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接種卡介苗正確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緣皮內。
操作方法:
家長抱緊兒童,露出兒童胳膊;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藍芯注射器配4.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消毒,待酒精幹後,左手綳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管,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10~15度角刺入皮內。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針管,但不要接觸針頭部分,然後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個圓形皮丘,針管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角後,拔出針頭。勿按摩注射部位。
❷ 疫苗的接種方法有哪些
(1)滴鼻或點眼法 一隻手握住雛鴨,並用食指堵住一側鼻孔,另一隻手用滴管吸取疫苗滴入鼻孔或眼瞼內,待鼻孔外疫苗吸入後方可放鴨。
(2)飲水法 用不含有氯、銅、鋅、鐵等離子或其他消毒劑、清涼劑的涼水稀釋疫苗。若用含氯的自來水時,首先要煮沸,放置過夜後再用。應根據鴨的數量計算疫苗用量,根據鴨的年齡計算疫苗稀釋用水量。20~30日齡的鴨子每隻需要水15~20毫升,成年鴨每隻需要水40毫升。在飲水前,應停水3~4小時,並將飲水器用清水洗刷干凈,保證有2/3的鴨子能同時飲水。為了增加疫苗的活力和持續時間,最好在稀釋液中加入0.2%脫脂奶粉作保護劑。
(3)刺種法 由助手抱好鴨,伸展翅膀,暴露三角區皮膚,避開血管,用接種針或筆尖取疫苗刺種。
(4)注射法 用注射器吸取疫苗或弱毒苗,於頸後皮下或胸部肌肉豐滿部位注射。注射時必須注入皮下或肌肉內。應特別注意不能將疫苗注入胸腔或腹腔,以避免鴨子因接種疫苗而死亡。
(5)氣霧免疫法 在每1000隻鴨子所用的疫苗中加純水200毫升,噴霧7~10分鍾。噴霧前,將鴨舍門窗、風機關閉。在距離鴨頭上方1米左右處均勻噴霧,鴨群在噴霧後的鴨舍內應停留 30分鍾以上。
❸ 微生物接種環境有什麼要求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接種需要在無菌條件下完成。
常用的接種方法有以下幾種:
1)劃線接種 這是最常用的接種方法。即在固體培養基表面作來回直線形的移動,就可達到接種的作用。常用的接種工具有接種環,接種針等。在斜面接種和平板劃線中就常用此法。
2)三點接種 在研究黴菌形態時常用此法。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種在平板表面上,成等邊三角形的三點,讓它各自獨立形成菌落後,來觀察、研究它們的形態。除三點外,也有一點或多點進行接種的。
3)穿刺接種 在保藏厭氧菌種或研究微生物的動力時常採用此法。做穿刺接種時,用的接種工具是接種針。用的培養基一般是半固體培養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種針蘸取少量的菌種,沿半固體培養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線穿刺,如某細菌具有鞭毛而能運動,則在穿刺線周圍能夠生長。
4)澆混接種 該法是將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養皿中,然後再倒入冷卻至45°C左右的固體培養基,迅速輕輕搖勻,這樣菌液就達到稀釋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後,置合適溫度下培養,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菌落。
5)塗布接種 與澆混接種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讓其凝固,然後再將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塗布棒在表面作來回左右的塗布,讓菌液均勻分布,就可長出單個的微生物的菌落。
6)液體接種 從固體培養基中將菌洗下,倒入液體培養基中,或者從液體培養物中,用移液管將菌液接至液體培養基中,或從液體培養物中將菌液移至固體培養基中,都可稱為液體接種。
7)注射接種該法是用注射的方法將待接的微生物轉接至活的生物體內,如人或其它動物中,常見的疫苗預防接種,就是用注射接種,接入人體,來預防某些疾病。
8)活體接種 活體接種是專門用於培養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病毒必須接種於活的生物體內才能生長繁殖。所用的活體可以是整個動物;也可以是某個離體活組織,例如猴腎等;也可以是發育的雞胚。接種的方式是注射,也可以是拌料喂養。
❹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哪幾種
接種常見方法有:平板劃線接種法、斜面接種法、傾注培養法、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一、平板劃線分離法
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
三、穿刺接種法
穿刺培養,是指將帶有欲培養微生物的接種針深插至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0.2%〜1.0%)中接種,並進行微生物固體深層培養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四、液體接種法
液體培養,是指將微生物直接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並不斷振盪或攪拌,使微生物均勻地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一種培養方法。液體培養適用於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
五、塗布接種法
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種操作方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4)接種針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接種注意事項
1、每次接種時間最長不得連續超過2小時。
2、操作時,接種工具尖端和種塊不能接觸到管口和外部其它物體。工具尖端碰到外面物體要重換工具,種塊碰到外面物體則作廢。
3、一般用種量:每支試管母種可擴繁一級種100支左右;擴接原種6~8瓶。
❺ 接種針如何使用
用時手拿上部地塑料部分,一方面避免燙傷,另一方面減少手上的污染。用之前在酒精燈上灼燒直到鉑絲或鐵絲變紅(也要燒一下接種環上面地一段部位),然後將接種環或接種針靠在平板地蓋子的內壁或者培養基上或者培養菌試管的內壁上(總之是干凈無菌的地方),片刻後即可用針或環挑單菌落了。注意每次用後都要用火燒一次,用完後也是,防止污染環境。
❻ 請問一下,細菌培養中,買的接種針,一個接種針可以用幾次,是一次性的嗎
不是。可以反復使用,但是每次使用前後都要進行處理。
使用前,先將接種針在火焰上灼燒,待接種針溫度下降後在火焰附近操作。接種後,放在火上灼燒滅菌,收起來。
不過接種針確實使用次數不多,因為總是要多次灼燒,很容易使接種針生銹從而影響使用。
其實接種針自己做就行。在一根細鐵絲後端纏上厚厚的紗布當做手柄。鐵絲前端稍稍彎一下。一個簡易的接種針就做好了。
❼ 疫苗接種的方法有哪些怎樣進行
根據不同疫苗的使用要求,採用相應的接種方法。接種方法有滴鼻、點眼、刺種、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飲水及氣霧免疫等。
(1)滴鼻、點眼法 滴鼻、點眼可用滴管、點眼葯水瓶或5毫升注射器(針尖磨禿),先用1毫升水試一下,看有多少滴,便於稀釋疫苗時考慮劑量。滴管等工具要注意消毒。滴鼻時,左手握雞、使一個鼻孔朝上,另一個鼻孔用手堵住,右手拿滴管,對准朝上的鼻孔緩慢滴入2滴,或兩側鼻孔各滴 1滴。點眼時,因為一隻眼內不能容納2滴,所以,應在兩側眼內各滴1滴,要看到每一滴疫苗確實被雞吸進鼻孔或在眼內耗下去,才能將雞放開。此法適用於新城疫Ⅱ系和Ⅳ系苗、傳染性支氣管炎弱毒苗等。
(2)刺種 此法用於新城疫Ⅰ系苗、雞痘弱毒苗等的接種。在翅內側無血管處,用刺種針或消毒過的鋼筆尖蘸取稀釋的疫苗刺入皮下1~2次。
(3)肌肉、皮下注射 注射器及針尖都要事先煮沸消毒 10分鍾,注射部位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根據不同疫苗的使用要求,肌肉注射的部位可在胸肌或肩關節附近的肌肉豐滿處;皮下注射法是將雞頭頸後的皮膚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捏起來,針頭近乎水平刺入。雞新城疫Ⅰ系苗和馬立克氏病疫苗可進行肌肉和皮下注射。
(4)飲水免疫 此法適用於大群雞的免疫。免疫時,疫苗須用清潔水或涼開水稀釋,水的用量根據實際飲水量決定。為使每隻雞充分飲到水,在飲水免疫前2~4小時停止供水(依不同季節酌定),使雞產生渴感,時間最好選擇中、下午。稀釋疫苗的水必須是不含有效氯等能使疫苗滅活的物質,供水器不能用金屬容器。飲水中還可加入適量的脫脂奶粉,保護弱毒。用水量:4日齡到2周齡每隻雞為4~6毫升;2~4周齡每隻雞12~15毫升;4~8周齡每隻雞20毫升;8周齡以上的為40毫升。整個飲水過程不要超過2~3小時。
(5)氣霧免疫 稀釋好的疫苗用噴槍噴成極細的霧化粒子,均勻地懸浮於空氣中。雞在自然呼吸時,將疫苗吸入肺部而達到免疫,但對雞的呼吸器官刺激較大,易激發呼吸道疾病。據介紹,在使用氣霧免疫前兩天,用鏈黴素噴霧預防,然後再用疫苗噴霧。清晨、傍晚、陰天多雲時,是氣霧免疫的良好時機。
❽ 微生物學中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哪些分別如何接種 幫幫我 這是你擅長的吧 謝謝啊啊
我可以回答你的提問嗎?
1、微生物學中常用的接種法很多,按培養基不同分別回答。
2、固體培養基接種:劃線法和塗布法;固體種移種法(即將固體種直接接入固態發酵料,如醬曲料,發酵豆粕固態發酵料、食用菌料等)
3、半固體培養基: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4、液體培養基:液體接種法、接種環接種法(直接挑菌落或菌笞轉入液體培養基)。
❾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哪幾種
接種常見方法有:平板劃線接種法、斜面接種法、傾注培養法、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一、平板劃線分離法
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
三、穿刺接種法
穿刺培養,是指將帶有欲培養微生物的接種針深插至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0.2%〜1.0%)中接種,並進行微生物固體深層培養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四、液體接種法
液體培養,是指將微生物直接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並不斷振盪或攪拌,使微生物均勻地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一種培養方法。液體培養適用於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
五、塗布接種法
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種操作方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9)接種針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接種注意事項
1、每次接種時間最長不得連續超過2小時。
2、操作時,接種工具尖端和種塊不能接觸到管口和外部其它物體。工具尖端碰到外面物體要重換工具,種塊碰到外面物體則作廢。
3、一般用種量:每支試管母種可擴繁一級種100支左右;擴接原種6~8瓶。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接種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平板劃線分離法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塗布平板法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穿刺培養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斜面法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液體接種
❿ 微生物學常用的接種技術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細菌的接種方法有很多種,如劃線法、塗布法、傾注法、斜面接種法、液體培養基接種法、螺旋接種法等,其方法和應用各有不同。
一、劃線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種分純,獲得單菌落.
由接種環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平行劃線、扇形劃線或其他形式的連續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
優點:可以觀察菌落特徵,對混合菌進行分離。
缺點:不能用於菌落計數。
二、塗布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計數.
先將培養基熔化後趁熱倒入無菌平板中,然後用無菌吸管吸取0.1ml 菌液接種在已凝固的瓊脂平板上。再用無菌L 型玻璃棒將菌液在平板上塗抹均勻,將塗抹好的平板平放於桌上20~30min,使菌液滲透入培養基內,然後將平板倒轉,保溫培養,至長出菌落後即可計數。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幹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三、傾倒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的計數.
吸取1ml 菌液加入平板中,倒入已融化並冷卻至45~50℃的細菌培養基,輕輕轉動平板,使菌液與培養基混合均勻,冷疑後倒置,適溫培養。至長出菌落後即可計數。
優點:可以計數,較方便。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不能觀察菌落特徵,不適用於嚴格好氧菌和熱敏感菌。
四、斜面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動力.
用接種環或接種針伸入菌種管內,挑取用來移種的菌落。伸入斜面培養管內,先從斜面底部到頂端拖一條接種線,再自下而上蜿蜒劃線,或直接自下而上地蜿蜒劃線。接種完成之後,用火焰滅菌培養管口,並塞上棉塞,置於37℃培養。
五、液體培養基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液比濁實驗
用滅菌接種環挑取菌落或標本,在試管內壁與液面交界處輕輕研磨,使細菌均勻得散落在液體培養基中。
六、螺旋接種法:
此法主要用於菌落總數計數
可以在無任何全部或中間稀釋的情況下快速細菌接種。對數減少的樣品容量以阿基米德螺旋線的形式被自動分注在旋轉式培養基表面。培養基上每一點的容量可以被知曉和校準。菌液的濃度可以通過培養皿上一定區域的菌落數量除以同區域樣品分注量來計算。
優點:螺旋接種法菌液無需稀釋(其他接種方法均需經過梯度稀釋才能計菌落數),自動化接種,效率高,可節省3/4 的耗材和時間。
缺點:產品成本高,適用於樣品量比較大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