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紙燈籠的製作方法步驟
紙燈籠的製作方法步驟如下:
所需材料:紙袋、紙杯、硫酸紙等。
1、切掉紙袋的提手,並用鉛筆和直尺標記矩形窗口。
紙燈籠的文化特點
古時,凡是用於慶賀新春的花燈,均泛稱「春燈」。其主要是在舊歷年(除夕至正月初五日)和上元節(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期間,張掛於室內外,屆晚燃點,以點綴年景。
人們晚間外出時以手提之,以此照明。有的僅為兒童玩具。每年臘月十五日以後,街頭鬧市即有「春燈攤」(一直擺至正月十七日)。
② 怎樣做燈籠的手工製作兒童手工
以手工製作兒童手工,做燈籠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准備材料:紅色、黃色畫紙各1張、安全剪刀1把、訂書機1個、白乳膠或膠棒、紅色毛根各1個,如下圖所示。
(2)手工自做燈籠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1、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紅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
2、燈籠不僅是古代用以照明的工具,在傳統風水命理學中,它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又因「燈」與「丁」讀音相近,更意味著人丁興旺,被人們視為吉祥好預兆。
③ 手工燈籠怎麼製作
一:准備好製作燈籠的材料。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用紙杯做燈籠的方法。首先准備好兩個紙杯,一把剪刀,以及一些雙面膠和透明膠帶。准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製作手工燈籠了。
二:用剪刀把杯子剪開。
先拿起一個紙杯,然後用剪刀把杯沿剪掉,接著把杯子豎起來,用剪刀把杯子剪成一條條的,作為燈籠的主體,但是不要剪到底部,杯底需要保留起來。剪完之後再拿出另一個杯子,把這個杯子的底部用剪刀剪下來。
三:用雙面膠將杯子粘起來。
把剪好的燈籠主體的開口處和剛剛剪下來的杯子底部用雙面膠粘到一起,一個燈籠就大體算是完成了。接著再用棍子或者紙棒做燈籠的柄,還可以給燈籠染上喜歡的顏色,比如說紅色,這樣子一個燈籠就完成了。
④ 怎樣做燈籠的手工製作兒童手工
做法一:
1、裁剪出一張長方形的卡紙,長方形的兩端用尺子和筆各畫出一條寬一厘米的線,這是燈籠的上下邊緣。
2、在兩條線之間的卡紙上,用尺子和筆畫寬度為一厘米的線條,這是燈籠的骨架部分。
3、用小刀把紙中畫出的線條一條一條的割開,把一開始畫出的兩個線條用力往後折,折出摺痕,然後再展開。
4、把卡紙的兩端彎曲,兩端放到一起,在其中的一側粘上雙面膠,把兩端進行粘合,然後用手往下壓,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燈籠的形狀了。
做法二:
1、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 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2、將卡紙兩邊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後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條作穗,再貼上線繩,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5、漂亮的小燈籠就做好了。
做法三:
1、先把一次性杯子剪開,我們這里只要杯子的底座往上大概1-2公分。
2、剪好後,把這兩上底座塗上顏色,這里我們塗上黃色。一般燈籠的上下蓋都是黃色的。
3、把之前准備好的卡紙拿出來,減成1-2分分左右的長條,注意每個長條都要保持一樣寬度。
4、卡紙弄好後,在卡紙的兩頭鑽兩個小孔,把准備好的線拴在兩頭。
5、接著把我們之前減好的底座在中間部分穿一個小孔,把線穿過去。然後在兩頭打上結,保證兩頭的線不往回縮。
6、之後找出一塊紅色紙,剪出密集的線,注意上面部分留出一段距離,不要剪斷。
7、之後把剪好的卡紙粘在燈籠的下方,然後把卡紙擺放均勻,這樣一個簡單又好做的燈籠就做好了。
⑤ 紙燈籠製作方法
紙杯做燈籠製作步驟如下:
1、准備材料:一次性紙杯兩只,紅線若干,剪刀,膠水或雙面膠,蠟燭,紅色顏料
2、設計:構思你想要做的燈籠功能、外形、圖案及燈源等事項,最好能形成數據記錄和圖紙描述。
3、取一隻紙杯,盡量選擇橫豎有參考圖案的,比如蘋果圖案等等。沿縱向條紋均勻剪開,成一個個條狀。
4、平齊剪掉多餘的杯邊。
5、修去寬邊,因為杯子的杯口是寬些的
6、一根根向外牽拉一下豎條,成內卷狀。
7、取另一隻紙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餘剪去。
8、同樣按圖案剪開,為和剛才的條狀對接做准備。
9、先在兩個底部的中心鑽孔穿紅線,然後將兩只紙杯的條狀對應粘接好,燈籠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紙包邊,底部中心掛上燈籠穗子,會更有感覺。可以用顏料將燈籠塗成喜慶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