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新生兒呼吸囊使用方法

新生兒呼吸囊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1 12:15:41

Ⅰ 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方法

簡易呼吸器又稱人工呼吸器或加壓給氧氣囊,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當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使用方法如下:

7、病人有自主呼吸,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與病人同步。

8、擠壓呼吸囊時,壓力適中,不可時快時慢,壓力不可過大。若患者氣道壓力過高,可下旋壓力閥,以增加送氣壓力。

簡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積/輸出容積一般為1500/1350ml,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潮氣量選擇8-12ml/kg,吸呼比1:1.5-2。

9、搶救者應注意確認患者是否處於正常的換氣。

(1)胸部上升與下降

(2)生命體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

(3)單向閥是否適當運用

(4)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

10、操作結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記錄,終末處理。


(1)新生兒呼吸囊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簡易呼吸器的組成

1、面罩

2、單向閥:患者接頭組、鴨嘴閥、單向閥蓋

3、壓力安全閥

4、球體

5、進氣閥:進氣閥墊片、進氣閥座、進氣閥接頭

6、儲氧閥

7、氧氣儲氣袋(儲氧袋)

8、氧氣連接管

9、呼氣閥

二、簡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病人選擇合適的面罩,面罩固定時不可漏氣,同時避免損傷病人皮膚粘膜。

2、 通過擠壓和釋放呼吸囊中的氣體來維持病人的呼吸,要確認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

3、如果在呼吸過程中阻力太大,應當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異物,並確認氣道是否充分開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4、 一般潮氣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氣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Ⅱ 簡易呼吸囊的按壓頻率新標準是多少次每分

簡易人工呼吸器又稱加壓給氧氣囊(AMBU),它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比較,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 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 改善組織缺氧狀態。

ICU護理之家

分割線
(一)呼吸球的測試

1、用一隻手擠壓呼吸球囊,另一隻手關閉球囊頸部的開口端,停止擠壓後皮囊快速膨脹,說明吸入閥有效。

2、關閉頸部開口端,試著擠壓皮囊,如果用適當的力量不能壓扁皮囊或擠壓的力量迫使空氣從頸部開口端的縫隙間溢出,說明吸入閥能有效的防止氣體倒流

(二)單向閥檢測

1、用充滿氣體的儲氣袋與患者閥的介面連接,擠壓儲氣袋可以看到圓形墊片向外翹起,說明呼出的氣體直接排向大氣而沒有再回到通氣皮囊中(吸入閥有效)

2、在患者接頭處接上儲氣袋,擠壓皮囊幾次,如果儲氣袋很快充滿,說明患者閥能有效吸入氣體給患者。

(三)安全壓力閥檢測

旋轉安全閥,用手堵住患者接頭並按壓球體可以看見或聽見壓力裝置的跳動,說明安全閥正常;有條件可接壓力表或呼吸機測試安全壓力,成人之壓力為60cmH2O或無壓力閥。兒童、嬰兒安全壓力閥為40cmH2O。將呼吸球患者接頭部分接上0—100cmH2O壓力表,以正常速度壓下球體。壓力表上應顯示60cmH2O+/- 10 兒童、嬰兒顯示40cmH2O,如有異常請檢測組裝是否正確,及有無漏氣,如安全閥損壞,請更換新組件以免影響其功能。

(四)呼吸球氧氣袋及儲氣閥檢測

1. 先將儲氣袋充滿氣,再把儲氣袋與儲氣閥介面連接,擠壓儲氣袋,可以看到出氣閥墊片向外突出,說明儲氣閥能有效把多餘氣體排入大氣。

2. 將氧氣儲氣閥及儲氣袋接在一起,連接氧氣裝置,氣體由導入口導入,儲氣袋應鼓起,多餘之氣體自儲氣閥溢出(可以看到出氣閥墊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覺溢出應檢查出氣閥組裝是否正確;

3、壓縮呼吸球體,鼓起之儲氣袋會將氣體導進球體,鼓起之部分會凹陷,如外接之氣體進入,儲氣袋會再度鼓起,請壓縮數次,會察覺空氣留經儲氣閥的進氣閥,若球體無法回復原狀,請檢查儲氣閥是否正常。

4、在排空儲氣袋後球囊仍可快速膨脹,說明沒有足夠的氧氣供給時,儲氣閥仍可有效吸入大氣作補償(如不需要氧氣供應請不要加裝儲氣座,以免影響呼吸球壓縮次數)

(五)呼吸球整組檢測

請將呼吸球各部分接好,並接上儲氣閥及儲氣袋,將患者接頭處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將氧氣流量調節至10-12ml(成人及兒童呼吸球)嬰兒8-10ml將呼吸球體壓下數次,呼吸袋應有起伏現象,並確定回復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氣之現象,並確定閥門是否正常運作。

簡易呼吸氣囊檢測完畢,如各個步驟沒問題說明呼吸氣囊是完好的。

簡易人工呼吸氣囊檢測及使用

技術操作評分標准

項目

技術操作要求

分值

目的

3分

當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或在呼吸機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機時,可利用簡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給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

3

評估

9分

1、 了解簡易呼吸器的使用目的、方法、注意事項,檢測簡易呼吸器的狀況、完好性;

2、 環境安全,無有毒氣體;

3、 評估患者:

(1)、無效或低效呼吸:頻率過慢小於10次/分、淺快呼吸等;

(2)、呼吸暫停及心動過緩小於40—45次/分

(3)、發紺、氧分壓小於50mmHg或氧飽和度小於88%;

2

1

2

2

2

用物准備

5分

氧氣、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氣連接管、面罩

5

准備質量

5分

護士:儀表端莊、服裝整潔;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物品:備齊用物,放置合理;

環境:清潔、安全、空氣流通

患者體位:仰卧:去枕頭後仰;

2

1

1

1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

60分

呼吸氣囊的檢測:

1、呼吸球檢測;

2、單向閥檢測;

3、安全壓力閥檢測;

4、呼吸球氧氣袋及儲氣閥檢測;

5、呼吸球整組檢測;

操作流程:

1、 聽到搶救呼叫,攜用物至患者床旁,呼喚姓名,判斷呼吸;

2、 通知醫生,安置患者去枕平卧,解開患者衣領衣扣,移開床頭;

3、 同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項;

4、 連接面罩、皮囊及氧氣連接管,調節流量使儲氣袋充盈(6—8L/分),心肺復甦應給流量10L/分;

5、 開放氣道:a、解開衣領,檢查口腔有無異物,取出假牙;

b、手法開放氣道(三種方法);

6、 搶救者位於患者的頭頂方。用「CE」手法將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緊不漏氣。

7、 呼吸囊的使用:拇指與食指放置在皮囊的中部,其餘四指自然分開,用勻等的壓力擠壓皮囊,待皮囊重新膨起後開始下一次擠壓,頻率根據病人的年齡而定,一般為16—20次/分,擠壓時,雙眼平視前方,觀察病人。

8、 應盡量在病人吸氣時擠壓皮囊。(考試時擠壓五次)

9、 觀察及評估病人:胸腹運動、皮膚顏色、聽診呼吸音、 生命體征、SaO2讀數,意識變化,面罩有無漏氣。

10、 觀察胃部暖氣情況,必要時插入胃管;觀察缺氧變化;

11、 使用呼吸囊後有效的表現:擠壓時可見胸闊抬起(潮氣量達到400ml—600ml左右),聽診呼吸音存,氧飽和度逐步上升,2分鍾內達到97%以上,面色口唇轉紅潤,意識狀態有改善,心律失常有改善。

12、 遵醫囑停用,取下呼吸氣囊;

13、 擦凈患者面部,整理衣褲及床單位;

14、 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安慰患者,與家屬溝通;

15、 整理用物;

16、 洗手;

17、 記錄;

2

2

2

2

2

3

4

2

4

3

6

5

5

7

2

7

2

2

2

2

2

2

終末質量標准

6分

1、患者體位正確,呼吸道通暢;

2、面罩扣緊口鼻,無漏氣;

3、擠壓呼吸囊節律、頻率規范;

4、操作時間不超過1分鍾,動作優美、連貫。

1

1

2

2

注意事項

12分

1、 使用建議人工呼吸器前必須清除呼吸道異物及分泌物;

2、 觀察患者胸廓起伏是否與擠壓頻率一致;

3、 觀察患者面部與嘴唇發紺是否有變化;

4、 有儲氣袋時要注意袋體是否充滿或扁平;

5、 勿在有毒氣體環境中使用;

6、 簡易人工呼吸器屬搶救物品,應保證性能完好,完好率100%

2

2

2

2

2

2

合計

100

Ⅲ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說明和操作流程,相信很多考生都想知道,醫學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如下:

一、操作步驟

1. 評估:(1)是否符合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證,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積液等。

2. 連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氣,調節氧氣流量8~10升/分。

3. 開放氣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嘔吐物,松解病人衣領等,操作者站於病人頭側,使患者頭後仰,托起下頜。

4. 將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緊不漏氣。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使用簡易呼吸器,應先將痰液吸凈。

5. 單手擠壓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 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擠壓球囊,右手臂相對固定球囊與左手一起擠壓。

6. 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氣量8~12ml/kg.(2)呼吸頻率成人為12~16次/分,快速擠壓氣囊時,應注意氣囊的頻次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在患者呼氣與氣囊膨脹復位之間應有足夠的時間,以防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 7. 觀察及評估病人。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對呼吸器的適應性,胸腹起伏、皮膚顏色、聽診呼吸音、生命體征、氧飽和度讀數。

二、注意事項

1.使用簡易呼吸器容易發生的問題是由於活瓣漏氣,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氣,所以要定時檢查、測試、維修和保養。 2.擠壓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無氧源時擠壓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時擠壓二分之一。 3.發現病人有自主呼吸時,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以免影響病人的自主呼吸。 4.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並邊擠壓呼吸囊邊指導病人「吸??」「呼??」。 5. 用後及時消毒,將簡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順序拆開, 置入2%戊二醛鹼性溶液中浸泡4-8小時,取出後使用清水沖洗所有配件, 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

Ⅳ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簡易呼吸器,又稱復甦球,氣囊,皮球等。

一、注意事項:

1、面罩要緊扣鼻部,否則易發生漏氣。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應與之同步,即病人吸氣初順勢擠壓呼吸囊,達到一定潮氣量便完全松開氣囊,讓病人自行完成呼氣動作。

二、使用方法

1、將病人去枕仰卧.

2、開放氣道,清理口咽分泌物.

3、(此環節可不做)插入口咽通氣道,防止舌咬傷和舌後墜.

4、搶救者應位於患者頭部的後方,將頭部向後仰,並托牢下額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

5、將面罩扣住口鼻,並用CE手法固定面罩,即拇指和食指緊緊按住面罩,其它的手指則緊按住下額.

6、用另外一隻手擠壓球體,將氣體送入肺中,規律性地擠壓球體提供足夠的吸氣/呼氣時間(成人:12-15次/分,小孩:14-20次/分)



(4)新生兒呼吸囊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呼吸器的分類如下:

一、按設計原理

呼吸器按設計原理一般分為空氣呼吸器和氧氣呼吸器。

1、空氣呼吸器的工作時間一般為30-360min,根據呼吸器型號的不同,防護時間的最高限值有所不同。總的來說空氣呼吸器的防護時間比氧氣呼吸器稍短。

空氣呼吸器是供消防員或搶險救護人員在濃煙、毒氣、蒸汽或缺氧等各種環境下安全有效地進行滅火,搶險救災和救護工作。

2、氧氣呼吸器又稱隔絕式壓縮氧呼吸器。呼吸系統與外界隔絕,儀器與人體呼吸系統形成內部循環,由高壓氣瓶提供氧氣,有氣囊存儲呼、吸時的氣體。

二、按用途

1、普遍使用的呼吸保護裝具按用途可分為工作型呼吸器和逃生型呼吸器(俗稱防毒面具)。

2、工作型呼吸器又可分為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和正壓式氧氣呼吸器。

3、逃生型呼吸器又可分為過濾式自救呼吸器和化學氧自救呼吸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呼吸器

網路-簡易呼吸器

Ⅳ 簡易呼吸氣囊使用流程圖

工具材料:
簡易呼吸氣囊1個
簡易呼吸氣囊組成: 1、入門閥口; 2、標準的15mm/22mm接頭; 3、氣囊:1L或2L。
操作方法
01
病人立即平卧,解開衣領扣,將頭偏向一側,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02
將簡易呼吸氣囊與氧氣連接,調節氧流量8~10 L∕分;
03
固定面罩:方法有2種:①是將四頭帶置於病人枕後,用四頭帶固定好面罩;②操作者以「EC」法固定面罩;
04
打開氣道,將呼吸氣囊與面罩相連,用手擠壓面罩,每次送氣約400~600毫升(即 1L氣囊的1/3~2/3,2L氣囊的1/3),頻率10~12次/分;每次呼吸超過1秒。
特別提示
1、氣道要通暢; 2、面罩與面部緊貼無縫隙; 3、注意觀察患者胸廓的起伏情況。

Ⅵ 復甦囊的操作方法

人工呼吸(cpr),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後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的心臟和大腦需要不斷地供給氧氣。如果中斷供氧3~4分鍾就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觸電、溺水、腦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搶救措施就是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以保持有效通氣和血液循環,保證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現場急救人工呼吸可採用口對口(鼻)方法,或使用簡易呼吸囊。在醫院內搶救呼吸驟停患者還可使用結構更復雜、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機。人工呼吸是指用人為的方法,運用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驟停者獲得被動式呼吸,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最基礎的生命。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編輯本段]1.有效心臟按壓:要求產生適當血流,頻率100次/分,壓/放比相等,中斷按壓時間控制在5秒鍾以內。2.雙人,單人CPR按壓/通氣比均為30:2。3.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氣時間1秒鍾以上,並要見到胸部起伏。4.電除顫:用單向波電除顫時,每給300J(雙向波能量為150J)電擊後即行5組30:2 CPR,2分鍾後再檢查心律5.如已用高端通氣,直接按壓100次/分。6.進一步生命支持:心臟起搏用葯首選腎上腺素,也可單用加壓素替代第一劑第二劑腎上腺素。7.抗心律失常葯首選胺腆胴。1.新2008指南最大修改之處:*將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交替比例,有過去的15:2改為30:2(I級推薦)*理由:中斷胸外心臟按壓明顯降低出院生存率,而過度通氣會造成神經受損,強調"應不間斷地心臟按壓"*不管哪一個年齡階段的患者(新生兒除外),不管是單人法還是雙人法搶救,按壓與呼吸的比例統為--30:2*除此以外,僅針對新生兒或者雙人法兒童CPR,其比例則改為15:2*而一旦建立了高級人工氣道,急救人員不再需要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交替實施,即30:2比例不復存在.取而代之,以連續100次/分的頻率進行心臟按壓,同時以10次/分的頻率持續人工通氣,各唱各的調,按壓/通氣不再交替進行.2.強調胸外按壓的重要性:*新指南進一步突出胸外按壓建立人工循環的重要性,要求向搶救者說明(I級推薦).胸外按壓必須做到"用力"(能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快速"(按壓頻率100次/分).應允許胸廓充分回彈,盡量縮短每次胸外按壓的間歇期*新指南建議:在所有搶救努力過程中,包括實施高級生命支持的手法 諸如氣管插管.反復除顫.給予復甦葯物以及重新檢查病人時,均應盡量減少中斷胸外心臟按壓;不得不暫停胸外按壓時,中斷時間不能超過5秒鍾*為了保證按壓的效果,新指南提出當多名急救人員到場時,BLS每2分鍾或做完5個CPR周期後,而ACLS每3-5分鍾(因不再需要按壓/吹氣交替),急救人員應輪換"胸外按壓者",換人應在5秒鍾內完成.相互輪換之前快速檢查病人的循環徵象,動態評估CPR的效果*有關心搏驟停的快速判斷,除了評價病人的無反應性:包括意識突然喪失.自主R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肢體活動和咳嗽反射均喪失外,新的改進為臨終前的異常R亦按心臟停搏對待.急救人員應詢問旁觀者,特別注意將臨終呼吸作為心搏驟停的標志之一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

Ⅶ 新生兒出生什麼是新生兒出生時氣囊面罩正壓人工呼吸指征

依據目前尚在使用的2010版心肺復甦指南建議,在使用球囊面罩進行通氣時,成人應使用600ml作用的潮氣量。即在使用1L球囊時,每次通氣約擠壓2/3;在使用2L球囊時每次通氣約擠壓1/3。

如何使用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操作前的備物

1、簡易呼吸囊一套,檢查簡易呼吸囊各配件性能並連接(a、面罩完好無漏氣,充氣程度b、單向閥安裝正確,工作正常c、壓力安全閥是否開啟d、氣囊及貯氧袋完好無損,無漏氣,e、氧氣連接管是否配套

2、開口器、口咽通氣道、氧氣、氧氣連接管、吸痰管。

操作程序

選擇合適的簡易呼吸氣囊及其他用物至病人身邊

評估:

(1)病人的年齡、體位、呼吸道是否暢通、呼吸狀況(頻率、節律、深淺度),是否符合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證,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積液等。

(3)簡易呼吸器性能。

操作方法

1.通知醫生

2.連接氧氣,調節氧氣流量,使儲氣袋充盈。

3.病人仰卧(床頭搖平),去枕,頭後仰,松解衣領,掀開被子,暴露胸廓,松開褲腰帶。清除口腔與咽喉中異物及假牙(吸痰)。必要時置入口咽通氣道。

4.搶救者應位於患者頭部的後方,將頭部向後仰,並托牢下頜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開通氣道的方法:成人: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患者身體的長軸垂直;兒童(1-8歲):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身體長軸成60°角;嬰兒(1歲以內):下頜角和耳垂連線與身體長軸成30°角

5.面罩扣住口鼻,左手拇指和示指緊緊按住,其他的手指則緊按住下頜.(CE)

6.右手擠壓球體,將氣體送入肺中,規律性地擠壓球體提供足夠的吸氣/呼氣時間(成人10-15次/分,小孩14-20次/分)。

7.病人有自主呼吸,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與病人同步。

8.擠壓呼吸囊時,壓力適中,不可時快時慢,壓力不可過大。若患者氣道壓力過高,可下旋壓力閥,以增加送氣壓力。簡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積/輸出容積一般為1500/1350ml,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潮氣量選擇8-12ml/kg,吸呼比1:1.5-2。

9.搶救者應注意確認患者是否處於正常的換氣。

(1)胸部上升與下降(2)生命體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3)單向閥是否適當運用。(4)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

10.操作結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記錄,終末處理。

四、簡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病人選擇合適的面罩,面罩固定時不可漏氣,同時避免損傷病人皮膚粘膜。

2.通過擠壓和釋放呼吸囊中的氣體來維持病人的呼吸,要確認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

3.如果在呼吸過程中阻力太大,應當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異物,並確認氣道是否充分開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4.(1)一般潮氣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氣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2)快速擠壓氣囊時,應注意頻率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在患者呼氣與氣囊膨脹復位之間應有足夠的時間,以防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吸呼比為1:2~3。

5、為保證呼吸過程中呼吸的氧濃度相對恆定,應先連接氧氣並使儲氧袋充分充盈,再連接病人。

6、每次使用前要檢查壓力安全閥,依病人情況合理選擇輸送氣體壓力。

7、簡易呼吸器使用後應嚴格消毒,消毒後的部件應完全乾燥,檢查無損壞後,將部件依順序組裝好備用。

8、清醒患者擠壓氣囊時的注意點(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並邊擠壓呼吸囊邊指導病人「吸……」「呼……」)。

9、如果操作中單向閥受到嘔吐物、血液等污染時,請依照下面步驟自病人處移開並取下單向閥加以清洗。

用力擠壓球體數次,將積物清除干凈。

將單向閥卸下用水清洗干凈。

心肺復甦時使用簡易呼吸器操作流程中應加心肺復甦的判斷(搖肩、呼救、「視聽感觸」、擺放體位、暢通呼吸道),簡易呼吸器使用8-10次/分或與胸外心臟按壓比率2:30,每5個循環重新評估一次,盡快建立人工氣道。

Ⅸ 呼吸球囊使用和注意事項

一、結構與性能: 簡易呼吸器由彈性呼吸囊、呼吸閥、面罩和接頭等組成,如圖一所示。結構可靠,操作簡單,攜帶方便。橡膠製品彩優質醫用橡膠、無毒、有彈性。 二、使用方法: 將病人處於平卧狀態。拉高下鄂,用面罩復蓋病人的口和鼻,然後擠壓彈性呼吸囊;新鮮氣流經呼吸閥輸入病人肺內。放鬆彈性呼吸囊,病人從呼吸閥呼出氣體,而彈性呼吸囊又自行恢復原狀,並從進氣閥吸入新鮮氣體,由此進行間歇正壓通氣。彈性呼吸囊的容量為1000ml如需用氧氣時,可將抵壓角氧氣源接入彈性呼吸囊後端的輸氧閥上,調接氧流量,即可作空、氧混合吸入。

閱讀全文

與新生兒呼吸囊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799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49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88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
如何選橫盤3個月的股票的方法 瀏覽:385
隨身聽手機轉介面使用方法 瀏覽:296
痔瘡鍛煉方法男士 瀏覽:453
減肥的正確方法vlog 瀏覽:305
葯物不良反應分析的主要方法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