
不應該把皮質激素作為嚴重過敏反應的一線治療!原因是糖皮質激素起效不夠快,尚無證據證實糖皮質激素能降低遲發反應的危險。
但糖皮質激素有非特異性抗過敏抗休克作用,有助於預防或減少進一步的過敏反應。雖然不作為首選的搶救措施,但可以作為二線治療葯物使用,氫化可的松或甲潑尼龍通常用於靜脈途徑。
(六)觀察及進一步治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葉盛主任建議:有皮膚表現者,至少觀察4小時;有呼吸系統異常者,至少觀察6小時;有循環系統異常者,至少觀察24小時,可考慮入ICU。
注意「雙相反應」:在沒有再次接觸過敏原的前提下,約有1/5的孩子可能在24小時內再次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症狀,稱之為「雙相反應」——此概念非常重要,提醒: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治療後好轉,不要立即放走患兒,應建議觀察24小時,否則再次出現雙相反應可能會致命,出現醫療事故!
案例分析一:
3歲患兒,女,16kg,輸血過程中,突然出現周身皮疹,劇烈咳嗽,呼吸增快,考慮輸血過敏反應,給予吸氧、靜推地塞米松和鹽酸異丙嗪臀部肌肉注射。
思考:
(1)診斷錯誤:急性起病,有明顯可疑致敏因子(輸血),出現皮膚及呼吸道症狀,應首先考慮急性嚴重過敏反應;
(2)用葯錯誤:歐洲變態反應學及臨床免疫學會(European Academy of AIlerg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英國復甦理事會(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UK)均有針對兒童嚴重過敏反應指南,明確指出:無論在醫院還是社區,兒童嚴重過敏反應的一線治療首選腎上腺素(A級證據)!
(3)激素使用時機:指南指出,不應該把糖皮質激素作為嚴重過敏反應的一線治療!原因是糖皮質激素起效不夠快,尚無證據證實糖皮質激素能降低遲發反應的危險。同時指出,無論是容量復甦、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還是抗組胺治療葯、糖皮質激素等都是腎上腺素的輔助治療。
(4)激素種類:若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輔助治療,建議選用氫化可的松或甲潑尼龍,而不是地塞米松(起效慢、半衰期長和對內分泌軸影響大)。
案例分析二:
9歲男孩,30kg,做頭顱MR增強掃描,靜脈推注造影劑2min後出現皮疹、聲音嘶啞、痙攣性咳嗽、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意識模糊等表現(呼吸心跳沒有停止),醫生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劑,予吸氧,將患兒從MR床抱起,轉移至檢查車床,然後迅速從影像科轉回病房。緊接著,繼續予吸氧、一級護理、心電及血氧飽和度監測、生理鹽水擴容和地塞米松2mg靜脈推注,1個小時後給予腎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
思考:(1)及時診斷:急性起病,明顯可疑過敏原(MR造影劑),皮疹、呼吸困難(可疑喉頭水腫)、四肢冰涼、意識改變,累及皮膚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診斷:急性嚴重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
(2)判斷病情:應立即根據兒童基礎生命支持、高級生命支持,迅速判斷病情及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區分是否呼吸心跳驟停,如需要,緊急CPR、AED等搶救措施;
(3)搶救時機: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該原地爭分奪秒地搶救,而不宜轉運至病房再搶救;影像科應配備搶救車,以便搶救時可以及時獲取搶救物品;
(4)腎上腺素:三個錯誤:使用時機、使用途徑和使用劑量。應在診斷急性嚴重過敏反應的第一時間,緊急大腿前外側肌群肌肉注射,而不是等擴容後1小時才使用;注意肌肉注射不選肱三頭肌、臀部肌肉,更不可以採用皮下注射;腎上腺素的用葯劑量是0.01mg/kg,患兒30kg,應使用0.3mg,而不是0.5mg;
(5)體位改變:嚴重過敏反應及過敏性休克,體位應該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不宜從MR床抱起轉移至車床,影響血液迴流,此外搬運患者也會耽誤搶救時間;
(6)激素使用:首先,急性嚴重過敏反應首選腎上腺素肌肉注射,而不是激素;其次,在需要使用激素輔助治療時,激素首選氫化可的松或甲潑尼龍,而不是地塞米松;再次,激素應該是在使用腎上腺素、擴容等措施之後;
(7)血壓測量:患兒有四肢冰涼及意識模糊等休克表現,應考慮過敏性休克,在初步處理後,應及時處理休克,關注血壓,區分休克的嚴重程度,必要時轉ICU監護治療。
❿ 黎明殺機腎上腺素有什麼用 腎上腺素技能使用方法
黎明殺機中有一個腎上腺素技能,總共有三級,每一級的具體用法也不一樣,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黎明殺機腎上腺素技能使用方法,希望能幫助各位玩家!
腎上腺素使用方法:
在黎明殺機游戲中,無論是倖存者還是殺手都有許多不同的專用天賦技能,而Adrenaline就是倖存者技能中的一種,即腎上腺素,它有三個等級,技能用途效果分別為:
腎上腺素(Adrenaline)一級
當逃生出口通電開啟時,立即回滿血並增加50%的沖刺速度持續3秒。被抓或掛鉤子時不會觸發(爬行時無效)。
腎上腺素(Adrenaline)二級
當逃生出口通電開啟時,立即回滿血並增加150%的沖刺速度持續5秒。被抓或掛鉤子時不會觸發(爬行時無效)。
腎上腺素(Adrenaline)三級
當逃生出口通電開啟時,立即回滿血並增加150%的沖刺速度持續5秒。被抓或掛鉤子時不會觸發(爬行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