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農村用的蜂窩煤是怎麼使用的啊
有專用的爐子,一般家用的爐子可放二隻疊起來的蜂窩煤。使用前要先生爐子,就是用樹枝、碎木料等易燃物將一隻蜂窩煤引燃,就可使用了。到一隻蜂窩煤燒得很旺時再疊加一隻新的煤,加新煤時要注意將上下兩只蜂窩煤的孔對齊,以利通氣。到下面一隻蜂窩煤差不多燒完時,將二隻煤一起拿出來(這時上下二隻已粘連在一起)將下面一隻拿掉,上面一隻放回爐內,再加一隻新的蜂窩煤,使爐內保持有二隻蜂窩煤,就可持續不斷地用下去了。
② 怎樣使用蜂窩煤
首先要有爐子!可以先點著木頭放到最下面等燒好之後 然後再把蜂窩煤放到木火上面等慢慢燒紅了蜂窩煤 可以在放新的蜂窩煤在上面 等最後燒透了 你在把最下面的蜂窩煤夾出來 顏色應給是黃泥色就是已經燒完的了 就這樣依次換著就可以了
③ 如何燒蜂窩煤
蜂窩煤使用的話,一般要用專門配套的煤球爐吧!在煤球爐裡面放上小木材,小紙片之類的點燃,然後放入蜂窩煤將這個蜂窩煤點燃,點燃之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快熄滅的時候再加一個新的,把舊的取出來
④ 蜂窩煤種花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養花配土最好的材料就是煤渣,我們所說的煤渣就是蜂窩煤的渣子,這個東西養花絕對是非常好的,可以說是養花的寶貝。
一、收集回來的蜂窩煤渣一定要記住,先去找一個大的桶或者是大的保溫箱,將蜂窩煤放到里邊去,里邊加上水,去浸泡上兩到三天的時間,在浸泡的這時間里,您要保證著給它換水兩到三次,讓里邊的鹼性全部去除,並且能夠去除一下火氣,因為我們收集回來的蜂窩煤都是剛從爐子里邊燒出來的,他的火氣是比較大的,對於這些花卉綠植栽種是不好的,這樣浸泡好了以後把水倒掉,把蜂窩煤撈起來,放到一個見太陽的地方去,把它曬干就可以了。當然了,我們不需要曬得太干,讓它稍微有點潮濕氣,然後找個錘子之類的,去把這個蜂窩煤徹底地砸碎,砸成一個一個在一厘米左右的顆粒大小,這樣弄好了以後找一個細篩子,把粉末給它篩掉,把顆粒留下,我們就可以配土種花了。
二、用蜂窩煤去配土的話,最好在土壤當中加上一半的煤渣,另外一半您可以隨意的調配,可以加上腐葉土,也可以加上園土,就能夠讓我們的植物根系長得非常的好,因為蜂窩煤他的多孔性,根系毛細根很容易就能夠把它包裹起來,而且蜂窩煤吸水的性能也是非常好的,不會過多地保留水分,絕對是養根的神器。調配到土壤當中去,能夠讓土壤更加的透氣,能夠預防土壤出現板結的情況,用來養仙人球,養多肉植物都是非常好的。
⑤ 怎麼樣點燃蜂窩煤
一根火柴點燃蜂窩煤
一、配方分三層配製:第一層為點火層,占整塊煤的1/10。配方是硝化纖維廢料50%,硝酸鈉10%,石蠟7%,麻桿(粉碎)38.5%,無煙煤15%,榆皮粉8%。第三層是煤體,與普通蜂窩煤一樣,占整個煤塊7/10。
二、易燃膨鬆劑與化學添加劑的配製
1、製作易燃蓬鬆劑(這點很重要,需多次試驗,掌握其蓬鬆程度,否則很容易失敗):取適量石蠟隔水加熱融化成液體狀(即將石蠟放入鍋式盒中,再將此鍋或盒放入盛有熱水的鍋中,使石蠟受熱均勻),再取鋸末倒在液體狀的石蠟中,充分攪拌均勻。鋸末應盡可能的多加,如鋸末加得太少,石蠟冷卻後將成為石蠟塊,只有多加鋸末,才能使石蠟、鋸末混合物用火柴能點燃為准則,如果用火柴點燃不著,說明鋸末加得太多,應減少鋸末的添加量。
2、配製化學添加劑:1噸原煤加入硝酸鉀2公斤、食鹽1公斤,用少量水將硝酸鉀化開後,再加入食鹽,並讓其全部化開。
三、本體煤、點火煤與蜂窩煤的配置
1、本體煤的配置方法:本體煤由原煤、土、化學添加劑和純鋸末(不加石蠟混合)四部分原料加水配成,土的比例佔25%,也可適當的多加土,鋸末的加入可按體積核定,將原煤准備好後,再准備鋸末,鋸末的體積是原煤的1/4或1/2,鋸末也可多加,但最多加入量應與煤體積相等.將土`原煤`鋸末充分攪勻後,再加入已溶於水中的化學添加劑,化學添加劑應分次加入,即邊攪拌邊加入,這樣才能使化學添加劑均勻散布其中,最後加入攪拌均勻即成本體煤,待用。 2、點火煤配置方法:點火煤由原煤、易燃膨鬆劑、化學添加劑和土四部分組成。原煤和易燃膨鬆劑以體積為准加入,或易燃膨鬆劑占體積2/3,原煤佔1/3,切不可反之。土的加入越少越好,只要使煤有足夠的粘性即行。各地土的/粘性不一樣,應先少量試驗,取得合理數據,原煤、/易燃蓬鬆劑、土及化學添加劑混合均勻後再加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即成點火煤,/待用。 3、製作蜂窩煤:用蜂窩煤器在本體煤中墩幾下後,再在點火煤中墩一下,最後在純鋸末中(不經石蠟處理的鋸末)蘸一下即可脫出蜂窩煤。也可不蘸純鋸末,而在蓬鬆劑中蘸一下,待用。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將煤放入煤爐中,有鋸末的一端在下,即點火煤層在下,用火柴從下點燃即能將煤點著;或是從上點火,須加厚點火煤層。
2、普通蜂窩煤常常有相當部分量的煤無法燃盡,加入蓬鬆劑和鋸末後,煤變得蓬鬆,燃燒時空氣充足,容易燃燒完全。但鋸末也不能加得太多,因為同等體積鋸末的能量,遠低於同等體積煤的能量。
3、製作本蜂窩煤的工具以12孔為宜,不宜使用16孔的大蜂窩煤工具。
4、由於本煤一點就著,故不需封火,每天可節省一至兩塊錢,在本煤和普通煤每塊成本相同的條件下,用戶每天可節約1-2塊煤的費用,更重要的是使用本煤十分方便,不再煙火燎。
⑥ 請教 蜂窩煤 取暖器的使用方法
就是土暖氣的爐子。中間放置引火的木材,再放1-2塊蜂窩煤,從爐篦子下面點火。 與暖氣包配套使用時,把爐子外壁上的兩根吋管連接到汽包上,充滿水點火,熱水上升進入汽包,冷水下降流回爐子,循環加熱。
如果不帶土暖氣,單獨使用也可以,接上煙囪引到室外,就是一個普通的煤爐,不用注水。
⑦ 怎樣用蜂窩煤生爐子取暖、又不中煤氣謝謝
你好.出門在外不容易,希望能幫到你.
1.把爐筒里放上小木頭,或者玉米骨頭,或者油氈之類的易燃物,用報紙之類點燃,等木頭著火以後,上面放一個煤球.
2.封爐子就是把蜂窩煤爐子下面的擋風板往下壓.但是要留一條縫.因為火的燃燒需要氧氣,那個擋風板控制空氣的流通,需要火大的時候就往上拉,不用的時候就往下壓,可以避免不用火的時候浪費煤球.
3.當最下面的一個煤球燒完的時候,就要換煤球了,需要的工具有火鉤子,火鉗子.小鐵鍬.用火鉤子.拉開下面的擋風板,用火鉤子鉤一下最底下的煤球,從落下的煤灰來判斷是不是燃燒怠盡.(這個需要幾天的時間積累經驗).換煤球的操作方法是,需要一個火鉗子.長長的那種,從蜂窩煤的眼眼裡伸下去釺住煤球,(所以放煤球的時候要注意,眼眼要對好,也利於通風),這時候,3個煤球著火後會粘在一起,把3個煤球夾出來.用小鐵鍬把最下面一個燒透的煤球切斷,然後把上面的兩個煤球重新放回爐子,取一隻新的煤球放在最上面.
4.要熄滅的話,直接把擋板壓到底,一段時間後應該就會滅了,不會有煙.但是明天還要再點爐子.
5.以前我家的沒安,出去窗戶就是直的.
6.應該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我很小的時候,我家用過,爐口有很多鐵圈和爐子蓋,把爐子蓋燒的通紅.有味.那時候我家有兩間房子
爐子在另外一間房間,應該差一點點.
晚上你先使上電熱毯吧.我感覺要是一個房間不大好.
要加油!
⑧ 蜂窩煤爐子使用技巧
每次把蜂窩煤放進爐子里之前先用火筷子,捅一捅蜂窩煤上的煙,一個是有助於充分燃燒,另一個是減少屋內一氧化碳中毒的幾率,希望採納。
在上個世紀,煤氣和燃氣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裡,許多家庭都喜歡用蜂窩煤來生活取暖哦,甚至是放在屋內,還能夠烤火呢。這類蜂窩煤的優點就是非常容易燃燒,因為它的原料中有石灰以及原煤,在點火的時候,燃燒消耗的速度很快,因此也需要經常換置新的蜂窩煤。當然,蜂窩煤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即便是自己動手也是可以製作完成的。
現在有些人家還在使用燒煤的爐子,而在冬天,使用蜂窩爐取暖做飯的家庭也很多,那麼買到的煤如果不小心弄碎了,還想繼續使用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把碎了的煤收集起來,自己來製作蜂窩煤了。下面介紹一下自製蜂窩煤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工具/原料
煤
鏟子
水
水桶
蜂窩煤機
太陽
方法/步驟
第一步,堆煤灰。
首先找塊平地,把收集的碎煤灰堆成一小堆,像個小山的形狀。再在中間挖個大洞。准備向裡面倒水用的。
第二步,蓋煤灰。在中間倒上適量的水,不要太多流出來。然後用鏟子把煤灰蓋上。等二十分鍾左右,讓水充分的滲透到煤灰里。
第三步,和煤灰。
1.用鏟子把滲透好水的煤灰拌一下。
2.拌的時候用鏟子把大塊的煤灰拍碎。
3.如果煤灰太干,可再適量加點兒水繼續拌,注意煤灰不要太濕了。
4.邊拍打邊調拌。
5.把拌好的煤灰用手抓一下,抓起來感覺鬆散才可以。
6.然後用雙手捧起來攥,能攥成形即可。
第四步,砸蜂窩煤。
1.取水桶,在水桶里裝上適量水,能漫過蜂窩煤機即可。
2.取出蜂窩煤機,在水桶里沾一下水。
3.把蜂窩煤機按壓在煤灰堆上,按實後取出。
4.找一塊干凈的地方把蜂窩煤按壓出來。這樣一個蜂窩煤就製作好了。
5.然後再把機器沾水,繼續製作。
第五步,擺蜂窩煤。
1.把製作好的蜂窩煤擺放整齊,擺的時候要注意蜂窩煤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一層擺不開也可以擺兩層,不過第二層的蜂窩煤要放在第一層的兩個蜂窩煤中間的地方,方便通風第六步。曬蜂窩煤。在太陽能曬到的地方涼曬,如果天氣好,一天時間就可曬好了。如果陰天,那要多曬兩三天了。這樣,曬好的蜂窩煤就可以使用了。
蜂窩煤在燃燒的時候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體,當然,在冬天夜晚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將燃燒的蜂窩煤放置在屋內,不然,若是不通風,長時間吸這種有害物體,可是對我們身體最大的傷害,嚴重的話,還能夠造成死亡的現象。現在許多家庭已經棄用了這類蜂窩煤,因為它不僅不環保,而且又安全隱患,在做飯的時候,燃燒加熱的速度也不及電飯煲與電氣之快呢。
⑩ 家用蜂窩煤自己怎麼做
材料:煤粉適量、水適量、淤泥適量
工具:專用模具
製作方法:
1、將煤粉與水按照10:1的比例攪拌均勻,讓水充分進入到煤粉中,用手捏的時候能成團就可以(實在不好成團可以加一些淤泥,不要和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