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柏(huáng bò),中葯名。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乾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干。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 方法 ,供大家參考!
一、黃柏的功效與作用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黃柏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黃柏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1、黃柏治小兒熱痢下血: 黃檗半兩,赤芍葯四錢。上同為細末,飯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飲下,大者加丸數。 (《閻氏小兒方論》)
2、黃柏治小兒膿瘡,遍身不幹: 黃檗末, 入桔礬少許摻之。(《簡便單方》)
3、黃柏治痢疾: 黃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將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黃柏200克,共水煎兩次,合並煎液,用文火濃縮成膏狀,將剩餘100克黃柏研細粉加入膏中,攪勻,低溫烘乾,研細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遼寧《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4、黃柏治小兒臍瘡不合: 黃檗末塗之。 (《子母秘錄》)
5、黃柏治妊娠及產後寒熱下痢: 黃檗一斤,黃連一升,梔子二十枚。上三味,細切,以水五升,漬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盡。嘔者加橘皮一把,生薑二兩。 (《千金翼方》)
6、黃柏治男子陰瘡損爛: 一、煮黃檗洗之,又白蜜塗之。二、黃連、黃檗等分,末之,煮肥豬肉汁,漬瘡訖,粉之。 (《補缺肘後方》)
7、黃柏治小兒熱瀉: 黃檗,焙為末,用米湯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下。(《十全博救方》)
二、黃柏的食用方法1.黃柏湯
組成:黃柏 黃連 白頭翁(一作白蘞) 升麻 當歸 牡蠣 石榴皮 黃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葉各3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兒,一服40毫升,二百餘日至一歲小兒,一服50毫升。
主治:小兒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熱氣內入腸胃,下痢赤白,狀如魚腦,壯熱頭痛,手足煩。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2.苦參黃柏酒
配方:苦參、川黃柏各5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
主治:熱毒流注腳膠、腫痛欲脫等。
用法:外用。趁溫浸洗腳腫處,日洗3--4次。
來源:《葯酒匯編》
3.黃柏升麻湯
組成:黃柏、升麻、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葯切,水750毫升,煮取250毫升,入地黃汁毫升,再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功效:瀉火散熱。
主治: 口臭生瘡。
4.黃柏蒼術湯
材料:黃柏9克,蒼術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龍膽草15克,生地15克。
主治:慢性濕疹。
用法:水煎服。
摘錄:《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5.茯術黃柏散
方葯:(1)內服方:黨參15g,白術12g,茯苓20g,陳皮10g,蒼術12g,黃柏12g,生薏苡仁30g,澤瀉12g,白扁豆20g,白芷10g,墓頭回12g,蜀羊泉30g,甘草10g。
(2)外用消炎止癢薰洗劑,苦參30g,地趺子30g,蛇床子30g,百部30g,五倍子15g,明礬10g。
用法:①內服方: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②外治方:將以上6味葯放於洗面盆中,加水半盆,熬30min離火,盆上蓋一條毛巾,讓患者坐在葯盆之上,熏至出汗,候溫再用葯水洗陰部,用干毛巾擦乾凈,再用滑石粉撒在外陰部,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7天。
功效:健脾燥濕,清利胞熱,敗毒止帶。
6.黃柏薏苡仁粥
材料:黃柏10克,萆解1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黃柏、萆解煎取汁,再與薏苡仁、粳米同煮粥,粥熟調入冰糖適量,稍煮片刻即可。
主治:治療遺精濕熱下注型:遺精頻作、或尿時精液外流,心煩少寐,口苦,小便熱赤不爽,小腹及陰部作脹,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7.赤豆牛膝黃柏茶
組成:赤小豆15克,牛膝、川柏各10克。水煎服。
製法:按原方組成用量,搗成粗末,置保暖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20分鍾後,頻頻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濕熱下注而致的下肢丹毒、紅腫疼痛。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用。孕婦禁用。
2. 國槐花的功效與作用
國槐花的功效與作用如下:
功效:
1、國槐花花味道甘甜,氣味芳香,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也可以作為葯材直接入葯。
2、它的營養成份有糖類、維生素、槐花二醇、芳香甙等。
主要的作用有:
1、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滋陰潤肺以及防止中風等功效。
2、槐花中的蘆丁能夠改善毛細血管,使得毛細血管具有正常的抵抗力。
3、槐花可以通潤腸道,防止發生便秘的症狀,對於治療便血也有療效。
4、有抗炎、消水腫、抗潰瘍、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抗菌等作用。
3. 辣木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辣木有什麼功效
1、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而使血管恢復彈性,血管軟化後會使血壓下降。辣木籽中所含鈣質比較高,老年人缺鈣者可以作為日常補鈣食物,含鐵量也挺高,對於輕微貧血者可以代茶飲。其維生素A是胡蘿卜里的四倍,對於夜間視物模糊的人,長期食用有一定緩解作用。辣木籽所含的生物鹼、維生素C有一定清除自由基,配合清淡飲食可以起到排毒美容、延緩衰老的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種子富含油脂,所以有潤腸通便作用,慢性腹瀉者慎用。
2、辣木冷盤。准備辣木葉,花生辣醬,番茄醬或辣椒醬。沸水裡放入辣木葉或花煮5至10分鍾,把樹葉或花撈起停水,與花生辣醬,番茄醬或辣椒醬拌吃。
3、辣木排骨湯。准備辣木2公斤,水4000毫升,排骨2斤,紅蘿卜2根,荸薺10顆,鹽適量。先將辣木與水煮成湯底。排骨川燙去血水。將排骨放入濾凈的湯頭中煮30分。再下紅蘿卜與荸薺,再煮30分,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4. 蜂蠟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蜂蠟,又稱黃蠟、蜜蠟,蜂蠟是由蜂群內適齡工蜂腹部的4對蠟腺分泌出來的一種脂肪性物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蜂蠟的功效、作用和食用 方法 都有哪些。
蜂蠟的功效和作用
蜂蠟的葯用價值非常高。中醫學上蜂蠟有解毒、生肌、定痛的功效,內服和外敷可主治內急心痛,下痢膿血,久瀉不止,胎動下血,瘡癰內攻,久潰不斂,水火燙傷等。
西醫方面由於蜂蠟的主要成份是高級脂肪酸和高級一元醇所形成的酯,將其製成各種軟膏、乳劑、栓劑,可用來治療潰瘍、癤、燒傷和創傷等多種疾病。
口腔咀嚼蜂蠟能治療咽頰炎和上頜竇炎。咀嚼封蓋蠟能增強呼吸道免疫力和治療鼻炎,副鼻竇粘膜炎及乾草熱病。將蜂蠟製成清涼壓布軟膏敷貼患部,可治療閉塞性動脈內膜炎、牙周炎和痙攣性結腸炎。蜂蠟與碳酸鈣、礦物油和純松脂混合而成的化合物可以治療慢性乳腺炎、濕疹、燒傷、創傷、癬、皮炎、膿腫乳頭狀瘤。
蜂蠟的食用方法1、蠟阿膠蛋
配方:新鮮雞蛋5個、阿膠粉(用牡蠣炒珠,壓碎)10克、蜂蠟30克。
製作:先將蜂蠟烊化,打入雞蛋,加入東阿阿膠粉,攪勻。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活血軟堅。適用於慢性白血病氣血兩虛型,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倦怠乏力,心慌氣短,頭暈目眩,時有鼻腔、齒齦、皮下等部位出血,舌質淡紅,苔薄,脈濡細。
2、果芝麻糍
配方:糯米2.75千克、粳米2.05千克、蜂蠟25克、八果餡3.5千克、白芝麻100克、花生油100克。
製法:糯米、粳米用於清水浸約2小時,淘清,潷去水,加入新水約2.5千克,用石磨磨成米漿。將白芝麻用小火炒熟。將蜂蠟用熱油沖入使之溶解。然後將米漿倒入鋪有布的籠屜內用大火蒸約2.5小時,連布移在瓷缽內,一手將布角抓起,一手在布上搓揉到有粘性的熟劑時,倒在抹有蜂蠟的畫板上,再在熟劑外面用蜂蠟全面抹勻。
3、蠟炒豬肚
材料:豬肚一隻、蜂蠟30克、鹽適量。
做法:
1、豬肚洗凈切塊放鍋內大火炒熟。
2、加入蜂蠟適量炒至蜂蠟完全融化,加入適量的鹽趨熱吃。
3、涼了再回鍋熱一熱,不然會很粘牙,難於下咽。
功效:月子里吃蜂蠟煮豬肚特別好,補肚子,蜂蠟是補腸胃的極品,蜂蠟炒豬肚這個菜性質溫和,適於恢復胃粘膜損傷,對於治療胃病,有不錯的輔助效果。
蜂蠟的正確用法1、癰疽發背、湯火傷
①生地、當歸、香油,煎葯枯黑,去渣,加蜂蠟熔化,攪成膏狀,搽患處。有拔毒止痛、生肌斂瘡之功。
②當歸和蜂蠟各60克、白芷15克、輕粉和血竭各12克、紫草6克、甘草36克、香油500克。先將諸葯研末,再將香油燒沸加入蜂蠟溶化,入葯末煉成膏,塗患處。
2、皮膚燙傷潰爛
大黃30克、黃連9克,梅片3克、黃蠟20克,香油60克。將前兩味置於香油中炸至微焦,去渣再入梅片,黃蠟溶化調製成膏,塗搽患處,每日1~2次。
3、慢性濕疼(包括神經性皮炎)
輕粉4.5克,黃丹、飛辰砂各3克,香油適量,蜂蠟30克。諸葯研末,加熱香油至沸,加入蜂蠟,煎至無黃沫為度,將葯末投入調至膏狀,外搽患處。
4、干濕濟瘡
硫黃15克、斑蟲3個、蜂蠟30克。先將斑蟲研末(戴口罩防中毒),將蜂蠟熔化,加入硫黃、斑蟲末,調成膏狀,外搽患處,嚴禁入口。
5、皸裂
黃蠟3份、植物油15份、嫩松香1份,隔水熔化,塗搽患處。
6、紅色槍刀膏
象皮9克,乳香、沒葯各3克,血竭、兒茶、輕粉、茜草、龍骨各6克,珍珠1克,珠砂9克,冰片1.5克,琥珀1.5克,蜂蠟150克,茶油740克。諸葯為末,先將茶油倒入銅鍋或瓷器內,加入黃蠟熔化,再加入諸葯末,攪拌均勻,煉製成膏,攤敷於紗布,帖患處。此膏能消腫止血,定痛生肌。
蜂蠟如何提純蜂蠟的提純需要先融化再純化。封蓋蠟一般很乾凈,但融化時上面總有許多黑色的廢渣。舊巢脾比新巢脾廢渣更多,顏色更黑。因此,最好將兩種蜂蠟分開。蜂蠟的融化方法有許多種,常用融蠟器有:日光蜂蠟提純器、用蒸汽或熱水的各種蜂蠟提純器、雙層蒸鍋。蜂群少時,採用日光蜂蠟提取器較好,但這種方法只有在夏天晴天時才起作用。
日光蜂蠟提取器的基本要求是:隔熱好的木製箱子;一個金屬插槽或框用於盛蠟,通常用不銹鋼,但不用鐵,因為鐵污染蜂蠟;過濾廢渣的過濾網,過濾網下面有收集蜂蠟的容器;雙層透光滑門或窗。頂框用黑色有利於吸熱,前面裝上車輪,便於移動。通常日光融蠟器每年可以處理平均六群蜂。為了擴大容量,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裝,基本框架不變,外層板5mm厚,並用聚亞安酯油漆。採用木製邊框,在金屬盤上裝一個緩沖器,用環氧樹脂將各部分粘合起來。常用的絕緣材料是黑。直接使用熱源,蜂蠟不易融化,必須用水浴。蜂蠟是易燃物質,因此避免在有火源的地方操作。一旦蜂蠟都融化了,在64℃下應持續一段時間,然後用細棉布、干凈的舊手帕、醫用紗布等過濾。
蜂蠟相關 文章 :
1. 蜂蠟是怎麼形成的
2. 蜂蠟的功效和作用
3. 蜂蠟的美容作用與功效
4. 蜂蠟的葯用價值
5. 鐵樹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鐵樹果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
很多人都認為鐵樹是不開花的,其實它是開花結果的,鐵樹果是一種中葯材,有著葯用的功效和價值,它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去談,對於止咳,祛除痢疾是有好處的,你知道鐵樹果的葯用功效嗎?下面就來具體介紹鐵樹果的價值。
鐵樹的功效與作用:
1、葉:鐵樹葉具有收斂止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用於各種出血、胃炎、胃潰瘍、高血壓、神經痛、閉經、癌症。
2、花:鐵樹花具有理氣止痛、益腎固精的功效,用於胃痛、遺精、白帶、痛經等症。鐵樹花可以止痛,對於補腎或者是有胃痛情況有調理作用。
3、果:鐵樹果具有清熱、止血、祛痰的功效,治咳嗽、痢疾、跌打刀傷等症。鐵樹果可以止咳,還能止瀉,對於跌打損傷有好處。
4、根:鐵樹根具有祛風、活絡、補腎的功效,用於肺結核咯血、腎虛牙痛、腰痛、白帶、風濕關節麻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鐵樹的根可以起到祛風濕作用,可以有活絡補虛功效。
鐵樹果別稱鳳凰蛋,為蘇鐵科植物蘇鐵的種子,含油和豐富的澱粉,供食用和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的功效,微有毒,中毒症狀為頭暈、嘔吐。鐵樹果可以起到止痛,緩解腹瀉作用,還能緩解頭暈嘔吐的問題。
6. 鐵樹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鐵樹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介紹
1、鐵樹名鳳尾蕉,屬蘇鐵科植物,莖內含澱粉,嫩葉及種子可食,並作葯用。葉可以理氣活血,花可以活血化淤,果可以消炎止血。
2、性甘、平、澀,有小毒。
3、種子含蘋果酸、酒石酸、膽鹼、葫蘆巴鹼、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微量的砷。
4、鐵樹含鐵樹素(Cyasine)及新鐵樹素甲、乙,具有抗癌活性。
5、葉為收斂葯,有止血之功。花為鎮咳鎮痛葯。根用作滋養強壯葯,近來發現有抗癌作用。
6、婦女卵巢腫瘤,胃癌,嘔吐反胃:鐵樹葉約90至120克,紅棗7~10個,煮湯服,療程一個月。
7、咳嗽咯血:鐵樹花15~30克(乾花減半),冰糖適量,燭湯服。
8、月經閉止或月經過多:鐵樹葉燒存性,研末,每服3~6克,黃酒送服
9、有關專家指出,鐵樹果實里含有有毒物質,食用後會誘發肝臟腫瘤和脊髓萎縮,對人體危害較大。
7. 迷迭香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鎮靜安神
迷迭香具有鎮靜安神,止痛的功效,還可以舒緩頭昏暈眩及緊張性頭痛、治療頭疼、偏頭疼、神經痛、精神疲勞和神經衰弱。
2、提神醒腦
迷迭香有著提神醒腦的作用,迷迭香茶擁有能令人頭腦清醒的香味,能夠使人振奮精神,充滿活力,可以在感覺疲軟無力時使用。
3、消毒殺菌
迷迭香葉中的揮發油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有著一定的抗菌作用。
4、增強記憶力
迷迭香具有刺激神經系統運轉,改善記憶力衰退的功效,能幫助腦部疲勞恢復,增強記憶力,使人頭腦清醒,條理分明。比較適合考生或是用腦過度的人使用。
5、美容養顏
迷迭香中含有的唇形草鞣質酸,為咖啡酸與α-羥基氫化咖啡酸的縮酚羧酸,與鼠尾草酸均有抗氧化作用。經常飲用迷迭香能夠減少皺紋的產生,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外用迷迭香還有收斂皮膚毛孔的作用。
(7)失蠟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迷迭香,唇形科灌木。 性喜溫暖氣候,原產歐洲地區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遠在曹魏時期就曾引種中國。現在園林中偶有應用。
從迷迭香的花和葉子中能提取具有優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劑和迷迭香精油。迷迭香抗氧化劑。廣泛用於醫葯、油炸食品、富油食品及各類油脂的保鮮保質;而迷迭香香精則用於香料、空氣清新劑、驅蟻劑以及殺菌、殺蟲等日用化工業。
灌木,高達2米。莖及老枝圓柱形,皮層暗灰色,不規則的縱裂,塊狀剝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狀細絨毛。葉常常在枝上叢生,具極短的柄或無柄,葉片線形,長1-2.5厘米,寬1-2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全緣,向背面捲曲,革質,上面稍具光澤,近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狀絨毛。
8.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無花果是一種稀有水果,國內江蘇、四川等地有種植,但在新疆阿圖什地區栽培品質最優。以下蓼莪及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功效作用
1、無花果治痔瘡,慢性腸炎:豬瘦肉250克,切小塊,無花果100克(干品),同煮湯,用適量食鹽調味食用。有理腸健胃,解毒消炎作用。(無花果豬肉湯)
2、無花果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無花果兩個生食,或用乾果十個與豬大腸一段,共煮熟食。
3、無花果治久瀉不止:無花果五至七枚,水煎服。(《湖南葯物志》)
4、無花果治咽喉疾。《便民圖纂》
5、無花果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鮮無花果生吃或乾果十個,豬大腸一段,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6、無花果治外痔:鮮無花果十個,水煎洗患處。
7、無花果治哮喘:無花果搗汁半杯,開水沖服,每日一次,以愈為度。
8、無花果治喉癢:無花果根去粗皮,打碎,開水泡服。
9、無花果鮮果的白色乳汁外塗去疣。《江蘇植葯志》
10、無花果洗痔瘡。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生草葯性備要》
11、無花果益肺,通乳。《醫林纂要》
12、無花果治疝氣:無花果兩個,小茴香10克,水煎服。
13、無花果治誤食魚蟹類中毒,腹痛,嘔吐:無花果鮮嫩葉,洗凈搗爛絞汁,每次溫開水和服半杯。
14、無花果治腸炎:無花果枝適量,水煎服,每日兩三次。
15、無花果開胃,止泄痢。(汪穎《食物本草》)
16、無花果清熱,潤腸。《隨息居飲食譜》
17、無花果治肺熱聲嘶,咳嗽咽痛:無花果150克,水煎加冰糖適量服。
18、無花果發乳:無花果二兩,樹地瓜根二兩,金針花根四至六兩,奶漿藤二兩。燉豬前蹄服。(《重慶草葯》)
19、無花果健胃止瀉,祛痰理氣。治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悶。《雲南中草葯》
20、無花果治肺熱聲嘶:無花果五錢,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葯》)
21、無花果敷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癩癬瘡,黃水瘡,魚口便毒,乳結,痘瘡破爛;調芝麻油搽之。《滇南本草》
22、無花果治咽喉刺痛:無花果鮮果曬干,研末,吹喉。(《泉州本草》)
23、無花果治五痔,咽喉痛。《綱目》
24、無花果治黃疸:無花果葉10克,水煎代茶飲。
食用方法
1、無花果燉瘦肉
用料:無花果2個、瘦肉100克、蜜棗1個。
做法:將豬肉洗凈並飛水切塊,再與洗凈的無花果、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隔水燉2小時即可。
功效:無花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助消化、清熱潤腸、止瀉痢、治五痔的作用;蜜棗甘潤能健脾和胃;豬肉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血作用。
適用人群:痔疾腫痛出血,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瀉痢及肝膽積熱之目赤腫痛等
2、荸薺無花果飲
材料:新鮮荸薺500克、無花果150克。
做法:
1、將新鮮荸薺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用力反復將外表皮刷洗干凈,轉入溫開水中沖一下,切去荸薺頭、尾,連皮切成片或切碎,盛入碗中備用。
2、再將無花果洗凈,切成片或切碎,與荸薺片同放入家用攪拌機中,視需要可酌加涼開水適量,攪打成漿汁,用干凈紗布過濾(濾渣勿棄),收取濾汁即成。
3、無花果淮山雞湯
材料:烏骨雞肉200公克、無花果50公克、淮山30公克、大黃瓜90公克、薑片15公克、水800㏄、鹽3/4茶匙、雞粉1/4茶匙
製法:
1、烏骨雞肉剁小塊,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臟,再撈出用冷水沖涼洗凈;大黃瓜去皮、去籽後,切小塊,與烏骨雞肉塊一起放入湯鍋中,再加入水備用。
2、干百合用冷水(份量外)浸泡約5分鍾,泡軟後倒去水,與桂圓肉、薑片一起加入作法1的湯鍋中,以中火煮至滾沸。
3、待作法2的雞湯滾沸後撈去浮沫,再轉微火,蓋上鍋蓋煮約1、5小時,起鍋後加入所有調味料調味即可。
4、無花果蘋果豬骨湯
材料:蘋果2個、無花果30克、豬脊骨500克
做法:
1、無花果洗凈,稍浸泡;蘋果切塊,去芯留皮;
2、豬脊骨洗凈,切大塊,放入開水中煮片刻,拿出來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備用;
3、湯鍋放入清水2500ml,待水滾後放入豬脊骨大火煮開後,轉為中火煮半小時,再將剩餘的材料放入,以大火煮開,轉為小火(湯一定要保持在微滾的狀態),再煮1個半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5、無花果茶樹菇煲雞
材料:茶樹菇50克、雞半隻、無花果5粒、姜1片、鹽適量
做法:
1、茶樹菇用清水浸軟洗凈後剪去根部;雞洗凈後切件;無花果洗凈。
2、將茶樹菇、雞、無花果、薑片放入電砂煲中加入1升清水煲2小時。
3、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6、花生無花果豬肚湯
材料:無花果60克、花生50克、豬肚1個、生薑3片。
做法:
1、無花果、花生洗凈,稍浸泡;
2、豬肚剔去臟雜,沖凈,用生粉反復洗凈,再用清水洗凈,切為條狀。
3、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豬肚、花生可撈起佐餐用。
7、無花果鯽魚章魚干湯
材料:無花果50克、花生75克、淮山50克、杞子25克、章魚干50克、鯽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
1、無花果、花生、淮山、杞子洗凈,浸泡;章魚乾洗凈,浸泡至軟,切片塊;鯽魚洗凈,去鰓、鱗、腸雜,置油鑊中用文火稍煎兩邊微黃。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無花果的作用化痰潤肺,它還有健脾養胃、清熱潤腸的功能。
8、黃豆椰子無花果田雞湯
材料:椰子1個、黃豆50克、無花果6個、田雞750克、雞肉350克、生薑3片。
做法:
1、椰子剖開、取椰肉切碎、汁留用;黃豆、無花果洗凈,稍浸泡;田雞宰洗凈,去皮、爪及臟雜,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撈起洗凈;雞肉洗凈。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
功效:寬中益氣、利大腸、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無花果有健胃、潤腸、利咽、滋陰的作用。田雞是民間認為補元氣治脾虛的營養食品。
9無花果粥
材料:無花果30克、粳米(大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無花果洗凈,切碎備用;粳米(大米)洗凈,浸泡30分鍾。
2、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假如大米煮沸,再放入無花果煮至粥熟。
3、加入冰糖煮溶即可。
功效:無花果味甘,性平。能補脾益胃,潤肺利咽,潤腸通便。
10、無花果冰糖水
材料:無花果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無花果洗凈,加水與冰糖共煮、每日1次,連服3-5天可收顯效。
功效:治肺熱咳嗽。
11、無花果牛奶飲
材料:無花果30克、牛奶250毫升、白糖20克。
做法:
1、將無花果洗凈,切薄片。
2、牛奶(也可用羊奶)放入奶鍋中,燒沸,下入無花果,煮6分鍾,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3、無花果切片,易煮出葯效。
功效:瘦身美白、清熱潤腸、護膚增白。
12、無花果檸檬汁
材料:無花果5個、檸檬汁30毫升。
製法:
1、將無花果洗凈,切成小塊備用。
2、將無花果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冷開水、檸檬汁攪打均勻,即可倒入杯中。
13、無花果山楂飲
組成:干無花果2個,山楂1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干無花果切碎搗爛,山楂切片,一並炒至半焦。
用法:加白糖沖沏,代茶飲。
功效:開胃消積,適用於食滯暖氣,飲食不振。
14、無花果蜜粥
材料:無花果30克、蜂蜜適量、粳米60克。
做法:將無花果洗凈切碎;粳米淘洗凈入鍋,加水500毫升,用旺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熬煮成粥,調入無花果和蜂蜜,再煮沸即成。
功效:益氣潤腸 氣虛便秘。
用葯禁忌
脂肪肝患者、腦血管意外患者、腹瀉者、正常血鉀性周期性麻痹等患者不適宜食用無花果;大便溏薄者不宜生食無花果。
無花果怎麼吃剝皮嗎
無花果是水果中的佳品,雖然它果的果皮並不好看,但是和葡萄一樣也是一種可以連皮吃的水果。無花果在熟透之後果皮一般呈現出紫色,裡面含有豐富的青花素,而且果皮含有的活性因子要遠遠高於果肉,連皮吃夜市非常營養的。
我們在市面上購買的無花果時,銷售會建議剝皮食用,這是因為市面上售賣的無花果在採摘時大部分都是生果,並沒有完全成熟,連皮吃的話苦味重口感差,並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因為農葯殘留才剝皮吃,畢竟市面上的無花果乾都是有皮的。
無花果的可食用率非常高,鮮果的可食用部分達到了98%以上,而乾果和蜜餞則是100%,裡面沒有硬的的種子和對身體刺激性比較大的成分,也是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子食用的,經常食用還可以增強體力、消除疲勞、預防衰老。
物花果乾一天吃多少好
無花果乾一天吃一把最好。
無花果乾是零食,每天最好不要吃超過一把的量。無花果乾物質含量很高,其中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含量佔34.3%,果糖佔31.2%而蔗糖佔7.82%。適量吃點有助於身體健康,過量吃只會給身體帶來危害。要是吃過量的無花果乾,可能會引起肥胖、過敏、腹瀉等症狀。
無花果乾可以怎麼吃
煮粥
無花果乾可以煮粥吃,大家可以用三十克無花果乾,加下一百克的粳米、再加入三十克大米,一起放在鍋中慢慢煮製成粥,然後直接食用就可以。這樣煮出來粥會有種無花果的淡淡香氣,同時還具有開胃消食的'保健功效。
燉湯
無花果乾燉湯喝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燉湯時可以把取一百克的熟肉,把它切成細絲,然後與五十克的無花果乾一起放在鍋中加入清水,然後用小火慢慢的燉制,大約四十分鍾左右湯就能燉好,在出鍋時加入食用鹽和香油進行調味就可以。這種湯品對人類的胃炎和腸炎有很好的調理功效,是一道養生功效特別出色的菜式。
直接食用
無花果乾可以直接食用,就像食用果脯一樣,無花果乾的味道比較甜,韌性很足,食用時口感是比較不錯的,但是一次的食用量不宜過多。
拌菜
無花果乾和洗干凈的西瓜皮(切絲)涼拌成菜,口感清爽,味道獨特。
吃無花果乾的好處
促進消化
無花果乾是一種可以促進消化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的脂肪酶和蛋白酶以及水解酶,這些酶類物質,能促進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化和收,也能增加食慾,對人類的消化不良和腹脹便秘等不良症狀都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降血壓
無花果乾可以降血壓,它含有的多種酶類物質中,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能避免血脂升高,同時也能讓人們過高的血壓降下來,另外無花果乾還能抑制身體對脂肪的吸收,還能讓人體內多餘的脂肪分解,對預防冠心病和高血脂有明顯的作用。
抗炎消腫
無花果乾還是一種能抗炎消腫的特色食品,平時食用能起到利咽消腫和消炎等多種功效,人們在出現上火和咽喉腫痛以及咳嗽痰多等症狀時可以多吃一些無花果乾,能讓這些不良症狀很快緩解。
9. 銀杏樹葉的食用禁忌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銀杏葉用葯禁忌是:有實邪者忌用銀杏葉。
1、銀杏葉可以改善肌膚微循環,不但防止肌膚干黃,還可令肌膚粉嫩透白。
2、銀杏葉中的黃酮甙、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份對人體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長,保持皮膚光澤與彈性起著不小的作用。
3、銀杏葉治雞眼:鮮銀杏葉10片。搗爛,包帖患處,兩日後呈白腐狀,用小刀將硬丁剔出。(南葯(《中草葯學》)
4、銀杏葉治冠心病心絞痛銀杏葉、首烏(何首烏)、鉤藤各4.5g,製成片劑,一日量,吞服;或銀杏葉水煎濃縮成浸膏片(每片含黃酮量約2mg,相當於生葯0.5g),每次舌下含服1--2片,每日3 次。
5、銀杏葉治小兒腸炎:銀杏葉3--9g。煎水擦洗患兒腳心、手心、心口(巨闕穴周圍)嚴重者擦洗頭頂,每日2次。(《全國中草葯匯編》)
6、銀杏葉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大動脈炎,閉塞性脈管炎,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栓塞,再生障礙性貧血(白果葉制劑,每片含黃酮2mg)每次2片,每日3次。(《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7、銀杏葉為末和面作餅,煨熟食之,止瀉痢。《品匯精要》
8、銀杏葉治瀉痢:銀杏葉為末,和面作餅,煨熟食之。(《品匯精要》)
9、銀杏葉治象皮腿。(蘇醫《中草葯手冊》)
10、銀杏葉可用於心悸怔忡、肺虛咳喘等病症。《食療本草》
11、銀杏葉治漆瘡腫癢:銀杏葉、忍冬藤。煎水洗,或單用銀杏葉煎洗。(南葯(《中草葯學》)
12、銀杏葉有優秀的抗氧化成分,對抗自由基的產生,防止膠原蛋白氧化。
13、銀杏葉治血清膽固醇過高症:銀杏葉提取主要成分黃酮,製成糖衣片,每片含黃酮1.14mg,每次4片,每日3次。(《全國中草葯匯編》)
14、銀杏葉治冠心病心絞痛:銀杏葉、瓜蔞、丹參各15g,薤白12g,鬱金9g,生甘草5g。煎服。(《安徽中草葯》)
15、銀杏葉斂肺氣,平喘咳,止帶濁。治痰喘咳嗽,白帶白濁。《中葯志》
16、銀杏葉治雀斑:采銀杏葉,搗爛,搽,甚妙。(《滇南本草》)
17、銀杏葉治灰指甲:銀杏葉煎水洗。(南葯(《中草葯學》)
18、銀杏葉可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減少雀斑,潤澤肌膚,美麗容顏。
10. 迷迭香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迷迭香別名海洋之露。常綠灌木,株直立,葉灰綠、狹細尖狀,葉片發散松樹香味,自古即被視為可增強記憶的葯草。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迷迭香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迷迭香的功效和作用
1,迷迭香的花、種子可減輕頭痛、幫助睡眠、防止掉發的功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抗痛毒效用;烹飪時放入少許葉片,可去除魚腥味;鮮草可泡茶、沐浴、去汗清爽提神;鮮花蒸餾後可生產芳香油,世界上第一種香水—匈牙利水就是用迷迭香提取的。
2,消除胃氣脹、 增強 記憶力 、提神醒惱、減輕頭痛症狀、改善脫發的現像(孕婦不宜飲用),迷迭香茶擁有能令人頭腦清醒的香味,能增強腦部的功能,可改善頭痛,增運記憶力,對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生不妨多飲用迷迭香茶,此外對傷風、腹脹、肥胖等亦很有功效。
3,改善語言、視覺、聽力方面的障礙,增強注意力,治療風濕痛,強化肝臟功能,降低血糖,有助於動脈硬化的治療,助麻痹的四肢恢復活力。
4,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調理油膩不潔的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發再生。
迷迭香的食用 方法 :
1,花茶的沖調:迷迭香(適量)、熱開水(約400cc)、蜂蜜或砂糖 (因需要使用)把迷迭香放入壺中,加入熱開水,沖泡3-5分鍾,加入 蜂蜜或砂糖便可飲用。
2,迷迭香廣泛運用於烹調,新鮮嫩枝葉具強烈芳香,可消除肉類腥味,少數幾枝嫩莖葉(不必使用過多以免破壞食物原味)即可香烤排骨(豬排、羊排及牛小排)。迷迭香烤雞,風味尤佳。
3,做為沙拉用的生菜,在川燙時若能加點迷迭香葉片,則特殊香氣很易入菜。若需長時間加熱的料理,可用乾燥迷迭香或在烹調好後添加少許迷迭香粉。迷迭香之鮮花亦可涼拌沙拉、點綴料理、賦香添味。
4,迷迭香花草茶則有益心臟、消除疼痛及幫助入眠(高,2000)。通常采5-10公分嫩枝洗凈放在茶壼中,沖泡2-3分鍾,即可飲用,時間越久香味越濃,將嫩枝加入檸檬蘇打水中,風味特佳。
5,每天飲用一小杯迷迭香所浸泡的酒,可減少心臟病發作。也可做香草醋。又迷迭香葉片、薄荷葉及大茴香葉置於煮過的水中浸泡20分鍾,過濾後可做為漱口水,保養口腔。
迷迭香的工業價值
迷迭香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香料植物,生長季節會散發一種清香氣味,有清心提神的功效。它的莖、葉和花具有宜人的香味,花和嫩枝提取的芳香油,可用於調配空氣清潔劑、香水、香皂等化妝品原料,最有名的化妝水就是用迷迭香製作的,並可在飲料、護膚油、生發劑、洗衣膏中使用。[5]
迷迭香的葯用價值
迷迭香具有鎮靜安神、醒腦作用,對消化不良和胃痛均有一定療效。多將其搗碎後,用開水浸泡後飲用,1天2~3次,可起到鎮靜、利尿作用。也可用於治療失眠、心悸、頭痛、消化不良等多種疾病。外用可治療外傷和關節炎。還具有強壯心臟、促進代謝、促進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等作用。[3]
還改善語言、視覺、聽力方面的障礙,增強注意力,治療風濕痛,強化肝臟功能,降低血糖,有助於動脈硬化的治療,幫助麻痹的四肢恢復活動能力。[3]
迷迭香的食用價值
有較強的收斂作用,調理油膩的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發再生。改善脫發現象(孕婦禁食)。
在西餐中迷迭香是經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以及烤製品中特別經常使用。清甜帶松木香的氣味和風味,香味濃郁,甜中帶有苦味。
迷迭香的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莖及老枝圓柱形,皮層暗灰色,不規則的縱裂,塊狀剝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狀細絨毛。
葉常常在枝上叢生,具極短的柄或無柄,葉片線形,長1-2.5厘米,寬1-2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全緣,向背面捲曲,革質,上面稍具光澤,近無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狀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