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視野計使用方法

視野計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8 15:53:04

什麼是視野檢查

視野檢查法分動態與靜態檢查。一般視野檢查屬動態,是利用運動著的視標測定相等靈敏度的各點,所連之線稱等視線,記錄視野的周邊輪廓。靜態檢查則是測定一子午線上各點的光靈敏度閾值,連成曲線以得出視野缺損的深度概念。

1.面對面法(對比法):簡單易行,但准確性較差。被檢者相對而坐,相距約50cm ,兩眼分別檢查。檢查右眼時,讓被檢查者用眼罩遮蓋左眼,檢者閉合右眼,兩人相互注視,眼球不能轉動。然後檢者伸出不斷擺動的食、中二指,在被檢者與檢者的中間同等距離處,分別在上、下、內、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八個方向,由周邊向中心緩慢移動,如果兩人同時見到手指,說明被檢者的視野是正常的;如果被檢者比檢者發現手指,則說明被檢者視野小於正常。由此檢者根據自己的視野(必須是正常的)對比出被檢者視野的大概情況。

2.周邊視野計檢查法(perimetry):視野計形式多樣。主要的差別在於背景的形狀與視標出現的方式。近年來,一些視野計上已配有電子計算機,可對視野作自動定量的記錄。

(1)弧形視野計檢查法:有簡易型與投射型兩種。主要用於檢查周邊視野,屬動態檢查。方法是:在自然光線或人工照明下進行,被檢者坐於視野計前,下頦固定於頦架上,受檢眼正對視野計中心,注視視野計弧上零度處的白色固定目標,另一眼用眼罩遮蓋。視野計為180°的弧形,半徑為330mm,選用適宜的視標(常用的直徑為3或5mm),從圓弧周邊向中心緩慢移動。囑被檢者剛一發現視標或辨出顏色時,立即告知。將此時視標在弧上的位置記錄在周邊視野表上。將圓弧轉動30°後再查,如此每隔30°檢查一次,直到圓弧轉動一圈,最後把各點連接起來,就是該眼的視野范圍。一般常檢查白色及紅色視野。

(2)Goldmann視野計;背景為半徑330mm的半球,用六個可隨意選用的不同大小光點作視標,光點的亮度可以調節,可用來作動態與靜態檢查。動態檢查基本上同弧形視野計法。靜態檢查是指在經動態檢查法中的可疑或查得的缺損部位所在子午線上,每隔2°~10°檢查一點,將視野計上的光點視標調到正常人看不見的弱亮度,顯示一秒鍾,若被檢眼也看不到,則間隔3秒鍾後再用強一級的亮度顯示,依次逐步增加,直到被檢眼看見,記錄此時所用的光強度,然後用座標記錄或將各點連成曲線。由此對視野缺損得出一深度概念,亦即視野的立體檢查。不少學者報告,靜態視野檢查比動態檢查有一定的優越性,對一些視網膜變性、黃斑病變、視神經炎等,能查出用一般方法不能查出的視野改變。

② 視野的檢查方法

1.視野計的發展階段分為3個階段:①早期為手動的中心平面視野計和周邊弓形視野計。②第二階段始於1945年,以G01dmann半球形視野計的產生為標志,它仍屬於手工操作的動態視野計,其特點是建立了嚴格的背景光和刺激光的亮度標准,為視野定量檢查提供了標准。③第三階段為20世紀70年代問世的自動視野計,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靜態定量視野檢查。
2.視野檢查的種類分動態及靜態視野檢查。
(1)動態視野檢查(kineticperimetry):即傳統的視野檢查法,用不同大小的試標,從周邊不同方位向中心移動,記錄下患者剛能感受到試標出現或消失的點,這些光敏感度相同的點構成了某一試標檢測的等視線,由幾種不同試標檢測的等視線繪成了類似等高線描繪的"視野島"。動態視野的優點是檢查速度快,適用周邊視野的檢查。缺點是小的、旁中心相對暗點發現率低。
(2)靜態視野檢查(staticperimetry):在視屏的各個設定點上,由弱至強增加試標亮度,病人剛能感受到的亮度即為該點的視網膜敏感度或閾值。電腦控制的自動視野計,使定量靜態視野檢查快捷、規范。
3.視野檢查的影響因素視野檢查屬於心理物理學檢查,反映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影響檢查結果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①受試者方面:精神因素(如警覺、注意力、視疲勞及視閾值波動);生理因素(如瞳孔直徑、屈光間質混濁、屈光不正、縮瞳葯等)。②儀器方面:存在動態與靜態視野檢查法的差異,平面屏與球面屏的差異,單點刺激與多點刺激的差異等。此外,背景光及試標不同,視閡值曲線就不同,如視標偏大,背景光偏暗,其視閡值曲線較平;反之,閡值曲線較尖。因此,隨診檢測視野有否改變,必須採用同一種視野計。③操作方面:不同操作者因檢查方法和經驗不同;為了使視野圖典型化或診斷先人為主,人為地改變了視野的真實形態,造成假陽性。因時間、精力的限制,操作單調,有時檢查敷衍草率,造成假陰性。自動視野由電腦程序控制檢測過程,無人為操作的偏差,但是自動視野初次檢查的可靠性較差,受試者有一個學習、掌握的過程。
4.常用的視野檢查法
(1)對照法:此法以檢查者的正常視野與受試者的視野作比較,以確定受試者的視野是否正常。方法為,檢查者與患者面對面而坐,距離約1m。檢查右眼時,受檢者遮左眼,右眼注視醫生的左眼;而醫生遮右眼,左眼注視受檢者的右眼。醫生將手指置於自己與患者的中間等距離處,分別從上、下、左、右各方位向中央移動,囑患者發現手指出現時即告之,這樣醫生就能以自己的正常視野比較患者視野的大致情況。此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不需儀器。缺點是不夠精確,且無法記錄供以後對Lb。
(2)平面視野計:是簡單的中心30°動態視野計。其黑色屏布1m或2m,中心為注視點,屏兩側水平徑線15°一20°,用黑線各縫一豎圓示生理盲點。檢查時用不同大小的試標繪出各自的等視線。
(3)弧形視野計:是簡單的動態周邊視野計。其底板為180°的弧形板,半徑為33cm,其移動試標的鈕與記錄的筆是同步運行的,操作簡便。
(4)G01dmann視野計:為半球形視屏投光式視野計,半球屏的半徑為30cm,背景光為31.5asb,視標的大小及亮度都以對數梯度變化。試標面積是以O.6對數單位(4倍)變換,共6種。視標亮度以O.1對數單位(1.25倍)變換,共20個光階。此視野計為以後各式視野計的發展提供了刺激光的標淮指標。
(5)自動視野計:'電腦控制的靜態定量視圖3-3G01dmann視野計野計,有針對青光眼、黃斑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殊檢查程序,能自動監控受試者固視階情況,能對多次隨診的視野進行統計學分析,提示視野缺損是改善還是惡化。國外Oct叩us、Humphery視野計具有代表性。

③ 視野計在眼科中的應用

視野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眼睛看到的空間范圍,也叫周邊視力。具體說就是當你注視某一空間物體時,你不僅能看清該物體,同時也能看見注視點周圍一定空間的物體。你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視野的范圍是由眼與注視目標的距離和空間內物體大小所決定。它是表示視網膜黃斑中心凹以外的視覺細胞功能。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視力間歇性下降,視物逐漸模糊,視野范圍逐漸縮小。視野不完整,好像有什麼陰影擋住視線,有時也會某角落完全黑影,看不到東西。尤其在夜間明顯。那你可要注意了。你的眼睛可能表示患有某種疾病,或是某種具有視野缺損的疾病,(如青光眼、視神經和視路疾病、視網膜色素變性、顱內腫瘤等疾病)這都屬於眼科的重症。如不及時檢查或治療,耽誤病情,將會最終導致雙目失明。 從專業角度講,外界光線透過角膜、晶體、玻璃體折射,成像在視網膜上,構成光刺激,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圓錐和桿狀細胞)受光的刺激後,轉化為神經沖動,經視神經,傳向大腦皮質的視覺中樞,其中兩眼視神經在視交叉部位相交,視網膜鼻側部位的神經纖維,互相交叉到對側,而顳側視神經不交叉,因此從視網膜到枕葉皮質神經纖維的走向、分布以及每一節段中樞神經纖維的排列都十分清楚。視路的任何部位有病變,必然在視野上反映出來,眼科醫師和神經科醫師可根據視野改變和臨床其他檢查結果,分析出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預後。視野檢查對多種眼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這些疾病在臨床上有時很難診斷,這時視野檢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視野檢查為眼科工作者診斷和跟蹤隨訪主要的致盲眼病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我們又是通過什麼樣的視野檢查,得到准確而又可靠的檢查結果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視野計逐漸誕生了。 視野計是用於生理教學測定眼球視野,和用於醫學眼科神經作必要測定的一種眼科專業儀器。視野檢查在眼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視野檢查是診斷和監測青光眼以及其它一些視覺、視神經疾病的基本方法。先進的視野檢查為早期診斷和密切監測這些疾病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成功的治療創造了條件。視野計已成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主要視功能檢查手段,它具有獨特的臨床應用價值。隨著視覺理論、現代檢測技術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它將不斷發展和完善。用視野計檢查視野比較精確,其中又分為動態視野檢查法和靜態視野檢查法。動態視野檢查法是用一定刺激強度視標從某一不可見區,如視野周邊部或暗點中心向可見區移動來探查不可見區與可見區交界點的方法,動態視野檢查法主要用於測繪等視線和暗點范圍,目前臨床常用的平面視野計、弧形視野計均屬此種。靜態視野檢查法,是視標不動,通過逐漸增加視標刺激強度來測量視野中某一點的光敏度或光閾值的方法,目前計算機自動視野計如我科引進的進口全自動電腦視野儀(德國蔡司Humphrey 視野計)均屬此種檢查法。 德國蔡司視野計 Humphrey visual field analyzer(HFA)是繼Octopus之後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光投射式微機視野計,在美國非常流行。HFA是一個全自動的獨立完整系統,目前被公認為標準的視野計。德國蔡司Humphrey 視野計對於視神經病變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是早期青光眼診斷、治療和管理導致視野缺失疾病的公認標准。它精確分析視野中每一個監測點隨著時間改變閾值的變化,從數值變化中做出青光眼是否進展的科學判斷。在數百例臨床報告中使用的都是此系統。非球面型的設計,緊湊和人性化的特點,即使是在測試至90度時患者的感覺仍然很舒適。眼球監視系統可以讓操作者對准和跟蹤患者眼睛的位置,凝視跟蹤系統可以提供眼睛注視的實時評估。 目前我科引進的此系統,操作方便,簡單易懂。能根據不同的患者病情,做出相應的檢查結果。它能夠有效的、快捷的、准確的幫助患者及醫生對病情的病理生理和視野缺損進行進一步了解,更好的及早預防及治療疾病。在眼科檢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望廣大朋友為了自己眼睛的健康,應及早的進行眼部的檢查及治療。 紅十字醫院眼科,為您明亮、美好的明天保駕護航。

④ 人眼的視野大概有多少度

野角度即眼球向正前方注視時,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是視野。視野也稱周邊視力,指黃斑中心凹以外的視力。視野可分為周邊視野與中心視野兩種。周邊視野可用下述兩種方法檢查:(1)對比法:檢查者與被檢查者相對而坐,相距0.5~1米,檢查右眼時被檢查者遮左眼,檢查者則遮右眼,用左眼注視被檢查者右眼。檢查者用手指於各方向作規律性移動,由外向里,用對比的方法了解被檢查者有無視野缺損式縮窄。(2)周邊視野計檢查法:用弧形視野計,相距330毫米,遮蓋另眼,被檢眼注視中心圓視點,將3毫米白色視標由外向里慢慢移動,詢問是否看到視標,或清晰度有無變化,根據弧的角度記錄於周邊視野紙上。正常人如用3毫米白色視標,距離為330毫米檢查周邊視野,范圍平均上側為55°,下側為70°,鼻側為60°,顳側為90°。如用各種顏色視標檢查,白視野最大,藍、紅、綠色視野依次縮小10°左右。中心視野,用平面視野計檢查。檢查注視點周圍30°范圍的視野,這部分相應的視網膜視敏度較高。檢查距離為1米,遮蓋另眼,被檢眼注視中心固視點,選用1~3毫米白色視標,於各方向由周邊向中心慢慢移動,記錄視標消失或變為不清晰的位置於中心視野紙上。中心視野的固視點顳側15.5°,水平線下1.5°處有一盲區,其大小為垂直徑7.5°±2°,橫徑5.5°±2°,稱生理盲點。這是眼底視乳頭在視野計上的投影,因為視乳頭上沒有視細胞,所以這個區域內任何人都看不到視標。中心視野內除生理盲點外,任何其他盲區都是病理性的。完全看不到視標的盲區,叫絕對暗點;雖能看到視標,但不清晰,或不能明確辨認出顏色的盲區,叫相對暗點,視野檢查對眼底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視路疾病的診斷、病變的定位,以及對了解疾病的進展都有重要意義。

⑤ 視野計的自動表態視野計

自動視野計是醫生考慮視野方法的一個革新。雖然技術上可以支持自動動態視野計,但是自動動態視野計沒有自動表態視野計更為實用。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動視野計是指自動表態視野計。自動視野計採用靜止游標檢查視野,其結果提供灰階圖和數字圖(定量圖),取代了動態視野計的等視線圖。目前常用的自動視野計是被公認為標準的HumphreyfieldAnalyzer(Humphrey視野分析儀)。
讓我們回到用作比喻的視島來解釋靜態視野計的工作原理。我們釋放帶有高度計的降落傘來記錄視島的不同高度。由於降落傘落在島上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了解整個島的高度即視網膜的敏感性。這種方法被稱為靜態閾值視野檢查,因為它是在看見與看不見之間選擇閾值。靜態閾值視野計克服了動態視野計的缺點。選擇足夠量的降落傘就不會錯過山谷,即不會漏掉暗點。平坦區域可以被准確測量,起伏不平的地域可以被揭開面紗。游標不是移動的,因此計算機容易控制。不足的是,選擇閾值需要長時間。為了解時間長的問題,發明了超閾值靜態視野計。即起用直升飛機在島的的上空盤旋,無論它在空中或在島上均記錄它的高度。短時間內空中大量點的,可以在島的內部測量山谷即暗點。另外,還有一種靜態與閾值相關的直超閾值型視野計。
總之,閾值型靜態視野計是在視野的特定位置,通過判斷看見與看不見之間的刺激游標的強度,確定閾值強度。超閾值表態視野計是用事先選擇的游標強度,測定其在某些特殊位置是否被看見,從而了解視網膜的敏感度。此種視野計存在的問題是,若游標強度遠離閾值,檢查則容易浪費時間。與閾值相關的超閾值型靜態視野計,其原理是已知一些點的閾值,選擇略高於閾值的游標強度,並在特定位置進行測試。 1.閾值
閾值並不是一個絕對值。對某一點反復測量其閾值強度,得到的不是一個值而是一個范圍。有理由認為閾值是位於這個范圍內的中央值,閾值是一個相對值。這個現象在病人精力不集中,疲勞或確實存在的視野缺損時表現更為明顯。有證據表明,青光眼視野缺損的早期表現是閾值的不確定性的擴大,視野檢查中表現為多次閾值測定中的波動性。
2.游標強度和背景光強度
背景光是在視野檢查中提供的一個穩定的光適應狀態。如果沒有背景光,每個刺激游標產生不同的局部光適應,這們接受每個不同刺激游標後需要數分鍾才能回到基線上,阻止了在某一部位的重復試驗。刺激光與背景光之間的差別足夠大,即可以誘發病人作出反應。Goldmann視野計採用31.5asb做為背景光。這一水平被國際眼科協會認作統一標准。目前多數自動視野計採用此水平的背景光。阿熙提(asb)是光亮度的單位,是以對數等級為基礎的。數字越小,刺激光越暗。分貝(dB)反映視網膜的敏感性。dB值越大,視網膜的敏感性越高。 按照游標光源的不同,視野計主要分為以光發射裝置為光源和二極體為光源的視野計。前者包括Octopus和HumphreyvisualFiedlAnalyzer(HFA)。後者包括Dicon和Digilab視野計。另外還有以光導纖維光源的視野計。
Octopus是市場上出現的第一台自動靜態視野計。它試圖使用單一大小的視標,但光的強度只能達到1000asb。它是通過降低背景亮度到4asb,提高刺激游標與背景之間的對比度,來完成其檢查的。但是使用游標Ⅰ,不能區別相對和絕對暗點,這樣不能追蹤視野缺損的進展情況。為解決這個問題,選擇標准游標0.431º,相當於Goldmann的游標Ⅲ。Octopus210或2000通過使用游標Ⅴ,能夠區分更加緻密的相對暗點。
繼Octopus出現幾年之後出現的HumphreyvisualFieldAnalyzer(HFA)在美國非常流行。HFA是一個全自動的獨立完整的系統,完全計算機化,它提供不同種類的靜態檢查,包括閾值視野檢查和篩查。檢查結果可以被列印出來或被軟盤儲存起來。它使用的是標准大小的Goldmann的游標,大小從Ⅰ-Ⅴ,背景光強度為31.5asb。它還提供彩色視野檢查。HFA游標的強度從0.08~10000asb。每一個檢查過程中,游標的強度是可變的,而游標的大小是恆定的。游標的大小從Ⅰ-Ⅴ是可調的,這樣對檢查嚴重視野缺損的病人提供了有利條件。HFA游標持續時間為0.2秒,游標的位置無任何規律,是隨機出現的,這一點提高了病人的注意力。HFA採用的注視監視系統是Heijl-Krakau的生理盲點監視技術。使用此監視系統,可以去掉假陽性,從而提高檢查的准確性。
HumphreyFieldAnalyzerⅡ(HFAⅡ)對HFA進行了革新。在與原來HFA完全可比的基礎上,HFAⅡ提高了病人的舒適度,也提高了准確性。HFAⅡ准確地注視監視系統,不但檢查中可以監視,而且列印結果還可以反映出檢查的可信度。HFAⅡ半球形設計,在檢查距離保持與Goldmann相同的30cm的基礎上,使機器的體積縮小,HFAⅡ可以檢查90º全視野。HFAⅡ提供包括常規程序STATPACTM在內的多種程序。
StatPacTM常規程序提供不同年齡的正常人的視野結果作為對照。另外還可以比較同一病人的二次視野結果。最新視野結果中強調不正常的視野變化。程序還提供統計學分析。
FastPasTM24-2快速程序,可以縮短檢查時間40%。游標亮度變化階梯是3dB,而不是常規程序中梯度的先前進4dB'再後退2dB從而找到閾值。這是一次找到閾值。平均缺損(MD)與常規程序略有區別,短期波動(SF)比常規程序高。明智的做法是對同一病人選擇相同的程序跟蹤隨訪,不要經常轉換。
SITA是另一快速程度。它與FastPac及FastPac具有可比性。SITA提高檢查速度的原因是,參考鄰近點的反應選擇刺激游標的強度,對估計的閾值不斷更新。如果病人反應快,測試節奏就加快。假陽性、假陰性、短期波動(SF)是根據病人的反應計算出來的,而不是真正測量的。檢查後的結果分析,是根據試驗的全況,可能去掉某些已被選擇的點,或重新選擇已去掉的點。正常人群數據是瑞典正常人的視野結果[16]。 與桿細胞相連的神經節細胞和與錐細胞相連的神經節細胞分別終止於外側膝狀體的不同部位,在白色游標和白色背景的檢查中,它們分別起到一部分的作用。最近Harweth等進一步闡明了靜態視野檢查中視覺檢測機制,他們指出根據不同的光敏感度可能有三種明適應的原理:(1)獨立的短波機制,其反映短波(藍)錐細胞的敏感性。(2)有色機制,其反映中波錐細胞和長波錐細胞的敏感性。(3)明亮機制,其反映中波和短波混合波的錐細胞的敏感性。他們發現正常猴眼,使用不同體積和不同波長的刺激光,其結果不同。標准情況下,即背景光為31.5asb,刺激光體積為Ⅲ,反映不同敏感性的全部亞通道是相同的,因此漏掉一些早期選擇性的缺損。但是此檢查條件對於檢查深暗點很理想,因為全部亞通道均處於准備狀態。
基於上述原理,介紹下面幾種新型視野檢查,它們與傳統的白色刺激游標和白色背景的視野檢查類似,但是它們將視覺系統的其它功能特點分離開來並分別單獨檢測。
1.短波長自動視野計(SWAP):
短波長自動視野計(SWAP)是黃藍視野檢查。其游標為藍色,背景為黃色。它是通過激活短波視路的敏感性實現檢查的。它比正常的白色游標,白色背景,能更早期地發現青光眼視野缺損,更快地確定青光眼的視野改變。Johnson等報告[17],高眼壓病人黃-藍視野異常者5年後發展為青光眼者比黃-藍視野正常者的發生率高得多。SWAP的原理是藍色視錐細胞數量原本即相對較少,而且在青光眼發病過程中被早期地選擇性地損害。黃色背景使視桿細胞,長波(紅)、中波(綠)視錐細胞對光刺激敏感[18]。但藍色游標要求採用游標Ⅴ的刺激光。SWAP同樣提供正常人的數據作對照,列印結果與HFAⅡ的其它基本相似。其缺點是對病人而言有一定難度。
2.倍頻對比敏感視野計(FDT):
倍頻對比敏感視野計(FDT)它的游標為倍頻正弦格柵圖形,它分離出視網膜節細胞的M細胞。M細胞直徑大,僅占節細胞的3%到5%。青光眼早期損害首先侵犯M細胞。FDT的超閾值篩查程序只需45秒,全閾值程序需4分鍾。病人可以配帶自己的眼鏡。視野程序中同樣提供正常人群正常值。結果提供平均缺損(MD)和標准偏離模式(PSD)。在檢測異常視野中,表現出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尤以全閾值程序突出[19]。與常規自動視野計(AAP)相對照,FDT的敏感性為87%,特異性為84%。FDT簡單,容易操作,省時,受到病人喜歡。超閾值普查程序對中晚期青光眼病人敏感[20]。FDT存在的問題是閾值篩查程序和全閾值程序的視野缺損的數量上、位置上和緻密程序上均不完全相同。
3.高通分辨視野計(HRP):
高通分辨視野計(HRP)它是OphthimusringPerimeter的程序,注視游標是不連續的環形,由一暗環包繞一亮核。如果一定體積的環不被受檢者看見,視野計自動增大環的體積。環是通過對比敏感度測得視網膜的敏感度的。Frisen認為HRP是通過發現節細胞間的空間,得知節細胞丟失的數量[21]。Helmholtz認為區別兩點的最小距離是一個錐細胞直徑[22]。HRP的檢查時間較常規自動視野計短,而其結果可能更直接反映有功能的節細胞的數量。Lindblom用HRP估計了年齡對節細胞間距的影響,並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節細胞間距也增長。從28.4歲到71.4歲,節細胞功能的降低為21.55,這一點支持與年齡相關的視覺敏感度的降低,是由於神經元減少造成的理論。

⑥ 視野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視野也叫周邊視力,它表示視網膜黃斑中心凹以外的視覺細胞功能。視野檢查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簡單的方法是對比法:醫生與患者相距1m,面對面坐著,患者的左眼看醫生的右眼或患者的右眼看醫生的左眼,彼此注視,雙方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將患者的一眼遮蓋,醫生伸出自己的手來回擺動,在兩人之間從各個方向的外周向中心移動,當患者覺察手指出現的剎那,立即告知,如醫生視野正常,患者能在各個方面與醫生同時看到手指,這說明患者的視野大致正常。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准確性較差。

用視野計檢查視野比較精確,其中又有動態視野檢查法和靜態視野檢查法。

動態視野檢查法是用一定刺激強度視標從某一不可見區,如視野周邊部或暗點中心向可見區移動來探查不可見區與可見區交界點的方法,動態視野檢查法主要用於測繪等視線和暗點范圍,目前臨床常用的平面視野計、弧形視野計均屬此種。

靜態視野檢查法,是視標不動,通過逐漸增加視標刺激強度來測量視野中某一點的光敏度或光閾值的方法,目前計算機自動視野計如國外的Humphreye 及國內的北京眼科研究所的HQDS- Ⅰ型全自動電腦視野儀均屬此種檢查法。

⑦ 急…急… 急詢問視力殘疾對應標准越具體越好

視力殘疾 的 標准 是什麼? 視力殘疾 是指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視覺器官(包括眼球、視神經)及大腦視覺中樞的構造或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障礙,雙眼視力降低或視野縮小,對外界事物甚難或無法作視覺性的辨認,難以從事正常人所從事的工作、學習及其他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 視力殘疾 標准 >則把 視力殘疾 分為低視力與盲兩類、五個等級。我國在1987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時制定的< 視力殘疾 標准 >則分為盲與低視力兩類、四個等級。盲或低視力均指雙眼而言,而且以最好的一隻單眼為准。 如何主觀評估視覺功能? 視覺功能的主觀評估為的是有一個主觀認識,以便指導心理調適和各方面的活動,具體方法有如下10種: (1)觀察被查者有無閱讀能力,若有閱讀能力則應進一步觀察他是否能閱讀書中的標題或插圖,圖的大小、顏色及與被測者眼球的距離是否過近。與正常人閱讀距離有無明顯差別,若有,差別多大;而後再觀察他是否在閱讀時把材料拿得很近(指在正常照明條件下),以便判斷他是否近視。 (2)觀察被查者閱讀或看東西時是否斜視,若有,則看其斜向何方、角度及嚴重程度如何。 (3)觀察被查者能否區別色彩,以便鑒別他是否具有色覺。這里要注意讓被查者辨別的顏色不能只用紅綠二色,以免與色盲混淆。 (4)觀察被查者能否區別外界物體,以便鑒定他是否具有物體感覺視力。(5)觀察被查者能否區別人物,以及能否看見遠處的人,以便鑒定其遠視力,特別要弄清他區別人物具體距離的能力。(6)觀察被查者是否用單眼看東西,用哪一隻眼,如何用等等。(7)注意詢問被查者看東西時有沒有成雙的感覺。(8)為了解被查者有無光感,可詢問他屋子裡有沒有光線(在正常照明條件下)。(9)注意觀察被查者在屋裡行動時是否正常,能否避開眼前的椅子等障礙物。(10)注意觀察被查者有無"盲人的特殊動作"。 如何客觀測定視力? 視覺功能的客觀鑒定就是依靠專門人員用醫學工具對被查者的視力進行專業上的檢查與診斷。其結果比主觀評估准確、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某些心理負擔。 雙眼的視力檢查,包括功能性檢查、調節機能檢查和視野檢查三類。功能性檢查的對象是整個眼睛(包括中央窩錐體細胞和視網膜周緣部位桿體細胞)的視功能,方法有視敏度檢查和周圍視力檢查兩種;調節機能檢查是要查明兩眼受調節作用影響下的視敏度,又稱為近視力檢查;視野檢查則包括暗點檢查(檢查中心視野及其周圍20。以內的視野情況)和周邊視野計檢查(專門檢查視野的范圍大小)。 檢查 視力殘疾 者視敏度的方法有兩種:(1)視敏度檢查通常又稱為遠視力檢查,採用"E"字 標准 視力表或「E"字卡片為檢測工具,檢查步驟如下:①被查者立於距 標准 視力表或"E"字卡片5米處,在有足夠的照明或在戶外自然光線下,在嚴密遮蓋一隻眼的前提下分別測試左右眼。 ②測試中若發現凡任何一眼能看清視力表上"0.3"一行的「E"字視標,或加用矯正鏡片、針孔鏡後能看清0.3者,或者視野半徑不小於10~者,均不屬於 視力殘疾 。(2)用手指代替"E"字視標測試法:①在足夠照明或戶外自然光條件下,檢查者伸出數目不等的手指,讓被檢查者單眼分辨,若在2.5米處能准確分辨手指的數目,則視力為O.05;若在2.0米處方能分辨手指數目,則視為0.04;若在1.O米處方能分辨手指數目,則視力為0.02;若在1.0米處仍分不清手指數,則視力低於0.02,為一級盲。②如果檢查者將手指伸到被檢查者眼前,仍分辨不清手指數目,這時應記錄被檢查者能否看見手指的晃動;若手動時也不能見,則用手電筒光於暗處試其有無光感,若無光感,則為絕對盲。 如何客觀測定視野? 所謂視野是指當眼不移動而向前方注視某一定點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也就是視力所及的范圍大小。有些視殘人甚至健康人,由於心理問題而對自己的視野發生懷疑,就需要通過客觀檢查。視野大小的測定主要是對邊緣視野和中心視野的測定。 (1)邊緣視野的測定:檢查邊緣視野的工具是邊緣視野計,方法是讓檢查者把下巴靠在視野計的支架上,固定頭部(防止轉動),閉上一隻眼,另一隻眼睛注視視野計半圓弧(鐵架)的中心點(該半圓弧可以轉動360度,以供測量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等各方面的視野),由檢查者把視標從中心沿圓弧向外移,一直移到被檢查者看不見視標時為止,這時所測得的視野就是視野在該方向上的最大視界。 視野計上的視標通常有白、黃、紅、藍、綠等各種顏色,白色視標僅供測定視野界限之用,其他視標則可用來測量各種顏色的彩色視野界限。例如,若用黃色視標,則可把它從中心點沿圓弧向外移動,一直到被檢查者看不清視標的黃色為止,這時測得的便是黃色色覺視野的界限。在檢查邊緣視野時,被檢查者的注視點常常容易隨視標的移動而移動,以至影響測量結果,檢查者應當注意並及時給予提醒。邊緣視野的測定除了採用邊緣視野計,還可以採用另一種方法——視野卡片檢查法。這種方法通常用於那些因看不見周圍物體而行走困難的對象。具體做法是把特製的視野卡片安放在被檢查者眼前0.33米(約1市尺)處,相當於一般閱讀距離,讓被檢查者遮蔽(用遮眼罩)一眼,另一眼注視卡片中心的黑點不動,這時他若不能同時看見卡片上的內環,不論其視力如何,均應定為一級盲(視野半徑<5度);這時他若能看到卡片上的內環而看不見外環,則不論其視力如何,均應定為二級盲(視野半經<10度)。(2)中心視野的測定:測量中心視野的目的主要在於查明盲點及視野20度以內的暗點,使用的工具是屏幕計。屏幕計是用一塊長2米、寬1米的黑絨布釘在支架上做成的,絨布中心有一個記號(通常用一個白色十字),讓被檢查者坐在屏幕前1米(或2米)處,水平視線與記號同高,被測眼(單眼)牢牢注視記號不動,而後把視標從記號處向外移動,一直移到該眼餘光看不見視標時為止,這時該視標所處的位置就是盲點所在。 什麼叫心因性 視力殘疾 ? 除了許多軀體疾病可能造成 視力殘疾 之外,一些心理上的問題也會導致視覺缺損和殘疾。例如嚴重的心理挫折、親人的意外死亡、事業的失敗和不可避免的天災人禍帶來的強烈精神刺激,可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視力缺陷或 視力殘疾 。急性青光眼就屬於典型的心身疾病,常常可以致盲。這一類人最有效也可能是惟一的復明治療就是心理調適,也就是常言所說的:「心病還得心葯治。」 視力殘疾 人的感知覺有哪些特點? 眼睛是人們觀察周圍事物、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無論在空間定向、時間估計,還是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上,以及個體智力發育中,都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與其他感覺相比,視覺具有感知范圍大、距離遠、知覺速度快、轉移靈便等明顯特點。視覺一旦喪失,視覺所特有的優越性便也全部喪失。原來由視覺感知的事物只能由其他感官的活動予以代償,如看不見鋼筆只能用手去觸摸,看不見陌生人的走近只能靠耳朵去聽腳步聲,等等。但是,喪失視覺的人不能直接感知光、色和物體的透視,而且也無法由其他感官來代替。 視力殘疾 人在感知覺方面的一個最突出特點是部分或者全部喪失視覺。對於一個 視力殘疾 人來說,一切都處在黑暗中,他不知光明為何物。除了自己耳朵能聽到、手能摸到、腳能走到、軀體能觸到的客觀物體,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世界有多大,都是他所難以了解的。這種嚴重障礙給盲人的感知覺帶來了一些不同於視力正常人的顯著特點,這些特點大致可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由於代償作用,聽覺功能顯著增強:視殘人和視覺正常人不同,對聲音刺激物的定向反應增強了,並且能在長時間內保持不消退。這是由於聲音對於視殘人取得了不同於視力正常人的信號意義,它們成了視殘人在行走、認識活動、生產與生活中進行空間定向的重要依據。(2)觸摸覺和肌肉運動覺的充分發展與增強:對於喪失視覺的人,觸覺、聽覺和運動覺是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來源。他們主動、積極地利用自己的肌膚去接觸外界事物,靠觸摸覺和運動覺獲得事物的表面形象,耳朵的聽覺和手的觸摸覺的高度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償了喪失的視力,起到了「眼睛」的補償作用。但是應當看到,他們的知覺范圍終歸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不但使感知覺的速度減慢,而且所能感知的外界事物特徵減少,准確性也差了。 視力殘疾 人的學習記憶有哪些特點? 視力殘疾 人的學習記憶也存在著與正常人不同的特徵。這主要表現在他們只能依靠聽覺和觸摸覺、運動覺等進行學習。他們的大部分知識是通過言語傳授而獲得的,而且聽覺、肌肉運動覺和嗅覺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正常人看到了小汽車,又聽到了「小汽車」一詞,便在兩者之間建立起條件聯系;而視殘人則要通過觸摸小汽車的模型或實物,聽一聽小汽車喇叭聲和發動機的響聲,再聽到「小汽車」這個詞,三者才能形成條件聯系。顯然,聽覺、觸摸覺、肌肉運動覺都發揮了作用。又如,在盲文學習中,他們所依靠的也是聽覺和觸摸覺的聯合作用。觸摸覺的替代作用在視殘人學習特殊書寫方法時表現得特別明顯,這種特殊書寫方式在物體表象和空間表象的形成中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前蘇聯學者關於殘疾人學習凸線畫的研究證明,盲人由於用觸摸覺代替視覺,經過學習可以正確地確定物體形象和圖畫形象的相互關系,發現物體及其圖畫間的相似點。 視力殘疾 人在記憶活動中的突出特點是聽覺記憶得到充分的發展和驚人的增強,凡事一入耳,就像釘子釘在木板上。他們還有很強的分辨能力。早在十八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狄德羅就說過, 視力殘疾 人的聽覺記憶特別好,別人的嗓音對 視力殘疾 人來說,就好似這些人的面孔而有各式各樣。 視力殘疾 人碰到朋友時,只須從聲音中就能判斷他是誰,在哪一個方向,離自己有多遠,從其語調中還可以判斷他的情緒和健康狀況。 視力殘疾 人的思維有哪些特點? 在視覺正常人的思維活動中,往往以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主,但無論何種形式的思維,語言和感性經驗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這種反映如果脫離了語言和概念是無法實現的,這種反映一旦脫離了感性經驗則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視殘人由於對外界事物的感性認識受到局限,他們的言語缺乏感性形象的基礎,因而必然要影響其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 由於缺乏感性的經驗,視殘人的抽象概括過程難以順利進行;由於缺乏感性經驗,他們所形成的概念往往不準確,而且難以進行合乎實際的判斷和推理。他們對某一事物(尤其是新接觸到的事物)的分析、概括只能建立在自己聽到、嗅到、觸摸到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因而往往容易忽略事物的整體性,不容易全面地反映這些事物。古代印度關於「盲人摸象」的寓言,所反映的就是只抓住具有最大實際意義的特徵,而忽略其餘特徵的不準確、不全面的抽象概括的典型例子。視殘人缺乏感性經驗導致的另一必然後果是形象思維的貧乏,藉助於語言、概念進行的抽象思維成了他們主要的思維方式。形象思維的貧乏和無法觀察對視殘兒童思維造成的障礙是使他們在概括時發生困難。例如,有的視殘兒童認為蒼蠅和蜜蜂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是能飛的昆蟲;還有的視殘兒童認為蘋果是圓形的,於是就把梨子、圓形玩具等也都說成是「蘋果」,因為它們都是圓的。 至於後天失明的視殘人,他們的思維特點與正常人並無明顯區別。他們既可以藉助於失明前的視覺表象進行形象思維,又可藉助於詞和概念進行抽象思維。有研究表明,在沒有視覺的條件下,他們的空間表象的形成和思維的發展都可能達到高度完善的程度。

⑧ 人的視野到底有多大是幾度

視野是當眼固定注視一點時 ( 或通過儀器 ) 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那麼人的視野到底有多大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人的視野到底有多大資料,歡迎閱讀。

人的視野到底有多大
實驗表明,人眼最佳視力區為1.5度;清晰區為15度;最大視力區可達35度;35度之外是餘光區或周邊視野,通常可達到120度視角,通過練習,可以接近180度視角。

在0.22秒時間內,未經練習的成人一般能夠感知6~8個圓點或4~6個無關聯的字元。這就是說,未經練習的一般人一分鍾可以感知到1400個點,如果把一個字看做一個點的話,那麼,一分鍾就可以看到1400個字。未經練習的人,看清晰區之外的事物,是模糊的。清晰區的大小,決定著視覺攝入信息量的多少。經過練習,充分發揮餘光區的潛力,人的清晰區視距可以迅速擴大,致使閱讀由原來以字詞為認知單位的點式,變為以片語或 句子 為認知單位的線式,甚至以句群或整頁為認知單位的面式。這就為 快速閱讀 ,甚至一目十行提供了可靠的生理基礎。

傳統閱讀的感知方式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視只感知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地閱讀,然後再合起來理解其中的意義。這種感知 方法 有三個缺點:一是注視的次數多,花費時間長;二是字和詞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義,影響理解;三是視覺接收信息的節奏緩慢而信息零散,跟不上大腦思維活動的快節奏,導致大腦由於“怠工”而造成走神、注意力分散,影響理解記憶效果。許多人之所以閱讀速度慢、理解和記憶效果差,這是主要根源。所以讀得慢並不一定理解記憶效果好。

而喬治速讀記憶的感知方式是整體圖形式感知,即一次注視一個 短語 或一個句子乃至數行文字,整體地理解它的意義。這種方法減少了注視的次數,使視覺接收信息的節奏與大腦思維節奏趨於同步快速,也加快了理解。同時由於減少了大腦思維活動的“空轉”現象,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記憶效果也明顯增強。因此,這種整體感知的方法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點的高效閱讀方法。

有效視幅的擴大,整體感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通過練習達到。

同時,拓展視幅的練習由於活躍了視神經,調節了視神經運動平衡,因此還可以防治假近視、散光、遠視、白內障。

想測一測你的視野嗎?看下錶,如果能同時看清楚3個字,你的視野就屬於正常,就可以通過後面簡單的練習,快速提高你的閱讀速度。如果能同時看清楚4個以上的字,那就祝賀你!你只要按照本書正確的快速閱讀方法閱讀,不經練習就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更會有突飛猛進的感覺。



歷 史

歷 史 的

歷 史 的 腳

歷 史 的 腳 步

歷 史 的 腳 步 已

歷 史 的 腳 步 已 遠

歷 史 的 腳 步 已 遠 去
人的視野是幾度
即眼球向正前方注視時,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是視野。視野也稱周邊視力,指黃斑中心凹以外的視力。視野可分為周邊視野與中心視野兩種。周邊視野可用下述兩種方法檢查:

(1)對比法:檢查者與被檢查者相對而坐,相距0.5~1米,檢查右眼時被檢查者遮左眼,檢查者則遮右眼,用左眼注視被檢查者右眼。檢查者用手指於各方向作規律性移動,由外向里,用對比的方法了解被檢查者有無視野缺損式縮窄。

(2)周邊視野計檢查法:用弧形視野計,相距330毫米,遮蓋另眼,被檢眼注視中心圓視點,將3毫米白色視標由外向里慢慢移動,詢問是否看到視標,或清晰度有無變化,根據弧的角度記錄於周邊視野紙上。正常人如用3毫米白色視標,距離為330毫米檢查周邊視野,范圍平均上側為55°,下側為70°,鼻側為60°,顳側為90°。

如用各種顏色視標檢查,白視野最大,藍、紅、綠色視野依次縮小10°左右。中心視野,用平面視野計檢查。檢查注視點周圍30°范圍的視野,這部分相應的視網膜視敏度較高。檢查距離為1米,遮蓋另眼,被檢眼注視中心固視點,選用1~3毫米白色視標,於各方向由周邊向中心慢慢移動,記錄視標消失或變為不清晰的位置於中心視野紙上。

中心視野的固視點顳側15.5°,水平線下1.5°處有一盲區,其大小為垂直徑7.5°±2°,橫徑5.5°±2°,稱生理盲點。這是眼底視乳頭在視野計上的投影,因為視乳頭上沒有視細胞,所以這個區域內任何人都看不到視標。中心視野內除生理盲點外,任何其他盲區都是病理性的。完全看不到視標的盲區,叫絕對暗點;雖能看到視標,但不清晰,或不能明確辨認出顏色的盲區,叫相對暗點,視野檢查對眼底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視路疾病的診斷、病變的定位,以及對了解疾病的進展都有重要意義。
人的視野大 心胸才開闊 思維悟性強
視野決定了心胸的寬闊程度。有多大的視野,就會有多大的心胸。雖然它們不是絕對對應,但也可以看到它們有必然的內在聯系。

一隻蚊子,它的視野就是整個秋季和房間,在房間里飛動就算周遊世界了。一匹在草原賓士的駿馬,它可以看到了藍天白雲,看到了天邊的落日,它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些就是它的視野。一隻井底的蛤蟆,它的視野也就是一米見園的井底和一米見園的天空,這是它的視野。一隻飛翔在藍天的雄鷹,它的視野更加寬闊。

站在小丘之上,你的視野會看到10平方公里的范圍,站在太白山山頂,你會看到高山草甸的風景,會看到層巒疊嶂的山脈,視野會更加開闊。要是你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你會領略海拔8000米的高原環境,那裡的的藍天會更藍,陽光紫外線會直接射傷皮膚。在那世界的最高峰上,你會看到更加遼闊的山脈,會有一覽眾山小的第一感覺。當你站在太陽上,你會看到整個太陽系和更遠的星系,這是你的視野。當你處在銀河系的邊沿,那你會看到更加遙遠的宇宙,你又會有另一番感慨!

釋迦摩尼成佛的時候,他在腦海里看到了宇宙形成時古往今來的全過程,看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全過程,因此他悟到了“緣起”,認為一切宇宙萬物都有一個“緣”,無緣無起。所有的事物發展都有一個“因”,無因無果。這也就是心胸成悟之原理。有一位哲學家貝克萊,他說: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麼懸崖。為此,我畫了一幅漫畫,這樣就更形象了。他的意思是說,世界上的事物,是因為我的存在而存在,要是我不存在了,那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他說:只要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麼懸崖。然而,懸崖就在那裡,只要你向前再邁上一步,就會掉下懸崖,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以看來懸崖的存在,並不因為你閉上了眼睛就不存在了。

由視野而產生了心胸,可對心胸成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視野開闊了,悟到的事物機理就越豐富,不是嗎?因此,人類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伽利略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遼闊的宇宙星系,哥白尼由此以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科學的發展就是建立在不斷否定的基礎上。這樣的否定,就是因為視野的不斷擴大,認識的不斷完善才會否定以前的認識和看法,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認識發展過程。學會否定,有意識的否定,才會擦亮眼睛,才會很明智,以至於不會因為約定成俗而阻礙了對事物不斷發展變化的反應和再認識。

現在,人們不斷製造功能更加強大的天文望遠鏡,瞭望太空會更加深遠,這是為了開闊視野。人們還通過網路開闊視野,小小銀屏讓你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看書學習,也是在開闊視野。向朋友學習,也是在開闊視野。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認識也會不斷發展。因此許多科幻的構思都基於當時的科技水平,再加上作者的超級想像,才構成了對未來世界的豐富想像。

視野的開闊,認識的發展,是科技發展和思維悟性的辯證統一。僅靠開闊了視野是不夠的,還必須加上人的思維悟性,這樣方可產生對客觀世界本質的不斷認識。

猜你喜歡:

1. 心理素質對人的成功有多大影響

2. 世界上存活的最大歲數的人有多大

3. 世界上存活的最大歲數的人有多大

4. 1985年到今年2017屬牛的人有多大了

5. 2017年屬馬人有多大

⑨ 試過什麼方法可以恢復視野,恢復一點

視野也叫周邊視力,它表示視網膜黃斑中心凹以外的視覺細胞功能。視野檢查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簡單的方法是對比法:醫生與病人相距1m,面對面坐著,病人的左眼看醫生的右眼或病人的右眼看醫生的左眼,彼此注視,雙方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將病人的一眼遮蓋,醫生伸出自己的手來回擺動,在兩人之間從各個方向的外周向中心移動,當病人覺察手指出現的剎那,立即告知,如醫生視野正常,病人能在各個方面與醫生同時看到手指,這說明病人的視野大致正常。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准確性較差。
用視野計檢查視野比較精確,其中又有動態視野檢查法和靜態視野檢查法。
動態視野檢查法是用一定刺激強度視標從某一不可見區,如視野周邊部或暗點中心向可見區移動來探查不可見區與可見區交界點的方法,動態視野檢查法主要用於測繪等視線和暗點范圍,目前臨床常用的平面視野計、弧形視野計均屬此種。
靜態視野檢查法,是視標不動,通過逐漸增加視標刺激強度來測量視野中某一點的光敏度或光閾值的方法,目前計算機自動視野計如國外的Humphreye及國內的北京眼科研究所的H QDS-Ⅰ型全自動電腦視野儀均屬此種檢查法。望采

⑩ 對幼兒進行視野檢查的方法有哪些

⑴對照法:以檢查者的視野與受試者的視野作比較,此項檢查要要求檢查者的視野正常,檢查者與患者面對面而坐,距離為1m,檢查者左眼注視受視者的右眼,檢查者將手指置於自己與患者中間,從各方位向中間移動,讓受檢者的視野與自己的視野進行比較來評估受檢者的視野大致情況。此方面簡單、不需要儀器,但不精確,只能做大致評估。
⑵視野計檢查:檢查視野的儀器有:①平面視野計:檢查中心30°動態視野。②孤形視野計:用以檢查動態周邊視野。③Goldmann視野計:可量化,准確性、可重復性和敏感性較高。④自動視野計:電腦控制的靜態定量視野計,有什對青光眼、黃斑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殊檢查程序。
⑶Amsler方格:檢查中心10°范圍的視野,對黃斑病變有價值,簡便易行。

閱讀全文

與視野計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系蝴蝶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79
高中檢測氨水的方法和現象 瀏覽:286
法壓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126
環境檢測水質分析方法 瀏覽:223
眼鏡片卡槽拉絲與鏡架安裝方法 瀏覽:460
有什麼方法可以矯正近視眼 瀏覽:540
億萬台電腦列數字說明方法 瀏覽:34
初中生高考題解決方法 瀏覽:441
特殊測量技術方法特點 瀏覽:541
用化學方法鑒別真金和假金子黃銅 瀏覽:9
羊五號病怎麼治療土方法 瀏覽:485
增強手指肌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82
擦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13
民間治療失眠的方法 瀏覽:504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63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3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6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8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