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新生兒輻射台使用方法

新生兒輻射台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1 09:45:19

❶ 新生兒初步復甦5個步驟是怎麼樣的,要如何實行

操作步驟

(一)快速評估:

出生後立即用幾秒鍾的時間快速評估4項指標:

1.足月嗎?

2.羊水清嗎?

3.有哭聲或呼吸嗎?

4.肌張力好嗎?

如以上4項中有1項為「否」,則進行以下初步復甦。

(二)初步復甦:

1.保暖將新生兒放在輻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採取保溫措施如用預熱的毯子

裹住新生兒以減少熱量散失等。有條件的醫療單位對體重<1500g的極低出生體重(VLBW)兒可將其頭部以下軀體和四肢放在清潔的塑料袋內,或蓋以塑料薄膜置於輻射保暖台上,擺好體位後繼續初步復甦的其他步驟。因會引發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溫。

2.體位置新生兒頭輕度仰伸位(鼻吸氣位)。

3.吸引在肩娩出前助產者用手將新生兒的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擠出。娩出後,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先口咽後鼻清理分泌物。過度用力吸引可能導致喉痙攣和迷走神經性的心動過緩並使自主呼吸出現延遲。應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時間(<10s),吸引器的負壓不超過100mmHg(13.3kPa)。

羊水胎糞污染時的處理:當羊水有胎糞污染時,無論胎糞是稠或稀,初生兒一娩出

先評估新生兒有無活力:新生兒有活力時,繼續初步復甦;如無活力,採用胎糞吸引管進行氣管內吸引。

*有活力的定義是:規則呼吸或哭聲響亮、肌張力好及心率>100次/min。以上3項中有一項不好者為無活力。

4.擦乾快速擦乾全身,拿掉濕毛巾。

5.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輕彈新生兒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誘發自主呼吸,如這些努力無效表明新生兒處於繼發性呼吸暫停,需要正壓通氣。

❷ 嬰兒輻射台的膚溫設置多少度合適

嬰兒輻射保暖台是指專用於新生兒、早產兒、病危兒、孱弱兒的護理保暖器械。它配備有紅外輻射裝置用於向嬰兒提供持續溫暖,並有數字式膚溫感測器、遠紅外溫度探測器,來時刻監控護理過程中嬰兒體表溫度及床面溫度,選配的嬰兒黃疸治療儀可用作新生兒黃疸治療。臨床上也將「嬰兒輻射保暖台」稱作「輻射式新生兒搶救台」「嬰兒輻射保溫台」。

❸ 新生兒復甦

新生兒復甦是在寶寶沒有呼吸的情況下進行的搶救行為,多數見於早產或者是難產的新生兒身上建立有效通氣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什麼是新生兒心肺復甦

新生兒心肺復甦是指在心跳呼吸驟停,患兒突然呼吸及循環功能停止,這時候就需要心肺復甦。心肺復甦,是包括採用一組簡單的技術,使生命得以維持的方法。

嬰兒和兒童心臟病很少見,該年齡級的心搏驟停主要由於呼吸的原因而導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問題可繼發於哽噎、氣道疾病、肺部疾病、氣道或顱腦損傷。假如嬰兒停止呼吸,即可在極短時間內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時對這些患兒進行人工輔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復甦中,1歲以內的小兒稱為嬰兒,1-8歲為兒童。其心肺復甦處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兒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復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兒童的有效的通氣或循環功能的技能。任何一個受過訓練的醫務人員或非醫務人員都可以進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對傷病兒童的最終恢復是非常重要的。當心跳呼吸停止或懷疑停止時,同樣需要迅速將患兒送到能給以進一步生命支持的醫療機構。

高級生命支持為心肺復甦的第二階段,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參與此時的搶救工作,並且常有明確的分工,協調處理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輔助葯物應用、輸液、監護及必要的記錄。

需進行復甦的新生兒

至少90%的新生兒毫無困難就能完成宮內到宮外壞境的過渡,他們開始自主和規律的呼吸及完成胎兒至新生兒循環模式的轉變需要少許幫助或無需幫助。

大約10%的新生兒需要一些幫助才能開始呼吸。少於1%的新生兒需要更有力的復甦手段才能存活。

新生兒從宮內到 宮外環境的過渡:出生後,新生兒不再與胎盤相連,只能依靠肺臟呼吸作為氧氣的唯一來源。

不予復甦的情況:

1、胎齡小於23周、體重小於400克。

2、無腦兒。

3、確定的致死性先天疾病或畸形。

4、有足夠數據表明會有難以接受程度的死亡率或嚴重殘疾。

什麼時候進行新生兒復甦

新生兒出生後快速評估——出生後立即用幾秒鍾的時間快速評估4項指標,若以下4項中有1項為「否」,則進行以下初步復甦:

1、足月嗎?

2、羊水清嗎?

3、有哭聲或呼吸嗎?

4、肌張力好嗎?

初步復甦的步驟:

1、保持體溫:將新生兒放置在輻射暖台上、徹底擦乾、拿開濕毛巾;

對體重<1500g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有條件的醫療單位可將其頭部以下軀體和四肢放在清潔的塑料袋內,或蓋以塑料薄膜置於輻射保暖台上,擺好體位後繼續初步復甦的其他步驟。

2. 體位:置新生兒頭輕度伸仰位(鼻吸氣位);

3、清理呼吸道(必要時):肩娩出前助產者用手擠出新生兒口、咽、鼻中的分泌物。娩出後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吸嘴後吸鼻、「M」 在 「N」之前。

過度吸引可能導致喉痙攣和迷走神經性心動過緩,並使自主呼吸出現延遲。應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時間(10s),吸引器的負壓80-100mmHg(1mmHg=0.133kPa)。

4、擦乾全身:擦乾並拿走濕了的被單以防止體熱丟失,重新擺頭位以保證呼吸道開放。

在分娩產程中對嬰兒來說,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刺激形式:

(1)拍打後背或臀部。

(2)擠壓肋骨。

(3)將大腿壓向腹部。

(4)擴張肛門括約肌。

(5)熱敷、冷敷、熱浴、冷浴。

(6)搖動。

新生兒復甦要怎麼做

在新生兒復甦中對新生兒的肺進行正壓通氣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兒復甦的首要目標是對新生兒的肺進行正壓通氣。人員合理搭配、團隊良好合作是新生兒復甦成功的保障。

採用仰頭舉頦法暢通呼吸道,由於嬰兒口、鼻開口均較小,位置又很靠近,搶救者可用口貼緊嬰兒口與鼻的開口處,施行口對口。鼻呼吸。嬰兒韌帶、肌肉鬆弛,故頭不可過度後仰,以免氣管受壓,影響氣道通暢;可用一手托頦,以保持氣道平直。

(1)A:建立通暢的氣道。

①擺好復甦的體位。置新生兒於輻射熱源保暖區,擦乾身上的羊水、血跡,撤去濕巾。新生兒仰卧、肩部墊高2~3cm,呈輕微頸伸仰位,使呼吸道通暢。

②吸凈口腔、鼻腔的黏液。吸口腔黏液時,應注意吸引時間不超過10s,壓力要適度,吸管插入深度要適當。使用機械吸痰時,應控制吸引壓力即吸管閉合時負壓不超過100mmHg。

③必要時協助醫生氣管插管以保證氣道通暢。

氣管插管的指征:需長時間正壓給氧人工呼吸、用氣囊面罩復甦器人工呼吸無效、需要氣管內吸痰及可疑膈疝者。

(2)B:誘發呼吸。

①對新生兒進行觸覺刺激,以助建立呼吸。若新生兒無自主呼吸,進行觸覺刺激(採用輕彈足底或摩擦背部)能刺激呼吸出現。

②必要時正壓人工呼吸,可用面罩氣囊或氣管插管正壓給氧。正壓給氧的兩項指征為:無呼吸或僅喘息、心率小於每分100次。正壓給氧的操作:檢查復甦氣囊並接上氧氣,選擇大小合適的面罩接在氣囊上。將面罩置病兒面部形成密閉,即給100%濃度氧正壓15~30s的人工呼吸,頻率為每分鍾40~60 次,手指壓與放的時間1:1.5,首次呼吸所需壓力為30~40cmH2O,以後為20 cmH2O。

(3)C:維持循環。

①實施胸外按壓:

胸外按壓的指征:100%濃度氧正壓呼吸15~30s後,心率低於每分鍾60次或介於每分鍾60~80次且無上升趨勢。

胸外按壓有兩種方法:拇指法:用雙手拇指壓迫胸骨下1/3,雙手環繞病兒胸廓,其餘手指支撐病兒背部。雙指法: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或中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壓迫胸骨,沒有硬墊時用另一手支撐病兒背部。壓迫深度應為1.3~1.8cm,速度應為120次/分,每按壓三次行人工呼吸一次。

②遵醫囑使用葯物。

新生兒復甦後監護

1、多器官損害的危險,應繼續監護,包括:

(1)體溫管理。

(2)生命體征監測。

(3)早期發現並發症。

2、繼續監測維持內環境穩定包括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紅血球壓積血糖、血氣分析及血電解質等。

3、復甦後立即進行血氣分析,有助於估計窒息的程度。及時對腦、心肺腎及胃腸等器官功能進行監測,早期發現異常,以減少窒息造成

的死亡和傷殘。

4、應定期監測血糖,低血糖者靜脈給予葡萄糖。

5、如合並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有條件的單位可給予亞低溫治療。

新生兒心肺復甦注意事項

新生兒復甦很少用葯,心動過緩往往由於肺膨脹不佳和缺氧所致,建立有效通氣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正確初步復甦後心率仍<60 bpm,可以使用腎上腺素和/或擴容治療。個別情況時才考慮應用鹼性液體、麻醉品拮抗劑或血管收縮劑治療。

新指南指出靜脈途徑應用腎上腺素(0.01-0.03mg/kg/次)療效肯定,作為首選途徑,如果無法實施靜脈途徑,可以考慮氣管內給葯,劑量加大至0.1mg/kg/次,而且這種給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評估。納洛酮不作為呼吸抑制的常規用葯,僅在母親分娩前4小時內應用過麻醉劑,而且通過正壓通氣後心率恢復、膚色轉紅潤,呼吸抑制持續存在的嬰兒使用,沒有證據顯示氣管內給葯的效果,故不推薦氣管內給納洛酮。

低溫療法可能降低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程度,但沒有充足證據推薦復甦後常規應用低溫療法,對哪些嬰兒以及何種低溫方法更有效仍需進一步研究。體溫過高可以加重缺氧缺血腦損傷的程度,目標是獲得正常體溫,避免醫源性發熱(體溫過高)。

盡管採取了各種傳統保暖技術,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1500g)極易出現體溫不升,基於這一原因,新指南特別推薦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增加保暖措施,如使用暖氣設備、食品級聚乙烯塑料保暖袋等。所有的措施目標是保持正常體溫。

❹ 新生兒輻射搶救治療是什麼

新生兒輻射搶救治療的意思主要是將新生兒放在輻射台上進行搶救。

新生兒剛出生時需要積極進行保暖處理,以防出現低體溫的情況,嚴重的容易出現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所以需要搶救的情況下,需要放置於輻射台。輻射台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而且輻射台屬於開放空間便於進行初步復甦、氣管插管、靜脈置管等各種操作,有助於提高操作和搶救成功率。

新生兒有高危因素,考慮可能存在新生兒窒息的情況下,需要在新生兒出生前預熱輻射台,輻射台溫度盡量控制在32℃-34℃,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同時需要將輻射台監測氧飽和度以及心率等裝置打開,有助於進行新生兒搶救的評估,以及決定後需搶救措施。

新生兒輻射搶救治療過程中需要盡量開放氣道,注意保持鼻吸位,有助於建立自主呼吸,而且還需要在輻射台上放置預熱的毛巾,主要是用於擦拭新生兒身體上的水分以及胎脂。進行搶救時需要積極評估心率,可以決定下一步搶救措施,同時需要注意動作輕柔,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❺ 新生兒輻射台使用流程

使用流程

首先要連接電源,將插頭插入有電的插座中。其次將膚溫感測器插入溫控儀的膚溫感測器插孔中,打開輻射箱前端的控制、源開關,溫控儀發出「嘀」聲響後,設定溫度顯示器閃爍顯示給定溫度34℃。

按加鍵設置溫度,根據臨床需要或醫囑調節該患兒所需的皮膚溫度,儀器進行自動加熱。

將患兒穿一件單衣,包好尿布,放在暖床中央,不用被褥包蓋,以免影響患兒吸收熱量。

使用新生兒輻射台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

1.濕化

開放式輻射台無濕度調節系統,病房內應經常用濕拖把擦地或用濕化器維持病房濕度在55-65%;用開放式輻射台保暖時,不顯失水X暖箱增加50%以上,應注意液體補充,在輻射台上放置一碗蒸餾水並每日更換;凡使用呼吸機的患兒,開放式輻射台應有一層透明且透氣性強的塑料薄膜覆蓋,可以減少不顯性失水,減少對流及輻射台散熱。

2.膚溫感測器

膚控感測器應緊貼患兒皮膚,探頭脫落會導致輻射台過度加熱,應多觀察,探頭每天用75%乙醇擦拭,以保持靈敏度;正確手持感測器插頭進行插、拔,以免造成感測器斷裂。並且注意監測患兒的體溫,每四小時測量體溫一次,患兒體溫應保持在36.5℃至37.3℃之間。

3.放置及安全防範

患兒在輻射台上保暖時對流喪失熱量較多,應避免將輻射台放在通風處。使用時防止溫感測器脫落,以免過度加熱發生燙傷;密切觀察體溫,防止過熱或者過冷;使用中的輻射台,床擋板應全部關上,鎖上腳輪,防止移動。使用中,每日用濕毛巾擦拭輻射台四周及床欄;使用後用75%乙醇擦拭溫度感測器探頭金屬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面、床欄及台架,再用清水擦拭。

❻ 新生兒保暖6個注意點

新生兒保暖六注意

1.環境溫度

在寒冷的冬天,新生兒的居室溫度一般應維持在20—24℃。秋冬季較為乾燥,還應注意室內的濕度,一般應保持在50%左右。可以利用加濕器來增加室內濕度。

2.寶寶的衣被

寶寶的衣服、被子最好選用新棉花和柔軟舒適的棉布製作,以保證良好的保暖性。在穿著及包裹前要事先在暖氣或爐火上預暖。包裹時不要太緊,以免影響新生兒的四肢活動,如果保暖不夠,可增加蓋被或用熱水袋保暖。但應特別注意水袋內水溫應為40—60℃左右,熱水袋口蓋一定要擰緊。將熱水袋放置在包被之外,不能直接貼於皮膚,以防止燙傷寶寶。

3.寶寶換尿布

新生兒排尿很勤,更換尿布次數較多。由於尿布的溫度低於寶寶的腹部溫度,應注意不要把尿布放在寶寶腹部,以免腹部受涼。有條件的話可以事先在暖氣上把尿布預暖再行更換。

4.寶寶洗澡

當環境溫度低時,不要把寶寶放到浴盆中洗澡,要一部分一部分洗。可先洗頭,洗完後用干毛巾擦乾,帶上一頂小布帽,再洗頸部、腋窩、肘窩,當上身洗凈後,穿上上衣或用浴巾裹住,接下來洗腹股溝、臀部、下肢,用流動水清洗寶寶的私處。洗完後,不要馬上讓寶寶睡覺,這樣容易感冒,最好是和寶寶活動一下。也不要馬上餵奶,洗澡時皮膚血管充血,血液重新分配,胃腸道處於缺血狀態,馬上吃奶不利於消化吸收。另外注意,洗澡時周圍不要有空氣對流,室內溫度最好在24℃以上,餵奶後2小時洗澡, 以免出現溢乳。

5.使用睡袋

寶寶晚上睡覺時較為多動。父母要隨時查看,注意不要讓寶寶的頭部和臉部翻到被子底下,以至引起窒息。使用睡袋保暖之餘也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6.外出時保暖

天氣不是特別冷的時候,可以多帶寶寶外出接觸新鮮空氣。外出時需加穿厚衣物,必要時使用毯子包裹好寶寶,同時注意寶寶的頭、耳朵和小手都應被包裹住,以免被風吹導致皮膚開裂。在戶外,如果要把寶寶從車里抱出來,要注意用衣物或薄毯護住寶寶的嘴鼻,因為寶寶的鼻黏膜血管豐富,鼻腔較為狹窄,遇冷風容易鼻黏膜充血,出現鼻塞。

❼ 嬰兒輻射保暖台的功能簡介

1、微電腦高精度伺服控溫; 2、預熱、自動、手動三種控制模式可調; 3、設置溫度/膚溫/計時/加熱功率百分比分屏顯示; 4、LED照明燈方向可調可翻轉、黃疸治療採用APGAR評分計時; 5、具有斷電/偏差/超溫/感測器故障c功能; 6、床面傾斜可調;床面護欄可翻轉,方便醫護臨床; 7、嬰兒床下置X光...拍片盒; 8、輻射頭水平方向±90°旋轉; 9、儀器托盤高度可調,並可轉動;10、溫度誤差及超溫報警值可在前面板修正;11、具有感測器掉落保護功能,免除超溫危險;12、嬰兒輻射保暖台可選配輸氧裝置、羊水吸引器、RS-232介面。

❽ 嬰兒輻射台的膚溫設置多少度合適

系統默認的加熱輸出比例為30%。在設置狀態下,操作人員可通過加鍵或減鍵在0%指100%范圍內對加熱輸出比例進行調整設置。當加熱輸出比例﹥30%時,設備每隔15分鍾會發出一次聲光報警。

注意:1、使用手控模式時,工作人員不得離開,以免造成患兒燙傷或凍傷。
2、操作人員應根據臨床要求,正確選擇和適時調整加熱輸出的比例。
3、手控模式下,加熱輸出比例是固定的,不受膚溫感測器所測得的膚溫控制,
因此要密切注意患者體溫的波動。
4、每15分鍾發出一次聲光報警,目的在於提醒操作人員,患者此時正處於一個
比較危險的環境中,為確保安全,須對患者進行檢查和測量患者的體溫。
(三)膚溫模式
膚溫模式是一種使患者皮膚溫度自動維持在設定溫度值的運行模式。在此模式下,系統根據皮膚溫度感測器檢測到的體溫與設置溫度之間的差異來自動調節紅外輻射熱量的輸出,從而使得患兒的熱平衡得以維持。該模式預期用於保持患者的體溫。確保患者安全,一般情況下,使用膚溫模式。
皮溫感測器的探頭與患者皮膚表面的連接:使用膚溫模式時,必須確保膚溫感測器的探頭與患者皮膚可靠的接觸。在將探頭放置於患者皮膚的適當位置之前,應首先使用醫用酒精擦拭膚溫感測器探頭的金屬表面,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污垢或油漬。如果患者是仰躺的,探頭放置於患者腹部(劍突和肚臍之間)、胸部等感熱面積大且平整易固定又方便護理的部位,注意應避開肝臟部位;如果患者是趴卧的,應將探頭放置於患者的背部,最好是在腎臟部位。為了使探頭與患者皮膚可靠地接觸,應輔助使用醫用膠帶予以固定。
注意:1、必須使皮膚溫度感測器的探頭與患者的適當部位保持可靠地接觸,如果探頭從
患者身上脫離,此時感測器所測的溫度並非預期患者的皮膚溫度,而可能是空氣溫度或床墊表面溫度,從而導致患者過度地接收熱量或急劇地失熱,甚至於被燙傷或死亡。
2、不要將膚溫感測器的探頭放置於患者的下方。
3、與患者皮膚接觸的部分應為探頭的金屬表面部分。 4、膚溫感測器的探頭不能當作直腸溫度計使用。
5、設備不能區分皮膚冷而體內溫度高(發熱)和體內溫度與皮膚溫度都低的差別。
皮膚溫度感測器所測的溫度只是患者的皮膚溫度,而並非患者的實際體溫。因此,必須要定時測量患者的體溫,檢查患者是否發熱或明顯的降溫跡象。
皮膚溫度控制值的設置:
溫度設置為36~370C之間,根據患者的體重、胎齡、日齡選擇合適的溫度,維持患兒的膚溫在36.50C左右

❾ 新生兒出生後需立即評估的四個問題

(1) 是否足月產?早產兒常常由於肺發育不成熟、肌肉無
力而不能進行有效的呼吸,而且生後不能很好地保持體溫,因 此,應當將早產兒與母親分開並在輻射保暖台對其進行評估和 初步復甦。

(2) 羊水是否清亮?羊水正常時是清亮的,如羊水有胎糞污
染而不清亮,常是宮內缺氧的結果。 如羊水胎糞污染且新生兒 「無活力」,則應氣管插管,將胎糞吸出。

(3) 新生兒有哭聲或呼吸嗎?是判斷新生兒有無窒息的最重
要指標,觀察新生兒胸部就可以看出是否在呼吸,有力的哭聲也 說明有呼吸。
喘息是在缺氧或缺血時發生的一系列單次或多次深 吸氣,說明有嚴重的呼吸抑制。

(4) 肌張力好嗎?健康足月新生兒應四肢彎曲且活動很好。

❿ 新生兒輻射台溫度

1、儀器必須要接地,放置在環境良好的場合使用。

2、測溫探頭放在控制的區域內,不得遮蓋。

3、在手控模式時,皮膚溫度顯示窗將顯示溫度感測器所測得的實時溫度,加熱輸出比例是固定的,不受溫度感測器所測得的皮膚溫度控制,因此要密切注意患兒體溫的波動,而且操作人員不得離開,以保證患兒的安全。

4、膚溫模式下,當皮膚溫度感測器測得的溫度始終低於設置溫度3.5攝氏度,約2分鍾後設置報警啟動。

5、為了確保患兒安全,一般情況下,推薦使用膚溫模式。

6、儀器不正常時,不得強行使用,需專業人員修復。

7、長時間使用,應考慮嬰兒脫水問題,需加適量的水用以蒸發或嬰兒床上擺上聚乙烯薄膜。

8、在手控模式下及檔板翻下時,使用者不得離開,以免對患兒造成危害。

9、需要使用照光治療時,嬰兒必須帶眼罩以及遮好會陰部。

新生兒輻射台怎樣使用

1、將電源輸入插頭插入Acl20v/50HZ的電源插座內,電源接地必須可靠。

2、將膚溫感測器插入溫控儀的膚溫感測器插孔中,打開輻射箱前端的控制、源開關,溫控儀發出「嘀」聲響後,設定溫度顯示器閃爍顯示給定溫度34℃。

3、按加鍵設置溫度,根據臨床需要或醫囑調節該患兒所需的皮膚溫度,儀器進行自動加熱。

4、將患兒穿一件單衣,包好尿布,放在暖床中央,不用被褥包蓋,以免影響患兒吸收熱量。

5、將膚溫感測器頭部的金屬面固定在患兒劍突與臍部連線的中點處。

6、若需修改設置溫度必須按設置鍵,設置溫度顯示器再次閃爍時方可按加、減鍵進行溫度調節。

7、若需要對計時時間進行修改,須按—下計時鍵,待溫度和設置溫度顯示窗無顯示時按加、減鍵進行時間的修改,修改完畢按計女時鍵回到工作狀態,不按計時建則10秒左右自動回到工作狀態。

閱讀全文

與新生兒輻射台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49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88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
如何選橫盤3個月的股票的方法 瀏覽:385
隨身聽手機轉介面使用方法 瀏覽:296
痔瘡鍛煉方法男士 瀏覽:453
減肥的正確方法vlog 瀏覽:305
葯物不良反應分析的主要方法 瀏覽:215
軋機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