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物證現場照相常用方法有

物證現場照相常用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11-20 12:18:32

⑴ 物證現場勘查箱的實地勘察有哪幾種方式

實地勘查採取靜的勘查和動的勘查兩種方式。靜的勘查是觀察現場上由於犯罪行為所引起的一切變化情況,觀察各種物體和痕跡所處的位置、狀態及其相互關系,但不得觸及任何物體、痕跡或改變其位置。動的勘查是在不破壞痕跡的原則下,對懷疑與事件有關的痕跡或物品逐個進行勘驗和檢查,必要時可以翻轉移動物品,也可以放在不同的光照角度下進行觀察,或者採用各種技術方法進一步發現痕跡和細微物證,以研究各個痕跡形成的原因和各種物證的狀態,以及它們與犯罪行為的關系。在動的勘查過程中,對有證據價值的痕跡、物品必須進行比例照相,並把痕跡、物品在周圍環境中的位置拍攝下來。靜的勘查和動的勘查是勘查每個或每一組痕跡、物品時互相聯系的先後兩個步驟,不是對整個現場進行勘查的兩個截然分開的階段。

⑵ 拍照有什麼技巧和技術

拍照技術的技巧和方法:
1、學會簡單的構圖方法:手機的自帶的構圖不多,大家要善於利用手機裡面簡單的構圖,比如九宮格的構圖,這樣的構圖可以突出人物在照片中的重要性。
2、拍照背景要盡量干凈:手機拍照,同樣需要有好看的背景,不知道怎麼選擇背景的話,那就拍干凈的背景吧,可以很大程度修飾畫面,突出你想要的效果。
3、利用姿勢顯臉小:要想手機拍照看起來顯臉小,除了拍45度角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姿勢配合,比如假裝臉頰痛遮住臉,利用書本、杯子、飲料、水果等道具擋住臉等,臉小的效果拍出來。

⑶ 怎樣做好火災現場照相工作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各類火電廠災事故隨之增多,火災調查工人作日益顯出重要性。然而,筆者發現,基層消防監督部門在火災調查工作中往往對火災現場照相工作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火調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一、當前火災現場照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火災現場照相時效性不強。火災事故發生後,有火調人員不能在每一時間趕赴現場,很可能使現場遭到自然或人為的破壞。——火災現場照相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現場的原始情況。主要表現在拍照時遇到看似對立的痕跡,只拍攝對證明自己觀點有利的痕跡物證,對不利的痕跡物證往往輕易舍棄;有的則是對被拍攝對象加以修飾、擺布,甚至移動和添減,使相片無法反映火災現場的原始情景,從而減弱甚至導致其失去提示火災原因的作用。——相片上的事物影像准確度、清晰度不高。火災現場照片所表達的主要事物不夠准確、清晰,有的甚至產生變形和模糊不清。——整套照片缺少系統性,不能完整地反映現場原貌並揭示火災特點。主要表現在各幅照片的畫面之間缺少內在的關聯,不能形成系統的互相聯系、互相印證的整體。二、加強火災現場照相工作的措施1.真正認識火災現場照相工作的意義,重視火災現場照相技術在火調工作中的作用,是做好火災現場照相工作的基礎。火災現場照相的目的在於通過照片反映火災現場的位置和現場概況,提示火災發生和蔓延痕跡、現場物證及其在火災中的意義,從而為研究火災現場情況,分析火災原因和物證檢驗、鑒定提供依據和資料。做好火災現場照相工作可以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客觀記錄現場環境、現場全貌、現場重點部位和痕跡物證等與火災民生有關的場所和事物,為火災原因調查提供線索和證據;二是在一定條件下能直接進行檢驗,揭示和證實火災原因;三是收集和貯存火災資料,為類似火災提供對比樣本,促進火災的原因認定和火災預防工作的開展。2.加強培訓教育,提高火災現場照相技術水平。火災現場照相與普通照相的目的、任務及要求均有所不同,因而火災現場照相除要具備攝影基理論和技能以外,還必須掌握現場照相的步驟和方法、內容、有關法律程序以及照片的製作編排等專業要求。火災現場照相必須按照現場勘查的規則,全面、系統地進行拍照。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拍原始的,後拍移動的;先拍低處的,後拍高處的;先拍易消失的,後拍不易破壞和不易消失的;先拍容易的,後拍困難的。現場照相常用的方法有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回轉連續拍照法和直線連續拍照法。對痕跡物證進行照相常用的方法有偏振光照相、原物大和直接擴大照相等。火災現場照片在法律上具有證據作用,因此,現場照相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拍攝的照片必須能夠反映事物間的聯系,表明與火災發生的有關情況。照片和筆錄、現場圖三者要能夠構成一個整體,才能在證據體系中起到互相印證、互相補充的作用。火災現場照片沖印除有特殊需求,一般選擇一家變通的沖印店即可,但沖印出的照片必須認真編排。現場照片的編排應當主題突出地反映整個火災現場的情況和特點。一般按照現場照相的內容,以方位、概貌、重點(起火)部位和細目(起火點)的順序進行編排,排列好的照片須粘貼在現場照片卡紙上。編排好的照片應當配以紅色墨水做的標記,以便重點顯示痕跡物證,並表明數張照片之間的關聯。照片的文字說明應力求准確、精煉、通順,客觀地反映現場實際,不得使用分析、判斷或模稜兩可的詞句。此外,還要注意一些細節的問題:如照片不得留有白邊或花邊,選擇適當的粘合劑(可以採用化學合成的透明膠水,不得採用防腐化學漿糊等日久會使照片泛黃褪色的粘合劑)等。3.配備必需的攝影器材和工具,並熟練掌握使用方法。為了適應各種現場拍攝的需要,完成現場照相的任務,必須配備必要的器材設備。一是照相機。應選擇既適用於拍攝現場,又能再加上近拍裝置後拍攝痕跡和細小物體的照相機。有條件的話,再配以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最好配備倍率范圍較大,並帶有微距擋的變焦鏡頭,以適應不同的現場和痕跡物證的拍攝需要。二是近拍裝置。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細小的痕跡,有的火調員感到束手無策。這時需要在照相機上配備近拍裝置,如近拍鏡、近攝接圈、延伸皮腔和帶有微距檔的變焦鏡頭等,採取實物大或直接擴大的方法進行拍照。三是三腳架。應配備升降方便、轉動靈活、重量輕且穩固的三腳架,以適應各種環境和條件的需要。四是濾色鏡。現場常用的濾色鏡有紅、黃、綠、藍濾色鏡以及彩色校正鏡等。五是照明設備。現場常用的照明工具有閃光燈、鹵素燈、手電筒等。要特別注意照明設備是否防爆。六是遮光罩。用於防止四周光線射入鏡頭形成光景現象,尤其是在逆光拍攝時,應在鏡頭前配用遮光罩。七是快門線。用於在慢速長時間曝光時,避免手按快門按鈕使相機震動。造成重影像模糊。八是比例尺。所有用於檢驗、鑒定或訴訟證據的痕跡、物證,拍照時均應在被拍對象的同一平面上放置比例尺,以示原物的大小。比例尺可用刻有厘米、毫米的透明塑料尺採用影印相的方法印製。4.在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上予以保證。一是成立火災事故調查機構,使火災調查工作有專門的業務部門來抓;二是配齊配足火災調查人員,將火災調查工作、火災調查人員進一步分工細致,使火災現場照相真正作為火災調查技術的一個重要的專業;三是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火災調查人員愛崗敬業,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四是研究制訂火災現場照相程序規定,使現場照相工作規范化、標准化,並具有參照性、可比性。

⑷ 犯罪現場痕跡物品的常用保護方法有

犯罪現場痕跡物品的常用保護方法有利用標識的方法加以保護,利用記錄的方法加以保護,利用遮蓋的方法加以保護。
在發現有痕跡物證處用粉筆等物圈劃出來,以免痕跡物證被人為破壞。如在保護過程中必須移動現場物品時,可將移動前現場的狀況詳細記錄下來(注意任何人員不得擅自移動現場)。
因氣候因素影響可能使痕跡、物證受到破壞時,可以用臉盆、塑料薄膜等潔凈的遮蓋物將其蓋住,但忌用帶有濃烈氣味的器皿物品遮蓋。

⑸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照相包括哪幾種

痕跡勘驗照相的內容和具體要求如下:
1、拍攝接觸點
2、拍攝物體分離痕跡
3、拍攝物體表面痕跡
4、拍攝路面痕跡
5、拍攝人體衣著痕跡
6、拍攝遺留物
人體照相
1、拍攝人體傷痕
拍攝人體傷痕的要求如下:
①、拍攝傷痕的形狀、大小、特徵,應盡量表現出創傷程度;有擦、挫傷痕跡和創口的,應放置比例尺,使之能夠完整清晰地反映傷痕的細致特徵和損傷程度。
②、拍攝傷痕在人體上的具體位置。在照片上能反映出傷痕距足跟的距離、傷痕所在的人體部位。
③、拍攝傷員傷痕,應在不影響救護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拍攝傷痕的原始狀況。
屍體頭部有傷痕的,應剪去局部毛發,顯現傷痕後再拍攝。
在照片上注意反映傷痕周圍有無油漆、油污、鐵銹等附著物。
拍攝人體傷痕的方法是:
①、破裂傷:拍攝破裂傷時,應將傷口暴露,照相機應垂直於創傷平面,用較柔和、均勻的光線拍攝,必要時使用比例尺。
②、骨折:拍攝骨折時要根據其損傷程度來考慮光線處理。由於顱骨是球狀的,用單燈很難照顧光的均勻性,可用兩只燈左右兩側照射。對於骨裂痕很深,凹陷較大的骨折,還是容易反映的。對一些裂痕較小、較淺的骨折,用平均光很難反映,可用單側垂直於傷痕的光束顯露,拍攝的距離應近些。
③、血腫:拍攝血腫盡量不用仰角,以免使血腫形態改變,而影響真實性。為了加大照片反差,可加用藍、綠濾色鏡。在配光時用30°以下散射光,從隆起一側照射可得到滿意的效果。注意不要使用強光,以免陰影太重。
④、皮下溢血:拍攝皮下溢血一般常用綠和藍的濾色鏡,來加強色斑與膚色的區別。若皮下溢血很明顯可不必加用濾色鏡。
⑤、表皮剝脫:表皮剝脫和挫傷,其色澤為淡紅色,線條特徵細小的較多,最好用變焦鏡頭加綠濾色鏡及較柔和的自然光,效果較好。有時有些表皮剝脫和擦傷具有立體狀態,但色澤與膚色沒有區別,可用陰影拍攝法來表現傷痕的形態,即利用單向全側光(10°以下)所產生的陰影來表達傷痕的形態。
2、拍攝屍體
拍攝屍體是為了反映死者的原始狀態(原始位置、原始著裝等)、記錄事故死亡人數、提供屍體辨認相片,滿足辨認死者身份、事故存檔備查及檢驗鑒定的需要。
拍攝屍體的方法:
拍攝遺留在現場的屍體原始位置時運用中心照相的方式,構圖時注意選擇合適的拍攝位置和拍攝角度,能夠反映屍體與車輛、道路、路面上的血跡及其他有關物體的相關位置關系。
在現場拍攝單獨屍體照片時,可把屍體移至光線較好,場地較寬的地方拍攝。拍攝時注意光照的角度,避免出現濃厚的陰影,可用反光板等補光。
在室內拍攝單獨屍體照片時,最好用一隻主燈和一隻分燈。主燈在照相機的上方,向屍體照射,燈頭稍向下俯。要注意屍體背景亮度,如背景太暗,俯角要小一些,使背景適當感光不致太暗。分燈在屍體頭部上方,向屍體照射,這樣配光的拍攝效果較好。
拍攝單獨屍體照片時,屍體頭部不要太仰,保持面部水平,可用磚石、枕頭墊在頭下,使之放平。
拍攝屍體正面半身照片時,若面部有血跡、泡沫等污物,應先拍攝面部的原始狀態,然後用清水洗凈污物,用棉花擦乾後再拍攝一張。
拍攝屍體側面全身照片時,應使照相機到屍體頭、腳的距離基本相等。不可從頭部向腳的方向或從腳向頭的方向拍攝,避免出現軀干長四肢短或下肢長軀干短的現象。
3、拍攝肇事者
根據案情需要,拍攝造成重、特大事故無身分證明的肇事者全身或半身辨認照片時,可將肇事者安置在肇事車輛的號牌或車門旁,記錄肇事者與肇事車輛的關系。

⑹ 交通事故現場照片規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 現場照片規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現場照片規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體現現場的地理位置、現場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拍攝現場局部照片時,宜圍繞現場重要局部,採用多向拍攝法拍攝;關鍵的物件要重點拍攝。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照相可分為:方位照相、概覽照相 、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細目照相、比對照相。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照相是現場勘查的組成部分,是交警部門利用攝影的方法,對交通事故現場、車輛、人體及痕跡、物證等依法進行的記錄活動,是固定、記錄交通事故有關 證據 材料的重要手段。 一、方位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方位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地理位置及現場與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專門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現場的地理位置、現場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b) 現場地理位置的固定標識物,包括標志牌、里程碑、燈桿、橋梁以及醫院、學校、商店等標志性建築物;c) 現場周圍環境,包括街道、隧道、橋梁、山體、懸崖、溝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現場周圍交通設施,包括道路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交通監控設備等;e) 現場道路的形態特徵,包括路口、路段、車道數量、視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攝要求a)、拍攝時取景范圍應能反映出現場與現場地理位置標識物、周圍環境、周圍交通設施的相互關系和道路形態特徵。b)、現場位於路段,應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攝,視角盡量涵蓋現場所有車道,並反映是否彎道或坡道。c)、現場位於路口,應沿道路走向從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方向對現場及周圍環境進行拍攝,視角覆蓋整個路口范圍。 3、方位照相宜採用下列方法拍攝:a) 現場位於路段,縱向范圍較大時,可將機位設置於道路中心線(軸線)上,採用直線連續拍攝法拍攝;b) 現場位於路口,可採用多向拍攝法或回轉連續拍攝法拍攝;c ) 宜採用標准鏡頭拍攝,光圈不大於F8;d ) 有條件的,可將機位設置於較高地點,進行俯拍。 二、概覽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概覽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全貌及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宏觀相互關系的專門照相。 1、概覽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全貌;b) 現場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概覽照相的拍攝要求a)、視角應覆蓋全部現場元素,盡量避免現場元素之間相互遮擋,並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各元素之間的宏觀位置關系。b)、現場位於路段的,應結合道路走向或車輛行駛軌跡進行相向拍攝,視角涵蓋現場所在車道。c)、現場位於路口的,應沿道路走向從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方向進行拍攝,視角涵蓋路口區域。 3、概覽照相宜採用下列方法拍攝:a) 現場位於路段,可採用相向拍攝法拍攝;b) 現場位於路口,可採用多向拍攝法拍攝;c) 現場范圍較大,可從相對方向分別採用直線連續法拍攝。 三、局部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局部照相:反映部分道路交通事故現場范圍內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位置關系的專門照相。 1、局部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交通事故現場的重要局部;b) 現場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局部照相的拍攝要求a) 應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間相互關系。b) 選擇適當拍攝角度,避免被拍攝主體相互遮擋。c) 有地面痕跡突變點的,應拍攝路面痕跡突變點與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之間的關系。d) 拍攝路面輪胎痕跡與車輛位置關系時,應將機位設置於痕跡起點處,視角應覆蓋痕跡起點和車輛位置的空間區域,照片應能盡量反映痕跡的起點、止點、突變點和走向。 3、局部照相宜採用下列方法拍攝:拍攝現場局部照片時,宜圍繞現場重要局部,採用多向拍攝法拍攝。 四、元素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元素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的外觀、狀態的專門照相。 1、元素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 人(屍)體的拍攝內容如下:a) 人(屍)體在車內或車外所處位置;b) 人(屍)體姿態;c) 人(屍)體全貌及頭面照;d) 人(屍)體衣著。 車輛的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在現場的位置和狀態;b) 車輛外觀特徵。 道路設施的拍攝內容如下:a) 現場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標線;b) 現場被撞的交通設施。 現場地面痕跡的拍攝內容如下:a) 地面輪胎痕跡,包括拖印、側滑印、滾印、壓印等;b ) 人體在地面上的痕跡;c) 地面其他痕跡,包括車體、車輛部件或物品在地面形成的痕跡。 散落物和血跡的拍攝內容如下:a) 散落物,包括車輛部件、物品等;b) 血跡和人體組織。 其它與事故有關的物證包括被撞的動物、樹木、房屋等。 2、元素照相的拍攝要求 人(屍)體拍攝要求如下:a) 應先標劃人(屍)體位置,再進行拍攝;b) 死亡兩人以上的,應先對屍體進行編號,再拍攝;c) 應反映人(屍)體所在現場位置、姿態和衣著情況;d) 應反映人(屍)體體表及衣著表面的破損、痕跡、血跡、附著物等位置關系。 車輛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車輛位置和狀態;b) 應反映車輛外觀,包括車體、輪胎、號牌、燈光和附加物等;c) 應反映車輛破損變形情況。 道路設施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現場道路交通標志全貌、交通信號燈、交通標線;b) 應反映被撞設施的整體狀態和受損部位。 地面痕跡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痕跡的起點、止點、突變點和走向;b) 痕跡與背景反差小時,在確保不污染痕跡的條件下,可用粉筆標畫痕跡外廓;c) 被拍攝元素不小於畫面的2/3。 散落物和血跡的拍攝要求應反映散落物和血跡的位置、方向和形態特徵。 3、元素照相宜採用下列方法拍攝:a) 拍攝屍體全身照時,應採用中心垂直拍攝的方法,持相機站於屍體一側,保持相機鏡頭與屍體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使人(屍)體不小於畫面的2/3;b) 拍攝面貌照時,應以鼻尖為中心,相機垂直於面部拍攝,記錄面貌特徵及附著物和傷痕情況;c) 拍攝多輪車輛時,應以相同高度、相同距離沿車輛對角線相對方向各拍攝一張;d) 拍攝兩輪車輛時,應在垂直於車體兩側的中心位置各拍攝一張;e) 車體損傷變形較大的,可選取能反映車輛損傷變形情況的位置拍攝。f) 拍攝較大面積痕跡和散落物時,可持相機站於痕跡或散落物起點一側,朝痕跡止點或散落物拋灑方向,保持相機水平拍攝,使被攝元素不小於畫面的2/3;g) 拍攝較小面積痕跡和血跡時,應採用中心垂直拍攝方法。 五、細目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細目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局部細節、物證及表面痕跡特徵的專門照相。 1、細目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 人(屍)體痕跡拍攝內容如下:a) 衣著表面破損、刮擦、輪胎花紋等痕跡;b) 衣著或體表的油脂、泥土、漆、橡膠等附著物;c) 體表傷痕。 車輛痕跡和部件狀況拍攝內容如下:a) 破損、變形、缺失的具體位置、形態;b) 擦劃痕跡的位置、形態;c) 附著物的位置、形態、顏色,包括血跡、毛發、人體組織、纖維、指紋、掌紋及鞋印的位置及形態等;d) 輪胎的花紋形態及輪胎破損痕跡;e) 車內物品,包括鞋、包等;f ) 車內部件狀態,包括方向盤、儀表盤、燈光及雨刮器開關、檔位、駐車制動器、座椅、安全帶、氣囊、車載衛星定位裝置和行駛記錄儀等。 地面痕跡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輪胎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花紋形態和尺寸等;b) 車體在地面遺留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花紋形態和尺寸等;c ) 人體在地面遺留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形態和尺寸等;d ) 地面其他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形態和尺寸等;e ) 散落物上附著痕跡的形態、尺寸;f ) 血跡的形態、尺寸。 2、細目照相的拍攝要求a) 應貼放比例尺,比例尺的貼放和選擇應符合GB/T 23865-2009中的3.4、3.5的要求。b)應清晰反映痕跡、損傷、微量物質的形態、顏色、質地和比例尺刻度。c ) 被拍攝主體應不小於畫面的2/3。d ) 弱光條件下拍攝,可使用輔助光源。 3、細目照相宜採用下列方法拍攝:拍攝細目照應採用比例照相方法,保持鏡頭與痕跡面垂直,使比例尺與取景器一側邊框平行;單幅畫面無法反映完整時,可採用直線連續拍攝法,拍攝時相鄰兩張照片應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應避開主要痕跡損傷位置。 六、比對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比對照相:反映造痕體和承痕體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的專門照相。 1、比對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經勘查確定的承痕體與造痕體,應拍攝比對照片,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與車輛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b) 車輛與固定物(樹、線桿、護欄等)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c) 車輛輪胎花紋與地面輪胎花紋的比對;d) 車體痕跡與地面痕跡的比對;e) 人體及衣著痕跡與車體痕跡、地面痕跡的比對;f ) 整體分離痕跡的比對。 2、比對照相的拍攝要求a)、應確認痕跡對應關系,分析判斷承痕體與造痕體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b)、應垂直於痕跡所在平面,分別拍攝承痕體與造痕體接觸部位的細目照片。c)、有條件的,應按接觸方式擺放造痕體與承痕體,拍攝兩者的關系照片。 綜述,交通事故現場照片的內容大多能反映事故的成因經過結果,因此大都由專門交警人員進行拍攝。因此在遇見大型交通事故時及時報警撥打求救電話後不要隨意走動,更不要觸碰事故車輛,這樣會導致事故現場環境被破壞,後期交警人員尋找證據較為麻煩。

⑺ 物證檢驗照相的要求有哪些

清楚

⑻ 刑事照相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藝術性,形式內容和諧統一
作用:1,固定犯罪現場狀態,記錄勘驗,搜查,扣押等偵查活動過程和情況,發現,固定,收取和保存物證
2,復制技術檢驗資料,記錄檢驗結果
3,顯示客體特徵,恢復,顯現與犯罪有關的事實
4,收集和儲存犯罪資料,用以辨認罪犯,查對贓物罪證內容和范圍
1,刑事現場照相
2,刑事辨認照相
3,刑事物證照相基本要求
1,符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2,及時迅速
3,清晰,准確,完整,客觀地反映被攝對象
4,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和標准進行
現場照相意義
1,客觀記錄犯罪現場
2,為研究案件性質分析作案手段提供資料
3,彌補現場勘察的不足,為現場復查,現場實驗提供材料,4,為技術檢驗,堅定提供條件,為起訴,審判提供證據

⑼ 現場指紋照相的方法級技巧

大家都知道,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它還有以下特徵

1,從出生到死亡,人的指紋模式是不變的。

2,當皮膚再生時,指紋也會再生,所以用酸燒或是動手術並不一定能改變指紋。

3,指紋在人死後是最後腐爛的幾個部位之一,可以識別死去幾年的死者身份。

4,手掌上的紋路和指紋一樣,也可以幫助破案。

5,能留下指紋的物品包括紙,油漆過的物體,未漆過的木頭,植物,玻璃以及大多數金屬(橡皮手套上也會有,不過,除非歹徒離開前專門把它仍下,否則你沒法搞到它)。不可能留下指紋的物品有石頭,石材和磚頭。

獲取指紋有以下方法:

1, 適用於玻璃杯,窗框以及電燈開關燈光滑表面。首先,用細軟的絨毛刷子輕輕拂去表面的灰塵。這些灰塵本來被汗粘在指印紋路中,去掉後,把干凈的透明膠帶按在指紋上,拿起後按在一張卡片上,註明時間,地點即可

2,對粗糙表面上的指紋,比如車內飾物之類的,可用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放在車內加熱,並把車密封,這樣會產生蒸氣,是指紋變成白色,並固定在原地。在用方法1取下指紋。

3,對於紙上的指紋,用噴霧劑在紙上噴射茚三酮,用熨斗加熱即可。

4,對於室內找不到指紋時,關掉房內所有的燈,用激光探測裝置掃射房間,可以讓指紋上某些化合物發光,把指紋拍攝下來就行了。(FBI早在1980年就用此方法了)

⑽ 畢業照有哪些拍攝方法與技巧

青蔥歲月,校園生活一去不復返,留下來的唯有那幾張笑意迎人的畢業照,想要把它拍的更美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畢業照的拍攝技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畢業照拍攝方法

一、拍攝設備的准備

在拍攝前要多准備一些電池,以確保在拍攝過程中電池用光了,以免錯過重要的場面。當然,對於其它一些常用備件的准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要准備好錄像帶、Memory Stick記憶棒等。另外,還可以配備增距鏡頭、廣角鏡頭、小型三腳架以及攝像燈和閃光燈等設備,以備後用。另外,為了獲得更好的錄音,您最好自帶一個麥克風,以便在寬敞的會場中清晰地進行現場錄音。

二、記錄同學的活動

同學們就要畢業了,心情肯定會有點特別,這時在宿舍里可以拍攝一些內容,如同學們在整理書籍、衣物,准備畢業禮物等。這是整個故事的第一個場面,不要忘了拍哦!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情都是很復雜的,這時要將宿舍里的同學挨個拍攝一下,特別是要注意拍攝他們的表情。為了將自己也能在畫面中表現出來,您可以把攝像機安裝在三腳架上,使用遙控器進行自拍。還可以進行現場采訪,讓同學們談談此時的感受,這時拍攝鏡頭要盡量接近同學們,才能把訪問的內容全部清晰錄下。

三、拍攝學校環境

您可以稍微提前一點拍攝,這樣可以在畢業典禮前拍攝校舍、校園及學校周圍環境。在學校牌子前拍攝,這個一定不能忘了,它會讓您留下永久的紀念,永遠記住這個名字的。這時拍攝要用廣角鏡頭,以便能清楚看到校名。

拍攝教學樓,這個也不能放過,幾年的學校生活,天天看到,如果畢業了,就不可總回學校了,趕緊拍下來吧。 拍攝高大的建築物時,盡量放低攝像機,然後把鏡頭朝上拍攝,這樣可以顯現教學樓的高大。

拍攝操場。整天在操場上玩、做操等,看到這個一定也能讓您回憶起幸福的課後生活。拍攝寬敞的廣場時,要從高處進行攝影,以便拍攝更加寬闊的場面。您可以用搖攝的方法,將整個操場收鏡頭之中。

另外還有圖書館、食堂、幽靜的小路、廣闊的實驗田等等生活過的地方,應盡量將這些地方拍攝下來。

四、到教室拍攝

從今以後再不能和同學及老師在這間課室中度過。如果時間能夠停頓下來就好了。拍攝時要先把整個教室掃描一下,再拍攝一下教室的牌子,很有紀念意義。您可以提前准備,讓同學們坐在座位上,拍攝一下他們看書寫字的情景。這時拍攝要注意,若站在走廊去拍攝課室內的情況,很容易出現逆光的情況,還是選擇靠近窗戶的位置進行拍攝吧。

對於老師教的最後的一堂告別課,老師會講些什麼呢?拍下來吧,讓老師的臨別贈言永遠記在心中。這時要注意,如果不能占據有利位置,可能會出現逆光的情況。為了避免出現逆光,可以使用變焦功能(將焦距拉遠),使攝錄的對象擴大,令勸器或液晶顯示屏幕中的光線不太強烈,才進行拍攝。也可以使用攝像機的逆光補償按鈕來拍攝。

五、拍攝典禮會場

首先要選好拍攝位置,拍攝的位置應盡量靠在右前方或左前方,並選擇背靠窗戶的位置。

在拍攝時可以先拍攝進入會場的場面,看同學們是怎麼進場的,當然特寫鏡頭不能少。當您熟悉的同學進入會場時,不要慌慌張張地擺動攝像機,應留心當他來到面前時再開始攝錄或攝影。當他們接近時,配合腳步的頻率移動攝像機。

首先用廣角拍攝整個會場的情況,這樣就能讓人了解整個過程,同時也不容易因為手的顫抖而使整個畫面出現抖動。之後再用變焦將熟悉的同學們的身影拉近,這時需要將電子防抖功能打開。

在拍攝時不要總是在同一角度拍攝他們,這樣的話,整個影像就會因缺乏變化而使人感到單調無味,所以應該在環境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量經常變換一下拍攝的位置,這樣就更容易在拍攝後編輯出內容豐富的傑作,如果要變換角度,應從過道或靠在牆邊上拍攝,這樣有利於畫面的穩定。在動作較少的場面,可以選擇使用攝像機拍攝一些照片,效果會更好。

接下來可以拍攝校長致辭,學生代表致辭等場面。這時可以用外置麥克風將聲音同步錄下來,因為會場比較嘈雜,攝像機的內置麥克風雖然能提供整體現場的錄音,但選用外置麥克風可以更准確地控制,使收錄的音響更清晰,達到高水平的效果。

六、現場采訪同學

會後,同學們在互相交談,依依不捨地在說一些道別的話,這時千萬不要錯過。另外,他們手中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也要用特寫鏡頭攝下來。

在進行拍攝時,一般都是採用紀錄片的製作方式,因此在整個影片的過程,會顯得冗長乏味,欠缺生動活潑的畫面內容。這時不妨來個即興訪談,讓同學們談談心情。在拍攝前最好能讓被采訪者簡單准備一下,如對衣裝進行簡單整理、對講話內容默念一下等,訪問內容不宜過長,以祝福及勉勵的話為主題。在拍攝采訪時,您可以離被采訪者遠一點,然後將攝像機對著他的胸部以上,最好不要用全身景,將話筒遞給他自己拿著進行拍攝,以免造成錄音時周圍的雜音過大,然後按鍵拍攝。拍攝時要提前幾秒鍾按下拍攝鍵,防止一次不成功耽誤時間。

畢業照拍攝技巧

1、應選用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畢業照時會出現透視變形現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後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畢業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畢業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快門速度最好不低於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於1/8秒。

3、使用三腳架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現“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後排遮擋,前後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畢業照時,安排隊列一定要用專業的合影站架,能使前後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8排站在合影站架上,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後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後排。但人數多的時候,就不能將就這個石梯了,石梯是直形的,拍攝出的照片要透視變形的情況。

拍畢業照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也不能讓兩邊有太多空位,到時出來也不好看。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後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畢業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餘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焦點選擇

根據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後景深,拍出前後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注意事項

(一) 慎選地點

雖說很多時候拍攝大合照都身不由己,限制很多,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盡可能小心選擇場地。因為大合照本身就混合了太多面孔、太多不同服飾,所以背景要盡可能簡潔。一般來說,花園、海灘之類的自然景觀與色彩,不會與拍攝對象有太多沖突.

(二) 注意光線

在戶外拍攝時,盡可能選擇早上或下午,陽光較柔和溫暖的時候來拍;如果一定要在正午時份拍攝,則必須避免光線不均,所以如果拍攝位置會有大樹遮蔭,或大廈的陰影,就要格外小心處理甚至避免。 (光線平均這點,在室內大合照亦適用)

(三) 使用腳架

閱讀全文

與物證現場照相常用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49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88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
如何選橫盤3個月的股票的方法 瀏覽:385
隨身聽手機轉介面使用方法 瀏覽:296
痔瘡鍛煉方法男士 瀏覽:453
減肥的正確方法vlog 瀏覽:305
葯物不良反應分析的主要方法 瀏覽:215
軋機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605