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葯物的配製方法

常用葯物的配製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08 17:27:04

『壹』 常用消毒劑的配製與使用方法

(1)升汞溶液

常用的表面消毒劑是0.1%的升汞溶液。用升汞20克,先溶於100毫升濃鹽酸中成原液。配製消毒液時,取原液5毫升,加蒸餾水995毫升稀釋後使用。升汞消毒液也可直接配製,取升汞1克,溶於25毫升濃鹽酸中,然後加水至1000毫升。鹽酸的作用主要在於增加升汞的溶解度,並有增加殺菌能力的效果。升汞對人有強毒性,故在配製好的溶液中可加入幾滴紅色染料或甲烯藍,使無色的升汞液變成紅色或藍色,防止誤食。

(2)漂白粉

將10克漂白粉加入140毫升水中,過濾後使用,或搖動沉澱後用其上清液,漂白粉有揮發性,新配製的溶液有強烈的氯氣臭味,應在使用前臨時配製,存放太久會喪失殺菌能力。其殺菌力較升汞差,成分也不太穩定,消毒效果不一致,它適合於對升汞比較敏感的真菌作組織分離時消毒用,一般處理3~5分鍾。

(3)酒精和其他表面消毒劑

常用70%的酒精擦拭分離部位或浸泡幾秒到1分鍾,進行表面消毒,其簡單的稀釋配製方法如下:

其中:a——原液的濃度。

b——用於稀釋溶液的濃度,若用水稀釋則為0。

c——所需要的濃度。

d——c和b的差,也即原液加入的份數。

e——a和c的差,也即稀釋液加入的份數。

『貳』 臨床常用的皮試液的配製方法

一、青黴素類葯物皮試液配製方法

按《中國葯典》2000年版臨床用葯須知規定,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前均需 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反應者禁用。青黴素類葯物在應用前可用青黴素G鈉皮試液進行皮試。
原則:青黴素皮試液濃度為每毫升含200--500u; 其它青黴素類葯物皮試液濃度為:每ml含500ug;
因此溶解葯物時每0.5g溶解幾毫升,共稀釋三次,第二次稀釋後就餘零點幾毫升,第三次再稀釋至1ml即可。
青黴素皮試結果判斷標准:
在觀察反應的同時,應詢問有無胸悶、氣短、發麻等過敏症狀。 陰性:皮丘無改變,周圍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症狀。
陽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現紅暈硬塊,直徑大於1cm,周圍有偽足伴局部癢感;嚴重時可有頭暈、心慌、惡心,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皮試結果陽性者不可該葯,並要在病歷、醫囑單、床頭卡和注射單上加以註明,以及將結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屬。如出現過敏性休克,按過敏性休克搶救。 如對皮試結果有懷疑的,應在對側前臂內注射生理鹽水0.1ml,以作對照,確認該葯皮試結果為陰性方可用葯。
1、青黴素皮試葯液配製方法:取青黴素20-50U作皮試!!!
1)、規格:80萬u/瓶
注入4ml生理鹽水,則1ml含20萬u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2萬u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2000u
取0. 25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00u,即成青黴素皮試液。皮內注射0. 1ml含50U

2)、規格:160萬U/瓶:
160萬青黴素加生理鹽水溶解至4ml;(40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4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4千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400U/ml)
取上液0.5ml+生理鹽水至1ml;(2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20U)
2、氨苄西林1g/瓶、氯唑西林1g/瓶、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1g/瓶、阿洛西林舒巴坦鈉1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8ml;(1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mg/ml)
取上液0.4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g)(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3、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2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8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g)(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4、美洛西林舒巴坦鈉1.2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5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g)(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5、阿莫西林舒巴坦鈉1. 5g/瓶、派拉西林舒巴坦鈉1.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6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50ug)(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6、美洛西林0.5g/瓶、派拉西林0.5g/瓶、氨苄西林0.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5ml;(10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mg/ml)
取上液0.5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50ug)(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7、長效西林(苄星青黴素)120萬U/瓶:
長效西林+生理鹽水5.8ml溶解;(20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千U/ml)
取上液0.25ml+生理鹽水至1ml;(5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0.1ml)(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8、口服青黴素類
青黴素類葯物在應用前可用青黴素G鈉皮試液進行皮試。
二、頭孢類葯物皮試液配製方法

(一)、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用前皮試的,應參照執行。
(二)、對青黴素過敏及過敏體質的患者在權衡利弊決定使用本類葯物前建議進行皮試。(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孢菌素類。)
(三)、皮試液參考濃度300?g/ml或50ug/0.1ml。皮試結果的判定同青黴素。
原則:頭孢類葯物皮試液濃度為每ml含500ug,因此溶解葯物時每0.5g溶解幾毫升,共稀釋三次,第二次稀釋後就餘零點幾毫升,第三次再稀釋至1ml即可。
1、頭孢唑林鈉0.5 頭孢唑肟0.5 頭孢米諾0.5 五水頭孢唑林0.5 頭孢替安0.5 頭孢匹羅0.5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4ml;(125mg/ml即0.5g/4ml)
第一次: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 mg/ml)
第二次: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mg/ml)
第三次:取上液0.4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2、頭孢替唑1.0 頭孢哌酮鈉1.0 頭孢硫脒1.0 頭孢西丁1.0
頭孢噻肟鈉1.0 頭孢甲肟1.0 頭孢曲松鈉1.0 頭孢美唑1.0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8ml;(125mg/ml即0.5g/4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25mg/ml)
取上液0.4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3、頭孢他啶1.5 頭孢呋辛1.5 頭孢哌酮舒巴坦1.5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6ml;(250mg/ml即0.5g/2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4、頭孢哌酮2.0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8ml;(250mg/ml即0.5g/2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即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5、先鋒黴素皮試液的配製方法:
先鋒黴素0.5 g加生理鹽水2 ml,則1ml含250mg 取0.2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0mg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mg(3000 ug)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00 ug 皮內注射0.1ml含50ug
6、亞胺培南(泰能)
1支0.5g,注入2ml生理鹽水,則1ml含250mg 取0. 2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0mg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mg 取0. 1ml,加生理鹽水至1ml,則1ml含500ug, 即成\。
皮內注射0. 1ml含50ug

『叄』 農葯的配置怎麼配比

一、 農葯配製使用原則 :
農葯配製使用中要做到安全、高效、經濟原則。做到防治指標用葯、講究施葯技術,選用防效較好,成本較低低的農葯。
二、 葯劑濃度常用的表示方法:
1、百分濃度。即100份葯液或葯粉中含純葯的份數,用℅表示。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WP)即100份中含多菌靈有效成份為50份。
2、倍數法。葯液或葯粉中的加水或填充料量為原葯量的多少倍,一般以重量計算。應用中,稀釋倍數低,在100以內的,要扣除原葯劑所佔的1份;稀釋倍數在100以止,則不扣除原葯所佔的1份。
3、百萬分濃度。即為100萬份葯液或葯粉中,含純葯的份數,常用PPM表示,其基本單位為百萬分之一(克、亳升)。

『肆』 有哪些常用補氣中葯配製方法

主要用於氣虛症的具補氣功能葯物稱為補氣中葯。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氣,故氣虛主要表現為脾肺二臟的病症。脾氣虛則有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脘腹虛脹,婦女經量多而色淡,舌淡、脈弱等症,嚴重者可見脫肛、內臟下垂、慢性浮腫、肺氣虛可見少氣懶言,語聲低微、動則氣喘、易出虛汗、易患感冒等。

補氣葯不僅能夠補氣,由於氣血相互依存的關系,「氣為血之帥」、「氣為血之母」,補氣葯還能使氣旺生血,補氣攝血,用於血虛和出血之症。另外,補氣葯須適當配伍行氣葯同用,可使補而不滯。以下介紹幾味常用補氣中葯。

人參

味甘、微苦、性微溫。含人參苷、人參酸、揮發油、糖類、植物皂醇及維生素B1、B2等。能加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加快神經沖動的傳導,增強條件反射強度,同時又能加強抑制過程,故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疲勞。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促進造血功能,對性腺也有促進作用。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虛脫,以及肺虛氣喘、動則自汗;脾氣不足之乏力倦怠,食慾不振,氣虛脫肛;熱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氣陰兩虧,口渴多飲,消渴症;氣血虧虛所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病症。用法:每日3~10克,隔水燉服,亦可文火單煎獨服,或將參汁兌入其他葯汁中服用。亦可研末吞服或切片含服,每次1~2克,每日1~2次。若用於急救虛脫,可用15~30克,煎汁分次灌服。本品對實熱之症,感冒初起者不宜服用。注意不宜與蘿卜、茶葉同服。忌與藜蘆、五靈脂、皂莢同用。

西洋參

主要產於美國、加拿大。其性寒,味苦微甘。含人參皂苷、樹脂、揮發油等。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抗疲勞、抗缺氧能力,可促進抗體形成,有鎮靜作用。功效:補氣養陰、消熱生津。主要適用於陰虛火旺的喘咳,痰中帶血;氣陰兩虧的乏力氣短,口渴;熱病傷陰的口乾舌燥。用法:3~6克,文火煎,單獨服(先飲汁,再食渣):或將其汁兌入其他葯汁中服用,亦可切片含服、研末吞服或裝入膠囊吞服,每次1~2克,每日1~2次。本品性寒,脾胃虛寒者忌用。忌與藜蘆同用。

黨參

性平、味甘。含皂苷類,維生素B1和B2,揮發油及生物鹼等。能增強機體活力,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調節造血功能,使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增加;對放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降低有升高作用。能增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作用,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功效: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用於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頭暈,面色萎黃等症以及病後體弱,營養不良。用法:10~30克煎服。或烘乾研末吞服,每次1~2克。本品忌與藜蘆同用。

黃芪

味甘,性微溫。含葡萄糖醛酸、甜菜氨基酸、蔗糖、葉酸、膽鹼、生物鹼、煙酸等。能增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能力,使血lgM、IgE、cAMP顯著增加,並能誘生干擾素,故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能增強細胞的生理代謝作用,加強心臟收縮力,降低冠狀血管阻力;能使血液中白細胞數增加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並有利尿作用;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營養;有消除腎炎尿蛋白的作用。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用於脾肺氣虛之短氣乏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下垂;氣虛不能攝血的崩漏、便血;衛表不固之自汗,易患感冒及氣血不足的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氣虛失運,水濕內停的面目浮腫,小便不利。還常用於急、慢性腎炎,慢性白細胞減少症,慢性肝炎(活動性)等。用法:一般10~15克,大劑量可用30~60克煎服。補氣升陽時宜灸用,其他多生用。注意:表實邪盛,陰虛陽亢或有氣滯濕阻,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者不宜使用。

白術

性溫、味甘、苦。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醇和白術酮,並含維生素A類物質。能增強體力;有明顯持久的利尿作用;能輕度降低血糖;對放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有升高效應;還能護肝、防止肝糖原減少。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失運,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動不安,足腫等。用法:5~10克煎服。補氣健脾宜炒用,止瀉宜炒焦用,燥濕利水宜生用。注意:本品性偏溫燥,對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舌苔光剝、唇燥口乾者不宜用。

山葯

味甘性平。含皂苷、黏液質、膽鹼、氨基酸、澱粉、多酚氧化酶、糖、蛋白質等;有營養,助消化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功效:益氣養陰,健脾補肺固腎。用於脾虛食少,便溏或腹瀉,肺虛咳喘,腎虛尿頻、遺精,婦女白帶過多及消渴等病症。用法:10~30克,大劑量可用60~250克煎服。研末吞服每次6~12克。健脾止瀉宜炒黃用。注意:濕盛中滿或有積滯者忌用。

『伍』 配製試劑時,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直接法
准確稱取基準物質,溶解後定容即成為准確濃度的標准溶液。例如,需配製500mL濃度為0.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時,應在分析天平上准確稱取基準物質K2Cr2O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轉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
較稀的標准溶液可由較濃的標准溶液稀釋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3mol·L-1標准鐵溶液。計算得知須准確稱取10mg純金屬鐵,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無法准確稱量,因其量太小、稱量誤差大。因此常常採用先配製儲備標准溶液,然後再稀釋至所要求的標准溶液濃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確稱取高純(99.99%)金屬鐵1.0000g,然後在小燒杯中加入約30mL濃鹽酸使之溶解,定量轉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1鹽酸稀釋至刻度。此標准溶液含鐵1.79×10-2mol·L-1。移取此標准溶液10.00mL於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1鹽酸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標准溶液含鐵1.79×10-3mol·L-1。由儲備液 配製成操作溶液時,原則上只稀釋一次,必要時可稀釋二次。稀釋次數太多累積誤差太大,影響分析結果的准確度。

2.標定法
不能直接配製成准確濃度的標准溶液,可先配製成溶液,然後選擇基準物質標定。做滴定劑用的酸鹼溶液,一般先配製成約0.1mol·L-1濃度。由原裝的固體酸鹼配製溶液時,一般只要求准確到1~2位有效數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體或在台秤上稱取固體試劑,加入的溶劑(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標定溶液的整個過程中,一切操作要求嚴格、准確。稱量基準物質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稱准至小數點後四位有效數字。所要標定溶液的體積,如要參加濃度計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確操作,不能馬虎。

『陸』 皮試葯物如何配製

備註:葯物是否須要皮試及所用皮試液的配製方法請按說明書為准則,原則上原葯皮試。
1、青黴素80萬U/瓶:50u
80萬青黴素加生理鹽水溶解至4ml;(20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千U/ml)
取上液0.25ml+生理鹽水至1ml;(5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
2、氨苄西林1g/瓶、氯唑西林1g/瓶、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1g/瓶、阿洛西林舒巴坦鈉1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4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3、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2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8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4、美洛西林舒巴坦鈉1.2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5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5、阿莫西林舒巴坦鈉1. 5g/瓶、派拉西林舒巴坦鈉1.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6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6、美洛西林0.5g/瓶、派拉西林0.5g/瓶、氨苄西林0.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2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7、長效西林(苄星青黴素)120萬U/瓶:
長效西林+生理鹽水5.8ml溶解;(20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千U/ml)
取上液0.25ml+生理鹽水至1ml;(50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50U/0.1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8、普魯卡因:
普魯卡因40mg/支,濃度為0.25%;
取0.125ml+生理鹽水至1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25mg)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9、先鋒鉍1g/瓶、頭孢替唑1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4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0、頭孢拉定0.5g/瓶、頭孢呋新鈉0.5g/瓶、頭孢地嗪鈉0.5g/瓶、頭孢派酮鈉舒巴坦鈉0.5g/瓶、頭孢唑林鈉0.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2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1、頭孢曲松1.5g/瓶、頭孢曲松舒巴坦鈉1.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6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2、頭孢他定舒巴坦鈉0.75g/瓶
以上所需葯物加生理鹽水溶解至3ml;(250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 mg/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mg/ml)
取上液0.2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500ug/ml)
皮試時取0.1ml(即50ug/0.1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3、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 U/支:(教科書)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15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15U)
20分鍾觀察結果,如為陰性可一次性注射,如為陽性者,則行脫敏療法。
陰性:局部無紅腫、無異常反應。
陽性:皮丘紅腫,硬結直徑大於1.5cm,紅暈范圍直徑超過4cm,有時出現偽足或有癢感,全身過敏性反應同青黴素過敏反應大致相同。
脫敏療法方法:
第一次:取TAT0.1ml+生理鹽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二次:取TAT0.2ml+生理鹽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三次:取TAT0.3ml+生理鹽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四次:取余液+生理鹽水至1ml肌肉注射。
每隔20分鍾注射一次,在脫敏過程中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如病人有氣促、面色蒼白、紫紺、蕁麻疹及頭暈、心跳等不適時,應即停止注射並從速處理並報告醫生。
14、細胞色素C15mg/支/2ml:
取細胞色素C 0.1ml+生理鹽水至1ml;(0.7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0.07mg)
局部紅腫,直徑大於1cm,有丘疹者為陽性
15、鏈黴素1g(100萬U/瓶):
鏈黴素100萬U+生理鹽水至3.5ml(共4ml)(25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萬U/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2500萬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2500U)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鏈黴素過敏性休克搶救措施同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搶救措施,因鏈黴素可與鈣離子鉻合,從而使鏈黴素的毒性症狀減輕或消失。故需備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注射)
16、糜蛋白酶4000U/瓶
糜蛋白酶4000U/瓶+生理鹽水5ml溶解;(800U/ml)
取上液0.5ml+生理鹽水至1ml;(4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即4U)
(肌注者需皮試;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7、B1注射液10mg/瓶/2ml
取上液0.1ml+生理鹽水至1ml;(0.5mg/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 (0.05mg/ml)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18、結核菌素 50U/支/ml
取上液0.1ml作皮試(5U/ ml)
皮試時於左手注入試敏液,右手注入生理鹽水作對照。48-72小時觀察結果
陰性:皮膚硬結小於5mm
陽性:皮膚硬結5-10mm(+)
皮膚硬結10-15mm(++)
皮膚硬結15-20mm(+++)
皮膚硬結大於20mm或局部出現水皰或壞死者為(++++)
應向病人解釋結素試驗陽性僅表明曾有結核
19、碘過敏試驗:(30%泛影葡胺)(凡是造影者須做該試驗)
A、取60%泛影葡胺(歐乃派克)0.5ml加生理鹽水至1ml緩慢靜脈注射。
B、專用30%泛影葡胺試敏劑(1ml)緩慢靜脈注射。
密切觀察15分鍾。如病人有惡心、嘔吐、手足麻木感和(或)出現蕁麻疹者即為陽性反應。
20、鮭魚降鈣素注射液 50單位(10μg/支)
1、1ml注射器取0.2ml原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1ml;
2、取上液0.1ml(即1單位)皮下注射。
觀察15分鍾看結果。結果判斷同青黴素。
21、破傷風抗毒素(TAT) 1500單位/支(現說明書要求)
1、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鈉注射液,
2、取上液0.05ml在前掌側皮內注射。
觀察30分鍾看結果。結果判斷:陰性:注射部位無明顯反應者,可在嚴密觀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陽性:注射部位出現皮丘增大、紅腫、浸潤,特別是形似偽足或有癢感者。
破傷風抗毒素脫敏療法方法:
取TAT原液0.2ml稀釋至2ml,分小量數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後觀察30分鍾;
第一次:取上液0.2ml皮下注射,觀察無紫紺、氣喘或顯著呼吸短促、脈搏加速即可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上液0.4ml皮下注射,如無反應則可注射第三次;
第三次:取上液0.8ml皮下注射,如無反應則可注射第四次
第四次:取所有餘液(含安瓿中未稀釋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肉注射。
有過敏史或過敏試驗強陽性者,應將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後的遞增量適當減少,分次注射,以免發生劇烈反應。門診病人注射後須觀察30分鍾始可離開。
青黴素過敏試驗法:
1、評估:
1)仔細詢問過敏史,如有青黴素過敏史則停止該項試驗。有其他葯物過敏史或變態反應疾病史應慎用。
2)曾使用青黴素,停葯3天(TAT7天)後再次使用,或在使用過程中改不同批號的制劑時,需要重做皮試,確定結果為陰性才能繼續用葯。
2、計劃:
1)用物准備:必需備0.1%鹽酸腎上腺素,(其他略)
2)病人准備:A、病人不宜空腹進行皮試,因個別人於空腹時注射用葯會發生眩暈、惡心等反應,宜與過敏反應相混淆。B、讓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懂得觀察期間不可隨意離開;不可搔抓或揉按皮試局部;如有異常隨時告知醫護人員。
3、實施:
1)配製方法(略)
2)皮內試驗:於前臂內側皮內注射皮試液0.1ml,20分鍾後觀察皮試結果。皮試結果判斷標准:
陰性:皮丘無改變,周圍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症狀。
陽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現紅暈,直徑大於1cm,周圍有偽足伴局部癢感;嚴重時可有頭暈、心慌、惡心,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3)皮試結果陽性者不可使用青黴素,並要在病歷、醫囑單、床頭卡和注射單上加以註明,以及將結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屬。如對皮試結果有懷疑的,應在對側前臂內注射生理鹽水0.1ml,以作對照,確認青黴素皮試結果為陰性方可用葯。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立即停葯,使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1ml,小兒酌減。症狀如不緩解,可每隔半小時皮下或靜脈注射該葯0.5ml。直至脫離危險期。
3、給予氧氣吸入,改善缺氧症狀。呼吸受抑制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並使用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引致窒息時,應盡快實行氣管切開。
4、根據醫囑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10mg,應用抗組胺類葯,如鹽酸異丙嗪等。
5、靜脈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擴充血容量。血壓仍不回升,可按醫囑加入多巴胺等。
6、若心跳驟停,則立即進行復甦搶救。
7、密切觀察病情,記錄病人呼吸、脈搏、血壓、神志和尿量等變化

『柒』 常見的葯酒配製的方法有哪些

配製葯酒的方法甚多,概括起來,目前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幾種:冷浸法:冷浸法最為簡單,尤其適合家庭配製葯酒。採用此法時可先將炮製後的中葯材薄片或粗碎顆粒,置於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絹袋盛葯再納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天左右,並經常搖動,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後,即可濾出葯液;葯渣可壓榨,再將浸出渡與榨出液合並,靜置數日後再過濾即成。或者將白酒分成兩份,將葯材浸泡兩次,操作方法同前,合並兩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靜置數日過濾後,即得澄清的葯酒。若所制的葯酒需要加糖或蜜矯味時,可將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溫熱溶解、過濾,再將葯液和糖液混勻,過濾後即成葯酒。

熱浸法:熱浸法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製作葯酒的方法。通常是將中葯材與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後放冷貯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燒,又要防止酒精揮發。因此也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此法適宜於家庭製作葯酒,其方法是:將中葯材與酒先放在小砂鍋內,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後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鍋中燉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酒精揮發。此時一般可於葯面出現泡沫時離火,趁熱密封,靜置半月後過濾去渣即得。工業生產時,可將粗碎後的中葯材用紗布包好,懸於白酒中,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內,置水浴上用40~50℃低溫浸漬3~7天,也可浸漬兩次,合並浸液,放置數日後過濾即得。此外,還可在實驗室或生產車間中採用迴流法提取,即在浸葯的容器上方加上迴流冷卻器,使浸泡的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據不同的中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確定迴流時間。迴流結束後即進行冷卻,然後過濾即得。

煎煮法:此法必須將中葯材粉碎成粉末,全部放入砂鍋中,加水至出葯面約10厘米,浸泡約6小時,然後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後,葯渣再加水適量復煎1次,合並兩次葯液,靜置8小時後,再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調膏狀,待冷卻後,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勻,置於容器中,密封,約7天後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較少,服用時酒味不重,便於飲用,尤其對不善於飲酒的人尤為適宜。但含揮發油的芳香性中葯材不宜採用此法。

釀酒法;先將中葯材加水煎熬,過濾去渣後,濃縮成葯片,有些葯物也可直接壓榨取汁,再將糯米煮成飯,然後將葯汁,糯米飯和酒麴拌勻,置於干凈的容器中,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0天左右,爿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且保持一定的溫度,發酵後濾渣即成。

滲漉法:滲漉法適用於葯廠生產。先將中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適量的白酒浸潤2~4小時,使葯材粗粉充分膨脹,分次均勻地裝入底部墊有脫脂棉的滲漉器中,每次裝好後用木棒壓緊。裝完中葯材,上面蓋上紗布,並壓上一層洗凈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後使葯粉浮起。然後打開滲濾器下口的開關,再慢慢地從滲漉器上部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上開關,從而使流出的沼體倒入滲漉器內,繼續加入白酒至高出葯粉面數厘米為止,然後加蓋,放置24~48小時後打開下口開關,使滲漉液緩緩流出。按規定量收集漉液,加入矯味劑攪勻,溶解後密封,靜置數日後濾出葯液,再添加白酒至規定量,即得葯酒。

『捌』 注射劑葯液的配製方法有哪兩種方法

你好!!看你管用手法一般如下一.皮試液的濃度為500μg/ml。配製時取與處方中葯品同廠家、同批號的頭孢菌素類一支,用0.9%氯化鈉注射液按5倍或10倍稀釋法稀釋到500μg/ml。
例如:當頭孢菌素類葯物的裝量為1g/支時,可按下列方法稀釋。
1、於內含頭孢菌素類葯物1g的瓶內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4ml,則每1ml含頭孢菌素類葯物250mg;
2、取上溶液1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4ml,則1ml內含頭孢菌素類葯物50mg;
3、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4.5ml,,則1ml內含頭孢菌素類葯物5mg;
4、再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4.5ml,則1ml內含頭孢菌素類葯物500μg ,即配成皮試液。
二.頭孢唑林鈉皮試葯液配製
1.劑量: 50mg
2.方法: 取原葯1瓶0.5g注入生理鹽水稀釋至2ml,每ml含250mg
取0.2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50mg.
取0.1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5mg.(500mg).
取0.1ml(含50mg)做皮內注射.
頭孢拉定或頭孢派酮皮試葯液配製
1.劑量: 33mg
2.方法: 取原葯1瓶1g注入生理鹽水稀釋至3ml,每ml含33萬單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3萬單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3300單位.
取0.1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330單位.
取0.1ml(33單位)做皮內注射.
頭孢噻肟鈉或頭孢曲松鈉皮試葯液配製
1.劑量: 50mg
2.方法: 取原葯1瓶1g注入生理鹽水稀釋至4ml,每ml含250mg
取0.2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50mg
取0.1ml上液加生理鹽水至1ml,每ml含5mg[50mg]。
取0.1ml(50mg)做皮內注射.

注意葯品劑量的變化,但是皮試液濃度(0.1ml(50vg))並沒有變化,配製皮試的時候,只是首次添加的生理鹽水呈現倍數關系。
掌握一個技巧,0.5g/支, + NS 2ml,取0.2,0.1,0.1。
0.75g/支, + NS 3ml,取0.2,0.1,0.1。
1.0g/支, + NS 4ml,取0.2,0.1,0.1。

『玖』 頭孢類葯物試敏配置方法是什麼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皮試液的配製方法 頭孢菌素類在《中國葯典》並無明確規定必須做過敏試驗,但在有過敏史或是過敏體質者,根據情況做皮膚過敏試驗。皮試液濃度現無統一規定,一般規定採用0.5mg/ml作皮試液。以下為頭孢菌類皮試液的配製方法,供臨床參考。 4.1 皮試溶液的配製: 4.1.1 1g頭孢菌素+2ml氯化鈉注射液,得500mg/ml溶液(A液); 4.1.2 用lml注射液吸取A液0.1ml+0.9ml氯化鈉注射液得50mg/ml溶液(B液); 4.1.3 推掉0.9ml,餘0.1ml+氯化鈉注射液0.9ml得5mg/ml溶液(C液); 4.1.4 推掉0.9ml,餘0.1ml+氯化鈉注射液0.9ml得0.5mg/ml (D液)皮試液。 若頭孢菌素為0.5g/瓶,則在首次稀釋後取A液0.2ml+氯化鈉注射液0.8ml得50mg/ml溶液(B液),余同上3、4部得D液。 4.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上述D液0.1ml注入前臂掌側下段內皮,15-20分鍾後觀察,局部皮膚紅腫直徑在lcm以上者為陽性(+)。 頭孢類葯物皮試液的配製 有不少醫葯學專著(如李家泰主編的《臨床葯理學》;賈公孚、謝惠民主編的《葯害臨床防治大全》)和一些醫葯學雜志介紹了頭孢類葯物皮試液的配製與使用方法。不論以何種頭孢葯物配製皮試液,其皮試方法、皮試結果的判斷都採用了青黴素的皮試方法。現用頭孢皮試液濃度有300μg/ml、500μg/ml和600μg/ml的差別。500μg/ml的濃度便於配製,採用單位較多。其配製方法如下:將頭孢葯0.5g用10ml注射用生理鹽水溶解,取葯液0.1ml,以生理鹽水10ml稀釋後取0.1ml用於皮試,皮試葯量為50μg。因為頭孢的致敏性弱於青黴素,認為50μg的皮試葯量不足以達到皮試目的,目前有不少科室已將皮試葯量提高到500μg。此時的配製方法為:將頭孢葯物0.5g用10ml注射用生理鹽水溶解,取葯液0.1ml,生理鹽水加至1.0m(或加入生理鹽水0.9ml),取0.1ml用於皮試,皮試葯量即為500μg。

閱讀全文

與常用葯物的配製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