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玉米須有何葯用怎樣進行操作
玉米須的葯用
玉米,玉蜀黍的種子,又名苞米,俗稱苞谷。
用玉米磨成的玉米面,又稱棒子麵,是北方做窩窩頭的主要原料。
玉米雖然是粗糧,但其營養價值並不低於細糧大米。除澱粉和鈣的含量略低於大米之外,所含蛋白質、脂肪、磷、鐵以及B族維生素都高於大米。
玉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本草綱目》說它有「調中開胃」的功效;《本草推陳》則稱「煎服有利尿之功」。但通常作葯治病的,並不是玉米,而是玉米須,正式收載於古葯書《滇南本草》。
平淡無奇的玉米須應用得當,常能取得很好的療效。加之葯性平和,所以醫生樂於使用,民間也廣泛應用。自古以來,玉米須主要用於利尿消腫。現代用來治療腎炎水 腫、肝硬化腹水以及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
對於慢性腎炎,還有助於改善腎功能和減少尿蛋白。一般可用新鮮玉米須煎湯代茶,飲用量以不超過每日尿量為限度。治療腎炎水腫,可加鮮茅根60克煎服或與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同煎服用;治療肝硬化腹水,可加半邊蓮30克同煎服用。
玉米須也用於小便不暢而疼痛的熱淋,有清熱通淋的功效。現代用於腎孟腎炎、膀胱炎、尿道炎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
一般用鮮玉米須60克煎湯,頻頻飲服;如能與鮮茅根、車前草各30克同煎服用、效力更強。
玉米須能增加膽汁分泌,促進膽汁排泄,有利膽退黃的功效。 可用於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和黃疸型肝炎。用玉米須與茵陳、桅子、金錢草配合,利膽退黃的功效更強。 玉米須有降壓作用,每日用沸水沖泡玉米須30克,當茶飲用, 連服兩月左右,可降低血壓,減輕症狀。 玉米須還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可以單用煎服,如與天花粉、玉竹、山葯同煎服用,效果更佳。
玉米須葯用二則
中醫認為,玉米須性味甘平,可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對腎炎、肝炎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現介紹玉米須的幾種葯用療法:治急、慢性肝炎取玉米須、太子參各
5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治急性腎炎取玉米須
100克、西瓜皮50克、螻蛄7個、生地黃15克、肉桂15克,水煎服。隔日1劑,連服4~5劑。症狀消退後,每日服2次,每次6~7克
玉米須的葯用價值和用法
玉米須,甘平,中醫認為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
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葯用於沒有並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玉米須的葯用
用玉米須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消暑清熱。常飲有減肥作用,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大有裨益。
●消暑減肥:用玉米須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消暑清熱,常飲有減肥作用。
●心血管疾病:取玉米須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常飲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大有裨益。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葯兼利尿葯,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在婦科方面,它可用於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暢等,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來治療乳腺炎等。
另外,玉米須還有開胃作用,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療手術後、化療後和重病後食慾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玉米須通常用法是煎湯後服,內服常用量是每天50~100克。
玉米須具體用法:
1.利尿:常用於治療腎炎浮腫,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須,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膽:治療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與茵陳、梔子配合應用。玉米須、鬱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
3.止血:玉米須、根、葉可治療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時,玉米須配薺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壓: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決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壓症狀。
玉米須煲鮮蚌
配方:玉米須60克 鮮蚌肉100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 西芹100克 素油30克
製作:
1.把玉米須洗凈,放入燉杯內,加水250毫升,用武火燒沸,文火燉煮25分鍾,去渣,留汁液待用。
2. 把鮮蚌肉洗凈,切薄片;姜切片,蔥切段,西芹洗凈,切5厘米長的段。
3. 把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隨即加入蚌肉、西芹、鹽及玉米須汁液,煮2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2次,佐餐食用。
功效:利尿泄熱,平肝利膽。供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食用。
當人們嘗試各種降糖食品時,卻忽略了玉米須——我們吃玉米時隨手扔掉的「廢物」。其實,玉米須有非常不錯的降糖效果,廣大糖尿病患者只要稍加利用,完全可以「變廢為寶」。
玉米須含有大量營養物質和葯用物質,如酒石酸、蘋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自古以來,玉米須在我國就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記載,玉米須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不過,一直以來人們對玉米須的認識,僅限於它的利尿消腫作用,殊不知它還是一味治療糖尿病的良葯。我國南方就常用玉米須加瘦豬肉煮湯治療糖尿病,在《嶺南采葯錄》中有此記錄。此外,我國民間很多偏方中也有類似的內容,或用玉米須泡水飲用,或將玉米須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營養與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告訴記者,用玉米須降糖的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身就說明玉米須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目前對於玉米須降血糖的科學研究並不多。部分研究指出,可能是玉米須中的皂甙類物質發揮了降糖作用。盡管如此,也絕不可用玉米須替代降糖葯物,如果在服用降糖葯物的同時,飲用玉米須水進行輔助治療,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玉米須的服用方法和作用。
玉米須在生活中較為常見,但是大家基本都在煮制的過程中將它除去了。但是其實玉米須最好還是留下。如果您患有通便不暢、且伴有水腫的現象,我建議您用玉米須加大棗煎煮服用會有不錯的效果。那今天借著這次機會,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玉米須和大棗這兩味葯材的功效。
2、玉米須和枸杞煎服
新鮮的玉米須千萬別隨意丟棄掉,具有降低血壓、利尿消腫之功效,金絲皇菊具有疏風清熱、祛火解毒之功效,枸杞子能起到明目、預防乾眼症的功效。把它們放在一起煮水,不僅味道很好,有玉米須及枸杞的清甜,也有菊花的淡香。而且還非常有益於身體健康。這道養生茶就是——龍須菊花茶,比較適合老年朋友長期飲用。
所以大家可以把玉米須留下,試一下我介紹的以上兩種方法,對身體還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哦。
C. 玉米須泡法和功效
玉米須泡法和功效
玉米須泡法和功效,玉米須顧名思義就是玉米上面常看到的須,很多人在吃玉米的時候會把玉米須扔掉,其實玉米須也是有用處的,對人體有好處。一般都會拿玉米須來泡水,那究竟有什麼功效和泡法呢?
玉米須可以治咳嗽嗎
有一定的作用,玉米須對於治療咳嗽來說,會有幫助。但是還是需要加入其他的原材料效果更加的好。
玉米須橘皮水治療咳嗽效果還是可以的,但還得看患者的病情程度,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建議就醫問診治療,因為偏方治療見效慢,不要心急的認為一下多喝點就可以提前好,這是不對的,希望用者謹記。
玉米須怎麼泡水喝
1、直接泡水喝
新鮮採摘下的玉米須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曬干,或者去葯店直接買來乾的,用燒開的熱水直接沖開,晾一晾便可以飲用。
2、兩全其美的煮法
對於這種方法真的就是兩全其美,我們可以將帶皮的玉米放進鍋中,玉米須不要拔掉,一起煮,等玉米熟之後,就可以將煮完玉米的水倒出來喝,玉米還可以直接吃,是不是兩全其美啊。
3、配合其他的葯一起喝
對於不同的葯用效果要適當的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葯,比如玉米須加上薏苡仁可以很好的除濕,搭配石斛、蘆根可以利尿。
玉米須泡水的注意事項
1、服用玉米須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但是在平時服用玉米須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每次不能夠超過三到五克就可以了,並且平時最好能夠選擇新鮮的玉米須來服用。
2、平時在煮玉米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吃玉米須,如果不是想要治療疾病,服用玉米須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這點需要大家都牢記在心。
3、如果空腹食用玉米須,很有可能造成血糖進一步降低,甚至暈倒。
玉米須泡水喝減肥嗎
玉米須泡水喝是能夠減肥的。
只不過這種方法的效果有有限,並且需要堅持長期飲用才能看到效果,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嘗試一下這種方法。
玉米須泡水喝要注意什麼
不宜過量
雖然說玉米須泡水喝的好處多多,但是不論是什麼食物,食用過多就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症狀。所以用玉米須泡水一般用10克左右就夠了,如果是乾的玉米須,那麼使用3~5克就足夠了。
久泡不喝
一般的.用玉米須泡水,只需要沖泡十分鍾,其中營養成分就出來了,不易泡的過久,超過兩小時的就不要飲用了,因為其中的營養物質在水中浸泡過久,其物質成分都會被分解,達不到功效,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隔夜不喝
對於隔夜的玉米須泡的水,最好也是不要飲用,因為玉米須泡水放置了一夜過後,你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什麼區別,其實質已經發生了改變,營養成分已經遭到了破壞,是非常不適宜飲用的。
玉米須泡水喝的作用
1、利膽作用
日常如果身體出現了膽囊炎或者是膽結石、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情況,服用玉米須具有非常不錯的功效。將玉米須和梔子還有茵陳、鬱金准備好,然後用開水煎煮服用葯液,能夠降低血液之中的血清膽固醇,同時還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效果。
2、止血作用
如果在平時生活中如果患者的身體出現了尿血或者是吐血的情況,也可以使用玉米須來促進身體健康。將玉米須和白茅根以及薺菜花一起用水煎煮,然後服用葯液,一天一次就可以了。
3、降壓作用
如果出現血壓過高的情況,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將玉米須和決明子還有野菊花一起用開水沖泡,然後當作茶水來飲用,長期堅持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的情況,適合高血壓患者服用。
4、止瀉作用
如果在平時生活中身體出現了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瀉情況,特別是直接拉水的情況,可以將玉米須直接用水煎服,這樣拉肚子的情況立刻就能夠得到緩解。
D. 玉米須的功效與禁忌和食用方法
玉米須的功效與禁忌和食用方法
玉米須的功效與禁忌和食用方法,玉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玉米的須對我們的人體也有著很多的幫助,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關於玉米須的功效與禁忌和食用方法吧。
1、玉米須的功效作用
1、在中葯里,玉米須又稱「龍須」,我們常說的「龍須茶」就是用玉米須製作而成。取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干樣約10克)水煎代茶飲,可降低血糖,適用於糖尿病患者輔助治療,亦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夏天飲用龍須茶有涼血去濕熱的'作用,可以作為全家的保健茶。
2、在婦科方面,玉米須可用於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通等症。
3、中醫認為玉米須,甘平,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
4、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5、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葯用於沒有並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6、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葯兼利尿葯,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7、玉米須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8、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來治療乳腺炎等。
2、吃玉米的功效作用
1、含有膳食纖維,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作用,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2、所富含的天然維生素E有保護皮膚、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延緩衰老的功效,同時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3、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有效地預防眼睛老化。
4、還有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的作用。
5、玉米可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含量,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
6、玉米胚芽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的產生。
玉米須的用法禁忌
1、用法
(1)玉米須、冬瓜皮、車前草等煮水服用能治水腫。
(2)玉米須用開水泡服能治眩暈病。
(3)玉米須煎服飲用能治黃疸。
玉米須煎服用量在15-60克。
2、禁忌
食用未乾制的玉米須,必須要選擇無病蟲害、新鮮的、沒有變質的。放置時間過長要注意有沒有霉變,食用量不宜太多,大概幾克就可以了。降血糖作用明顯,所以要吃飯後食用,避免血糖太低。
玉米須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主要適合夏天食用。
玉米須的食用方法
玉米須豬排骨瘦身湯
材料:玉米須60克,鮮豬排骨150克。
做法:
1、先將玉米須用清水洗凈,去除雜物,泥沙。
2、將鮮豬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塊,備用。
3、把全部湯料准備就緒後,將全部湯料同放入沙鍋內,加進適量清水,用中火煮湯。湯中豬排骨可當作菜餚食用。去除湯中玉米須殘渣,餘下湯水可在平時當飲料飲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飲用。
注意事項:
1、湯中玉米須利尿力較強,若高血壓病患者,小便頻多時,宜注意飲用。
2、本湯葯材的用量是一個成年人的用量。專家叮嚀:玉米須在玉米收獲季節,可用新鮮玉米須則效果更好。鮮玉米須用量應加一倍(即120克)。
玉米須降糖茶
配方:玉米須3g、馬齒莧3g、荔枝核1個。
每天堅持喝降糖茶,對於高血糖患者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1、苡仁玉米須粥
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鍾後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可清熱除濕,利尿退腫。用於濕熱壅聚型結節性紅斑患者。
2、玉米須白茅根湯
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時後,文火煎煮40分鍾,分兩次吃棗喝湯。可清熱利膽排石,適用於肝膽濕熱型膽石症。
3、石斛玉米須茶
石斛10克,蘆根15克,玉米須20克。上葯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可養陰清熱利尿。適宜少尿無尿伴口乾欲飲,皮膚干皺,目眶塌陷症狀的癃閉患者。
4、玉米須煲烏龜
玉米須100克,烏龜1隻,蔥、姜、料酒、鹽、味精等調料少許。將烏龜肉、烏龜殼與玉米須加水共煲1小時,加入調料調味,吃肉喝湯,每周食用1?2次,連服1個月左右。可養陰補血、降糖降脂,調節血糖代謝。適宜陰虛濁瘀型多寐患者。
5、玉米須薺菜湯
鮮玉米須30克,薺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上三味,水煎服。可以養陰清熱,涼血止血利水。尤適宜用於治療陰虛的尿血兼有水腫患者。
6、玉米須煮雞蛋
玉米須100克,雞蛋2個。將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同煮,蛋熟後去皮,復煮片刻,吃蛋喝湯。具有平肝清熱、利尿祛濕之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E. 玉米須粉是做什麼用的可以治療慢性腎炎嗎
玉米須粉可以利尿消腫、平肝利膽、降血壓、止血等功能,治急、慢性腎炎、前列腺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實和高血壓等。 人體就像一座繁華發達的城市,各個器官都是這座城市裡運作的公用設施,五行的系統相互運轉,維持著身體這座大城市興旺發達。在城市裡,我們可能滿足於觀看熱鬧的商場和五光十色的夜景,很少有人會去關注我們腳下的排水道,只要下暴雨,淹水了,我們才忽然發現,怎麼家門口的下水道不通了,這時才意識到趕緊要疏通了。人體也是一樣,平時我們不怎麼在意我們的腎水系統,也就是人體的下水道,因為腎水系統的代償性很大,即使它有一些不對勁,我們也察覺不到,很多人就是等到腎水系統亮起了不可逆轉的紅燈,這才追悔莫及。 我曾經見到過一對母女,媽媽帶著女兒來看病的,女兒也就是二十多歲,但那個臉色實在很難看,檢查結果出來了,令她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女兒患的是尿毒症晚期,幾乎沒救了,其實尿毒症的發生發展是要經過很多年的,我俯下身子去問抱頭痛苦、哭倒在地的母女,為什麼不早一點來,她們卻說一直以來症狀都不是很嚴重,時好時壞,她們還以為沒什麼呢,誰知道就出了這么大的事。 有些事情是來不及後悔的,腎水系統就是這樣,保養全靠平時的功夫,否則一旦崩潰,病勢決堤而出,就算把命保住,也是終身性疾病了,腎病病人要想痊癒,不留病根比登天還難。 腎和膀胱是主要的泌尿器官,保護好這兩位,人體的下水道也就運行無阻了,中醫說:「腎為先天之本。」腎臟乃是人體臟腑陰陽的根本,生命的源泉。腎主要具有氣化的功能,調節著水代謝的平衡,所以腎又稱為「水臟」。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也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固攝有權,尿液便能正常生成。在我們的食品中,往往一些被大家棄之不用的東西卻最有用處,玉米須就是一例,它具有極好的疏通人體下水道的作用。 不少朋友喜歡吃玉米,一邊吃一邊就把玉米須扯下來扔掉,殊不知把治病良葯就這樣拋棄,實在太可惜了。在中葯里,玉米須又稱「龍須」,性平,味甘淡,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降血壓、止血等功能,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實和高血壓等。 腎臟是排毒的器官,循環體內廢水,玉米須具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雖然,它沒有西葯「速尿」見效快,但作用比「速尿」持久。取乾燥玉米須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至30分鍾,約得300~400毫升葯液,過濾後內服,每日一次或分次服完可治療慢性腎炎。這個方法經臨床試驗,一者長期服用無任何毒副作用,二者試驗者的腎功能改善不少,原有的浮腫也消減或減輕,各項生化指標都有趨於正常。對於老年男子常見的慢性前列腺炎,也可取玉米須6克,馬齒莧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服用兩劑,常飲有益。 在南方一帶,氣候濕熱,很多人家都喜歡喝「龍須茶」,就是把留著須得玉米放進鍋內煮熟後把湯倒出,即是「龍須茶」了。它不僅口感清甜,還具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人常喝,可以降脂、降壓、降糖,比吃葯安全,還不會反彈。如果高血壓引起了頭昏腦脹,還可以用玉米須50克、菊花10克,煎水服,每天上述分量煎一次,早晚各喝一遍。糖尿病口渴、多飲;多尿的症狀嚴重,也可以用玉米須50克,新鮮蕹菜150克,煎水服用。 玉米須總是以平和通利見長,除了理順腎水系統和人體血脈,對產婦乳汁不下或乳汁蘊積所致的乳腺炎也有確切療效。《滇南草本》記載玉米須:「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婦女產後,作為保健,可以用玉米須50克,水浸20分鍾,再用水煎取汁,此為1天的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服用時可每次加入紅糖20克,那麼再也不用擔心產後小腹攣痛,乳汁不下了。 此外,玉米須還有減肥、消暑、開胃等功效,我們周圍都是靈丹妙葯,就看你怎樣去發現了。
F.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米須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大全
【玉米須的功效:】
1、治療慢性腎炎
取乾燥玉米須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鍾,約得300~400毫升葯液,過濾後內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療慢性血管球性腎炎9例,經10個多月觀察,其中3例獲得痊癒,2例進步,其餘4例療效不明顯。玉米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利尿,腎功能改善,浮腫消退或減輕,尿蛋白消失或減低等方面。部分病例連續服用6個月未見毒性副作用。
2、治療腎病綜合證每次用干玉米須60克,洗凈煎服。每日早晚兩次。同時服氯化鉀1克,每日3次。臨床治療12例,其中10例伴有嚴重的周身性水腫,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腫較輕;治療3個月後,9例水腫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於服葯後15天水腫全消。一般於服葯3天即開始有利尿現象,同時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數病例血漿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紅試驗及血壓轉為正常。
3、治療急性溶血性貧血並發血紅蛋白尿
治療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鳥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須1~2兩煎劑內服,2例分別於服用4小時及6小時後,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醬油樣的血尿;以後黃疸減退或消失。治療過程中均曾同時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維生素丙及輸血。據觀察,玉米須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過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須的葯理價值】
1、利尿作用
玉米須水煎劑5g/kg、10g/kg灌胃,熊明顯增加清醒家兔給葯後第1、2小時的尿量,且高劑量組作用強,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靜脈注射,4min後家兔出現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後出現較強的第2次利尿作用。用氫氧化納中和,再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變,說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無機鹽。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給葯後,首先血中氯化物濃度增加,然後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其利尿作用機制主要是腎外性的,與咖啡因合用有協同作用。玉米須8一l0g製成煎劑口服。對正常人有輕度利尿作用,但弱於豬苓和咖啡因。亦有報道臨床亡經雙旨對照研究顯示,
本品對人12h、24h尿量和尿鈉排泄量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
2、降壓作用
玉米須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劑,靜注於麻醉犬、貓和兔都有降壓作用。以其煎劑給麻醉犬靜注(0.05~0.2g/kg)或灌目(2g/kg),使血壓分別降低30%-73%和53%,歷時2~5h和5~10h恢復。玉米須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給正常麻醉犬靜注時,產生劑量依賴性降壓作用,15min起效,維持80min,同時伴明顯心率降低。但也有報道上述同樣劑量喂飼清醒犬3星期,未見降壓作用;高血壓大鼠腹腔注射玉米須有降壓作用,而對正常大鼠則無作用。其降壓機制主要是中樞性的,亦有認為主要是擴張末梢小血管的結果。玉米須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小劑量玉米須對心臟無影響,較大劑量時心跳高慢、減弱。
3、利膽作用
玉米須有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和促進膽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膽汁內有機物和渣質減少,粘稠度、比重和膽紅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須制劑後15—30min出現膽囊反射性收縮,膽汁擇出增加。此作用比鎂鹽慢,但較為持久,且不伴有腸蠕動增加和稀便。
4.降血糖作用
玉米須的發酵制劑對家兔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劑7,5g/kg、15g/kg、30g/kg灌胃,連續7d,對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對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但呈現明顯的量效關系,但對正常小鼠血壓無明顯影響。提示玉米須可能有雙肌類降糖葯物的作用。
4、其他作用
玉米須水放劑15g/kg、30g/kg,灌胃7d,能明顯降低高膽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膽固醇含量。玉米須含維生素K,對維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礙有治療作用。
【玉米須的副作用】
玉米須各種口服制劑幾乎無毒,水煎劑灌胃,小鼠最大耐受量>171g/kg。水提取甲醇不溶部分(利尿成分)兔靜注的致死量為250mg/kg,而其最適利尿劑量靜注為1.5mg/kg,口服為6mg/kg,上述利尿劑量對心臟、呼吸、末梢血管及腸肌幾無影響。
【玉米葯用價值】
玉米,不僅清香甘甜,還含有多種特殊的營養素。據現代營養學研究,每100克干玉米含蛋白質8.7克、脂肪4.3克、熱能364千卡、磷2.93毫克、鈣10毫克、鐵3.1毫克,還含有鎂、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玉米所含脂肪中50%以上是亞油酸,還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維生素e及豐富的維生素b1、b2、b6等,故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
玉米中含有的纖維素比大米、麵粉高6-8倍,因而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玉米中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促進人的大腦細胞正常代謝,有利於排除腦組織中的氨。玉米的胚芽和花粉里含有大量維生素e,可增強人的體力和耐力,中老年人常吃玉米面和花粉食品可延緩衰老。
玉米須還有利尿、降壓、促進膽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將玉米須在授粉前割下陰干存放,煎水代茶,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痛、高血壓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療效。
G. 玉米須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煮玉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愛的食物,可是您知道嗎?在我們吃玉米的時候,很多人會把玉米須清理去除的乾乾凈凈,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玉米須對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1、玉米須利尿消腫
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它雖然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強。
2、玉米須有助肝膽健康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排泄,所以可作為利膽葯用於沒有並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3、玉米須止血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葯兼利尿葯,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4、玉米須清熱消暑
夏季暑氣重,龍須茶有涼血、瀉熱的功效,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玉米須還有開胃作用, 炎熱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須茶有相當不錯的保健作用。
玉米須的食用方法
1、(1)清熱利尿-薏仁玉米須粥
材料: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
做法: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鍾後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清熱除濕,利尿退腫。用於濕熱壅聚型結節性紅斑患者。
(2)清熱利尿-薏仁玉米須粥
材料: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
做法: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時後,文火煎煮40分鍾,分兩次吃棗喝湯。
功效:可清熱利膽排石,適用於肝膽濕熱型膽石症。
3、養陰清熱-石斛玉米須茶
材料:石斛10克,蘆根15克,玉米須20克。
做法:上葯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
功效:可養陰清熱利尿。適宜少尿無尿伴口乾欲飲,皮膚干皺,目眶塌陷症狀的癃閉患者。
4、平肝清熱-玉米須煮雞蛋
材料:玉米須100克,雞蛋2個。
做法:將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同煮,蛋熟後去皮,復煮片刻,吃蛋喝湯。
功效:具有平肝清熱、利尿祛濕之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玉米須泡水喝的食用禁忌
專家告訴我們,將新鮮的玉米須泡水服用之後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同時高血壓患者服用之後還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在夏天的時候,很多人家裡都會煮玉米,但是將玉米須隨手扔掉,這是一種非常浪費的行為。
中醫上也將玉米須稱之為龍須,具有非常廣泛的保健功效。將玉米須用開水沖泡之後製作出玉米須茶,不僅味道甜甜的好喝,同時對於身體好處多多。
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喝一些玉米須茶,因為這種茶飲不僅製作方面價錢低,還具有防治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疾病的出現。在夏天天氣炎熱,玉米須泡水喝還具有涼血以及解暑的作用。懷孕期間的女性也可以服用玉米須,不僅能預防流產,同時對於乳汁不通等情況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一般情況下,我們服用玉米須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但是我建議,在平時服用玉米須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每次不能夠超過三到五克就可以了,並且平時最好能夠選擇新鮮的玉米須來服用。
除此之外,平時在煮玉米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吃玉米須,如果不是想要治療疾病,服用玉米須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這點需要大家都牢記在心。
猜你喜歡:
1. 清腸排毒清宿便秘
2. 自製清腸排毒茶
3. 最有效的六個排毒清腸法
4. 玉米須的功效有哪些
5.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H. 玉米須怎麼研成粉
玉米須粉是經玉米須乾燥研磨而得。
將玉米須洗凈,加水適量煎1小時去渣,再繼續以小火濃縮,至將要干鍋時,離火待冷,拌入乾燥白糖粉把煎液吸凈,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
玉米須粉味甘性平富含營養物質,不僅能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還能調整人體的神經系統。玉米須粉可以利尿消腫、平肝利膽、降血壓、止血等功能,治急、慢性腎炎、前列腺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實和高血壓等。
I.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玉米須的吃法和用量是多少
玉米須,也稱玉蜀黍須,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頭。以柔軟、有光澤者為佳。《現代實用中葯》中記載:為利尿葯,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玉米須還是輔助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性黃疸等疾病的有效葯。玉米須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的功效,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黃疸;還能治血證,用於吐血、衄血和尿血,並可預防習慣性流產。玉米須還有降血壓、降血糖、利尿的作用,還兼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用於輔助腎炎水腫、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腹水、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外用燒煙吸入可治腦漏。
應用忌宜
陽虛、濕熱、痰濕體質者適合服用。陰虛火旺、尿急尿頻者忌服。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淡,歸膀胱經、肝經、膽經。
J. 玉米須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苞米須、玉蜀黍、六穀須、珍珠米須。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米。稈粗壯,直立,節間有髓,基部各節生有氣根。葉片長大,劍形或披針形。雄性圓錐花序頂生,雌花序腋生,為多數鞘狀苞片所包,雌小穗孿生,成8~18行排列於粗壯的穗軸上,雌蕊具絲狀花柱,長約30厘米,鮮時黃綠色至紅褐色。穎果略呈球形。秋季玉米收獲時採取,曬干。
【生長環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功效】味甘,性平。利尿消腫,平肝利膽。
【驗方精選】第一方:乾燥玉米須50克。
用法:取上葯,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鍾,得300~400毫升濾液。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
主治:慢性腎炎。第二方:鮮玉米須100克。
用法:取上葯,切成段,曬干,裝入煙斗內,用火點燃吸煙。每次1~2煙斗,每日五~七次,至症狀消失為止。若在玉米須中加適量當歸尾粉末則更好。
主治:慢性副鼻竇炎。第三方:玉米須120克。
用法:燒炭(存性)研細粉,日分2次黃酒沖服。主治:大便下血。第四方:玉米須30克,通草10克,黃柏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腳氣,小便不利。第五方:玉米須30克,蘆根40克,馬蹄金20克,茵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膽石症(肝膽管及膽總管泥沙樣結石,膽道較小的結石)。第六方:玉米須,香蕉皮各30克,西瓜翠衣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原發性高血壓病。第七方:玉米須30~60克。
用法:取上葯,水煎。口服,每日1劑。
主治:急性溶血性貧血並發血紅蛋白尿。第八方:玉米須30克,白茅根4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水腫,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